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都不在了,有一个叔一个姑,可爷爷要跟我们过,我该怎么办?
2006年的时候,我在苏州工作,我有一个同事,是当地人,他和你的情况完全相同,父母不在了,也是有一个叔叔一个姑姑,可是爷爷就是愿意跟着他一块儿过。
同事有一个儿子,当时正在上幼儿园,同事的妻子只能是选择做家庭主妇,专职在家照顾老人和孩子。

2009年,老人去世,把自己名下的房产留给了孙子,2011年赶上拆迁,老人留下的房产得了拆迁款300多万。听说当时叔叔有些眼红,想伙同姑姑一起来分这笔钱,被姑姑一顿臭骂,把叔叔骂了个狗血淋头,再也不敢提这笔钱的事情了。
在距离我们老家不远的东平,有一位朋友叫“祥哥”,他的爷爷已经96岁了,育有三儿一女,爷爷的老伴在60年前就去世了,一个人把四个孩子带大,可以说他的一生真正诠释了“含辛茹苦”四个字,如今全家50多口人,五世同堂,三个儿子也都七八十岁了。

老人身体健壮,头脑清楚,看上去比三个儿子的身体还要好,几乎不用人照顾,但毕竟年事已高,他自己一个人生活,孩子们都不放心。于是三个儿子排好了顺序,每家照顾老人一年。
2021年,该轮到老三一家了。三儿子身体最差,腰、颈椎都不太好,祥哥替父尽孝,把爷爷接到了自己家里。祥嫂也非常支持祥哥,生活中对爷爷照顾得无微不至,可以说这个孙媳妇比亲儿子、女儿考虑的都要周到,老人在孙子家里过得也非常开心。

祥哥祥嫂不仅是在物质生活上照顾老人周到,还不断带老人出去走走,附近城市都去过了,本计划还要去杭州转转的,因为疫情的原因放弃了。
更为难得的是,老人还有一个80多岁的妹妹,一个姐姐一个哥哥都去世了,如今只剩下这个妹妹,心里总是挂念,小两口就找机会带着爷爷去看望姑奶奶。说句难听的,这个年龄的兄妹俩,是真的见一面少一面了,祥哥祥嫂的做法真的是做进了爷爷和姑奶奶的心里面。

祥哥祥嫂带爷爷出门遛弯的时候,遇到了爷爷一个91岁的发小。互留电话后,两家人随之就安排了聚会。所以说,老人在孙子这里不仅物质生活被照顾得很好,精神状态也得到了很大的满足。
今年春节后,正月初十,按照之前的约定,爷爷该去大儿子这边去了。但是爷爷从心里不愿意走,祥哥祥嫂在和长辈商量后,就把爷爷继续留在了家里,由他们夫妻两个继续照顾爷爷。

为了不让不明真相的外人误会老人的大儿子,祥哥祥嫂还专门跑一趟老家,抱着爷爷的被褥来到大爷家,看上去就是爷爷搬到老大家去了,其实呢,还是祥哥祥嫂继续照顾老爷子。这在我们当地已经成为美谈。

当然,这也不是道德绑架,每家的情况不同,不是有句俗话还说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吗?不论是哪种选择,都要量力而行,同时不违背自己的良心。
鸦雀反哺,羔羊跪乳,世间万物都以“孝”为美德,封建社会的皇帝还讲究“以孝治国”,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顺,都不好,那何谈对别人好呢?

当然,目前,你面对的是爷爷,毕竟隔了一辈人,同时虽然父母不在了,但还有叔叔和姑姑,从某种角度来讲,好像轮不到你来赡养,量力而行吧,老人愿意和你生活,如果你有条件的话,还是尽量满足老人心愿吧!人都有老的那一天,你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孩子也都看着呢,会有福报的。
从法理讲,赡养老人是子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子女在,孙辈没有赡养爷爷的义务。
你父母都不在了,但你叔叔和姑姑在,赡养你爷爷的责任自然应由他们来承担。
但从亲情讲,既然你爸妈都不在了爷爷还愿意跟你过,说明你们对他很好,彼此感情很深,让爷爷和你一块过又有何妨?叔、姑出钱你出力,照顾好爷爷,权作替父行孝,让老人有个幸福快乐的晚年。
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你既和叔叔姑姑一起尽了父亲应尽的义务,爷爷百年之后,同样可以继承父亲应得的那份遗产。
勿纠结,和叔叔姑姑协商一致、达成共识,照顾好爷爷的余生,既替父亲尽了孝心、为叔姑分担了赡养的责任,进一步加深了和叔婶的感情,又可以使爷爷遂心如愿、快乐的度过有生之年,何乐而不为呢?
父母都不在了,爷爷要跟你过这事怎么选择,建议你别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也不要低估了人心。你来养,要怎么养白纸黑字写清楚,不要有事时遭质疑。

在陕西农村,我有个远房老舅,叫李庆,他是十里八村都叫上名来的老实人。年纪轻轻结婚,就生了三个儿子,周围人都羡慕他。
李庆的奶奶是个心明眼亮的老太婆,她在世的时候常说一句话:“我要活着等着看我重孙娶妻生子。”说完这句话,八十多岁的老太太总会抿着嘴唇笑上半天,那时这老太太身体没啥病,精神也挺好,而那时他孙子李庆的大儿子也已经十六七岁了。
当时的邻里邻居都挺羡慕这个老太太的,原因不是别的,就是李青有一个能照顾老太太的妈妈。提起李庆,村里人都知道李庆十来岁的时候 ,他爸就因为患了病去世了。在李庆的记忆中,自己的母亲除了当年因为父亲的死嚎啕大哭过一次,之后几十年里母亲独自拉扯兄妹长大,即便再苦再累,那个坚强的女人也没有在兄妹俩面前流过一滴泪。
那些年,李庆妈妈走到哪,李庆的奶奶就跟到哪。后来直到李庆奶奶岁数大了,不得已就需要和李庆两个叔叔家共同承担照顾奶奶的责任。而李庆的三婶子平时是小气惯了,别说村里邻里邻居的都瞧不上她,就她说话的刻薄样,平时都没人跟她深交。刚开始老人去她家的时候,李庆三婶没少在人前说他这个侄子的坏话。这话只是到李庆妈妈跟前,她就不敢说了,这个大嫂是真能压得住他。
就在李庆妈妈60岁那一年,不知道身体怎么的了,记得那天李庆妈妈走得很是突然。村里人听说李庆妈妈走了,都为她感到惋惜,但让人想不到的是,李庆本是一个好青年,他妈过逝了,他婶子还是要求和李庆一家共同分担照顾李庆奶奶的责任,李庆没说什么照样答应了。对于李庆媳妇儿来说,在婆婆活着的时候她就帮着照顾奶奶了,照顾起来也是得心应手了,感觉奶奶在这边也没啥。
但她却不知道奶奶被接走的一个月是怎么被照顾的,每到奶奶回到这边来,她每天给奶奶端茶端饭,照顾奶奶洗清洗身子,然而老太太的精神头还是一天比一天差。就这么着,在自己婆婆走了没多久,老太太也在她三儿子那院离开了人世。至于到底是谁照顾老人照顾得不周到,让老太太不久于人世的,这些都无从考证了。但是据说,老太太在她大儿媳活着的时候是特别爱干净的一个人,而在三儿媳院里过世的时候由于是天儿正热的时候,身体像是被硌的出了伤口。
那老太太从来没有糊涂过,估计她活着知道谁能照顾他,四个儿女都是自己生的,三个儿一个闺女一个也没有指望过。
遇到这种事,你要知道别高估自己的能力,也别低估了人心,好人身后也不一定就没人指指点点,你可以不在乎这些,但有些事发生的时候你未必会心里就舒服。
我把所有的回答都浏览了一遍,十个中有八个夸题主孝顺,希望题主将爷爷接到家里照顾。不知这些人什么心态,是真夸还是糊弄题主。
你自己设身处地想一想,如果是你,你会将你爷爷接到家里一块过。
题主现在还年轻,如果是城市人的话夫妻二人还要工作。如果是农村人,还要出去打工。未来生活压力会很大,孩子的教育,孩子未来买楼、娶妻生子,这一切都得靠现在打基础。他们哪来的精力照顾爷爷。
现在照顾一个老人非常不容易。老人体格健康还好说,一旦到了生活不能自理的地步,要由专人一步不离地看护。负担是非常大的。
所以,现在照顾老人不是孝顺不孝顺的问题,是关系到责任与义务的法律问题,是关系到相关利益的问题。题主父母都不在了,赡养爷爷的义务应该由其叔、姑来完成,爷爷的遗产也应由其叔、姑继承。题主已没有这方面的义务和权利。
当然,如果爷爷非要跟着题主过,题主也有这方面的意愿。一定要在相关的问题上与叔、姑签好协议,不能让好人吃亏。
虽有一叔和一姑,爷爷要跟你们一起过,说明你是个有孝心,而且心地善良的人。你在爷爷的心里是值得信任和依靠的,但你必须跟你叔和姑把话讲明白,爷爷越老会越麻烦,以后的事情,他们要和你一起分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