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时,父母分别要给多少“改口费”?
改口费也算是流传下来的一个习俗吧,而且各个地方的习俗也不一样 。很多地方根本就没有改口费这一说。在我们东北这边确实是有这个讲究的,在城市里还好一些,像我们农村特别看着这些了。
改口费就是婚礼的时候一对新人给双方父母敬茶的时候改叫对方的父母“爸妈”,这个时候双方的父母是要给红包的。
本来这只是个习俗罢了,不过大家都为了讨个好彩头所以这改口费给多少还是有很多讲究的。我们农村以前有给几百上千的,不过现在都是给10001元,意思就是万里挑一的意思,也有6666元和1999元的。
在我看这只不过就是一种形式并不能代表什么,如果家里并不富裕的给几百块也没什么问题,可是现在农村的攀比心还是很重的。如果给的改口费少了还会埋怨公公婆婆。为了让孩子们高兴父母就算借钱也要凑够。这真的有必要吗!
我和老公去领结婚证回来,一进门,老公的父亲笑得很开心,递给我一个红包,我接过,说:“谢谢爸!”
我第一次叫“爸”,却很自然,因为我和老公决定不办婚宴,所以,领结婚证就是结婚了,结婚了,就应该改口叫“爸”。
我虽然接过红包,但不知公公给红包我代表什么意义,更不知红包内是多少钱,因为没有马上打开看。
公公递给我红包后,就问我们要结婚证,公公拿到结婚证,打开看后,很开心转身回房,出来时,手上多了个有点泛黄的簿和笔墨。
然后,坐到饭桌边,戴上老花镜,打开我的结婚证和泛黄的簿,又起身回房拿万年历出来,查了查,就把我的姓名和出生日期(农历)写到那本泛黄的簿上。
我好奇问后,公公笑说,泛黄的簿是家谱,结了婚,要把儿媳姓名和出生年月写进去,承认儿媳,我把你的也写上去,你就是我的儿媳啦。
我进门就改口叫“爸”,认了这个没有血缘关系的“爸”,公公拿到我的结婚证,就把我的信息写进家谱里,言行上认了我这个儿媳。感觉很好。
吃过午饭,我回房打开红包,里面是666元,寓意顺顺顺,我喜欢。
我问老公,红包代表什么意义,老公说不知道,我爸开心给你,你开心收下,就好。
后来,我问了朋友,朋友说可能是改口费,你不办婚宴,改口费就在你领证回来时给了,朋友说可能改口费,我就默认为改口费。
改口费,我听说过,但不是每个地方都有,金额也不同,我没想过我结婚时,也有改口费。
对于改口费,我其实不在乎有没有,不在乎金额多或少,而是在乎彼此发自内心的认定,以及婚后的和睦相处。
彼此发自内心的认定,改口称呼才真正有意义,代表是一家人了,更亲近了,而婚后和睦相处,快乐幸福永大于改口费。
所以,我觉得,结婚时,父母要给多少改口费,重要的不是金额,而是心意到就好,以及彼此发内心的认定和今后的和睦相处。
劝大家不要太看重改口费,没有,也不要紧,有,父母的心意到就好。不要因为改口费没有或少,而闹彼双方不乐,影响感情。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进了门,彼此和睦相处,亲情浓,家和万事兴,这才是重要的。
十多年前,邻村有一个媳妇,就因为没有给改口费,管公公、婆婆叫叔叔阿姨,一直叫了六年多。
原因就是结婚没要彩礼,双方是自由恋爱,三年左右才结婚,结婚前,婆婆承诺,结婚当天,公公婆婆每人给儿媳二仟元改口费,本来家里就不算富裕,因儿子结婚,再加上修新房,已花光所有存款,就没把当初的承诺当回事。
儿媳妇并没有多说话,心想你不给改口费,我就是不改口,以前叫叔叔阿姨,现在仍然叫叔叔阿姨,公婆没办法,儿子也很无奈,直到六年多后,孩子都五岁了,给了她四仟元钱,才改口叫爸爸妈妈。
现在两仟元已行不通了,一般都是一万零一元,意思是万里挑一。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咱们这块没有改口费一说,只有订婚及结婚时,男方才给女方一定的礼金。
很多地方作兴改口费,算是流传下来的一种习俗吧!具体给多少,因人而异。家庭经济条件好的,给个几千几万的也没什么。我觉得吧,普通人家包个888或者666的红包都可以,寓意好就行了。
我结婚时,岳父岳母大人都通情达理,外家虽然比较穷,但也不漫天要价,只给1000元改口费,1996年的一千也比较多了,那时,我的工资才200元每月。
我们这里以前都是女方父母给女婿多少改口费,公公婆婆就要给儿媳妇双倍的改口钱。现在都是独生子女了,两人家都给一样改口钱都是10001,寓意万里挑一。我家女儿结婚的时候,我们给了女婿10001的改口费;可等到男方家办婚礼的时候,她婆婆先问了我们家给沒给改口费,给了多少钱?婚礼现场她给包了一个6600的红包。我一直想不明白她们家是什么意思?是不是希望我们这边不给改口钱,他们那头就不用给了,还是西安人结婚没有就改口钱呢!
我们这里的改口费大家都默认为是,公婆给女方10001元,寓意“万里挑一”,女方家长给女婿的没有规定,一般几千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