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的內撅和外拓到底是怎么回事?
小编试以欧体楷书和颜体楷书为例来说明內撅和外拓笔法的区别,因为欧、颜可以说是內撅和外拓的代表书家,最能说明问题,相信楼主会有所有解。
先看欧阳询九成宫中的“国”字是如何写的:
从上图可以看出欧体国字左右两竖明显是一个向背的关系,此即是內撅笔法的体现。
再看颜真卿勤礼碑中的“国”字是如何写的:
从上图可以看出颜体国字左右两竖明显是一个相向的关系,与欧体两竖刚好相反,此即是外拓笔法的体现。
我们再看左右结构的“利”字欧颜两家的不同:
欧体九成宫中的利字:
颜体颜家庙碑中的利字:
上图可以清楚地看到,欧体“利”字,左右结构两部分并无呼应,左部结我们的感觉完全是挺真的,右边立刀部与左边是相背的;而颜体左右结构两部分有呼应感,左部结我们虽然有向右鼓起的感觉,但右边立刀部也是同样的形态。
我们还看一个左右结构的“礼”字欧颜两家的不同:
欧体九成宫中的礼字:
颜体勤礼碑中的礼字:
从上图可以看到,欧体礼字左右两部虽是并列平行的关系,但“曲”部运用了內撅笔法;颜体礼字左右两部分有很明显的相向呼应关系,“曲”部口字两竖也是同样的关系,此则为外拓笔法。
通过以上图例,楼主应该明白了內撅和外拓的不同,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向背和相向的关系,一是笔画的內撅和外拓,二是结构的內撅和外拓。
另外补充一点的是:一个书家在书写时不可能只用內撅或外拓笔法,只是以某一种笔法采用较多来体现自己的风格。
一,书法的外拓是怎么回事?
(颜家庙碑)
外拓结构的笔画左右向外呈弧形拱起,中段略粗。像括号的形态。如颜真卿楷书《颜家庙碑》中的"门"字和"自"字。有种大气磅礴的感觉。以筋胜。含蓄而内在力量较强。
(颜真卿楷书单字)
颜真卿行书中的"兰"字和"颜"字也是属外拓型的。饱满、大度、浑厚、有篆意。
(颜真卿行书单字)
二,书法中的内擫是怎么回事?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
内擫结构左右两边笔画相背,中段略细。笔画中段向字心内挤压呈弧形,空间呈内收之势。以骨取胜。方笔和方折笔居多。笔力外肆。如欧阳询楷书《九成宫醴泉铭》中的"阙"字和"阁"字。
欧阳询行书中的"思"字和"见"字也属内擫结构型的。内紧外松、骨力劲健。
(欧阳询行书单字)
(个人浅见,仅供参考。不当之处,敬请包涵。)
内撅外拓,这是后人对二王书法从书法技法上的区别。
也就是说,为什么王羲之的书法这样严谨含蓄,而王献之却风流倜傥,纵任奔放?
他们发现:王羲之书法的收笔是一种内敛的走势,而王献之是外拓的走势。
笔法要有“势”这个东西。这是书法艺术的重要构成部分。
如果书法有了“势”那就气势雄健,所以王献之的书法非常有动感,一时名声也超过了乃父王羲之。
但是,随着王羲之地位的变化和书法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王羲之的书法,其实更有内涵,所以,书法是内敛还是外拓,也引起书法家的种种讨论。有人把书法的技法问题,上升到伦理道德的层面,甚至说什么外拓就是轻佻,这就与艺术本身太远了。
如何写出内撅和外拓这些不同的艺术效果,艺术家也是争论不休的。
沈伊默先生在解读二王书法艺术特色的时候用了唐代书法家的一些概念,比如“锥画沙”是內撅,“屋漏痕”是外拓。他还说,初学书法,最好采用“內撅”好一些,有了一定书法基础,可以外拓。
沈伊默先生第一次用书写用笔方法本身的规律,来说明如何“写出来”“內撅”和“外拓”的这种效果来,这是值得肯定的,大方向是对的。
我是千千千里马,我喜欢书法绘画艺术,权威解读,深度体验,我们一起来。
不过,古代的书法理论语言,都是古代思维体系,基本特点就是比喻性很强。但是,对于理解的人来说,容易发生“诗无达诂”性歧解,所以,几乎很难说谁的解读就“很标准”,因为,古人的语言本身就具备了欣赏性很强的特色,我们要找到作者本人的意思是比较困难的。因为古人说话的时候,语境环境论点比较集中,因此,他们的话,是互相领会的,也不会有歧解,但是,传到后代人,那就理解不一样了,这就叫“诗无达诂”的欣赏性歧解的不可避免性。
所以,是不是“锥画沙”写出来的就一定“內撅”,“屋漏痕”写出来的就一定“外拓”?那不同书法家就会有不同解读的,甚至实践上也是没有依据的。
中国现代书法理论的方法,在解读古人理论的基础上也有一些现代分析方法。沈伊默,顾维钊都是现代分析的启蒙老师。例如,顾维钊先生已经注意到肌肉记忆,神经反射对写字的影响了。这些都非常值得注意。
赵小立先生对于书法,提出“四法三笔”的理论。他说:从每一个笔法来看,共同的规律,就是起笔、行笔、收笔,但是写字不是孤立的笔画,而是互相联系密切的关系,因此,还有一个笔画叫“接笔”,这就是笔法“四法”。“接笔”也是按照起笔、行笔、收笔来写的,为什么要提出“接笔”问题?他说:书法贯穿到底的其实就是接笔。创作、学习的过程中,出问题就在“接笔”这个环节。“四法”是写出来的问题。
书法写出来怎么看,怎么欣赏?基本就三个字“法、意、势”。而“法意势”都统摄于笔法的“起行收接”这四个环节。
他说,书法说来说去就是如何用笔写字和写出来是什么效果问题。
从初学到成为大书法家,你一直在研究的,就是怎么用笔,写出来有什么效果。
所以我们说,写法与效果的关系非常直接。因此,分析用笔规律,就能看得出“內撅”和“外拓”来。
赵小立先生说,书法的每一个笔画无非就是,起笔、行笔、和收笔。
收笔有不同的“走势”,一种是收笔藏锋之势,一种是收笔露锋之势。
如果走藏锋之势,那么就是內撅,如果走露锋之势,那么就是外拓。
但是,我们要清楚的是,不是只要看见露锋就是“外拓”了。
具体的区别就是笔势向右和向上的笔锋走势都是外拓的笔法。
凡是笔锋走势向左和向下的笔法都是內撅。
书法的笔法是艺术手段,本身没有什么高低。理解这些艺术特点,有助于我们丰富欣赏能力和对艺术特色的追求。
外拓相对内擫而言。讲到二王,人们总说大王用笔内擫,小王用笔外拓。至于外拓到底是什么,在古代书论家们的著作中,众说纷纭。大体来说,有三种观点。
一、外拓等同于侧锋。康有为说:方用顿笔,圆用提笔。提笔中含,顿笔外拓。中含者浑劲,外拓者雄强。中含者,篆之法矣;外拓者,隶之法矣。
篆法主要用中锋,隶法主要用侧锋。由此可见,外拓就是侧锋的另一种说法。
二、外拓等同于逆时针运笔的侧锋。虞世南在《笔髓论》中说:覆腕转蹙,悬管聚锋,柔毫外拓,左为外,右为内。
笔下压,笔锋向两边扩散。笔锋向左使力,便是外拓用笔;向右使力,便是内擫笔法。
三、外拓等同于结体中的开放结构。开放结构的字形,体势相对疏朗开阔。与这相对的是字形的紧收内敛结构,即为内擫结构。
字形的开放结构,是每个字的第一笔及第二笔或者说一个字左边的主笔,通常是用逆时针运笔动作完成的,末笔或者说右边的主笔通常是用顺时针笔法完成的。
尽管不同的文献有不同的说法,但“外拓”都是强调其笔势不要僵硬死板或浮怯无力。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回答这个问题有点不太走心,原因是回到老家,我妈让我烧锅,炒花生。
内ye和外拓,诚如上面回答的那样,我沾了些水,在地上画了几笔,权当看看:
这个就是外拓,又叫“裹”,像极了括号。
这个,就是内ye,又叫“束”,像两个相反的符号。
当然,我说的当然不止这些,不然,也就不说了,毕竟这些个东西,大家都知道哈,还是说点冷门的吧!
唐代张怀瓘说:“夫书第一用笔,第二识势,第三裹束。三者兼备,然后为书,苟守一途,即为未得。”他说的裹束,就是上面的意思。
说几个典型吧:
楷书和隶书,一般都是束的关系,但是也有特别,隶书里的典型就是《曹全碑》,别的汉碑都是束,唯独它是裹的关系,为什么呢?因为汉人用墨丸,书写者写曹全碑时,墨太浓,他为了写的均匀而放慢了速度,也就出现了这个裹势。
楷书里的典型,那就是颜真卿了,别人的楷书,都是内ye,即束,唯独他写的是外拓的感觉,即裹。
篆书里又有个典型,谁呢?
当然是三国时期吴国的《天发神讖》,别的篆书都是外拓,即裹,它却独树一帜,刻意写成了内ye,即束。
学习的时候,尤其要注意这些!
另外,各种书体之间,它们的裹束关系,又不一样!
如草和篆,它们的关系是一样的,即裹,外拓。
楷书和隶书,就是束,即内ye。
所谓的屋漏痕,你怎么理解?
很多人这样理解:左右摇摆手腕,使得线条蜿蜒,有如水滴从墙上落下,曲折前进。
但是,也有人这样理解:屋漏痕是指写字时,手腕的左右摆动。
也有人这样理解:是指书写时的节奏。
毕竟,陆羽的《怀素别传》里记载的是颜真卿的一句话:“何如屋漏痕?”我们也只是妄自揣测罢了。
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看待锥画沙的问题,先说说普遍的看法吧:
普遍认为,锥画沙强调的是中锋用笔,沙孟海先生还做过试验,拿一盘沙子,用长锥,得到了两边隆起,中间凹陷的线,认为锥画沙就是强调中锋用笔。
然而,真的如此简单吗?
不然。
说这句话,是有根据的,想弄明白的,可以自己查阅。
给点提示吧,张怀瓘还说:“点如利钻镂金,画如长锥界石,依兹用笔,坐进千里。”
就到这!
火烧的有点不专心,花生炒的还可以!
还挺香的。
书法的内擫和外拓是对书法用笔时笔势的一种总体感觉。
无论书写笔画还是单字,如果感觉笔势向内收拢的,就是内擫。如果感觉笔势向外扩张的,就是外拓。
后人说王羲之书法是内擫,王献之书法是外拓,恐是好事者故弄玄虚,对书法的欣赏和学习没有实际意义。
仔细看神龙本《兰亭集序》,可以发现其中的字的笔势既有内擫,也有外拓。如地、峻、盛内擫。遇、为、之外拓。
如果写唐楷,欧阳询和颜真卿两人写的楷书中内擫和外拓感觉就比较明显了,如《九成宫》的字形结体中笔画是往里收的,《颜勤礼碑》和《麻姑山记》中字的结体则是往外拓的。
记住这个特点,写唐楷的结体就比较容易了。至于后代人书法的笔势,早就内外不分,擫、拓并用了。
内擫,指意在收敛的笔势;
外拓,指意在纵放的笔势。
王羲之用笔向内按压,字态内敛,章法严谨。
其子王献之用笔向外拓展,书法作品笔法多变、姿态万千。
后世颜真卿亦是外拓笔法。宽厚雄浑,遒劲老辣。
习书多年,几多感慨。
写尽岁月,青春不待。
书法孤独,寂寞同在。
苦之乐之,难以分开。
1
“内撅”和“外拓”,
是使用毛笔时手(包括手指和手腕)的动作的连续状态,
而非字具体的笔画或结体形态;
然而,
却间接地体现了笔画与结体的形态。
这里体现了笔的运动和运动轨迹形态的关系,
故“内撅”和“外拓”属笔法范畴。
2
我们假定执笔时,笔在指掌之内存在一自然状态,
在该自然状态下,拿捏笔管符合人的生理的舒适需求等。
在这种自然状态下,我们开始发笔(起笔),
在运笔(行笔)至收笔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地转笔。
当我们运用手指来完成笔的转动时(指运),
从上往下看,以笔管的中轴线为中心,
无论顺时针转动,还是逆时针转动,
笔管自然离开自然状态;
此时,笔管需要回复到自然状态,
所以笔管离开自然状态到一定的程度时,
相反方向的转动就开始了。
当我们运用手腕来完成笔的转动时(腕运),
情况也然。
3
我们说“欧字”属“内撅”,
是指其起笔后多顺时针转动,
行笔到特定时候至收笔,多用逆时针转动,
是“背”势用笔——
故字形紧凑;
我们说“颜字”属“外拓”,
是指其起笔后多用逆时针转动,
行笔到特定时候至收笔,多用顺时针转动,
是“向”势用笔——
故字形宽厚。
4
是故——
“内撅与“外拓”,
不过是起笔后、收笔前笔管不同转向的运笔方法,
其统一于自然状态!
中国文化是师法自然的,中国美学也是如此。有文字之前,古人建筑,衣服,器具等形状多从自然界中获得灵感,这是对大自然线条的一次提炼。有字以后,文字部首的取材不仅限于自然界中的形态,也有从建筑,衣服,器具等形态上二次提炼。您所问的文字书写时线条弧线内外的变化,和玉壶春瓷瓶颈收腹扩的曲线,和美女们蜂腰宽胯的曲线都是一致的。取于自然,自然又是多样变化的,书法的线条,结构变化当然也无穷尽。
我觉得这个问题很简单,用图片说话!
图一上面为外拓,顾名思义,两线向外拓展,鼓起来!下面为内撅,顾名思义,两线向内凹陷,凹进去!
图二,阙曰两字字框为外拓!
图三,直、省、贞书、监等字框部分为外拓!
图四,丹、霄、其、甘等字框部分为内撅!
图五,重、连、曰、等字字框部分为内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