分享生活百科知识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综合百科生活常识数码科技传统文化互联网健康时尚影视娱乐教育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百科

为啥农村很多老人吃得不好,又抽烟又喝酒,反而比较长寿?

提问时间:2023-07-05 11:59关键词:农村,喝酒,长寿

为啥农村很多老人吃得不好,又抽烟又喝酒,反而比较长寿?

点赞1、东营市 网友:巨型泰迪

这个问题的核心点在于这些农村老人具备了"知足常乐,顺其自然,精神放松"的三大长寿习贯。

知足长乐。这些老人大多是从上世纪50年代走过来的,从小吃过苦,对现在的物质生活很满足,他们喜欢纵向比不喜欢横向比,纵向比他们现在比过去生活好,很是高兴。横向比,有人比他们条件好时,他们会说,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咱不能比。他们总是知足常乐。

顺其自然。生活中他们没有过高的欲望,对自己子女的事情也从不干涉多管。只是使自己,使子女生活在一种正常的自然的生活状态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中,饮食上也顺其自然,随心所愿,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着。

精神放松。他们大多都胸怀宽广,与人相处,从不斤斤计较,算计他人,惹事生非,做到了心中无压力,精神放松,无烦恼,吃饭香甜睡眠好。

我身边呀,就有几位这样性格的老人,85岁高龄了还挺健康,小菜园里能常看到他们的身影。

三个好习贯,确实能使人少生杂病。人呀,到了一定年龄,应把事看开,应逐渐调解心情,改掉坏性格,培养好性格,使自己宽心生活,健健康康。

点赞2、柳州市 网友:夏未初凉

我曾在农村看过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扛把锄头去地里干活,他看上去就像六十多岁,很有精神。我们小区里有位年近九十的老人,他还能骑着自行车到处走,精神很矍铄。

这两位耄耋之年的老人,何以精神如此之好呢?我个人觉得主要还是一直在劳动的原因。有事可做便不会老,所以这外貌也总是会显得很有精气神的样子。

【有事可做,便不会老】

有的人工作了一辈子,退休后按理说是要过很轻松的日子。可突然从紧张有规律的生活变得完全松弛,心里空落落的,好像没了方向感,觉得自己变得不再被人需要了。所以有的人退休前没觉得他老,退休后反而觉得老得很快。

前面说的那位城里的老人,按他家的资产来看,估计也算是千万富翁吧,除了在城里有十几套房产,自己还另外有个苗圃,苗圃就是他的事业。而对那位农村老人而言,同样的,田地就是他的事业。虽说繁重的体力活家里人不会让他做多少,但他时不时地去田地里松松土,有事可做,心里也是有个寄托的。

这人年纪到了退休的年龄,有事可做,便不会老。农村的人家家户户都有田地,从祖辈的人开始大多都是很勤劳苦干的。可以讲,很多人一辈子都在做事。生命在于运动,再加上有的人体质先天就很好,我想这些因素应该是农村老人长寿的原因之一吧。

【农村老人吃得“不好”,不是真的不好】

现在吃糠咽菜的年代早已远去了,从吃的方面来讲,一般生活水平的城里人是比不上农村人的。

这些年来,农村的土鸡蛋、土猪肉,甚至是菜园里的青菜,田埂上的野菜等等,都是城里人餐桌上追求的美味。而且,想买到正宗的土鸡蛋还真的是有一定难度的。虽说土鸡蛋与洋鸡蛋的营养是一样的,但土鸡蛋的口感真的是要好上一些。

我们一日三餐离不开米饭,我相信很多人都对超市里的各种米作过比较,好吃的都不便宜。虽说大米都产自于农村,但我发现农村自家里吃的米好似与我们市面上买到的米就是不一样,要好吃很多。

这点我不知道是品种的问题,还是其它的什么原因,我疑惑过好久。也问过种地的朋友,自家吃的米是不是单独种的?他说不是,与自家粮仓里的米是一样的。那也许还是品种问题吧,我始终没搞明白这个问题,后来索性也没想过了,反正就是一个观点:农村人自家吃的大米很好吃。

其实,农村自己种的大米好吃,这不仅仅是我一个人觉得这样,周围很多朋友都觉得那米好吃。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很多新鲜的食材可以从周边获取,即使是水田里,只要愿意寻,也可以找出美味来。所以讲农村老人吃得不好,这句话有些言过其实了。至少自家菜园子里种的蔬菜,也是新鲜水灵的绿色蔬菜,这点恐怕城里人是比不上的。

有些农村人很能干,喝的酒常会用自家种植的米去酿制。既省了钱,酒的质量又很好。自家做的酒要比外面卖的好上很多。所以,食材的新鲜、无公害,其实也是让农村老人长寿的原因。

【农村的空气环境好】

曾经有位同事住在城市里偏一些的地方,那个时候他那里还属刚刚开发起来的工业区,车辆不多,但农田是早就没有了的。虽说也属城市的一个区,但他没认为那是城市,在他眼里还是乡下。故而他常说他不愿意进城,一进城就感觉空气好难闻,一点也没有乡下的空气好。

当初那个地方现在早已是车水马龙,估计那同事不适应也得适应了。但他有一点没说错,城市里的空气确实没法和农村比,特别是有山有水的农村,那里简直是“天然氧吧”。若再加上风景优美,那去了的人还真舍不得回来。

农村的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的生活规律极好。再加上农村地广开阔,满眼都是充满生机的绿色。常年生活在那种环境,耳聪目明的,想不长寿都难。

农村里也有喜欢抽烟的人,但如果每天抽的烟不多,那么周围的好环境也不会让他的身体亏损得很厉害。

【为啥农村很多老人吃得不好,又抽烟又喝酒,反而比较长寿?】综上所述,我想适度的劳动、健康的饮食、质优的空气环境是让农村很多老人长寿的原因。


生活是很真实的柴米油盐,一箪食,一瓢饮。我是笑笑的麦子,谢谢您的阅读,如果您有更好的想法,欢迎在下方评论或留言!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希望您能为我点个赞,并关注我一下,最后别忘了帮我分享,转发一下!特别感谢!

点赞3、晋中市 网友:越王够贱

我是黑嫂,我来回答。



不知道为什么,现在的人老是有个错觉,就是觉得农村老人普遍长寿,也就是说,有些人认为,农村老人吃得并不好,没有城里老人那么爱保养,但是却比较长寿。

这其实是个不折不扣的错觉,农村是有老人长寿,可是城里老人长寿的也多,这是个概率问题,不是个绝对问题。

所以,我们绝不能说“很多”农村老人吃得不好却反而长寿。事实上包括城里老人,长寿是人人追求的,但又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那么,农村吃得不太好的情况下,有些老人究竟为啥会长寿?对于这个问题,黑嫂有自己的看法。



一、所谓吃得不好不是个绝对概念

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说吃得好,或者是吃得不好。

那么我们就会产生一个问题,什么叫吃得好?什么叫吃得不好?如何定义这个吃得好或不好?是不是大鱼大肉就是吃得好?

黑嫂认为并不是,从古到今,我们都讲究个营养均衡,我们看过去一些山里老人,平时种地,家里养些鸡鸭,身体很棒,精神很好,寿命也长。

为什么?他们平时吃的是粗茶淡饭,偶而用鸡鸭来补充,完全做到了均衡,也就是说,完全够身体所用,不至于营养不良,也不至于营养过剩。

所以,我们能说这样的吃法就是吃得好, 而不是说我天天大鱼大肉就是吃得好。

比如一些年轻人,整天啤酒烧烤,身体肥胖,营养过剩,这叫吃得好吗?并不能称之谓吃得好。

所以,吃得好于不好,不是看你吃的食物好与不好,而是你吃的东西和你的身体形成了均衡和互补,如此才叫吃得好。

所以,我们所说的有些农村老人吃得不好却长寿并不准确,而是应该说成是,有些农村老人粗粮为主,偶尔肉类,身体营养不过剩,同时也可以达到身体消耗标准,于是他们就有可能长寿。



二、体力劳动是最好的锻炼

我们看一些农村老人是闲不住的,他们每天都想干点什么,不干活感觉生活中少了很多事。所以,他们经常会跑地里干活,用他们的话说,干活心里舒坦,不干感觉自己就废了。

同样,城里老人也会追求体力劳动,只不过他们是溜弯啥的,这是没有农业劳动锻炼人的。有人说,这个锻炼和干活不一样,锻炼的人更长寿,其实这个是不准确的,农业劳动才是最好的锻炼,因为是全身动,不是锻炼某个地方,不仅锻炼协调性,还锻炼体能,但我们仍然要说明,不管城里还是农村,我们不能拿个例来说,因为我们一旦拿特殊例子一直说,就完全把概率学给抛到了脑后,我们断定怎么样长寿时不能看个例,要以概率学上的统计率来分析。

就黑嫂看来,经常锻炼劳动的人,要远比经常不运动的人寿命长,这也是个普遍共识,生命在于运动嘛!当然了,这里的长也是个相对概念,就是说,当一百个运动和劳动的人中,能在百分之六十的人长寿,而一百个不爱运动劳动的人中,长寿的人比率超不过前者。

黑嫂长期生活在农村,一些长寿的老人以老太太居多,因为她们从来不抽烟不喝酒也热爱劳动,少数长寿的老爷爷,他们大多是热爱劳动,热爱生活,劳动的同时,也把身体给锻炼了。

故,说很多农村老人吃得不好却长寿其实不太准确,长寿有很多种原因,也有很多因素的影响,这一点上,农村老人和城里老人都是一样的。



最后:黑嫂个人认为,一个人吃喝是一方面,心境是另一方面,大多长寿的人都是不急不慢,吃饭不急,干活不急,脾气不急。平时积极向上,性情淡泊,没有什么特别的坏习惯。而一些动则就暴跳如雷,有事没事就火冒三丈的人,寿命也经常会随着这些急躁而急躁。所以,性情、心境、营养均衡、自身素质这些是影响寿命的因素,而这些因素不仅适用于农村老人,城里老人同样也适用。

我是黑嫂,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很高兴为您解答问题,再见!

点赞4、白城市 网友:輚神传奇

这个问题我感触颇深,家族里曾有3位长寿老人,奶奶92岁,爷爷94岁,姑奶奶94岁,分别于2009年,2014年和2019仙逝。其中姑奶奶的生活方式和题主说的很不一样,说来很有意思。

爷爷奶奶都是民国10年前后生人,一般农民家庭,吃的不好是肯定的,经历民国,日本占领时期,新中国初期,三年自然灾害等困苦的日子,即便是在改革开放后,基本上也就是温饱状态,吃糠咽菜那是家常便饭,一辈子在田地里勤扒苦做,勉强维持生活。爷爷上过学,有点文化,成家前想出去闯一下见见世面,就背着家人去当了兵,考了部队内部设的军校,毕业后当了一个小排长,当时大概是1938年,据说在陕西潼关一带和日本鬼子打过仗,后来由于是家中独子,家长(太爷爷)找到队伍上,被特批回家成婚,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队伍不断转移,所以结婚生子后就没有再赶上部队。

新中国成立后,爷爷一直在砖窑厂做工,那里的活儿很重,吃得也只是能填饱肚子,说不上好,但比之前好多了,奶奶一直在家务农,以前自己有十几亩地,后来给集体干,也是非常辛苦劳累,几乎没有歇息的时间。关于农活的艰辛,至今记得她说过的一件事,天热时从地里回来又热又困,就在树荫下的土地上铺一张旧床单,泼上一盆井拔凉水,躺在上面休息“很凉爽很舒适”。

据她说经常如此,但年老后竟然也没有腰腿骨疼的毛病,实在是不可思议,他们俩一生基本上没有进过医院,至于烟酒,爷爷烟酒都会,只是不会超量,奶奶大约80岁后开始抽烟,能有如此长寿,体质固然很重要,我觉得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与人为善、安静豁达,饮食上没有什么讲究,不过按现在标准看,虽然吃糠咽菜,但都是粗粮和天然有机无污染食品,还是很符合现代健康标准的,而且据现在研究,保持饥饿感对身体也是有好处的,还有一点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繁重劳作,恰好让他们保持了非常规律的作息习惯,这一点应该也是长寿的重要原因。

另一个长寿老人是姑奶奶,前面之所以说她和爷爷奶奶很不一样,就是她虽然年轻时生活也和其他人一样,算不上好,但出嫁后婆家条件不错,吃的不错。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她和姑爷就到远方劳动谋生,时间久了就有了份正式工作,生活条件也好,退休后返回故里,夫妇俩都有不少退休金,吃的更好。关于这一点我印象非常深刻,大概是80年代初期,那时候过年走亲戚最喜欢去的就是这个姑奶奶家,虽然她家距离较远,但能吃到很多好东西,给的压岁钱还多。

这位姑奶奶不会喝酒也会不抽烟,但我要说的是她的饮食习惯照现在科学的方法很不健康,怎么说呢?就是拿着肉当馒头吃,不吃青菜,吃完还不喜欢运动,最多就是走到邻居家打打牌,一坐就是半天。

后来她身体不便更是整日吃完就躺在床上,但即便如此,身体也没有什么大的问题,一直活到94岁无疾而终。

这就是身边最真实的例子,再说具体点,就是他们从来没有刻意讲究过什么营养健康之类的东西,贫穷时是有什么吃什么,后来生活好了更是有什么吃什么,什么少盐、少油、少甜之类的健康饮食从来没听说过,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一辈子从没有“体检”过,凭自己的感觉,有什么不舒服时多喝开水就是唯一的“秘方”。

所以后来我对健康科普常常存疑,当然健康饮食和体检肯定有好处,但眼前的实例让人不得不承认人体很复杂也很神秘,长寿的原因真的很难一言以蔽之。倘若说有一些共同点的话,那就是心胸开阔,内心平静,作息规律。但好像这样的人好像也不少,却也不一定都是这样长寿,不过应该这样说,长寿老人至少都是内心平静,心胸开阔,规律作息。


以上原创回答,喜欢的朋友请点赞评论转发关注,感谢支持!

点赞5、荆门市 网友:﹌晴天

身处农村,对乡党们日常生活司空见惯。很多很多的老人一日三餐都是粗茶淡饭,十之八九的都抽旱烟,也很少有不喝酒的,还是十元左右的廉价货。尽管这样,长寿的老人还是在农村。


为什么长寿的人都在农村,可能有这几方面的原因:

环境好,少污染。农村人居住在饮用水质纯净,土壤质量好,农业资源丰富,工业污染少的地方。天高地阔,水清天蓝,树木繁多,乡村遍地都有植物。农村也有小车了,也是极少数人,少了尾气的排放。空气很干净,在农村是众口皆碑的。

吃粗粮,多营养。农村老人都是历经饥荒的人,早年的白米细面总是奢侈品。如今生活条件是过去无法相比的,但是老年人吃粗粮的习惯没有多大的改变。小米或稀饭,玉米粑粑、饼子,荞面、玉米搅团,就是自家磨面的黑面也要掺合着做成面节节吃。也是啊,近年推崇粗粮食品,营养学专家都说了,粗粮中富含B1等多种维生素,还有钾、镁等矿物质反膳食纤维,可有效预防肥胖,平衡身体激素水平,降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预防癌症。有效的维护身体健康,延年益寿。

自种菜,不喷药。不是说现在塑料大棚种植的反季节蔬菜不好,而是根据生长周期在不断的使用着农药。是药就有三分毒,喷洒于这些蔬菜的农药也一样,蔬菜上总会多少有点农药的残留物。但这些物质终究还是要通过肝、肾代谢,摄入越多,身体负担越重。甭说对人的身体有一定的危害。农村太多的老人,宁愿在冬季吃自家腌制的菜,也不吃新鲜的菜品。因为他们自家都种着应季的蔬菜,如豆角、茄子、南瓜、冬瓜等,几乎不买菜,这样也不会摄入对身体有害的物质,才利于他们的身体长寿。

没闲着,长劳动。老农民多以务农为生,年轻时养成的劳作习惯根深蒂固,即使老了也不愿闲着。喂羊、喂鸡、喂猪、喂牛,在庄稼地里除草等,做些简单的农活,总是坚持把自己的口粮种出来。闲暇无事了,有的还去捡个破烂、给牛啊猪啊割点草,还就是闲不下来。其实,人老了,坚持适当的劳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清醒头脑,助于反应灵活、思维敏捷,还能锻炼肌肉和筋骨,使关节变得灵活,同时改善呼吸、消化系统功能,为长寿奠定了基础。

早休息,不熬夜。农村老人已经养成了早起早睡的习惯,他们基本上每天晚上八九点钟睡觉,早上五六点钟起床,中午也要小憩一会。人越老对电视、手机越不感兴趣,也就不会熬夜。早早起床,熬茶、扫院、转悠,这样对人的情绪更积极,精力更旺盛,心情更舒畅,这也促进了农村老人的健康长寿。


农村空气好,水好,吃的东西纯天然无污染。一般的农村老人思想也单纯,没有勾心斗角、耿耿于怀的事情,活得开心,也没有竞争的压力,心理健康。再说了,他们长年累月高强度的工作,练就了一副结实的身子板,身体素质良好。这些都是农村老人之所以长寿的“秘笈”。

点赞6、黑河市 网友:枯竭野栀

为啥农村很多老人吃得不好,又抽烟又喝酒,反而比较长寿?

其实这个原因很好回答,最主要的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个就是农村的自然环境优势,这里空气新鲜,没有任何污染,也没有嘈杂的城市喧嚣,特别是像一个地处深山之中的农村,这一方面更加有优势,往往一些个高龄的老人都在这里;第二农村人自产自销,吃的几乎全是自家地里长的农产品,农药和激素大化肥用药很少,从根本上杜绝了现代化学元素对身体的伤害;第三就是有一些抽烟喝酒的不良嗜好,经常性的体力劳动会加速身体的新陈代谢,将这些毒素排出体外;第四长期性的吸烟喝酒,烟酒在身体里已经适应,山西平陆县就有一位109岁高龄的老奶奶,她叫程凤英,70岁前烟瘾很大,80岁后是天天喝白酒,现在依然还干家务。

点赞7、利川市 网友: ̄蜜糖ゝ

这个问题我最有发言权,我是农村人,我的奶奶今年95岁,算是高寿吧!用我奶奶的经历来回答。

奶奶的一生,坎坷而又传奇。

奶奶的前半生。

奶奶出生在一个多姊妹兄弟大家里,排行老二。她的父母当年带着她的大姐,从关内山东济南,一路逃难要饭到了关外。老家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战乱,无地无吃穿,居无定所,随时都有没命的危险。

奶奶就是在父母落脚关外的第一年出生的。家里穷的没法说,一个小地茚子房,就是那种在地下挖半截,地上用土泥垒起几层,然后放上烂木棍子和一些草把子,做房盖是平的,在用泥抹平。就这种房子住着一大家十口人,两间房,男孩子哥俩和父母住同一间,一铺炕,另一间住着奶奶的六姐妹。窗户用毛草堵上,大冬天的可想而知,有多冷啊!奶奶现在看见小孩子挑食,常说我20岁之前,就没吃饱饭过。她不喜欢别人浪费粮食。奶奶跟随父母一家,在草甸子边上开荒种地。人的力量有限,粮食只能糊口,不够积饱,但也好过关内。

10岁时,抗战全面爆发,她们六姐妹全部剃光头,不敢梳辫子,全是男孩打扮,奶奶一直到出嫁时,才把头发留起来。

奶奶的婚姻很坎坷,两次婚姻。17岁出嫁。第一桩婚姻嫁给一个捞病殃子,具体的啥病奶奶说也不知道,大当家的不给治,说治也不能好,两年不到就去逝了。生下一个男孩子我大伯,2018年已去世了,也像他爹一样那个症状,肺心病。奶奶第一次出嫁时,正赶上抗战胜利,解放战争开始,又是乱世,奶奶父亲看人家粮多,能吃饱饭才把姑娘嫁给人家,可他太糊涂,那是把姑娘推到火坑里。

奶奶那段婚姻,就是给人家留条后,大当家的一看男人死了,留下她们孤儿寡母,在家吃闲饭那能行,于是找好了下家,我的爷爷,潮我爷爷家要了,五斗麦子,四斗高粮,还有二斗小米,就这样把奶奶卖给了我爷爷家,到了爷爷家那年19岁,孩子没让带,留在前夫家了,那时女人那有人权,自由,自己都主载不了自己的命运。

跟爷爷结婚也是苦日子开始,把所有的粮食都给卖家了,进家门就吃糠咽菜,奶奶一是想孩子,二是身体太虚弱,那一年差点去见闫王,好在爷爷的精心照料下,慢慢的好起来。爷爷为什么买奶奶,因为在当时,要是娶黄花大闺女,爷爷家根本娶不起,何况爷爷年龄大了,大奶奶8岁,得超过买奶奶价格一倍,所以爷爷父母很精明,在加上奶奶长的漂亮大个,人好,善良,贤惠,最主要的是我奶奶能干,在前夫家能干出名。

20岁,生下我父亲,接着我的两个姑姑,先后出生,28岁,爷爷一病不起,32岁,爷爷去世,在这当中,奶奶经历了土地改革,奶奶叫它土改,解放战争。奶奶说最害怕的是正在地里干活,突然有流弹炮在身边炸开,魂都没了,整整一个秋天没消停过。想起那时,奶奶现在还心俞季。进入和平年代,奶奶的苦难也没有结束,爷爷走了,家的靠山也倒了,再也没有人护着,奶奶带着三个孩童艰难生活,没有倒下,多么伟大的奶奶!在那种艰难岁月里,一个人把苦难都扛过来了。三年自然灾害没有倒下,大越进也没有倒下,直到父亲18岁和17岁的母亲结婚。奶奶才有喘息之际。

父母亲结婚奶奶38岁,她觉得生活有盼头了,家里开始开枝散叶,给她带来希望。那时的日子也还是很苦,正是文革时期,动乱年代,大背景下,都是在苦熬着,相继三个哥哥出生,我是69年的,还有一个妹妹。家里人多了,奶奶说尽管很苦,有时也吃不饱,但总比解放前好过,没有炮火,没有欺负,更没有晚上不敢开门。她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哄孙子身上,每天乐呵呵,没有之前的愁容。从我记事儿,就在没有看到奶奶哭过,她把家里的大事小情都交给母亲打理。自己退了二线。

母亲是一个坚韧,干练,能言善辩的人,从那双美丽的大眼睛里,透出刚毅和睿智。她是家里的顶梁柱,在生产队里,都知道母亲的厉害。有一年秋天队里分粮食,生产队长给母亲收的都是下稍粮,又瘪又籽粒小,母亲看见这是在怂人,就在场院里大声喊起来,说,看看这是什么粮,别以为我家爷们老实,婆婆怂,谁欺负我家就不行,我不要次包米,平啥你家亲戚都领上半头好粮,马上给我家收好的,不然我带着婆婆和孩子去你家吃饭,吃上半年就行。队长看这女人不好惹,不得不收好粮食。从那之后,队里的人再也不敢欺负我家了。

奶奶看儿媳妇能干有胆识,她觉得自己的靠山回来,遮风挡雨的大树长起来了。更加放心,把家交给母亲是正确的选择。

改革的春风吹醒了全国大地。农民有了土地,真正地成为土地的主人。她的前半生就此画上句号。那年奶奶56岁。

奶奶的后半生开始了。

土地是自己的,奶奶每天跟着父母在地里忙,好像有使不完的劲儿。我们那时按人口分地,每人五亩,还有劳力田,当时大哥已19岁不上学了,再加上父亲两个劳力田,二十亩,总共全家人六十亩,又分了一匹马。没有马车,父亲虽然老实,言语不多,但是手艺不错,肯用心自己做车,买两个轮胎,一辆小马车就成型了。记得我们那时,放学都要先到地干活,晚饭后才能写作业,母亲对我们哥几个特严励,她说我们多干点,奶奶就少干一些,要心疼奶奶。母亲和奶奶的相处,是以柔克刚。我从记事儿起,就没看见母亲对奶奶不敬之处,甚至都没有顶过嘴。奶奶把母亲当女儿待,两个姑姑都没有这待遇。奶奶常说,家合是命是魂是材。到现在我们兄妹,把这至理名言常讲给我们的孩子听。

三个哥哥相继结婚,奶奶都乐开了花,急等着抱重孙子,天天忙着做小孩子用的垫子,被子,衣服,鞋子之类的东西。我和妹妹的孩子用的都是奶奶做的,她说男女都一样。奶奶会抽烟,但抽的不多是那种老汉的烟叶,自家种的。2007年大哥的儿子,考上省重点大学,大重孙升学宴上,奶奶还上台讲几句,她说从来没想过咱家出个状元郎,幸奋的几宿都没睡着觉。奶奶那天喝酒了,也醉了,酒没醉倒她,是幸福把她醉倒了。从那以后,她天天都喝上一点,直到现在。

如今95岁高龄的奶奶,身体没有大毛病,就是眼睛有点花,耳朵还可以,一生都都没得大病。每天都拄着拐棍出去走走看看。嘴里念叨,这个国家好年龄大了还给钱,从古至今没有,哈哈,自己都笑出声了。

题主问,为啥很多农村老人吃得不好,又抽烟又喝酒,反而比较长寿?

通过我的奶奶的经历告诉你,两个观点,信念和心态,使得老人长寿。

第一,信念。

奶奶前半生从出生到38岁,能活下来靠的是什么,即便是20岁之前,没吃饱饭靠的就是信念。信念里伴着希望,度过了战乱和灾难

38岁到56岁,还是靠着信念,信念伴着期盼,走完艰难岁月。

第二,心态。

奶奶的后半生,是幸福的心态。刚开始是知足,有了土地后有使不完的劲儿。能吃饱穿暖,有温暖的房子住。重孙子升学宴醉倒,到现在嘴里念叨这个国家好,年龄大了还给钱。自己都笑出声了。那是满足的醉,幸福的笑声,满足的都快要溢出来了。用这种幸福的心态对待生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能不长寿吗?,至于烟和酒奶奶都爱,但适量不多,根本不影响奶奶的健康。

终上所述就是奶奶的长寿密决。

愿我的奶奶再活95岁[呲牙]

点赞8、大冶市 网友:晋豫达人

为啥农村很多老人吃的不好,又抽烟又喝酒,反而比较长寿?

说实话,我不太喜欢有人这么提问题。吃的不好,又喝酒又抽烟就不该长寿吗?这似乎是说,吃得好一点,不喝酒不抽烟就一定长寿?这显然是把长寿的原因概念化了。



在农村确实有很多长寿的老人,活到90多岁,100多岁的不在少数。我所知的就有好几个,其中真就有抽烟喝酒的。



有一个老太太,快九十岁了,抽烟,抽那种农村特产那种旱烟,只要一闲下来,就喊一声“去!把我的烟盒子拿来!”。所谓的烟盒子,真是一个木头盒子,不大,里边装着掰碎的旱烟,有n个有打火机,还有1-2个烟袋,玉嘴的,或者是铜嘴的,或者两者都有。

老太太把烟袋拿起来,磕两下,就慢条斯理的有步骤的把旱烟往烟袋锅里装,一边装一边和人聊天,装好了就用打火机点着,滋滋的抽两口,停下来,接着聊天,一会再抽两口。抽烟,是控制聊天节奏的开关,说到一个段落,就停下来,滋滋的响。给话题恰当的停留时间和空间,仿佛在思考,或者在回忆。



老人八十多岁了,耳不聋,眼不花,过个墙头,干点活,都很灵便。平时养了很多小鸡小鸭,纯散养,满院子跑,小园里种的白菜什么的,随手拔下几棵,扔出去,小鸡小鸭们就飞跑过来,争抢着吃。或者切碎了拌点玉米面,就装到那个木头槽子,随便吃。老人和这些小生灵有一种天然的默契,她出门来,它们就围过来。老人就笑眯眯的看它们吃东西。这些 小鸡,她也吃不了几个,就喜欢看它们,看它们抢东西吃,看它们长大。



过年了,老人把这些小鸡小鸭送给孩子们,这家几个,那家几个,哪家人多还多给一个。大家都很高兴,这么天然新鲜的食材不可多得,也都大包小包的送回一些时兴的东西,老人高兴,但是不喜欢吃,还是喜欢她的粗茶淡饭。面条放两个荷包蛋,土豆炖茄子,小鱼酱......反正就是大伙说的”吃的不好”。



老人讲故事,说生产队时侯,她给队里做饭,40斤米的大锅饭,村里人都到她那里去领饭吃。孩子多的人家不够吃,但是饭只有那么多,就饿着。有一天,一个女人去找她,说再分那么多饭,就要饿死了,能不能多给点?她说“不行!这队长知道了可不行!你晚点来领饭吧!”晚上,那女人来了,她给女人分了饭,还是那么多,只是再盛完了那些饭以后,还有一锅锅巴......老人说,那年头,多添了几把火,可能就救了一家人的命......老人说着,抽一口烟,满脸的欣慰。



老人喜欢穿新衣裳,红的绿的粉的,鞋子也是,得有颜色,要不不要;老人喜欢吃小食品,虾条薯片,爆米花,麻花,惹得孩子们都买来,和她一起分享,一边吃,一边抢她的吃;老人喜欢种园子,就怕土地浪费,白菜地里种水萝卜,白菜收了种香菜,柿子垄台上种香菜,总之,地里没有闲地,满满都是收成。随时看到随手摘,随时都有惊喜;老人起得早,睡得也早,多年的习惯雷打不动,甚至于大家都知道她什么时候在睡午觉;早上起来,老人就把烟袋点上,猫着腰(有点驼背)先检阅她的鸡鸭大军,再准备它们吃的,笑眯眯的看它们吃;老人喜欢鸟叫,说家旁边有几只鸟,叫得好听,像是说话唠嗑,像是唱歌.......



所以,有人说吃的不好,抽烟喝酒的农村老人就不长寿,我觉得这肯定不准确。没有烦恼,热爱生活,善良,生活规律,自然饮食,经常运动,保持快乐,这才是健康的感性的生活;这种来自于骨子里的快乐天然,不纠结于利益,不牵绊于过往,才是健康的根本源泉。

我们祝福所有的这样的老人都健康长寿!



欢迎你持续关注优质三农领域创作者菜刀砍蚂蚁,给您不一样的阅读体验!欢迎您评论去留言,逢评必复!

点赞9、韶关市 网友:棉花一朵

[原创]:农村人吃的没有城里人排场,也没有城里人讲究,又抽烟又唱酒,反而比较长寿?

第一个是农村的空气质量好,污染轻。早晨的农村,格外清新,天空慰蓝,旷野青青,微风中透着青草芬芳,环境尽是碧绿的庄稼地,地多人少,又没有车辆,所以,很干净。

第二个,农村人自种自食,吃饭是自己家里做,很少在地滩上吃饭。城里人说农村人脏,身上穿的是没有城里人干净,可农村人居住的环境干净,吃的食物也干净。

第三个,农村人老实,不会弄虚做假,你在城里买的水果都有保鲜的巧门,豆芽菜也有保鲜的药,汽车又多,早晨的城市天空,一片雾蒙。没有化肥以前,农村基本无污染。过去80多岁的老人一辈子没有吃过药,也没打过针。他们以绿色为伍,在田间劳做,每天呼吸的都是新鲜空气。

还有就是农村没有垃圾食物,而城市里那么多人、那么多车,离大自然又远,气车的尾气就是他们呼吸的空气。不法商贩,赚黑心钱,坑害消费者。

人类的污染是从磨面机和化肥开始的,用石磨磨的面,现在的人没吃过。那味道可以说是十里飘香呀。农村人不到菜市场买菜,自已种,没任何污染,这些城里人是比不了的。农村的优势造就了好的居住环境。

这就是上天赐给老百性的福吧。

知识推荐

八哥问答——日常生活学习知识分享。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669@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7808号-3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Copyright 2023 www.1260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