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生活百科知识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综合百科生活常识数码科技传统文化互联网健康时尚影视娱乐教育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百科

卫青和霍去病都是宽容豁达之人,为何最后却害死了李广父子呢?

提问时间:2023-07-05 02:22关键词:父子,霍去病,李广,卫青

卫青和霍去病都是宽容豁达之人,为何最后却害死了李广父子呢?

点赞1、随州市 网友:萌阿暖

说卫青“宽厚豁达”很恰当,霍去病跟“宽厚”十万八千里,跟“豁达”完全不沾边。李广因为卫青临时改变行动路线,导致行军失期,在办案人员讯问下,悲愤自杀。李敢认为,父亲的遭遇,卫青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他打伤了卫青。霍去病得知李敢打伤舅舅,趁陪同汉武帝围猎之机,射杀李敢。这就是所谓,卫青霍去病甥舅俩,害死李广李敢父子的事。

其实,李广之死与李敢之死,性质完全不同,卫青和霍去病所应该承担的责任,也完全不同。

李广之死

这件事发生在元狩四年的漠北大战,是汉匈之间最大规模的一次战争。战前,李广找到汉武帝,要求以前将军身份随军出征。

李广的请求不难理解,老将军征战一辈子,眼看年近七旬,再也没有建功立业的机会了,而他这一辈子,就缺一个封侯的功绩,为他的一生画个圆满的句号。

汉武帝本来是不同意李广出征的,一是李广年岁太大了,不适合再出征;二是汉武帝一致认为,李广此人“数奇”,命不好,由他参加的事准没好结果。但禁不住李广的苦苦哀求,汉武帝松口同意了。过后,汉武帝又后悔了,就让人给卫青去了一封密函,让卫青心里要有数,不能让李广充当前将军。

队伍在行军过程中,探知到匈奴单于的所在地后,卫青按汉武帝的意思,将李广调到东路,做迂回包抄的策应部队,而改任公孙敖为前将军,跟随他由中路,直击匈奴单于所在地。

李广对卫青的这个安排非常愤怒,在争执无果的情况下,他没有与卫青告别,就率军出发了。结果,李广真的不幸被汉武帝言中,他非常倒霉地碰上了大风沙,迷了路,没有按期达到目的地。李广失期的结果,导致合围匈奴时,不能形成包围圈,单于逃脱了。

卫青需要给汉武帝写战报,就让人去找李广询问失期的具体情况,李广一言不发。卫青就让长史传唤李广的幕府人员,对质受审。

李广不让幕府人员出面,说,这事跟他们无关,要审就审我,并说了如下一段话:“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言罢拔刀自刎而死!

李敢之死

李敢当时也参加了漠北大战,只不过他是随霍去病出代郡。这一战,他们一直打到狼居胥山,歼敌七万多人,从此漠北无王庭。李敢此战夺了匈奴左贤王的旗鼓,因此受封关内侯。

漠北大战,李敢封侯,父亲却因为失期自杀,而原因就是卫青,临时改变军事部署造成,所以李敢觉得,父亲的死,卫青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为此,李敢竟然跑到大将军府,找卫青寻仇,出手打伤了卫青!不过,卫青并没有因此报复李敢,将这件事压了下了,但还是被霍去病知道了。

霍去病很生气,你一个小小的校尉,竟然打伤大司马大将军,作为外甥,霍去病决定为舅舅报仇。

恰逢霍去病陪同汉武帝围猎,李敢也在其中,围猎过程中,霍去病竟然一箭射死了李敢!霍去病的行为,让汉武帝非常怒火,在痛责霍去病的同时,汉武帝不得已,对外公开说,李敢是被鹿角顶死的。

卫青对李广之死的责任

客观地说,卫青在李广之死这件事上,责任很轻,甚至说无责任。本来对李广的军事部署,卫青是奉诏行事,调换李广不是他的责任。即便没有汉武帝的命令,卫青作为最高统帅,需要部下调整部署,也是无可厚非。

李广失期,有意外成分,卫青传讯,只是履行正常的手续,并没有加害李广的意思。当李广拒绝后,卫青没有难为他,让人找他的幕府审讯,已经很给李广面子了。但显然李广自己心中不平,以死抗争,这恐怕也不是卫青所能料到。

史书说,卫青让公孙敖为前将军,出于自私。也许吧,但这没什么可以指责,皇帝不让用李广,况且很可能卫青也觉得李广不可用,作为统帅,用谁,那是他的权利,他对结果负责,有什么可以指责的呢?

所以,将李广之死的责任,推到卫青头上,是很不负责任的说法。这个说法,源自于司马迁的观点,司马迁与李家关系好,很推崇李广,所以不惜贬抑卫青,这是有色眼镜作祟!

霍去病对李敢之死的责任

相对于李广之死,李敢真真切切死于霍去病的箭下,毫无疑问,霍去病要承担责任。霍去病为什么要这么做,原因有三个。

一是李敢的行为太出格,激怒了霍去病。即便卫青对李广的死有责任,李敢都不应以寻私仇的方式,打伤卫青。况且他打伤的是当朝第一人,大司马大将军,自己的顶头上司。

二是霍去病骄横惯了,从来没把李敢这样的人放在眼里,包括性命。李敢的行为,无疑羞辱了卫青,做外甥的霍去病当然不能接受,况且霍去病能今天成就,跟卫青的指点和赏识息息相关。

霍去病此人性格张扬,他在军中非常跋扈,从来不把军士的性命放在眼里,对人从来只看军令,与战友们只有上下级关系,没有亲情。这样的性格,这样的为人,在皇帝的宠信下,做出射杀李敢没什么奇怪的。

三是霍去病与卫青的微妙关系。自打霍去病名声鹊起,汉武帝刻意压制卫青,让卫青受了不少委屈。这件事霍去病心知肚明,他不能改变汉武帝与卫青的关系,因而对自己的舅舅,多少有那么点歉意。

当李敢打伤舅舅后,霍去病以极端的方式,射杀李敢,我个人感觉,霍去病有以此向舅舅表明心迹的成分。

将门与豪门的恩怨

李家和卫家,代表了两种完全不一样的人生轨迹。李广一门祖孙三代,为大汉奉献了一辈子,却因为种种原因,始终没有得到封候拜将的机会。卫氏一门,因为皇后卫子夫,从一个奴隶之家,迅速飞黄腾达,成为帝国最荣耀的门庭。

虽然李家得不到封侯,自身的原因很大,卫家能光耀门庭,跟卫青霍去病自身的能力息息相关,但在司马迁眼中,他无论如何接受不了,那种靠裙带关系发达的人。所以,司马迁不遗余力地褒扬李广的忠烈,又不时地对卫青投之以鄙视的眼神。

假如去掉有色眼镜,再读这段历史,恐怕人们的结论会发生巨大变化。不过,历史本来就是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视角解读的结果。司马公以他的视角,留下了皇皇巨著《史记》,这笔精神财富,永不可磨灭!

点赞2、天水市 网友:不重复。

那是李广李敢父子自己找死,大将军就是派个人问个话做个记录走下过场罢了,李广自己看不开自杀不说,死前还要污蔑大将军故意不让他立功真是令人恶心,骠骑射杀李敢从公从私都是天经地义的,更进一步说甚至挽救了李家一门上下的性命和家业,李敢行刺大将军并伤之,按律不仅李敢本人要杀头夺爵抄家,甚至李家一门都要灭门夷诛九族就没有后面李陵的什么事了,骠骑射杀李敢再加上大将军故意隐瞒刺杀一事,就把其行刺杀伤大将军一事从公家谋逆反乱降格到了私人复仇这一低劣级别,保住了李家一门的爵位富贵名誉和上下亲族的性命家财,可以说骠骑实在是有恩于李家一门

点赞3、肇庆市 网友:淺淺淺薆

大将军为人仁善退让”,可以认为卫青宽容豁达;“骠骑将军为人少言不泄,有气敢任。”沉默寡言的霍去病,怎么看也不像是宽容豁达之人!

李广之死跟卫青有关系,但并不是卫青害死的;李广之子李敢,是霍去病直接给杀掉的。如果再加上孙子李陵,从祖孙三代的悲剧来综合分析,主要原因还是来自于汉武帝!

李广从汉文帝、汉景帝一直到汉武帝,其处境是每况愈下!

在汉景帝时,李广跟随周亚夫平叛吴楚之乱,立有战功。只不过李广接受了梁王给的将军印,所以没有受到封赏。

到了汉武帝的时候,李广负责镇守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

李广跟随周亚夫作战,就能立有战功。独自镇守一方,匈奴就要避开他的领地。这说明李广还是有真本事的。

为什么到了汉武帝时期,李广就再也无法获得军功了呢?

因为到了汉武帝时期,汉朝对待匈奴的战略发生了变化。汉朝的战略从被动防守变为了主动出击。

李广跟随周亚夫的时候,是与诸侯国作战。与汉朝的诸侯国作战,和与匈奴作战是完全不同的。李广很有可能没有及时地完成这个转变。

李广在与匈奴作战方面,主要功绩还是在于防守。主动出击深入匈奴腹地,也不是李广所擅长的。

李广的作战经历,要么没有寻找到敌军,要么就是迷失道路。这可是主动出击匈奴最基本的作战技能,李广显然都不具备,又怎么能够立有战功。

还有一个原因在于,李广经常是作为偏师策应作战。这当然是汉武帝偏爱卫青霍去病的原因,但还是以李广自身的原因居多。既然连这些最基本的技能都不具备,汉武帝又怎么能让他统帅汉军主力去与匈奴作战。

那么作为策应的偏师,碰到匈奴的主力也就不足为奇了。匈奴在作战的时候,也是讲究兵法谋略的,人家也知道避实就虚的道理。

后期汉武帝可能也意识到了李广的这个问题,所以就不再派李广出征匈奴了。在李广的强烈要求之下,这才派李广跟着卫青去打了最后一场仗。

这次李广因为迷失道路延误了军期。

卫青作为主帅必须要了解详细的经过,但是李广却没有向卫青汇报。

既然问你你不说,那就去幕府按照常规去解释去吧!李广因此而自杀!

这当然不能说是卫青害死了李广。李广的悲剧,一个是李广自身的原因,一个是汉武帝把李广用错了地方。

汉文帝当初感叹李广:“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

如果李广真的生在刘邦那个时代,不知道会不会能够建功立业?

因为李广自杀这件事情,李广的儿子李敢打伤了卫青。卫青把这件事儿给隐瞒了下来,并没有去追究李敢。后来李敢陪着汉武帝在甘泉宫狩猎,霍去病就用箭把李敢给射杀了!

为什么霍去病敢在汉武帝面前,肆意地射杀李敢?这里面除了霍去病得到汉武帝宠爱之外,还有李广留下的原因。

李广被免职的时候,曾经带着一个随从出去游玩。回来的时候路过霸陵亭,霸陵亭已经开始宵禁了。霸陵亭尉就不让李广通过,把李广等人扣在霸陵亭待了一宿。

等到李广重新被启用为右北平太守,李广就请求汉武帝让霸陵亭尉一同前往。李广到了军中,立刻就把霸陵亭尉给杀了!

汉武帝对这件事儿的批复就是:将军者,国之爪牙也!因为当时李广正是汉武帝需要的人物,所以这件事儿也就作罢了!

在那个年代这就形成了先例,也叫故事。比如三国时的曹操“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如萧何故事。

既然李广可以挟私杀了霸陵亭尉,那么霍去病同样可以射杀李敢。即便汉武帝追究霍去病,霍去病同样可以“李广故事”来为自己免去罪责!

霍去病擅自射杀李敢,李光、霍去病和汉武帝都有责任!



【我喜欢以连续的眼光看待历史上的节点。】

【非常感谢您的阅读、点赞、转发、评论。如果喜欢敬请关注@寄暇学宫

点赞4、武汉市 网友:丿惜缘灬

卫青,霍去病这两人中,说卫青是一个大度宽容之人,到无人会去反驳,毕竟从一介奴仆到最后位极人臣,他对待周边的人都是谦虚有礼,谦和仁让,对待将领士卒也是爱护有恩,而且从不立私威,这点从苏建战败一事,他的做法就可以看出,而且卫青此人很多行为也是证明了这点,但是对于霍去病而言,他就不是如此了,年少气盛正当时,性格果断刚毅,心高气傲,实在是算不得宽容豁达,但也算不上什么刻薄之人,至于说为什么造成了李广父子的身死,其实也是怪不到他们头上来的。


说起李广,其实这个人也是很有本事的,不然后世名气也不会这么大了,但是这个人的运气实在是太差了,好事就算轮上他了,也会被各种各样的意外给搅和了,不是遭遇匈奴大部队被俘,就是打仗迷路,反正轮到他进攻的话几乎都是这样,总是一不小心就钻进匈奴的大部队了,运气实在是差到极点,最后的结局也是因为迷路而羞愤自尽,当然遗憾李广不能封侯的,其实除了他运气差,打不了几场胜仗,也与他早年的杀俘经历有一定的关系,这也是后来李广自己最后悔的一件事,所以说,对于李广身死的这件事,其实真算不到卫青头上,毕竟机会是给了李广的,而且卫青这种人,也不会存在说任意调离李广,毕竟是全军部署,李敢的行为其实还是没有道理的一时冲动,而且卫青也没有就此追究李敢的,这不是说卫青心中有愧,而是确实卫青宽容大度。

至于说霍去病射杀李敢,主要还是李敢打了自己的舅舅,霍去病此人虽然是年少气盛,心高气傲,但是也是极为的孝顺的,听说有人,还是自己舅舅的下属,殴打自己的舅舅,自然受不了,直接把李敢也杀了,虽然说李敢的死是霍去病直接造成的,但在一定的程度上来说,也是他自己咎由自取的,不过霍去病也是太冲动了,这他是负有一定责任的。

所以说,虽然霍去病对于李敢的死负有一定的责任,但是说卫青,霍去病害死李广父子,也还是算不上的,顶多就是冲动的李敢遇上了更加冲动,并且还肆无忌惮的霍去病罢了,针尖对麦芒,没对过。

点赞5、乐山市 网友:孤傲群雄

大将军卫青是胸怀宽广的人,他从一个马夫做到位极人臣,始终有与人为善的态度。平日里谦和仁让,对待将士爱护有恩。个人在军队从不立私威,这点从苏建战败一事就可以看出:苏建是卫青的部下 ,率三千多骑兵,独遇匈奴单于的大部队。交战一天多,由于寡不敌众,在军队即将全军覆没之际,苏建只身逃回。部下要求斩苏建以树立大将军的威严。卫青说:"我不愁没有威严,我应将此情况呈报皇上,以此表示做臣子的不敢专权”。后来将苏建送往汉武帝巡行所在地。 苏建因出钱赎罪,免除了死罪。卫青向来是谨慎的,根本不会为难任何一位部属。

飞将军李广,确实很有本事。但他时乖命蹇,运气好差。他平生很多次建功立业的机会,都被各种各样的意外给抹去了。但他个人有杀降的经历,还有遭遇匈奴大部队被俘的经历(后来寻机逃回)。他死于漠北战役中,当时,他率军打仗时迷失了道路,导致没能及时参战,在羞愤状态下拔剑自杀。他留下了遗憾,从文帝开始抗击匈奴,身经百战最终没能封侯。引起了人们的同情,但这帐不能算在卫青身上,用运气(天时、地利、人和)来解释更说服力。

霍去病年少得志,很早就进入了意气风发的状态,养成了果断刚毅,心高气傲的性格。他是些缺乏宽容豁达的气量,却也不是刻薄之人。霍去病杀李敢真正是事出有因:李敢误认为父亲自杀的结局是卫青有意刁难造成的,一时冲动出手伤了卫青。卫青理解李敢的爱父之心,又为了军队安稳,就没有声张。霍去病在知道自己的舅舅被自己的部下伤害后,自是怒不可遏。以他的治军风格,是绝不允许部下有以下犯上的行为发生的。 于是,霍去病趁陪武帝打猎之机射杀了李敢。

李敢的死是霍去病直接造成的!但李敢有点二,在古代中国的哪个朝代,敢于伤害红极一时的皇亲国戚(卫青的姐姐子夫是皇后)的人不是死路一条呢?只是霍去病太冲动了,他如果把李敢伤害卫青的事上报告给武帝,也能达到同样的复仇与治军的目的。不是吗?霍去病直接造成了李敢的死亡是真,而李敢所作所为是造成自己死亡的主因。

所以,说卫青,霍去病害死了李广父子是不符合史实的。

点赞6、洪湖市 网友:盗亦有道

首先,说是卫青和霍去病害死了李广父子,就是完全、彻底的胡说八道。

实际上,卫青从一个骑奴到大司马、大将军,唯一的运气就是他得到了平阳公主的赏识、刚好汉武帝临幸了他姐姐因此发现了他的才华,仅此而已。

他并不是像历史上很多靠裙带关系上位的人,他只是获得了一个机会,然后就是凭着自己能力和军事才华,一步一步的为汉武帝荡平了匈奴威胁。这样的人,他做错了什么?

但是,在古代那种世袭罔替,论资排辈,不看能力,只看出身的大环境里,写出史记这样经典作品的司马迁,在这个问题上也带有明显的偏见和选边站队。作为一个史官,原本就应该尊重事实如实撰写,而不应该带有感情色彩和个人偏见,所以我个人对司马迁并不是特别信服。

司马迁在史记里,明显的对卫青的出身有着明显的偏见,而刻意渲染李广的英雄形象。究其原因有三:一、司马迁与李陵有私交,一直同情李陵的遭遇,以至于不顾武帝从战略全局的需要处置李陵的用意,而逆上意进谏,惹恼武帝,把他阉了,使他怀恨在心,产生了个人偏见;

二、李广之死和一生难封,让朝廷中眼红卫青成就的人心中不平,比如对卫青肯定会有一些议论和不满,司马迁作为一个小人物在其中受到了影响和感染;

三、霍去病不经过法律程序悍然射杀李敢,让朝堂里那些对他们舅甥眼红和不满的人认为霍去病仗势欺人,而武帝又没有对霍去病进行严厉惩罚,加重了司马迁的情绪反应。

因此,司马迁在史记中刻意美化李广而贬低卫青、霍去病。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卫青的出身,作为一个骑奴,不但做了公主的丈夫,还做到了大司马大将军,让那些贵族心里难以平衡。

而其中最不平衡的就是李广,在卫青没有做到大将军时,他就当面冷言冷语,多次讥讽。李广能够称之为飞将军,那是因为他善于小规模袭扰、打游击战争。所以虽然声名在外,但是对汉匈对抗的大格局并没有本质的意义。

而李广一生中,确实也没有打过哪怕能够被历史铭记的战役级别的像样的胜仗,这样的人,有什么资格哀叹”难封“?难道就因为你有个飞将军的外号?而卫青霍去病打的每一仗几乎都是影响汉匈格局的战略级别的,而且几乎是百战百胜。每战必让匈奴的势力大幅消减。

我们再回头看看李广父子的死亡。李广年逾六十,之前又有被匈奴俘虏的历史,汉朝并不缺将,在决定汉匈命运的关键战役,从大局出发,不可能为了照顾个人情绪而且冒险。以李广在卫青帐下听用那么多年,卫青对他的了解,根本不敢把这么重大的战略级别的战役交给他做前锋来赌博。

优秀将军之所以优秀,就是从来不会把战争结果寄望于赌博和运气,而是仔细推演、设计,降低所有能够想到的风险。但是李广却置气不停指挥,破坏了整个战场大局。虽然在卫青的合理指挥下,最终打赢了战争,但是李广不听将令的做法是非常严重的、危险的,如果形成风气,那以后怎么行军打仗、指挥若定?

所以卫青没有惯他倚老卖老的习气,严厉斥责了他并上报了汉武帝。这么重要的战役因为李广不听指挥擅自行动而迷路,所部居然没有能够参战,这也说明了李广对战争的影响毫不重要性。李广自己羞愧难当,拔剑自刎。

以李广的作为,如果卫青气量小,根本不会给他拔剑自刎的机会,而是直接军法从事。但是李敢对父亲的死产生了强烈不满,私自闯入大将军府刺伤了卫青,卫青却还为保全他而隐忍不发,对外隐瞒。

一个下级军官私闯公主、大将军大司马的府邸刺伤大将军,这是谋逆犯上,如果卫青报到武帝那里,恐怕就不是杀一个李敢的问题,不诛他三族就不错了。平阳公主气愤之下告诉了霍去病,李敢是霍去病帐下的将军,霍去病治军极严、赏罚分明,加上年轻气盛,一怒之下,私自射杀了李敢。汉武帝知道后将他流放朔方、镇守边关,不幸的是在往朔方的路上,感染瘟疫,英年早逝。

所以,还原整个事实,他们根本没有害死李广父子,相反,卫青还一再包庇、维护李广父子。然而他父子俩仗恃自己是将军世家而目无法纪,骄横任性,自寻死路而已。

点赞7、临海市 网友:恶魔之心

卫青和霍去病害死李广父子的这个说法有些不太妥当。严格意义上来说,应该是卫青需要为李广的死负部分责任。

李广

根据李广的叙述,是卫青让他绕远,导致他迷路,所以才会导致战机的延误。

史料记载: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 。

李广觉得非常的委屈,所以最后选择自刎。

如果我们单看李广的叙述,会发现卫青真的需要为李广的死负责。可如果我们了解全部的情况,相信就会得出其他的结论。

卫青之所以没有让李广当前锋,而是让他迂回,并不是想要抢夺李广的功劳,而是受到了皇帝的授意。

史料记载,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以为李广老,数奇,毋令当单于,恐不得所欲。

从上可以看出,皇帝觉得李广上了年纪,在打仗的时候可能会出现问题,所以秘密交待卫青,让他千万不要听李广的话。换句话说,李广应该埋怨的人不应该是卫青,而应该是当朝皇帝。

而且李广的军队之所以会迷路,不是因为小路实在太偏僻,而是因为军队没有向导。

史料记载,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

李广算是临时接到命令,所以他没有办法快速找到向导,这其实是可以理解的。

但如果真的要追究下来的话,李广或许还真的需要为此负责,毕竟这是他单方面的失误。如果要把这件事强行栽赃给卫青,对其确实也不太公平。

李广是非常令人钦佩的,他的功劳摆在这里,虽然这次迷路李广肯定会被处罚,但肯定是罪不至死。李广在这种情况下选择自刎,是为了保护手下,因为他知道自己或许不会有事,但是手下十有八九会被处死。

于是李广把所有的罪名都揽在自己的头上,然后说道:“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 ”之后选择自我了断,这样自己的手下就不会被追责。

因此,综上所述,卫青并不是害死了李广,他只是需要为李广的死负担一定责任罢了。

李敢

但李广的儿子李敢觉得卫青是害死父亲的罪魁祸首。

史料记载,顷之,怨大将军青之恨其父,乃击伤大将军。大将军匿讳之。

所以把他给打伤了。

不过卫青可能是心怀愧疚,又或者是可怜李敢的境遇,所以他并没有声张这件事,而是选择隐瞒了下来。

但卫青不打算追究这件事,不代表就没人不在乎了。在外甥霍去病知道自己舅舅伤了后后,将其除掉了。

史料记载,骠骑将军去病与青有亲,射杀敢。

而至于将其射杀原因,其实不单单是出于帮舅舅报仇,更多的是担心李敢以后会变本加厉,所以就先动手将其除掉。

点赞8、枣庄市 网友:战前黎明

卫青和霍去病都是汉朝数一数二的名将,两位不仅为大汉朝守卫边疆,更是立下赫赫战功,勒石燕然。二位都是汉武帝在开疆拓土、攻击匈奴时候的左膀右臂。而著名的飞将军李广和其子却被这两位害死。这样两位宽容豁达的人,为何最后害死了李广父子呢?

卫青,字仲卿,河东平阳人。西汉时期名将,汉武帝第二任皇后卫子夫的弟弟,汉武帝在位时官至大司马大将军,封为长平侯。

卫青的首次出征是奇袭龙城,这一战役可以说是揭开了汉匈战争反败为胜的序幕,他曾七战七捷,并收复了河朔、河套地区,击破单于,为北部疆域的开拓做出重大贡献。同时卫青善于以战养战,用兵敢于深入,为将号令严明,对将士爱护有恩,对同僚大度有礼,位极人臣而不立私威。

霍去病,也是河东平阳人,西汉时期的名将、军事家。看起来他和卫青可以称得上是老乡了。但实际上他是名将卫青外甥,大司马霍光兄长。他和卫青之间是有亲戚关系的。霍去病善于骑射,勇猛果断。十七岁时就被拜为骠姚校尉,追随大将军卫青,率领八百骁骑深入大漠,大破匈奴骑兵,此后被拜骠骑将军,封为冠军侯。他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善于长途奔袭、快速突袭和大迂回、大穿插作战。他曾两次参加河西之战,两次大破匈奴,直取祁连山。漠北之战后,封狼居胥,大捷而归,拜大司马,与大将军卫青同掌军政。

而我们再来看看李广,陇西成纪人,也是中国西汉时期的名将,先祖为秦朝名将李信,也是将门之后。在汉文帝十四年(前166)从军击败匈奴,他因功被提拔为中郎。汉景帝时,先后任北部边域七郡太守。等到汉武帝即位,被召为未央宫卫尉。然而在元光六年(前129年),领万余骑出雁门击匈奴,因众寡悬殊负伤被俘。匈奴兵将他放置卧于两马间,李广佯死,于途中趁隙跃起,奔马返回。他让匈奴畏服,被称为飞将军,在他戍守边境的数年里,匈奴不敢来犯。元狩四年(前119年),同样在漠北之战中,李广任前将军,因迷失道路,未能参战,愤愧自杀。

从他们的生平我们可以看出,霍去病和卫青由于身为外戚,深得汉武帝的器重。而历经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三朝的李广的运气实在不好,卫青因功官至大司马大将军,封长平侯,霍去病更是17岁一战成名,18岁封冠军侯,但李广一生征战七十多场,却至死未能封侯,以至于“李广难封”成了“功高不爵,命运多舛”的代名词。

这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很难接受的事,更别说像李广这样血气方刚的武将了。不蒸馒头争口气,这一点就成了横梗在两方中间的一个刺。

元狩四年(前119),汉武帝发动漠北之战,此战的主帅正是如日中天的卫青和霍去病,此时,李广已经年过六十,因此汉武帝最开始并没有准许李广随行,但后来经不住李广屡次主动请战,汉武帝无奈答应他出任前将军,分在卫青帐下。

李广已到了垂暮之年,他心里很清楚这次出击匈奴是他得以封侯的最后机会,所以求战心极盛。但汉军出塞后,卫青决定亲自率精兵追逐匈奴单于,转而命令李广与右将军合并队伍从东路出击。

从东路出击就意味着迂回绕远,无法与主力军一起抗击匈奴,更不可能因功封侯,所以李广对卫青的安排非常气愤,他甚至直接找到了卫青,请求作为前锋,与匈奴单于决一死战。

但卫青断然拒绝李广的建议,坚持让李广从东路出击,不给他正面抗击匈奴单于的机会。李广也是个非常固执的人,他由于气愤难当,于是未按规定向大将军卫青请示就启程与赵食其合兵从东路出发了。

戏剧化的一幕出现了,李广及其所部竟然迷路了,最终未能参战。卫青对此十分不满,要求李广受审对质,并将情况报告给汉武帝。而因迷路未能参战,李广羞愤难当,在军中拔刀自刎了。

李广饮恨而死时,他的长子李当户和次子李椒都已经过世,唯独留下幼子李敢。李敢当时是霍去病的部下,且已因功封了关内侯,前途不可限量。但是,当李敢得知父亲死讯后怒不可遏,认为是卫青违背圣意擅自调离李广才导致了李广的自杀,并因此打伤了卫青泄愤。

卫青性格比较隐忍,所以对此并未声张,还帮李敢隐瞒了打人之事。但是,年轻气盛的霍去病却非要帮舅舅出了这口恶气,他竟然在甘泉宫狩猎时直接射杀了李敢。

一山不容二虎,何况将军与将军之间,汉武帝没能平衡好大将之间的关系,导致了三人的嫌隙。李广最终间接被卫青排挤,自杀而亡,其子李敢为父报仇却得罪霍去病,也被杀身亡。霍去病如此狂妄,凭借的无非就是卫子夫的庇护以及汉武帝宠幸,李敢的死,霍去病该负全责。

点赞9、黄南藏族自治州 网友:南宫弑天

本来李敢打伤卫青就该问罪,问成死罪也不过分,卫青是大将军,过其府门不下马都是大罪。以霍去病的身份,部下犯罪,他来问罪,天经地义。只不过他不走法律程序,太随意了。

知识推荐

八哥问答——日常生活学习知识分享。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669@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7808号-3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Copyright 2023 www.1260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