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感觉战国时期一个国家军队比得上后世的大一统王朝了?
确实如此。
战国时,七雄的兵力,比之后世的大一统王朝也毫不逊色。
为何会出现如此不合逻辑的情况呢?
让我们看看其中原委。
惊人的兵力
以《战国策》的说法,七雄的兵力多得令人震惊。
其中,即便是实力最弱的韩国,也有30万左右的兵力。
而且,苏秦提到韩国这30万兵力时,是以有意“贬低”的角度提的:你满打满算不过30万人,除掉守各要点的,拿得出手的只有20万,不合纵,你怎么活得下去?
而且,韩国的这30万兵力,还是纵横家有意“贬低”的结果。
“只有”30万军队,不依附别人就活不下去?
后来三国的英雄们估计羡慕死韩国了。
吴、蜀灭亡后,交上士民簿,登记在册的兵力为:蜀10.2万甲士;吴23万。
只有曹魏的兵力超过了30万。然而,人家曹魏统一了北方的最强者,而韩国却是七雄中最弱的一个···
而秦、楚“带甲百万”更是让后世“惭愧”。
要知道,后来4.3亿人口的大清王朝,总共也不足90万军!而且,就这样,八期绿营还常常“粮饷匮乏”···
战国时,秦楚人口估计最多在5、600万左右。
大清4.3亿人养90万大军就粮饷匮乏,秦楚5、600万人养了“带甲百万”?
战国的兵力,是古人忽悠的吗?
有忽悠成分,但也不是完全没谱
战国时期的兵力,主要来自《战国策》。
《战国策》,记载的是各位纵横家、说客的言论。
对纵横家、说客来说,“忽悠”就是他们的本职工作呀!他们当然会有意夸大或贬低实际情况,以达到说服的目的。
所以,具体的兵力数字,自然有忽悠成分的,并不精准。
然而,各诸侯王也不是毫无常识之辈,说客说的数也要稍微有点谱才行。
所以,这些数字是有谱的。
计算方法
苏秦给出的计算方法是:一户三兵。
尽管各国变法彻底程度,但各国都建立了以郡县征兵为主要方式的普遍兵役制度。
即:男子到了一定年龄,都要登记在册,承担兵役的义务。
再通俗一点,叫全民皆兵。
普遍来说,当时一户出三兵(战国时,最普遍的是“五口之家”及“八口子家”)。
所以,苏秦等人都有了自己的计算方法。
比如:临淄有7万户,一户征兵三人,可得21万卒。
如此,各国的兵力数字就庞大起来了。
所以,战国的兵,与后世的兵不是一回事。
大清的兵力,是在役的八旗、绿营,都是职业兵、经制兵。
而战国的兵力数字,并不是指齐装满员的军队数额,而是知可征发的兵力数量。
你说的后世各王朝的“兵力”,是真正的“兵力”,战国人口中的“兵力”,可能更接近我们一般所说的“人口”!
其实,这么统计,完全符合那个特殊的战国时代。
战国时代的战争,是空前惨烈的。
一方面,紧急情况下,征发的兵可能超出“一户三口”的限制。
比如,长平之战时,秦就将河内“年十五以上”的男子全部征发。
另一方面,守城战时,不单是成年男子就是妇女、老幼上阵都不足为怪。
田单守即墨,赵胜守邯郸,莫不将女子全部征入参战。
因此,人家没有吹牛,只是战国时期与后世,“兵”的概念不同而已。
那么,他们怎么养得起如此庞大的兵力呢?
因为···不怎么需要养。
养兵
战国时,各国都是兵民合一。
因此,平时,士兵定期出番外,其他时间都在劳动,自己养活自己,不需要国家来养。
而且,平时出日常任务(比如轮番到附近的关塞承担一个月的戍卫任务),也是自己准备好食物等物资,不需要国家来提供。
各诸侯国平时要养的,主要是王族成员组成的护卫军以及募来的兵。
总体上,战国时各国的募兵数量的比较有限,比如魏国的魏武卒、齐国的技击,兵力都在5万左右。
因此,各诸侯国不必为养兵背负担,可以经营仓库,做好战备。
由于军赋较重,因此各国都储备了大量的军粮。秦、齐“粟如丘山”,其他各国“粟支十年”,储备都是很丰富的。
那么,大起仗来,粮食怎么够呢?
其实,古代战争,之所以出现粮食匮乏,主要是知“粮运不济”。有时运出来的粮,只有1/10能到达前线,其余都在运输途中消耗掉了。
而战国时期的战争,基本不存在这个问题。
战国时期的战争,基本上都发生在黄河、淮河、汉水流域,甚至连长江都不太去。
即使是最后灭楚之战,主力决战也发生在淮北地区。
因此,大军出战,相持半年,基本上粮食不会出现大的问题。
不同的时代,社会特征、兵役制度、主要战场范围都不同。
因此,纵向比较之下,出现“不可思议”之处是很正常的。
遇到“不可思议”之处时,去了解其中具体缘故即可,不必急着“疑古”,以为古人的记载不可信。
战国指的是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1年这两百多年的时间,以韩赵魏三家分晋开始,直到秦始皇统一天下结束。这一时期,各国之间不断爆发激烈的战争,动辄发生几十万人的大战,战争之频繁、烈度之高、规模之大,远超后世。为什么战国时期各国的军队数量如此之多,甚至可能一个国家的军队就超过后世的大一统王朝呢?原因是多个方面的。
一国家体制不同
进入到战国时期后,为了能生存下去,各个国家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其中,魏国的李悝变法拉开了改革序幕,秦国的商鞅变法影响最成功、影响最深远,此外还有韩国申不害变法,其他国家,虽然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变法,但是在军制、吏治上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实际上,战国时期的国家,都已经是军国体制,整个国家都是为军事服务的,军事凌驾于一切国家活动之上。
这种国家体制变化带来的一个最显著的影响,就是军队的变化。春秋时期,士兵主要来自上层阶级以及贵族,平民只负责耕种,所以春秋时期的战争都是“贵族战争”,以争霸为主,战争规模、烈度都要小得多。而战国时期的战争由争霸转变成了吞并、歼灭战,每一场大战对一个国家来说都是生死存亡之战,必须要倾全国之力应对。于是平民被大量征进军队,全国上下“举国皆兵”。
据《史记. 苏秦列传》记载,大约是公元前330年左右,即战国前期,燕国有带甲数十万,车六百乘,骑六千匹;赵国,带甲数十万,车千乘,骑万匹;韩国带甲数十万;魏国武士二十万,苍头二十万,奋击二十万,厮徒十万,车六百乘,骑五千匹;齐国带甲数十万,粟如丘山.....临菑之卒固已二十一万矣;楚国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十年。
据史学家统计,战国时期各国人口总和在2000万左右,而军队总数则在500万左右,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比例,意思就是,整个国家都成了一个大军营。
而后世的大一统王朝,所拥有的兵力其实是远远小于这个比例的。比如唐朝人口近6000万,军队数量也才五六十万,宋朝由于战争比较多,且一直处于防守一方,所以光是北宋禁军数量就达到了100万,但就比例来说,还是远小于战国时期。明清时期,军队数量差不多维持在60万-80万之间,而且越到王朝后期,军队越缩水。比如萨尔浒之战,对于这样一场国运大战,明朝能拿得出的军队也才13万,其中还有很多吃空饷的,实际人数也就在十万左右,跟秦、赵长平之战投入军队数量相差甚大。
二士兵职业化
军队数量还和士兵职业化有关,总的来说,士兵职业化程度越高,所需要维持的兵力数量越少。上面说到战国时期各国军队数量十分庞大,但是这些士兵其实职业化程度很低。战国实行耕种一体,平时为民,战时为兵,所以能快速装备出来一支庞大的军队。
但是,越往后发展,军队越来越趋向于职业化,即士兵的功能单一,就是打仗。士兵职业化使得军队战斗力增强,但是同样也使军费开支成倍的增加,所以不可能长时间维持一个庞大的军队。其实,战国时期也有高度的职业化军队,那就是魏国的魏武卒。不可否认,魏武卒的战斗力确实十分强悍,几次打的秦军大败,但是,魏武卒的成本十分巨大,即使富庶的魏国,也只能维持数万魏武卒,而一旦损失,补充非常困难,所以这种军制很快就被平民军制取代了。
其实,战国这种全民皆兵的体制十分落后的,那些游牧民族也是这样的,虽然他们的人口只有百万,但一旦全面开战,马上就能拉出来几十万的部队,所有部落青壮都会被拉进军队。为什么大一统的王朝不需要这么多士兵了?因为大一统王朝完全有时间有能力去培养一支职业化的野战部队,用不着去临时征召平民了。
三史料夸张记载
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的史料经常灌水严重,尤其是涉及战争人数。战国时期的这些纵横家更是满嘴跑火车,动不动就是“带甲百万”,危言耸听。而中国的史学家在记载历史时,往往只关注人和事,比如记录一场大战,对于战前各种人物、各种事迹都详细描述,但真正战争情景却一笔带过,而对于参战军队人数、死亡人数这些,大多以“数十万”、“死伤无算”这样及其模糊笼统的字眼记载。
但是,越往后,军队数量记载越详细,尤其是到了明清时期,这个时候的军队实际人数和我们所了解的已经十分接近了,为什么,因为时间越近,史料越多,有充足的资料进行详细考证。所以能看到,明清时期,几万人参战的就算是大规模的战争了。
而且,还有一个问题,战国时期虽然军队人数这么多,但是直接参战的战兵其实没那么多,更多的辅兵、民夫。淮海战役时,解放军参战部队60万,而背后运送粮草、弹药的老百姓,多达600万,十比一的关系,可以猜测,古代号称数十万大军的部队,真正打仗的人数有多少。
战国时期一个国家的军队,确实比得上后世的大一统王朝。
一、战国时期各国军队人数:
秦始皇时期,秦国军队最多,大约有一百二三十万的军队;
楚国大约有七八十万的军队;
齐国大约有六七十万的军队;
魏国大约七十万;
赵国大约有六七十万的军队等。
二、后世大一统王朝时期的军队情况:
1、汉武帝时期,汉军最大规模时主力军有60-70万。
2、唐太宗时期,军队规模较大,最多的时候超过一百万。但解除北方匈奴等对唐朝的威胁后,军队只保持在50万左右。
3、宋朝中期,正规军是禁军,大约有八十多万人。另外还有厢兵(各州县安保部队)、乡兵(民兵)和蕃兵(西北部边防军)、土兵和弓手(地方治安),人数不详。
4、朱元璋统一中国时,正规军约有100万。燕王朱棣夺位后,明军数量增加到150万,此时军对数量上和质量上都达到巅峰。
明中期由于国家强盛日久,边境安定,军队数量不断减少,到明英宗“土木堡之变”时,全国军力不过70万。
明朝后期军队建设又有所加强,万历时期达到90万;崇祯年间数量下降至80万。
5、清朝时期,顺治朝八旗军20万人,绿营军(主要是汉人)40万人,合计60万人。乾隆时八旗军10余万,绿营兵60万人。
1916年初,北洋政府直辖和依附的军队共计33个陆军师、97个混成旅(含部分步、骑兵旅)、33个混成团(含部分独立步、骑兵团),总兵力达120万人。
三、战国时期军队人数众多的原因是——战争
诸侯国之间的争夺土地,以及兼并战争的不断升级,特别是秦国的吞并野心不断膨胀,导致各国开始了军备竞赛,不仅争相增加赋税以维持军队开支,还加大兵役比例,大肆扩充军队。就如现在一样,美国欲称霸世界,不断增加军费开支,到处挑起战争,不断挑起军备竞赛,这自然导致各国都在增加军费,提高军事力量。
结尾用古诗一首:《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元代):”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踟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一、兵力情况
春秋与战国是两个概念,春秋时期,东周贵族兵制还尚未解体,许多国家仍以贵族组建军队。但贵族人数,又能有多少呢?
所以在此时期,一般的“千乘之国”就已经非常难得了。一千辆战车,加之传统的“三军”,也就三万多人,而这已经是大国气象了。哪怕是身为霸主的晋国,也只能维持在三到六个军,其军队人数不会超过六万人。
可到了战国,各国随便打一架,那都是十万乃至数十万级别的。
著名的伊阙之战,韩魏两国主动向秦国发起进攻,结果却被白起“暴揍”一顿,打了一场漂亮的歼灭战,斩首二十四万有余;还有著名的长平之战,赵国四十多万降卒被尽数坑杀,经此一役,赵国元气大伤,只能苟延残喘。
当然,这只是个别的案例。以《史记·秦始皇本纪》中的描述:秦军歼灭六国军队达几十万的,少之又少;但斩首几万,却是实实在在的。
换言之,战国时期投入几十万的兵马参加作战,虽然不是特别常见,但也并不费力。以他们的实力而言,能被列为“战国七雄”的,几乎都能拿出几十万军队。
对此,《史记·苏秦列传》中有详细记载:燕、赵、韩、齐四国,皆“带兵数十万”,虽然各国拥有的战车数量不同,但数十万的带甲军队,却能轻松拿出。而民风剽悍的楚国,更是“带甲百万”,所余钱粮可支撑十年之久。
正因如此,不少人才会感到疑惑。因为后世的大一统王朝,所拥有的正规军,也不过才几十万。
彼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卫生医疗条件的进步以及经济的富足,全国总人口也在缓步增加,以致于后世总人口可达战国时期的好几倍。
而后世王朝的军队,虽然也能达百万之众,但在多数情况下,其数字仍为几十万。那么,《史记》《战国策》中记载的数字,到底是不是假的呢?
二、全民皆兵
从当时的情况考虑,战国七雄能拿出几十万规模的大军,是完全有可能的。首先要清楚,战国时期的总人口是多少?
以《史记·苏秦列传》中的记载,战国时期的总兵力,大约在500万左右。在此基础上,著名先秦史专家杨宽先生曾给出过一个数字:2000万。换言之,战国时期四分之一的人口都是军人。
什么样的人能参军?《史记·白起列传》中说:“王自之河内,赐民爵各一级,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历朝历代,一般将养老标准的年纪界限卡在60岁。
综合可知,战国时期,位于15—60岁的男子,都有资格参军。
而事实上,这些符合年龄要求的男子,基本都要去参军、作战。他们或是被强行征召、或是主动参军、又或是生活所迫,只要符合要求,便免不了要去战场上走一圈。
正是这种“全民皆兵”的现象,才是各国能随便出动几十万兵马的根源所在。
据《史记·燕召公世家》记载:“赵四战之国,其民习兵,不可伐。”又据《史记·苏秦列传》记载:“临菑中七万户,臣窃度之,不下户三男子,三七二十一万,不待发于远县,而临菑之卒固已二十一万矣。”
不难看出,战国时期的男子,都要参军义务。而这“几十万”规模的大军中,有绝大多数士兵前两个月还在家务农,后两个月便被直接送到了战场上搏命。这种“闲时务农,战时为兵”的现象,无一例外。
这同时也是春秋到战国时期,各国军队数量激增的主要原因。春秋,还是一个讲道义、礼法的时代,许多人仍保留着风骨,传统的礼制社会仍在苦苦维系。因此,这一时期的兵制,仍是以贵族作为主要征兵对象。
的确如此。《礼记·曲礼下》中记载:“国君死社稷,大夫死众,士死制。”
奴隶制社会实行贵族精英教育,学习文化、知识、礼仪的是贵族子弟,就连参军、打仗的,几乎都是他们。这便是所谓的“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就连鼎鼎有名的夫差、勾践、宋襄公等国君,也要亲自上阵。
但在战国时期,随着奴隶制社会的瓦解,各国开始以军功爵制鼓励平民甚至是奴隶积极参军。因此,与其说战国七雄都能拿得出“几十万”的军队,倒不如说他们整个国家能够打仗的人,只有这“几十万”。
反观后世大一统王朝,兵是兵,民是民。虽说在特殊情况下,也有民兵参与战斗的情形。但在更多时候,经过严格训练的精兵,才能组成真正的军队。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种攻城、防守器械愈发专业,这无疑提高了当兵的门槛。此外,士兵对战阵的配合、武艺的娴熟以及兵器的使用,都能极大提升军队的战斗力。
因此,不到万不得已,大一统王朝也不会随便派一般民兵上战场去送死。
三、虚报人数
除了“全民皆兵”这一主要原因外,造成战国军队随便出动“几十万”的一个次要原因,也与各国可能会虚报军队数量有关。
这种做法,其实在古代比较常见。大国在出兵之前,往往虚张声势,不战而屈人之兵;小国若侥幸获胜,也能通过虚报军功来提高国民信心。
及至三国时期,虚报军队数量的例子,也时有发生。据《三国志·国渊传》记载:“破贼文书,旧以一为十,及渊上首级,如其实数。”
不过,对战国而言,以一当十未免有些夸张。毕竟各国人口摆在那,彼此之间也有一定的了解。总不能说,总人口2000万左右的战国,最终却出动了5000万的军队吧。
因此,各国或许会虚报数字,但这个“涨幅”并不夸张,也就是凑个整数。说是几十万军队,实际人数或许有十几万;而说是十万的,那大概率是不到十万,有个七八万便算是不错了。
参考资料:《战国策》《史记》《三国志》
悦读文史,我是子彧。
有两个原因,第一,战国时期根本就没有进行过精确统计;第二,这是一个华夏持续最长的战乱时代,全民皆兵。
一、战国到底有多少兵?
越是久远的历史,其真相就越是模糊。而战国时期,其实是数字很模糊的时代。做一这个问题没法回答,因为从来没有人精确的统计过。
那时候没有财务和会计负责统计,战国时期的兵力都在纵横家和后世史学家们的嘴里,而我们的感觉就来自于他们的说辞。
因此,我们只能估算。而战国时代各国血拼无数,兵力变化也很大。我们选择大家都最强大的时代来估算一下。
而苏秦合纵时,正是各国大血拼之前,大约是战国各国的全盛时期。因此我们以《战国策》苏秦的合纵的言论进行一番简单推测:
齐国临淄有男子21万人,而齐有五都,每个政区兵力相当,虽临淄为首,其他四都不会少于10万人,因此,大约估计齐国兵力70万(当时男子皆可为兵)。
楚国,“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也就是说楚国有军队100万人。
赵国“车千乘,带甲数十万,万骑”,根据《司马法》记载,一战车应该有30人左右,又根据楚国和魏国的描述,赵国兵力应当不会低于60万;
魏国,“武力二十余万,苍头三千万,奋击二十万,厮徒十万,车六百乘”,也就是说,魏国应该有50万兵力。
韩国,“地方千里,带甲数十万”,根据赵国和魏国两千里之于韩国的千里,姑且算作30万;
燕国,“地方两千里,车七百乘,带甲数十万”,根据魏国的推测,应该在50万上下;
秦国后来的伐楚之事,先损失了20万,还能给出王翦60万,秦赵之战时出兵60余万,因此全国力也应该在100万上下。
那么加起来,战国时期兵力超过了430万。而后世清朝全国兵力不过60万绿营加满汉蒙古八旗军20余万人,共计80余万人。
这样一对比是相当吓人的,后来汉朝全盛时才6000万人口,此时战国最多2000万人口、500万男子,除去官吏、老弱幼小、残疾生病的,最多100-200万可用的男子(暂且不算耕作人口耕作),因此绝对不可能有这么多军队。苏秦的话主要目的是为了鼓舞士气,因此多算多占也是必然的。
那么,战国时期是不是真的兵力特别多,到底有多少?
二、全民皆兵的时代
在我们的史书中,有一个趋势,随着时代的发展,兵力记载越来越详细,而这个数字越来越少,曾经有人将后勤人员也算作作战部队,这实际上也是不科学的,因为很多场战争都将运送物资的人员单独算出来的。
那么,究竟是为什么呢?是不是数据不真实呢?
数据是有水分,但并不全是水分,兵力确实是越来越少的。
大航海到西方开始领先世界的时代,几十人几百人就可击败一个国家,主要依靠的是他们先进的武器。
这能够很好地解释中国古代兵力越来越少的记录。虽然都是冷兵器时代,但人越来越会制造机器,使用工具,因此军队也就走向了更加专业化、更加依赖武器而不是人,因此人越来越少是伴随着武器越来越先进这个趋势的。
那么,倒推回去,越是久远的时代,越是依赖于人的肉搏,兵力也就越来越大。
而战国时期,应该是中国历史上,华夏大地上的军队数量最多的时代,没有之一。
因为这个时代,首先,寡头竞争是属于竞争最白热化的一种,因此大家都在拼命的扩军,多次出现征发全部15岁以上的男子的记录。
其次,从周到春秋战国,华夏对周边进行了一次大探索,华夏已经将那个时代可以探索的、适宜居住的土地几乎都探索出来了,人口和物资经历了一次大爆发的增长,可以成军的人也很多。
最后,那个时代正好科技不发达,军队对人数的依赖性很大。
因此,说战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全民皆兵的时代也不为过。
那么按照所有成年男子都成军的比例来看的话,战国时期的兵力可能真的有100-200万,而各国的兵力在20-50万之间,加上没有集权政府不可控制的地方卫戍部队和民兵队伍,楚国真的可能会出现100万的军事加半军事人员。
因此,这种感觉可能是对的,只不过有些军队,和现在军训过的平民也差不了多少。
悦读文史,我是子彧,期待你的关注!
试回答本题:造成这种现像的原因主要有两个,试分析如下:
①、战国时代诸侯各国竟争激烈,那些实力较为弱小的国家,都因为无法适应那个弱肉强食的环境,而被强国兼并了。
而到了战国后期,只剩下秦、楚、齐、赵、魏、燕、韩,这几个强国在继续厮杀搏奕。秦国自商鞅变法以后,不仅变成了第一强国,而且还逐渐加速了对六国的兼并步伐。
在残酷的战争条件下,战国七雄无一不为此竭尽全力,尽最大限度地调动国内的人力、物力、财力,用以对外攻伐或是自保。因此才造成了战国时代,各诸侯国几近全民皆兵的局面——其精壮劳动力不仅要从事生产,而且还要被强迫当兵,去参加灭人国或防止被人灭国的战争。而这些人多数并非职业化军人,而是扛起刀枪就打仗,放下刀枪变农民。
②、后世的大一统王朝大多釆取的是精兵政策,兵贵精而不贵多。而且由于军队组成情况与战国时代有较大区别,所以用于养兵的军费开支甚为巨大——以北宋王朝为例:由于这个时期实行强干弱枝的策略,实行集精兵于京师的方针,因而国内岁收之大半,都被用来供养军队了。这还只是正常支出,还没有计算战争费用——宋朝之所以愿意以岁币换和平,因为惧怕战争费用的浩大,也是其中原因之一。在这个情况下,即便外部威胁严重,但他们也不能去推行类似战国时代的全民皆兵的军事政策。
再以明朝为例:在明朝建立后,明太祖朱元璋也因养兵费用过大,而试图用屯田政策来削减庞大的军队对国家财力的消耗。在开始时这个政策有过效果,因此朱元璋曾自得的说:“吾养兵百万,而不费民间一粒粟!”然而到了后来,屯田养兵制被人为破坏了,直到最后变得名存实亡,卫所兵成了一群废物。
因此才有了倭寇横行时,戚继光等人被迫实行募兵制——花钱雇人当兵。由此开始明朝军队的军费开支变得日益沉重,直到明朝未年天下大乱时,使得朝廷因无力支付庞大的军饷开支,致使部分职业化军队发生了叛乱,从而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综上所述:大一统王朝不是不能实行战国时代的全民皆兵政策,而是因为既不需要这么做,更是负担不起军费开支!与战国时代的诸侯内讧不同,大一统王朝的忧患更多的在外不在內——他们的对手,多是人口不多、兵力也不庞大的北方游牧部族,要对付他们用职业化军队反而比全民皆兵更为有力也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