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生活百科知识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综合百科生活常识数码科技传统文化互联网健康时尚影视娱乐教育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互联网

土匪为什么不劫“八百里加急”?

提问时间:2023-07-05 12:06关键词:

土匪为什么不劫“八百里加急”?

点赞1、宿州市 网友:沙尘暴

古代的土匪强盗讲究“七不夺,八不抢”,其中第三条,就是不抢进京赶考的考生,和驿站的邮差。


土匪要是敢抢八百里加急,等于是老虎嘴里拔牙、阎王桌上抓供果、癞蛤蟆跳油锅,活不耐烦了。

古代没有快递服务、也没有电报系统,帝王们为了掌握各地区的军情、民情等信息,便设立了驿站。


驿站里不仅能提供食宿,还能根据信息传递的级别,提供车、船、马、轿等多种交通工具。


通常情况下,驿站传递的加急信息,有百里加急、三百里加急、四百里加急、六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等。


其中,八百里加急,是专门用来传递最紧急信息的,比如边关告急、地方大规模聚众造反,特别重要的军情战报等等。


由于它的操作难度较大,一般情况下,不到万不得已,不用八百里加急。



“八百里加急”是如何传递的?

与普通的文件、物品传递不同,“八百里加急”有其特殊的传递规定。


1、不许无关人员动用驿站资源


这一点不仅适用于八百里加急、六百里加急、四百里加急等紧急情况,也适用于驿站的日常传递。


驿站是古代的政治兼军事机构,它的主要职能是为朝廷传递重要的物资和信息等资源,以供朝廷决策和调配。


因大多涉及军政要务、事关重大,所以历朝历代的驿站,都会受到官方的特别保护。


驿站里最重要的两项资源,一个是驿卒,一个是驿马,只要不涉及军务,任何人不得调用。


清朝时,就曾发布过这样一项规定:

“钦差大臣、及邻省督抚、经过地方。如有擅动驿马、探报迎送、有累驿马者,降二级调用。容隐不举之上司,降一级调用。”


就是说,钦差大臣、一省巡抚到达地方时,如果擅自调用驿马,官职降两级使用,对钦差、巡抚都是如此严令,更别提地方上的官员了。


可见,驿站的使用是非常严格的。


但是,在唐朝,发生过一个例外。



唐玄宗宠爱的杨贵妃喜欢吃岭南的荔枝,但是长安距岭南千里之遥,如果走正常的运输路线,荔枝运到中途就坏完了。


为了保证爱妃吃到新鲜的荔枝,唐玄宗特意下令让驿站,为她加急运送荔枝。


《新唐书·杨贵妃传》记载:“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


杜牧为此写过一首诗:“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来。”


唐玄宗为博美人一笑,占用国家宝贵的驿站资源,这是杨贵妃的荣幸,却也是大唐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之一。



2、每过一驿必须换马


负责传送八百里加急的驿卒,由于身负重任,到达一个驿站后,通常马休人不休,补充好干粮和水后,便要换匹体力充足的马,继续赶路。


因此,八百里加急的信件送到后,累晕乃至累死的驿卒,屡见不鲜。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古代法律明文规定:驿卒在传送文件时,可以不换人,但每过一个驿站必须换马,以防止马劳累致死。


比如,唐朝时就明令,驿卒如果不换马,要被杖责八十。


《唐律》载:“经驿不换马者,杖八十。”


除此之外,驿卒还要对劳累过度的驿马做出一定的赔偿。


在那个年代,马比人值钱呐!



3、能跑多快就跑多快


驿站送信的最快速度能达到多少呢?


清代的历史学家赵翼说过这样一段话:


“发出即封入纸函……其迟速皆由军机司员判明于函外,曰马上飞递者不过日行三百里,有紧急则另判日行里数,或四五百里,或六百里,并有六百里加快者。“


也就是说,发出信件的人,如果认为这封信比较紧急,就会在封皮上注明“马上飞递”四个字,这时要求每天必须行进300里,再紧急一点的,要日行400-500里,甚至600里。

最紧急的情况,可以达到日行800里。



我们在称赞项羽的乌骓马、吕布的赤兔马等宝马良驹时,常用一个词——日行千里。


与世所罕见的宝马相比,驿站的马能达到日行800里,已经难能可贵了。


除了要求速度外,对特别紧急的公文等,朝廷还对送达的时间和行走的路程,做出专门的规定。


比如,《唐律》就规定:“诸乘驿马辄枉道者,一里杖一百,五里加一等,罪止徒二年。越至他所者,各加一等。”


就是说,驿卒在送信时,如果多绕道一里,就杖责100,绕道5里以上,不仅罪加一等,还要被流放2年。


在严厉的规定下,驿站的送信速度才有了保证。


晚唐诗人岑参就在《初过陇山途中呈字文判官》中写道:“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流星。平明发咸阳,暮及陇山头”。


把驿骑比作流星,可见当时的驿站传递速度之快。


清朝,施琅收复台湾时,军情从福建传到紫禁城,用了6天时间,算下来,当时的传递速度就达到了每天600里以上。



4、驿卒身带特殊标识物


为了让八百里加急的驿卒和其他驿卒做区别,官方一般会发给驿卒一个专门的凭证,一方面为了防止打劫,一方面提醒下一站工作人员提前做好准备。


在不同朝代,这个凭证也是不同的。


宋代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

“驿传有三等:曰步递、马递、急脚递。急脚递最遽,日行四百里,唯军兴则用之。熙宁中,又有金字牌急脚递,如古之羽檄也,以木牌朱漆黄金字,光明眩目,过如飞电,望之者无不避路,日行五百余里。”



由此可见,宋代的“八百里加急”其实只能达到日行500多里,驿卒携带的凭证是一块金牌。


说是金牌,其实材质是木质的,一般朱漆为底,上面刻有八个金字:“御前文字,不得入铺”,看到这个凭证,驿站的工作人员要打起十万分的精神,这表示驿卒传送的消息万分紧急,不得留其在驿站逗留。


1140年,秦桧和宋高宗合谋,一天之内,发了十二道金牌,将岳飞从前线召回,用的就是这种传递方式和凭证。



在宋朝之前,驿卒使用的凭证大多是纸质的,作用跟唐僧使用的“通关文牒”差不多。


元朝时,为了更快地收集地方上的消息,元政府设置了2万多所“急递铺”


在运送紧急公文时,这些铺丁一般腰挂铃铛,夜间还要拿着火把,走到窄路时,就用力摇铃,好叫行人避让,在快到下一个急递铺时,也用力振铃,下铺听到铃声,就要提前做好换马准备。


到了清朝,负责运送八百里加急的驿卒,一般会在腰间别上一面黄色的旗子。


如果是打了胜仗,送信的人会在腰间别一面红色的旗子,俗称“红旗报捷”。


清代小说《官场现形记》有载:“先生此去,何异登仙。指日红旗报捷,甚么司马黄堂,都是指顾间事。“



俗话说:行船走马三分险。驿递马夫们在传达军情文书的过程中,往往会发生不少插曲,遇到盗贼劫匪更是常有的事,那么,劫匪们敢劫八百里加急吗?


答案是:但凡脑子正常点的劫匪,都不敢打八百里加急的主意


为什么土匪不敢劫八百里加急?


我认为主要有这4个原因:


1、风险极大


从上文我们可以可知,八百里加急是为朝廷运送紧急信息的,土匪敢劫八百里加急,就相当于跟朝廷作对。


以个人或团伙之力,对抗整个朝廷,这结果用脚趾头都能想出来,轻则处死,重则全家连坐。


如果因土匪的缘故,耽误了运送公文的行程,那也是吃不了兜着走。


《唐律》规定:“文书晚到一天,杖八十,两天加倍,以此类推,最重的处徒罪二年。假如耽误的是紧急军事文书,则罪加三等。因书信延误而遭致战事失败,则判处绞刑。”


宋朝时,还出台了一部专门的“通信”法规——《宋玉新书》,里面就规定:土匪如果劫取的是一般文书,会被判处徒刑,也就是流放;如果劫取的是机密文件,则被判处绞刑;涉及军事情报的,直接处斩。


所以,凡是想活命的土匪,都会主动给这些驿卒让道,绝不会给自己找麻烦。



2、回报很低


这些八百里加急的驿卒,全身上下除了朝廷的公文、极少的干粮和水之外,什么也不会带,黄金什么的更不可能。


土匪抢劫他们,实在捞不到任何油水。


这笔“买卖”,既不能买吃的、换喝的,也不能解他们的燃眉之急,实在是大大的不划算。


3、装备差距太大


“八百里加急”的驿卒,乘坐的是专门饲养的快马,可以日行600-800里。

而土匪们的坐骑良莠不齐,有的是老马、有的甚至没有,单从奔跑速度上,驿卒就甩土匪一大截了。


赶都赶不上,土匪劫谁去?



4、官方的保护


驿站是朝廷设置的官方机构,隶属于兵部管辖。


所以,驿站也设置有驿长、驿隶、驿丁、驿卒等岗位,他们的工资虽然不高,但也是正儿八经的国家公务员。


朝廷为了驿站的正常运转,也会做很多工作。


比如,在唐朝时,吏部不仅会定期考核邮驿人员,还会不定期巡检驿站的情况,为了防止盗贼作乱,朝廷在各驿站还设有数量不等的防兵等。


有人不禁就问了:那如果是重要军情,被敌方拦截了,怎么办?


咱们的担忧古人早就想到了,他们在传递重要的军事情报时,会安排多个驿卒,从不同的方向出发,这里面绝大多数只是为了掩人耳目,只有极个别的驿卒才会携带准确的情报。



总结:


综上所述,历史上绝大多数土匪是不敢抢劫八百里加急的。


土匪们都会进行成本核算,一般他们只是想要劫点财、色什么的,能让一家老小更好地生存下去。


劫八百里加急,非但不会给现有的物质生活带来任何改善,还极有可能葬送掉自己和全家人的小命。


这样的买卖,太不划算。


身为盗贼土匪,也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这就是所谓的“盗亦有道”吧!

点赞2、慈溪市 网友:浊酒焚


古代没有电话电报,报警系统只有两种,一种是烽火台,一种是八百里加急快报。但实际所谓的“八百里加急”在古代很难实现,其意是指一天一夜要快马加鞭奔跑八百里,这样的速度不只是累死马,人也会累死的。


在清朝,从广州到北京,按照正常的速度,走官方的驿站快递需要30-35天,以“四百里加急”的速度可以缩短十天,以“五百里加急”,可以省去一半左右的时间,真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一周左右可达。


但真要达到这样的速度,马匹、快递员、道路、天气等因素都要考虑在内。所以一般并不会采用,因为很难达到。


在影视剧中,我们经常看到,一卷黄尘,骏马飞驰而至,人影一晃,跳下马来,大喝一声“八百里加急!御赐金牌,阻者死。”,随即另一人飞身上马,绝尘而去。



上述情景提到的金牌,实际到了宋朝时才有。我们都知道抗金名将岳飞,就是被十二道金牌从前线召回临安的。所谓的“金牌”实际就是一种通信凭证,等于凭此物在驿路上通行无阻。


原本宋朝在金牌凭证前使用的是纸质版本,跟我们今天的购物券差不多。后来发生了一起诈骗案,有个中组官吏的儿子,冒充驿官,四处索取掳掠财物,被发现后,宋太宗震怒,为了堵上漏洞,才把纸质版本的驿券必为银牌,以此作为驿路凭证。


银牌有隶字书,并刻有飞凤和麒麟图样,两边有年月。而金字牌的出现则与战争有关系。在宋神宗时,宋朝与西夏激战,西夏发兵围攻兰州。为了使军情神速传递,宋政府下令启用了金字牌,以便直通皇帝,不按平时的手续走普通快递。



金字牌是木质的,朱漆为底刻金书上,上有八字“御前文字,不得入铺”。表示万分紧急,不得在驿站停留。一般这种金牌件,要求最低日行200至250公里左右。


当年岳飞就是用这种争行通信的方式,被宋高宗用十二道金牌催命召回,勒令退兵,断送了抗金的大好形势。


在宋朝除了金字牌外,还有青字牌和红字牌。青字牌为雌黄底青字,规定日行170公里;而红字牌为黑漆红字,规定日行150公里。


以宋朝的邮驿为例,至少可以明确几个问题:其一,古代的加急快递有特殊标识;其二,古代快递有专门的通道,即由官方专门修建的驿道;其三,古代快递也分级别,不同级别的快递所要求的每日行程也不一样。



由此可以推断,古代的土匪要想打劫邮差截取急件,他们首先要跑到官方修建的驿道上。说起这个驿道,历史可就远了。秦朝一统天下后,建立了多个统一性的标识,其中就包括了统一的邮驿制度,并且专门将官方的驰道修得十分壮观。


驰道以首都咸阳为中心,通往全国,道宽八十米左右,十米左右栽一棵青松。此外还有“直道”,从咸阳北的云阳开始,途径黄河,直抵包头市的秦九原郡。这段路是由蒙恬负责修筑的,全长九百公里,主要为抵御匈奴人。在南方还有到两广和西南的“新道”。


交通的便利促进了秦朝邮驿事业的发展,所以你看,秦始皇真的是太伟大了,忍不住要赞叹他!



话说,从古至今,我们大概很少听过这样的情景:一群土匪胆大妄为的游荡在官道上,目的不是为了劫色,也不是为了劫财,而是为了劫获一份急件,至于这急件有什么用处,还是个未知数。


话说这群土匪极有可能在群体梦游,不求财不求色却求一份没用的急件,这是闻所未闻的。就算在小说里,水泊梁山下山打劫也是为求财求色,到最后还得求前途呢!


所以说,古代的土匪打劫只为财色,地点通常发生在人迹罕至的山野、树林或郊外,怎么可能大老远的跑到官道上去抢劫呢!晁盖等人劫取生辰纲选取的地点也是黄泥岗。


所以说,一般的土匪不会去劫取朝廷急件,因为既不能吃,也不能喝,不能解他们的燃眉之急。但是,如果官方的急件真被一群胆大包天之徒给劫了,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后果还挺严重,绝对是重典伺候。



像这类的抢劫罪,在秦朝称之为“群盗罪”,就是把“抢劫罪”和“盗窃罪”合而为一的。被抓之后,要在脸上刺字,还要斩去左脚脚趾。


到了汉朝,“抢劫罪”和“盗窃罪”被分离开来,抢劫罪正式更名为“强盗罪”。据汉法规定,一旦定罪,就要被处以死刑,如果罪行严重,还会被施以磔刑,也就是大家熟悉的五马分尸。


唐朝的法律更为完备,形成了著名的《唐律》,量刑也按情况来区分。如果只是实施了抢劫行为,但最后没有抢到财物也没有伤到人,处以劳役;抢到财物而没有伤人的,则处以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并充军;如果在抢劫过程中有伤人意图,那不好意思,不管有没有抢到财物,都要没收其个人财产,并视伤人的严重程度判处劳役、流放或绞刑;如果既抢了财物又伤了人,那麻烦大了,没收其个人财产,处以死刑,这里的死刑指的是不保留全尸,通常为斩首、腰斩或者五马分尸。



宋朝延用了唐律,但是对于强盗犯更为严厉,不但要处死本人,还要罪及其家人,比如罪犯本人的父母、妻儿甚至亲戚朋友都要被 发配充军,为娼为奴,甚至处以极刑。


明律和唐律正好相反,在唐律中较轻的处罚,在明律中更轻;在唐律中的重罚,在明律中判罚更重。比如对于抢劫未遂且无人员伤亡的罪犯,按唐律只判劳役,明律更轻,只打两板子;但对于抢劫时有杀人情节的罪犯,唐律判处死,而明律则要处以剥皮、五马分尸甚至凌迟。


而到了清朝,对于强盗罪的判罚则要考虑到对当地治安影响力的大小,并出现了类似于我们今天所用的“有期徒刑”。



可能有人会说,土匪不适用于法律,小说看多了吧,其实官方剿匪是很简单的事情,并不像水浒传那么夸张,镇压农民起义倒是要费些功夫。


所以,即便是悍匪在打劫官方快递时,也要思量一下。再说官方为保证驿路的通畅也会做很多工作。


比如,在唐朝,唐政府要定期考核全国邮驿,如发现有韦法不轨行为者,将受到严惩。除了考核,还有不定期的巡检,唐玄宗时曾派政府大员到各地视察邮驿的执行情况。


为保证邮驿的正常进行,不受盗贼和地主豪强的干扰,官方在各驿站还设有防兵,以保障邮驿畅通。



再比如,在宋朝还有专门的通信法规《宋玉新书》,里面就规定,如盗窃、私拆、毁坏官书者,要处以刑罚,若盗窃或泄露的是国家重大机密件则处以绞刑。若涉及边防军事情报,则处斩,其教唆或指使者也要处以斩刑。若盗取的是一般文书,按规定处以徒刑,发配边远地方。


除了处罚直接涉事人员,如当事驿夫,同时还要处理他的上组官吏,失职者一样处到杖刑。


综上所述,土匪如果不是吃错药,他们是不会去劫取官方快递的,那等往枪口上撞。即便有个别分子走错了地方,没文化抢错了东西,也有威严的法律等着执行他们,重罚之下,谁还这么往上撞呢?

点赞3、枣阳市 网友:温柔牢笼

“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过此路,留下买路财。”这是我们在古装电视剧中经常听见的土匪拦路打劫的台词。作为土匪,劫财劫色劫人,好像凡是从土匪地界上经过的东西都得看土匪抢不抢。但当“八百里加急”遇上土匪,土匪劫还是不劫呢?

土匪说:当然不劫。

为什么土匪不劫“八百里加急”呢,且让我为你道来。

什么是“八百里加急”?

说起“八百里加急”,我们首先就要先说一下古代的驿站。“驿站”是古人为了传递信息物品或接待来往人员而设立的“政府招待所”。一般每隔20里设置一个驿站,类似于官方快递站,每个驿站都提供住宿、信差和信马服务。

而根据传递要求,设置了“三百里加急”、“四百里加急”、“六百里加急”和“八百里加急”的服务类型。“八百里加急”,顾名思义就是要求信差以一天800里的速度传送信物。著名的“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动用的就是“八百里加急”。

那么,都是“道上”跑的“八百里加急”土匪怎么就不劫了呢?

身上有东西

在古代,一旦需要动用类似于“八百里加急”这一类的加急信件,就会在公文上标注“马上飞递”的字样。同时会让信差在腰间系上一面黄色的旗帜。这样会让人们在人群中一眼就看出这是给朝廷送紧急信物的,能减少了送信路上的打扰,起到一定的开道作用。

而我们都知道,在封建集权的古代社会,黄色是皇家专用色,代表的是皇帝和皇室的尊贵,只有皇帝才能穿戴,你看电视剧里赏穿黄马褂是多么光宗耀祖的事。一般人穿戴黄色是要被拉去杀头的。系黄旗的信差,代表的就是替皇家办事,谁人敢拦。于是你就可以看见这样的一幕:系黄旗的汉子你威武雄壮,飞驰的骏马像飓风一样。

所以再是落草为寇打家劫舍的土匪可不敢拦截“八百里加急”的信差,惹不起还老实一点。要是劫了皇家的紧急信件,那可真是:天子一怒,虽远必诛。

虽然我是土匪,但我“遵纪守法”

古代封建政府为了保障“八百里加急”信件的传送,历朝历代都颁布了:“阻拦八百里加急者,杀无赦。”的法律条文。明文规定,颁布实施。要是违抗,你看我砍不砍你就完了。

古时候土匪虽然十分猖獗,经常干一些违法乱纪的事,但大多横行乡里,小打小闹。在山高皇帝远的地方干着打家劫舍的勾当,只是为维持生计。

只要不做得太出格,不违反大原则,不做谋朝篡位,改朝换代的事,地方政府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去清剿山头大王,有的时候费力不讨好。但如果打劫了“八百里加急”,那可就算是把天顶破了,触及了朝廷的统治利益,朝廷是一定会追责,一级压一级对你动真格,不论你是否山高皇帝远,就算在天涯海角,迎接你的都会是:按律,当斩。

我是土匪只劫财,劫你文件干什么

在我们的概念中,土匪是一群乌合之众,他们的“业务”一般为抢劫财务和打家劫舍,其他业务范围也最多涉及到劫色和绑票勒索。在土匪眼里,值得集合喽啰下山拦路打劫的除了金银珠宝,其他的多半都不屑于浪费精力。

而使用“八百里加急的”一般都是一些紧急的官府文件和边关的紧急军情,并不是什么贵重物品,最多也就是给杨贵妃运的荔枝。

因此“八百里加急”的信差和信件在土匪眼里是一点油水也没有的。如果劫的是杨贵妃的“八百里加急”,最多可以品尝一下南方的新鲜水果,然后,斩立决。这费力不讨好的事情,正常的土匪是万万不会去干的。

速度与激情,信差都是风一样的男子

我们都知道,唐玄宗时期除了上文提到的为杨贵妃送荔枝用到了“八百里加急”,同样是这时期的“安史之乱”同样也用到了“八百里加急”,在安禄山起兵造反的同时,信使就开始从范阳,通过驿站向皇帝传递的这一紧急军情。

这次“八百里加急”一共用了六天时间,从范阳一直到长安华清宫,一共3000里路。据史料记载,当时,正常情况下,一匹普通的马,一天大约可以走180里。最快是人们常说的千里马,但最多一天也就可以走600里。

按这样换算下来,所谓的“八百里加急”平均每天需要奔走大约有500里之多。唐朝的一里相当于现在的四百五十多米。按照如今距离单位的换算,一天500里的路程也就相当于,二十四小时不间断,以9千米每小时的时速,一天行驶两百二十多公里,千里马累死了一匹换一匹,只要求快速传递信息。

所以“八百里加急”追求的是速度,信差都是要做“像风一样的男人”,一路都有驿站包吃包住,还提供“千里马”,所以一般都是轻装上阵,这样能够为马儿减轻一些负担,跑得更快一些。

而土匪一般都很少拥有质量这么好的马匹,更别说是日向千里的千里马。“八百里加急”的信差玩的是速度与激情,土匪想要拦截“八百里加急”,光光配置就多少有点力不从心。

所以,当土匪遇上“八百里加急”,土匪是不会犯傻去打劫的。

  • 一是信差“黄旗加身”,劫他就是和皇家作对,得死。
  • 二是关乎国家安危,朝廷相当重视,特别颁布法律进行“加持”,劫持如同谋反,顶破了天,得死。
  • 三是“八百里加急”实在是没有一点油水,费时费力,搞不好还得死。
  • 四是“八百里加急”的马跑得太快,土匪一般追不上,实在要追还得累死。

因此,古代土匪即使再狂妄,也是万万不敢劫持“八百里加急”的。

点赞4、无锡市 网友:旧人归。

第一,没好处,八百里加急放到现在就是快递员,身上没有多少钱,

第二,有害处,八百里加急属于公务系统,是朝廷的眼线,没有他们朝廷就是瞎子聋子,你敢劫,就是找死

点赞5、柳州市 网友:存亡与共

古代劫匪可是个高危行业,不能说人人得而诛之可也差不多。

所以古代劫匪最头疼的并不是怎么打劫,而是打劫来的这些东西怎么能妥妥当当地花出去。有命赚钱没命花钱,那可就要了命了。

800里加急,如果土匪真的敢去抢的话,那么恭喜这些土匪最次也是个一窝端,至于最终是流放还是被砍头,那全凭皇上心意。

(一会儿,我们还会讲一个荔枝的故事)

什么是800里加急?

我们要明白古代的800里加急是最高速度,换句话来说,这是整个朝廷、整个时代集中所有的力量打造出来的最佳速度,这个速度之下任何人无权阻挡。

在此之前,我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古代的时候,皇帝是怎么知道四面八方各种各样的消息的?

比如明朝的皇帝坐镇北京城,那他如何知道漠北地区是否有战事?南方地区是否有大雨、洪涝?他是怎么知道的?

总不可能让皇帝一个人天天给各个地方打电话吧?再说了,那个时候也没有电话、没有传真啊,就连飞机火车都没有,你还要啥自行车呀?

在这种信息相对封塞的时代里面,皇帝对于天下的事情掌控就显得更加重要了。如果某个地方诸侯叛乱,都乱了三年了,皇帝这边还不知道信儿,等知道这个事儿的时候,人家都打到城门口来了,那皇帝这个位子不就岌岌可危了吗?

再者来说,一旦发生大的战事,尤其是涉及到国与国之间的比拼,比如汉朝的时候和北方的匈奴之间决战,这种情况之下涉及到国运问题了,皇帝怎么可能心安理得地坐在大殿之上?

它必然而然地需要收集各种各样的信息情报,于是就有了一种新的工作岗位,出现的这个岗位叫做驿站。

驿站等同于现在的邮政快递,包括咱们现在所说的四通一达都属于驿站,可以归类为驿站。但是古代的驿站一旦被赋予了多少里加急的功能,那必然是朝廷公务人员,换句话来说人家就是体制内的。

驿站的规模以及所需配备的种种附件

驿站,作为古代传递军事情报的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而不单单是军事情报甚至还包括某些大臣是否有二心,某些臣子是否有急件,需要递给皇帝,都需要通过驿站来做中转,而驿站不单单咱们国内有,在古埃及也有对应的传递信息的岗位或者部门。

目前出土的最早的与驿站相关的记录是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上。

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被发现有(壴女)与(亻壴)字,是与传递讯息有关的文字。

至于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就不用问我了,毕竟我的能力也有限,根本看不懂,哈哈。

也不怕大家笑话,在周朝的时候就有烽火台以及用于传递军事情报的烽火台,传递情报并没有文字可言,但是它会有不同的信号。

比如在一个长城之上,长城的一边突然之间受到了敌人的侵袭,那么对应的烽火台之上都会传递对应的火把,火把点燃的烟火或者点出来的烟雾,不同的状态就代表不同的紧急程度。

从而实现信息的正确传递,但是烽火台只能局限于部分地区,如果是在大山里面或者就是一个特别特别远的地方,指望着烽火台挨个传递消息很困难,于是就有了驿站的出现。在汉朝的时候,设置驿站是每30里地一个驿站。

而且大家要注意:这个驿站可不是普通人设置的,在汉朝时,驿站是由太尉执掌的。

我们再来看一下大唐盛世:在大唐盛世的时候,驿站基本是遍及到全国,能够保证各种军事情报或者重要信息,源源不断的传递到皇帝的耳朵里面。而且驿站分成了三种,除了空中驿站之外,几乎所有的驿站都具备了,比如陆地驿站、水上驿站以及水陆兼办。

以唐朝为例,一站就有1639个,而且在驿站相关的工作人员就达到了2万人,大家不要小瞧这2万人,在当时就已经非常多了,与此同时中央由兵部驾部郎中管辖节度使,下设驿馆巡官四人。

这其中我们要引用一句最著名的诗词这句诗词,相信绝大多数的小伙伴都读过,或者都了解过。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前面两句可能无人得知,但后面两句那是实打实的。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什么意思呢?

就是荔枝都能够运送到长安城里面,我不多说了,大家想一下现在的物流体系。

前一段时间我刚买了荔枝,因为当地下大雨采摘的过程当中出了问题,导致我收到的荔枝当中有1/5是坏的,明白吗?有1/5是坏的,即便是现在的物流体系,而在唐朝的时候杨贵妃就能够吃到荔枝,她是怎么吃到的?靠的就是驿站。

驿站背后的多方势力

以朱漆木牌镶金字,日行五百里

这句话出自梦溪笔谈当中,怎么去解释就不多说了,简而言之这种驿站上面运送的东西有特殊的标记,那么就要求一天行500里左右。

大家可以想一下在古代骑着一匹马跑这么远的距离,是多么辛苦的一件事情,而古代的时候是绝对不可能让一匹马一直跑的,事实上一站会有对应的规定,比如马跑死了就换马,人累死了就换人。

一封信可能来回倒好几个人的手,而更有甚者会骑着两匹马,送一送信,骑着一匹马,另一匹马在旁边跟随着。这一匹马跑得不行了,累死了,那么就抓紧时间换另一匹马,而目的就是为了抓紧一切的速度,把这封信送到对应的人手里面。

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流星。平明发咸阳,暮及陇山头

从古人这毫不吝惜的赞美之词,我们就不难发现古代的驿站速度极快,当然跟现在的飞机火车比拼,但是对于古代人来说,这已经达到了速度的极限了。

如此大的精力来打造这样的速度极限,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领土在这摆着,这么大的领土,如果信息传递不及时的话,稍微有点差池就会耽误事儿的。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明朝的时候的三藩之乱,吴三桂那边都造反了,清廷这边还不太清楚具体行情呢。这也足以见得,一旦信息出现滞涩,将会带来极其可怕的后果。

除此之外,如果我们能够查到对应的文献,就会发现驿站当中出现任何一点工作失误都会被惩罚,而且这一部分规定详细到令人发指,我们以唐朝的对应规定拿出来,先简单看一下。

凡在驿途中耽误行期,应遣而不遣者,杖一百;文书晚到一天杖八十,两天加倍,以此类推,最重的处徒罪二年。

这句话不多说了,凡是因为耽误日子不能及时到达的,该打多少棍子就打多少棍子,最严重的甚至会被流放。

古代的盗贼为什么不抢八百里加急?

其实讲到这里一些小伙伴就已经明白了,800里加急古代的一些土匪不去抢是最重要的一点原因,就是这个800里加急背后有一个大的背景,这个背景是谁呢?答案就是朝廷。

第一,风险大。

古代盗贼去抢一些东西,无非也就是为了填饱自己的肚子而已,为了填饱肚子而跟朝廷过不去,那实在是犯不上。

要明白盗贼只是盗贼,如果盗贼抢了800里加急里面的文件,很有可能就会被定性为反贼,反对意味着什么?

株连九族不在话下,自己的亲人、家人、朋友,甚至是和自己有过一面之交的有过生意往来的人,都有可能被咔嚓了。

这样巨大的风险让盗贼也得掂量一下。尤其是在面对一些特别紧张的情况,比如两军交战或者一些特别重要的文献的往来传递,盗贼突然之间把这些东西给抢走了,后果可想而知,那可不单单是杀头的罪过,中间所受到的种种苦就连盗贼想想都要全身发抖。

第二,没有利润。

800里加急也好,600里加急也罢,在这样的一个速度之下,根本不可能携带多么重量的物品,黄金什么的基本不可能。

即便是送快递的人也要挑选一些长得比较瘦的,比较能折腾的,要不然来一个300斤的大胖子,往马上一坐,这个马能跑多快?

肯定跑不了多快,所以但凡触及到800里加急要么是重要的文件,要么就是重要的物品,很少会触及到珍贵物品。

劫匪抢东西,无非就是为了把这些东西卖出去,然后填饱肚子而已,你抢了一大堆文件,这些文件能值几个钱?

当然对于朝廷来说是无价之宝,可是对于民间来说那是一文都不值,而且没人敢买,如果有人敢买的话,那也是杀头的罪过。所以盗贼抢驿站里面的东西或者800里加急快递是没有任何利益可言的。

第3点,则是官府的管控。

古代的时候,土匪充其量就是骚扰一下当地的百姓而已,官府看到了之后会对他们进行管控。但这种管控并没有说严格到什么程度,毕竟古代远不及现在这样发达,官府里面可能也就是百十来个人。

说百十来个那都是夸张了,除了知县大老爷之外,没有几个人。

指望着这一部分人去对付土匪,难度很大,而一旦土匪抢了这些800里加急的文件,那意义就不一样了,这一伙人说得不夸张一点,可以直接被定义为反贼。

那么就不是官府来对付他们了,而是当地的官兵甚至直接就是跨省的官兵来对付这一波反贼。

这一伙土匪他们能够顶得住吗?肯定顶不住,说白了,土匪们之所以不抢800里加急,一个是风险大,第2个是利益少,第3个那是保不齐连小命都没了。

点赞6、盘锦市 网友:牛斩天虾

“土匪”又不是梁山好汉,就算是梁山好汉也未必真正想造反,可以说,历史上的绝大多数的“土匪”都是劫财和劫色,他们几乎不会专门和官府过不去。

就算有些土匪敢杀几个贪官污吏,他们也不会真正的反对皇帝,梁山好汉就是这类所谓的“土匪”,他们最后还是被诏安了。

很多土匪都不是亡命之徒,他们也是“欺软拍硬”,事实上,这个“八百里加急”就是“硬柿子”,捏这个柿子就意味着与朝廷和皇帝公开决裂了,除非天下已经大乱,否则对土匪来说没有任何好处,他们几乎不敢搞这个事情。

当然,土匪不敢劫“八百里加急”主要还是这么三个原因!

其一、“八百里加急”大多是军事战报,涉及边关烽火,万一误了军国大事,后果很严重,土匪一般不会去当这个“骂名”!

中国历史上各朝代都非常重视邮驿通信。

据说,唐高宗收复辽东后。

在整个辽东征战中,由于战场远离京都,从辽阳到长安相隔迢迢数千里,调兵遣将,指挥作战,运输粮秣给养。

尤其是帝王亲征,朝廷所有要事,无不通过驿马一站传一站,才能到达京城,再由京城接力传到前线去。

“八百里加急”的公文真的要求一天飞驰八百里吗?

在历史剧中,常能见到这样精彩的一幕:一卷黄尘滚滚,突然间,骏马飞驰而至,但见人影一晃,跳将下马。

然后,大声呼喊:“八百里加急!”

有的还说:“御赐金牌,阻者死,逆者亡!”

话音未落,烟尘滚滚中,骑者已如箭一般飞驰而去!

在古代,朝廷知道消息起码也要在4天以后。

4天,96个小时,要跑死多少匹好马!

那时候,一旦公文上注明“马上飞递”字样,按规定要求每天300里。

紧急情况,可每天400里、600里,最快是可以达到800里的。

事实上,驿长必须每年呈报驿马死损和肥瘦情况,如果有驿马死了,驿长是要负责赔偿。

如果有人私自减去驿站人员和马匹,则要被“杖一百”棍子。

驿丁人员抵达驿站,必须换马,如果不换马,也要杖打八十棍子。

还规定,如果耽误行期,应派遣而不派遣者,杖打一百棍子。

文书晚到一天杖打八十棍子,两天加倍,以此类推,最重的还要处徒罪二年。

可见,驿站管理是非常严格的,文书或者信件丢失,不出几个时晨,马上就会被驿站人员发现,然后就会采取追击行动。

如果执行“八百里加急”这样的重要任务,真被土匪半道劫去了,怎么办?

根据唐朝法律规定,假如耽误的是紧急军事文书,则土匪罪加三等,因此而招致战事失败,这些“土匪”是要判处绞刑的。

其二、“八百里加急”的路径一般都是固定的,驿站有点像车站,也是一站接一站,基本都是“阳光大道”,往来行人很多,土匪一般不会在大道上活动,否则不是找死吗!

古时候的文件传输主要靠的是驿站,一般每隔二十里有一个驿站,一旦需要传递的公文上注明了“马上飞递”字样,按规定可以要求每天八百里。

传递紧急文件时,每个驿站都用快马。

这样,虽然不是千里马,但每匹马都死命地跑,也可以一日千里。

其三、后来,固定的站点距离越来越近,到宋朝时距离只有10里,土匪就是想劫八百里加急,也没有快速逃脱的可能!

秦汉时期,形成了完备的驿传通信制度,将所传递文书分出等级,不同等级的文书要由专人按规定次序、时间发送,传递收发这些文书都要有相关的登记,以方便有人负担责任。

隋唐时期,大致30里设一驿站。

到了宋代,每间隔10里就设了一递铺,大路设马递,战时设急递铺,由铺兵当任驿夫。

传递文书按轻重急缓分为三种,以“金字牌”为最急,由皇帝御前下发,传递这个时,铺兵需腰扎皮带,还要系有铃铛,手持金牌,兼程急行。

白天,他们振铃为号,夜里,则持火把,行人须快速避让。

因此,非到万不得已,不会如此“八百里加急”的传信,只有在边关告急,或出现大规模的聚众造反时,才会用八百里加急来送信。

古代的驿站分驿、站、铺三部分。

驿是官府接待宾客和安排官府物资的运输组织。

站是传递重要文书和军事情报的组织,为军事系统所专用。

铺由地方厅、州、县政府来管理的普通邮政业务。

在驿站服役的人,叫做“驿丁或“驿卒”,驿隶从名称来看,他们的身份比较低下。他们往往不会携带金银财宝,特别是八百里加急,往往都是重要文书。

总而言之,普通的土匪劫“八百里加急”对自己没有什么好处,而且会招来朝廷的讨伐,除非土匪想造反,否则是不会挺而走险去劫“八百里加急”。


一起探讨古代的“八百里加急”,欢迎关注我!

点赞7、昌吉回族自治州 网友:逍遥狂

八百里加急是古代最为快捷的运输方式,虽然是靠骑马赶路,但几乎是日夜兼程,马死了换马,人死了换人,一刻不停地运送。八百里加急其实是朝廷专设的通讯方式,它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比如各地的驿站,上好的马匹以及身体素质极佳的人员。它是皇帝为了收集各个地区的消息而设,专门为朝廷服务。很多人可能会担心它的安全性,因为在土匪横行的古代,物流被抢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但奇怪的是,没有土匪会去劫八百里加急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原因一:怕朝廷管控加严

其实古代对土匪盗贼的管控并不严格,地方官员几乎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果他们不惹事,也不会对他们采取打击措施,因此管控上是相当宽松的。毕竟地方的衙门也就那几个人,想要去剿匪,还是有点困难的。因此才有了很多占山为王的土匪,其实过的都挺滋润。但是如果劫了八百里加急,那性质就不一样了,挑战皇帝的权威,直接就成了反贼,官府肯定会上报朝廷,到时朝廷的管控肯定会加严,以后的日子可不好过了。

原因二:风险太大

其实土匪一般都是在小范围内骚扰一下百姓,得手率非常高,因此可以说是一份相对安稳的职业,几乎没啥风险。但是如果抢了八百里加急,那情况可就严重了。因为八百里加急大多都是一些朝廷的重要消息,都是要直接呈给皇帝过目的,比如军事消息,机密消息等国家大事。一旦被劫,那皇帝还不得派军队来剿匪,到时肯定会被一锅端,甚至株连九族。因此这种行为的风险非常大,结局基本上就是个死。作为想要好好活命的土匪,就不要去肖想八百里加急了,因为后果他们承担不起。

原因三:利润太小

八百里加急传递的大多是一些重要的情报,想想看,一人一马,以那么快的速度赶路,能带多少值钱的东西,那么重的金银基本上是不可能。而土匪抢的大多都是钱财,都是为了填饱肚子,如果真的不值钱,那抢来有何用。还平白无故得罪了朝廷,到时还得落得砍头的下场,简直得不偿失。所以聪明的土匪都不会去碰八百里加急,浪费人力物力不说,抢来一张纸,却丢了一条命,太不划算了。

现在大家知道了吧,古代的土匪根本不会去劫八百里加急,抢来也没用,还惹得一身骚。况且虽为土匪,大多都是被逼无奈才会落草为寇,都是为了生活而已。所以在正常的情况下也不会去干傻事,毕竟朝廷的事都是大事,关乎到江山社稷,百姓安稳,还是手下留情吧,对大家都好。

点赞8、昭通市 网友:解语花

过去的土匪比较讲武德的,八百里加急不劫,赶考的书生不劫,邮差不劫,郎中不劫,病重的穷人不劫,土匪也都是穷人出身的,他们知道劫持八百里加急是死罪,皇帝会出动军队和通知地方的衙役是全家灭族的,他们出来就是为了钱,八百里加急的人身上没有什么钱,为了这种事情灭族划不来,赶考的书生,很辛苦,有可能是后来他们的父母官,劫他们容易引起了今后朝廷对他们的绞杀,也不劫,邮差是给千家万户送信的,可能里面都是他们父母的信,再一个也没有钱,是坚决不劫的,郎中是治病救人的,他们的父母兄弟,也要靠他们救治,也是不能劫的,病重的穷人,本身就没有几个钱,他们也是穷人出身,可能病人就是他们的家里人,也是不能劫的,过去的土匪,为了笼络人心,也是提出来了,杀富济贫,有一些不明真相的穷人才参加进去的,随着文明的进步,后面的土匪是不讲武德了,是拿了钱还撕票。

点赞9、岳阳市 网友:寒光竹影

古代的土匪基本是没有人敢劫朝廷的的“八百里加急”的人马的,因为他们知道如果真的打劫成功的话,自己也捞不到什么好果子吃。图被打劫无非是图利,而专门递送朝廷公文的这些官员或士兵他们身上是没有什么太多钱的,朝廷在全国各个要道都设有官方的驿站,负责来往执行公务的官员或情报递送,所以这些送信的人不需要带什么钱,凭着官方的文件就可以在驿站里面休息和吃饭,所以他们是没有什么财物的。土匪们一般都是有着一定的自己活动范围的,不是想去那做土匪都可以的,自己的地方自己熟悉,打劫是比较方便的,因为对地方的风土人情熟悉,知道哪家有钱那些人没有钱。但是对于官方的人员即使他再有钱,一般也是不会打劫的,因为要考虑到后面,他们都是有实力有背景的,打劫递送情报的官员也是一样,朝廷是绝对会对其进行清剿的,这是两方都不讨好,所以他们不会去做。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来谈谈:


古代的驿站情况

我们以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为例,在清军入关后,建都于北京,同时又宣布了盛京为留都。清朝也同样继承了明朝的驿站系统,当时的驿站主要分为:驿、站、铺三部分。其中驿站是官方接待宾客和安排政府需要的物资运输组织;而站是传递重要文书和军情的组织,这时不同于其他的,它是只针对军事系统的,为其所专用;最后的铺则是由地方各级政府领导的,主要是负责各级官衙公文、信函的传递等相关事务,当时只要是州县的往来公文,都要由铺递传送。

另一方面,清代的驿站也不是什么人都可以使用的,使用它必须要有专门的手续。如清代规定了:驿站使用的凭证是勘合和火牌。只要是向驿站索要车、马、人夫运送公文和物品都要看“邮符”,也就是官方使用时凭勘合来核对确认能否使用这项服务。军情的传递则是凭着兵部的火牌来确认和核对。

在当时官方使用“邮符”有极为严格的规定。对于过境有特殊任务的官员,驿站是要派兵保护的。至于兵部的马递公文,都要加火票,令沿途各驿站接递。如果是从地方到京城或地方与地方之间的相互传递,就必须要填写连排单。如果是公文内限制时间转送的任务则需要使用紧急公文,并且在紧急公文上要标明四百里、五百里、或六百里字样,按照时限送到。清代的驿站管理已经相当完善,且管理极严,只要违反规定,均要治罪。


土匪打劫的情况

在古代的土匪一般都是当地靠种地活不下去的百姓,大家占山为王,打劫富户以获取财富,从而过上享受的生活。这些土匪都是有着自己的活动范围的,不可能在很多地区活动,因为其他地区也有土匪,他们之间有时因为利益关系也会爆发冲突。

对于官方的人员和物品,他们一般情况下是不会打劫的,因为打劫这些物品和人的下场基本都是死路一条,所有在地方的土匪为了自己的生存,他们不会主动打劫官府的人和物品,除非是到了是在没有办法的地步,或者是乱世这样的情况。

朝廷对于打劫自己物品或者官员的地方土匪只要查实情况,一般是不会放过的,因为他们的存在严重威胁了地方的治安和朝廷的统治,所以会在事发后集合重兵进行清剿,不会看着他们的实力做大做强的,并且辞了军事打击外还有招安一条路可以操作。因此不到万不得已在古代没有地方的土匪会招惹官府的事情的。


综上所述,在古代有过土匪打劫官府的事件,但是并不多见,因为土匪也要考虑自己的生存问题,不到迫不得已他们是不会去干吃力不讨好的事情的,所以在古代基本看不到土匪打劫递送公文的官员。

点赞10、涟源市 网友:儿童不遗

何谓“八百里加急”?并不是说“送货里程”是八百里的加急“快递”,而是指“快递小哥”的“送货速度”要达到日行八百里!八百里、四百公里而已,搁现而今无非也就是在高速上多采几脚油门罢了,三四个小时搞定。可是,在那个只有“11路”和牛马等畜力的时代,日行八百里已经是极限了……

有明确文字记载,自西周时期起我国就已经出现遍布各地的驿站了。而驿站最初出现的时代,或许还要更加久远。中国古代的驿站可不是现而今的高速服务区或者宾馆、酒店之类,谁都可以用、谁都可以住。中国古代的驿站是在国家统一管理下的行政兼军事机构!递送公文才是驿站最重要的功能,而提供食宿服务等等,仅仅是附带功能而已。直到清朝依旧还是如此,清朝驿站的负责人叫驿丞,通常由“未入流”的官员担任。虽然比从九品还要低一级,但驿丞却是清朝在吏部有正式“编制”的官员、而不是由各级衙门自行聘用的“编外人员”——吏,全国所有的驿丞都是由户部负责发工资的!

中国古代的驿站一般二十里到三十里左右设置一座,各个朝代略有不同。驿站中备有充足的马匹、草料等等,同时也为递送公文的专人提供食宿和马匹更换等服务。在保证这一切的前提下,才会为途经的部分公务人员提供必要的食宿,但不涉及民用领域。所以,一些影视剧中普通人动不动住驿站的情形在真实历史上是根本不存在的!比如明朝经常给致仕(退休)高官的礼遇中就有一条,叫做“驰驿返乡”。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沿途可以在驿站歇脚、更换马匹等等。既然是作为给退休高官的礼遇,普通人自然是没有资格享受的,不是吗?

根据史料记载,唐朝的驿站对传递速度有明确规定,最低要求必须日行一百八十里,最快则要求日行六百里。比如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反叛,在相隔三千里之外的唐玄宗六天便得到了消息。算下来,差不多就是日行五百里!到明清时期,驿站的管理变得越来越规范,递送速度也变得越来越快。一旦公文上标注“马上飞递”字样,就必须以日行三百里的速度递送。如果军情紧急,还可以“加速”,日行四百里、六百里,最快可以日行八百里!这就是所谓“四百里加急”“六百里加急”和“八百里加急”。遇上加急文书,沿途换马不换人,就算跑死人和马,公文也必须准时送达,否则负责递送者将会受到严惩!不过,日行八百里已经是畜力可以达到的极限了。直到晚清时期出现火车之类交通工具之前,“八百里加急”一直都是最快的公文传递速度。书归正传,接下来正面回答提问者的问题。为什么古代的土匪不劫“八百里加急”?

风险太高

前面已经说了,中国古代的驿站不是“快递点”、不是民用机构!它最主要的功能是递送公文。无论是日行一百八十里的普通速度还是日行三百里的“马上飞递”,递送的都是公文!而所谓“四百里加急”“六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递送的,那绝对是十万火急的公文或者军事情报!试想,这样事关帝国命运的公文让土匪给劫了,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不言而喻……再强悍的土匪,恐怕也难敌官军!被彻底剿灭只是时间问题。即便不是紧急公文,而是“一骑红尘妃子笑”中提到的那些东西,那也是妥妥的贡品!打劫贡品,您觉得会怎么样?土匪们依然难逃被剿灭的噩运……风险实在太大!恐怕还没有那个土匪不长眼到这个份上,胆敢去打劫“八百里加急”。

收益太小

土匪打家劫舍为了什么?无非钱财,不是吗?可自古以来,运送金银就不是驿站的主要功能。无论是“马上飞递”还是“八百里加急”,主要递送的还是公文或军事情报。这些东西,对于国家而言是最重用的东西;可对于土匪而言,那不过就是一堆“废纸”而已……花了那么大力气、冒着那么大的风险,结果却劫来一堆“废纸”,这个风险与收益实在是太不成比例了!除非土匪脑子进水了,否则恐怕没有谁会去干这样的事情。给皇帝的贡品倒的确是值得打劫的,可问题是,真要是需要“八百里加急”的贡品,多半也就是些容易死或者容易腐败的东西,比如“一骑红尘妃子笑”的那些新鲜蔬果或者活鱼什么的。真要是一些贵重的贡品,通常都会由专人武装押运,土匪们根本无从下手。那么,土匪们打劫一堆荔枝、活鱼来干嘛?冒着杀头的风险打牙祭吗?

综上所述,并不是古代的土匪不打劫“八百里加急”,而是因为风险太大而收益太小!“八百里加急”主要是用来递送紧急公文的,并不是递送金银细软之类。这些公文对于国家而言至关重要;而对于土匪而言,不过就是一堆“废纸”而已。冒着杀头、株连九族的风险去抢一堆“废纸”,恐怕还没有这么傻的土匪……

点赞11、鄂州市 网友:拽爷i

土匪劫财也是为了生存劫色是生理需要,劫“八百里加急”想干嘛?又不是财也不是色,养不了命也解决不了生理问题,要不是有人给了大价钱脑子没毛病肯定不会去。

点赞12、巴彦淖尔市 网友:王者孤独

因为危险性极高还没好处。

八百里加急一般是送的重要公务文件。土匪要这些能干啥,拿来当字帖练字吗?而且打劫这种文件不是非常重要的还好,判个几年,如果是紧急军情,给耽搁了那是要小命的!还是很惨那种。

结论:收入和风险不成正比,赔本的买卖,不干![灵光一闪]

知识推荐

八哥问答——日常生活学习知识分享。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669@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7808号-3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Copyright 2023 www.1260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