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生活百科知识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综合百科生活常识数码科技传统文化互联网健康时尚影视娱乐教育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娱乐

学古人书法,究竟学什么?怎样去学?

提问时间:2023-07-05 11:22关键词:书法

问题补充: 多数人认为临习古人书法就是要把字写“像\",果真是这样吗?

点赞1、五常市 网友:光洒雨衫

学习古人书法,取法是多方面的,如精神格调、韵律、章法、墨法等。

以学王献之行草书《中秋帖》为例,谈谈我是如何取法应用到创作中的过程。

《中秋帖》雄奇洒脱,沉着痛快,飘然如飞,王献之书写时可谓是纵情发挥,不受约束。像蜿蜒下垂的藤蔓,左摇右摆,自由自在地延伸,直曲相间而且有弹力。

(王献之中秋帖)

(蜿蜒下垂的藤蔓)

此帖上下字行气贯通,多用实笔牵丝相连,有七个连绵字组,字的大小、笔画的粗细对比悬殊。节奏感强烈,震撼人心。如最大且用笔厚重的字有:庆、等、军。最小的且用笔轻的字有:得、还、大、为、即。

《中秋帖》中线条的质感坚韧而有力量。犹如缠绕的树藤。


(王献之中秋帖)

既然是学古人书法经验,首先避不开临帖,我先将此帖作了对临和背临。尽量在用笔、结构、章法上做到和原帖相近。


(笔者临中秋帖)

然后尝试创作了一幅书法作品。依托原帖,借鉴《中秋帖》中像草书那样的连绵环绕法,用笔厚重、章法跌宕和强烈的粗细对比。

借鉴了多字连绵组合分组的形式,多用实笔牵丝相连。写行书时,把单字结构外形拉长,带点草书意,速度稍快,带点无意识状态,以求书写自然贯气。笔法是用的王铎行书笔法。


(笔者创作的书法作品)

在章法上借鉴了《中秋帖》行距宽、字距密,几行的轴中线总的往左倾斜,在视觉上有动态中的平衡的方法。






(中秋帖单字临写)

(个人浅见,仅供参考。不当之处,敬请包涵。)

点赞2、鹤岗市 网友:一射再射

学古人书法的间架结构,笔顺点划,气势佈局,神韵意境。

读帖临帖,扬長避短,有所突破。

点赞3、陇南市 网友:無惡不作

书法是以文字为载体以一定的技法和法度写字的艺术。我们向古人学习,就是要学技法—怎样写字;学法度—按什么规矩写字.。具体说就是:

一,学用笔,掌握笔墨功夫。 一是练用笔的准确性,做到心手合一。 二是,练笔画和线条质量。这就要练中锋用笔,练入笔、行笔和收笔。做到笔力有深度—力透纸背;有厚度—有立体感,此外要有弹性,有变化。笔画和线条是气韵的通道,情感的寄托,线质好,就有骨力,有变化,有气韵,书法就有扎实的基本功。

二,学结体。结体体现风格,决定上哪种书体。书法的法度主要集中在结体上。如篆书的对称、上紧下松,楷书的永字八法以及草书的以形取势和以势带形等既是技法又是规矩,这些必须遵守。

三,学用墨。墨色决定书法的气韵。我们可以从古人作品中笔画和线条的粗细和疏密变化中品察出其行笔速度和提按变化。特别是在狂草中,古人往往饱墨入纸,淡墨运行,枯墨收笔。我们要深入研究古人用墨的技巧,以提高我们作品的意境和韵味。

四,学章法。章法是一幅书法作品布局的规矩和方法,它包括正文、落款和钤印。要注意学习古人的格式、结字、结体和布局方法。如边框与正文之间的比例,字的大小,线条的粗细,字与字之间的疏密和连接方式,行与行之间的距离和变化,落款的内容以及盖印的位置等。我们要多提出问题並在古人的碑帖中找出答案,这样我们再来从事书法创作就有了依据。

那么如何学习古人呢?一是临碑帖,练功力.。二是学理论,增心智。三是多借鉴,选优的。四是多琢磨,悟真谛。五是多交流,长见识。六是多创作,重实际。

点赞4、涟源市 网友:花寂月

学古人的书法需要有方向,不能盲目!


一味地学象,作为没有什么大理想的人可以,把某一家的书法学得可以乱真了,也就达到了目的了。


如果你想在 书法上走得更远,成为一个书法家,甚至是开宗立派的大家就不成了!当然,你的初级阶段还是应该有象的路数,因为只有学的象了,你才能更进一步地体会书法家用笔的意图,以及书法的真正内涵!


学书法的人都知道,书法的最好境界是写自己个性的书法。这个写自己个性的书法也不是与众不同那么简单,她是建立在书法的技能达到一定的阶层之后再与众不同的!现在的许多人都是在书法技能还没有积累到一定阶层就开始着急于与众不同,忙着开宗立派,结果写出的书法经不起推敲,糊弄普通的人还可以,真正遇到识货的,一眼就看穿了!

搞书法是一生的事业,没有几个人能少年,青年就到达巅峰,即使是王羲之也是在其晚年才脱众而出成为千古以来人们敬仰的书圣!

点赞5、岳阳市 网友:誰來疼

学古人学法,一要学笔法技法。二要学精神。学书法非一日之功,是一生的事,曰积月累,水到成渠。

点赞6、保山市 网友:聚会玩

谢谢邀请!

对于这个问题,我的观点是:学古人书法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第一,学习古人的用笔之法。古人的书法用笔复杂多变,但有一点是非常明确的,就是书法五体各有各的用笔方法,起笔、运笔、收笔,都有一定的规律。但草书和行书的用笔是极富变化的。我认为,对于古人的草书和行书的笔法,由于每个书者的书法风格不同,还是要先学一种风格的好。如果学好古人的一种书法风格,再加上自己的个性,须付出一生的精力。



第二,学习古人的结字之法。学书法,只所以要学古人的字,主要是因为古人的把字写绝了。就拿字的结构来说,无论是篆书,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在结构布局上,古人都把其处理得既科学,又合理,可以说是达到了无可挑剔的地步,这些都是当代人须学的。



第三,学习古人的书法章法。古人的书法章法都是传统的书法章法,比如:大篆有大篆的章法,秦篆有秦篆的章法,隶书有隶书的章法,草书有草书的章法,楷书有楷书的章法,行书有行书的章法。古人的书书法章法,做为传统的书法章法流传至今,从不“衰落”,难道不值得我们继承吗?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第四,学习古人墨法。碑刻和摩崖书法作品中虽然没有墨法凸显,但并不能说明古人的书法没有墨法。另外,被誉为天下三大行书的《兰亭序》、《祭侄文稿》、《黄州寒食帖》,古人在书写时,都把墨法表现得淋漓尽致,堪称完美!这些都是值得当代人学习的。



第五,学习古人的书法精神!关于这一点,我就不多说了,留给大家去悟吧。

关于怎么学这个问题,我只给出六个字的建议:临帖;读帖;领悟。

以上为小编个人观点,经验之谈,仅供各位网友参考!欢迎各位朋友留言和评论!

点赞7、兴安盟 网友:极度深寒

学古人书法,究竟学什么?

深层的说,学习古人的气韵。简单的讲,学习古人的笔法、笔势、结体。

怎样学到古人的笔法、笔势、结体?临摹。在临摹古人字帖中,模仿他们,在模仿之中学到笔法,弄清楚结构的规则并掌握笔势。临摹的相似度越高,说明你的笔法和字帖中的笔法越接近。你学到的东西也就越多。但是你要清楚,临帖只是学习书法的手段,而不是目的。通过临帖来了解书法的知识,建立自己对书法的审美,在临帖中训练自己的笔力。随着学习的一步步深入 ,就会有自己对书法的见解。

为什么要学古人而不学习现代人的书法?因为古人的书法具有法度而今人的书法没有古人的全面。现代人的书法,缺乏古人的气韵。取法乎上,学习古人书法,就是自然的选择。但不是每个古人都适合初学者,让一个初学一开始便学习张旭、怀素的草书,庙门在哪里都找不到,怎么学?只有从比较规范的书体开始入门阶段的学习。比如欧颜柳赵的楷书,都可用于入门级学习。

临帖是不是一定要写的和他们一模一样?开始时的学习,尽力去模仿。越像学到的东西越多。但不要以为写的像某人了就停止了学习。写像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要形成自己的风格体系,要把精力集中在一家一体上。才能更好的悟解书理笔法。在专精一体的基础上悟通以后,你会发现,百家之体,其理是相通的。再博涉其它人的书法作品时,会很轻松的进入帖中。

点赞8、定西市 网友:维尼熊

学习古人书法,究竟学什么?

每个人学习的东西各不相同,有人因为兴趣爱好,去学习古人书法,有人从兴趣爱好变成了入迷,更加投入地去学习,在学习古人的书法得到快乐,感受到属于书法的文化底蕴,有人从对书法投入转化成精神的享受,学习古人书法,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

如何学习古人书法?除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临摹学习之外,就是靠自身修为了,从民国时期,书法艺术得到广泛的推广,博物馆开放以及各科刊的发行,使人们见到了更多的古代经典书法作品,为学习书法创造了便利条件,书法教育各种篆刻组织日渐兴起,书学得到大力弘扬,此时碑学与帖学并重,书法理论与实践并举。导致篆,隶,楷,行,草,各体书家辈出,书坛繁荣,现在学习书法条件和环境比那时好多了,现在人学习古人书法可以碑学帖学并重,领悟书法理论加以实践。

下面具体说说怎样学了上古人书法,

一、由大到小,越练越好

初学书法,先练大字,因为初学者一般都会遇到按不下去笔的情况,练习大字不计较能够练习笔法。更好的练习中锋,同时还能把自己的错误暴露出来利于改正。

如一开始练习小字,不利于笔画展开,写不出气势来。

二,字是小狗,越描越丑

练习书法,尽量不要描画,下笔前仔细观察,一旦下笔就要果断,不能犹豫,一犹豫笔力就弱了。写完之后不要去修改,写成啥样是啥样,越修改越难看。

三,小字写疏,大字写粗

小字不可写粗太粗就糊成一片,笔画写细,字便显的疏朗,而大字笔画长,要粗一点,才有气势,如细的话,支撑不住大的结构。

四、字无百日功

书法不是一两天的事,速成是骗人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能急,越急越写不好。

五、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拳要常练,磨要常断,书法学习也是如此,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六、心正则笔正

要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注重自身修养。

七、学习古人书法秘诀

学习,学习,再学习,临帖,临帖,再临帖。








点赞9、江阴市 网友:化乙散人

中国的书法有几千年的历史,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那些在历史上有名的大书法家,如: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赵孟頫等等,他们都是博学多才之人,他们的书法笔法精妙,结体遒美,骨格清秀,点画疏密相间,章法巧妙,都有独立的风格。

我们学习古人书法,最主要学习的,是他们的笔法,字法,章法和墨法。这些是书法的精髓,临帖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只有通过临习古人的法帖,逐渐入门。把这些技法弄娴熟了,才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确立自己的风格进行创作。

我是《墨缘怡情》一个书法的爱好者,愿结笔墨知己,关注我的头条号,我们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点赞10、保山市 网友:灵メ风

临习古帖究竟要学什么?怎样学才对?这是大家一直在讨论探索的问题。我们还是来请教一下古人,看看他们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清代梁巘(yan)《学书论》中说:”学古人书,须得其神骨、魄力、风格、命脉,勿图貌似而不深求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只求“貌似”是不够的,更深层次的内涵比“貌似”更重要。

清代朱履贞在《书学捷要》中说:“临摹用功,是学书大要,然,必先求古人意指,次究用笔,后象形体》。”意思是说:用功是必须的,但是,要把揣摩古人“意指”放在首位,其次是笔法,最后才是“形似”。

明代沈颢《画尘》中说:“临摹古人,不在对临,而在神会,目意所结一尘不入,似而不似,不似而似。”意思是强调“心领神会”的重要性,“似而不似,不似而似。”才是目的。

北宋苏东坡《论书》中提到:”吾书虽不甚佳,然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是一快也。“他的这句话可以窥探到东坡先生达到“自出新意”的学书过程和体会。

苏东坡手札

南宋姜夔(kui)《续书谱》言:“大抵下笔之际,尽仿古人,则少神气。专务遒劲,则俗病不除。所贵熟习精通,心手相应斯为美矣。”更重要

终上所述,学古人书,不可单求“貌似”,领会“意指、神似”比单求“形似”更重要。

点赞11、汝州市 网友:落樱婲

这个问题问的非常好,我们学书法到底要跟古人学什么?

赵孟頫在《兰亭十三跋》中这样说:

“昔人得古刻数行,专心而学之,便可名世。”

赵孟頫说过去的人得到古人石刻几行,认真学习就能名世。

那过去的人认真学的是什么内容呢?赵孟頫后来又说了:

“学书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笔之意,乃为有益。”

原来赵孟頫认为,学古人书法关键在欣赏古人法帖的同时,能够分析古人是怎么用笔的。为什么呢?因为赵孟頫认为:

“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

赵孟頫认为书法以用笔为第一位的,然后结字也要讲究,笔法从古至今是没有大的变化的。赵孟頫在《兰亭十三跋》中告诉我们,学习古人书法主要就是笔法和结字。

怎样向古人学习呢?

要学习到古人的笔法和结字,怎么去学呢?其实不外乎就是临帖,通过临摹古人的法帖来学习古人的笔法和结字。

但是临摹也要讲究方法,现代很多书友学习书法只是单一的临帖,所以进步缓慢,这是因为书友对临摹这一方法还没有真正学会。

临摹是临帖和摹帖两个部分,一般书友只是临帖而忽视了摹帖。南宋的姜夔在《续书谱·临摹》中云:

“临书易失古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笔意;摹书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笔意。”

因此,临与摹的功效是不一样的。很多书友只是临帖,因此结字老是不过关,就是缺少了摹帖这个步骤。

另外出了临与摹之外,赵孟頫还告诉我们了一个关键的信息,就是读帖“学书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笔之意。”这里的“玩味”法帖就是读帖。古人法帖一般多是碑刻,好点的是墨迹本法帖,墨迹本的还稍微好点,容易看出古人用笔,而碑刻版因为是二次加工,很难看出古人用笔之法。那么这个时候要“透过刀锋看笔锋”,不能只是单一地模仿碑刻效果。

临帖务必求得形似,有了形似再追求神似

有些书友临帖,只是照着法帖写上一遍,不管写的像不像,这就不是临帖,这叫抄帖。临帖就是为了写的像才好,如果临帖不像就失去了临帖的意义。

前面我们说了,临摹法帖的目的是为了学习笔法和结字,如果你临的不像,那是不是就失去了学习的意义了。笔法不对,你写出的笔画肯定不对。从入笔、行笔、收笔、转折之处,详细去分析古人的笔意,再通过自己的手写出来,才能把古人的笔法变为自己的笔法。

结字还要准确,结字不准确就不漂亮,结字就是每个笔画的位置、攲侧、开合、向背等等。形似是基础,没有形似不要谈神似。有些书友初学临帖就号称要神似,真是可笑之极。

我是翰墨今香,专注分享传统书法知识,感谢您的支持和关注。

知识推荐

八哥问答——日常生活学习知识分享。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669@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7808号-3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Copyright 2023 www.1260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