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地狱”宁古塔,是古代流放女犯人的地方,到底为何如此可怕?
宁古塔不是一座塔,而是一个地名,在今天的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长汀镇古城村。现在当地还有一个宁古塔将军旧址和宁古塔历史文化博物馆。
宁古塔也不是一座监狱,流放过去的人,就是在当地生活,但是却是奴隶身份,日子过的很惨的。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要蹲到监狱里。
宁古塔也不是专门流放女犯人的地方,男人,女人,老人,小孩,官员,文人,罪犯,只要皇帝乐意,统统都可以流放到宁古塔。
为什么宁古塔会成为流放犯人之地?宁古塔到底有什么可怕的?为什么会被人称为“人间地狱”?今天我们来好好聊一聊。
为什么宁古塔这么可怕?
首先,宁古塔在当时是苦寒之地,环境恶劣,还有大片未开发的原始部落
流放,作为一种刑罚,必然是让你去吃苦的,不可能把你流放到一个经济发达之地。早起的时候,朝廷流放犯人选择的都是南蛮之地,但是到了清朝的时候,南方已经被完全开发,成为经济发达之地,自然不适合流放。
那清朝就选择了自己的老家,龙兴之地东北。宁古塔位于东北边陲,但也不是最北边。这个地方,方圆百里都是深山老林,人迹罕至,生活的都是野蛮的原始部落。直到康熙年间的时候,才设立了宁古塔将军,附近有8个原始部落投诚过来。
宁古塔的自然环境有多么恶劣,当时有个文人吴兆骞,因为科考舞弊案,被流放到宁古塔,他在给其母的信中写道:
宁古寒苦天下所无,自春初到四月中旬,大风如雷鸣电激咫尺皆迷,五月至七月阴雨接连,八月中旬即下大雪,九月初河水尽冻。雪才到地即成坚冰,一望千里皆茫茫白雪。
透过这段描述,我仿佛就能看到东北老林子里,白茫茫一片,冰天雪地的景象。
其次,流放宁古塔,路途遥远,戴着枷锁、脚镣走3000里的路,途中就是一大折磨
在清朝,可没有咱们现在的现代化交通工具,即便是有马车,一个犯人,也没有资格去坐,全凭两个大脚板子走。而且还是戴着枷锁、脚镣。路上还不一定能吃饱,睡好。
你想想,你走3000里,差大爷们也陪你走3000里,哪个心里没有怨气,这一走就是小半年,新娶的老婆放家里也不放心啊。
所以,这一路上,被当差的吆来喝去,随意折磨是常有的事。能坚持走完这3000里路的都不是一般人,一般人走到半路就挂了,除非你家里有矿,给当差的喂饱,你这一路上也许会舒服点。
也许会有人抬杠说:“北京到牡丹江哪里有3000里,明明是1422里”。大哥,你走的是高速,当年可都是泥泞小路,不都得绕圈嘛。另外,也没人规定,流放的一定是从北京出发,也有可能是从广东出发。
再次,宁古塔的这种可怕,也少不了文人刻意渲染
被流放到宁古塔的不乏一些文人,这些文人一大特长就是会写文章。因为受尽了路途中的苦,又到了一个完全不适应的环境下。为了让其他人知道,自己确实在这里受了很大的罪,就用文章极力来描述宁古塔的可怕。
比如被流放过去的明末文人王家祯,他在《研堂见闻杂录》写道:“宁古塔,在辽东极北,去京七、八千里。其地重冰积雪,非复世界,中国人亦无至其地者。
比如清朝方拱乾曾说:“人说黄泉路,若到了宁古塔,便有十个黄泉也不怕了!这个人就很聪明,拿宁古塔和黄泉路对比。说宁古塔你不知道,但是黄泉路哪个老百姓会不知道。两相对比,更突出了宁古塔的可怕。
宁古塔真的这么不堪吗?其实也不是了。那里有很多的宝贝,人参、鹿茸、貂皮,在当时一抓一把,只不过在当时来说没人懂得去开发。
被流放过去的人,在当地都干什么
关于流放宁古塔,一般人只知道前半句话“流放宁古塔,永世不得入关”,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有后半句“与披甲人为奴”。
也就是说,去给披甲人当奴隶。那么,这个披甲人到底是什么人呢?
披甲人,在满清社会属于最下等的人,一般是清朝的俘虏和俘虏的后代,他们被安排在东北,负责开发满清的龙兴之地。你想想,本身披甲人就是最下等的人,给最下等的人当奴隶,那还有活路吗?
有没有活路,得看你有没有本事。在当时,能在宁古塔舒舒服服的活下去的,有两种人,一种是文化人,一种是手艺人。
位于边陲的宁古塔,还属于半开化之地。对文化和手艺的渴求是很旺盛的,所以,文化人和手艺人,来到宁古塔一般都会高看一眼,甚至高薪聘请,担任教科文卫方面的专家领导。
比如上面提到的诗人吴兆谦,来到宁古塔以后,被当地人请去当教书先生,因为文采出众,后来被官府的人挖了去当幕僚。在宁古塔生活20年后,吴兆谦临死前甚至还有点怀念那里的生活。
比如绍兴人杨越,因为犯事被流放到宁古塔,他和老婆两个人一起去了。因为杨越会做绍兴小吃,就在当地做了一些卖,没想到大受欢迎,后来生意越做越大,钱也越来越多,有钱能使鬼推磨,夫妻俩人在宁古塔没受一点罪,反而成了人上人。
当然,如果你没文化、没技术、没手艺,那么不好意思,最重的体力活在等着你,修路,开荒,挖矿,当牛马一样的使唤。吃的差,住的差,基本就是没有房子住,随便搭个茅草房就已经很不错了。
所以,你看,不要再说什么读书无用论了,有文化,到哪里都能吃得开。
在古代,宁古塔确实是人间地狱,要不然,每当有人要被发配时,皇帝也不会说“将其发往宁古塔,永世不得入关!”这句让人闻之胆寒的话了。当然还有一句就是“发往宁古塔,与披甲人为奴。”意思都是一样的,不但被流放,还要当奴隶。
当然,被流放到宁古塔的对象,不是只有女人,男人更多,只是女人来这里以后面临的境遇更危险些。
那么,被发配到宁古塔为什么就那么可怕呢?我们来看看宁古塔到底是个什么鬼。
明代万历三十五年进士、曾任甘肃巡抚的王家祯,曾经去过宁古塔,他在《研堂见闻杂录》称:“宁古塔,在辽东极北,去京七八千里。其地重冰积雪,非复世界,中国人亦无至其地者。”
这里说得很清楚了,宁古塔就是中国北方一个人迹罕至的冰雪世界。这个地方本人没有去过,但去过距其西部80多千米的一个地方,曾经路过宁古塔的。一路上给我的感受就是,茫茫林海,皑皑白雪。山是白的,地是白的,树枝也是白的,一个字就是:冷!
现代人冬天去,那肯定是旅游是享受,但放在古代,就没有那么浪漫了,被发配到宁古塔,实际上相当于变相的死刑,只不过不是立即要命而已。
因为太过寒冷,不但冬季时间长,而且气温经常在零下30-40°,粮食是产不了的,要想活命,基本上是靠打猎。
当地的原住民或许没问题,但对那些从南方流放过来的人来说,寒冷就是最大的敌人,缺吃少穿,经常是分分钟要命。
因为宁古塔这里人迹罕至,自然是狼虫虎豹的天堂,这些流放之人,许多往往还没有达到宁古塔,就已经在半路上被野兽或者饥民吃掉,呜呼哀哉了。
这些可怕的事情,都记录在了王家祯的《研堂见闻杂录》里了:“诸流人虽各拟遣,而说者谓至半道为虎狼所食、猿狖所攫或饥人所啖,无得生也。”
那些经过千辛万苦、九死一生万幸走到了目的地流人,来到宁古塔以后,并不是说苦日子就到头,对大部分人来说,只能是开始,因为他们往往都是披甲人的奴隶,是要干活的。
所以说,宁古塔之所以让流放之人闻之色变,被称为“人间地狱”,主要的因素就是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首先,处东北偏远之地,距离统治中心和经济发达的地区异常遥远,在那个主要靠马车和两条腿走路的时代,这样的距离,充满未知的凶险,对许多人来说就足以要了小命。
其次,东北极寒之地,动辄零下40度的低温,让在南方习惯了舒适气候的流人,很难适应,冻死冻伤都是大概率事件。
第三,极端寒冷的气候,非常不利于作物生长,食物严重缺乏,基本生活靠打猎,这对流放之人来说,实在是太难了,因为打猎本不是他们的强项,虽然说必须适应新的环境,但往往还没有学会打猎,就已经饿死或者被猎物反猎食了。
第四,那里人烟稀少,经济不发达,医疗条件几乎处于原始状态,这些流放之人来到这里,极容易生病,因为缺乏必要的治疗,死亡的阴影一直笼罩在他们的头上。
第五,这些流人来宁古塔,可不是来享受的,许多是“披甲人”的奴隶,不但要干繁重的体力劳动,而且战争来临的时候,还需要披挂上阵,累死战死的也不在少数。
最后,这些人远离故土亲人,那种思乡思亲之情,是常人体会不到的,那种看不到希望的精神折磨,才是他们生存的最大敌人。
所以说,300年前的宁古塔,就是一个让人待不下去的“人间地狱”。在那样残酷的环境里,许多被流放的人根本坚持不下去。这里既然这么可怕,管理又不严,或者说基本上就是任人自生自灭,那么逃跑行不行呢?
跑,可以,但关键在于你得能跑出去!
一眼望不到头迷宫一样的森林、不知深浅的沼泽地、随时都会扑过来的野兽,是每一个想逃跑的人必须面对的,也是他们解决不了的死结。
有人逃跑的时候,管理者也不会派人去追,因为他们会因为前面说的原因,不得不再乖乖地自己回来。回来还有活路,那些没有回来的,基本上都是在半路死掉了。
著名的流人方拱乾在《绝域纪略》中曾说:“人说黄泉路,若到了宁古塔,便有十个黄泉也不怕了!”已经十分形象地说明了宁古塔的可怕。
这么一个让流放之人感到可怕的地方,怪不得皇帝要将其作为流放之地。
那么,宁古塔的名字有什么说法吗?那里真有一座古塔吗?
明代最后一任兵部尚书张缙彦,降清以后在顺治时期历任山东右布政使、浙江左布政使,后来因为文字狱牵连在1661年被发配宁古塔。
张缙彦在《宁古塔山水记》的《宁古台》一文中说:宁古塔的“塔”,就是“台”的意思;宁古塔流人吴兆骞之子吴桭臣在《宁古塔纪略》中说,满语里“六”发音为“宁古”,“个”为“塔”,宁古塔,就是六个的意思。
到这里也就明白了,宁古塔,就是六个的意思,那里就是个蛮荒之地,根本没有什么塔。
把宁古塔作为特定的流放地,还是清朝顺治年间的事情。之所以这样做,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这些被流放的犯人,一般都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的那种,几百年前,让他们只靠双脚,身带枷锁跋涉几千里,到关外边境苦寒之地,也是对他们一种死刑之外最严厉的惩罚。
其次,因为东北是清朝兴起的地方,被称为“龙兴之地”,清军入关建立清朝以后,这里就被封了起来,不准许外人进入,也不准开发。所以,这里就是一片原始地区,和富庶的中原江南比起来,生存条件是极其恶劣的。
让这些发配之人到宁古塔,也是为了增加这里的人口,一方面可以有助于提升苦寒之地的生产力,另一方面也可以让他们履行戍边的责任。
这些流放之人,许多也是“披甲人”的奴隶,奴隶就是要干活的。“披甲人”,顾名思义,就是身披战甲的人,是清朝特有一个阶层,地位介于清朝正规的军人和奴隶之间,主要来源就是作战时的降将降卒。
皇帝的打算,可谓一举两得。
被流放到宁古塔的,都是哪些人呢?
被发配到宁古塔的人中,除了那些穷凶极恶但又不至于死罪的犯人如盗贼外,一般情况下有这样几类人:
犯事的官员,这类人一旦被判流刑,往往都是一家子大大小小男男女女的都受牵连,自然是一家子被发配到宁古塔了。
这类人里面,也有不同的,一种是财产全部被罚没充公的,这样子他们一路上的情况可想而知,能熬到宁古塔已经是殊为不易了,到了宁古塔,日子也是更加艰难,能活着回去的可能性很小了,小到几乎没有可能,因为他们没有钱财为自己打点了。
还有一种是财产受影响不大的,手里有钱,心中不慌,虽然是被发配,但有条件改善待遇。
另外一类,就是个人犯事被发配过来的,说起来那可是孤苦伶仃,路上死掉的概率很大,到了宁古塔的,日子也不会好到那里,能够翻盘回去的,更是少之又少,大部分最终都是老死的宁古塔苦寒之地了。
有没有可以发配结束回去的,当然有,不过是少之又少,而且大部分还都是背后有人有钱支撑才可以,不然就是回去,也有可能死在半路。
那么,这些被流放到宁古塔的人,真实生活到底如何呢?这就涉及到清朝对流放之人的管理了。
清朝在宁古塔设立有边军,后来改设为宁古塔将军,除了负责这里的防务以外,这些流放之人的管理,也在其职责范围之内。
这些流放之人中,也分为三六九等,最一般的就是那些没有一技之长的人,这些人在宁古塔的生存最为艰难,基本上靠打猎为生,死亡率非常高。
另一类为有一技之长的人,他们给生产力落后的宁古塔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理念,对提高宁古塔的生存条件作用非常大,自然受到特别的关照,日子过得还算可以,当然和在南方比起来,是有天壤之别的,但饿死冻死什么的担忧就没有了。
过得最好的,当属那些比较有名的文人和官宦人家。宁古塔太落后了,这里的文化人少,受教育程度很低。被发配过来的这些文化人,自然也成了香饽饽。他们的用武之地就多了,当老师、做账房先生等等,这可比打猎做手艺强太多了。
流放到宁古塔的女人,日子可能会更艰辛,死亡率会更高些。
极端恶劣的气候,对于抵抗能力相当较差、身体羸弱的女人来说,不亚于一场死亡行军,而且还要面对押运者的欺侮,许多人不堪忍受而自杀了,能够活着走到宁古塔,就是一种幸运。
而到了宁古塔,她们中的许多人,也是那个极度缺乏女人的世界里被抢夺的猎物,命运不在自己手里,是死是活,全看造化。
流放在宁古塔的名人都有哪些?他们的流放生涯过得怎么样?
那些被发配到宁古塔的,除了一般的罪人,还有许多是当时的名人和朝廷的王公大臣,他们过的自然是另外一种日子,毕竟以前都是同朝为官的同僚,宁古塔将军对他们还是很尊重的,也是宁古塔头面人物的座上宾,心里虽然苦,但日子自然无忧。
被流放到宁古塔的第一个汉臣,是康熙太子的师傅陈嘉猷,顺治十一年被判流刑宁古塔,与妻子带三子一女及三个仆人一起风尘仆仆地到了宁古塔。
其他后来陆陆续续被流刑到宁古塔的,有郑成功之父郑芝龙,金圣叹的家人,吕留良的加入,方拱乾、方孝标一家,杨越杨宾父子,著名诗人吴兆骞,佛学家函可,张缙彦等等。
因涉及郑成功“通海案”的影响一家人被发配宁古塔的杨越,在康熙三年(1664年),还编入水军,参加在黑龙江抵抗沙俄入侵的战斗。后来,在宁古塔一带,把先进的知识和技术传授给了当地人,还开辟了进行物品交换的集市,促进了宁古塔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
因受江南科场案株连,于顺治十四年,即1659年被流放宁古塔明崇祯元年进士方拱乾,后来因为捐钱认修京师前门城楼工程而被赎罪才被准予解除流刑返回。归后,“既老且贫,无家可归”,无家可归的他只好到处流浪,以卖字为生,令人唏嘘。
方拱乾属于被流放到宁古塔的名人中的另类,绝对具备乐观主义精神,“无一日辍吟咏”,不但每天写诗,还著有关于宁古塔的书籍,如描写黑龙江活人殉葬陋俗的《鬼妾叹》和有助于研究古代宁古塔基本情况的《绝域纪略》。
吴兆骞像
同样因为顺治十四年的科场案被流放的大诗人吴兆骞,不但家产被没收,父母兄弟妻子也都被流放宁古塔23年。
后来还是因为顾贞观和纳兰容若的倾力相救,才得以从宁古塔脱身。在宁古塔期间,吴兆骞曾经给陈嘉猷的儿子当过家教,后来还被宁古塔将军巴海聘为书记兼家庭教师。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巴海虽然是武将世家,却热爱读书,深知文化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因此特别优待那些流放而来的文人,准许他们开馆讲学谋生。
所以在巴海治下,发配到宁古塔的文人,日子过得比一般人要好很多。
在宁古塔期间,吴兆骞与张缙彦、钱德惟等结七子诗会,影响很大。
看来,有学问的人,到哪里都挡不住施展才华的机会啊。
比较悲催的是,吴兆骞因为长期在宁古塔,已经适应了东北的苦寒气候,回到江南以后反而不适应这里的湿热,不久就因病去世了。不知道他经历千辛万苦,在那么多人的帮助下才得以返回故土,究竟是喜还是悲。
清朝初期,宁古塔是主要的流放地,随着多年开发,这里的条件逐渐好了起来,已经变得越来越适宜人类居住生活,清朝就又开辟了新的流放地,那就是新疆。
到晚清时期,清朝的统治已经江河日下,犯罪之人被发往宁古塔的也越来越少,慢慢就不再流放了。
那些已经被流放在宁古塔的流人,有的已经适应了当地的生活,回不回来也无所谓了。再加上几百年的开发,东北的白山黑水之地,经济条件越来越好,宜居性也越来越适宜,既然能够生活下去,还有谁愿意再为未知去冒险呢。
还有一部以吕留良案为背景的电影,名字就叫《宁古塔》,吕留良,就是那个传说中刺杀了雍正皇帝的女侠吕四娘的父亲。吕留良因谋逆罪遭全家抄斩,其学生和亲朋好友街坊邻居数千人被雍正皇帝发配宁古塔,以披甲人为奴。
这些人活着走到宁古塔的只有一半,许多女眷在路上就已经被兵卒折磨而死,境况非常凄惨。
现在的宁古塔,曾经让人望而生畏的白山黑水,已经成为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吸引着世人的目光,它的未来会更加的美好。
如果喜欢看清宫剧的朋友,可能发现有这么一句话——发配宁古塔与披甲人为奴。那么这个宁古塔到底是什么地方?
其实说白了宁古塔就是清朝专门用来发放犯人的地方。不过并非是专门发配女犯人,发配犯人不分男女。
宁古塔是一个地名,地处边陲,环境恶劣,后来被当成流放地。不过曾经有一段时间,宁古塔是各族给朝廷进贡的转收站。
要说这宁古塔是怎么来的,还要和一个传说有关。相传曾经有6个兄弟,这6个兄弟各占一方。而在满语当中,六有宁古的意思,个为塔,合起来就成了宁古塔。
那么又怎么成为了发配犯人的地方呢?这因为早年间,满族人从这里发家。把犯人发配到这里,既可以修路筑桥,改变老家面貌。又给这里的人为奴,彰显皇家地位。
不就是被发配出去干苦力吗?这可要比砍头或者是满清十大酷刑好多了,犯得着这么害怕吗?其实是我们想简单了。
因为从紫禁城走到宁古塔,中间三四千里的路程。这还是北方,如果犯人在南方犯的事儿,走到这个地方。还没走到,可能就死在路上了。
就算你侥幸走到了宁古塔,这里生活条件也够你受的。由于地处边陲,自然环境非常恶劣。再加上犯人身份,吃不饱穿不暖是家常便饭,每年都有大批犯人冻死。
当时还流传着一句话:人们都怕黄泉路,若到了宁古塔,便有10个黄泉也不怕了。我们再退一步讲,就算路上没有累死,来到宁古塔也没有冻死,与披甲人为奴也不是好受的。
那么这个披甲人到底是什么身份呢?其实披甲人的身份也不高,他们是满清入关的时候,那些“识时务为俊杰”的人。什么是识时务为俊杰的人?就是那些明奸。
他们的地位只是比奴隶高了一两个档次而已,不过可不要小看这一两个档次,对于这些奴隶,可是有着非常高的生杀权。
毕竟天高皇帝远,在这里虐待犯人,根本就传不出去。侥幸传出去了,距离紫禁城三四千公里的距离,这一来一回,早就把这事给忘了。
难道来到这里的犯人过得都不好吗?也并非如此,还真有几个混的不错的人。比如因丁酉科场案被流放过来的诗人吴兆谦,他就在宁古塔生活了20多年。
他这个人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为何能够活得这么滋润?这是因为人家肚子里面有墨水,来到宁古塔之后办了一个学堂,后来名声越来越大。
被一些官老爷知道之后,把他聘请回去做了幕僚。整日饮酒作对,诗词歌赋,可谓是好生快活。但是说到底,只要一天在宁古塔,就是一天的犯人。
后来他朋友凑了钱,把他赎了回来。没想到回去之后,反而想念在宁古塔的日子。临死之前,还想着能够吃一口宁古塔的蘑菇就好了。
无独有偶,有一个名叫杨越的犯人,在宁古塔生活的也还不错。他肚子里虽然没有什么墨水,但是有好的手艺,开了一家夫妻店,专门售卖绍兴美食。
宁古塔作为北方边陲之地,从来没有机会吃过南方的这些小吃。夫妻两人的店铺开业之后,很快便在宁古塔火了起来。有钱的就是爷,后来夫妻店越开越大,地位越来越高。
另外在宁古塔最受欢迎的,就是那些能够救命的人。什么人能够救命?当然是那些悬壶济世的医生了。就比如说吕留良的孙子,他就是一个医术高手,一手针灸出神入化。
宁古塔作为苦寒之地,生病的人本来就多。突然来了这样一个医生,肯定是大受欢迎。这些只是冰山一角,除了这些人之外,还有诸如郑成功之父郑之龙、文人张缙严等大名人。
这些人在中原都是人中龙凤,因为种种原因被发配到边陲之地。瘸子里出将军,更何况这些人都不是瘸子,自然大放光彩。
宁古塔不但流放女犯人,也流放男犯人,清朝的宁古塔,即今天今黑龙江省宁安市辖区内,清代前期属于吉林宁安府。
这个地方之所以被称为“人间地狱”,主要原因就三条,一是地理位置特别偏远,半路容易死亡,二是位于极北之地,特别的寒冷,三是相比关内,食物严重短缺。
宁古塔的来历——宁古塔三个字来自满语的音译和误传
相传古时候宁古塔这个地方,有一个小土山,曾经有六个人坐在这个小土山上,然后,满语里六人的音译是“宁古”,满语里坐音译成汉语是“特”,因而大家都叫这里“宁古特”,谁知道这个名称传开以后,传劈叉了,慢慢的变成了宁古台,后来接着误传,传成了宁古塔。
因此,宁古塔光看名字,大家都以为是根据一个什么塔命名的,其实这个地方没有台,也没有塔,是名字传错了而已。
宁古塔的地理位置——位于极北之地,离北京大几千里地,到处是深山老林,流放此地者,半路往往死亡,或被野兽吃掉。
最早的宁古塔属于吉林的宁安府,后来属于黑龙江,这个地方,在清代统治时期,算是极北之地了,到处都是深山老林,康熙年间才建立了城郭,又搞了一个宁古塔将军。
宁古塔这个地方,生活的都是一些野蛮原始的部落,连后金的人,一开始都没去过,设立宁古塔将军以后,才有八个部落投降进贡,而且这里没有开垦,人都是在深山老林以打猎为生。方圆百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
因此,流放宁古塔非常苦就在这一点,这几千里地,犯人半路上要么被野兽吃掉了,要么被毒水毒草毒死了,要么掉到什么坑里摔死了,要么被当地的部落抓走吃掉了。
清朝有人记载说:“诸流人虽各拟遣,而说者谓至半道为虎狼所食、猿狖所攫或饥人所啖,无得生也。”
宁古塔最危险的是泥淖和沼泽,这里由于没开垦,草都一米多高,甚至有人说三米高,下面都是成片成片的泥淖,一不小心,掉进了泥淖里,就别想活命了。
宁古塔有专有的名字称呼这种泥淖和沼泽,叫哈汤,哈汤最大的方圆几百里。人们要经过哈汤,必须踩着大草墩走,因为大草墩能支撑人和马的重量,即便如此这也是非常危险,一个不小心,脚滑了,就一命呜呼了。
宁古塔的气候——一年四季都是冬天,流放者半路不死,到这也能冻死。
宁古塔按照现在的地理知识来说,并不是中国的最北边,宁古塔离牡丹江还有一千多里地呢。问题是,就算不是最北边,相对来说也足够寒冷了。
当时被流放的人里,多是南方人,江南人,到了辽东已经受不了严寒,再往北到宁古塔,能撑过一年四季都是寒冷冬天的日子,是万幸中的万幸。
宁古塔当地部落的人,都是打猎为生,穿的都是动物的皮毛,保暖做得很不错。流放到那里的犯人,到哪里去弄什么貂皮熊皮虎皮猞猁狲狼皮袄啊?只靠自己带来的棉衣,过不了多久就会冻病,当地又缺乏医生郎中,过不了多久就会在饥饿和冰冻中病死。
宁古塔的饮食起居——像原始人一样居住,当地没开垦,只能靠打猎或者野草为食。
宁古塔的居住环境跟关内的房屋也不同,那里很原始,要么是住在用木头架的窝棚里,要么是住在地窝子里,或者山洞里,只有宁古塔将军驻地才有城郭,才有像样的帐篷或房屋,这又岂是流放的罪犯能住的?
你住在野外,吃饭是个大问题。当时辽东由于是满清的龙兴之地,东三省都划成了禁止开垦的地区,所以流放到那里的犯人,是没法种粮食吃饭的,只能靠打猎和尝百草为生。当然,有的流放犯人跟当地人搞好关系,可以搭伙过日子。
所以犯人吃的都是野物、鱼类和野草。比如遮鲈鱼等鱼类、黑羊、傻狍子、貂鼠等动物、欧李子、老枪菜,蘑菇等野菜菌类。
在水土不服的情况下,饿死,冻死,毒死,病死的比比皆是。
宁古塔的犯人都这么凄惨吗?——并不是,当地人很尊敬文人和手艺人。
我们都知道,流放宁古塔的犯人,有很多是大官,有他的家属仆人,有各种文人,有男有女。在这些人里,文人是最吃香的,因为当地人很尊敬有文化的人,其次是手艺人,因为手艺人会制造工具,当地人需要工具,就拿猎物来换。
宁古塔的满人,比较尊敬文人,特别是当过官的文人。
他们称呼这些文人为哈番,包括有爵位的,有官职的,甚至是监生举人,也被他们称为哈番,你既然被称为哈番了,人家尊重你,你就吃香了。当地商人往往邀请这些哈番帮自己经商,做掌柜的或账房,因为你识字,会算账,还能说满语。
如果不愿意当掌柜的,你还可以去当教师,当地人也知道知识的重要性,也希望孩子读书识字,于是这些流放的文人,就成为他们追求的香饽饽,这些人不但教给孩子识字,更重要的是,教他们学习汉语。
像这样的哈番,当地满人给的钱很多,清朝人记载:
师终岁之获,多者二三十金,少者十数金而已,掌柜可得三四十金。
当时文人们虽然被流放,但是朝廷允许携带书籍,因此,文人们还可以用书籍跟当地人,甚至高丽人做买卖,曾经有过这样的记载,有个流放犯,叫吴汉槎,被流放到宁古塔,随身携带了三本著名词人的词集,被两个高丽使臣看到,二人竟然用一块金饼把这三本书买走了。
吴汉槎戍宁古塔,行笥携有徐电发釚《菊庄词》、成容若德《侧帽词》、顾梁汾贞观《弹指词》三册,会高丽使臣仇元吉、徐良崎见之,以一金饼购去。
其次是手艺人。有的铁匠,在宁古塔就很吃香,因为你会打铁,会造工具。
比如铁匠会打铁锅,当地人没有铁锅,就拿打的猎物跟铁匠换,他们弄了貂皮,熊皮,换铁匠打的铁锅,铁匠拿这些动物皮去卖,换了银子买吃的或者买了铁再打铁锅。
甚至清朝人还记载说,康熙朝,当地一个铁锅,可以换一铁锅的貂皮,就是把貂皮放到铁锅里,放满为止。后来由于貂皮涨价了,一铁锅貂皮可以换两个铁锅了。这些貂往往都被运到京城卖给达官贵妇。
至于那些没学问,又没手艺的人,就过得比较凄惨了。
顺治十四年,江南才子吴兆骞在考场上交了张白卷,顺治一怒之下将他流放到宁古塔。一到宁古塔,吴兆骞就被眼前的冰封给镇住了!在宁古塔生不如死地过了一年,吴兆骞还是忍不住给父母寄了一封诉苦信。吴父无计可施,只得狠心将儿媳妇和小姨子一并送去宁古塔安抚他。
宁古塔在当时,被人们称作是“人间地狱”,获罪的官员宁愿死,也不愿意被发配到宁古塔。既是江南才子,为何要交白卷惨遭流放呢?
这就要说到顺治时期发生的著名的“南闱科场案”。当时的乡试有两个考场,顺天乡试,考场设在北京,简称北闱,江南乡试考场设在南京,简称南闱。
当时天下初定,为了笼络士子,清廷必须保证科举制度的公平公正。但当时的考官,大多是明朝留下的老滑头,弄权舞弊,屡禁不止。
顺治十四年十月,有人举报考官受贿,在考场内当众翻查试卷来选拔人才(贿赂考官的考生,与考官约定在试卷的某个位置写某字)。
顺治帝勃然大怒,自己明明特地下诏要求考官杜绝舞弊,但这些人居然阴奉阳违,朝堂,顺治提出一定严办这些考官和考生。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朝廷还没有商议出要如何给这些人量刑时,居然又有人举报了江南乡试,这可把顺治气炸了!要知道,当时时局未稳,江南地区是反清势力的聚集地。
盛怒之下,顺治决定重惩南闱。南闱的所有考官,悉数处死,所有中举的考生,则一律都要来北京接受刑部调查,确定没有舞弊,再参加重考,由两江总督亲自监考。
而这一年中举的考生中,就有吴兆骞。吴兆骞,出身于书礼簪缨之家,世代为官,他的两个哥哥兆宽、兆夏都是江南有名的才子。吴兆骞则更为出色,自幼就聪明过人,7岁能解悟《太玄经》,9岁写出上千字的《胆赋》。
26岁这一年,吴兆骞考上了举人,这原本是一件极其荣耀的事,没想到却给自己带来了不幸。吴兆骞有真材实料,自然不可能作弊,即使是重考,对他也是小菜一碟。
但是在重考时,每个考生边上都站着两个带刀侍卫,这让吴兆骞觉得十分屈辱,一向桀骜不驯的他居然直接交了白卷。
两江总督认为,交白卷说明心虚,之前能中举人分明就是作弊,直接判了死刑。
吴兆骞大喊冤枉,经过通融申辩,交由刑部复审,刑部重新命题,这次吴兆骞再也不敢扮清高了,好好写了篇夸赞当朝皇帝的文章,以期求得皇帝的宽容。
虽然最终确认吴兆骞是无辜的,但皇权岂容挑衅,死罪难免活罪难逃,吴兆骞挨了四十大板,流放宁古塔。
此时吴兆骞年轻气盛,虽然常听人说过“宁走黄泉路,不下宁古塔”,但毕竟只是听说而已,还不知道宁古塔究竟有多可怕。等他真的到宁古塔时,他就被眼前的千里冰封给镇住了!
这里一年有七个月都是冰雪天气,最低温度达到零下四五十度,别说南方人了,就是北方人估计都冻不住。有几次,吴兆骞都想自杀来逃离这片苦寒之地,但是作为罪犯,如果他自杀了,家中父母兄弟妻儿都会受到牵连。
在宁古塔呆了一年后,吴兆骞终于忍受不了,给父母寄了封书信,上面写尽了宁古塔的苦寒:“宁古寒苦天气所无,九月初河水尽冻。雪才到地即成坚冰,一望千里皆茫茫白雪。”
吴父虽然也托人四处奔波,却也无法帮助儿子脱离苦海,只得狠心将儿媳妇和小姨子也送到宁古塔去陪他一起受苦,希望有妻子和小姨子陪伴,他能挺过去。
这么说,你可能会觉得是不是因为文人比较矫情,宁古塔又不是荒无人烟,还有官兵驻守,怎么会是“人间地狱”呢?
这就要先说到宁古塔的历史了。宁古塔位于今天的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长汀镇古城村附近,现已是一个完全对外免费开放的景点。
宁古塔没有塔,这个名字是从满语的拼音直接音转过来的,相传努尔哈赤的曾祖父,有六个儿子,当年就生活在这里,每次要去找儿子们或者给儿子们送东西,就会说:“去六个人(ning gu ta)那里。”这个地方就被叫做“宁古塔”。
也就是说宁古塔就是当年女真族居住的地方,努尔哈赤1616年建立后金政权时就在此驻扎军队。1625年努尔哈赤迁都盛京(今沈阳),宁古塔就作为清代统治东北边疆的重镇。
在清朝以前,流放地一般都会选择“南蛮之地”,当时这些地方都还没有开发,非常的荒凉,比如苏东坡就曾被流放到广东惠州、海南岛,还留下了东坡井、东坡田等东坡佳话。
到了清朝,南方已经开发得很好了,如果再流放到这些地方,那不跟去度假一样吗?根本就算不上是刑罚。既然犯了罪,肯定是要受苦的,清朝先祖的故地宁古塔就很苦。
对于清朝统治者来说,将犯人流放到那里,一来可以惩罚罪犯,毕竟宁古塔是苦寒之地,不习惯这种气候的关外人发配到这里简真是活受罪。二来,作为宁古塔作为满州人的龙兴之地,也是需要有人去建设的,将犯人们派到那里去建设满人先祖的故地,即使死了也不心疼。
要说中国最冷的十个地方,现在的宁古塔还排不上名,年平均气温4.3℃ ,1月最冷,平均气温-17℃ 。而同样位于黑龙江的漠河年平均气温-5.5℃ ,1月份平均气温达到-36℃ ,最低时达到-50℃ 。
但300多年前的宁古塔,却远没有现在暖和,虽然以前没有温度计,但按照当时文人对宁古塔天气的描述,平均气温保守估计也在零下40-50℃左右。为什么会和现在的温度差异这么大呢?
考古专家们对此做出了解释,原来清朝时期,刚好处于“小冰河时期”。“小冷河期”是一种全球性的气候灾难,时间可长达几百年。
小冰河期始于13世纪,在17世纪达到巅峰。明朝末期清朝初年刚好就是小冰河时期肆虐的巅峰期。
我们知道,人体感受外部环境最舒服的温度是24℃,温度稍高又稍低我们都会感觉不舒服。如果温度突然升高或降低几十度,我们就会产生极大的不适应感。
被流放到宁古塔的犯人大部分都是生活在南方或者没有那么冷的北方,到了宁古塔,就像突然被丢进冰窖里一样(零下四五十度可不就是冰窖吗?),再加上古时候没有暖气,取暖都是靠烧炭,被流放的人哪里来的炭可以烧呢?
就别说是流放的人了,吴兆骞来到宁古塔后,发现连当地的衙门都是一间会漏风的茅草屋。
这是宁古塔的第一苦:寒。除了冷之外,宁古塔还非常的偏远,这是第二苦。
明末文人王家祯在《研堂见闻杂录》中,是这样介绍宁古塔的:“宁古塔,在辽东极北,去京七、八千里。其地重冰积雪,非复世界,中国人亦无至其地者。”
如果从今天的地图来看,牡丹江离北京约1500公里,开车大概需要16个小时,坐高铁大概9个小时,坐飞机则只要2.5小时。
在古代,当然是没有这样发达的交通工具了,作为犯人,也不可能坐马车,只能靠两条腿,而且还不是正常的两条腿,是在受刑之后,再戴上几十斤的枷锁,行程当然也不止1500公里了,毕竟过去没有高速公路,是要翻山越岭的,实际的行程至少要翻几倍,一走就要好几个月。
一路不仅要经过风吹日晒、冰霜雪雨,还要吃衙役的鞭子。如果你有看影视剧,还会看到一个场面,就是护送犯人的衙役都非常凶狠,一个心情不好,就拿着鞭子抽打犯人。因为衙役心里也有气:就因为你们犯了罪,害得老子也得跟着你们受苦,不拿你们撒气拿谁撒气?
在行进途中,成人每天只给8两粮食,15岁以下4两,8两就差不多是一小碗米饭的量。
在这样的状态下负重前行好几个月,身体强壮的年轻人不好,老人、小孩和女人大多是要死在半路上。
当时和吴兆骞一起发配宁古塔的还有钱威、吴兰友等八名举子。由于行程艰辛,才走到抚顺,吴兰友就病死了。几人从顺治十六年三月出发,走了小半年,直到农历七月十一日才抵达宁古塔。
路途遥远、极寒之地,这还只是刚开始。流放和坐牢不一样,关在牢里虽然失去自由,但还有人管饭。而流放,是要去做劳动改造的。这是第三苦。
那么犯人到了宁古塔做什么呢?轻犯会被派往官家的庄园干活,耕种、放牧等;重犯则“与披甲人为奴”。
比如《甄嬛传》当中,甄嬛的父亲被人陷害,雍正就将他发配到宁古塔,但不必给披甲人为伍:“甄远道夫妻年事已高,朕会从轻发落,甄远道及其眷属流放宁古塔,不必给披甲人为奴,只住在那里就行了,也算是朕顾念他的辛苦。”
什么是“披甲人”呢?
我们都听过清朝的“八旗制度”,这个制度是女真族首领为了管理,建立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原来是四旗,随着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战争中,势力越来越多,扩张为八旗,按血统和血缘关系来划分。他们平时耕田打猎劳作,打仗时披甲上阵。
旗丁中,又按照身份地位,分为为“旗丁”、“披甲人”和“啊哈”。“旗丁”就是女真人,“披甲人”就是降人,民族不一,比较复杂;最低一等的是“啊哈”,也就是奴隶,多是被流放到这里的汉人,以及朝鲜人。
“披甲人”因为身份地位较低,在清兵入关后,没有一并跟着入关,而是留在宁古塔为清朝镇守边关,相当于镇守边关的军人,也算是对朝廷有贡献的人,由于他们的生活条件比较辛苦,所以朝廷就将犯人发配到那里去给他们当奴隶。
所以到达宁古塔的犯人,一方面要先适应那里寒冷的气候,还得掌握生存本领。那里资源十分稀缺,一年有半年都是冰雪覆盖,女真人以前是靠打猎为生的,但被流放到那里的汉人,大多都是文人墨客,达官贵人,不要说没打过猎,就连地都没种过。去了宁古塔给披甲人当奴隶,每天都要被披甲人当牛一样使唤,种田、修路、挖矿。
缺吃少穿,住在简易的草棚里,还干最重的活,活得不如牲畜,要说多苦就有多苦。而且因为他们是奴隶,披甲人可以随便对他们拳打脚踢,就是打死了,也不会有人追究,毕竟是犯人。
所以去了宁古塔,还“与披甲人为奴”简直是生不如死。
更重要的是,你想死,也死不了,因为被发配到宁古塔的,多是拖家带口去的,你一个人死了,那你的家眷基本也活不成了。
被流放到宁古塔还有第四苦,那就是思乡之苦。
我们看一些清宫剧,皇上将犯人流放宁古塔时,后面都会加上一句“永世不得入关”,也就是一旦被流放到宁古塔,这辈子都别想再回到家乡了。
像吴兆骞这样,流放宁古塔23年还能回来的少之又少,首先你得有像顾贞观那样为了朋友两肋插刀的挚友,为了救出好友,与纳兰容若四处奔波,甚至自毁清骨,投身权相。
所以宁古塔并不是专门流放女犯人的,主要是流放犯罪的官员及家属,抗清名将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文人金圣叹的家属、思想家吕留良家属,包括我们开头讲到的文学家吴兆骞,普通百姓是没有机会被流放到宁古塔的。
但如果是女人被发配到宁古塔,那就更惨了。除了要承受发配之苦、生活之苦外,还得承受身体的侮辱,很多女人不只是成为奴隶还要成为性奴,被披甲人肆意蹂躏,所以很多官员发配宁古塔,如果妻儿一并为奴,他宁愿选择杀掉他们,也不愿让他们受侮辱。
但从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在清朝之所以把发配宁古塔当成鬼门关,最主要的是因为当时的自然条件恶劣,政治地位低下,经济不发达造成的。
但也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刑罚,宁古塔才能不断地进步发展,他们去开山、挖路,还有一些很有才华的文人、医生、匠人到了当地,不仅没有受到压迫,还受到了当地披甲人的尊敬,他们促进了那片荒蛮之地经济、文化、医学等方面的发展,才有了今天美丽的牡丹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