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武则天要杀死自己的两个儿子?
武则天杀自己儿子,只是因为当时自己的儿子威胁到了自己的地位,与儿子是否聪明能干无关。至于后两个儿子,已经没有必要杀掉了,否则武则天也不会放过。
大儿子李弘,接受了父亲的禅位,但马上不明不白的死掉
武则天大儿子死在唐高宗李治上元元年(674年),这段时间是武则天逼迫李治让位给她最紧迫的一段时间。不但李治武则天被称为天皇天后,武则天还上建言十二事提出了治国纲领,另外还以亲蚕的名义独立接受百官和外国使节的朝拜,李治一旦答应让位,这位未来的一代女皇就能成为摄政皇后。与之前的二圣临朝不同,摄政皇后是可以大模大样坐到含元殿正中处理国事的真正执政者,而非要隔一层帘子。可惜如意算盘被宰相郝处俊破坏了,或者说李治心里也不想,借着大臣反对没有让武则天如愿。
武则天欲求得不到满足自然心情不好,心情不好自然就要让别人也不高兴。先是把与李治关系很好的常乐公主的女儿、三儿子李显的妻子囚禁并饿死在冷宫中,给李治和支持李治的李唐宗室一点颜色看看;其次,把李治的两个女儿,原来被武则天迫害致死的萧淑妃的两个女儿下嫁给两个普通的宫中卫士,一点点脸面都没给李治留。
李治对此毫无办法,他已经失去战胜武则天的信心了,只能让儿子李弘提前继位,“我斗不过你,让我儿子来!”可惜当时武则天的气场实在太强了,这个就差继位手续就能当上皇帝的李弘,“薨于合璧宫之绮云殿”,不明不白的就死掉了。
合璧宫在洛阳,一般李治武则天出巡东都洛阳,太子是要在长安监国的。这次李弘跟随到了洛阳,就是李治要传位给他。但东都洛阳是武则天经营多年的地盘,李治的一举一动武则天都能第一时间得到报告。于是,在得知李治要传位给李弘之后,李弘就不明不白的死掉了。
在李弘死后的制书中明确有这样的文字:“将逊于位”,准备把皇位禅让给李弘,李弘当时“既承朕命,掩欻不言,因兹感结,旧疾增甚。”就是说李弘接受了李治的禅让,但也因为情绪过于激动,忧惧交加而旧疾发作而死。李弘死后被追封为“孝敬皇帝”,这是唐代绝无仅有的,证明了李治禅位的真实性。
当时如果李弘继位,李治必定当一个放弃所有权力的太上皇,而武则天只能放弃临朝称制权力在幕后当皇太后,一代女皇上位之路将多很多波折。
所以,李弘的死,给了武则天缓冲时间,能够一直临朝称制到李治死去。而同样因为李弘的死,武则天可能也怕过于激化与李治的矛盾,放缓了逼迫李治的步伐,这才有了李治最后十年唐王朝的相对平静。
必须要说明,李弘原来身体确实不好,其死亡未必是武则天下的手。但这段时间李弘这个书呆子被国事、家事压得喘不上气,武则天的压力加速了其死亡过程,说李弘死在武则天手里也不为过。
(再说一次,武则天从来没有和李治并排坐的机会,都是在旁边用个帘子挡着的)
二儿子李贤,太子位置被废,又被母亲派人杀死
李治的最后十年只能说是相对平静,因为武则天又废掉了他们的二儿子李贤的皇太子位。对此李治已经没什么反对的余地了,毕竟儿子只是被废掉,命还在,而且新的太子仍然是自己的儿子,这是李治与武则天达成的协议或者是默契。武则天在等李治死掉,李治同样也在等武则天先死掉,结果李治输了,于是他们的二儿子也死了。
当时武则天刚刚废掉了三儿子李显的皇位,原因就是李显有从自己手中夺权的企图。而李贤在流放地被武则天派出的丘神绩杀死,应该是怕反对派以拥立李贤为名让自己失去权力的应激反应。当时武则天也是惊弓之鸟,毕竟丈夫刚死一个多月,自己就废掉了三儿子的皇位,万一丈夫留下什么后手,杀掉李贤也可以拨草寻蛇让反对派暴露出来。
两个没死的儿子,过了提心吊胆的十几年
三儿子李显,在李治死后继位为帝。但短短一个多月,就因为要培植自己的势力、从母亲手中争取权力而被废掉皇位,被贬为庐陵王。被贬的十四年中,李显每天提心吊胆,生怕武则天派人来杀掉自己。李显第二次当上皇帝之后,很快消灭了张柬之等复唐忠臣,又消灭了武三思等武家余孽,得以真正掌握皇帝大权,绝对不是个庸人;
四儿子李旦,一生经历太复杂了,母亲原来是自己爷爷的妃子,大哥帮父亲与母亲斗,结果大哥死了;二哥被废掉太子位置,又被母亲派人杀掉;三哥刚刚表现出要行使皇帝权力的意图就被废掉;自己又被母亲放到皇帝位置上,让李旦这个皇帝怎么当?于是,李旦安守傀儡本分,不该说的不说,不该做的不做,并多次积极主动的把皇位禅让给母亲,才得以活到母亲死掉。第二次当上皇帝之后,发现自己在太平公主、李隆基面前讨不到好处,就主动把权力转移给李隆基自己退位当太上皇。以上作为,李旦不但不是不聪明,反而可以说是有一定智慧。
总之,李治和武则天的四个儿子无所谓谁聪明、谁不聪明,在武则天绝对的力量面前,这几个小毛孩子都没有什么表现自己聪明才智的机会。从他们的表现当中,也看不出谁更聪明一点点,都是庸人。这一家子当中,最不聪明的实际上是他们的老爹李治,是李治的愚蠢才让自己四个儿子有这样的凄惨下场。
用数学和工程的思维方式去解读历史,妄图以古喻今。理工男读历史,欢迎关注和讨论。
武则天为了当皇后、皇帝,先后杀死了自己亲生的女儿及两个儿子,另外还软禁了两个儿子。可见,在封建社会里,一个女人要当皇帝,是多么的不容易。一路上的杀戮,一路上的鲜血淋漓,亲情、友情又算得了什么?在武则天当皇帝的道路上,四个儿子是首当其冲的障碍物,她别无选择,只有清除这些障碍物才能走上皇帝的岗位。下面我们来看看武则天与4个儿子之间的权力游戏,并从武则天幽禁另外两个儿子的情况中更加明白她为什么要处死这两个儿子。
李弘(公元652年一675年),唐高宗李治的第六子,武则天的长子。公元656年,唐高宗立李弘为太子。他的性格与母亲完全不同,仁孝恭谦,尊敬朝廷大臣,深得父亲的喜爱和朝臣们的信赖。李弘有2位异母姐姐,被武则天幽禁于别宫中,一位二十八岁、一位三十岁,都未出嫁。一次,李弘在别宫见到了两位姐姐,又惊又怜,立即奏请高宗让她们出嫁,高宗马上答应了。武则天知道后,对儿子怀恨于心。
公元675年,李治的眩晕病越来越严重。高宗决定禅位给太子李弘。李弘一直看不惯母亲把揽朝政的行为,一旦禅位,武则天将大权旁落。武则天知道这一情况后,马上派人将李弘毒死在合璧宫倚云殿。李弘死时23岁。李治得到凶讯,悲痛欲绝,下诏谥李弘为孝敬皇帝。
李贤(公元656年一684年),唐高宗李治的第六子,武则天的次子。李弘死后不久,李治和武则天立22岁的李贤为太子。李贤自幼聪明好学,颇有才干,在士大夫中声望很高。可是,李贤与母亲格格不入。正义大夫明崇俨以符咒奇术得武则天宠信,他揣知武后不喜欢李贤,就经常在武后面前说李贤面相不好,不适宜继位。恰在此时,宫中传言李贤是武则天的姐姐韩国夫人所生。李贤知道这些情况后,深感不安和害怕,终日沉湎于酒色。
公元679年,武则天派明崇俨到长安办事,在途中被强盗杀害。武则天怀疑是太子李贤干的,但一时又查不出证据。后来有人向武则天报告说太子私党赵道生杀害了明崇俨。于是对赵道生进行审讯,赵道生供出是太子让他带人杀的明崇俨。武则天闻讯后大怒,将太子李贤废为庶人,李贤不久就迁往巴州(今重庆市)。公元684年3月,也是唐高宗死后的第三个月,武则天派酷吏丘神勣到巴州逼令李贤自尽。李贤死时29岁。
李显(公元656年一公元710年),唐高宗李治的第七子,武则天的第三子,唐朝的第四位皇帝。公元683年十二月,56岁的唐高宗驾崩。七天后,李显即位,为唐中宗。武则天能容忍李显继位,主要是因为高宗刚死不久,自己尚未完全控制朝廷,加之李显懦弱,容易控制。也算是权宜之计吧。
李显没有两位哥哥的聪明,自从当皇帝以来做了很多荒唐事。有一次,他要提拔岳父韦玄贞当宰相,遭到权臣裴炎的反对。李显大怒,痛骂裴炎。裴炎又气又怕,把这事告诉了武则天。武则天听后,没想到儿子这么没出息,决定废掉他的皇位。于是,武则天召百官于乾元殿,命令羽林军入宫警戒,宣布中宗昏庸无能,不能为一国之君,废为庐陵王。然后命令武士将中宗扶下皇帝宝座,软禁在别殿。
李旦(公元662年一公元716年),唐高宗李冶的第八子,武则天的第四子。武则天废掉李贤的第二天,即立李旦为皇帝,为唐睿宗。武则天把李旦安置在别殿,所有的国政都不能过问。此时,武则天称帝的时机基本成熟,她开始做改朝换代的准备。公元690年,武则天把睿宗皇帝李旦改为皇嗣,赐给他武氏,正式建立了大周王朝,称圣神皇帝。
所谓"虎毒不食子"。武则天进宫没多久杀死了自己的幼女,后来又杀死了两个儿子,并幽禁了两个儿子,她的残忍也算是登峰造极了。
综上所述,武则天是为了皇帝之位而处死两个儿子的。
自古“皇家之内无父子,豪门之中无兄弟”,虽说是虎毒不食子,但是在权利面前,狠毒远胜猛虎。
当年为陷害王皇后与萧淑妃,武则天不惜亲手杀死自己尚在襁褓中的小女儿,万没想到最后这只魔掌竟然伸向了自己的儿子。
当武则天在感业寺出家之时,便于李治勾搭连环,并因此有了身孕,回宫之后,便诞下长子-李弘,这个新出生的孩子,给李治和武则天带来了欣慰,因此被封为代王,四岁之时,就被封立为皇太子。但令这个孩子想不到的是,恰恰是这个太子之位,给自己带来了杀身之祸。
李弘自幼宅心仁厚,长成之后,更有李治的爱民之心,天下饥荒之时,上书请求开仓放粮,救济黎民。就连自己母亲的仇人萧淑妃的两个被囚禁冷宫中的女儿,他也设法帮助,令其脱出苦海,远嫁他人。
但就是因为这件事,给自己带来了麻烦,武则天恨透了萧淑妃,当年让酷吏来俊臣用“醉骨”之法,将萧淑妃折磨致死。萧淑妃死前发下誓愿,要变为狸猫回来吃掉武则天这只阿武鼠妖。这令武则天记在心底,时时防备,没想到自己的儿子将仇家的女儿给救了,这无疑是跟自己为仇作对,如今李弘又是太子,他姓李,是李唐的后人,早晚会对自己改唐称帝构成威胁。于是就在675年的时候,李弘被毒死,那年他只有23岁。就这样这个本该成为一代明君的人死在了自己母亲的手中。
李弘死后,比小他两岁的弟弟李贤被立为太子。李贤文韬武略样样兼备,而且异常聪明,满朝文武十分器重他,夸他出类拔萃。但就是这个出类拔萃触动了武则天的权利神经,终于在680年爆发了。
那一年,李贤上书揭发武则天宠信的方士明崇俨,这件事严重触怒武则天。不久后,李贤被废,贬为庶民,发配贵州。后来武则天越发的担心他会杀进宫来,谋害自己,于是一不做二不休,以反叛为名,逼迫李贤自杀,李贤时年23岁。
自己的两个哥哥都死了,剩下的两个儿子李显和李旦,就老实多了,自此后颤颤巍巍的做人,担惊受怕的过活,生怕下一个轮到自己身上。
纵观武则天的六个子女,被她亲手杀死一个,毒死一个,逼死一个,可见皇家之中无父子这句话太在理。如此看来,还不如生在平民家中踏实!
虎毒不食子,最毒妇人心,武则天不是老虎,她是女人,而且是个权力欲极强的女人,为了权力,她可以牺牲一切,包括杀死自己的两个亲生儿子,废掉自己的两个亲生儿子。
武则天很李治一共生了4个儿子,分别是李弘、李贤、李显、李旦,这4个儿子中有2个直接或间接死在她手下,另外2个也差点被她杀死。
长子李弘,被武则天毒杀
李弘生于永徽三年(652年),5岁就被(656年)立为太子。他自幼仁孝,长大后体恤民情,曾给被武则天杀死的萧淑妃的女儿求情,很受李治的喜爱,但却体弱多病,而且跟老妈武则天关系不好,在上元二年(675年)突然暴毙,时年只有24岁。
李弘的死因争议不断。有人根据李治亲自撰写的碑文推断,李弘是死于肺结核(古代称为痨病,属不治之症),但由于武则天一贯心狠手辣,李弘又是暴毙,很多人就把这个锅给了武则天,史书上说是她毒死了李弘。
反正武则天已经是“天下第一恶人”,她头上也不差这一个黑锅了。
次子李贤,被武则天赐死
李贤生于永徽五年(654年),哥哥李弘死后,他被立为太子,时年22岁。李贤逆反心理比较重,喜欢歌舞女色,让武则天很不满,多次苦口婆心规劝,还专门进行了书面批评教育,但都不见成效,武则天也很头疼。
这时有人出来告发太子有密谋,武则天派人调查,竟从东宫的马坊里搜出几百幅盔甲,一下子坐实了谋逆的嫌疑!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惹上谋逆大罪,神仙都救不了。武则天一怒之下把李贤废为庶人,发配到巴州居住,但她仍不放心,又派左金吾将军丘神绩到巴州监视,没想到这个丘大人胆子不小,到了巴州后竟然打着武则天的旗号,让李贤自杀了!
武则天得知消息十分悲哀,把丘神绩贬了官,还追封李贤为雍王,好像此事跟她无关,但不久又将丘绩官复原职,这就很耐人寻味了。
三子李显,被废后险些被杀
李显生于显庆元年(656年),哥哥李贤被废的次日,他便被册为太子。弘道元年(683年)12月,高宗驾崩,他即位称帝,是为唐中宗,时年28岁。
这样看,李显要比他俩哥哥幸运地多,不但递补成为太子,还很快就当了皇帝,但他这种幸运只持续了两个月,就被老妈武则天废了!
太后废儿子,历史上不是没有,但武则天废儿子的理由竟然只是因为皇帝想让自己的岳父当高官,还说了一句气话,结果就被武则天废为庐陵王,幽居房州。
李显被废后一直很老实,没有重蹈哥哥李贤被杀的覆辙,14年后他终于被召回朝廷复立为太子。神龙元年(705年),宰相张柬之等人发动神龙政变,逼迫武则天禅位于李显,李显再次称帝,却在4年后被自己的韦皇后毒死。
一生两次称帝,没当过一天快意皇帝,躲过亲妈的毒手,却死在自己老婆手中,李显的一生真是足够悲催。
四子李旦,被幽居20年险些被杀
李旦生于龙朔二年(662年),哥哥李显被废后,被武则天立为皇帝,是为唐睿宗,时年22岁,但他只是一个真正的可怜虫,一开始就被亲妈幽于别官,武则天代儿子当起了皇帝。
李旦一幽居就是20年,在此期间他战战兢兢,却被诬告谋反,险些命丧黄泉,就连武则天决定要把皇位还给李氏时,他都不敢接受,而是让给了哥哥李显。
景龙四年(710年)六月,唐中宗李显驾崩,李旦的儿子李隆基与太平公主合谋发动政变,诛杀韦皇后准备效法武则天篡夺唐室江山,韦皇后等,李旦第二次即位为帝,但又在两年后禅位给自己的儿子李隆基,是为唐玄宗。
李旦和他哥哥李显一样,也是一生两次称帝,也是没当过一天快意皇帝,也是躲过亲妈的毒手,最后不得不禅位给自己的儿子,李旦的一生也是足够悲催。
后来居然有人给武则天洗白,说她知道自己儿子个个软弱无能,所以才挺身而出,保护江山和儿孙性命,真可谓毫无廉耻。难道这些人不曾想过,武则天四个儿子的性格软弱和命运悲剧,不就是她这个当妈的一手造成的吗?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历史是后人书写的,你看到不一定是事实,我没听说过武则天杀了自己儿子。虽然有武则天掐死自己女儿一说,但无人亲眼所见,只是传闻,我也不信,以武则天后来治世的才华与智慧,我觉得她对付王皇后完全没必要陪上自己年幼的女儿,虎毒不食子,如果对尚襁褓的自己的骨肉都下毒手的话,那么对老百姓也不会好到哪去,更不会有后来沿续的开元盛世,如果对天下苍生无怜悯之心,更不会有武则天开创的科举制度。人性是复杂的,武则天一介女流能当上皇帝,肯定有很强势的政治手腕,对反对的人肯定有也杀戳。对历史人物认定要一分为二,不要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皇家无父子,自然也无母子。一般认为武则天的长子李弘和次子李贤是被武则天害死。但也有史学家提出了异议,所以这两件事就觉得扑朔迷离。
李世民驾崩之后,武则天作为李世民的才人,去感业寺出家当了尼姑,那个时候,他和李治早就已经有了感情。一年以后,李世民的忌日那天,李治到了感业寺见到了武则天,二人见面热泪盈眶,互诉衷肠,以后二人来往频繁,更在王皇后的帮助下,武则天入宫,不久就生下了长子李弘。
(一)李弘
李弘这个名字就包含了武则天很大野心,想让儿子当未来的皇帝。
后来又生下了第一个女儿,安定公主,安定公主仅仅是个婴儿,就夭折了,据说是,应该就是武则天为了对付王皇后而把自己的亲生女儿杀死了,然后嫁祸给王皇后,虽然没证据,但是王皇后已经让李治没有了好感。
武则天后来斗下了萧淑妃和王皇后,又想办法一步步走上了皇后的位置,而她的儿子李弘自然是太子了,而李弘的性格和李治似的,比较善良,无论是治国还是修书治才都很有才能,但是自小身体不好,据说从李世民开始,就有家族遗传病,类似于脑溢血。
一天他看到萧淑妃的两个女儿,两人年纪大了还没有结婚,觉得非常可怜。于是请求武则天给她俩赐婚,母子矛盾就此开始,后越来越深。
公元675年,李弘随武则天和李治去洛阳宫,据说当天武则天和李治接见了他,要让他当皇帝,“冲喜”,让他的身体可以好一点,没想到,当晚李弘过于激动就猝死了。但现在大多数的说法是武则天害死了李弘,为实现她的皇帝梦。直到现在还是个迷,一般认为李弘是武则天害死的。因为李弘在世期间监国,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李治追封他为孝敬皇帝。
(二)李贤
之后就把太子之位传给了武则天的次子李贤,容貌帅气,气质,脾气性格和李弘截然不同,李治对他也特别看重。也多次监国,得到朝野内外一致好评。
而他又是怎么被废的呢,那个时候,李治头疼的病十分严重,所以有个术士明崇俨深得武后和唐高宗李治的宠爱。但是明崇俨在唐高宗和武则天面前说李贤不适合当太子诸如此类的话,让李贤大为恼火,而明崇俨意外死亡,这件事不觉就让人想到李贤,后武则天又在李贤府里搜到了兵器甲胄。武则天就以谋反罪,将太子李贤贬为庶人,流放到了四川附近。后又逼他自杀。
如果李弘的死是因为他身体不好,得知要当皇帝激动猝死的话,那李贤肯定是死在了武则天的手中。有人说李贤是武则天已死的姐姐韩国夫人和李治的孩子,韩国夫人死后,武则天就认李贤为子,那个时候武则天还是才人,多个儿子也可以早点站稳脚跟,这种说法是可信的,因为李贤和死去的安定公主仅仅差了一岁,武则天怎么可能在生下女儿几个月以后接着怀孕?不过也是猜测。
答:在唐代,智商这个词可能还没有普及,所谓的智商高低,大致就是说的就是人的聪明程度。武则天有四个儿子、两个女儿,四个儿子分别是李弘、李贤、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或许李弘、李贤比李显、李旦智商稍高,但李显、李旦也并不是傻瓜。
一、关于李弘、李贤的死因
武则天和李治的基因基础都不错,所以武则天的儿子们同样很优秀,所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也是有一定道理的,李弘就是一位生性仁孝、聪慧过人的孩子。
我们无法否认,武则天的确是个心机颇深、精通权谋的狠角色,为了她的权力梦,她甚至可以践踏这世上任何伦理道德。李弘是武则天的亲生儿子,但当时正是武则天争夺权力的关键时刻,偏偏李弘成为她权力道路上的绊脚石。
史料记载“帝尝语侍臣:「弘仁孝,宾礼大臣,未尝有过。」而后将骋志,弘奏请数怫旨。上元二年,从幸合璧宫,遇耽薨,年二十四,天下莫不痛之。”
理论上来讲,儿子应该和母亲是一条心的,但涉及到权力斗争,这条规则或许就不适用了。李弘曾经多次违背武则天的旨意,不听武则天的号令,时间一长,武则天就将这个大儿子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上元二年,李弘和皇帝去合璧宫,被毒酒害死,年仅二十四岁,这毒酒很可能是武则天准备的,否则李弘怎么会死得这么蹊跷。二十四岁正是一生中最好的时候,因为一杯毒酒,李弘的一生戛然而止。不过关于李弘的死因仍有争议,也有可能是得病猝死的,这其中细节我们也不得而知。
李贤同样是唐高宗最喜欢的儿子之一,李弘死后,李贤被立为太子。李贤的才华有目共睹,二十四史中的《后汉书》就是由李贤注释的,倒霉的是,他碰到更为强势的母亲武则天。
史料记载“俄诏监国,贤于处决尤明审,朝廷称焉,帝手敕褒赐。”
李贤曾被要求辅助处理政务,人如其名,李贤处理政务认真、谨慎,受到大臣集体称赞,如果李贤真的成为皇帝,或许也是一位贤能的君主。
武则天早已计划好了一切,怎么能允许李贤再次抢他的风头,于是针对儿子李贤诬陷计划开始实施。首先,武则天命人将李贤的生母,谣传为姐姐韩国夫人,接着呢,给李贤背上一些莫须有的罪名,比如谋反。
史料记载“开耀元年,徙贤巴州。武后得政,诏左金吾将军丘神勣检卫贤第,迫令自杀,年三十四。”
武则天掌控政权后,李贤被贬到了巴州,最后命人逼迫其自杀,年仅三十四岁。李贤的一生也是悲剧的一生,武则天为了权势真可谓是不择手段。
如果李弘真的也是武则天所害,那么只能得出一个结论,李弘、李贤的死因,不是因为他们聪明与否,而是因为他们都曾违抗过武则天。对于武则天来讲,权力就是她的生命,为了到达权力的顶峰,她可以不惜一切代价。
二、李显和李旦的作为
李显和李旦明显没有两个哥哥那般“嚣张”,在两个哥哥死后,李显和李旦基本也是夹着尾巴做人,武则天让做什么就做什么,不让做的事坚决不做。
在武则天晚年,她已经放弃了执念,立李显为太子,准备将政权交还李唐宗室,当然这也是满朝文武大臣的功劳。武则天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但她仍旧宠幸张易之、张昌宗两位男宠,甚至一度将权力下放给两人,张易之兄弟在朝廷上下是胡作非为,而武则天充当了他们的保护伞。
以张柬之为首的权臣集团,多次上奏要求武则天废掉张易之兄弟,但毫无效果,于是五位大臣联手,要发动政变,杀掉张易之兄弟,扶持李显即位。
当朝宰相张柬之,说服了右羽林卫大将军李多祚等人,一同发动政变,这等大事,当然要征求太子李显的同意,或许是权宜之计,李显当时是同意了。
然而就在政变当天,政变队伍去接李显,李显却反悔了,李显很显然是太畏惧武则天了,他对前来接他的人说:“张易之等奸佞小人,应该铲除,但现在陛下身体不好,如果惊动了陛下,那该如何是好?还是日后再说吧!”
政变可是将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怎么能说不干就不干了,如果走漏了风声,这些人是一个人也活不了。在众人的怂恿和胁迫下,李显才最终答应了继续行动。神龙革命成功后,李显成功即位,是为唐中宗。
如果没有张柬之等重臣的支持,李显这个皇位还是有风险的,毕竟武则天的病情不太稳定,一旦出了事,内宫只有张易之、张昌宗兄弟,那么万一从宫中传出个不知名的遗诏,那么李显的皇位真有可能不保。
正是由于李显比较“怂”的性格,夹着尾巴做人的态度,才保住了性命。如果李显像他两个哥哥一样,那么武则天会有一百种方法逼他去死。
史料记载“春,正月,太后下诏复政于皇帝。睿宗知太后非诚心,奉表固让;太后复临朝称制。辛酉,赦天下。”
公元686年,武则天曾下诏要还政给李旦,李旦知道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如果同意了就等于把自己逼到了绝路,所以李旦即刻表示拒绝,于是武则天继续临朝听政。
李旦和李显还有所不同,李旦的权力欲望不大,也不想承担太多责任,所以在李隆基发动唐隆政变之前,根本就没有告诉父亲李旦。淡泊名利的李旦很清楚武则天的性格,而他本身也不想陷入权力的漩涡中,于是李旦得以存活下来。
综上所述,武则天之所以没有杀李显、李旦,主要原因是这两个儿子比较听话、懂事,跟智商高低并没有直接关系。
参考资料:《新唐书·列传第六》、《资治通鉴·第二百零三卷》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九鱼亭
武则天杀子说,根本是子虚乌有的事。为什么会说武则天亲手杀死自己的亲生儿子呢?这是因为自古皇家无亲情,为了争得帝位,父子相残,兄弟互杀,只管权位,不顾亲情。历朝历代,比比皆是。这种情景在男性统治者中,见惯不怪!可是武则天是女性当皇帝,其夲身就不合封建礼教,是大逆不道的。在那个时代,给她安什么罪都不为过。所以就有了武则天亲手杀死弘、贤的故事。其实在正史上根本沒有武则天杀子的记载。倒是有武则天亲手杀死其亲生女儿的描述。武则天为了争当皇后,当王皇后探视在襁褓中的安定思公主时,武则天为了争当皇后,偷偷地用被子捂死了小公主。当李治看望安定思公主时,发现小公主已死,武则天便诬陷是王皇后所为。李治信以为真,废掉王皇后,立武为后。这件事记述的很详尽,究竟真假,无从考证,也只能信其为真了。有了正史杀女事件做依据,则可指责武则天为了权利,可以丧心病狅,无所不用其极,那么为了自己当皇帝,完全可能杀掉自己的儿子!这就有了武则天杀子的讹传……
武则天和高宗李治生有四个儿子,大儿子和二儿子都是死在了武则天手里,三儿子和四儿子也被武则天折腾得半死。但是死的两个儿子未必聪明,活下来的两个儿子也不见得智商一般。毕竟,只有活着的人才有资格讨论智商。
只为夺权,武则天杀了两个儿子
长子李弘出生的时候,武则天还是高宗李治的昭仪,位居王皇后和萧淑妃之下,所以李弘只能算高宗的庶五子,皇位和他没啥关系。
但过了仅仅两年,手腕高超的武则天就斗倒了王皇后和萧淑妃,让高宗立她为皇后。这样一来,李弘也就成了嫡子。由于前任皇后无出,所以就此时而言,李弘也是李治的嫡长子。按照嫡长子继承制,高宗废掉了原本为太子的庶长子李忠,改立李弘为太子。
子以母贵,母以子贵,武则天成了皇后,儿子成了太子,这在其他女人而言,已经算是达到人生的巅峰了,再也没有什么可追求的了。但是,武则天可不是普通女人啊。
李弘为太子时,年仅4岁,但显然他继承了其父亲的忠厚之风,而没有继承母亲的狠辣,就好像汉朝时吕后的儿子刘盈一样,非常仁厚。
比如前文提到的萧淑妃,被武则天害死之后,留下了两个女儿,以武则天的性格,这两位公主一直被幽禁在宫中。但李弘趁着高宗出行东都洛阳、自己奉命监国之机,上书请求高宗放两位姐姐出宫婚嫁,并得到了高宗的许可。除此之外,李弘还有很多赈灾、分地之类的善举,总之朝野上下都对这位太子赞誉有加。
李弘的优秀表现,本来与武则天的利益是不冲突的,即便将来高宗死后,李弘继位,那她就是皇太后,还是可以掌握实权的。可问题出在,高宗还没死,就想把皇位禅让给李弘,这里面问题可就大了。
一旦高宗成了太上皇,那么武则天就成了太上皇后,而不是太后,所以只能和高宗一起隐居幕后,也就自然失去了对朝政指手画脚的资本。此时武则天的根基尚未稳固,还没有办法从高宗和李弘父子两人手中抢到权力,但如此退出政治舞台武则天也不甘心,那么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弄死高宗,二是弄死太子李弘。弄死高宗武则天没有把握,但弄死太子难度不大,更重要的是太子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不会引人怀疑。
675年四月,李弘随高宗和武则天出行洛阳,在合璧宫绮云殿猝然离世,年仅23岁。李弘死后,被高宗追谥为“孝敬皇帝”,这似乎也从侧面证明了高宗准备禅位给李弘的说法,毕竟在此之前,还没有过父亲追封自己儿子为皇帝的先例。
李弘死后,高宗又立嫡次子,也是武则天的第二个儿子李贤为太子。
李贤比李弘小两岁,出生十个月后武则天被册立为皇后,所以他的身份也从庶子变成了嫡子。李弘猝死在洛阳时,李贤已经21岁了,估计对大哥的死也有所怀疑,所以他和母亲武则天的关系十分紧张。武则天曾送《少阳政范》和《孝子传》给李贤,并亲笔写了书信,以责备他的不孝。“又数作书诮嚷之”以至于皇宫中有流言说“李贤不是武后亲生,而是武后的姐姐韩国夫人与高宗的儿子。”母子关系之恶劣,由此可见一斑。
公元680年,即李贤当上太子的第五年,突然有人向高宗检举太子谋反,高宗命人去查,果然从太子的马房里搜出了数百副铠甲。在古代,家里可以藏几把刀,这都不要紧,但铠甲却是重点违禁品,普通人家只要查到一副便是死罪,如今李贤家里抄出来数百副铠甲,这谋反的罪名算是坐实了。
但是此案疑点太多,高宗也心存疑虑,于是就想要赦免李贤,但武则天说,“为人子心怀谋逆,应该大义灭亲,不能赦免罪行。”于是,李贤被废去太子位,贬为庶人,幽禁在长安。后来又被流放到巴州,走时妻儿仆从衣裳单薄,十分凄凉。皇太子李显为此上书恳请帝后怜悯,稍赐春冬衣物。
684年,武则天派亲信左金吾卫将军丘神勣前往巴州,将李贤囚禁别室,逼令自杀,死时年仅二十九岁。
武则天杀李贤,主要是因为母子不合,在武则天看来,这个儿子和自己不是一条心,偏偏李贤能力还很突出,如果李贤继位,那么对自己将来掌权会是一个极大的阻碍。虽然母子连心,但在儿子和利益面前,武则天最终还是选择了后者。
李贤曾作了一首诗讽刺武则天,“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犹尚可,四摘抱蔓归。”并令乐工反复演奏。不知道是不是这首诗打动了武则天,但武则天另外的两个儿子没有遭到毒手。
另外两个儿子,先后当了四次皇帝
李贤被废之后,嫡三子李显就被立为了太子。大约三年之后,高宗病逝,李显即位,即唐中宗。
李显和他两个哥哥一样,也是一个不安分的主,他继位之后,立即着手组建自己的势力,试图摆脱武则天的控制。当时朝中大臣大多已投在武则天的门下,所以李显决定重用皇后韦氏的娘家人,以和母亲分庭抗礼。
然而,政治不是过家家,李显明显是操之过急了,他重用的这些人没有任何根基,突然提拔上来,难免不引起武则天的疑心。于是,在登基仅55天之后,武则天就下诏将其废为庐陵王,贬出长安。
或许是觉得再杀这个儿子,那“瓜田”可就真的稀了,这次武则天没有下杀手,但李显先后被软禁于均州、房州十四年,也算是尝尽了人世艰难。
李显被废之后,武则天又立小儿子李旦为帝,即为唐睿宗。李旦还是比较听话的,对武则天唯命是从。但即便如此,他还是被软禁在皇宫中,不得预闻政事,甚至在皇宫中也不能自由行动。当时天下有很多人为李旦打抱不平,起兵造反,要求武则天还政给李旦,比如徐敬业、裴炎等人,都被武则天给杀了。
对此,李旦不但不敢说话,就连武则天假装要还政给他的时候,他也不敢答应,只是一个劲地请求母亲继续临朝称制,把持朝政。690年,武则天想当皇帝了,李旦赶紧申请退位,从皇帝变成了皇太子。
在如此小心翼翼的表现之下,李旦总算保住了性命,但他的老婆和下属算是倒了霉。太子妃刘氏、德妃窦氏被武则天秘密处死,埋在宫中。李旦的一个乐工叫安金藏,被迫当众剖腹,只为证明李旦没有谋反。
到了公元698年,武则天年纪也大了,开始考虑接班人的问题,在狄仁杰等人的劝说下,最终还是决定将江山还给李家。于是,武则天派人去召庐陵王李显回京,将其立为太子。李旦虽然失去了太子之位,但对他来说反而是一种解脱,因为谁当太子谁倒霉啊。
为了讨好武则天,李显将女儿永泰公主嫁给了武则天的侄孙、武承嗣的儿子武延基。然而这并没起到什么用处,701年九月,李显的嫡长子李重润和永泰公主夫妇,闲谈时流露出对武则天私生活的不满,别人告发,结果三人全部被赐死。儿子、女儿、女婿被杀,李显甚至连都不敢开口为他们求情。
就这么熬啊,熬啊,终于到了705年,武则天已经82岁了,这一年张柬之等五人发动了神龙政变,赶武则天下台,并拥立李显为帝。值得一提的是,政变发动时,李显躲在家里不敢出来,甚至张柬之等人去请他的时候,他还推三阻四,最后几乎是被胁迫着进宫,可见李显对武则天实在是太害怕了。
李显继位之后,并没有报复武则天,反而见到武则天面容憔悴时,感到非常难过。这个时候,两人才重续母子之情。九个月后,武则天在上阳宫去世,遗诏省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也就是说武则天最终并不是以皇帝的身份,而是以高宗皇后的身份下葬的,等于自己把自己废了。
武则天死后,李显重用外戚,打击张柬之等功臣集团,成功实现了政治平衡。但他没想到,曾与他共患难十几年的皇后韦氏也是个武则天一样的野心家,为了抢班夺权,最终韦后和女儿安乐公主合谋将李显毒死了。
李显死后不久,李旦的儿子李隆基,就联合太平公主发动了唐隆政变,杀死了韦后和安乐公主,并拥立李旦为帝。至此,李显和李旦都是两次登基,两兄弟合起来当了四次皇帝了。
李旦继位之后不久,因为烦心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的争斗,索性禅让皇位给了李隆基。不久之后,李隆基又发动了先天政变,赐死了姑姑太平公主,虽然太上皇李旦亲自为妹妹求情,但李隆基没有答应。
综上所述,武则天的四个儿子中,李弘和李贤都是因为挡了武则天称帝的道路,所以才被武则天除去。从李显打击功臣集团的过程来看,也是一个很成熟的政治家,如果不是被老婆和女儿背后捅刀子,绝不会是如此下场。李旦则是典型的对权力兴趣不大,两次登基,两次让位,虽然也有被迫的成分,但也可以看出李旦的确不留恋皇位。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四兄弟中反而看起来最“弱”的李旦得以善终,谁又能说李旦不聪明呢?
我觉得武则天杀死两个聪明儿子,而留下智商一般的儿子。一方面是聪明儿子对她的皇位有威胁的。留下知商一般的儿子,能给她传宗接代,享受天伦之乐吧。
古话说得好:虎毒不食子!而武则天为什么要杀了自己的两个儿子了?首先,武则天一生共有四个儿子,长子李弘、次子李贤、三子李显、四子李旦。只有长子和次子的死比较扑朔迷离。长子李弘为太子,但在唐上元二年,年仅24岁的李弘突然挂掉了。死因众说纷纭!史书上言之凿凿的说:武则天觉得大儿子天赋异禀,能力过人,害怕将来长大妨碍自己篡位,因此只好提前出掉他,于是将大儿子鸠杀!而杀死大儿子的起因是,李弘曾为母亲武则天要处理两位公主而求情,导致武则天勃然大怒。持这种观点的有《唐会要》和《新唐书》。但是对于这种说法 在唐朝的中后期很有市场,有人认为就算武则天为了铲除阻碍而杀自己亲骨肉。但这种说法又遭到了后世史学家司马光的质疑,司马光认为:上述说法只见《新唐书》和《唐会要》,却不见《实录》和《旧传》,恐怕并非是实情,李弘之死恐怕只是身体不好,而并不是武则天所为。而司马光的说法也是有依据的,李弘患有痨病,身体一直不好,并且在唐朝当时医疗技术和条件不够发达,英年早逝的人比比皆是。而李宏得罪自己母亲的事发生在死之前的四年,如果武则天想要动手,恐怕也不会等四年之久吧!!!而另一个死的不明不白的是次子李贤,而李贤之前因触犯武则天而被处以谋利之罪被贬到外地,后来又一位朝廷的酷吏去李贤的住处质询他,结果李贤却是随之自尽而死。死后的李贤因此在后来又被追谥为“章怀太子”,而这位“章怀太子”的死因和他哥哥李弘一样,死的不明不白,疑点重重。对于李贤的死,历史上也是众说纷纭。有一部分史书仍就认为是武则天故意派人去杀死自己的儿子。而另外一些人的观点则认为,李贤死因这件事与武则天关系不大,全是唐朝廷内部的派系斗争间接导致了李贤之死,而武则天在其中并没有扮演主导身份。 因为武则天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所以对于这位“奇女”的形象,导致后来人先入为主的觉得她心狠手辣,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推动影响下,使之更多的人有了更加关阔的猜想。至于结果如何,已经成为了历史,毕竟武则天也继承了唐朝的辉煌,开创了开元盛世! 有不同意见的,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