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补充: 当初朱元璋赏赐了一个三品官的道士两个宫女,这个道士听说了这件事之后居然挥刀自宫了,这是为什么呢?
有一年,明太祖朱元璋赏赐了一个三品官的道士两个宫女,这个道士听说了这件事之后,居然挥刀自宫了,这是为什么呢?
朱元璋的后宫里面宫女无数,这些宫女在宫中是地位最为低下的人,她们都是经过挑选才能进宫的,因此个个容貌姣好,被选入宫后如果得不到皇帝的宠幸就不能乌鸦变凤凰,就只能做些侍候皇帝和后妃们沐浴更衣,端茶倒水,洗衣,浇花这些粗活,皇帝有时也会开恩放一些年老的宫女出宫,她们可以嫁人生子,如果皇帝不允许,她们则只能老死宫中。
朱元璋有一个爱好,就是将这些宫女赏赐给有功的大将或文臣来笼络人心,当年他看到大将常遇春婚后多年都没有一儿半女,担心常遇春绝后,就赏赐两个宫女给他,这可让常遇春为难了,他家里的那个母老虎太彪悍了,有一天常遇春只是随口夸了一句宫女的手好白,他的老婆就把那个宫女的手给剁了下来,这个母老虎真的不知道天高地厚啊,那可是皇帝御赐的,放在家里应该供起来的,你倒好把她的手给剁了,打狗也得看主人,朱元璋肯定不能容忍这种大不敬,就把他老婆大卸八块而且还煮成了肉粥,还赏给常遇春一碗,后来常遇春也抑郁而死。
朱元璋十分敬佩张三丰,有一次专门去拜访他,但是张三丰碰巧外出云游,朱元璋只见到了张三丰的得意门生邱云清,邱云清刻苦钻研道家经典,为人豁达大度,诚实忠厚,他是张三丰举荐的人才,朱元璋对此人非常器重,破例将邱云清提拔为正三品的太常寺卿,掌管天下道教。
邱云清自幼就喜欢道家文化,后来来到武当山,拜张三丰为师,当时张三丰正在武当山修建开创道场,邱云清出力不少,张三丰对他的勤劳和才华非常欣赏,并举荐他做了武当山五龙宫的主持道人。
朱元璋不仅对邱云清封了官,他还加封了邱云清的祖宗三代,毕竟当时的朱元璋连神仙都可以封官。
朱元璋对他器重的人一不赏金二不赏银,尤其喜欢赏赐宫中的宫女,反正宫中大把的,他特意挑了两个宫女给邱云清,这要是一般的官员早就高兴坏了,可邱云清修的是全真派,全真派的教规是不能结婚生子,不可饮酒吃肉,让自己带两个宫女实在是不方便,不仅违反教规,还会遭人耻笑,但是皇帝的赏赐又不能推辞,思前想后,邱云清最后挥刀自宫了。
邱云清之所以这样做,既接受了朱元璋的赏赐,又不会派破坏道家的教规,不得不说邱云清还真的下得去手,看来朱元璋赏赐给别人宫女都会给别人带来大的麻烦。
据《大岳太和山志》记载,邱玄清本是元末明初人,他自幼痴迷道家文化,年幼便出家做了道士。
洪武四年,已经44岁的邱玄清为了提高道学修养,慕名前往道教圣地武当山,拜张三丰为师。
(邱玄清剧照)当时张三丰正致力于兴建道观,开创道场,旨在将道教武当派发扬光大。
邱玄清勤劳有才干,在修建道观等事务上出力不少。
张三丰对邱玄清的表现非常赏识,因此待道场建成后,便携他云游四方。
有一次,张三丰带邱玄清在终南山穿山过野,突然指着山崖上的一处破茅屋说:“此吾初学道处。”说完便让邱玄清在此居住,而自己却飘然下山访友而去。
不久,天色昏暗,狼行虎啸,不绝于山崖上下。
邱玄清惊惧不已,偏偏腹中饥饿,又不敢出门觅食,只能困于床角惶恐四顾,突然他看到屋椽墙缝中有几卷残书,便壮起胆子把书从墙缝中取出。
翻开书卷,邱玄清发现皆是道家精妙之理,于是大喜过望,也顾不得门外狼行虎啸和腹中饥饿,一心诵读书中妙语。
这一读就是好几日,待邱玄清读完全卷,顿时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张三丰剧照)正在此时,张三丰推门而入,笑称道学精妙之书,全在此处,还就邱玄清不明之处,为其一一传授。
随后,张三丰命邱玄清重返武当山,担任五龙宫主持道人。
当时,建立大明王朝的朱元璋亦久闻张三丰名气,一心想请张三丰入宫为官,好向他讨教延年益寿等诀窍。
张三丰素来闲云野鹤,不愿受俗事约束。所以,面对朱元璋数次派人来请,他都避而不见。
但毕竟是一国之君,张三丰亦不想惹怒朱元璋。眼见朱元璋态度坚决,无奈之下他向朱元璋推荐了邱玄清。
邱玄清奉召入宫后,得到了朱元璋的重视,不仅被封为正三品的太常寺卿,负责皇家宗庙祭祀等事务,还得命“佐掌天下道教”,除此外,还诰封三代,可谓恩宠至极。
邱玄清亦很合朱元璋心意,每次朱元璋“问以晴雨之事”,邱玄清总“奏对立有应验”,因此,朱元璋愈发对他看重。
有一次,朱元璋见邱玄清身边无人照应,于是专门赐给他两个貌美如花的宫女,希望能为他解劳去乏。
没想到朱元璋的一番好意,却让邱玄清烦恼不已。
(朱元璋剧照)本来,道人不但不能食酒肉,还不允许接近女色。
面对朱元璋所赐的两个宫女,他如果收下会被天下人耻笑,说他违反教义;不收下,则又违背皇帝之命,属大不敬之罪。
思来想去,邱玄清都找不到折衷的办法,无奈之下他只得挥刀自宫,然后才谢主隆恩,收下了两个宫女。(这事记载在王世贞编写的《皇明异典述》中:“邱玄清尝为监察御史,以二宫人赐之,遂自宫。”不知道王世贞的记载是否属实?如果属实,确实也太难为邱玄清了,也可见朱元璋皇权的可怕。)
洪武二十六年,邱玄清对弟子言:“我当谢天恩弃尘世而去也。”
言毕又上表朝廷,俗事皆毕后,他便沐浴更衣,端坐瞑目,于次日羽化升天。
朱元璋知道后,立刻亲敕谕旨,命礼部右侍郎前往武当山“祭于太常卿邱玄清之灵”。这也算是给邱玄清的一点安慰吧。
(参考史料:《富平县志》《大岳太和山志》)
这个道士可是大名鼎鼎的武当派开山祖师张三丰的高徒邱玄清,初任监察御史,后官至太常寺卿,掌管皇家宗庙祭祀兼掌天下道教,官至正三品。
《皇明异典述》记载:“邱玄清尝为监察御史,以二宫人赐之,遂自宫。”
《万历野获编》载:“上以二宫人赐之,遂自宫”。
以上两个史料,应该就是“朱元璋赏给道士两个宫女,道士得知后挥刀自宫”的说法的出处。而《皇明异典述》则是明代文学家、史学家王世贞所编写,应该有一定的可信度;《万历野获编》应该是参考《皇明异典述》编撰的。
那么,这究竟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敕建大岳太和山志》记载:“丘玄清……见张三丰真仙,举为五龙宫住持”。
据该资料介绍,邱玄清自幼出家,洪武四年(1371年)慕名前往武当山,拜张三丰为师。当时,正值张三丰开拓武当香火道场,邱玄清勤勉用事,道学纯青。因此,待道场草创,即被张三丰举荐为五龙宫住持。
当初,邱玄清刚到五龙宫时,四处荒凉萧瑟,破败不堪。为此,他带领蒲善渊等弟子“拾瓦砾、理故墟、构庐室”,从而使五龙宫旧貌换新颜。同时,他胸襟大度,精研道经,敬心民事,成为张三丰门下的第一高徒,也是武当派全真教仅次于张三丰的高道。
洪武十七年(1384年)至十八年(1385年)间,朱元璋因张三丰名声颇响,遂两度诏请其入京,但是由于他时隐时现,行踪莫测,或故意避之。因此,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朝廷将名声仅次于张三丰的邱玄清召来京中,并官拜监察御史,不久晋升为太常寺卿,掌管皇家的宗庙祭祀,官至正三品,并佐掌天下道教,诰封三代,深得明太祖朱元璋信赖。
据《国朝献徵录》记载,每逢大祀天地,朱元璋必住斋宫,并向邱玄清请教天地之事,邱玄清每次都能从容应答,无不应验。
后来,不知朱元璋是出于笼络邱玄清的想法,还是想要试探一番他的道心,或是真心关心他的私生活,或是想让他“阴阳双修”等目的,打算赐给他两名美貌宫女。
然而,一心向道的邱玄清闻知处事后,面色大变,“力辞弗授”,果断挥刀将自己给“阉”了。对自己也够狠的,其道心可谓坚如磐石。自宫后:“真俨然一妪也”,其相貌渐渐趋于女性化。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二月,朝中无事,邱玄清返回五龙宫。十四日,他对弟子说:“明日是我归期,我当谢天恩弃尘世而去也。”接着,他沐浴更衣,并上表朝廷。十五日清晨,弟子见他盘腿端坐、神情安详,已瞑目羽化,享年67岁。
朱元璋闻讯后,立即命礼部右侍郎张智带其谕旨,到武当山“祭于太常卿邱玄清之灵”。在大明的历史上,以道士身份享此国礼待遇者,仅有邱玄清一人,也算是种安慰吧。
但是,清乾隆五年的《富平县志》却对邱玄清的身世另又说法,书上说,因朱元璋“赐以宫女,固辞不受”,不久弃官隐入终南山,从此不知所终。
不过,无论是那一种说法,都体现出了邱玄清严守清规戒律的修道之志,坚守信念的问道之心,一代高道可谓名副其实。
图片来源网络
我是水煮汗青,我来回答。
明朝时期最神秘的人物除了失踪的建文帝朱允炆,应该就是张三丰了。特别是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的很多行动都与这两人有关。
比如郑和下西洋,有传言说是为了寻找失踪的建文帝;自从永乐五年开始,曾有人检举一位名叫溥洽的僧人藏匿了建文帝,朱棣便开始派人四处“访仙”,寻找名为“张邋遢”的高人,而这位张邋遢正是张三丰。
朱棣找张三丰被传是与建文帝有关,不过他的老爸朱元璋却是真的去寻访过张三丰本人,不过并没能见上一面,而是见到了张三丰的徒弟邱玄清,并将其聘为太常寺卿,官至三品,掌管天下道教。
张三丰的高徒——邱玄清
邱玄清,又叫邱长春,陕西富平县人。年轻的时候因为访道而来到武当山,拜了一位老道为师傅。当时那老道性格怪异,动不动就骂邱玄清,而且对他呼来喝去,就像指挥奴隶一样。不过邱玄清一点也不放在心上,每天都很认真的做事,对师傅也是非常尊敬。
有一天,邱玄清与老道一起游历四方,来到终南山顶的时候,老道指着三间破茅草屋说:“这就是我当年修道的地方。”他吩咐邱玄清也留在这里修炼,如果饿了就自己去找柴火煮屋檐下的石头来吃,说完老道就走了。
邱玄清一个人住在茅草屋内,晚上的时候又冷又饿,他想着师傅交待过可以煮屋檐下的石头来充饥,可转念一想,这些石头就算能煮熟自己也未必咬得动啊?干脆继续呆在屋内看着周围发呆。
忽然间,邱玄清发现茅屋内的墙缝里塞着一些书卷,连忙取出来看,里面记录的全是道家的精髓!邱玄清顿时来精神了,他将这些书卷一张张细看起来,甚至忘记了时间。几天过去了,他没吃也没喝,终于把书卷全部看完。
这时候,他的老道师傅回来了,笑着对他说:“我的书你都看完了,感觉怎样?”邱玄清向老道说了自己的看法,老道非常开心,将自己的绝学都传授给了他。邱玄清这才知道,眼前这位老道就是自己的偶像张三丰。
张三丰收了邱玄清为入室弟子,安排他去武当山主持五龙宫,自己则云游四方。洪武十四年,朱元璋慕名前来拜访张三丰却未能遇到,邱玄清为了不让朱元璋失望而归,决定代师入朝为官。
邱玄清做官后表现得非常出色,朱元璋每次问他什么时候会下雨,什么时候会天晴,他都能准确地回答,因此也受到朱元璋的赞赏。在他晚年的时候,朱元璋觉得这么有本领的大臣应该赏点好东西给他啊,知道他还是单身一人的时候,决定赏他两名宫女。
在朱元璋赏了邱玄清两名宫女后,史料上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富平县志》所说,邱玄清因此辞官归隐终南山;另一种说法是《皇明异典述》所述,邱玄清挥刀自宫,以此来表示自己恪守清规戒律的决定。
我的观点
关于邱玄清被赏赐两名宫女的说法,我觉得《富平县志》比较合理。
明朝有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关于“自宫”。朝廷一直禁止平民通过自宫来应聘太监,最严厉的时候,所有自宫者与“执刀”参与者,都会被处于斩首或者充军,但依然阻拦不住民间的“自宫潮”。大太监魏忠贤就是通过自宫换来太监一职,最后成为明末权倾朝野的宦官。
朱元璋时期对于自宫也是持反对态度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自宫者会被认为是不孝。邱玄清作为三品官员,他不可能去违反朝廷禁令,而且他如果自宫成为阉人,他的三品职位该如何安排?因此,我认为他辞官归隐的可能性更大。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在下方评论留言。
这道士可不简单,而朱元璋明知道这道士不近女色,还非要送两个宫女给他,这事情更不简单。
元末清初之时,道教在中原的地位很高,或许因为朱元璋本身就当过和尚的缘故,朱元璋在登基成为皇帝后,让手下的人注意天底下有才华的“道士”,如果可以的话,让他们入朝做官,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龙虎山著名的道士,五龙宫道长丘玄清被明朝廷邀请入朝为官。
让一个道士入朝为官,很多人当时就纳闷了,道长是厉害,可这和当官也扯不上关系啊?
其实当时的社会背景下,道士是一个学识和思想不亚于科举学子的群体,不仅不亚于,甚至有过之。
就拿丘玄清来说,他拜师之后,便与师傅研习道教经典,在生活中,他注重清修,锤炼自己的内心,因为道教里的一些思想,本身就是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因此在文化贫瘠的时代,道士当官并不稀奇。
得到了朝廷的邀请,丘玄清应约入朝。
丘玄清这个人,为人有原则,能够守住自己的底线,不像那些打着幌子招摇撞骗的“假道士”。
其次丘玄清这个人对政治也很有自己的看法,在朝廷里属于一股清流,很快朱元璋就注意到了这位“得道高人”,丘玄清因此在大明朝廷扶摇直上,有的道士顶多能转型当个知县,可丘玄清则是厉害了,他最高官至监察御史,同是洪武朝的刘伯温,就当过这个官。
当然啦,丘玄清明面上最高的官职不只是监察御史,监察御史只是他“实权”最高的职位,意味着丘玄清的政治地位,可丘玄清在朝廷那么多年,也没有弹劾过什么大人物,朱元璋给丘玄清安排了另一个官职,这个官职是在唐代尚且流行的“太常寺卿”。
太常寺卿负责的是朝廷的“祭祀”活动,所以丘玄清的身份也是超然的,“神职”地位还要比“官职”高。
恢复太常寺卿这个位置,也是基于朱元璋自身对道的好感,还有丘玄清的能力。
丘玄清成为太常寺卿,这对道教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明朝洪武年间,道教在中原的发展很迅猛,久而久之,朱元璋也越加欣赏丘玄清,于是有一天,朱元璋做出了一个决定。
他要给道长丘玄清,送两个宫女。
按照常理来说,皇帝表示亲近臣子,送宫女,这是很正常的方式,不过对于朱元璋和丘玄清这对君臣,朱元璋送宫女这件事就真的不简单了,在历史的记载中,丘玄清做人的原则很高,内心的最高理想是追求道,没有犯下大错,明知道正统的道士不近女色,特别是丘玄清这个著名的道长,朱元璋这样的做的深意耐人寻味。
在明朝《国初太常寺卿行实》的记载中,说到了朱元璋给丘玄清送两个宫女的事情,但是这上面所记载的是,丘玄清拒绝了朱元璋的好意,因为丘玄清的拒绝,朱元璋更加看重了丘玄清,认为丘玄清是一个真正的高人,可对于这个“君臣和谐”的说法,后世有人存在不同说法。
在明代王世贞的《皇明异典述》的记载中,丘玄清没有拒绝朱元璋的“好意”,与其说没有拒绝,更应该是“不能”拒绝。
朱元璋在位期间,较为讨厌别人推回他的赏赐,丘玄清自然知道这个事情,可是他自己本身就是道教的代表,不管是在江湖中的名声还是自身的原则,他都不可以破戒,最重要的是,他不知道这是不是对他“道行”的一次试探,于是他动手了:
“丘玄清尝为监察御史,以二宫人赐之,遂自宫。”
自宫便是对自己施以“腐刑”,丘玄清一边不能拒绝,一边则是不能破戒,为了两全其美,他只能让自己变得残缺。
自宫之后,丘玄清便坐稳了自己真正的高人名声,即便以前私下有人议论他是“道貌岸然”,这一次对自己的果断和狠辣,让丘玄清彻底正名,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这也是有利有弊。
而丘玄清自宫一事,上面也说到了,其实并没有那么简单。
因为在明代以前,就有皇帝赠女给道士,最后导致道士自宫一事,很巧,这个人就是元代著名的道士丘处机。
“元太祖尊礼丘长春,欲妻之以公主,遂自腐以告绝,其日乃十月九日。”
成吉思汗知道丘处机是道教高人,于是想把自己的女儿(或者是蒙古公主)嫁给丘处机,可是丘处机身在的教派原则就是不能破戒,不允许近女色,但是丘处机不可能拒绝成吉思汗,因此丘处机只能“自宫”,以此来表明自己的决心,这件事情,也被视作丘处机“被针对”的一次威胁。
所以,前有类似的事情,朱元璋不仅知道全真教的“原则”,甚至可能都是知道丘处机自宫这件事,因此他送两个宫女给丘玄清这件事情,背后的深意让人难以说清楚。
如果丘玄清是一个贪官污吏,或者是人品有问题倒还好说,可是丘玄清的确证明了自己是一个“有原则”的人,这里面的道道就让人百思不解了。
不过为了洗去朱元璋以皇权针对丘玄清,导致丘玄清自宫的“阴谋论”,后人也说了丘玄清只是为了效仿前辈丘处机,因此才自宫明志,这和朱元璋赐宫女给他没有任何关系,但这个说法是极其牵强的,在全真教中,不是走投无路,不存在以自宫明志的习惯。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如果朱元璋百分百信任丘玄清,不可能以宫女这等美色来试探丘玄清,即便在明代的正史中,朱元璋“赐宫女”一事都是没有否认的,前面说了皇帝给臣子赐嫁是常见的事情,但问题丘玄清是个道士,而自古以来皇帝给道士、高僧等“赐嫁”,是一种变相的侮辱。
换另一个角度来说,可能丘玄清因为某事和朱元璋有了过节,因此朱元璋才有了这样的“赏赐”。
因为前有常遇春的妻子伤害了朱元璋送给常遇春的宫女而被处死,丘玄清自然不可能说对宫女冷暴力,或者说,只要丘玄清接受了这两个宫女,他的确不用自虐进行自宫,可是如此一来,他的名声就败了。
而且还有可能很快会被替换掉太常寺卿的位置,这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丘玄清代表着道教,他如果出了问题,整个道教都会因为他而蒙羞,祖宗事业毁于一旦。
前不可违抗皇命,后不得苟且偷生,这就是典型的“阳谋”,虽说不知道朱元璋当时这样做这件事的出发点是不是设置了这一个阳谋,可是后果的确让丘玄清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即便是道士,自宫之后,便已经不属于完整之人,身后之事难说。
若是仅有丘玄清一个事例,难免会真的让人认为是朱元璋“忘了”全真教不近女色的原则,而丘玄清自宫明志,这将是一段美名。
可事实上,朱元璋成为统治者的多年岁月里,他试探臣子,不允许他人忤逆他的事情非常之多,所以关于丘玄清自宫一事,朱元璋是要负有一定责任的。
而这件事情也不是什么“君贤臣良”的典范,背后更是有着让人说不清的意味,不过对于道教而言,丘玄清的确做到了保全自身还有道教名声的坚韧决定,光是于此而言,丘玄清的确不得不让人对之决心敬佩,正如他的前辈丘处机一般。
本文原创自“纪元的尾声”
明太祖朱元璋是一个自带光环的皇帝,关于他的故事实在多得让人眼花缭乱。我们常常用“平民皇帝”来说他的出身。的确,人们不断地提说朱元璋的家庭背景。传说他的出生很有传奇色彩,这为他后来成为真龙天子(皇帝)做了很好的铺垫。也为他一生和道教解不开的情缘找到了理由。
说是他爷爷在村头睡觉时听到了两个道人的对话,一个说这是一块好地方,谁用作千年吉地,后代就会出真龙天子。另一个道人很不以为然。第一个道人顺手在路边折下了一根枯萎的树枝插在地上,说如果明天它长出新芽,就算我赢了。果然第二天,那根枯枝抽出新芽。朱元璋的祖父拔出枝条,埋进了一块木头作为记号。告诉后人,将来把自己埋葬在那里。
传说朱元璋的外公是一个道士,他母亲又很崇奉道教。说是朱元璋出生的前几天,他妈妈梦见一个穿着红色道袍的道士走来,给她吃了一枚仙药。梦醒后,朱元璋的母亲口有奇香,而且香味顺着血管流淌。朱元璋出生了,当时红光映空,四邻八乡以为出了奇异天象。
看来,朱元璋真的离不开道教了。
我们再来看看朱元璋给道士丘玄清赏赐宫女的事。
在多个版本的文学作品中记载,朱元璋曾经给自己非常尊敬的道士丘玄清赏了两个宫女。皇帝有赏,即使吃了豹子胆,玄清赏都不敢抗命不遵。没办法,他只好收下漂亮美丽的宫女。可是,道士的规矩摆着,作为全真教派的玄清赏不能开戒。
怎么办?玄清赏自己下手——阉割了自己。
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还是由玄清赏和朱元璋的交情说起。
1327年(元泰定四年),玄清赏出生在今天的陕西省渭南市(也说他出生在今天湖北省的丹江口市)。明代道士任自垣在《敕建大岳太和山志》中说,玄清赏年少时期就开始学道,拜黄德桢为师。因为黄德桢是全真教派,玄清赏一出道就和全真教结缘。洪武初年,玄清赏一路辗转来到了武当山,见到了大名鼎鼎的张三丰。
人和人一定有天定的缘分。一见到仪表相貌严整、为人谦恭的丘玄清,高人张三丰就很是喜爱,便让他负责整修武当山规模最大、营建历史最久的五龙宫(九宫之一)。
勤奋诚实是人生的最大资本。面对元末战乱以来几乎变为废墟的五龙宫,玄清赏从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开始,认真修整故墟,毫无丝毫怨言。在辛苦的劳作之余,他并没有忘记修道学业。
一年以后,武当山上的五龙宫“稽材陶瓦,覆城貌坚,远近乐施,不期岁间,官殿廊庑,栖止庐舍,次第一新。”前来观瞻的游人似乎如行画中,无不惊异称赞。
为人谦和、做事认真、乐善好施的丘玄清赢得了人们的尊重,他的好名声不胫而走。从此,他的道士生涯也从此步入了康庄大道。1380年,朱元璋下令在全国寻找隐藏在民间的高人,有人举荐丘玄清。一听说他的现实表现,朱元璋直接把他调到朝廷,出任监察御史。1385年,朱元璋学习汉唐旧制,设立太常寺卿职位,专门负责组织并实施国家祭祀大典。他把这个三品职位直接给了丘玄清。每次大典前夕,朱元璋就在斋宫专门召见丘玄清,询问天相,而丘玄清的答对每次都得很准确灵验。
在朱元璋时代,全真教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推崇,丘玄清得到了最高的礼遇。
为了答谢丘玄清的拳拳之心,朱元璋决定奖励他。按照《国初太常寺卿行实》的记载,“上尝赐以媛女。”也就是说皇帝要给丘玄清赏赐宫女。而丘玄清却“固辞不受”,结果“上益重之。”
从这段话中,我们看到朱元璋的奖赏,丘玄清的拒绝,还有他赢得了皇帝的敬重。
而在稍后的明代中晚期史学家王世贞笔下,情况出现了一些变化,“丘玄清尝为监察御史,以二宫人赐之,遂自宫。”(《皇明异典述》)
倘若丘玄清真的“遂自宫”,那定是他不可违背皇命的无可奈何,也是他做人的清清白白,更是他融入骨子里的谦谦之风。
在皇帝命令与戒律持守之间,丘玄清选择了双向成全。
朱元璋有很多传奇故事,其中有一个故事,反映了朱元璋从骨子里就与道教有着密不可分的情缘。
朱元璋的妈妈尊崇道教,因为朱元璋的外公就是一名道士。
小时候,朱元璋经常聆听妈妈讲一个故事:
朱元璋妈妈怀孕9个多月的时候,梦见一个道士向她走来。道士身穿红色道袍,雪白的胡须飘到胸前。
走到跟前,道士右手将拂尘轻轻一挥,左手中出现一粒红色的药丸。按照道士要求,朱元璋妈妈服下红色药丸。
朱元璋妈妈异常清爽,梦醒了。
回味梦中情景的时候,朱元璋妈妈的嘴中似乎有一股奇香,并且跟随血液在全身流淌。
时间不长,朱元璋出世了。当时,朱元璋家的小草棚红光四射,犹如一团熊熊燃烧的大火。周围乡邻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大事。
这个故事牢牢印记在朱元璋的脑海中。
当上皇帝之后,朱元璋经常回想妈妈讲的这个道士故事,便派遣有司(官名),到全国名山大川,遍访隐藏在深山密林中的高人隐士。
1381年,有司将登记下来的著名道士,层层筛选,最终确定把丘玄清推荐给明太祖朱元璋,因为丘玄清的修道最为高深。
朱元璋直接把丘玄清提拔到朝廷,担任监察御史(官名)。
1385年,明朝仿效汉唐,开展国家祀神活动。朱元璋下圣旨任命丘玄清为"嘉议大夫太常寺卿"。
每当国家举行大型祭祀天地活动的时候,朱元璋就不回后宫,而是住宿在斋宫。
朱元璋亲自询问丘玄清天气是晴朗、还是阴雨,丘玄清的回答总是很快得到验证,总是完全正确,从来没有差错。
经过多次应验,朱元璋对丘玄清十分佩服。为了把丘玄清留在京城为官,朱元璋要赏赐两名宫女给丘玄清。
丘玄清自幼在道教中出家修道,明朝洪武初年来到武当山,拜见了大名鼎鼎的真人张三丰,并在武当山当了一名全真道人。
经过锻炼和考验,张三丰推举丘玄清担任武当山五龙宫的住持道长。
出家的全真道人是不能迎娶女人的。
丘玄清是道行高尚的真人,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他从内心深处已经摒弃了迎娶女人的根基。
但是,朱元璋是当朝皇帝,他赏赐的宫女,如果不接受,则是违背圣命,就是抗旨不尊,就是罪该万死。
一面是道教的清规戒律,自己必须修炼;
另一面是皇上圣旨,万万不能违背。处在矛盾之中的丘玄清,难以给皇上直接的应答。
经过反反复复的思想斗争,丘玄清做出一个令常人无法理解的举动:挥刀自宫。
丘玄清残忍地将自己阉割了,以捍卫修炼道教的虔诚。
朱元璋知道丘玄清自宫后,没有加罪于丘玄清,而是对他更加尊重。朱元璋特准丘玄清,没有朝中事务的时候,可以回到武当山五龙宫居住、修行。
农历14的晚上,丘玄清对门徒蒲善渊、马善宁等人说:“我当谢天恩弃尘去也”。
第二天,农历15日,丘玄清给自己洗澡、然后换了衣服,端端正正坐好,仙逝了。
门徒们把丘玄清安葬在五龙黑虎洞上。丘玄清享年67岁。
皇帝专门下一道圣旨,派遣礼部右侍郎张智,向丘玄清致以皇帝的文告祭礼,丘玄清享受了明初武当山道士受到的最高礼遇。
丘玄清,把对道教的信奉看得超过自己的生命,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好的,我来回答!
首先我要强调:这只是民间的一个传说!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听说武当山有位道行高深、鹤发童颜的老道名叫张三丰,颇谙养生长寿之道,已活了一百三十余岁。便下了道谕旨,召张三丰入京传道。
张三丰是啥人哪?他大半生闲云野鹤无拘无束地生活,逍遥自在惯了,哪能受得了皇宫里的条条框框,得知消息便提前云游四方了。
钦差大老远来武当带人,张三丰走了,总得找个垫背的回去交差吧?这时,张真人的高徒邱玄清(长春)便替师父应诏入了京。
也许慑于太祖皇帝的龙威吧,邱道长不得不曲意迎奉,他面见朱元璋时,把自己的平生所学尽数倒了出来。尤其是朱元璋问他晴雨丰歉之事,他对答如流,并颇为灵验,很快便讨得太祖皇帝的欢心。不久,便被太祖委以监察御史,后迁至正三品太常寺卿(掌管皇家宗庙祭祀的官职)。
与邱玄清相处久了,太祖觉得满朝文武回家后都有人照应,唯独他办完公务回到家中孤身一人,连个端茶倒水的人也没有,顿生怜悯之心。于是,太祖便亲自做主,赏给了她两个宫女。
朱元璋不可能不知道,道士是不能近女色的!
这可让邱玄清犯了难:收下吧,触犯了道家清规不说,还有可能被言官们弹劾,闹得朝廷不安。更会被道友嗤笑,甚至被帅父逐出师门,遗臭万年。
可是如果不收,这可是对皇帝的大不敬,是欺君之罪,闹不好是要掉脑袋的。
思来想去,邱玄清觉得只有一个办法:自宫。所谓“自宫”,即“男人去其势,女人闭其宫,”是割掉男人生殖器使其失去性能力的一种肉刑。只有让自己成为废人,才能既不忤逆皇帝,又不愧对恩师,还可以留自己一个清白之身。
要知道,古代没有安全有效的麻醉药品,也没有止痛药止疼针什么的,自己拿工具割下自己的重要器官,需要什么样的勇气和毅力啊!
据著名文学家王世贞的《皇明异典述》载:“邱玄清尝为监察御史,以二宫人赐之,遂自宫。”王世贞在明后期独领文坛二十余年,他的著述对后世有极大的影响力,关于邱玄清“自宫”虽未见正史,但出自王世贞之口,自是被人相信。
面对生性多疑而又杀了一拔拔跟他打下江山的功臣们的朱元璋,邱玄清选择自宫以自保,倒也不是不可能。
但另一个版本的邱玄清,却给出了截然不同的答案。
据乾隆年间的《富平县志》(富平为邱的故乡)介绍,邱玄清在朱元璋赐给他两个宫女时,诚惶诚恐,说什么也不敢接受:“赐以宫女,固辞不受。”不久便弃官归隐终南山,不知所终。
笔者认为,但不论是王世贞叙述的关于邱玄清“自宫”一说,还是县志里记载的“固辞”之说,都有一个共同点:邱道长虽身处高位,仍清白守正、持戒甚严,不失一代颇有修为的大道风范。
如今,在邱玄清的出生地浙江富平,有座著名的道家胜地长春宫,每天引来许多游客前来参道、上香。而这座道观,就是以邱道长的名字命名的。
至于邱道长究竟自宫与否,向来莫衷一是,我在这里也没有明确答案,实在报歉。
我是非空,一家之言,不当之处还请大家指正。
说到朱元璋赏赐宫女有一个十分滑稽的故事,当初朱元璋赏赐了一个三品官的道士两个宫女,这个道士听说了这件事之后居然挥刀自宫了,这是为什么呢?
这个挥刀自宫的大臣叫做邱玄清,此人出生于元朝时期,和朱元璋的年龄差不多。当然邱玄清选择了和朱元璋截然不同的道路,他当时十分喜欢道教,于是就出家做了道士。他苦心钻研道家文化,成为了一个德高望重的道长。据说当年他曾经拜师张三丰,是张三丰的得意门生。
朱元璋做了皇帝之后听说了张三丰的大名,希望能够和他见一面,但张三丰作为武当山的开派祖师,为人清高孤傲,行踪不定,犹如闲云野鹤,不喜欢受到任何的拘束,所以没有答应。不过张三丰向朱元璋举荐了邱玄清,就这样邱玄清来到了南京,见到了朱元璋。因为邱玄清是张三丰举荐的人才,所以朱元璋对邱玄清非常器重,朱元璋破例提拔他作了正三品的太常寺卿,“任太常寺卿,佐掌天下道教”。
不仅如此,朱元璋还加封邱玄清的三代祖宗都做了官,同时朱元璋还特别赐给了邱玄清两个宫女,让宫女服侍邱玄清。朱元璋这种赏赐自然是皇恩浩荡,但是对邱玄清来说,这两个宫女却是个大大的累赘。为何这么说呢?因为邱玄清是道教高人,道教又分为两大派系:龙虎山的正一派、武当山的全真派,这两派教义不同。正一派的道士可以结婚生子,饮酒食肉,而全真派的道士则不可以结婚生子,也不能饮酒食肉。
但是皇帝赏赐给他的宫女他又不能不要。他又不能破坏道教清规,一番思考之后他选择了挥刀自宫,这样自己就算是收下了宫女,也不会破坏教规了。不得不说邱玄清还真是一个洁身自好的道士。
朱元璋在从事“皇帝”这个权力最高、薪资待遇最好的职业之前,实际上还从事过两个他自己也不好意思提及的职业,一个是乞丐,另一个则是和尚。
所以,他每一次向别人作自我介绍的时候,总会刻意地避开这两个“从业经历”,只说“朕本淮右布衣”。
哎呀,咱原本也只是淮右的一个穷人,后来自主创业当了皇帝。
可不论他如何回避,乞丐和和尚这两个经历也不可能抹去,始终会在他的个人履历上占据一席之地。
后来,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因为元朝时期的既得利益阶层不愿意出来当官,导致人手不够,所以朱元璋便让人到处去挖掘人才,将躲在山中的傲娇的人才们揪出来帮助自己治理国家,让明朝走上正轨。
这不挖还好,一挖挖出了一个朱元璋以前的半个同行——道士,丘玄清。
丘玄清的来头也不小,是张三丰的学生,跟着张三丰学习过一段时间,他自己也很热爱学习,所以不但颇得道法精髓,还懂得不少治国之道,于是便被人挖了出来,然后又被推荐给了朱元璋。
朱元璋一看,丘玄清是个道士,心里纳闷了,这么多人才你们不挖,怎么偏偏挖了个道士?随后又想到,自己不也当过和尚?当过和尚的自己能当皇帝,这道士或许真是个人才呢?毕竟不论放在哪个时代,人才都是稀缺资源。
所以,朱元璋也就放下了心中的成见,让丘玄清当了官,什么官呢?当了太常寺卿,负责祭祀求神之类的工作,道士也算是对口专业。
朱元璋能为明朝的最高管理者,能够将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地方,这一点他做得倒也不错。
丘玄清想不想出来当官呢?恐怕不怎么想,可他还不是得出来当官,因为朱元璋对于“辟官”之事很执着,但凡谁拒绝他的征辟的话,他会认为这是看不起他,他很可能会生气,然后降罪于拒绝他的人。
丘玄清对此自然也有耳闻,他如果不应征出山的话,或许还会牵连道教,所以丘玄清只能乖乖地出山当了官。
丘玄清这官一当便是好几年,有事的时候好好上班,没事的时候打打坐,几年时间下来,他升到了监察御史一职,也慢慢地取得了朱元璋的信任。
只不过,朱元璋这个人喜欢猜忌的毛病一直没有变过,虽然已经当了很多年的皇帝,可是却仍然防着手底下的人。
或许也正是因为如此,朱元璋才想着试探试探丘玄清,怎么试探呢?丘玄清是道士,并且是不近女色的全真教,所以朱元璋决定用女色试一试丘玄清。
于是,朱元璋叫来了丘玄清:丘爱卿呀,你入朝为官好几年了,这几年也兢兢业业,咱也没怎么赏过你,这不,咱宫里现在女人太多了,咱也用不完,这就送你两个,让她们好生伺候你!
丘玄清听完脸色一黑:皇上,臣不近女色呀,您自己留着慢慢享用罢。
朱元璋听了丘玄清这话,心里也有点不舒服了,哦,你不近女色,意思是说咱好女色是吧?这两个宫女,咱还真送定了:爱卿呀,你可不要辜负咱的一片心意呀!
反正不论丘玄清怎么磨嘴皮,朱元璋最后还是将宫女送到了丘玄清的府上,丘玄清只能一脸无奈地回去了。
可是,丘玄清回府后越想越不对劲,皇帝明明知道自己是全真教道士,怎么偏偏还要送自己两个宫女呢?
丘玄清想着想着,突然便想到了自从“胡惟庸案”发生以来的种种,顿时后被冒冷汗,难道皇帝也怀疑自己了?这两个宫女是皇帝用来试探自己,甚至是监视自己的?他越想越有这种可能。
虽然想到了这一点,可要怎么化解这场潜在的危机,他一时之间却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最后,他思来想去,想去思来,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既然作为一个不近女色的全真教道士,那就对自己狠一点——挥刀自宫。
朱元璋听说了丘玄清挥刀自宫之事后,愣住了,丘玄清竟然对自己这么狠,咱不过送了两个宫女而已,何至于此呀!
对于此事,明代喜欢写野史的史学家王世贞如是写到:“太常寺卿丘玄清,以全真道人。玄清尝为监察御史,以二宫人赐之,遂自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