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生活百科知识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综合百科生活常识数码科技传统文化互联网健康时尚影视娱乐教育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互联网

朱元璋为什么实行分封制度?

提问时间:2023-07-05 12:01关键词:朱元璋,朱元,制度

朱元璋为什么实行分封制度?

点赞1、益阳市 网友:混丗魔王

明初,有三大问题一直困扰着朱元璋。

一是外部形势很不乐观

明军北伐,虽然推翻元朝,收复汉地。但明军未能将退回漠北的北元残余彻底歼灭。而未能彻底歼灭北元残余的结果,就是蒙古人虎踞漠北,复辟之志犹甚。始终对中原虎视眈眈。明朝外部形势很不乐观。

二是内部存在统治隐患

明军推翻元朝前,长城以南,秦岭淮河以北的中原汉地,有两百多年被北方少数民族统治的历史。长时间的不统一,导致明朝初年时,南北方汉人在很多方面都有隔阂。这种隔阂,不小于今天的海峡两岸。

三是都城的选址不理想

这个不必多解释。南京位置偏东南,对北方鞭长莫及。朱元璋其实也很早就意识到了都城问题,有过迁都考察。

西安、洛阳、开封,都在他的考察范围内。

只是迁都一事,牵扯太大。需要朱元璋做通盘考虑后,再下定夺。

因此朱元璋在迁都考察前,便想到了委派儿子镇守边关,以分封暂代迁都的办法。

而这也正是朱元璋在1370年,要重启分封制的原因。

搞清楚了朱元璋重启分封的原因,再来看明朝分封的特点。

相比于西汉和西晋,明朝的分封不太一样。

具体区别表现为两点。

第一点是西汉和西晋的藩王,都是对内的

西汉建国之初,六国遗民不认什么皇帝,就认他们的齐王、楚王、赵王……

谁来做齐王、楚王、赵王……。不重要。

反正老百姓也不认识以前的王。

但是,一定要有人来做这些王。

刘邦搞郡国并行制,在帝国的西部实行郡县制度,东部实行分封制。初衷,是希望藩王治理关东,稳定内部统治,争取不再重演秦朝二世而亡的局面。

西晋也一样。

晋之前的秦、汉、魏三朝。

秦朝不搞分封,二世而亡。

西汉实行分封,虽然搞出了七国之乱。但汉室成功摆脱了二世而亡的命运,依靠藩王完成了中央集权,国祚延绵了近两百年。

曹魏不搞分封,建国仅29年,皇帝就失去了权力。差不多也是三世而亡。

司马氏和曹氏一样,都是以士族为基础,篡权上位。

有秦、魏这些珠玉在前,司马炎建晋后,自然是吸取了秦、魏教训,以宗室掌兵,抑制各地不断膨胀的士族。

因此,西晋的分封也是对内的。

皇帝以封藩,压制士族势力,慢慢完成中央集权。

不过相比于西汉,西晋的封藩策略明显犯了一个致命错误。

那就是皇帝过分信任藩王,把藩王都封到京城周围,寄希望藩王能和中央联手,制衡士族势力。

而这会导致士族与皇帝离心离德。

一旦当藩王造反,反噬皇权的时候,没人能站出来制衡藩王,拱卫皇帝。

相比于司马炎,刘邦当年的手腕明显要棋高一着。

他把藩王分封到关东,把功臣集团和外戚笼络在关中。

功臣或外戚反噬皇权,藩王能起兵勤王。

藩王在外地造反,功臣和外戚在中央能协助皇帝平叛。

皇帝始终能平衡各派势力,保持一个比较稳固的统治基础。

西汉和西晋的分封都是对内的。

明朝的分封则是对外的

朱元璋把辽、宁、燕、谷、代、晋、庆、肃王分封在九边,扼守边境要塞,直面外患。

这是外屏藩王防线。

把秦、周、鲁、齐、楚王分封在二线。刻意与驻守九边的一线藩王拉开几百里的距离。

这是内屏藩王防线。

至于南京附近,则不封王。

他此等操作的目地,再明显不过了,就是想让藩王在外线镇守,做为中央的屏障存在。

蒙古人要想入侵,先得过外屏藩王一关。

过了一线屏障,还有二线屏障。中央有充足时间调兵遣将。不至于像宋朝一样,北方防线形同虚设。只要外敌入侵,就能杀至京城附近。

另外,两道屏障的设置,对藩王也是一种天然制衡。

一线外屏藩王如果造反,有二线内屏藩王在中间顶着。前者的造反很难成功。

二线内屏藩王如果造反,有一线外屏藩王负责抄后,配合中央两面夹击。后者的造反也很难成功。

中央附近因为没有藩王,不担心重演西晋藩王反噬皇权,导致八王之乱的一幕。

也不必担心像唐朝一样,边境藩镇造反,皇帝拿藩镇一点办法没有。

很多人批判朱元璋,说他小农心态,分封就是为了宠儿子。

这是不对的。

因为朱元璋分封,如果真的是为宠儿子,那他没必要把儿子们分封到北方边境,让儿子们替他戍边。把儿子们养在富庶的江南,吃香喝辣的,这不是更宠儿子?

实际上在朱元璋眼里,他的儿子就一个。

就是朱标。

其余儿子,在他眼里,都是为了维护朱标地位而存在的人形工具罢了。


第二点是汉、晋的藩王,都有很大权力

西汉藩王在自己封国内,政军财一把抓,说翻脸就能翻脸。

西晋的藩王弱化了一点。在封地内有收税权和拥兵权,没有行政权。

但这并不重要,因为政权出自枪杆子。

藩王有钱有枪,还怕没政权?所以西晋的藩王还是可以说翻脸就翻脸。

相比于西汉和西晋,明朝的分封更像是元朝诸王出镇制的翻版。

藩王没有地盘,所谓的地盘就是王府。

藩王也不能拥兵,所谓的拥兵权,就是自己王府的护军。

朝廷的军队,没有中央命令,藩王调不动一兵一卒。

藩王在没有地盘,没有兵权的情况下,实际地位只相当于总兵。

他们与总兵的区别,只在于他们是皇子。

朱元璋的这种操作,明显就是仿效元朝的宗王出镇制度,试图把一部分兵权捏在自己家人手上。避免兵权旁落,陷入唐朝、宋朝那种君弱臣强的局面。

综上。朱元璋重启分封制的初衷,是为了巩固统治。

他一系列的具体操作,把藩王封到外地,刻意得封在一、二线,也是为了巩固统治。

一切,都是为了巩固朱家的统治服务

不过,尽管朱元璋老谋深算,尽可能的想避免七国之乱和八王之乱。但他还是失策了。

他的失策,具体表现为两点。

一是他挑选的继承人朱允炆,以及他给朱允炆选的辅臣黄子澄、方孝孺都太迂腐了。

朱允炆继位后,启动削藩。

削藩,这本身没问题。如果朱允炆采纳齐泰的建议,直接派人逮捕朱棣,就没后来的靖难之役了。

但朱允炆偏偏要采纳黄子澄的建议,先削周王等二线内屏藩王。

这么搞,既打草惊蛇,导致朱棣有所防备。

也导致朱元璋布置的第二道内屏藩王防线出现了漏洞。

齐王和周王被废黜,鲁王又是个娃娃。

当朱棣起兵靖难时,北平与南京之间,缺乏内屏藩王拱卫。燕军就像进菜园子一般,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第二个失策是朱元璋滥杀功臣,导致外姓功臣集团与皇帝缺乏之间起码的利益绑定。

前面说了,西汉分封比西晋强的地方,在于刘邦把功臣和外戚的利益与皇权绑定了

功臣和外戚只有效忠于皇帝,才能维持家族荣耀。一旦帝位易主,藩王登基,重用自己的一班心腹,大家都可能要靠边站。(实际上从文帝继承大统开始,旧有的功臣集团就渐渐退出了西汉的政治舞台)

皇帝有周勃、陈平、灌婴、周亚夫这些强人的辅佐,饶是不可一世的吕氏,兵强马壮的关东藩王,最终都被强大的中央给碾碎。

如果,我是说如果。

如果朱标不死,靠着朱元璋给他留下的太子党辅佐,朱棣根本不可能造反。

即便造反,也会被中央碾碎。

但朱标的死,打乱了朱元璋的部署。

为了扶持朱允炆上位,朱元璋不得不对太子党痛下杀手。顺带手,还把晋王朱济熺的老丈人傅友德,周王朱橚的老丈人冯胜给一并弄死。

而朱元璋滥杀功臣,让不谙世事的朱允炆继位的结果,就是中央的政治军事失衡,藩王对中央离心离德。非功臣家族出身,靠科举上位的职业官僚对皇帝也离心离德。

在藩王和一班职业官僚看来,无论是奉建文帝为正朔,还是改尊永乐帝。大家都是效忠朱明皇室。

他们利益、志向取向,是多元的。不像功臣集团,是与皇帝高度绑定的。

朱允炆在在位时,缺乏强人辅佐,就连可用的次阶储备人才也极度匮乏。他自然也就无法遏制朱棣的谋反了。

当然,话又说回来了了。朱棣造反成功,一大半的“贡献”都来自朱允炆。

他但凡听一点齐泰建议,快刀斩乱麻。都不至于沦落到兵败失踪的下场。

所以我们也不能因为朱允炆的失误,就把朱元璋恢复分封制的举动,给一棒子打死。

毕竟一个政策推出之初,肯定是符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和当时实际情况的。

咱们现在看历史,一眼争百年的同时,也要理解当事人的选择。

作为当事人,是很难感知到错误,尤其是感知到几十年之后才可能出现的错误。

出现了错误,后世子孙在根据新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正,进行一定的改革就好了。

这世界上从来就没有永远的真理,只有不断的革新,社会才能进步。所以我们没必要追根溯源,揪着辫子不放,老是把靖难之役的责任归咎于朱元璋。

点赞2、泰州市 网友:傲世俊颜

分封制,是中国商代起建立的分封诸侯的制度。

分封的对象除了功臣还有宗室;分封的形式是给他们土地和军队;分封的目的是让他们与最高统治者形成利益集团,维护王朝的统治。

西周灭商后,将分封制度发扬光大,更大规模地以封地连同居民分赏给那些王室子弟和为建立西周立下汗马功劳的功臣。

被封的诸侯在其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也有一定的责任和义务,比如服从天子命令;定期向老大朝贡;在发生真正的时候提供兵员和军费;维护周室安全等。

事实证明,分封制有利于巩固中央政府的统治。

但是凡事都是两面的,由于分封的诸侯权力过大,是事实上的国中之国;经过一段时间后,这些诸侯就会做大做强,不服从中央的命令,不履行自己的义务,甚至向老大叫板,架空中央。

周天子最惨的时候,周平王驾崩连埋葬费也没有,欠下臣民的债没有法归还而债台高筑;更有甚者,诸侯国如秦国还以下犯上攻打周天子。

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诸侯争斗损害了天子的权威,伤了帝国的元气,最后一根稻草就可以将其压垮。

所以秦朝建立后,秦始皇吸取了周朝灭亡的教训,用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建立了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王朝。

西汉建立后,刘邦实行一国两制,即在继承秦朝的郡县制的同时,恢复了周天子的分封制。

所不同的是,刘邦建国之后的分封,只封自己人即刘姓人,不封异性为王。

虽然分封的藩王权力跟周朝时相比没有那么大,但依旧削弱了中央政府的权威,影响到了王朝的稳定,王爷造反的事时有发生。

西汉时期发生过七国之乱,西晋时期发生过八王之乱,唐朝时期也发生过永王反叛事件。

内乱的发生虽然没有直接导致政权更迭。但对一个王朝的统治来说终归不是什么好事;甚至会打开潘多拉魔盒,敲响帝国丧钟。

比如西晋时期的八王之乱,破坏了社会稳定,摧毁了国家经济,导致了西晋亡国以及近三百年的动乱,为五胡乱华埋下伏笔。

因此赵匡胤建立宋朝之后,吸取前朝教训,非常重视加强中央集权,除了杯酒释兵权,剥夺了武将的军事指挥权,对于藩王的权力也做了很多限制。

赵匡胤虽然分封他们为王,但是中央政府一不给他们土地,二不允许他们有私人武装,三不许他们离开京城。

如此一来,他们只能规规矩矩,不可以乱说乱动。

因此纵观整个宋朝,哪怕是内忧外患的南宋时期,藩王作乱的事情都没有发生过。

但是到了明朝,朱元璋将分封制重新拾起,开始大肆分封自己的儿子。

除了太子朱标,朱元璋的24个儿子和一个侄子(靖江王朱守谦)都被封王,欢天喜地当上王爷,威风八面去外地就藩。

这些藩王的权力比宋朝大多了,不仅被授金册金宝,有万石岁禄,还在外有封地,有私人武装。

这些私人武装其实就是军队,规模在数千到数万之间。

藩王的政治待遇仅次于皇帝,所有大臣见了都要跪拜。

亲王的嫡长子,年满十岁,就被授金册金宝,立为王世子,拥有世袭特权。

而王爷的长孙,出生不久便可以被立为世孙,冠服视一品。王爷的其他儿子年满十岁,则被授涂金银册银宝,被封为郡王。郡王的嫡长子为郡王世子,其嫡长孙则授长孙,冠服视二品。

郡王的其他儿子,则被授镇国将军;其孙子授辅国将军,曾孙为奉国将军。

四世孙被授镇国中尉,五世孙授辅国中尉,六世以下则为奉国中尉。

跟前朝一样,分封制度成为影响国家稳定的因素,形成动乱的源头。

明朝的第二个皇帝,建文帝朱允炆上任伊始就看到了朱元璋分封制的危害,开始循序渐进削藩,希望剥夺叔叔们的权力。

不料他的削藩引起了藩王的恐慌和强烈反弹,燕王朱棣起兵造反,以尊祖训、诛“奸臣”齐泰、黄子澄,为国“靖难”为名,誓师出征攻打最高领导建文帝,历时数年的靖难之役由此爆发。

从此之后,除了汉王朱高煦小打小闹的造反,没有再爆发全国性的藩王叛乱。

因为深知朱元璋分封制危害的朱棣,开始削弱藩王的权力,消除了不稳定因素。

朱元璋虽然不是读书人,对历史也并非一无所知,不可能不知道分封制的危害。

既然如此,在他统治时期,为什么将宋朝早已抛弃的分封制重新捡起来视若至宝?

发自内心的亲情

朱元璋出身贫寒,父母死后甚至连埋葬的棺材都买不起。受过穷的人,更懂得珍惜,更注重亲情。

朱元璋的大多数儿子出生的时候,明朝还没有建立,他们跟着父亲颠沛流离吃了不少苦。

朱元璋虽然打仗时下得了手,诛杀功臣时心狠手辣,但是虎毒不食子,他对自己的儿子满怀深情。

皇子跟自己离京就任的时候,诛杀功臣动不动就让数万人血流成河的朱元璋,竟然像个娘儿们,“涕泪沾襟”,爱子之心可见一斑。

当了皇帝之后,朱元璋不仅希望他们能过上荣华富贵的生活,还希望他们彼此间相安无事,能善始善终,不受到迫害。

而给他们一定的权力,就能达到这一目的,让他们有安全感。

如果朱元璋不是爱子心切,在他内定孙子朱允炆接班的时候,就开始削藩了,不会将烫手山芋留给没有政治经验的孙子。归根结底还是亲情束缚了他的手脚,宁愿冒着之后发生动乱的风险,也不愿意去削藩。

分封制的弊端,在朱元璋活着的时候已经露出端倪。靖江王朱守谦

就任后胡作非为,朱元璋也舍不得依法严惩,只将他调回京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7年之后,让其到云南为王;但是朱守谦不思悔改,继续我行我素。

即便如此,朱元璋也不忍惩罚,没有加罪于他,反而将其安置在老家凤阳。

越是这样,朱元璋越是坚持自己的分封制。因为如果自己百年之后,继任者不会像自己这样仁慈对待皇子。只有巩固分封制,才能让自己的皇子免遭迫害。

诛杀功臣后的无奈

1368年(至正二十八年),30岁的朱元璋消灭了各路义军,在应天府称帝,实现了自己的帝王梦。

但这时的朱元璋还不能高枕无忧,北方还有蒙古残余,妄图卷土重来;广西、四川等地还没有攻占,政权还不稳定。

明朝建立后,从1370到1388年的18年间,朱元璋亲自开展的伐元军事行动就有八次。

而就在这期间,朱元璋为了让大明江山千秋万代永远姓朱,开始了史无前例的诛杀功臣行动。

因为那些功臣都不姓朱,跟朱元璋势同水火,他们随时随地都会拥兵自重,颠覆大明政权,所以必须铲除。

尽管北方还有战事,朱元璋已经迫不及待了。

当蓝玉、常遇春、冯胜、傅友德等忠臣良将良诛杀后,大明江山靠谁来捍卫,当然是朱元璋的儿子们。

北伐的时候,朱元璋的5个儿子都能担当重任;五子朱橚亲率兵役赴北平府援送粮草;四子朱棣能够亲自挂帅,带兵北征,还生擒北元大将索林帖木儿。

为了巩固政权,必须将功臣斩尽杀绝;为了平定北方,就只能重用自己的皇子,将他们封王,给他们带兵的权力。

朱元璋将自己的20多了皇子分别封王,让他们到全国各地就藩,拱卫京师,维护大明江山稳定。

朱元璋推行分封制的目的,就是让自己的皇子齐心协力,保卫大明江山。

比如,朱元璋在洪武十三年(1380年),让朱棣就藩燕京北平看守大明的北大门。

1388最后一次北伐结束后,又把十七子朱权封到大宁;完成这一系列操作之后,朱元璋高兴地说:“朕北顾无忧矣!”

胸有成竹的坦然

以朱元璋的精明,他不会不知道分封制的危害,更不会不知道四皇子朱棣才华超群,桀骜不驯,有野心。

而且被定位接班人的朱允炆,也看出了分封制的潜在威胁,祖孙俩曾经就此进行过探讨和交流。

《皇明史窃》记载,当时还是皇太孙的建文帝曾和朱元璋有过这样一段对话:

太孙曰:虏不靖,诸王御之;诸王不靖,孰(谁)御之?太祖默然,良久曰:汝(你)意如何?太孙曰:以德怀之,以礼制之,不可则削其地,又不可则变置其人,又其甚则举兵伐之。太祖曰: 是也,无以易此矣。

意思是说,如果有外敌,那么藩王可以协助皇帝抵御。那么如果藩王不守规矩的话,谁来抵御?朱元璋沉思之后,反问道:你觉得该怎么办?

朱允炆说:不听话,能够以德、以礼治之最好,要不然就是削地换人,实在不行只能举兵镇压。朱元璋听完说道,也只能这样。

朱元璋不知道孙子朱允炆在军事上不是儿子朱棣的对手吗?

但是那些能征善战的大将都被杀尽了,即使自己朱允炆即位后藩王发动了叛乱,无论鹿死谁手,江山还是姓朱。

正是朱元璋有这点自信,才决心推行分封制。

但是,朱元璋推行的分封制还是产生很多弊端,成为大明灭亡的主要原因。

明代宗室藩王们在明成祖朱棣和仁宗、宣宗之后,权力被限制,没有了大规模的私人武装,失去了发动叛乱的能力,只能花天酒地、拼命造人。

宗室人口,从洪武年间的二十多家,至正德嘉靖间繁衍到了2万余人。

到了明末,王室宗亲人数不低于10万。每个王室子弟都张着血盆大口,挥金如土、穷奢极欲。

比如明末被李自成杀掉的福王朱常洵,拥有庄田二万顷,还垄断了江都和四川等地的食盐和茶叶的销售。

福王被杀后,李自成没收了他的财产当做军费,出动上千辆马车,搬运了几天。

由此可见,藩王们的生活多么奢侈。

这样一个特权阶层,不但吸尽了民脂民膏,加重了百姓负担,激化了阶级矛盾,也减少了国家财政收入,为大明灭亡埋下伏笔;这跟朱元璋设立分封制的初衷背道而驰,是他始料未及的。

点赞3、通州市 网友:不衬微笑

朱元璋的宗室分封制度既不同于汉晋时期,又不同于唐宋时期。汉晋时期,皇帝分封宗室基本上都以封国的形式存在。各宗室藩王基本上都是裂土封疆,成为了国中之国,虽然国家名义上统一,但宗室藩王实际上都成为了独立的小王国。而唐宋时期,宗室藩王虽然镇守一方,也可以管理一方之政事,国家相对控制藩王的力度较强。相对于汉晋时期有了长足的进步。明朝朱元璋时期,他参考了之前历朝历代皇室分封藩王的案例之后,研究出了明朝所特有的宗室藩王制度。明朝的分封在制度上确实有了进步,其特色为“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且不可参合四民之业”。说白了也就是明朝的宗室藩王除了从朝廷拿着禄米钱财享受逍遥之外,再不需要做任何的事情。

《明史》记载“初,太祖大封宗籓,令世世皆食岁禄,不授职任事,亲亲之谊甚厚。”从这里就可以为看出,明朝分封宗室不会赋予宗室藩王任何的实权官职。但有一点特殊优待,那就是朱姓宗室子弟世世代代皆受到朝廷的供养。从这一点来看可就要了亲命了。朱元璋的分封制度虽好,朱元璋设计等也不错,寻思不给后代子弟任何权利了,但起码给后代留一个终生富贵衣食无忧。但谁能知道,就是因为这后来明朝越来越庞大的宗室群体拖垮了明朝的财政。国家连宗室都养不起,又何谈发展呢。

朱元璋之所以会实行分封制度也是从两个方面来考虑。首先分封是历朝历代都会去做的事情。除了秦始皇这位功高盖世的千古一帝意识到了分封制的弊端,所以彻底的废除了,而改为郡县制。但秦始皇之后的皇帝没有那个魄力,也没有那个决心。虽然自秦始皇之后,历朝历代的行政制度都脱离不了秦始皇的分封制度。但与此同时各个朝代也都保留了宗室分封的制度。毕竟好不容易当上了皇帝,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皇帝也不能免俗。自己当皇帝了,自己的亲人儿子们自然也得享受胜利的果实。这也就是分封制度的由来。而朱元璋也就是这么考虑的。毕竟他这个平民皇帝更加重视这方面。

除此之外朱元璋分封宗室还有另一个方面的原因考虑。朱元璋继位之后内心之中危机感十足,他一直认为自己的江山不稳当,所以为了维护朱明王朝的江山,朱元璋就把所有的人都分封到地方替中央监督各地,可能在朱元璋潜意识里认为,自家人靠的住。明朝的藩王名义上除了王府以外,即没有封地,也没有军队,但是作为皇帝的儿子,又有监督地方的职责,加上在地方经营百余年,进行土地兼并,还是有相当的实力。而且明朝初期还是一个特例,历史上朱棣就藩之后不也拥有军队,甚至可以独自对蒙古发动战争嘛。当然了,这也是个例,朱棣开始这个弊端就已经被修正了。但藩王始终是藩王,他们真要是包藏祸心,防也是防不住的。

感谢阅读。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转发评论支持一下。

点赞4、项城市 网友:朝飞暮卷

最近重新去看了一下明朝的历史,对朱元璋的分封制度,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过去我一直认为,朱元璋搞分封制,那完全就是自私自利的做法。

毕竟老朱打天下不容易,他有26个儿子,除了长子朱标是太子外,他想要让其他25个儿子都称王,在地方上做土皇帝。

不过我们从朱元璋分封诸侯王的地形图上,可能就会有其他的认识。除了自私自利的一面以外,朱元璋还是有其他考虑的。


一、朱元璋希望皇子们负责保卫边疆。

过去我认为朱元璋的分封制对中央的皇帝,实在是一种不负责任的选择。毕竟诸侯王们在自己的封地上,基本不受任何任人的控制,就连皇帝也很难插手。

其实从分封地形图上来看,朱元璋还是有考虑的,他的大多数儿子,都被分封在了北方,而当时的首都在南京。

所以说这些儿子们不光是去北方享福的,他们更是前往北方负责镇守明朝的边关。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因为历史上镇守边疆的大将造反的情况数不胜数,老朱认为只有自己的子孙负责镇守边疆,才能保证大明朝的安全。


  • 1、东北片区。

朱元璋将朱棣分封在北平,将朱权分封在内蒙古境内的大宁,将朱植封为辽王,镇守辽东,将朱模封为沈王,驻守在沈阳。将朱松封为韩王,镇守在辽东开原。

这些地方,过去都是元朝的地盘,后来朱元璋打下来以后,逐渐成为了明朝和北元之间较量的地方。从地理位置上来看,朱棣还处于相对靠南的地区,所以他在当时对大明朝的作用,远没有历史上吹嘘的那么重要。

  • 2、西北地区。

朱元璋将朱橞封为谷王,镇守宣府。将朱桂封为代王,镇守山西大同。将朱栴封为庆王,镇守在宁夏银川。将朱楧封为肃王,镇守在甘肃平凉,后改任甘肃张掖。将朱棡封为晋王,镇守在山西太原。

这几位藩王,主要应付长城正北面的北元势力,他们也都是手握重兵,占据有利位置。地位完全不比东北地区的差。

  • 3、内陆地区。

内陆地区的分封,主要以两湖地区和四川为主。其中两湖分封了朱梓为潭王,镇守长沙。朱桢为楚王,镇守武昌。朱柏为湘王,镇守荆州。而四川则是分封朱椿为蜀王,镇守成都。

当然也做了一个实验,让朱元璋的养子沐英担任了永镇云南的重任。这些内陆王爵,主要还负责镇守在山川要地,并不是多么富饶的地方。

从以上的安排来说,最艰险的地方,朱元璋都留给了这些儿子们。要么让他们镇守北方边境,跟北元抗衡。要么让他们镇守内陆,镇压地方豪强。


二、最富饶的地区,依旧留给了朱允炆。

朱元璋对孙子朱允炆算是比较不错了,虽然这些诸侯王也是麻烦,不过如果不削藩的话,在短期内,未必就能掀起什么巨浪来。

除了刚才那些地方以外,剩下的平原地区,全都是比较富饶的地方。这些地方良田众多,百姓殷实,全都被朱元璋交给了朱允炆。

这么来看,朱元璋对后事的安排,还算比较妥当。他不放心其他人镇守边疆,因为历史上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

汉高帝刘邦过去就把韩王信分封在北方,结果人家投降匈奴了,还带着匈奴人来打自己。后来他把那么好的好兄弟卢绾分封到了北方,结果好兄弟也叛变了。

所以说不是一家人,似乎总有些不放心。万一他们联合外人一起来对付自己,那朱元璋的后代子孙们,能吃得消吗?

我觉得这样的安排,有利有弊,在当时来看,的确是利大于弊的。毕竟再怎么乱,那也是老朱家的天下。


三、本朝永远只吸取前朝的教训。

封建王朝其实很有意思,总会吸取前朝的教训,至于再往前的历史,由于不够深刻,所以不会被本朝的人所采纳。

比如说秦始皇吸取了周朝的分封制教训,所以在秦朝实行郡县制。到了汉朝,又吸取了秦朝的郡县制教训,改成了分封制加郡县制。

再等到曹丕建立曹魏的时候,将兄弟们的权力都给取消了,再次在天下实行了郡县制。等到司马炎建立了晋朝以后,吸取了曹魏不分封子嗣兄弟的教训,一口气封了那么多司马家的王爵,结果导致了西晋的八王之乱。

紧接着南北朝时期,是大混乱的局面。一直到了隋朝,取消了分封制,改用郡县制。唐朝的时候,一度想要恢复分封制,结果约等于失败。


到了宋朝再次彻底废除分封制,把宗室子弟都摁在京城。等到元朝,正儿八经地实行了行省制度,算是一大创举了,是郡县制2.0版本。

那么明朝朱元璋建国以后,自然是吸取了元朝没有搞分封的教训。他认为地方官都不是自己家的人,自然不会为大元朝卖命,所以才会把江山给轻易丢了。

这话听着好像也很有道理,我们没有批评的权力,毕竟人家老朱才是当事人,最知道那个时代需要的是什么,最缺的又是什么。


总结:分封制错了吗?也不能这么说。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几乎有一半时间,是处于分封状态的。而且很多分封的王朝,其实也能延续很久。

比如说奴隶制社会的周王朝,延续了800年之久,汉王朝更是有400年之久。明朝也有200多年,所以不能说分封制就彻底错了。

当然了从普通人的角度去看,分封制肯定错了,为啥?因为普通人分不到一杯羹啊!那些撰写历史的文人们,没有哪个是得到分封的,他们自然要抨击这种制度。如果你给他一个王爵,再给点封地,你看他还骂不骂分封制。

参考资料:《明史》

点赞5、三门峡市 网友:史一刀

分封制的发展历程

历史上最早分封诸侯是在商朝时期,当时的社会生产力低,要完全实现中央对地方的统治也不现实,为了平息和其他部族的斗争,稳固统治而采取了分封制,西周时期也继续沿用分封制,功臣,宗室子弟被分封为各地的诸侯。

但是分封制的问题也很明显,就比如在周朝,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十分有限,特别是在周幽王之后,周天子的权威迅速下降,最后导致了春秋战国五百多年的诸侯混战。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立刻开始实施中央集权,但是秦国国运不长。

汉朝实施郡国并行制,在最初楚汉之争时,刘邦为了能和项羽一较高下,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只能分封了七位异姓王。刘邦在统一天下后,他又分析秦国灭亡的原因,他认为秦始皇没有分封宗室成员,这才导致了秦朝的迅速灭亡,于是这之后刘邦分封了宗亲,定下了“非同姓者,不得封王”的规定。

刘邦

但宗亲是以血缘关系为联系的,几代人之后,这种联系也就慢慢的远了,后来七国之乱爆发,这个问题更加直接的凸显出来,于是到了汉武帝执政时期,又颁布了推恩令,诸侯的嫡子除了长子之外,其他子嗣也能得到封地,看上去吃蛋糕的人多了,但是蛋糕还是只有那么大一块,间接的削弱了诸侯们的实力。

到了汉朝,一个相对稳定的分封制基本成型了,之后的朝代皇帝们为了巩固统治,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分封制逐渐被淘汰,就历史进程来看,实施中央集权制相比分封制更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发展。那么为什么到了朱元璋建立大明,又恢复了分封制呢?

朱元璋为何要恢复分封制?

明朝时期的分封制和其他朝代的分封制是有很大的区别,也可以说是权衡周朝,西汉分封制的利弊后,进行了改进实施的,符合明初的实际情况。

朱元璋把元朝赶出了中原,也曾经花费了很大精力想要彻底铲除元朝的残余势力,明朝建立之后,明朝的北方成为了大明防御的重点,要时刻抵御北元入侵,就意味着明朝需要在北方布置重兵防守,将军权分给子嗣显然比大将们安全很多,并且明初猛将如云,虽然后来大多数都被朱元璋搞死了。

朱元璋

这是朱元璋在明初实施分封制的背景,朱元璋分封自己的儿子们最初也是为了江山稳固考量,太子朱标是个非常厉害的人物,他在兄弟们中间也很有威信,朱元璋对他十分放心,就算将朱棣,朱权分封在外,朱元璋也相信朱标能够完全掌握大局,可惜朱标走在了朱元璋之前,这完全打乱了朱元璋的计划,朱元璋坚持选朱允炆接班,这也导致了靖难之役爆发。

另外朱元璋恢复分封制,这也可以看做是一次复古运动,“法古建邦,藩辅帝室”可以看做是朱元璋的理想,朱元璋实施的分封制,藩王们掌握有军权,但是却没有对藩地的治权,我们也可以将他们看做是朝廷委派驻扎到地方的将领,只是他们的身份是皇子,朱元璋就没有考虑过藩王造反吗?恐怕他也思考过这个问题,但是即便经历了靖难之役,天下不一样姓朱吗?

因此朱元璋恢复分封制,既有“法古建邦”的情怀在里面,也是出于对明初国家军事需要考虑的结果,但是让他没想到的是自己的计划被儿孙打乱,要养活这些宗室子弟,也给朝廷带来了巨大的财政负担。

我是玄坤,一个热爱并不断学习历史文化的求学者,每天一点分享,期待着朋友们的关注留言,能多和大家交流学习,感谢各位阅读,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赞6、玉林市 网友:隱世佳人

朱元璋和刘邦有一个不好的名声,那就是杀开国功臣。在大部分人眼中,开国功臣对一个王朝的建立有着巨大贡献,他们理所当然应该得到优待。但是有一个关键性的问题,为什么开国功臣愿意听皇帝的?不用多想就知道,当然是因为开国皇帝能力强,别人愿意跟着他干。比如刘邦不过是一个亭长,而朱元璋更惨,甚至穷到做和尚,到处要饭过活。所以可以看出一个问题,这些功臣是因为皇帝的能力才愿意臣服。如果老皇帝死了,新皇帝没有老皇帝那么厉害,那么这些开国功臣还会听话吗?不用想就知道,以开国功臣的能力,资历,阅历,新皇帝实际上是不好处理这些人的,毕竟他们跟着老皇帝打天下,树大根深,势力强大。

对于老皇帝而言,所以自然在活着的时候就得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比如刘邦,击败项羽以后,就开始铲除异姓王。至于说跟着他打天下的开国功臣,刘邦此时还无力解决这些问题。还好刘邦老婆吕后实力强,开国功臣是被压制着的。吕后去世以后,汉朝的那些老臣子就诛杀了诸吕,并废掉了吕后所立的皇帝,专门拥立了实力最弱的刘恒,这便是后来的汉文帝。无论是汉文帝、还是后来的汉文帝,他们对功臣集团都是不断打压的。比如《周亚夫与汉初功臣集团的没落》里的话来总结就是:

汉初功臣集团是西汉最初的统治基础。汉初政权的重心 ,长期偏向以丞相为中心的政府 ,而皇权相对较弱。汉文帝即位之后 ,开始了向专制皇权的转变。功臣集团由于其“少文多质”的特性 ,政治势力不断衰落 ,终于退出了历史舞台。周亚夫之死 ,就是功臣集团的落幕悲歌。

看到这里,也许有人会问这和朱元璋搞分封制度有什么关系。前面提到开国功臣集团对皇权的威胁,从中就可以看出一点王朝建立初期皇权是非常脆弱的。因为乱世刚结束,人心并没有归附,所以这个时候实力最重要。为了加强皇权,提高皇家的权力,老皇帝自然得想一些办法,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分封制。皇帝把自己的家族成员分封到各地去做王,以及通过姻亲关系,笼络一大批文臣武将,可以极大的提高皇家的实力。

对于分封制度本身来说,实际上周朝的时候就有了。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分封制度产生了许多问题,比如诸侯国与周王室关系变得非常疏远,他们并不听从周王室的命令。所以秦朝统一天下以后,取消了分封制,实行郡县制。秦朝这样做最早可以追溯到商鞅变法。商鞅这个人很了不起,他为了激发秦国人种地打仗的积极性,取消了贵族特权。在当时的秦国,只要地种得好,仗打得好,都是可以得到封爵。然而,秦朝的贵族则非常的惨,因为他们没法像祖辈那样享有特权了。商鞅这个办法好的一面就是极大了调动了老百姓的积极性,可问题在于这变相削弱了皇室宗族的权力。换句话来说当时的秦朝皇帝权力特别大,风险也异常的大。

因为在古代的时候,一个皇帝往往拥有一个庞大的家族,各个皇族成员享有特权,在各个国家的方方面面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皇帝的背后是整个皇族。

如果皇帝出了问题,那么皇族有力量进行干预。可是商鞅变法以后,皇帝背后皇族的势力有限,所以皇帝出了问题,皇族心有而力不足。

秦朝搞郡县制二世而亡,这给后面的人留下了很深的教训。不过郡县制的确是一个好东西,有助于皇帝治理天下。于是刘邦一方面继承秦朝制度,另一方面则进行了一定的修正,比如他再次搞起了分封制度,目的也是为了加强皇室的权力。

众所周知,朱元璋和刘邦非常相似,所以朱元璋在明朝初年搞分封制度就毫不奇怪了。

点赞7、英德市 网友:故巷笑别

朱元璋当过乞丐,穷怕了,分封是为了让他的后代们吃穿不愁,永享富贵!当然,这话不能明说,圣旨上写的是为了大明朝安定团结,长治久安,永世太平,朱家的人要带头吃苦受累,守卫边疆和天下富庶之地,永掌兵权,财权,册封朱……为……王!

点赞8、临海市 网友:天朝汉子

朱元璋实行分封制度,名以上是恢复古制、效法汉晋,但事实上确实继承了蒙元的“宗王出镇制度”,利用血缘关系来维护朱元璋心目中的“家天下”

明初内外局势的不稳定需要军事力量加以震慑,但朱元璋一向对家族之外的文臣武将缺乏信任,面对蒙元近百年的“宗王出镇制度”的成功经验,进行继承借鉴而形成明朝自己的诸王分封制度,就成为朱元璋不得不为之的选择。

【一】明初内外局势不稳定,需要军事力量震慑

开国之初,太祖朱元璋选择定都南京,是因为江淮一带是其长期经营、势力巩固的地区,同时兼具鱼米之乡、水运便利等经济条件。

定都南京也带来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朝廷对边远地区的控制,恐怕鞭长莫及

比如北部边疆直接面对蒙元残余势力的虎视眈眈,元顺帝退居上都开平`“引弓之士,不下百万”,元太尉拥众二十余万盘踞辽东,河南王扩廓帖木儿带甲数万留驻陕甘地区。

西南边疆则是鱼龙混杂,土司势力和蒙元残余势力都在其中

如此形势,就必须要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对蒙元残余势力进行威慑乃至消灭。

朱元璋面临选择,是派大将统兵驻扎,还是派血亲出镇统兵,这是一个难题。

【二】朱元璋对文臣武将的猜忌,是根深蒂固的

众所周知,朱元璋在明朝立国之后,通过各种理由大杀功臣。你也许会说他变态、残忍、冷血,但不得不说这是朱元璋与功臣宿将之间的信任太过脆弱,猜忌之心太甚促使他采取了这些诛杀之举。

朱元璋对文臣武将的不信任,并不是开过之后才有,而是伴随他进入红巾军到建立明王朝的整个过程,几乎可以说是根深蒂固

朱元璋自加入红巾军,就亲眼目睹并亲身经历各个农民军建立的政权之间的相互杀伐、你死我活,同时伴随着太多属下将领的叛变、投降。对朱元璋自己来说,就是夺取了郭子兴的势力,并铲除郭子兴的余部,接着又被邵荣、谢再兴一再的叛变弄得几乎败亡。

这样的经历,加上朱元璋太过低下的出身,天生的自卑感带来极度保守的政治意识,他不会对那些出身地主官僚阶层的文臣武将有多大的信任

且不说开国之后的诸王分封出镇,就是在建国之前自己的儿子还没长大,朱元璋每得一地一城,都要用义子这种“仿血缘关系”,来出镇各地进行防范。


《国初事迹》载:太祖于国初以所克城池专用义子作心腹,与将官同守。如得镇江,用周舍;得宣州,用道舍; 得徽州,用王驸马; 得严州,用保儿; 得婺州,用马儿; 得处州,用柴舍、真童; 得衢州,用金刚奴、也先; 得广信,用周舍,即沐英也。

【三】蒙元“宗王出镇制度”的成功经验,坚定了朱元璋分封诸王的信心

按照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对古代政权属性(官僚制、家产制、封建制)的界定,蒙元在政权属性上肯定属于家产制,也就是把国家视为黄金家族的“家族财产”,国家不是由皇帝一个人为代表的来管理,而是由整个黄金家族来管理。

在管理形式上,忽必烈之前实行的是“兀鲁思”制度,也就是裂土分封,每个家族成员分得一块土地,并享有高度的自主权。

在忽必烈进入中原,建立大元之后,由于汉地情况与草原存在很大差异,同时也受到汉地文化的影响,因此不再裂土封疆。而是改为“宗王出镇”,派出皇帝的至亲(一般是皇子)出镇地方,给与统兵军事大权,以军事威慑震慑地方,巩固元朝的统治。但出镇的宗王一般只享有军事权,而不干涉地方的行政人事等权利,与汉晋时期的封王区别很大

蒙元的“宗王出镇制度”,前后延续百年,在镇压红巾军的过程中,也发挥了相当的作用。

在朱元璋这种亲身经历者看来,元代的“宗王出镇”无疑是有成功一面的,是值得借鉴和继承的

在明初内外局势不稳的情况下,需要军事力量出镇地方,而家族之外的文臣武将又得不到信任,那就只有选择靠血缘关系来维护政权了。

就连明初的那些文臣武将,似乎也认为分封诸王是理所当然,没有一点反对的声音,这不得不说是蒙元“宗王出镇制度”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朱元璋对分封诸王的权力是有所区别的,边地的亲王才有实际的军事指挥权

朱元璋选择分封自己的儿子们为亲王出镇地方,对边疆和内地又有所区别。按照《皇明祖训》的规定,“凡王国有守镇兵,有护卫兵。其守镇兵有常选指挥掌之,其护卫兵从王调遣。如本国是险要之地,遇有警急,其守镇兵、护卫兵,并从王调遣。”

内地诸王只能调动自己的“护卫兵”,而不能调动“守镇兵”,具有象征性的镇守地方意义,有食邑但无行政权力。

边疆地区(险要之地)的亲王,则作为一地的最高军事长官,赋予他们掌有军事指挥权,“护卫兵”和“守镇兵”都可以调动,可控制的兵力在数万或十数万。

如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就是因为出镇边疆,才拥有数量庞大的军队可供指挥,也才有了造反的实力。

总之,朱元璋实行分封制是当时政治现实的需要,也是继承和借鉴蒙元“宗王出镇制度”的经验,加以改造的结果。

点赞9、聊城市 网友:易伤风

分封诸侯王,常常引发内战。

汉代有七王之乱,西晋有八王之乱,都是诸侯王挑战皇权的典型例子。

因此,自西晋八王之乱后,后世天子对分封很谨慎,隋唐宋历代,各王的权力都受到严格限制,不再裂土一方了。

然而,朱元璋建立大明后,又搬起了分封制度,赋予藩王相当的权力。

朱元璋,为何要开历史的“倒车”呢?

继承者

首先“开倒车”的,不是朱元璋,而是老朱推翻的大元。

蒙元来自草原,入主中原后,虽然做出了一些调整,但其各类制度仍然保留了草原民族的特点。

早在成吉思汗时期,为了统治广袤的疆域,成吉思汗就将土地分给诸子、兄弟。

元代建立后,忽必烈继承此制,先后封诸子为王,各镇一方,赋予政治、经济特权。

朱元璋本淮右布衣,起兵反元,打下地盘后,要立刻恢复生产、生活秩序,不可能拿着古书去学习唐宋制度,当然是以袭承元制最为稳妥、方便。

因此,朱元璋立国之初,主要就是袭承了元制。

因此,明初的分封制度,元代的分封制(源自草原)不无传承。

当然,对朱元璋这样的创业之主来说,当然不会只是简单的继承前朝的制度。一些不合本意的制度,即便暂时继承,也是要逐渐改变的。

比如,明初时,继承了元代的中央官制,导致相权过大,威胁皇权,朱元璋毫不含糊,干掉胡惟庸,甚至连宰相制度都废除了!

因此,朱元璋是否继承元代的分封制,关键还看他本人的治国思想。

非要开“倒车”

对于分封制度的危险,朱元璋是不可能不了解的。

即使不了解,也有人提醒过他了。

洪武九年,朱元璋下诏求直言。

叶居升上奏,回顾了古代分封制的危害,讲述了七国之乱、八王之乱的历史,并建议限制诸王的权力、护兵。

朱元璋见奏大怒,将叶“系死狱中”。

从此,“后无敢言者”,再没有人敢提这个事情了。

虽然朱元璋脾气不好,但像这样因人谏言,直接将人“系死狱中”确实不多见。

而且,经常看朱元璋事迹的朋友都知道:朱元璋是有“杠精”精神的,对于不合适的言论,一般都是要直接批驳的。

然而,这一次,朱元璋没有留下什么反驳之言,直接把人弄死了事。

看来,朱元璋不是不了解分封制的危害,而是有自己的想法。

掌控地方

朱元璋的北伐之所以能迅速取胜,除了自身厉害,还在于元代四分五裂。

自元代中业以来,地方军政权力膨胀,以有割据之象。

到红巾起义后,王保保等地方势力作大,不但不能团结抗击朱元璋,还无休止地互相征伐,便宜了朱元璋。

显然,加强对地方军政的控制,是朱元璋当务之急。

朱元璋分封之初,赋予了藩王极大的权力。

当时,王府的长官,左右相、左右傅,都是从二品的勋臣大吏,又兼任了地方行省的左右丞、参政或都司、卫所军官等职务。

因此,诸王可以通过属官,对地方的行政、军事、人事等关键事务进行充分的监督。

诸王被分封在太原、北平、大宁、广宁、宣府等边塞,及青州、桂林、西安、开封、武昌、长沙、成都、南阳等名都大邑,“上卫国家,下安生民”。

如此,作为朱元璋的军政代表,诸王可以很好的监督地方,加强朝廷对地方的领导。

军权转移

要维系大明的稳定,不但加强对地方的管理,更要加强对军队的控制。

朱元璋时期,大明的都城在南京。

而大明的主要国防压力,在北部边疆。

北元的实力很强,即便是徐达领军,也难以一举剪除,必须长期驻扎大军。

然而,如果长期由勋臣将领在此领军,难免威胁皇权。

因此,朱元璋分封年纪比较大的几个儿子在秦、晋、燕地,负责指挥作战。

随着朱棣、朱权等人年纪渐长,军事才能成长起来,朱元璋赋予他们统一指挥之权,节制诸将。

到朱元璋晚年,朱棣等人已能承担起防御外患的重任后,朱元璋开始加快军权转移。

一方面,像蓝玉这样“强得过分”的将领,直接作掉。

另一方面,傅友德、耿炳文等将领,则接受朱棣等人的节制,随同作战。

如此,朱元璋将军权由勋臣大将手中转交到塞王手中,从根本上杜绝了异姓将领的威胁。

自以为可以奏效的限制之法

那么,朱元璋真的不担心藩王威胁皇权吗?

退一万步说,藩王再怎么威胁皇权,也是朱家子孙,总好过让异姓将领威胁皇权。

当然,朱元璋也是不愿诸子夺位的。

因此,朱元璋也制定了一系列错失,严格防备诸王威胁皇权。

首先,朱元璋从制度上,剥夺了诸王擅自调兵的权力。

朱元璋规定:各都司兵,必须得到王令和朝廷调令才可行动,没有朝廷调令,即便得到了王令,也不得行。

如此,诸王能比较自如掌控的,只有自己的护卫。

有些藩王的护卫数量不小,但与卫所兵相比相形见绌。

如此,诸王有指挥权,能发挥其才干守边,但调兵权有限,难以造反。

其次,朱元璋晚年,还收回了一些至关重要的权力。

其中,最重要的是“生杀大权”。

我们知道,生杀大权,是实权中至关重要的部分。

掌生杀大权,你看他不顺眼,杀了就杀了,随意;没有生杀大权,你看他不顺眼,他还可以跟上级汇报,使你不得自专。

此外,王府官员的选用、废黜,也都由朝廷决定。

如此,诸王实际上很难直接利用王府的力量图谋不轨。

最后,朱元璋还限制诸王联络。

包括朱棣在内,任何一王,以其自身的实力,都不足与朝廷抗衡,所以,限制诸王见面,使诸王不得相互串联,再闹出“七国之乱”这样的联合起兵来。

出乎意料的悲剧

应该说,朱元璋的限制之法,原本真的是足够的。

建文帝即位后,推行削藩。

不过十个月时间,五王被削,各王毫无还手之力。

此后,建文帝对朱棣动手时,朱棣的力量被严重削弱,燕王能用的一度只剩下张玉、朱能等800余护卫。

即便在朱棣起兵后,其实力与朝廷也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要知道,七国之乱时,叛军的地盘、兵力,一开局就足以与朝廷相当。

即便是在朱棣势起之后,占据绝对优势的朝廷大军,仍有几次直接杀掉朱棣,或全歼燕军的机会。

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建文帝还是让朱棣夺了天下。

可以说,朱元璋的布局原本是够用的。

他没有低估制度对诸王的约束,也没有低估朱棣的才能,唯一低估的,是建文帝君臣的拙劣、迂腐。

错误,始终是错误

朱元璋有很多理由推行分封。

然而,理由再多,也无法掩盖的是:这是一个过时、错误的举措。

靖难之役,燕王夺位,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朱棣夺位后,开始对分封制进行了大调整。

朱棣先是封赏诸王,恢复被建文削夺的王,以安抚人心,争取广泛支持,安定局势。

很快,朱棣就徙封军权较大的宁、辽、塞王,将北方边防的指挥大权收回。

随即,以过失、劣迹为名,削废五王,剥夺了他们的权力。

朱棣自己迁都北京,“天子守国门”,不再诸王承担边防重任了。

朱棣进一步限制诸王的活动,剥夺诸王的权力,使诸王失去实权,只保留了经济特权,而无法威胁皇权。

如此,朱元璋推行分封制,期望诸王控制地方、掌握军队、“藩屏王室”的构想彻底失效了。

然而,朱元璋分封制的弊端却日益严重。

保留了经济特权的藩王们,其迅速增长的人口给大明带来了巨大的负担,是后来大明财政破产的重要因素,又侵占土地、鱼肉乡里,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朱元璋的分封,终究是一个错误!


朱元璋推行分封,自称是“遵古先王之制”。

然而,事实上,朱元璋的分封,与周、汉、晋的分封制并不相同。无论是权力、实力,明代藩王与古代诸侯王都不可同日而语。

朱元璋的分封,是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将异姓将领的军权收归朱家,由朱家子孙“屏藩王室”,确保朱家对天下的统治。

然而,最终,朱元璋的设想并未实现。

靖难之役后,朱棣父子事实上废除了诸王的权力、责任,使藩王们只有“享福”。

最终,藩王们不但在“屏藩王室”上毫无作用,甚至成了大明王朝沉重的负担。

明末,崇祯号召诸王助捐,以应对危局。

然而,诸王虽富,捐者却寥寥,似乎对大明的危亡无动于衷。

朱元璋若泉下有知,不知会作何感想?

点赞10、林芝市 网友:千鸟飞飞

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极为特殊的一个年份,因为就在这年奋六世之余烈的秦始皇终于消灭了山东六国中坚持到最后的齐国,古老的华夏大地迎来了崭新的大一统帝国时代。秦始皇废除了分封制,转而在全国推广郡县制。秦朝的郡县制为中国后来两千多年的地方行政制度奠定了主流基调。尽管郡县制是自秦朝以来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主流,不过在漫长的两千多年间也时不时会出现一些特例。

秦以后有三个王朝部分重启了分封制,然而重启分封制的三个王朝都出了乱子:汉高祖推行郡国并行制为汉景帝年间的七国之乱埋下了伏笔;西晋统一天下后大封同姓宗室子弟为王酿成了八王之乱;明太祖朱元璋分封藩王成为了日后朱允炆、朱棣叔侄的皇位争夺战最早的导火索。按说有汉朝和西晋的例子在前应当会使朱元璋有所警惕才是,可为什么他还是执意要分封藩王呢?

既然在朱元璋之前汉、晋也曾部分恢复分封制,那么重启分封制就绝非朱元璋心血来潮的独创。朱元璋之所以要分封藩王与汉、晋等朝代有共同的原因,但也与朱元璋当时所面临的客观环境有关,因此明朝分封藩王也有不同于汉、晋之处。首先我们说说汉、晋、明分封藩王的共同原因。古代王朝实行分封制其实一般是从政治需求和皇帝的私信两方面来考虑的。

当年汉高祖刘邦铲除韩信、彭越、英布等异姓王后大封刘姓子弟为王就有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之意。毕竟自己好不容易才当上了皇帝,那么总得让自家人多少跟着沾点光嘛。朱元璋作为中国历史上出身起点最低的皇帝这种“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思想更为强烈。朱元璋称帝后对待大臣和对待自己的家人可谓是“冰火两重天”。尽管封建皇朝的皇帝大多把天下看作是家天下,不过有明一代对宗室子弟的优待可以说是前所未有。

朱元璋给明朝的官员们制定了中国历史上最低的工资标准,给皇族子弟制定的俸禄标准却唯恐不厚。明朝皇族宗室的爵位一共分为亲王、郡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八级。明朝给这些爵位的禄米分别是:10000石、2000石、1000石、800石、600石、400石、300石、200石。爵位最高的亲王除了每年1万石的禄米之外还会赐予一百顷以上的田地。

即使是爵位最低的奉国中尉每年也能领到200石粮食(合2400斤)。奉国中尉的禄米如果按每人每天吃一斤粮测算足够一个六口之家吃上一整年还富余。况且每季爵位对应的收入除了禄米之外还有银钱、田地。如此优厚的待遇使朱元璋的子孙后代都能充分享受到太祖爷的“革命胜利果实”。话说回来朱元璋毕竟是一个政治家,所以他最优先考虑的一定是王朝长治久安的政治问题。

朱元璋之所以要分封藩王也不是单纯只为了满足自己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私心——事实上朱元璋决定分封诸王是经过充分政治考量的。秦以后郡县制确实成为了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主流,但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分封制与郡县制孰优孰劣恐怕不能简单一言蔽之。分封制与郡县制的优劣还是要结合特定历史时期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秦朝就不搞分封制,可结果却是二世而亡。

汉高祖刘邦总结秦亡的经验教训时就认为秦朝缺乏强有力的同姓宗室力量支撑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刘邦得天下后就推行郡国并行制:在原属秦国的关中地区实行郡县制,在原属东方六国的关东地区推行分封制。汉朝的分封尽管闹出了七国之乱,但汉王朝却成功摆脱了二世而亡的命运。汉朝之后的曹魏政权也不搞分封,可结果立国不到30年就被司马氏给架空了。

司马氏能以士族力量为基础篡权上位在相当程度上也有赖于曹魏宗族势力的薄弱。司马义称帝后对比周、汉的长寿与秦、魏的短命决定吸取经验教训:以宗室掌兵抑制各地不断膨胀的士族。朱元璋分封诸子为王其实也同样有从大臣手中收权的考虑。众所周知朱元璋是一个权力欲极强的人,因此他为了强化集权硬是废掉了自秦朝以来沿袭1600余年的丞相制度。

权力欲极强的朱元璋对大臣们是极不放心的。朱元璋晚年正是在这种心态的促使下大肆杀戮开国功臣。朱元璋分封诸王的初衷首先就是为了屏藩王室:通过分封诸子到各地将军权由开国名将逐步回收到诸子手中。朱元璋登基称帝之初面临的内外形势其实不容乐观:这时元朝残部虽已退居漠北草原,但仍始终对中原虎视眈眈。与此同时志在集权的朱元璋与开国功臣集团的矛盾正在潜移默化滋长着。

自从靖康之变以后长城以南、秦岭淮河以北的中原汉地在金、元等北方少数民族王朝统治下已经历了两百多年。长时间的南北分裂状态导致明朝初年南北方汉人在很多方面都存在不小的隔阂。朱元璋时代的都城南京位于江南地区,因此对北方地区的治理以及防御北元残部的国防需求相对不利。朱元璋也曾考虑过迁都西安、洛阳、开封等地,不过迁都这样的大事必须通盘考虑方方面面的问题。

在正式迁都以前通过委派儿子们镇守边关以分封暂代迁都似乎是一个有效的解决办法。在朱元璋的设想中诸王可以协助天子加强对天下的统治。分布在边塞的诸位藩王可以节制诸军镇守边疆,同时藩王掌兵也在无形中将开国功臣手中的军权收了回来。朱元璋在长达三十多年的统治时间里先后三次分封诸子为王。朱元璋一共封了二十二位亲王和一位郡王,从而初步奠定了明王朝的藩王格局。

朱元璋把辽、宁、燕、谷、代、晋、庆、肃诸王分封在九边扼守边境要塞直面外患,把秦、周、鲁、齐、楚诸王分封在二线。内外两线藩王之间刻意拉开几百里的距离。如果北方蒙古势力南下首先要过外线藩王这一关,即使外线藩王这一关被突破后还有二线屏障。这样中央就有充足的时间调兵遣将。不至于像宋朝一样北方防线形同虚设,因此只要外敌入侵就能杀至京城附近。

内外两道屏障的设置其实对藩王本身也是一种制衡:如果外线藩王造反首先得突破内线藩王这道屏障;如果内线藩王造反就会遭到中央政府和外线藩王两面夹击。汉、晋、明恢复分封制其实都只是部分恢复,因为汉、晋、明等朝代分封的藩王早已没昔日周天子分封的诸侯王那样大的权力。尤其是明朝在吸取了汉、晋的经验教训后对地方藩王采取了诸多限制性措施。

《明史》记载“太祖大封宗籓,令世世皆食岁禄,不授职任事,亲亲之谊甚厚”。由此可以看出明朝分封宗室不会赋予宗室藩王任何的实权官职。但朱姓宗室子弟世世代代皆受到朝廷的供养。理论上明朝的藩王除了王府之外没自己的封地,除了王府的护军之外不能拥兵。藩王在没地盘、没兵权的情况下实际地位只相当于总兵(他们与总兵的唯一区别只在于他们是皇子)。

按说没自己的地盘就不可能征税,那么自然也就没自己的收入,所以只能靠朝廷财政养着。藩王们手里没钱没军队又如何能造反呢?看起来这样似乎是不应该出问题的,但请注意这只是理论上的一般情况。既然是一般情况,那么自然就有特殊情况。燕王朱棣恰恰就是一个例外情况:理论上除了燕王府的护军之外朱棣无权调动一兵一卒。朱棣在与蒙古人的战争中所指挥的军队严格意义上其实是朝廷的军队。

这些军队只是在战时朝廷许可的前提下由朱棣作为将领指挥,可并不代表这些军队就是朱棣的私人武装。问题在于这仅仅只是从制度设计层面是如此,但朱棣这个人在军队中的威信事实上相当于把他指挥的部队变成私人武装了。等到朱允炆削藩时如果直接派人逮捕朱棣可能就没后来的靖难之役了,但朱允炆偏偏要采纳黄子澄的建议先削周王等内线藩王。

这样做造成了几个后果:首先是打草惊蛇使朱棣这个主要对手有所防备,其次在与朱棣正式翻脸之前先把内线藩王们得罪了。等到朱棣起兵靖难时北平与南京之间已缺乏内线藩王拱卫,所以燕军就像进菜园子一般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等到朱棣登基称帝后意识到了分封诸王制度设计上的bug,所以对地方藩王采取了更为严格的限制措施。在朱棣以后明朝再没第二个藩王能掌握军权的。

从朱棣以后明朝的藩王们已安心远离政治了。除了正德年间的宁王朱宸濠之外再也没出现过藩王谋反的现象。这时藩王已不再对中央构成政治上的威胁,但却成为了朝廷财政上的沉重负担。有明朝一朝光是郡王就册封了924个,郡王之下的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都是按几何级数增加的。公元1595年明朝宗人府户籍人口档案记载:朱氏皇族共有人数157000多人。

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山西巡抚杨澄筹向朝廷奏报:居住在山西的庆成王朱钟镒在这年8月已生育子女94名,从而一举刷新了朱姓皇族的生育纪录。洪武年间山西一省只有一位晋王,然而到了嘉靖年间山西全省有封爵的皇室后代已增长到1851位。洪武年间的河南省本来也只有一位周王,然而到了万历年间河南已有5000多个皇族后代。后来明朝为供养庞大的皇族宗室就把大量土地划为皇室直接经营的皇庄。

明朝的藩王们除了需要耗费国家财政大量资金之外还会在朝廷制度许可之外利用自己的优势盘剥百姓:各地的藩王们利用自己手中的政治特权、经济特权、法律特权开始强占田地。万历时年间成都府十一州县中王府占地十分之七、军屯占地十分之二、民田仅有十分之一。藩王的家眷连同家丁佣人加起来固然数量庞大,但再大也不可能比民间百姓的数量更多。

一家一姓就占了地方上十分之七的土地,而占人口绝大多数的百姓只占十分之一。如此剧烈的土地兼并现象导致了两方面的结果:一是朝廷可征的田赋收入大为减少,二是失地农民的数量大为增加。一边是失去土地后生计无着而只能造反的农民,一边是拿不出钱来镇压或安抚起义的朝廷。这种现象的持续发展实际上就已注定了明王朝必然走向灭亡的命运。

明朝的藩王们除了土地之外还有其它搞钱的路子:历代明朝皇帝将一些地区的商税、鱼刻岁米赏赐诸王。藩王们则往往在水陆要津私设税关向过往商贾征税。此外他们还开设店铺经营各种垄断商品。以前历朝历代由朝廷直接专卖的食盐在明朝逐渐成为地方藩王既搞乱了生活必需品的物价,从而加重了百姓的生活负担,同时又影响到了国家财政收入。这样一来的结果就是“三镇之军需、九边之储饷无所措办”。

据《明实录》记载:河南地区在万历六年时以福王为首的九位宗室藩王大概占有河南田地的十分之一。这其中福王由于颇受万历皇帝宠爱得以拥有田地3万顷,而且还获得了河南部分地区的盐铁专卖权。明朝万历年间全国财政支出1854万两白银。这其中光花在皇族宗室身上的费用就高达552万两(占国家财政开支总数近三分之一)。要知道同时期万历三大征一共只花费了1280万两白银。

换句话说明朝供养王爷们两年的财政开支几乎就相当于三次大规模军事行动的花销。到了明朝末期面对农民起义军和关外清军的双重打击时崇祯皇帝已很难再拿出钱来发展军备了。这时明朝每年需要供给皇族藩王的钱粮已超过了全国田赋收入的总和。这意味着朝廷的财政收入光是拿来供养这些王爷们都已相当勉强,更不要说这时内忧外患的明朝还需要大量资金救济饥民、充当军费。

崇祯曾试图向自己那些皇亲国戚们募集资金,然而这些皇亲国戚们一个个哭穷不给。最终崇祯只得通过加征辽饷、练饷、剿饷的方式筹措军费,然而这样做反而激起了民间更大的反抗情绪。朱元璋生前恐怕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他的子孙后代所需俸禄会膨胀到比明朝一年田赋税收还多,他也不会想不到自己的子孙后代会通过兼并土地、经营食盐等方式使朝廷收入锐减、百姓生计无着。

朱元璋更不会想到这些王爷们作为明朝体制下的既得利益者却在朝廷危难之际选择袖手旁观、醉生梦死。直到明朝灭亡前夕皇亲国戚们仍在享受着末日来临前最后的狂欢。直到农民军抵达河南时福王朱常洵依然不肯捐出一分钱给朝廷筹备军费。当李自成攻陷洛阳后福王朱常洵被烹杀。蜀王和楚王家里钱财堆积如山,却不肯为国家出半分力,最终万贯家财全都落入了张献忠手里。

知识推荐

八哥问答——日常生活学习知识分享。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669@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7808号-3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Copyright 2023 www.1260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