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的认识瓷器?又该如何鉴定瓷器?
古瓷鉴定需要综合分析判断,首先从造型纹饰绘画制作工艺判断属于那个朝代风格特征。不过现代新仿也会按古瓷的风格特征制作,如手工拉胚成型,手工绘画纹饰,柴煤小窑烧制力求逼真。鉴定古瓷必须从“细节”开始,仿品制作工艺绘画的纹饰一定会有一些细节被仿制者忽略。古瓷经过了数百年的岁月沧桑肯定会有老化痕迹遗留在瓷器上,新仿古瓷没有数百年的岁月的洗礼就不可能有这样的老化痕迹存在,这就给我们提供了辨别瓷器新老的佐证。
一下几件古瓷标本供大家参考。
明代人物纹青花高足杯釉面完整气泡被微生物入侵形成的老化变色气泡。
还有古瓷曾经埋葬地下被某种化学元素侵蚀老化在釉面留下的结晶斑。
被某种化学元素侵蚀所留下的结晶斑是多种多样千姿百态的。
釉面结晶斑像是“大丽花”。
结晶斑像是水面初冰。
釉面结晶斑像是盛开的“菊花”。
古瓷釉面形成的结晶斑在同类古瓷上大致一样,不同窑口不同程度所形成的结晶斑也有所不同,只要关注古瓷微观老化痕迹鉴定就会有更多发现,藏友如果想了解更多联系我共同探讨。
瓷器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发明创造出来的。是我国在世界物质文化上写下光辉灿烂的一页。因此我国在世界上享有瓷器的祖国和瓷国的光荣称号中国的英文缩写就是瓷器相同。在我国瓷器发展由原始瓷~素瓷~彩瓷时期,晋汉为原始瓷时期,唐宋为素瓷时期,元明清进入彩瓷时代至现代。瓷器的鉴定要掌握各个历史时期胎釉,器型,纹饰,款识的特征。在原始瓷期的胎土与烧成火侯和釉色的历史特征。在唐宋素瓷时期是制瓷升华期,烧成温度高,尤其在宋代是素瓷顶峰,在这个时期出了宋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此时间瓷器多为单色釉,但出现了刻花和印花等装飾。从元代的青花瓷开始,瓷器釉色进入颜色釉和彩釉装飾,五彩,红绿彩,釉上彩,釉下彩,逗彩等多彩工艺,出现了花、鸟、动物,人物,等纹飾图纹装飾。从明代开始又出现在器身和器底款识,有官窑款和民窑款和堂名款等,器型也更多造型,官家专利用器,陈设器,文玩文房用瓷,和各种供生产生活用的实用器等等。鉴定瓷器要掌握好这些历史特征,如在宋以前胎质的烧成火候低,只有原始青釉。你如果说青花瓷是汉唐之物就大错了。各时期的瓷器造型,胎土的成份也不尽相同如果说这个釉下彩是宋代的,这又是違背了瓷器发展规律。总知要掌握好瓷器的各时期的工艺特征和制作特点,确定大约时代后,要认真察看器底和器表的氧化程度和使用过程中留下的痕迹。这就是所谓的包浆和自然磨损,看是否与时代相乎合。现代还借助各种科学和科技手段加以实物年代的检测。这就目鉴和科技检测相结合,以保证鉴定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瓷器收藏确实是一门学问,而且很深的学问,有人看一个外观已知真伪,有人需要上手定真伪。其实每件东西都有它自己的信息反映的,时代的特征最重要,每个时代的风格,器型,釉色,胎料都不同,反映出来的信息一致性,结合上手过程,包括轻重,才能谨慎的作一个个人决定,,同时要加上自己的藏品相结合,眼力其实是自己的藏品堆出来的,藏品也是自己的金钱砸出来的,,珍惜每一位藏家,不轻易的说一个新老,这是一个对人的起码的尊重,,玩家也有新老,,自己也不精通的时候,何必去评论别人?民间精品东西确实不少,,看如何去收藏,,,
如何鉴赏古瓷器:古代艺术品每个器物都有文化内涵。
(1)尺寸大小,不管哪个器物他的尺寸大小用过去风水尺测量,全都是吉祥数字,里面隐含的是易学、玄学、术术等角度,j不同的时间地点事件所要表达的内涵都不一样,但是他一定有规律遵循。
(2)美学,古代艺术品首先就是养眼,看起来美,有句话叫远观型、近观意,东西对不对首先看器型,型不对就会被否定,所谓型就是协调自然,看着那都顺,这是古人经过长期实践摸索出来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量化)的精神内涵。
(3)工艺学:什么时期有什么时期的特点风格,使用的工具、原材料都有所不同,所以通过工艺特点来审视古玩,也是对古玩鉴赏的一个最有效的方法,对公艺研究透了,就不会出现关公战秦琼的囧事。
(4)画片:就是看器物上图画表现的内容,也有时代特点,俗话叫: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一路连科、吉祥八宝、云龙三现,五子登科,三酸图,寓意深刻,比如:因一个海东青完颜阿骨打率部打败了耶律延禧从此金取代了辽,建立了政权。一路连科,九五至尊,雨过天青云破处 ,这般颜色做将来,反映了当时帝王对未来的期许。炉钧釉烧制是不可预期的颜色,入窑一色,出窑万彩。家趁万贯不如钧瓷(汝瓷)一片。虽然有些夸张但是也放映了当时钧瓷、汝瓷的珍贵高雅。
(5)化学变化:老化痕迹分析
瓷器是文物类别中重要的一支。优美的瓷器作品不但有艺术欣赏价值,细细观赏揣摩之下还能品味出当时人们生活的蛛丝马迹,再结合理论深入研究,整个陶瓷发展的脉络竟变成了中国历史发展的缩影。一件好的瓷器作品带给观者的绝不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多的是精神上深深的共鸣和文化习俗上共融的赞同感。以下介绍几件近两年台州博物馆征集的三国、晋朝及南北朝精品瓷器藏品与方家一起探讨、学习。
三国 青釉瓷鸡笼
三国 青釉瓷鸡笼
长9、宽7、高5.5厘米。明器。呈半圆柱体,平底。正面露有两鸡首,饰多道线状栅栏。底胎呈褐红色,施青釉,透亮。
据考古资料表明,中国家鸡的驯化时间以黄河中、下游新石器时代初期的北辛、磁山和裴李岗文化遗址为较早,距今大约8000年左右。当时居住在北辛、磁山和裴李岗文化遗址的东夷族正是以鸡为主要食禽。3000多年前,我国甲骨文中出现了“鸡”字。西周王室设有“鸡人”专门负责祭祀和报时。汉至魏晋时期,中国的养鸡业已进入了一个昌盛的时期,家鸡成了人们主要的食禽、图腾、占卜、祭祀和随葬之物,因此鸡的形象越来越多地运用到陶瓷器上,如汉代的陶鸡屋、陶鸡舍;六朝的瓷鸡首壶、鸡首罐、鸡笼、鸡盆等。
三国 青釉五管瓷瓶
三国 青釉瓷五管瓶
通高36.5、腹围67、底径12厘米。五管瓷瓶,分三层。上层瓶为敞口,束颈。中层和下层皆为罐形,平底。上部和中部贴有多只小鸟,中部有四小瓶立于肩上,五瓶皆通腹。中、下部并运用了捏塑等多种艺术手法,肩部贴塑亭台及神态各一的犬、熊和飞鸟,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极富动态。通体施青釉。
五管瓶是一种明器,这一器型最早可追述至东汉五联罐。五联罐造型为一个瓶子的口沿和肩部塑5个葫芦形小罐,5个小罐均与器物的腹部相通。关于五管瓶的定名和用途有多种说法,一种认为它是专供随葬用的明器,后来发展为魂瓶,一种认为它是“五管灯”,中央是注油管,周围5个小管是灯芯管。这种灯可日常使用,也可作为墓葬中的长明灯。唐宋以后有种摆设型的瓷器“五管插花”可能就是由五管瓶演变而成。
三国 青釉亭台楼阁人物动物瓷谷仓罐
三国 青釉亭台楼阁人物动物瓷谷仓罐
高50.5、口径17、腹围97、底13厘米。器物总体分为3个部分,上部有两层亭台楼阁;中部堆贴多个人物及动物塑像,细看下,各个小人在演奏乐器,形态生动,栩栩如生;下部的罐体上贴有龟、鹿、狗等走兽。通体青釉,装饰精美。
三国 青釉亭台楼阁人物动物瓷谷仓罐
三国 青釉亭台楼阁人物动物瓷谷仓罐
高43.5、腹围84、底14厘米。主体为唇口式深腹罐,罐体上乌龟、狮子等神兽,罐口上有佛像数尊,佛像上层由飞鸟装饰,再往上是三层楼阁,楼阁顶点又立飞鸟一只。
谷仓罐是三国时期出现的一种瓷器品种,又名魂瓶魂亭、堆塑罐等,它由东汉五联罐演变而来,是三国两晋时期越窑烧造的专门用来陪葬的明器,形状似坛,主要出土于浙江和苏南的大型墓葬中,其中又以三国晚期时的最为精美。可以说三国、西晋时期的青瓷,以堆塑罐最为著名。
两汉时期儒家的孝道观念深入人心,对当时的丧葬习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厚葬风气盛行,皇帝每年用天下税赋的三分之一来修筑皇陵,厚葬珍宝数不胜数。封建时代皇帝的审美及偏好往往会影响到全国上下,有权有钱阶级无不效仿,丧葬之奢侈风靡全国,后来汉光武帝、汉明帝等几次下诏禁止厚葬。物极必反,至三国时期丧葬业吹起了一股薄葬之风,当然,这也与当时的经济生产有关,东汉末年的社会动乱,极大摧残了当时社会经济。在薄葬之风下,随葬金银珠宝之类的奢侈品占比少了,虽说薄葬,以古人的观念也是需要一定数量随葬品的,这种情况下,催生了随葬瓷器的生产,对于量的需求到了一定程度,产生质变,因而随葬瓷器的生产水平也相应得到提高。
封建时代社会生产力有限,人们对于食物有迫切的渴望,谷仓罐一名就体现了当时人们对于粮食的信仰。罐体上装饰的人物、家禽直观展现了墓穴主人身前所享受的生活,他们留恋在人间拥有的一切,也表达了他们对于身后飞升成仙的向往。
东晋 青釉瓷羊形器
东晋 青釉瓷羊形器
长13、高14厘米。瓷羊形器(烛台)呈跪伏羊形、昂首张口、双角绕耳弯曲、额上有一圆孔,可用于插烛。羊躯体型肥美,臀部贴短尾,四肢卷曲。其胎质灰白,青釉绿中微微泛黄,施釉均匀,有莹润感。
在古代羊与祥音通,羊即代表吉祥,用羊(或类似替代品)随葬以避不祥。该羊形器(烛台),造型设计巧妙,装饰手法夸张醒目,其形态安祥,温驯可爱。
人类对羊的崇拜始自史前时期,在150多个国家的史前岩画中,羊的形象经常出现。有考古学家指出,人类最早饲养的动物就是羊。对羊的驯养在公元前8000至9000年;狗在公元前8000年;牛在公元前5500年……中国大约在8000年前的裴李岗文化时期就出现了陶塑羊的形象。羊这种动物自古以来都被我国人民视为祥瑞之物,赋予了很多美好的意义,是中华大地上最为普遍的图腾形象之一,在十二生肖中位列第八。甲骨文中即有“吉羊(祥)”的记载。中文善、美、羲皆含有羊字,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羊”字的理解。西汉人韩婴在《韩诗外传》中写到:“鲁哀公使穿井,得一玉羊。”这是目前可见文献中对羊形器的最早阐述。此外,考古学家在很多汉墓中也发现了羊形器,说明至晚在汉,羊的形象已经普遍成为艺术创作的题材。
西晋 青釉瓷狗圈
西晋 青釉瓷狗圈
口径10.5、底径7.3、高5.5厘米。瓷狗圈为明器。盘口状,直口,弧形浅腹,圈内匍伏一犬,前两腿交叉在胸前,上身微起,抬头,注视前方,双耳竖立,两眼圆瞪,摇尾巴状。瓷狗圈内外施青釉,光润盈泽,底部露胎。器形规整,塑形生动活泼可爱。
狗是人类最早驯养的动物之一。在西安半坡文化遗址中曾发现为数众多的狗骨髓。甘肃秦安大地湾新石器文化遗址出土的彩陶壶上也发现了4只狗的形象。这说明很久以前,狗已经成为人类最亲密、最忠心的朋友。
你好!谢谢邀请!古瓷器是大多数藏家的收藏品种之一,个人有小点接触,一点收藏心得,但愿有用。[作揖][作揖]1,古瓷历代胎釉特征,瓷片标本学习很重要,2,历代修足特征,3,历代官、民窑绘画风格,4,器型,多看馆藏级、大拍真品图录,初步掌握古瓷器型、神韵,5,彩瓷的彩头,不同时期厚薄、清亮、杂质等等,6,釉面状态,光洁度,平整度等等,7,老修、老补,接底,后加彩等特征,8,多看仿品,景德镇樊家井等地多考察,总之,真假、新老多比对学习研究,掌握实战技巧。
不论是瓷器鉴赏,还是瓷器鉴定,
上手亲自触摸与感受都是必不可少的。
手感不仅可以印证、补充观感和判断,
甚至可以修正、矫正、否定观感结论。
但瓷器的手感是一个微妙的感知体验过程,
需要长时间的经验积累作为后盾,
虽因人有异,却也异中有同,
下面是景德镇陶瓷世家王掌柜总结的瓷器的九大鉴定诀窍,
或能助你一臂之力!
1、【轻重感】
瓷器的轻重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标准,因而需要大量的上手实践和感知揣摩,才能形成既贴近客观真实又有个性差异的“轻重感”。瓷化度的高低、胎体或釉层的薄厚、器皿的大小等任何细微的差别,都足以导致瓷器轻重的变化。
2、【干湿感】
有句话说:“古瓷会出汗”。瓷器的年龄不同,衣着也不同。所以在相同的温度、湿度下,捧在手里,其干湿感也会有明显的不同。一般说来,瓷器的年龄只有在200岁以上者才会有出汗的手感,但800岁以上的瓷器却也少有出汗的湿润的手感。
200年以下的新瓷,其手感是干而涩、干而滞、干而燥,反复揉搓瓷器表面或者呵气摩挲釉面会发出干涩、钝滞、刺耳的摩擦声;而800年以上的瓷器却虽比较干,却有润、滑、爽的感觉,无论如何揉搓与摩挲都绝对不会出现干涩刺耳的摩擦声。
3、【润涩感】
百年以上的老瓷器手感上非常地朗润、爽润、舒润和温润,而且是越古越润、越老越爽。新的瓷器,无论是蒸煮还是烧烤,无论是打磨还是涂药,无论是土埋还是海泡,任他绞尽脑汁、搜索枯肠、百计千方也终究无济于事,诸多努力也许能蒙骗人们观感,但绝对欺骗不了人们的手感!
4、【软硬感】
瓷器手头的软硬感是一种综合了视觉的线性刚柔感、触觉的锐性利钝感的复合性感觉,而不是一种纯粹的质地刚性的软硬感。越窑瓷器无论是釉色、廓线还是文饰相 较于其他任何瓷器品种都有一种冷硬、生硬、挺硬感,定窑的阴线刻画与耀州窑的阴地刻花工艺,都有其各自独特的刚硬的特性。
5、【温凉感】
温凉感是区别瓷器品质优劣、品位高低的分水岭和试金石。顶级的瓷器,尤其是宋代五大名窑的瓷器(特别是顶级的哥窑、汝窑瓷器),的确像宝玉和宝石一样,温润如玉、冬暖夏凉!
6、【生熟感】
瓷器也像瓜果一样,由于烧成温度不同而有生熟之分。烧成温度低,在1150度以下,则其声若瓦,为生;烧成温度稍高,在1200度左右,则其声类硬木,为半生;烧成温度再高,在1260度左右,则其声如石,略有回声,为半熟;烧成温度若在1320以上,则其声像金,回声悠长,余韵悠然,为熟。
7、【滑滞感】
凡古瓷必滑,光滑、润滑、油滑不等,滑溜、滑润、滑腻、滑爽有别,但滑不可少、滑不可缺,凡古必滑,是古定滑。因而也就无滑不古,不滑非古,凡滞必新,是滞就新!
8、【粗细感】
古代民窑的瓷器,往往简易、粗糙、率意,其粗细感最为粗糙;古代官窑瓷器,尽管技艺水平和用工选料方面为历代之最,但终究逃脱不掉历史自然衰变的法则,所以其手感并不如近现代的新瓷那样精细,反而略显粗糙。
9、【凹凸感】
凹凸感对甄别、鉴定元代和明代中期以前的青花、釉里红的真伪意义重大。
明中期以前的青花瓷器用的都是低锰高铁的苏麻离青进口青花料,所以在青花着料略重之处,往往呈现明显向下凹陷和釉面有锡银光泽结晶这两大突出特征
我们任何时候,首先重视的是工艺!其次才是看新老。
古人官窑器制作,绘画一般都是请名家制作。不像现代人,不入流的人才去模古!要知道,现代一流二流大师作品也很贵,也不愁卖!动不动都几十万一件,有些达上千万。如顾景舟、王锡良、张松茂、汪桂英等人作品,在市场表现不凡。
如何区别艺术精品与贴花瓷、电脑三D打印、喷制的东西差别,成了收藏的关键点!贴花瓷,一般入墨很浅的,有些还有明显的接合线、网纹,画面也没有层次变化。电脑三D打印喷制的东西,几乎与原作一模一样的,它是由一个个小墨点组成的!在放大镜下,会暴露无遗。这些东西,说不好听,它们连手工艺都不是!我们决不能拿电脑打字,当成大师作品。
收藏艺术精品,又如何区别粉彩瓷手工绘制与贴花瓷、电脑制品的差别呢?首先,它是在玻璃白上绘画,画工流畅有力。它在开窗口、青花、耳上绘制是随意的,没有明显的界线,如图1图2。而贴花瓷,它是整个线断然而止,如图3图4耳环里的树枝。其二,古人绘画是用矿物原料,颗粒感强。现代用的是化工彩,基本上无颗粒感。其三,由于玻璃白含铅,上面形成蛤蜊光,基本上是随图形而形成的,不会整体都有,如图5(当然单色釉黄绿彩,也会整体有)。而人工做旧的,一般都是整体性。图6为汝窑,发青绿色,泛红,香灰胎,釉面莹润,断口呈粉状,木头声,釉厚胎薄。图7图8图9,本人收藏的藏品!敢挑战任何瓷器工艺!包括馆藏品、现代大师作品、网络图片。不要求一样,比相关的东西。
瓷器,首先看器形好不好看!其次看底足是否干燥酥(糯)油。再后看是否接老底,有冷接和热接、抹浆三种。冷接,一般是粘上去的。看有没接痕、掩盖,底是否特别厚。热接,一般老底有烧结痕迹,颜色会加深。抹浆,也就是表面刷一层浆,再冷温烧上去;它入胎很浅,浮,很容易看出来。老胎新彩也是看胎色烧结,这么看。有些瓷器,也很难看胎干不干燥的、酥不酥油,要结合其它因素看。
老瓷的基本特点:酥油(糯油)、莹润、聚光、晶亮、漫散射、发蒙、褶皱(慢慢闷出来的)、滑手、出汗、变色(在不同光线下)、底干淡糯油(浅暗色),断口纯化,凹凸不规则等特点。底足土质疏松(热接,老底会变深、变亮、凝结;冷接,老底会有涂接之感),釉面灵动,有玻璃光泽和蛤蜊光,珠光宝气,彩色呈现胶质感。
我们首先注意的是审美,器形要优雅。其次看画工,是否属于艺术品。其三看原材料及胎体发色,是否符合同时代特征。四看老化特征,老瓷有老气,有沉旧感,有老年斑,有宽窄不同开裂、翘皮裂纹、毛茸茸裂纹、多色裂纹及渐变的死亡气泡、火山口棕眼等等,土沁有根。
辅助特征:粉状糯油火石红、老干黑泡、黄水泡、玻璃胶、豆腐花、流水痕、水汽斑泡、龟裂纹、毛茸茸裂纹、翘皮裂纹、鼓包、水银沁、冬瓜霜、火山口棕眼、黑线蟹爪纹、牛毛纹、脱粉斑,有土香气,黑胎,紫宝光,朦胧光,玫瑰紫,海棠红。古瓷无锌钡锆元素。
老瓷胎体一般是渐渐老化的,釉面起雾起蒙起水,有自然的老年斑。与破坏釉面作旧的情况有所不同,老瓷釉面没有破坏。再说说原料:一般情况下,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原料。因此,它的发色跑不到哪去!但也有个别偏窑口的特殊情况出现。
我是教头,感谢邀请,我来作答,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自从电视推出鉴宝节目以后,民间收藏掀起了一股热潮。教头没有办法统计收藏的人数,据说现在全国有将近八千万人在搞收藏。
古玩地摊
收藏当中,瓷器是很大的一个门类。从远古的陶,到宋代五大名窑,再到现在精美的工艺品,琳琅满目。教头我先回答第一个问题,如何正确认识瓷器?
元青花
这个问题很复杂,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得清楚明白的,我想在搞明白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得先搞明白,我们收藏的目的。我们收藏是纯粹为了爱好自娱自乐?还是为了进行交流改善我们的物质条件?收藏的目的不一样,收藏瓷器的种类也就不一样了。如果仅仅是为了爱好和喜欢,收藏什么样的瓷器就没有讲究了,自己喜欢就好,开心快乐就好。如果是为了进行交流和增值,那要学习的东西就多了去了!瓷器的窑口,时代的工艺特征,瓷器的新旧鉴别等等。如果不具有这些知识结构,那在瓷器收藏上的投资肯定会失败。
哥窑洗
在认识瓷器这个问题上,教头根据自己的经验,最好可以进入到一个正确的圈子,这个圈子的藏友都是玩老货的,您就会很容易上手,学习到老货的鉴别常识。如果不幸您进入到了一个仿古工艺品的圈子,那么恭喜您,您将会耽误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最终将会像教头一样,付出惨痛的代价。
朋友圈
瓷器鉴定,这又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当家收藏热,也就孕育而生出现了大量的鉴定专家。电视上,网络上,私底下,专家们是你唱罢来我登场。拿上一件瓷器,让十个专家给掌眼断新老,能给搞出十一个不同的意见来。民间有没有瓷器鉴定和收藏的高人?有,真有!教头见过那样的高人,收藏的东西几乎都是真的,老的。但是这样的高人,在收藏的人数比例来说,几乎是凤毛麟角,少得可怜。
鉴宝专家
另外瓷器鉴定这个事情,还有一个问题,您鉴定这个物件新老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后面方便进行交流?还是仅仅就为了确定新老?在这里,教头提醒一下,无论是那种鉴定方式,我们都不应该去反对,都有可取之处。但是鉴定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哄自己开心,就是为了确认新老,而是这种鉴定方式,有大量有实力的藏家,会去认可这种鉴定方式,并且愿意收藏这种鉴定方式认可的瓷器,这才是最好的鉴定方式。
鉴宝专家
教头啰啰嗦嗦说了一大堆,看得大家伙是云里雾里,不知所云。那教头就简单明了地说我自己是怎么玩的,您觉得可取,您就用,您要是觉得不可取,您看完了就划走。
修身养性
教头不懂瓷器新老,又怕收藏到新东西,咋办?我现在收藏一件东西,那位藏友老师提供给我,他就必须保证这件东西是老的,到时代的。他负责自己出资去做牛津热释光检测,检测结果为到代的,真的,老的我才收藏。我不听故事,我也不想去捡所谓的漏。这个结果简单粗暴,一年也收藏不到几件物件,但是收到的都是百分之百、没有任何争议的老物件。价儿是高了,但是东西真了,心情也好了,何乐而不为呢?
牛津热释光取样的照片
但愿教头今天的回答,可以对您或者是对部分藏友有所帮助。谢谢!
谢谢邀请;首先看器型看釉色,分出个大概年代。各个时代,其器型有各自的特点。如,成化小巧的器型不会出现在元代时期。其次看釉色;鈷料青花最早出现在元代,再往前就没有了。五彩有记载应该是明早期,宣德五彩在西藏萨迦寺有发现。也有说发现元代就有了五彩瓷器。总之,从器型和釉色上就可以分出各个历史时期所具有的大概特点,这对于研究古器物的人,是一件较为容易的事情。
但如何鉴定一件古代瓷器却不是件容易的事。首先要分出大概年代,也要了解各个时期各个窑口的产品,不可张冠李戴。然后再从器型,胎,釉,纹饰,底足上这五项来分析瓷器是否符合此瓷器是不是那个时代的特点。再加上以往的经验,通过手感,光泽来判断瓷器的新老。判断瓷器新老是一个循循渐进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多年的摸爬滚打才能真正掌握瓷器及古代器物的基本特征。好了,就简单谈到这里,谢谢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