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直拍正手拉球的时候怎么判断自己是否大臂用的过多?
这问题正好问反了。
乒乓球直拍正手拉球时,如何判断拉球动作过大,大臂用的过多,甚至拉过头了?
有这样的毛病吗?

许昕的哪一板正手弧圈球动作不大?不是大臂抡圆了?
而你却担心正手拉球时,可能大臂用多了,还要怎样判断才好。
还有比此更南辕北辙的问题吗?
实际上直板正手拉球的真正问题在于:动作不舒展,缩手缩脚,因此拉球的质量大打折扣。
而片面的强调拉球时(无论直、横)大臂不可用的过多。这就奇怪了,拉球时大臂不多用,难道小臂要多用吗?
乒乓球的正手攻,为什么要拉球?
那就是为了发挥正手的发力优势,为了拉出高质量的弧圈球。从而成为得分的利器。

没错,弧圈球的进攻技术已经成为乒乓球所有进攻技术中最具杀伤力的技术了。而要想拉出高质量的弧圈球,没有大臂的充分参与那根本没门。换句话说:高质量的弧圈球都是大臂的动作发挥到了极致的结果。也就是动作大到了极致!

不错,正手近台突击,动作必须要小,动作大了也没法打。乒乓名将江嘉良的近台突击,就是动作小的代表。所以江嘉良基本不拉弧圈球,至多拉个小上旋,所以引拍和大臂的抡摆都不大。但到了如今大球时代,只靠突击,只靠动作小已经不行了。必须要会拉弧圈球,必须要动作足够的大,而唯有大臂充分挥动才能拉出高质量的弧圈球。

奇怪的是:某种观点还在因循守旧。还在强调拉球动作不可过大;还在强调不可拉肘,因此还要求在练正手攻时,腋下要夹一块毛巾。美其名曰:规范动作。

如此一来,夹着大臂正手攻成了习惯,成了标准动作。因此正手拉球时也变成了大臂不可用的过多。
呵呵!标准的奇谈怪论!
之所以会出现正手拉球时大臂用的过多的问题,恰恰是大臂被禁固的反作用。由于夹着大臂,引拍自然不足,但又要加大力量去拉球,只好在拉球动作已经结束的时候继续挥动大臂,希望以此增加拉球的效果。但事与愿违,不但拉不出力道,反而显得大臂角度过大的抡摆。
因此错误的攻球动作理念,导致了错误的技术动作。所以才会引出正手拉球时怎样判断大臂用的过多的怪论。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高质的拉球就是大臂所用极致的结果。乒坛名将王励勤之所以被称为有最强正手,就是因为身高臂长,因而能够最大化的抡摆大臂,自然拉出弧圈球也势大力沉了。

请仔细观看动图,哪一个不是大臂用到了极致!
看到这个问题,先想到的是,题主是老式打法的忠实学员。
为什么这么说呢,聊聊这个问题主体思想到底是什么。

正手拉弧圈,其实不分直板与横板,动作基本都是一样的,只是直板和横板反手不太一样,单纯以直板论,问的有些外行。
早期弧圈球技术不是很成熟的时候,中国传统打法以快攻为主,横板拉也并不是主流,击打为主。
在60-70年代,拉弧圈主要是起下旋为主,动作是伸展手臂,略屈膝弯腰,发力向上为主,典型特征是“收小臂”。要求快速收小臂,现代来看,有些捞球的意味。

在90年代开始,刘国梁孔令辉一批崛起,动作就逐渐缩小,拉球以大臂发力为主,下蹲较多,手臂伸直就较少了,大臂带动小臂,直接发力。收小臂这个动作逐渐减少。
后来的马琳,王皓,王励勤,以及现在的马龙,张继科,大家更可以看现在的樊振东,许昕,用大臂已经是主流技术。

所以说,一旦说道大臂用的多还是不多,先想到了“收小臂”这种老式打法,现代打法基本都是大臂直接发力。
两个打法典型特征是,看胳膊肘的位置。如果收小臂,胳膊肘一般放的较低,抬不起来,肘部多数在胸前位置。现代打法,正手拉,也可以说是夹臂拉,胳膊并不伸开,拉完后,胳膊肘一般在脸部位置,非常高。

所以说大臂拉球,是现代主流方式,技术都是在进步,很多动作也是在改进,先进的技术,配合一定的训练,成绩会提高很多。
现在争论的所谓大臂或小臂哪个用的过多?这个争论一点意义没有。
比赛中,球的落点,千变万化,那么,你的发力方式,,也应该随着球的落点变化而变化。
当球的落点离网较近时,你手上的发力点就相对靠前。就是说,离网越近的球,得靠手指,腕力发力去处理球。
当球靠近中台时,正适合小臂发力的力距,那么,用小臂发力,会显得从容快速有力。
当球的落点,靠近球台底线时,球的落点半径加大,你必须把大臂打开,抡圆发力。
这正是所谓,什么位置的球,就应该用手的哪个部位去发力。
一般来说,直拍(以右手为例)在拉球时是腰部带动上肢,上肢带动大臂。判断是否大臂用得过多,主要看板头(即球拍的前端),在拉球时处在什么位置。如果板头抛物线达到眉心偏左一点都是适合的,如果板头抛物线达到左肩,那么则表明大臂用得过多了。
要判断拉球是否动大臂,就看你拉完球是腰酸还是肩膀酸,如果长期使用大臂发力打球,那肩膀会抬高,这时候肩膀会比较酸。
正确的拉球应该是转腰带动小臂发力,拉球的准备动作是,首先膝盖要弯曲,身体要前倾,重心偏向右脚掌。
等球到下降期时,小臂打开,大概180度,脚蹬地带动腰,从右向左转动,球拍接触球时握紧球拍向上向左前方发力,就像在空中画一条1/4的圆弧,最后球拍收到左眼的位置。

其实,直板正手拉球只有大臂抡圆了,才能拉出高质量的弧圈球,动作小了,拉不出真正意义上的弧圈球,所以直板正手拉球要学会用上大臂的力量, 特别是现在大球时代,光靠近台快袭,不能成为一流高手,球大了,达不到你想要的速度,所以要加强力量与旋转,加强正手进攻是关键,正手高质量弧圈球是正手得分利器, 而要拉出高质量弧圈球,必须学会用上大臂的力量。
打乒乓球是讲究协调性的,一个正确的动作,如果不与其他相关的运动部位的协调,其击球的质量就打了折扣,不是旋转強度不够,就是飞行速度不快,形不成合力的暴发,优秀的运动员往往在击球的协调性上做好了,相互的用量恰如其份,给人的感觉就是舒展,赏心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