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生活百科知识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综合百科生活常识数码科技传统文化互联网健康时尚影视娱乐教育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时尚

黄巢起义到底有多少人,占领了多少地方呢?黄巢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提问时间:2023-07-05 11:36关键词:黄巢

黄巢起义到底有多少人,占领了多少地方呢?黄巢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点赞1、岑溪市 网友:幽冥血族

我来说说黄巢是个什么样的人。

黄巢,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人。世代卖盐为生,赚了很多钱。为啥卖盐会赚钱,因为盐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不吃不行。

安史乱后,藩镇割据,人民流离失所,旧有的租庸调制被破坏,朝廷收不上赋税,只好搞盐铁专卖。盐铁专卖是从汉武帝时候就开始的一项收税措施。唐后期食盐专卖的结果就是使得盐利在当时的国家财政结构中比例大增,地位越来越重要,唐代宗大历末,“天下之赋,盐利居半”。盐利成为唐后期的重要财政支柱。

利之所在,人所共趋。马克思说过,只要利润超过百分之三百,那么商人个个都会争前恐后扑向绞刑架。因此唐末一帮不法之徒纷纷违禁制贩私盐,官府屡禁不绝。因为盐价愈高,则私贩愈多,禁私愈严,私贩之利愈厚,利愈厚则制贩私盐的活动愈不能禁。

黄巢家就是贩私盐的。因此黄巢自小“善击剑骑射,稍通书记,辩给,喜养亡命。”就是说,黄巢从小学的就是江湖那一套道上的东西,练武茬架,能说会道,还很擅长养小弟。手下聚集了一帮亡命之徒。为啥要学这些,因为贩私盐可是刀头舔血的营生,既要抵抗官府捉拿,又要防备道上黑吃黑,没有武装力量吃不了这碗饭。元朝末年的私盐贩子张士诚就是因为卖了盐收不到钱却被黑吃黑没办法杀人造反的。

注意一个词,稍通书记。啥叫书记,就是读书记账。做生意么,不得懂点财务知识啊。就是说,黄巢的文化水平并不高。但是黄巢从小的志向并不是当个私盐贩子,而是想考个功名。小黄从小就有诗才,五岁时作诗一首《咏菊花》: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小黄成年后雄心万丈,成了大黄,去长安城一试身手,试图考个功名回来。没想到大唐朝的考官并没有瞎了眼,就他这两把刷子,根本涂不了好墙。于是理所当然的落第了。要知道大唐一年才考十几个人,连孟浩然李白这种诗界大拿都考不上功名,你黄巢算个毛线呀。

落第后小黄满怀愤恨地写了一首《不第后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我就纳闷了小黄为啥对菊花兴趣这么浓郁啊。

然后小黄啥都不干了,一心想着发展他的贩盐生意。一直从大黄发展到了老黄。

唐僖宗乾符二年(875年)六月,黄巢已经五十五岁了。另一个私盐贩子王仙芝起兵造反,黄巢聚众数千人入伙,“数月之间,众至数万”。

朝廷当然派兵剿灭,双方胜败相持,于是下令招安。蕲州刺史裴渥为王仙芝黄巢等人求官,约定罢兵。王仙芝与黄巢等人就去裴渥那里吃大块肉喝大碗酒,正酣,未几,朝廷命令下来了,拜王仙芝为左神策军押衙,遣中人慰抚。没黄巢什么事。这好有一比,梁山泊好汉招安了,朝廷就给了宋江一个节度使,没卢俊义吴用什么事。卢俊义吴用肯干吗。

左神策军为皇帝禁军。押衙是管领仪仗队的侍卫统领。唐李匡乂《资暇集》卷中解释:“武职令有押衙之名。衙宜作‘牙’,此职名,非押其衙府也,盖押牙旗者。”

对这问题不理解是吧,不理解正常,我早就习惯了。汉光武刘秀年轻时去长安看到王莽的仪仗队,感叹道,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押衙就是执金吾。

王仙芝大喜,黄巢大恨。说好的有福同享呢?说好的给兄弟们找一条出路呢。你现在当官了,就把兄弟们忘了。老王你这么做真的好吗。黄巢就跟王仙芝说:“君降,独得官,五千众且奈何?丐我兵,无留。”你一个人当官了,五千兄弟怎么办?这些兄弟我要带走,一个不留。

说完就打了王仙芝一顿,伤首。王仙芝一看,这官不能当。众怒难犯,于是再次造反。

大家明白水浒传为啥要说梁山泊全伙受招安了吧。啥叫全伙,就是不能半伙,也不能少半伙。宋江去朝廷当官了,卢俊义依然在梁山泊闹腾,这安还不如不招。没解决问题啊。

然后和朝廷再打,王仙芝战败被抓,传首京师。王仙芝就是梁山的晁盖。

王仙芝一死,大家理所当然推黄巢坐了头把交椅,号“冲天大将军”,建元王霸。看这名字起的多霸气。

当时黄巢军中有小儿唱谣曰:“逢儒则肉师必覆。”这句诗应该是当时当地的一位不知名的秀才为了保境安民写出来让孩子们传唱的,应该不止一句。可是就这一句最有分量,而且黄巢很重视,所以流传了下来。肉是肉刑的意思。就是说如果黄巢军对儒生们动粗的话,军队肯定溃败。

黄巢因此特别礼遇儒生,只要被抓住的俘虏不管谁自称自己是儒生,一律优待,给吃给喝还给钱花。过崇文馆校书郎黄璞家。崇文馆就是图书馆,校书郎就是校订书籍的官员。下令曰:“这是一家儒者,把火灭了不要烧。”

黄巢进寇广州,跟朝廷提条件,要求招安,当个广州节度使就行,跟宋江的要求在一个层次。宰相郑畋欲许之,卢携、田令孜执意不可。就如宿太尉要招安,蔡京反对。

于是尚书省右仆射,相当于副宰相于琮提议:“南海(指广州地区)是对外通商口岸,商船往来频繁,要是让黄巢把广州占了,那就切断了国家的财源。”于是给了黄巢一个率府率的官。

率府率是太子禁卫军,分为十率,即左右卫率、左右怀御率、左右清道率、左右监门率、左右内率,合称为十率。其官署称率府,长官为率府率,副官有率府副率、长史及录事参军、诸曹参军等。

但是黄巢此时的预期目标并不是给太子当个保镖,见诏大诟,急攻广州,历数朝廷过恶,昭告天下。

黄巢进长安后,为报私仇,将于琮杀害。

然后继续进剿,打来打去,黄巢明白了一个道理,军队要想有战斗力,就得有铁的纪律。于是自称“率土大将军”,整众不剽掠,所过惟取丁壮增加兵员。于是很快攻破东都洛阳,皇帝仓皇西遁,跑到长安去了。

黄巢很快追到长安,皇帝继续往四川成都跑。黄巢进京,乘黄金舆,身边护卫皆绣袍,其党乘铜舆以从。请注意是黄铜车,不是黄金甲。即位,号大齐。求衮冕(龙袍官服)不得,绘弋绨(黑色粗厚的丝织物)为之;无金石乐,击大鼓数百。大赦,建元金统。看样子黄巢姓黄,所以喜欢黄色的东西,什么黄金啦,菊花啦。帝号都叫金统。这名字没起好,有了黄金并不能一统天下。自称“承天应运(不是奉天承运))启圣睿文宣武皇帝”,大封百官。

老黄不愧是江湖草莽出身,倒是一点不讲究啊。

唐朝皇帝跑到成都,下诏勤王。黄巢屡战不利,只好退出京师。沙陀首领李克用部立功最大。

黄巢走后,长安城被付之一炬。当然并不是黄巢军队烧的,而是入京勤王的各藩镇部队。黄巢的军队毕竟是有纪律的,而这些乌合之众互不统属,各自为战,祸乱更甚。

黄巢从京师跑出来,军纪就荡然无存了,树皮草根都吃完了,于是出现了被后世诟病千年的吃人事件。将那些快死的人放在大磨盘里,磨碎熬肉粥喝。

然后一路败退,最后被追到狼虎谷,黄巢眼看跑不出去,跟亲信说:“我本欲讨国奸臣,洗涤朝廷,事成不退,亦误矣。若取吾首献天子,可得富贵,毋为他人利。”亲信不忍,黄巢自刎,结果没死了,亲信补了一刀,跟自己脑袋一起被传首京师。

黄巢啥意思,我进了长安就不应该称帝,我应该功成身退。不称帝就是周公曹操霍光司马昭郭子仪,称帝了就是乱臣贼子,就是王莽李渊王世充。其实不是称帝不称帝的问题,而是成功没成功的问题。成则王侯败则贼,黄巢只是败了而已。

败军之将不言勇,亡国大夫不图存。败了就啥都不要说了。

当然也有传说,黄巢并没死。邵博在《河南邵氏闻见后录》记载:“东西两都父老相传,黄巢实不死,其陷泰山狼虎谷,乃自髡为僧得脱,往投河南尹张全义,故巢党也。各不敢识,但作南禅寺以舍之。”

就是说,黄巢兵败后,找个跟自己长得像的人杀了,让亲信带着头去邀功,自己化妆成和尚,投奔了自己的旧部,已经被招安为河南尹的张全义,这种明显找死的却收到奇效,张全义名如其人,保全了兄弟义气。把他安排在寺庙里,出家修行。

邵博还亲眼见到南禅寺墙壁上画有黄巢服僧衣之像,“其状不逾中人,唯正蛇眼为异耳”。就是说黄巢长得不咋地,没霸气,跟曹操宋江一样。但是一双蛇眼很有特点。

啥叫蛇眼,其眼形特征为:眼睛发红似蒙一层红纱,眼睛向外鼓。生有这种眼的人奸诈阴险,心如毒蝎,六亲不认,目无尊长,常常做些出格的事。在他们的世界里只有自己,轻视甚至忽视尊卑和道德规范。关于蛇眼,相书有诗:堪叹人心毒似蛇,睛红圆露带红纱,大奸大诈如狼虎,此眼之人子打爷。蛇目睛圆上视黄,掉头行步若仓惶,出言举措心怀狠,害物伤人不可防。

寺中还有黄巢的一首诗:犹忆当年草上飞,铁衣脱尽挂僧衣。天津桥上无人识,独凭栏干看落晖。

的确牛逼。

欢迎点赞。

点赞2、咸阳市 网友:冷漠帝王

黄巢起义是大唐帝国继安史之乱后的又一次大规模的、持续时间长、破坏力巨大的叛乱。如果说安史之乱撕开了大唐盛世的一个口子,由此转入衰败的话,那么黄巢起义就是直接让本就风雨飘雨的晚唐再也承受不了任何的打击,黄巢起义被平定的二十几年后,大唐灭亡,从此盛世长安只活在人们的记忆中。

黄巢起义实际上应该分为两部分,最开始是以王仙芝为老大的起义,可以称之为王仙芝起义。873年,12岁的唐僖宗被宦官扶立上位,当时的帝国已经摇摇欲坠,抛去朝廷内部的各种问题不谈,帝国的百姓已经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各地的旱灾蝗灾不断,不要说承担繁重的徭役了,连基本的温饱问题都已经解决不了,在这种情况下,尤其是关东地区,盗匪横行。早在不久之前,就流传这这样一句话:"金色蛤蟆争努眼,翻却曹州天下反。"

第二年,贩卖私盐的濮州人王仙芝聚众起义,发布的檄文就是斥责政府赏罚不公,目的自然是要实现公平。其实一开始,王仙芝想要吸引的就不是农民,所以将起义简单的定义为农民起义似乎是不合理的。王仙芝的起义远离百姓和高官,更多的吸引到的是各地的盗匪团伙以及官场失意的人们,它代表的自然也是这些人的利益。

王仙芝檄文一发,就收获了很多的盗匪团伙,还包括之前举兵一年就被平定了的庞勋旧部,在短时间内就聚集了几万人,当他攻陷曹州的时候,又有一伙人的加入,这就是黄巢。

黄巢在起义之前的经历其实很普通的,可能不普通的是他的内心,这个出自贩盐世家的少年最开始的追求绝不是贩盐,而是入仕为官。他文武皆可,善击剑、骑射,略通文墨,据说五岁的时候就能作诗,比如“堪于百花为总首,自然天赐赫黄衣。”和“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这都是写菊花的诗句,从中可以看出五岁的黄巢确实天资聪颖。

但长大后于科举一事上却是屡试不第,可能是他的学识不到家,也可能是运气不太好,总之,他考了几次后都是名落孙山。于是黄巢再次就菊花写了一首诗, 这就是著名的《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之后黄巢就子承父业了,王仙芝起义后,黄巢就与子侄黄存、黄揆、黄邺及外甥林言等八人也聚众数千人来响应起义,从此起义的主要领导人就成了王仙芝和黄巢,他们联合攻下了郓州和沂州,不过半年的时间,起义军已经剽掠十余州,他们中的很多盗匪团伙独立作战,因此闹的政府军疲于应付。后来唐僖宗命平卢节度使宋威为统帅,全权负责平叛事宜。

876年的七月,王仙芝率领大军攻打沂州,宋威组织了抵抗,这一次王仙芝并没有占到便宜,不得不转战河南,而宋威则上报朝廷说王仙芝已被杀死,起义被平定,然后喜滋滋的回到了平卢,而朝廷上下更是欢欣鼓舞。只是很快就证明这是一次严重的造假行为,因为不久王仙芝的大军就在十天之内攻下了八个县,占领阳翟、郏城,继续向西攻下汝州,杀死了几个高级官员,并且俘虏了宰相王铎的堂兄弟、时为刺史的王镣。

唐僖宗终于意识到了王仙芝的厉害,遂下令赦免他的罪,以期放弃继续劫掠,但是王仙芝置之不理,反而继续带着大军北上打算攻下郑州,在这里,起义军遭到了昭义军的进攻,兵败撤退。

他们认识到北方的防线太强,遂转战南方,兵分两路,攻取唐州、邓州、郢州、复州、随州、安州、黄州、申州、光州、舒州、庐州等在今河南、湖北、安徽三省的十余州,部众达到了30万人。他们进攻蕲州的时候,刺史裴偓主动投降。王仙芝让王镣给裴偓写信,问朝廷要个一官半职。

经过宰相们的商议,最终决定给王仙芝封了一个左神策军押牙兼监察御史的官职,王仙芝一听还不错,比起义强,于是准备投降。就在这个时候,黄巢不干了,大家一起干,到头来只有王仙芝一个人有官做,其他的人可能面临的结果并不怎么妙,黄巢打了王仙芝一顿,这让其他的首领们很痛快,王仙芝也不敢投降了。之后王仙芝和黄巢暂时分开。

王仙芝领三千人劫掠了蕲州之后进攻鄂州,而黄巢引两千人北上,在今山东一带攻破郓州、沂州,随后两人有过短暂的合兵,攻打宋州,只是被张自勉打败,随后再次分兵,黄巢继续回到山东一带,而王仙芝进攻安州、随州、复州、郢州。

期间,王仙芝数次要求投降朝廷,只是都被王威压了下来,后来唐僖宗再次发布诏书准备给王仙芝以及他手下的各个小首领官做,王仙芝派尚君长、蔡温球等人去邓州请降,结果在路上被王威所杀,王威给朝廷的理由是他在一场大战中击败了对方。

这件事惹怒了王仙芝,而王威也被换了下来,其副手曾元裕成为新的统帅,张自勉为副统帅,再加上西川节度使高骈联合围攻王仙芝。最终在878年的二月,王仙芝战死,部下死伤五万人,尚君长的弟弟尚让带着部分余众投靠了黄巢,自此,黄巢成为真正的起义军首领。

黄巢要比王仙芝狡猾很多,他虽然也想做官,但是绝不是和王仙芝似的如此心急以及毫无防备,黄巢更加反复无常。黄巢成为冲天大将军后,在最开始的进攻是相当不顺的,遭到了政府军的顽强抵抗,不得已,黄巢带军南下,经由福州转战广东。879年的九月,黄巢兵围广州,让越州观察使崔璆写信给岭南东道节度使李迢。想求个天平军节度使做做,但是宰相和宦官们并没有答应黄巢的要求,接着黄巢又想做安南都护、广州节度使。朝廷再次拒绝,反而让黄巢做率府率,这就是个低级武职。

黄巢自然不肯接受,仅用一天的时间就攻下了广州,并将广州做为根据地,只是中原人南下居广州,水土不服还是轻的,岭南多瘴气,疫病很多,部众死亡很多,黄巢还是决定北上。他们离开广州向西攻下桂州,顺湘江而下攻占潭州,进逼江陵,北向襄阳,中间在荆门吃了败仗,然后转掠江西,攻下了饶、信、宣等十五州。

880年开始,朝廷诏令昭义、感化、义武诸道兵南下,支援高骈。高骈派出张璘南下攻打黄巢,黄巢节节败退。一方面重金贿赂张璘,一方面告诉高骈准备投降。高骈想独揽大功,遂让各道兵马撤离,留下自己的军队准备接受黄巢的投降,结果黄巢耍了高骈,继续北上,睦州、婺州、池州、睦州、婺州和宣州等地都被攻下,强势渡过长江,再渡过淮河。

相继攻下申州、颍州、宋州、徐州、兖州、汝州,然后是洛阳,稍作停留即西进潼关,直逼长安。唐僖宗和田令孜在神策军的保护下仓皇难逃四川。881年的正月,黄巢进入长安,在这里建立了大齐政权。黄巢下令安抚百姓,说他起义本来为的就是百姓,所以大家该干嘛干嘛,不会受到影响,但是唐廷三品以上的官员却来了灾,纷纷被杀,李唐宗室更是被杀了个干净。唐廷四品以下的官员得以原职留任。

只是,黄巢虽然在长安建立了政权,却并不稳定,黄巢最初进入长安的时候军纪严明,并下令不准骚扰百姓,但是后来,随着官员们的相继被杀,起义军中的很多人开始在长安城中杀人,即便是黄巢也制止不了。而唐僖宗到达四川后就开始了反扑,各地节度使开始组织兵力围攻长安。

黄巢一度以为唐军攻进了长安,遂离开长安到了灞上,致使唐军顺利进入长安,但是进入长安的唐军并没有想着赶紧收复长安,而是大肆劫掠,队伍不整,很快被起义军打败。而长安城中百姓帮助唐军的行为彻底激怒了黄巢,遂纵兵屠城,导致血流成河。

之后,黄巢的得力战将朱温叛变,投降了大唐,而沙陀人李克用也开始攻打起义军,最终883年的四月,李克用攻进长安,黄巢不得不离开了盘踞三年之久的长安,领着十五万起义军经蓝田进入商山。第二年的六月,黄巢兵败在逃窜路上,被外甥林言所杀,林言本欲以此将功赎罪,结果在路上又被沙陀人所杀。至此,黄巢起义结束。

黄巢起义一结束,唐僖宗得以重返长安,但是历时十年的黄巢起义让帝国的权力之争重新洗牌,以朱温、李克用等为首的军阀控制了整个帝国,这个时候,那些朋党之争、宦官专政等等的问题已经不再是问题。

点赞3、简阳市 网友:素颜男神

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是唐朝近三百年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大的一次大起义。最盛时,黄巢拥兵六十万,转战东西南北,后攻占京师长安城,登基称帝,建立“大齐”政权。可谓是搞得是轰轰烈烈、有声有色,但未能善始善终。

黄巢是晚唐曹州冤句县(今山东曹县西北)人,为人豪侠仗义,擅长击剑骑射,又涉晓书文经史,口才好,算得上是文武兼修的有为青年。黄巢虽然出身盐贩之家,但很有政治抱负,一心想以科举正途而步入仕途,光耀门楣。可是时运不旺,抑或是学业不精,科考屡试不第,抑郁加愤懑,这位科场失意者遂赋诗遣怀,写下了七绝《不第后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诗中蕴含着勃勃的豪气,又透出腾腾的杀气。

唐懿宗咸通末年(873),气候出现异常,关东(潼关以东)一带直东至大海的广大地区,先是大旱,继之又是大水,旱涝交加,庄稼绝收,发生了严重的大饥馑,民不聊生,饿殍遍地。875年初,盐枭王仙芝借助民怨沸腾聚众造反,由此爆发了唐末农民大起义。对朝廷深怀不满且素怀大志的黄巢闻变大喜,立时同黄邺、黄揆等兄弟八人纠聚了数千人,起兵响应好哥们王仙芝。两军合一,声势益大,部队发展至数万人。后来,王、黄二人因招安而产生矛盾,一对好哥们闹掰分家,各率一军分头作战。878年二月,王仙芝在黄梅县兵败被俘杀,其麾下大将尚让率余部赶到亳州投靠了黄巢,推黄巢为“黄王”。黄巢遂自称“冲天大将军”,建元“王霸”,设置官署,初建政权形式。

黄巢挥师数万攻亳州不克,遂率军北上,袭破沂州、濮州,复沿黄河南岸向西挺进,连下数城后,准备西攻洛阳。这时官军已开始猛烈反击,巢军几乎全面崩裂。形势急转直下,黄巢甚是沮丧,遂采取以屈求伸的策略向朝廷求降。朝廷恩准,授其为右卫将军,同时命其部在郓州解除武装。黄巢喘息数日,缓过劲来,又再举反旗。他率部转攻浙东,胜而复败,赶忙收兵渡江,进入江西,直捣官军薄弱部,攻克赣南、赣东数城,复引军北攻宣州不克,乃率军复入浙东,削山开道七百里,打通仙霞岭(在今浙江江山市南,地处浙闽赣边界)山道,进入福建境,占领全闽。

朝廷见黄巢闹腾的挺欢,赶忙加力攻剿。黄巢屡败,损失严重,不敢在福建硬撑,遂进入广东,围攻广州。这时,黄巢萌生降意,遂通过岭南东道节度使李迢向朝廷请降。因朝廷没有满足其高“要价”,而是授了个四品率府率,黄巢大怒,遂拒绝朝廷委任,率军攻陷广州城,随即纵兵攻略岭南各州县。黄巢又自号“义军百万都统”,同时发表文告,宣布将要挥师入关。

这时,巢军由于水土不服,流行起瘴疫,士兵死掉近半。黄巢遂采纳部下“引军北还,以图大业”的建议,决定率军北归。巢军扎制木筏,借着涨水,从桂州沿湘江而下,一路上势如破竹,一举攻陷潭州(今湖南长沙市),打通了岭北之路。黄巢旋即率领号称五十万的大军不战而克江陵,随即北攻襄阳。巢军中计加中伏,惨遭大败,赶忙渡江东走,官军乘胜追击,俘获十之七八。由于官军有“养寇自重”的心理,放弃痛打“落水狗”的战机,黄巢这才算侥幸逃过一劫。黄巢丢弃江陵,沿江而下攻陷鄂州外城,复引军南下江西,转战东进,军队又发展到二十万,兵势复振。

880年四月,由于连遭官军的打击及军中又患上疾疫,巢军陷入困境。黄巢极为惶恐,赶忙向淮南节度使高骈致书请降。高骈贪独占平叛之大功,便上表请求朝廷退军。黄巢见官军撤兵,军中疾疫业已治愈,军力得到恢复,立即翻脸发兵突袭,尽歼眼前的淮南军,兵势又振。七月黄巢挥师自采石矶渡江北上,攻略江北数城,高骈自食苦果,吓得闭门不战。九月,黄巢率军渡过淮河,自称“率土大将军”,并下通牒,声言将问罪长安,警告各地官军不得抵抗。

十月,黄巢挥师北伐,连克中原数州郡,随即攻克洛阳。此时,黄巢拥有大军六十万。十二月初一,巢军兵抵长安东门户潼关,经过激战破关。潼关失守,京师不保。唐僖宗打算招安黄巢,被拒绝,只好弃京西逃。初五日斜时分,巢军先头部队进入长安城,黄巢随后入城。十三日,黄巢登基称帝,国号“大齐”,建立政权,分封诸将。

转年四月初,官军反攻;初五日,黄巢丢弃长安城东撤,驻军于城东二十里的霸上。数日后,黄巢探知城中官军人少且松懈无备,便杀了个回马枪,重占长安城。这一回黄巢在长安城驻留近二年半。这期间,上天给黄巢降下个大克星,枭雄李克用横空出世。雁门节度使李克用时年二十七岁,沙陀人,精于骑射,骁勇善战,他听命于朝廷,接受朝廷的调遣,率领手下四万勇悍的乌鸦军(李部士兵皆穿黑色军服,故称乌鸦军)投入平叛战场。敢打敢拼的李克用出马,带动了其他节度使效力朝廷的积极性,黄巢算是倒了大霉,开始走霉运。官军一连串的沉重打击,加之城中闹开了粮荒,黄巢无法再苦撑下去,只得于883年四月上旬撤离长安城东走。黄巢挥军围攻陈州(今河南淮阳县)近三百天不克,这时官军又压了上来,巢军连战连北,一败涂地。884年六月,黄巢被穷追猛打的官军追杀得无路可逃,便跑到虎狼谷(在今山东莱芜市界)躲避起来。十七日,穷途末路的黄巢拔剑自杀(一说为其外甥林言所杀),其大齐政权亦随之灭亡。

计黄巢自起事至败亡,十年;其中称“黄王”三年,称帝跨五个年头,实为三年半;其中在长安驻留近二年半。

黄巢率军转战,历经今河南、安徽、山东、浙江、江苏、江西、湖北、湖南、福建、广东、广西、陕西等十余省,几乎走遍半个中国。

就自身素质而言,黄巢通诗书、擅骑射,算得上文武双全;但作为起义军领袖和“大齐”皇帝,能力则明显不够。

黄巢的起义军基本上是由庄家汉组成,有反抗意识和斗志,但打仗外行,若真交起手来,根本不是官军对手。只是朝廷已然失去对藩镇的控制,组织不起来有力有效的攻剿;如若各藩镇肯为朝廷分忧解难,倾力“剿匪”,恐怕黄巢早就旗倒兵散了。各藩镇明哲保身,只要不侵扰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便袖手旁观,哪肯管朝廷的安危。即便是这样,巢军还是被不大尽力的官军打得多次濒临绝境,几近崩裂,由此可见黄巢的军事指挥能力较一般。

黄巢入京称帝建国,没能及时打击官军的有生力量,给了官军反攻的可能;又将六十万(农民军携带家眷,故战斗人员应打折扣)大军安置于城里或周边,没有形成战略纵深;也很少派军队在外线作战,以牵制官军形成策应,故长安城很容易受到官军的围困攻击。这也看出黄巢缺少军事头脑。

二次被迫撤离长安,黄巢又犯下了致命错误,那就是放弃流动作战的长项,死困陈州城。农民军不大具备攻坚战的能力,围攻近三百天也未能克城,结果兵顿坚城之下。这便给了朝廷调兵遣将组织反攻的机会,最后被打得丢光老本儿,丢了性命。从上述三点来看,黄巢的军事素养、指挥能力确实不大高。

军事上如此,政治上也乏善可陈,治国乏术。政权建立后,没有施政举措,没有经济措施,没有组织发展生产,增强经济实力,以此来支撑初创的政权、供养庞大的军队,结果财政无着落,粮草无保障,自身失去“造血功能”,因而造成坐吃山空的窘境。民为邦本,对民政策也出现重大失误。刚入长安城时,义军对待市民百姓还挺好,宣传‘黄王起兵,本为百姓”的爱民主张;可是当黄巢二据京师时,因怨恨百姓帮助官军而大开杀戒,一次便屠杀长安无辜市民八万,真是冲天的血腥气透长安啊。粮食匮乏便用活人充作“军粮”,真是血腥无人道。这哪里还是“吊民伐罪”的义军所为?

八年“安史之乱”,使大唐王朝由鼎盛走向衰弱;十年的“黄巢反唐”,则加速了本以病入膏肓的唐帝国的灭亡。至此,大唐的国土全部被各割据藩镇瓜分,仅剩下可怜的一座长安城容身,沦为虚有空名的小朝廷;二十年后,立国二百九十年、曾创下盛世辉煌的大唐王朝退出历史舞台。

点赞4、鹰潭市 网友:叱咤枭雄

公元780年,由于均田制瓦解,唐以两税法代替租庸调制,征收户税和地税,地税按亩收谷,户税按户等高低征钱。由于税额不断增加,农民负担日益加重。统治者还巧立名目,横惩暴敛。苛捐杂税中以盐税对人民影响最大。玄宗开元时,斗盐10文钱,而至公元788年猛增到370文。百姓吃不起官盐,只能买价廉的私盐。政府对贩私盐的人残酷镇压。盐贩以武装对抗。盐贩武装后来成为唐末农民起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唐朝后期,北方一带连年水旱灾害。关东地区几乎颗粒无收,政府仍派人催交赋税,广大人民被逼得走投无路。公元875年,濮州(今河南范县)人王仙芝领导数千人民长垣(今河南长垣)起义,黄巢在家乡领数千人响应,唐未农民大起义爆发了。

【黄巢】是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县)人,与王仙芝同贩私盐,他们很快会合在一起,各地农民纷纷揭竿而起。公元878年,王仙芝战死。黄巢被义军共推为王,称“冲天太保均平大将军”。黄巢挥军渡江,转战江南,然后又挥师北伐,沿途农民踊跃参加,起义军迅速发展到60万之众。公元880年十二月,起义军攻占长安。黄巢称皇帝,年号金统,正式建立农民政权,国号大齐。农民政权以尚让等宰相,朱温等为大将,留任唐朝四品以下官员,安定社会秩序,打击顽抗之敌。起义军禁止滥杀,但严厉镇压了一大批大官僚、大贵族。唐未诗人韦庄的诗句“天街踏尽公卿骨”,“甲第朱门无一半”,形象地描绘了当时起义军镇压大地主势力后长安城的情景。

起义军沒有乘机派劲旅追歼唐军,逃往成都的唐僖宗收集残部和藩镇兵力卷土重来,包围了长安。公元882年,大将朱温叛变投唐,僖宇赐名“全忠”。起义军受到很大损失。公元883年,唐请沙陀贵族李克用领4万强悍军队协助镇压起义军,唐王朝力量大增。黄巢带15万义军撒出长安,其后尚让等将领又投降唐军。公元884年,黄巢在泰山狠虎谷的襄王村(今山东莱芜境)战败自刎而死。历时10年的黄巢大起义最终失败。

点赞5、池州市 网友:醉卧孤城

黄巢家原本就是盐贩子,搞武装走私的,算是有一支武装力量。

黄巢有文武才,射箭骑马娴熟又粗通文墨,文化水平、武力值都不错,所以在当地有一定威信,有一帮小弟。

在几次科举考试失利后,黄巢对大唐深感失望:不考了!我花开后百花杀!老子以后要自己开科取士!

当王仙芝的起义军活动到附近时,黄巢等兄弟七人,聚集数千人,开始造反。

随即,黄巢的队伍如滚雪球一般壮大起来。

滚雪球:黄巢军队的规模

1、早期:抢占舆论高地,兵力一度扩到数万,但迅速遭遇瓶颈。

当时造反的队伍不少,多者数千,少者数百,能成气候的不多。

黄巢到底有一些文化,擅长造势。在造反前,“金色蛤蟆争努眼,翻却曹州天下反”的流言就传开了,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向,抢占了舆论优势。

因此,“数月之间,众至数万”,兵马多了起来。

然而,大唐、藩镇在山东、河南一带的力量都比较强,黄巢虽然横行山东,攻略州县,但发展很快遇到了瓶颈,遭到了一些挫折。

后来,王仙芝想要接受朝廷招安时,黄巢怒骂:你自己去做官了,这五千多兄弟怎么办?

也就是说,在王仙芝想要接受招安时,王仙芝、黄巢的兵马加一起不过5000多人。

黄巢与王仙芝分手后,转战河南、山东,但实力薄弱,屡屡受挫,甚至一度也想要请求招安,只是因不愿解散部队而拒绝诏令。

2、中期:雪球开始滚动,向南方发展,兵力膨胀到数十万。

黄巢认识到:中原地区大唐、藩镇实力雄厚,攻城不容易,在乡下获取足够军需也不容易,发展机会不大,江淮地区物资丰富,又是唐军实力薄弱,因此,决心南下。

果然,南下后,起义军的规模迅速膨胀起来。

黄巢、尚让“大掠淮南”时,由于王仙芝余部加入及沿途农民加入,已经“驱民十万”。

渡过长江后,一路南下,直至攻取南方重镇广州,兵力发展到数十万人。

3、鼎盛期:膨胀到不可阻挡。

黄巢原本是想以广州为基地发展,但北方人不适应广州水土,士卒患瘴疫死者十之三四,遂决心重返北方。

重返的过程,一波三折。

在荆门,起义军遭到重创,只是因唐军将领“玩寇自保”才得到喘息之机。

旋即,起义军沿长江东进,攻到杭州附近时,“众至二十万”。

随后,在浙江、江西一带周转发展后,起义军渡过淮河,直取洛阳。

攻取洛阳后,起义军规模发展到六十万人!

此后,由于藩镇坐视,潼关唐军“以二千余人拒六十万众”,无法阻挡,起义军直取潼关,进入长安,进入鼎盛阶段。

这个阶段,直属于黄巢的军队有六十万之众。此外,王重荣、诸葛爽等藩镇也名义上投降了黄巢,黄巢的名义兵力可能接近80万!

4、迅速崩盘。

进入长安后,黄巢称帝,没有大举追击,只是给各地官员下达敕书,企图凭一纸空文“传檄而定”。

可是,气象变了!

节度使们的追求是保持割据,此前,他们的主要对手是大唐朝廷,因此,他们乐见起义军消耗大唐,不积极进攻。

如今,大唐已经被摧残得差不多了,他们的主要对手也就变成了黄巢。

因此,各地节度使纷纷支持大唐,包围黄巢军。

关中之地早已粮食紧张,本来还需要依赖江淮漕运才能供养皇室,如今哪里养得了几十万大军呢?

因此,起义军钱赋紧张,难以为继,而对手迅速联合了起来,形势不利。

朱温等人背叛黄巢,黄巢起义军逐渐瓦解。

黄巢起义军在关中立不住,撤离到河南时,“众犹十五万”。

但是,犹豫各地藩镇都已为联合助唐,他们将附近得民户、粮食迁入坚城,黄巢“野无所掠”,粮食紧张。

当黄巢围攻陈州时,由于没有粮食,他们居然捕捉百姓为食!

这哪还有不灭亡的道理呢?

旋即,黄巢连战连败,众叛亲离,兵败身死。

黄巢去世后,其弟黄浩率7000余部坚持作战,这大约是黄巢起义军最后剩下的力量了。

地盘:转战地区大,地盘始终很小

如前所说,南到广东、福建,北到山西,东到山东、浙江,西到陕西,包括中间的湖南、湖北等地,黄巢起义军算是打了一个遍。

转战大半个中国,沿途摧毁了大唐的统治,但一路都是旋得旋弃,不作经营,只是流动作战。

黄巢鼎盛时期,以长安为中心,待了较长时间,但实际控制的地盘非常狭小。

当时,黄巢起义军直接控制的地盘,西不到周至,北只到同州(今大荔),东到华州,南至蓝田。

此外,河中王重荣、河阳诸葛爽等都曾投降黄巢,但仅仅只是名义上归顺,其反复无常,很快就重投了大唐。

黄巢不固守一地,流动作战,使起义军规模如滚雪球一般壮大起来,但也由于没有稳固根据地,旋得旋弃,始终只是无根之树,最后崩盘时无依无靠,竟沦落为“食人族”,令人发指!

黄巢其人:“横行天下”之人,非安定天下之人

黄巢起兵时,与王仙芝等人相约“横行天下”。

“横行天下”,正是黄巢的志向。

他自称“冲天太保均平大将军”,打出均田的旗号,可见他洞悉了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

他攻入长安时,豪言“黄王起兵,本为百姓”。

然而,自始至终,他并没有真正执行“均田”政策,所谓均田,只是他动员起义,以实现其“横行天下”志向的美丽口号!

如果这些还可以以常年流动作战,没有执行经济政策条件为借口的话,那么,黄巢军一路的破坏则使“本为百姓”变成了一句可怕的恐怖台词!

杀戮掠夺,伴随了整场起义。

早在初期转战山东、河南时,起义军就“纵兵四掠”,四处杀戮。

以至于,黄巢军一度颁布“见儒不杀”的政策,即不杀儒生。可见,“焚烧室庐,杀人如麻”是其常态,不杀还需要特别的指示!

在广州时,他们纵兵杀戮,杀胡商二十余万。

攻陈州时,他们开人肉磨坊,流水作业,将捕捉来的附近百姓磨成肉糜为食,据保守估计,当时黄巢军至少吃掉了30万百姓!陈州附近州县几乎成为无人区!

可以说,黄巢确实实践了其“横行天下”的志向,沿途摧毁了一切!

然而,他所作的,仅仅是摧毁而已!

大唐的根基被其摧毁殆尽后,剩下的空当被各地藩镇所接手。

黄巢留下的,是一个彻底混乱,暗无天日的时代!


总的来说,单以规模而论,黄巢起义横行大半个中国,摧毁了大唐的统治基础,“唐亡于黄巢”。

然而,黄巢一路只是摧毁,他队伍壮大很快,但控制的地盘一直很狭小,只是一颗没有根的大树而已,气候一变就灰飞烟灭了。

而黄巢军滥杀、食人等令人发指的劣迹,也说明:他的“横行天下”,是一场灾难。

所以,说黄巢是一位起义领袖,名副其实,但说“伟大”,那就不客观了。

知识推荐

八哥问答——日常生活学习知识分享。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669@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7808号-3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Copyright 2023 www.1260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