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考中状元刚开始一般能授予多大的官职?
状元是鼎甲之首,又称某科一甲第一名进士及第。明清时代,对一甲的三名进士授官,有特别的优待。
(请注意,只有一甲三名进士才可称“进士及第”,二甲则只能称“进士出身”,三甲就只能称“同进士出身”了。在名义上的差别非常大)
一般来说,二甲、三甲进士在殿试结束唱名放榜后,还要进行一次考试,成绩优秀的一部分人,被选为庶吉士,到翰林院读书,散馆之后会有好的分配。而其他大多数进士,不是直接授官,而是先分到各部院衙门去实习,称为“观政进士”。实习结束,才正式分配工作,多到六部任职(主要是担任主事,称为“部属”),或到地方上任知县、府州佐贰等官。
总的来说,对进士来说,最好的分配,就是去有“清贵”之称的翰林院。翰林官是“清流”,部属及州县地方官则是“俗流”。
能够分到翰林院的,都是考试成绩最好的那少部分人。其他进士需要通过再次考试才能获得进入翰林院做词臣和史官的资格,唯独一甲进士及第的三个人:状元、榜眼、探花,殿试一放榜,就直接进入翰林院: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从六品),榜眼、探花授编修(正七品)。修撰和编修能够参与国家的修史活动,故又称“史官”,这是极大的荣耀,足以写入墓碑的,一些做过史官的大官僚,往往在墓志铭书衔时,要特别注明,他修过史,做过翰林官!
(古代人做了状元,不单是家族的大福,更是一乡、一县、一府,甚至是一省之荣!)
一步踏入翰林院,为状元们未来仕途的发展打下了极好的基础。在古代的官僚制度下,九品十八级,品级森列,但官位好不好,不能光看品级。比如修撰的品级并不高,只是从六品,而到地方上做官的进士们,开张也是正七品(知县),看起来只比修撰低一级。然而这一级便是天壤之别。由于明代有“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惯例,入阁做相几乎为翰林官员所垄断,状元的功名兼修撰的出身,决定了他们能以很短的时间擢升到侍郎一级,而且全在京城做官,不会外放(清代略有不同,翰林外放到地方锻炼的机会多了,比如张之洞和他堂兄张之万,一个是探花,一个是状元,都做过翰林,后来都成为地方督抚大员),而知县在地方上升迁就比较慢,两者的差距渐渐拉大。
如果运气好的话,状元出身的修撰,只需要十五到二十年便能做到六卿(尚书)或卿贰(侍郎),甚至入阁辅政做相。这在循例迁转的古代官僚体制下,是非常快的了。
可惜啦,现在没科举考试了,不然,我也要立一下大志的,嘿嘿!
会试(每三年在京都的考试),中举的贡生(地方儒学生员”秀才“升入京师国字监就读的称贡生,意思是贡献给皇帝),在太和殿举行进士考试,去的第一名的考生,由皇帝钦定”状元“二、三名为”榜眼“、”探花“。
这前三名合称”一甲进士“,可以得到皇帝赐的”进士及第“;”二甲进士“可赐”进士出身“;“三甲进士”可赐“同进士出身”的头衔。但只有“一甲进士”在金殿唱名后,立即按规定封授官职。
“状元”的职名叫作“翰林院修撰”,从六品官,“榜眼”、“探花”二人则被封授为“翰林院编修”,正七品官职,是地地道道的“芝麻官”。编修-修国史、实录、会要的官称。
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凡是习举业的读书人,不管年龄大小,未考取生员(秀才)资格之前,经过第一次童子试后都称为童生或儒童。
之后以童生身份参加第二次考试——院试,通过院试的童生都被称为“生员”,俗称“秀才”,算是有了“功名”,进入士大夫阶层;有免除差徭,见知县不跪、不能随便用刑等特权。
秀才分三等,成绩最好的称“廪生”,由公家按月发给粮食;其次称“增生”,不供给粮食,“廪生”和“增生”是有一定名额的;三是“附生”,即才入学的附学生员。
第三次考试叫乡试,只有获得秀才资格才可以参加,所有通过乡试的叫举人,被荐举之人。其中乡试里边的第一名叫解元,第二名称为亚元,第三、四、五名称为经魁,第六名称为亚魁。
第四次北京的考试叫会试,由有举人功名的人参加,通过会试的称为贡士,进贡给天子的士子。贡生里边的第一名叫会元;到皇帝那儿的考试叫殿试,通过殿试的叫进士,进士里边的第三名探花,第二名榜眼,第一名状元。
古人云,金榜题名时、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是人生的四大幸事,而中状元则是金榜上的最好名次,是每个有志青年梦寐以求的事。
那么,考上状元之后,到底能被朝廷授予什么官职?
首先我们来说说状元之称的来历,状元是如何产生的?
我们知道,元是第一的意思。
元这个字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 ,它的古字形很像头部突出的侧立的人形,本义指的是人头。
而人头又在人体最高处,处于最重要位置,因此又引申表示首要、第一;比如元旦、元首、元帅。
因此,人们又在考试中取得的最佳名次中加一个元字。
比如,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
中国历史上一共产生过多少状元?
状元是科举制的产物,始于隋唐,终于清末。
一般来说殿试每三年举行一次,每次只能产生一名状元,一名榜眼(第二名),一名探花(第三名)。
理论上说,所有参加殿试通过的,都叫进士;因为殿试是皇帝亲自主持的,进士都被称为“天子门生”。
但是同是进士,称呼有所不同。
殿试分为三甲,考中前三的状元、榜眼和探花,称为一甲,学历为“及第进士”。
考试成绩名列二流的进士,称二甲进士,资历为“进士出身”。
考试名次位列最末的进士,称为“三甲”进士,可以获得“同进士出身”的学历。
在中国古代,没有技术学校,也没有什么大生意可做,科考是男人们获得成功的唯一途径。
而且古代是官本位,只有当官才能得到不菲的收入,只有当官才能光宗耀祖。
而绝大多数人不能世袭,只有通过科考才能当官,所以才有了那句话“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因此,无数男儿哪怕悬梁刺股、卧薪尝胆,经历十年寒窗,也要考取功名。
尽管如此,还有很多男人不能如愿,苦读几十年,甚至到两鬓斑白,也没能金榜题名,始终名落孙山、抱憾终身。
因为古代的科考实在是太难了,录取率低得难以想象,现在的高考根本无法与之相比。
1978年高考的录取率,在6%;而明代进士录取率只有4%,而且是三年考试一次,其实只有1.3%。
而且现在高考只要模拟考试和考试,过两关就可以了。
古代的科考要过六关,古代科举考试分为三级:乡试、会试和殿试,但是在乡试之前还有三级,即县试、府试和院试。
这些相当于地方级别的基础教育选拔考试,从乡试开始才算真正进入国家级的科举考试。
乡试,顾名思义是在地方进行,大多在省城,也是每三年一次,而且是秋季进行,所以也称“秋闱”。被录取的考生统称“举人”,第一名称“解元”。举人就已经获得了出仕的资格,等于一只脚迈进了官场;所以范进中举之后被人恭敬地称为“举人老爷”。
不过举人也不能一下子就当官,需要等待机会,即我们现在说的候补。
短的等个一年半载,长的会等三年五年,运气不好的等待时间会更长。
即使补上了品级也不高,大多是八九品,在县里当教谕(教委主任),大多数人能熬到七品,只有个别运气好的能到六品、五品。
不过也有例外,比如明朝的清官、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的举人海瑞,做到了正二品的右都御史,死后还被追谥为从一品的太子太保。
清代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的举人洪汝奎,因为傍上了曾国藩,官至两淮盐运使。
中举之后如果想早点当官,当大官,就要继续努力,通过会试。
会试也是三年一次,时间是在乡试的次年春季,所以也称“春闱”。
被录取的考生统称“贡士”,取得参加殿试的资格。
殿试也叫“御试”,即由当朝最高统治者亲自主持的考核选拔,之所以叫殿试,是因为考试地点就在皇宫大殿。
只有参加殿试的人,才有资格说自己是“天子门生”。
通过殿试场选拔就成为进士,全都具备当官资格。
进士按照成绩,分一、二、三榜,一榜三人,即前三名的状元、榜眼和探花,是由皇帝御笔钦定。
进士出仕的起点就是县长一级的,七品官,有的当知县,有的到中央直属机关六部工作,担任主事、御史,算是修成正果,让人羡慕不已。
但是只有进士中成绩较差的,才能当官,但是前景不广阔,大多只最能当个知府什么的;而成绩好的进士,如一榜和二、三榜的“优等生”则另有任用,前途无量,官能达到宰相。
一般来说,这些进士会被留在翰林院,授予“庶吉士”身份。
不过庶吉士可不是官职,只是个身份,或者说获得了三年后参加人生中的最后一次考试--朝考的资格。
朝考落榜后,也不必叹气,被淘汰后可以直接去当官。
而朝考靠过关的,也不等于达到终点,距离胜利还有一关散馆考试。
不过朝考过关后,就得到了翰林庶吉士身份,等于拿到了进入最高统治阶层的入场券,可以参加散馆考试。
这是人生最后一考,是向人生巅峰的最后冲刺。
这一次考试胜出,就达到了光辉顶点,进入国家上层。
比如晚清名臣曾国藩,就是在1840年(道光二十年),散馆考试中,名列二等十九名,授翰林院检讨,经过奋斗成为礼部侍郎。
翰林院是国家人才储备库,类似皇帝智囊团,负责为皇帝拟定诏书,参与国家决策。
明朝中期之后,非翰林不入内阁,明朝二百七十六年,入阁者一百七十余人,十之八九出自翰林院,明朝名相杨士奇、徐阶、张居正都是从进士、庶吉士一路走过,再经过翰林院出人头地的。
通过进士出人头地的过程,不难看出成功之路有多么艰难。
而成为状元,则是进士中的幸运儿。
在中国科举史上,曾经涌现了数以百万计的举人和十多万名进士;而作为古代知识精英群体巅峰的“状元”郎,则是寥若晨星、屈指可数。
据考证,从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的第一位科举状元孙伏伽诞生开始,到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截止,1283年间,一共进行了745次科考,共产生了592名状元(一说504人),加上其他昙花一现政权选考的状元,中国历史上总计可考的文武状元为777人。
成为状元之后,根本不用参加朝考和散馆考试,直接就可以当官,分配到翰林院工作。
考取状元之后直接被授从六品,榜眼和探花则是正七品官职。
不过状元成为六品官,不用到地方上当官,而是
直接到翰林院上班,成为翰林修撰。
而榜眼和探花以翰林编修的身份入馆。
修撰是从六品,编修是正七品。
而非前三名的进士,如李鸿章,则要再奋战三年,获得庶吉士资格,通过散馆考试到翰林院上班,担任翰林院编修。
虽然说状元、榜眼和探花有时候也参加深造学习,但是他们不必参加朝考,或者说之后的学习成绩如何,不影响他们仕途。
在翰林院工作的人,即使不能像张居正、曾国藩、李鸿章那样成为国家重臣,但也是非常荣耀的一件事。
比如翰林院修撰和编修的具体职责,就是参与史书的编纂,即大家所说的“史官”。
他们有的编纂当朝史,有的则是编纂前朝历史。
比如配享太庙的清代三朝元老张廷玉,也是进士中的庶吉士,参与了明史的编写,当了16年的翰林院修撰。
由此可见,能获得编写历史这份殊荣的人寥寥无几,对整个家族来说,这是极大的荣耀,足以写入家谱、刻上墓碑,永垂不朽。
那些曾经做过史官的,临死之前也不忘交代后人,将这段特殊的履历刻在墓碑上。
总而言之,能在众多进士中脱颖而出成为状元,跟现在的高考状元有得一比,确实是学子中的佼佼者,人生的最大赢家。
不过也许是考试太顺利的缘故,中国历史上状元成为名人的不多,七百多位状元,政治上有建树,能青史留名的少之又少。
整个唐朝,除了武状元郭子仪,文科状元只有一个王维当过宰相,比较有名。
宋朝有名气的状元政治家也不多,似乎只有南宋名臣民族英雄文天祥能青史留名。
明朝出了90个状元,其中政坛较有名气的,也只有一个申时行,而且还是在进士出身的张居正栽培下,当过内阁首辅。
整个清朝,政坛上有名的状元也很难找到,也只有翰林院修撰张謇小有名气,做过江苏两淮盐总理,但表现平庸。
如果他不是在民国时期反对过袁世凯跟日本人签订的21条和主张实业救国,张謇这个状元在历史上也默默无闻。
而历史上进士出身政坛明星则不胜枚举,让状元们相形见绌。
真是应了那句话,越经历坎坷,越能磨炼人;人生太顺利的话,很难成大器。
即便如此,能成为状元郎的也都是人尖,足以让我等平头百姓羡煞。
在古代考上状元后开始担任多大的官,这个很难说,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看当朝的皇帝钦点他做什么官,就是什么官。科举考试,是古代大多数读书人出官人仕的唯一途径,而科举考试中的状元,更是万众仰慕的佼佼者。自隋朝创立科考以来,历代状元有姓名可考者,一千多年间历代王朝共选拔了文状元654名,武状元185名。
这其中安徽省徽州府休宁县考上状元最多,共29人,号称中国的状元县。如今休宁县还有中国状元博物馆,我到黄山旅游后,下山特地去博物馆看了一下,那里的状元帽、考状元的试卷纸、皇帝钦定状元的圣旨等物品,都有所展示,从而进一步加深了对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了解。
状元是中国的特产,是中国科举制度诸多名词中最为炫耀的一个。我们从影视剧中看到书生高中状元,感觉他们立马就飞黄腾达,高高在上了,其实不然。实际上,状元的官职有规定,而且品位比人们想象中低得多。状元并不是官职,所以没有品位,当了状元只能说你拿到了一个可以当大官的资格证书。
至于当几品官那还要看皇帝怎样用人了,历史上的状元,有当7品县官的,也有进翰林院的,也有直接辅佐朝政的,也更有落魄的,都不一定。
在明清朝以前,状元官品非常低,明清两朝其官品有所提升。会试中举的贡士,在太和殿举行进士考试,头名由皇帝点定,即是状元,其次是榜眼和探花。
这头三名合称“一甲进士”,可以得到“进士出身”头衔。只有这“一甲进士”,在金殿唱名后立即按规定封授官职。状元的官名叫“翰林院修撰”,是个六品官,榜眼和探花二人,则封授为“翰林院编修”,正七品官,是地道的芝麻官儿。
自古以来,民间就经常把驸马与状元这两个词联系起来,好像中了状元就可以做驸马。实际上中国历代有史可考的驸马状元,只有唐代状元郑颢一位做了驸马。
经过三道关卡后,获得进士身份的考生们是不是都可以做官了?不一定,只有成绩差的可以去做官,优异者还要进入为期三年的学习和选拔。不过此时状元、榜眼和探花虽然没有实职,但有级别,
状元被授从六品,榜眼和探花正七品。
古代科举考试分为三级:乡试、会试和殿试,当然在乡试之前还有县试、府试和院试,这些相当于地方级别的基础教育和选拔,从乡试开始才算进入国家级的科举考试。
乡试:乡试在地方进行,一般在省城,三年一次,秋季进行,所以也称“秋闱”。被录取的考生统称“举人”,第一名称“解元”。举人就已经获得了出仕的资格,所以影视剧中称“举人老爷”。
不过举人真正要想做官其实不容易,候补的时间可能会长,甚至一辈子也补不上,即使补上了品级也很低,一般从最低的从九品开始,这辈子能熬到七品就算很了不起了,能到六品、五品的堪称孤品。
不过也有例外,比如海瑞,他以举人身份做到了正二品的右都御史,死后还被追谥为从一品的太子太保。
会试:会试在京城进行,也是三年一次,时间为乡试的次年春季,所以也称“春闱”。被录取的考生统称“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殿试比较特殊,它也称“御试”,即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考核选拔,地点就设在皇宫大殿,所以参加殿试的考生通常骄傲地自称是“天子门生”。
殿试跟乡试、会试的淘汰制选拔不一样,它只是“排位赛”。所有贡士都有资格参加殿试,从殿试场走出来身份就成了进士,一个也不淘汰,按名次分一、二、三榜,一榜三人,即前三名的状元、榜眼和探花,由皇帝御笔钦定。
进士出仕的起点羡慕死举人,一般从七品开始。不过,获得进士身份后,只有“差等生”才有资格直接出仕,一般会到六部出任主事、御史,也有出任地方官的。
一榜和二、三榜的“优等生”干什么呢?留在翰林院,授“庶吉士”身份。请注意,庶吉士仅仅是个身份,而不是官职。庶吉士要干嘛呢?继续学习深造,三年后参加人生中的最后一次考试——朝考。
朝考:朝考跟乡试、会试、殿试的性质又不一样,首先朝考是淘汰制,被淘汰的出仕做官,通过考核“留馆”,被正式称为“翰林庶吉士”。
翰林庶吉士依然只是个身份,不过这个身份太牛了,因为如果你要是想达到人生的巅峰——拜相,翰林庶吉士身份就是入场券,所以它也被称为“储相”。
所以千万别小看这个不起眼的朝考!
那么,庶吉士们在做官之前有没有什么差异呢?状元不能就被皇帝“点”一下,什么待遇都没有吧?
当然会有,首先一榜的状元、榜眼和探花,和二、三榜的优等生进门待遇就不同,状元以翰林修撰,榜样和探花以翰林编修的身份入馆。这两个身份是有品级的,修撰是从六品,编修是正七品。因此他们虽然无职,但享受了相应级别官员的待遇。
其次,状元、榜眼和探花一般只参加深造学习,不参加朝考,或者说朝考不影响他们成为正式的翰林庶吉士,属于“保送生”。
翰林庶吉士的仕途跟普通的进士看起来差异不大,或前往六部从低阶的主事、御史干起,或继续编撰国史,或出任皇帝、太子的侍读、讲学,但他们升迁的速度是有火箭加持的。
说几个历史上著名的翰林庶吉士。
小神童张居正:15岁通过乡试中举,22岁授庶吉士,39岁以国子监司业身份出任(明穆宗)朱载坖的侍读,42岁任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并入阁拜相,47岁出任首辅宰相。
“准圣人”曾国藩:22岁中举,27岁以三甲名次入翰林院,通过朝考后授翰林庶吉士。
近代教育家蔡元培:21岁中举,22岁通过会试,但却主动放弃了当年的殿试,理由是自己的字写得不够好,申请参加下一届殿试。三年后的殿试考试中,蔡元培以二甲第34名的成绩被授予庶吉士,27岁通过朝考任翰林编修,并开始接受西式教育。
综上所说,表面上状元与普通的进士区别不大,起点的品级仅仅高半格,但他在登顶珠峰时被“加持”了,这才是人生最重要的支点。
隋唐时期,由于科举制度还不完善。所以当时的朝廷并不会给状元安排固定职务。
有的人运气好,会直接留京。比如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据可查的状元孙伏伽,他在考中状元后,就留在了长安担任治书侍御史。最后做到了陕州刺史。
运气不好,那就很倒霉了。比如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连中三元的状元崔元翰。他在考中状元后,居然未能留朝,只得先在藩镇节度使处当幕僚。直至获得推荐后,才调入京城担任太常博士,礼部员外郎等职。
总体来看。隋唐状元,没有固定的职务,也没有固定升迁路线。初授职务不高,一般为七八品。尤其是唐朝中后期,很多进士,也包括一些状元,无官可做,都只能先随便找个幕僚工作混口饭吃。待积累了一定人脉和名望后,再走从地方到中央的升官途径。
根据史料粗略统计,唐朝148位状元,最后能做到宰相(三省正副长官)的有13人。
宋朝建立后,由于重文轻武,读书人的待遇有大幅度的提升。但是,宋朝也没有给状元郎安排固定的职务。
比如宋朝名臣吕蒙正,他考中状元后,起初授予的职务是从六品下的将作丞。后来升为正六品的升州通判。
还有宋朝第三位连中三元的状元宋庠,他考中状元后,初任正八品大理评事,后升迁为正六品的襄州通判。
大体来看,宋朝状元待遇比隋唐好,大多是京官身份,且享有步步高升的待遇,升官速度比较快。
不过,宋朝的状元一般不会直接留京,往往都要外放,差遣到地方先从地方官做起,比如某州通判。直到积累了一定执政经验后,才能调回京城,进入权力核心圈。
根据史料粗略统计,宋朝118位状元,最后能做参知政事、平章事,枢密使、副使,三司使等宰相级别的官员有25人。比例要高于唐朝。
辽代、金代不熟悉,略过。
元代很少开科取士,略过。
从明代开始,状元的授职就固定了。新科状元产生后,马上进入翰林院,担任从六品的翰林院修撰。
这个职务名为“储才”,也就是皇帝秘书。政治前途不可限量。
当然,由于皇帝有很多秘书。所以状元到底能取得什么样的政治成就,还要看其表现。
表现优异,如商辂、李春芳,申时行,可以做到大学士,甚至是内阁首辅。
表现一般,但身体硬朗,活得久,如成化八年状元吴宽、成化十七年状元王华(王守仁的父亲),可以混到尚书级别退休。
表现较好,但命不好,比如有广东南海神童之称的伦文叙,刚踏入仕途就病死了。就不可能有什么政治成就。
至于表现不好的,连官儿都做不了。
比如成化二年的状元罗伦。
这位状元郎高中后,毫无政治城府,明知道明宪宗离不开内阁首辅李贤,却还是给宪宗皇帝上奏疏,说李贤父亲死了,哪有不让儿子回去守孝的道理?
他恳请皇帝准许李首辅回去守孝。这把宪宗气得半死,当场就把他贬到福建泉州做了市舶司的副提举。
虽然市舶司的副提举也是从六品,罗伦的官品没有变化,仍然是从六品。但是,从中央贬到地方任副职,这前途可就远不如在翰林院当做尖子生培养了。
后来,罗伦被明宪宗召回。但在南京翰林院担任修撰期间,又因为一些事被下了大狱。
这连续的挫折对罗伦的打击很大,导致他无罪释放后,心灰意冷,直接辞官回了老家。
从考中状元到辞官回家养老,罗伦一共就当了三年官。这是明朝的一个记录。也就是明朝为官时间最短的状元。
大体来看,明朝状元有明确授职,高中即进翰林院,任翰林院修撰。被朝廷以栋梁之才标准进行培养。
基本上,只要脑子不瓦特,活得久。明朝状元都能以较高的地位退休。
根据史料粗略统计,明朝90位状元,最后能做到宰相级别的内阁大学士的有17人。
清代与明朝差不多,新科状元产生后,立即进翰林院,任翰林院修撰,被朝廷以栋梁之才标准进行培养。
不过,清代吸取了明朝翰林院系统过于封闭导致内阁成员没有实务经验的教训。
因而,清朝的很多状元,都有下到地方,担任地方学政、知府、道员、按察使,或是在中央担任侍郎等官职的履历。
清朝的培养方式与宋朝类似。都是希望栋梁之才能在地方积累一些实务经验后,再从中选择人才,出任督抚、大学士等重要职务。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清朝中后期的捐官现象很严重,加之清朝皇帝也很重视八旗子弟的培养。因此,这导致很多重要的岗位都被八旗子弟和捐官买官的人给占据了。挤压了士大夫阶级的上升空间。
也正是因此,清朝的状元能做到宰相级别的人不多。
根据史料粗略统计,清朝114位状元,最后能做到三殿三阁大学士、协办大学士、六部尚书以及军机大臣(很宽的标准了)的,只有区区14人。
从这也能看出,相比于明朝,士大夫阶级在清朝的地位是有明显下降的。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高中状元,是古代寒门学子毕生的梦想。历朝历代的状元,毫无疑问都是真正的天子骄子。那么,仕子高中状元后,一般会授予多大的官职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从科举制度开始说起。
秦汉时期,官员选拔主要靠推举制、征辟制。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世家崛起,朝廷官员多来自门阀世袭。到了隋朝,隋文帝创造性地实行了科举制,一举打通底层阶级向上发展的通道,确立了文人入仕的制度模型。隋朝虽有科举,却没有产生状元,因为隋朝只有进士榜,没有钦定三甲,所以就没有一甲的状元榜眼探花。
历史上首位有据可查的状元是唐朝武德年间的孙伏伽。
唐高祖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孙伏伽以甲榜第一名钦定为状元,成为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状元。不过孙伏伽在中状元前就已经为官,他中状元后确实为他镀金增色不少,随后他一路升迁,历任大理少卿、刑部郎中、户部侍郎,最后拜大理寺卿。
唐朝时期状元授官没有形成定制,有的外放州府,有的留在京师。
唐朝时期通过科举一共产生了140多名状元,授官没有定制,都是根据岗位实缺或岗位需要,由吏部统一安排。这些状元中,有的出任州府司马,有的任职六部的主簿,有的进入御史佥事,有的留在皇帝身边任右拾遗,有的入太子府任詹事,甚至还有的出任知县。这些官职,有从五品的,也有从九品,高低不一,大小不等。可见,唐朝的科举体系还不太成熟,授官也没有统一的制度。
宋朝对文人极为重视,科举制度也日益完善。
宋太祖开国后,极其重视科举,对科举考试高中者即授实职。他还打破常例,以殿试的方式对仕子进行最终的考核,并严格考试程序,增加录取名额,大幅提高待遇,还明确的规定了新科状元为将作监丞,外放通判或参军。宋人田况在《儒林公议》中记载,“宋太宗临轩放榜,三五名以前皆出二郡符,迁擢荣速。一般州郡的通判为正六品官阶,而状元出任的通判可授从五品官衔。比如我们比较熟悉的王拱辰,中了状元后出任怀州通判。
元朝殿试放榜分左右两榜,右榜为蒙古人、色目人,左榜为汉人、南人。
元朝总共进行了16场科举考试,考中进士的人一共有1139人,其中右榜状元16人,左榜状元16人。元朝的状元通常授官翰林国史院修撰,也有授集贤馆修撰,两者差别不大。当然还有个别的授承务郎,为尚书省各司衙的属官,类似主薄、管事之类的职务。翰林国史院修撰的官阶一般为从六品。
明清两朝的科举开始盛行八股文,状元通常授官翰林院修撰。
明清两朝的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考试内容也进一步明确,就是我们常说的四书五经,文体为八股文,所述观点必须遵循朱熹《四书集注》,不允许自由发挥。清朝在雍正皇帝前,也是分满汉两榜取士,和元代分左右两榜相同。但雍正皇帝继位后,他认为满人做官的机会比汉人多,为了更好地体现满汉一家亲,他把两榜合并,满人汉人同殿考试,公平竞争。
明清两朝的状元,都翰林院修撰,几乎没有例外。都翰林院修撰是从六品官衔,而榜眼和探花只能授翰林院编修,属正七品官衔。
到了清代晚期,受西方文化的影响,科举日趋没落,弊端也越来越多,且发展新学、创办新校、接轨西方的呼声越来越高。1905年9月2日,张之洞、袁世凯、端方等6人联名上奏,要求废除科举,兴办现代学校。于是,清廷谕令从1906年就开始废除科举制度,停止乡试、会试、殿试,科举制度从此消亡。
当然,对于古代读书人来说,高中状元也只是意味着济世安民、忠君报国之路的起点比别人领先半个身段而已。如果躺在荣誉和地位的光环里,如果没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那对天下苍生又有何意义呢?
古代的状元是天下读书人的梦想,今天的北大清华也是莘莘学子们的梦想。古代的读书人也好,今天的学生也罢,都需要怀揣一个梦想,都需要有一股向上的动力,都需要不可懈怠的努力奋斗。向着梦想进发,保持自己的初心,每前进一步都会离梦想更进一步。加油吧,所有追梦人!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古代状元是一种誉称,实际上进士考试选拔,分为一甲,二甲和三甲。
一甲三名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正式称呼为一甲第一名,一甲第二名,一甲第三名,同时为“进士及第”
二甲若干名,二甲第一名又称“传胪”,高中二甲的进士们,赐进士出身;
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
明英宗以后惯例,科举进士一甲状元、探花、榜眼,授予翰林院修撰、编修。另外从二甲、三甲中,选择年轻而才华出众者入翰林院任庶吉士,称为“选馆”。庶吉士分翰林、六科两等。
在清朝,翰林院修撰品等为从六品。
在清朝,翰林院编修品等为正七品。
不要小看这个六品和七品,因为都是实授实职,其余的进士还需要参加各部的考试和实习,才能授予七品官职,在地方或中央历任三年考核等地为优良的,才能再升一级,做从六品官,这样少说也要3-5年,长的可能需要5-7年才有机会升到从六品。
而状元一开始就实授从六品翰林院修撰这样清贵的官职,相当于职场上比其他同龄人领先了一大步,还是很具有优势的。
先考童生,一个县里面考,淘汰一大批。然后秀才,一个省里面考,又淘汰一大批。接着举人,京城里面考,剩下没几个了,到了举人是可以直接做官的。最后是殿试,在皇帝眼皮子底下考,考官择出前三名呈皇帝御览,再由皇帝朱笔勾出一二三名,这叫钦点。古时候录取数量特别少,一个县也出不了几个童生,所以童生一般是中考状元水平,秀才是各省高考状元水平,举人差不多等于985本科毕业,进士基本就得往硕士博士研究生方向靠拢了。进士之中还有一批尴尬的同进士,也就是殿试三甲,同进士就是说你有进士的水平,但你不是正儿八经的进士,这类人可以参加几年后的下一次殿试,也可以参加恩科重考,但要是接受了三甲的成绩,那就只能是同进士出身,做到知府知州没问题,再大估计也没戏了
科举制度起于唐朝,完备于宋朝而成熟于明清时期。是古代历史上选拔人才的一个很重要的且相对很公平的手段,它也是平民进入仕途的几乎唯一的一个通道,因此,科举制度自诞生之日起就备受瞩目。
但也是因为如此,科举考试历来是很难的,能一路升级打怪到最后参加殿试,刷下来的人不计其数,而殿试后能金榜题名的则更是少之又少,所以金榜题名算是人生四大喜事之一。
唐孟郊在写了一首《登科后》很能说明金榜题名后的激动心情,其中那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
但金榜题名并不代表这就可以直接进入官场,实际上,殿试之后的成绩也是有排名,其中第一名就是状元,唐朝时期只有第一名被叫做状元,其他的没有称呼,到了宋朝时期,才出现了榜眼和探花的称呼。主要是因为唐朝时期科举制度刚刚兴起,科举制度并不完善。
制度的不完善,容易带来的一个后果就是科举考试被世家大族把持,因此唐中晚期,科举考试就被当时的世家大族保持,寒门学子很难有出头之日,甚至出现了买状元的现象。
当时的考中状元后直接被授予官职,因为当时并没有完备的制度,因此每个状元被授予的官职也是不一样的, 一般就是品级比较低的文职,比如唐朝宰相张九龄中状元之后被授予正九品上的校书郎。而著名诗人贺知章中状元后被授予正七品上的国子四门博士,等等。
宋朝时期的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备,已经算是比较成熟的了,而且出现了状元、榜眼和探花的排名,不过当时的状元及第后被授予的官职也并不相同,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
比如北宋初年著名的寒门宰相吕蒙正,中状元之后被授予将作丞,后步步高升,十二年后就做了宰相,他的经历算是相当励志的了,应该古代寒门学子仰望的存在。
不过,宋朝时期对于状元及第后的官职虽然还没有形成定制,但科举考试开始和翰林院产生很深的关系。翰林起自唐玄宗时期,当时唐玄宗选文词甚佳的朝臣入居翰林起草诏书,由此,翰林院成为草拟机密诏制的重要机构,也是天下文人都想进入的一个理想之地。
随着翰林院的发展,翰林学士不仅参与草拟机密诏制,更是逐渐参与政事,开始分割宰相的权力,甚至后来翰林学士可以晋升为宰相,宋朝时期的发展已经到了这个地步,而且宋朝开始,有些状元及第后被进入翰林院供职。
到了明清时期,科举和翰林院之间的关系已经是密不可分了。明朝时期就已经有了这样的一个惯例: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
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翰林院成为进士通往高官的一条很重要的路。明清时期,一甲前三名即包括状元、榜眼和探花,他们进士及第后会直接进入翰林院为官。其中状元为从六品的翰林院修撰,而榜眼和探花则为正七品的翰林院编修。
虽然看起来官职并不是很大,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翰林院的官员是距离皇帝最近的官员,他们的升迁往往比其他官员要容易很多,帝师往往也是出自翰林院。
比如1856年中状元的翁同龢,直接被授予翰林院修撰,两年后就成为副考官和陕西学政,后来官居高位,更是做了同治和光绪两位皇帝的帝师。
翰林院如此重要,成为天下文人趋之若骛的地方,而朝廷为了更好的选拔人才,因此又有了一个庶吉士制度。庶吉士是从科举考试的二甲和三甲中选出的年轻又有才华的学子进入翰林院。二甲和三甲中的其他学子则还需要进行别的考试然后才被授予一定的官职,大部分都不能在京城为官。
因此成为庶吉士也是很多学子的梦想,庶吉士一般在翰林院学习三年,三年后进行考核,成绩优异者可以直接留在翰林院,这就和进士及第的差不多了,其他的庶吉士则离开翰林院,去别的部门任职或者出去做地方官。
历史上经由庶吉士成长为朝廷重臣的不在少数,比如明朝著名的内阁首辅张居正就是庶吉士出身,还清朝时期的曾国藩,科举考试得了个三甲,是同进士出身,后被选为庶吉士,再还有后来的蔡元培等等。
当然,也是因为翰林院人才济济,因此虽然经由科举考试进入翰林院的学子中,状元起点最高,但当他们进入官场之后,又是另一种修行,真正成长为重臣的状元还真不是很高,不独明清时期是这样,就是从唐朝开始算起,真正在政治上、文化上或者其他方面有大作为的状元还真不是很多。
当然有区别。
隋朝不说了。
唐代,状元初任官看皇帝。其余进士,九品开始。
宋代,状元如果外放,比如苏东坡那届的状元章衡直接是湖州通判,妥妥的六品实在官。其余进士,正九品或从八品。
明清时期,状元初授从六品。榜样探花正七品。其余进士都是从七品。
从官场发展看,以明清为例:
状元的官运不好。在翰林院熬,到老能上到正三品。
二甲进士,到老能混到三四品。
三甲进士,退休干到从五品都难。
庶吉士,明清时期前三名进士之外第二次考核,不过三五人,入部学习认识而各位大佬,然后就在北京州县完成履历,迅速晋升。20年就能进入内阁,号储相,是科举的真正赢家。
以清朝为例,考中状元确实能先人一步,可授予从六品官职,以后表现优异,还会获得特殊照顾。
状元第:中状元,着红袍。
清朝的科举中进士者,分为三档,一档为进士及第,也就是状元、榜眼、探花,二档为进士出身,三档为同进士出身,进士及第的3人无需经过考核面试,当场直接给官,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为从六品,榜眼和探花给翰林院编修,为正七品,而进士和同进士出身需要再经过朝考面试后,才有授翰林院庶吉士的机会,这不是个官,没有品级,只给相当于七品的俸禄,相当于现在的实习生或者管培生之类的。
《金榜题名录》中的科举孝试姓名、籍贯、名次。
状元、榜眼、探花,在初入官场时,都会受到多方关注,只要在翰林院期满合格,可轻松改任御史、主事、给事中等职,想外调做官可保送知府,进士与同进士出身,在任翰林院庶吉士3年期满后考试,合格者派各部学习或外派知县、教职,优异者才可升为修撰或编修,等于说科举的前3名比起其它进士,时间省了3年,其它条件确实也优越太多。
毕沅,乾隆25年科举状元,后官至湖广总督。
这个翰林院在明清时期有着特殊的地位,两朝选拔人才的制度基本相同,沿袭的惯例是“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所以想在官场走得远,必须入翰林,可并不是所有进士都能入翰林院,前面说了状元等前3名是必入的,没有门槛,后面的二档需要考试,优异者才可入翰林,落选者可能在各部跟着主事学习行走,漫长苦熬或者外调县丞、经历、州判等官职。
吕蒙正,北宋科举状元,官至宰相,许国公。
最后讲一下科举最繁荣的宋朝,科目最多,过程繁琐,录取人数最多,排名细分的也很清楚,第一名状元直接给从六品将作监丞,这是个正式的官职,从第二名榜眼开始,只给虚衔不给实职,榜眼是通直郎,探花是宣德郎,依次往下,宋朝文官共有29级虚衔,第二三名以州官任职,第四名开始以县官任职,如果是省试第一名,在任职中也可享受部分优待,可见宋朝的前3名也有明显优越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