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生活百科知识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综合百科生活常识数码科技传统文化互联网健康时尚影视娱乐教育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互联网

从不亏待下属的杨广,为何最后却死在了最信任的人的手上?

提问时间:2023-07-05 02:28关键词:杨广

从不亏待下属的杨广,为何最后却死在了最信任的人的手上?

点赞1、廊坊市 网友:安沫熙

文 | 子木,简书作者

历史上多人都想成为千古一帝,让自己美名百世流芳。但这何尝不是万难之难?凡能成就一翻轰轰烈烈伟业的,除了拥有过人的胆识谋略,还要具备的东西太多。

不屈的意志,完善的个性心态,果断看准时机并狠心取舍,以及最重要的——最大程度实现民心的所向。

如能将此几项运用自如,天下王土,皆尽握掌中。

然而,志向何其远,但韬略欠佳者,即便在自己政绩斐然,功盖千秋之际,依然得面对众叛亲离,不保朝夕的悲罹之命。

公元616年,隋炀帝杨广第三次丽游江南。

而这一次,每个人都看出来,他对这里的花草飞禽,亭台楼阁都有种神经质的迷恋。似乎只有这里才是他真正的故乡,而千里之外的那个洛阳城,早已和他了无关系。每一天,只见得杨广的都江宫内,灯火通明歌舞升平,那些肥环瘦燕们围绕着杨广争宠献媚。一时间行宫内欢笑声与丝竹琴音交织一片。

这热闹喧天的景象,令那些为未被战火洗礼的江南百姓,误以为这真是盛世下的一派繁华。

杨广一手握着酒杯,一手将一美女揽入怀中,任凭那个美女摸着自己的胡须,又将剥开的葡萄喂入自己口中,随即朗声大笑。

难道,如此过着夜夜笙,歌纸醉金迷的酒色生活,就是他人生的最终目标?

也许是,也许不是。

在这糜烂的日子里,他并不是永远沉溺其中的,每当他清醒的时候,就会被那无边的恐惧,山一般的压力折磨的痛苦不堪。

北方的局势,已经完全无法控制。各地的起义暴动,已让这个曾叱咤半生的人,现在焦头烂额。每当他一人独处时,便静静的回忆着这些年来,由风光一世跌落到现在中原的烽火四起。

自从自己继位以来,似乎就没有什么闲暇的时光,创建了分科考试为机制的科制,让更多有远大抱负的志士实现了理想,寒门子弟从此也有登上仕途机会。

为了边境维持长久的安定,御驾亲征平定了西域数国,使其对大隋俯首称臣。人民早已被边境上那些游牧骚扰的苦不堪言,而现在终于能生活的舒心了。而已臣服的各国,每年只需为以任宗主国的大隋朝贡,便可享受永久和平。

最重要的是那条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真可谓乃壮举。茫茫四千里的宽广运河,让南北交通,文化,货运得到了无法想象的提升。让中原的经济因此而空前繁荣,让南北的交流,融合,向着更加便利的方向发展。如此的伟绩,真可谓前无古人。

然而,历史总会开一个巨大的玩笑。总想仿效秦皇汉武那样做千古一帝,却因过于在乎所谓风范道义,大国尊严,致使那卑鄙的高句丽小国出而反而,将大隋玩弄于孤掌。

仁义?就是太过于讲究仁义了!

这个辽东小国控制着辽河流域,已开始不断壮大。企图与突厥联合,图谋中原。

大隋受到这般赤裸裸的威胁,怎能无动于衷?但本可轻松取胜的战役,却因来自于自己那所谓面子,竟不肯听从主将们的建议搞突然袭击,而要来一场正式的对决!?

好吧,每次付出惨重代价就要逼近敌方城池时,对方就以白旗相挂,言之准备受降。隋军刚一松懈,那边缓过气来便反扑!如此反复戏弄,可自己还要下令以礼相待!却看不见随军大量的精锐已经尸横遍野!

至此,我大隋的三十万热血男儿,就在此一役中,损失殆尽!

而也正式因为这场损失惨重的战役,强烈的震撼到大隋的根基。国家机器已经处于严重损坏中,而平时那些因自己急功近利,而向各地摊派的沉重徭役,更是引的民怨载道。如今纷纷都借着国运动荡揭竿而起了。

每每想到此时,杨广的心便想刀剜一般。

回去?那些要收拾的烂摊子太多了,自己已无法控制。倒不如,在这个风景如画的温柔乡里,继续编造自己心中已经不实际的美梦吧!然而,这样的时日还能维持多久?也不管它了。舒适一天是一天,如果,那个不详的日子什么时候真的到来了,那我就悉听天命吧!也许,这就是老天为我安排的最后一条路。

人往往一旦放弃了斗志,便是神仙也无力把他救回。杨广沉浸在这糜烂的生活里,却苦了那些一同前来的数千禁军。本来就都是些西北汉子,在这种烟花粉都怎也不得适应。可现在杨广却要在此扎下根来,这如何是好?

此时的中原早已乱成一锅粥,各地军阀,民间起义不断。以李渊为首的起义军为早日攻破长安,竟以到时进入长安城后,将城中女人,财务统统交付突厥为承诺,欲得其协助!

而此时,杨广的禁军部队妻小都在长安城内安置,怎能眼睁睁的看着她们惨遭突厥人的毒手!?即便是忠于皇上的禁军,也是血肉之躯的汉子,这种不堪忍受的耻辱,如何还能不动摇!?一时间禁军内不断有人逃散,已经无法控制。

公元618年,3月10日,禁军武贲郎将司马德戡与直阁裴虔通,屯卫将军宇文化及等密谋,设计攻入杨广行宫。

杨广接到消息为时已晚,本想化妆逃走的他,被裴虔通在西阁逮个正着。看那情形,他们是不会放过他了。

临死前,杨广对着叛将问道:“我何罪之有?”

叛将当然已杨广当政期间无视百姓疾苦,修河伐异搞的劳师动众,致使民不聊生的理由,判其罪该万死。

而杨广再问:“我确实有负与百姓,但何时亏待过你们?”

众将一时都知心中有愧,而无人做答。

又问:“今日之事,是谁挑头”?

司马德戡回到:“普天之下无不怨声载道,想杀你的又何止一个两个!”

至此再无需多言,一尺丝巾将杨广送上了最后归途......

其实,对于他的功过评价,很多人心中自有论衡。所谓的荒淫无道,暴虐昏庸,杀人如麻这些不堪之词,皆来自唐朝史编撰的《隋书》。此书也成为很多人对其评价时,最多借鉴的史料。而实际上,否定以前肯定当下,为每朝代必做之事。

有人说过:“秦始皇做过的事,他多半都做了,但是他没有焚书坑儒。隋炀帝做过的事,唐文武帝多半也做了,但唐文武帝贞观时代远不及他大业年间的富庶。然而,秦始皇、唐文武帝都有‘千古一帝’的美誉,隋炀帝却落了个万事唾骂的恶名。”

而他下意识的力求完美,想建立不朽的伟业。但其个性与心态却使他变得急于求成,而最终,将自己先前用心血换来的美誉和臣民的拥护,透支一空。

这样一个争议颇多之人,只愿后世能用公正的眼光,做以评价。即便不足颂扬,但也愿功过分明。

点赞2、汉川市 网友:夜寒风

一个帝王的个人能力,决定了他当皇帝的下限;而他对不同意见的容忍程度,则决定了他的上限

公元616年秋,得知龙舟建成,隋炀帝杨广兴冲冲地准备东下江都。

右候卫大将军赵才劝阻,被他关进大牢;

建节尉任宗力谏,被他当庭打死;

奉信郎崔民象再谏,被先行卸掉下巴、其后斩首;

途中,奉信郎王爱仁劝阻、请杨广返回关中,被斩首;

到了梁郡,有人拦车劝导,斩首......

接连这么多“不听话”的人被杀掉后,再也没人敢唱反调。杨广在宇文化及、宇文智及等亲信的簇拥下,裹挟着大部分朝臣,在十多万精锐骁果军(御林军)的保护下,浩浩荡荡往江都开拔。



但讽刺的是,随着杨广带着大军东进,身在太原的表哥李渊趁虚而入突袭长安、轻松占据了关中地区,并以此为基地抢占天下;

就在一年多后,杨广被当初拥护自己南下的宇文氏兄弟等人弑杀。临死前,他还愤愤不平:“朕确实有负百姓,但对你们这些人却是有求必应、高官厚禄从无吝啬,怎敢背叛我?!”

杨广自认为死得很憋屈,但实际上一点儿都不冤。这里姑且不提“巡游不息,外勤征讨,内极奢淫”等司空见惯的罪名,他聪明一世糊涂一时、违反了“帝王之术”的基本准则,已经注定了自己惨遭背叛的结局。



先秦的法家,可被视为最勤恳的“帝师”,他们苦心孤诣、费尽心思地从各个角度出发,总结出怎么有效地驾驭臣民,既能让他们为自己干活出力,又能防止被其蒙骗、忽悠。其中,以韩非子尤为系统。

《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里,列举了帝王驭人的七大要点,包括被人津津乐道的疑招诡使、挟知而问、倒言反事等经典“腹黑”套路。但这里面的第一点,就是“参观”:

观听不参则诚不闻,听有门户则臣壅塞

啥意思呢?

君主观察、听取臣子的言行,一定不能轻易下结论,最好能加以验证再做判断;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获取信息,如果只询问某一个、某一伙人,很容易受到蒙蔽。



用咱们熟悉的方式来理解:一个领导者,必须得允许下属发表不同意见。

世界上并不存在十全十美的人,任何人的认知都会存在盲区;古时候,那些至高无上、对一个帝国拥有生杀予夺大权的帝王同样如此,至强、至辩、至明的理想圣君几乎是没有的。因此,那些为人称道的英明之主,大多有一个共同点:能够容忍臣民发表不同意见,即使它是错的。

千古一帝秦始皇足够霸气,但我们也要知道的另一面。尉缭曾评价:“秦王为人,蜂准,长目,挚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我布衣,然见我常身自下我。”外形让人胆寒的他,却也会低声下气地对待一个平头老百姓,只因对方所言对自己极有价值。

再比如刘邦,在英武逼人、霸气横溢的项羽面前,就像个小混混,但他能够听取陈平、张良、萧何、韩信等一群天纵英才的意见;相反,项羽身为不世出的军事奇才,却以独夫的形象哀叹着“时不利兮”挥剑自刎;

西汉多明君,其后的文、景、武无不是虚心纳谏的君王,三国的曹操、刘备、孙权都留下了礼贤下士的典故,唐太宗李世民与魏征的故事更是被传为佳话。



可以这么说:一个帝王的个人能力,决定了他当皇帝的下限;而他对不同意见的容忍程度,则决定了他的上限。这就是历代王朝经常进行制度、机构改革,但“谏官”却永远存在的原因。

而杨广则是个难得的反面典型。

论天资,他自小就“美姿仪,少敏慧”;

论努力程度,他“好学, 善属文”;

论才学,他学富五车,仅因个人爱好,就数十年如一日、组织文人编纂了数十万卷书籍;

论资历,他少年时就被父亲委以重任,安排了当时最好的幕僚团队帮其体验生活、建功立业,“南平吴会,北却匈奴”,个人业绩在诸兄弟中最为成功。



然而,就如《隋书》所说的那样,他“恃才矜己,傲狠明德”,就是因为太聪明了,才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极度自信、自大、唯我独尊。

隋文帝杨坚其实给杨广留下了雄厚的人事班底,高颎、苏威、杨素......这些都是能够独自撑起一个政权的牛人。但除了刻意对其逢迎的杨素外,高颎由于批评其作风过于奢靡,被以“妄议朝政”为名诛杀;苏威如实汇报全国各地民乱四起的事实、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却被扣上了“老革多奸,以贼胁我”的帽子,虽然侥幸躲过一死,却被免为平民、一家三代被拉进公务人员黑名单。

对国家宰辅尚且如此,本文开头赵才、任宗、崔民象、王爱仁等人的遭遇就不难理解了。

而杨广信任的,就是那些投其所好、刻意逢迎之人,最典型的就是守文述以及他的俩儿子宇文化及、宇文智及。史书称,这俩兄弟“皆无赖”,但因自小跟着杨广为伴,从此飞黄腾达,不仅能迎娶公主,甚至犯了死罪也能被赦免。



最终,杨广在杀死了无数反对者之后,却死在了奉承者的手下,实属咎由自取。

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即使不是帝王,我们身处复杂的职场,也要留心“正直难亲,谄谀易合”的道理。当一个人随时对你奉承、说好话,那可千万要打起精神,不要被糖衣炮弹迷惑;相反,有些人即使挑你的刺,但并不是毫无理由的人身攻击、颠倒黑白,我们其实都可以平静下来换位思考:难道自己真的存在这个毛病?

在任何时候,如果只是被人唱唱反调,其实并不吃亏。

点赞3、双鸭山市 网友:酷派皇朝

谁说杨广不亏待手下?杨广是个说话不算数的人,很小气,所以,后来没有人帮他。雁门郡被突厥十万骑兵围困,他和十万人在城里,没有粮草,人相食,士气低落,这时,部下建议杨广发誓许诺。杨广在士兵中发誓,打败敌人,突围出去,人人升官三级,后来突厥撤兵了,他就赖账,全国都知道,军官再也不信任他了。这是资治通鉴有记载的。

点赞4、商洛市 网友:屎里有毒

杨广是如何“从不亏待下属”的,有哪些具体的事例,我不太清楚。缢死他的令狐行达,是不是他“最信任的人”,我也不太清楚。我倒是知道另外一位历史人物,对下属也是“极好的”,要不要来看一看?


说有这样一位领导,战场上非常勇敢,打了无数逆天之战。但是他对下属说话温和,态度亲切。如果下属生病了,他会把为之痛心流泪。有的时候,他还会把自己的食物分给下属去吃。

放到头条上,这妥妥的理想领导、“别人家的领导”啊,是不是?

可是呢,这位领导手下人才,却纷纷跑到敌人方面去。为什么?


有一位从这位领导手下,投奔了敌人的将军,这样分析这位领导:当手下立了大功,应该封官奖赏的时候,领导却舍不得了。刻好的官印拿在手里,摩挲得棱角都平了,他还舍不得发出去。

嘿,你想用几句关心的话语、几碗精美的食物,抵消了我应得的高官厚禄?你真当天下人都是傻子?

熟悉历史的人一定看出来的,“这位领导”是项羽,评价他的人是韩信,韩信投奔的是刘邦。投奔刘邦之后,韩信也不是马上就发达了的。但是一旦刘邦认识到他的能力,就拜他为大将军,给他充分的发展空间。

如果隋炀帝杨广,也像项羽一样,把说几句好话、分一点食物,就当成是“不亏待下属”的话,他的结局也就可以理解了。

知识推荐

八哥问答——日常生活学习知识分享。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669@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7808号-3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Copyright 2023 www.1260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