俾格米人,为什么身材如此矮小,却能在10岁前结婚生子?
俾格米人的身材很矮小,到底有多矮小?
在非洲中部有一种异于常人的人类,他们有着棕色的皮肤,独特的语言,却没有文字。他们对数字和时间一窍不通,所以他们也不知道自己的年龄。过的是封闭的原始生活,是世界上最原始的民族。成年人平均身高1.30米至1.40米,即便是他们中的最强壮的男人,身高也不会超过1.52米。这儿就像一个小人国般的存在,也有人称他们为“袖珍民族”。
俾格米人(Pygmies)的长相也很特别,头大腿短,除了肚子大外,通体精瘦,肚脐眼就像一个鸡蛋般大小在外面凸起着。令人惊讶的是他们的发育非常迅速,不到10岁身体的各项机能就完全发育成熟了。8、9岁的年龄按常人来说还是名小学生,但是处于这个年龄段的俾格米人就已经结婚生子了,他们严格遵守一夫一妻的规则。他们的体重没有人超过100斤,寿命最高也就40岁。但他们的力量大的能惊掉人的下巴,一个很矮小的“儿童”一下子就能顶起一个大水缸。他们自食其力,称森林为“万能的父母”,自己是“森林的儿子”。
俾格米人的身材为何如此矮小?
俾格米人的身材矮小,这和他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有很大的原因。浓缩的都是精华。俾格米人的祖祖辈辈过的是原始穴居生活,他们的皮肤没有非洲黑人的黑,鼻子没有非洲黑人的高挺,头发没有非洲黑人的卷曲,身高就更不用说了,所以他们被周围的黑人歧视,成为刚果人骂人的口头禅和笑料。俾格米人只好把自己封闭起来靠着采集和狩猎为生。他们长弓短箭不离身,矮小消瘦的身材更利于他们在热带原始森林中穿梭。他们每天捕获各种猎物,身手敏捷。另外他们生活的很快乐,各种自制的乐器应有尽有,人人能歌善舞。
一些研究人员认为,他们这样瘦小的身材是为了适应严酷的雨林生活而进化来的。矮小有矮小的好处,他们相对大高个吃的更少,能解决食物缺乏的问题。为了适应热带高温,小低个更利于散热。发育早也是导致个字矮的原因。
俾格米人喜欢盐,爱吃白蚁。有研究表明,吃盐过多会导致婴幼儿血中钠浓度过高,个子就会越矮;吃盐量过大,导致人体对钙的吸收越差,从而影响身高。和生活条件差,营养不良也有很大关系。另外遗传的原因,俾格米人祖祖辈辈都是小矮人。
关于他们10岁前结婚生子的事。
俾格米人特别早熟,发育迅速。八九岁开始就有鱼水之欢。这和他们的群居有关。这个群体的人不穿衣服,最多就是整两片大树叶子遮羞。但他们夫妻彼此很严格地遵守从一而终。一位刚果(金)的俾格米少女说:“我们实行一夫一妻制。结婚后,夫妻间要忠诚于对方,不能乱来。”
有些邪恶的人错误地认为,只要吃了俾格米人的私处就会有无穷的力量,还能增强体质。这一谬论,使他们对俾格米人痛下杀手,这一可怜的人类目前面临灭绝的危险,引起国际组织的重视。有些国家开始帮助他们,给他们衣服穿,带给他们食物,还有香皂等生活用品。
目前状况
非洲大陆的中非共和国、加蓬、安哥拉、赞比亚、几内亚、喀麦隆、卢旺达、刚果(布)、刚果(金)、布隆迪、等国家和地区茂密的原始森林里都有俾格米人居住。
他们生活在远离城市的偏远森林,流动性强,生活贫穷,很多人已经失去了家园。改善俾格米人的生活、保护珍稀人种迫在眉睫。
大多数俾格米人到9岁左右就停止生长了,所以他们的10岁,就已经算成年了。俾格米人的平均寿命,不到40岁。俾格米妇女的绝经期,往往出现在30岁左右。他们身材矮小,寿命短,生长期短,但性成熟早、所以生孩子早、生育频繁。
因为俾格米婴儿的死亡率,也远高于其他地区的其他人类。只有大约30%的俾格米孩子,可以活到他们意义上的成年,即10岁。俾格米人,属于黑色人种的一个分支。其基因图谱,与黑人和世界上所有其他人种都不同,更接近黑猩猩。
虽然俾格米人普遍矮小,但并非所有俾格米人都如侏儒一般,成年男子的平均身高连1.5米都不到。非洲俾格米人居住在卢旺达、布隆迪、乌干达、喀麦隆、赤道几内亚、刚果等多个国家,属于完全不同的部落,他们之中有些互相之间并无关联。
其中最为外界所知的,也是身材最为矮小的,是居住在刚果盆地的姆本加俾格米人,人数大约在25万至60万之间,成年男子的平均身高,不足150厘米。为什么会如此,遗传学家和人类学家研究了多年,有许多解释。
早期的研究者认为,长年生活在热带雨林中,食物严重缺乏、食物的多样性也明显不足。加上他们世代生活在浓密的丛林中,难以通过食物及紫外线照射摄取钙。他们身体中的钙含量,远低于人类骨骼发育所需。
世界上,所有世世代代生活在丛林中的人类,身材都比较矮小,如玻利维亚和马来西亚的丛林人,身高也普遍偏低。因为身材矮小的人,远比身材高大的人,在丛林中行动、捕猎要便捷得多。只是玻利维亚人和马来西亚丛林人,男子平均身高早已超过1.5米。
最新的基因研究认为,食物短缺、营养不良、钙摄入不够,只是俾格米人身材矮小的次要因素,主要原因还在于遗传基因。研究表明,俾格米人的增长激素处于低水平,如他们的免疫血清、胰岛素生长因子等,都比非洲其他黑人,更不用说白人,低了许多。
为什么这一支特别矮小呢?研究认为,俾格米人大约在6万至7万年前出现分化,大约在4000至5000年前开始与外来人种繁殖。其中一支俾格米妇女,与一支班图男人通婚后,两种特殊基因的混杂加上环境因素和后来的演变,导致这支俾格米人身材异常矮小。
其他俾格米人还有少量农耕和畜牧,但这支俾格米人完全以打猎、采集野物为生。他们用从野外获取的物品,与相邻的部落互市,交换日常用品。
俾格米成年人平均身高在1.3~1.4米之间,但身高跟生育没有直接关系,联想下得侏儒症的患者,他们也能够正常结婚生子。
真正令我们惊讶的是,俾格米人在8~9岁就能结婚生子,按照常理来讲,这个年龄段,人类身体组织都没有彻底发育完全,暂时还不具备生育能力。

为什么俾格米人能“逆天而行”?
难道跟他们的身高有关?
带着一连串疑问,我查阅了大量资料,下面我将揭开俾格米人这层神秘的“面纱”。

“俾格米人”指的是谁?
其实最先“俾格米人”并非单指某个族群,至今也是如此,“俾格米人”是古希腊中的一种称呼,泛指平均身高不足150公分的人类。
也就是说全球身高不满150公分的,都可以被称为俾格米人,但其中最著名的还是非洲中部赤道密林中的一个族群,他们身高大多在1.2~1.4米,体重不超过50公斤,身材矮小,手臂略长,腿短鼻子扁。

正是由于这支族群数量太过庞大,且有过一段悲惨的历史往事,所以他们在全球范围内的知名度很高,慢慢的,“俾格米人”就慢慢变成了用来称呼这支族群的称号,既可以泛指,也可以单指。

揭开俾格米人的神秘面纱
俾格米人通常在8岁就已经达到性成熟,9岁基本上发育就全部结束了,接下来就是结婚生子,他们会从其他游群中寻找语言相通的配偶。
令人感到惊讶的是,非洲中部的俾格米人,却遵循着一夫一妻制,跟非洲其他区域的一夫多妻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因为自然环境险恶、医疗条件极其落后,新生儿的存活率很低,为了壮大族群,俾格米人会选择多生多育,最后只有30%的孩子可以长大8岁(成年),因为他们的平均寿命在35岁左右,很少有超过40岁的俾格米人。

他们的游群通常由十几个、几十个家庭组成,其中200~300人居多,婚后的女性主要负责养育后代及处理些杂事,男性则外出打猎。
俾格米人不擅长耕种,衣食住行也都从大自然中获取,因为雨林茂密幽暗,正常狩猎难度极大,效率很低,所以俾格米人采用的是“网猎”。

他们会用植物纤维编制一张网,在狩猎前,他们将网支起来堵在一个狭窄处,然后猎人们通过大声吼叫、拍打树木器具的方式,不断恐吓猎物,最后让猎物“自投罗网”。
他们也会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捕鱼,每次出猎,基本都是“鱼肉满满”,而且他们也十分谨慎,在出猎前,他们会从某种植物中提出带有麻醉效果的汁液,最后将其附着在箭头表面,此法“进可攻,退可守”。

本来俾格米人的成年礼就是捕猎一头大象,现在大象被列为保护动物,俾格米人就将成年礼的目标猎物设为麂羚等中小型动物。
此外,俾格米人还会从白蚁、昆虫中补充蛋白质,有时候也会采集些蜂巢当作甜点,白天女性会结伴采集些浆果,一天工作结束后,大家伙一起处理猎物,然后开始大快朵颐。

到了晚上,俾格米人吃饱喝足后,他们会围着篝火尽情唱跳,以此来表达对大自然的崇敬以及抒发心中的快乐。
他们所获得的一切资源,都归整个游群集体所有,族长会分配给每个家庭足够的资源,如果多了,则拿出去跟其他部落交换些农产品等物资。
几个月后,整个族群就会进行迁徙,因为他们要让猎场“休息”,到了新的猎场后,他们又会重新开始生活,循环往复。

俾格米人身材矮小的真相
有科学家收集了两套DNA,一套来源于俾格米人(单指),另一套来源于热带雨林之外的正常人类群体。
计算机在分析了数百个实验样本后,终于发现了俾格米人身材矮小的秘密,问题就出在俾格米人的第3号染色体上,在这个染色体上发现了变异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

其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直接跟俾格米人的生长激素息息相关,它的变异关闭了俾格米人的“身高大门”。
俾格米人的基因秘密不止于此,科学家还发现了俾格米人的基因中存在可以免疫多数热带病毒的抗体。
不管是“染色体中基因的变异”还是“毒素抗体”,这些在正常人类身体中根本不存在,这个发现也就证明了,俾格米人的矮小,完全是独立进化后的结果。

俾格米人第3号染色体为什么会变异,目前还没有一个最终答案,我们只能去大胆假设。
1.雨林中缺乏光照,导致俾格米人体内缺乏维生素D,俾格米人因为缺钙,导致他们不得已减小体型,而且他们的肤色较浅,或许是为了“争夺”更多的阳光。
2.热带雨林极其闷热潮湿,其内生活的俾格米人体型越小,则代表整体表面积就越小,再加上森林空间狭小,无论是出于节省能量的目的,还是为了适应雨林环境,俾格米人都在往“小”方向进化。
3.俾格米人体内存在病毒抗体,似乎也印证了进化论,长期在病菌横行的雨林中生存,如果没有进化出抗毒体质,或许早在数千年前就已经灭绝了。

不过俾格米人的基因变异很脆弱,因为曾有科学家发现,如果俾格米人跟其他族群通婚,那么他们的后代身高明显超越俾格米人,也就是说,只要他们愿意走出雨林,经过若干代的繁衍,他们的体型、寿命或许能恢复到正常非洲人类的水平。
但遗憾的是,俾格米人至今不愿走出雨林,他们拒绝融入现代文明,因为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悲惨事件。

因为矮小,他们被非洲其他区域部落嘲笑,嘲笑他们是一种类似猩猩的动物。
此外,俾格米人曾遭遇过一段黑暗时期,当时大量非洲人听信谣言,认为只要食用俾格米人身上的某些器官,就能强壮自身,在这一极其愚昧的思想蛊惑之下,大量俾格米人遇难,卢旺达大屠杀的遇难者中,也有许多不幸的俾格米人。

最后俾格米人得以幸免于难,一方面是非洲各国强制立法保护,另一方面则是他们重新进入雨林深处。
或许在他们看来,雨林中的凶猛,远不及人类的千分之一,所以至今他们不愿踏出雨林。

至于俾格米人10岁结婚生子的疑惑,其实答案早就在文中了,俾格米人平均寿命35岁,8岁性成熟,比例为22%。
按照这比例,假设人类平均寿命100岁,22岁性成熟很正常吧,但以过来人的经验,基本上人类在18岁就已经性成熟了,按照0.22比例反推,人类平均寿命约82岁。
所以俾格米人的8岁性成熟,35岁平均寿命,跟咱们的18~22岁性成熟,82~100岁平均寿命差不多,在这个比例下,10岁前的俾格米人能够结婚生子,就完全说得通了。

——END——
你觉得呢?
这个民族的人普遍身材矮小,在10岁或者8至9岁时身体的生理机能就已经全部发育成熟了,因此很早就可以成家立业、养家糊口。这并不是开玩笑,而是真实存在的。因为这个民族就是非洲的“袖珍民族”俾格米人,也就是有名的矮人种族。
这听起来或许像是天方夜谭的故事,但其实是完全真实的。俾格米人的成年男性身高只有1.3米至1.4米,只相当于正常人儿童的身高,极少数人身高能够超过1.5米。

科学家认为,由于受到地理环境和遗传因素的影响,俾格米人比正常人发育成熟得更早,他们往往在10岁前就可以结婚生孩子。但也是由于身体发育成熟得过早,所以相应的衰老也更快,因此俾格米人的寿命只有正常人的一半甚至更短。
这个种族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也有少数分布在亚洲某些遥远的岛屿上,主要分布在茂密的热带雨林中,生产力还十分落后。俾格米人的身材矮小,头大腿短,体毛发达,目前仍处于原始部落状态和父系社会中,以狩猎、采集为生,少数从事农业种植,实行财产公有制。

俾格米人在10岁前就普遍性成熟,进入壮年生活。等到他们20多岁时,便已经相当于正常人的晚年时期。所以很多俾格米人到了30多岁时便会正常去世,因此有人认为俾格米发育过早,新陈代谢太快所致。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的俾格米人部族是巴卡部落,位于非洲的喀麦隆共和国境内,共有3万多人,其他地方的俾格米部族只有数千人,有的甚至不足千人。
由于生存环境日渐狭小,再加上不适应现代文明社会的生活,俾格米人已经濒临灭绝,只能躲藏在非洲的热带雨林中。

多年来,联合国一直呼吁世界保护俾格米人种。有些国家对生活在热带雨林中的俾格米人实行了特殊的照顾,鼓励他们离开原始森林,进入现代城市过普通人的生活。

(成年俾格米人)
不过,俾格米人并不愿意背井离乡去到大城市生活,多数人仍然躲在原始森林中。他们以森林为家,推行生殖崇拜,俨然是世界上最神秘的部族。

“浓缩的是精华”,此话不假!
在中非的一些原始丛林里,生活着一个袖珍民族——俾格米人。
他们的成年人身高在1.2——1.3m之间,最高不超过1.4米,体重达不到50公斤。

他们的长相也很奇特,头大、鼻子扁平,唇厚外翻、腿短,胳膊很长、肚子大, 肚脐眼像鸡蛋那么大,向外凸起。脚掌又短又宽,脚指头都是整齐的,据说这样有利于他们快速奔跑。
整个体型有点像黑猩猩。
他们虽然矮小,但是力量却超级大,一个看似矮小的人,却能瞬间将一个大水缸顶起来。

走进俾格米人
俾格米人, 并不是指某个族群,它原本是古希腊的一种称呼,泛指平均身高不足150公分的人类。
其中,生活在非洲中部赤道密林中的俾格米人人数最庞大,所以现在我们所说的俾格米人主要是指生活在那里的这一族人。
大约在6万至7万年前,这族人开始分化,在4000至5000年前,开始与外来人种繁殖。
其中一支俾格米妇女,与一支班图男人通婚后,两种特殊基因的混合,再加上其他原因,使得俾格米人身材异常矮小。
他们的生长周期也很短,平均寿命不到40岁,9岁左右就停止生长了,所以10岁就算成年,就可以结婚生子了。

揭秘原因
- 种族遗传
经科学家研究表明,他们从俾格米人体内提取的DNA显示,
他们的第3号染色体上存在变异的单核苷酸多态性。
另外,俾格米人的增长激素如:免疫血清、胰岛素生长因子等,都比常人低很多。
同时,过早地发育,也让他们过早地停止了生长,导致身材极其矮小。
- 适应环境
热带雨林生活环境恶劣,常年高温酷暑,小个子更有利于散热。
在森林里,他们需要爬树去采摘食物。常年的攀爬习惯,锻炼了他们的手臂和脚的运动技能,也逐渐形成手长脚短的体能。
同时当地食物严重紧缺,相对于大个子而言,小个子进食较少,也缓解了食物的压力。

- 生活环境
常年穿梭在茂密的丛林中,他们很难接受到阳光的照射,无法从中提取钙的吸收。
- 饮食原因:
俾格米人喜欢吃盐。研究表明, 盐摄入量过多会导致体内钠浓度超高,同时影响人体对钙能量的吸收,从而导致个子矮小。
俾格米人还有一个爱好,那就是吃白蚁。每当天气闷热,快要下雨时,他们就跑到一些洞口,寻找白蚁。甚至用烟熏的办法,将蚂蚁逼出来,从而享受一顿美味。
结婚那些事
俾格米人通常在8岁就已经达到性成熟,9岁就停止了发育。一般来说,他们是从其他游群中寻找语言相通的配偶。
他们的血统按父亲计算,实行一夫一妻制,夫妻之间严格遵守从一而终。
婚后的女性主要负责养育后代、做一些家务杂事,男性则外出打猎。
很多人10岁当爹妈,20岁就成为了爷爷奶奶,30岁将逐渐老去,这就是俾格米人人生轨迹。
他们8岁X成熟,和我们18~22岁X成熟相比,根据比例来看 ,10岁前的俾格米人能够结婚生子,和我们完全是一个道理。

如今的生存现状
以前,由于身材矮小,俾格米人一直深受外界的歧视。
一些非洲人甚至听信谣言,食用俾格米人身上的X器官,用于强身健体。
因此,大量的俾格米人深受其害, 他们不愿走出丛林,拒绝同外面的种群接触。
如今,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现在的俾格米人生活习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很难再看到那种身披树叶的原始俾格米人了。
90年代初,有些组织根据他们种族的特性和习惯,为俾格米人特别建成了一种房子,叫“蒙咕噜”。从外面看,形状像一个大气泡,是用水泥做成的,四周长满了草。
可是,唯一不足的是,由于当地气温高,水泥制成的“蒙咕噜”无法散热,人无法在里面生活。
渐渐地,蒙咕噜就变成了一种景点而已。
现在,他们开始种植蔬菜、修建房屋、开始了商品经济,甚至和外族人通婚。

然而,他们代代相传的文化却一直没有受到影响。
比如说,女人的地位还是很低。
村里修了一个公共活动室,男人们可以进去开会、聊天、下棋等。可是女人就没有资格进去。
据推测,在不久的将来,俾格米人生活水平将逐渐提高,在于外族通婚后,他们后代的身高将有很大的提高。
甚至是体型、寿命等都能达到正常非洲人的水平。
我想,这些都不是梦,那一天一定会到来!
只因为太过矮小,有着6万多年历史的俾格米人,遭遇现代人类不公平的对待,他们并不是野兽,但直到去年,才等到晚来100多年的道歉,如今却面临灭绝。
俾格米人的发现
俾格米人又称尼格利罗人,被称为非洲的“袖珍民族”。
早在古希腊荷马史诗里有记载说,在比埃塞俄比亚还要遥远的南方丛林中,生活着一群黑皮肤的“小人”族 ,他们以捕猎鳄鱼,河马,大象等野兽为生。诗人荷马便称他们为“俾格米人”,意为侏儒。
1865年,欧美的一支探险队深入到非洲刚果盆地第一次遇见了俾格米人,证实了荷马史诗的记载。
首次发现俾格米人的场景:左下角是探险队员和当地黑人向导,右侧浅肤色的小矮人惊恐地四散奔逃。
俾格米人的几个特点:
1、探险队惊讶地发现,这群矮小的原住民,普遍只有1.3-1.5米的身高,除了长得很瘦小,肤色比当地黑人浅,脸型独特之外,他们还长着一个圆鼓鼓的肚子和凸起肚脐眼。
2、俾格米人过着非常原始的生活,但他们和非洲其他部落不同,一个丈夫只有一个妻子,男的在外狩猎,女的在居住区采集野果,挖树根,所以他们会把牙齿磨得很尖。
3、俾格米人发育得比较快,平常小孩在8、9岁的年纪还在玩泥巴,他们却不到10岁就开始结婚生子,20岁左右就做了爷爷奶奶。
4、因为没有时间概念,俾格米人并不知道自己的生日,平均只有40岁的寿命。
5、俾格米人没有自己的语言,也没有自己的文明,俾格米人用芭蕉叶、棕榈叶当衣服,他们没有私有观念,收获财产归集体所有,另外俾格米人喜欢盐,爱食白蚁。
6、虽然身材矮小,但肌肉发达,力大如牛,以捕杀大象为成人礼,同时因为世代在丛林中生活,他们听觉、视觉和嗅觉都十分灵敏,还练就了敏捷的身手,和矫健的动作。
古罗马壁画中的俾格米人,在河中捕猎鳄鱼与巨兽
7、为了让森林猎场休养生息,俾格米人总是在不停地迁徙,几个月就会搬去另一个地方,所以他们的“房子”都是用树枝,藤蔓搭建而成,间隔1米左右。
俾格米人作为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是中非地带最早的居民,也是史前桑加文明的继承人。如今共有十几个支系,主要分布在刚果(金)、刚果(布)、中非共和国、布隆迪、卢旺达、乌干达等国的密林中,亚洲的安达曼群岛、马来半岛、菲律宾和大洋洲某些岛屿也有少量的俾格米人。
俾格米人矮小和早婚的原因
自1865年首次与俾格米人相遇后,生物学家解开俾格米人矮小的谜团历时了150年。
2009年,法国博士生诺埃米·贝克尔研究了非洲不同俾格米部落的基因组,发现俾格米人身材矮小并非是与他们的生活方式与食物,或者环境有关系。
俾格米人是班图人的邻居,生活在6万到7万年前,不过班图人的身材要高。大约在2万年前,他们才开始分道扬镳。
但由于他们一直一起生活,因而产生了通婚夫妻,进而他们的孩子生的孩子又生了孩子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混血”,而非俾格米基因组的比例越大,个体越高。但这一发现在当时很多人看来只是常识。
随后,研究人员为了更科学地给出答案,收集了不同地区的300名俾格米人的血液和唾液样本,通过计算机分析出,发现身材矮小的俾格米人的第8号染色体与普能人不一样。
他们的第8号染色体的短段DNA区域表现出了强烈的选择信号,这个信号来源是一种叫做TRPS1的基因,这种基因在骨骼发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是让俾格米人身材矮小的罪魁祸首。
同时,研究也发现,俾格米人进化出了能够抵御各种类型病毒的蛋白质的特殊基因,以致于他们有着强悍的抵抗力,可以适应雨林的生活。
所以,俾格米人的身高和抗病毒能力是经过数次的独立进化导致的。
而他们之所以在10岁前就结婚生子是因为:
由于食物的缺乏,生存环境的险恶,以及过早终止生长发育导致他们在进化的过程中能更好地抵御热带高温气候,并能更快地进行繁衍。
八年来,研究人员一直追踪着俾格米人的成长
俾格米人矮小的遭遇
俾格米人矮小的特质,加上强悍的抵抗能力,让他们在雨林中避免了与多种传染病作斗争,但他们的这一特质让一些迷信的非洲人变得愚昧无知。
长期以来,非洲人就与各种疾病对抗,这些非洲人以为,吃了唐僧肉真的可以长生不老,吃了俾格米人就可以强身健体。
这一行为也直接导致俾格米人濒临灭绝。
迷信的胡图族在100天内暴力杀害了大约9000名俾格米人,第一次非洲大战时,刚果的反对派屠杀了50万至100万俾格米人,直到惊动联合国才出面保护俾格米人,让人匪夷所思!
马丁老爷子的小说《冰与火之歌》中森林之子就有俾格米人的原型。
更为著名的一件事是,资本主义国家贩运非洲人口的事件中,一位美国商人,于1904年,以一磅盐和一卷布匹的代价买下了一个俾格米人,这名俾格米人被取名“奥塔·本加”送去展览,又以“非洲食人族”的名义大肆宣传,供人们观看。
这名俾格米人开始试图逃跑,反抗,最终被送去了布朗克斯动物园关在了笼子里。
笼子上面写到:非洲俾格米人,奥塔·本加,23岁,四英尺十一英寸,体重103磅,每个下午展出。
这一行为被一些黑人团体以及宗教组织抗议,压力之下,布朗克斯动物园在1906年底“释放”了奥塔·本加。
但是,获得自由后的奥塔·本加,思乡情绪强烈,加上与外界格格不入,而当时正好一战爆发,他始终回不了家乡,于是在1916年3月20日,奥塔·本加点起祭祀篝火,重新磨尖了牙齿,并朝自己开了一枪。
直到去年,2020年7月29日,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才发布了一则道歉声明,对象正是奥塔·本加。
只是奥塔·本加已经去世了100多年,永远也听不到了。
但是,俾格米人濒临灭绝的命运始终没有停止,如今一些森林资源的开发,栖息地不断减少,加上外界旅游和人类学家的过度干扰,俾格米人的生存也变得艰难,俾格米人目前只剩下60万人。
写在最后
作为“森林之子”,俾格米人喜爱在大自然里生活,但他们从来没有对大自然造成过破坏,相反的他们还会在烧火做饭时,用枯死的树木作为柴火,而不是砍伐。
虽然我们与俾格米人相隔千里,他们除了矮小,还与我们有着同样的喜怒哀乐,但他们至少可以提醒我们两点:
1、过早的发育,会导致身材矮小。
2、我们应该理性地对待与我们不一样的人。
对于俾格米人这个族群来说,不愿意进入现代社会,选择继续在原始森林里生活,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而我们要做的,只有保护濒临灭绝的俾格米人,不去过度关注他们,还生活以岁月,还岁月以文明,还给他们一条可以生存的路。
俾格米人,世界上最惨的民族!吃饭靠大树,穿衣两块布,8岁为人父母,20岁就做了爷爷奶奶,而30多岁就会老去!
非洲,是一个非常神奇和充满冒险的地方,这里有大片还未被开发的热带雨林。
这些茂密的雨林中生活着许多原始的部落,他们在这里生活了几千年,有自己的文化,而俾格米人就是其中的一种。
生活在非洲中部森林里的俾格米人被称为“非洲的袖珍民族”。他们体力过人,自食其力,因为十分崇尚雨林,所以自称是“森林之子”!
“俾格米”一词,出自希腊语中的一个古长度单位,意思是大约50cm,这也是古代对俾格米人身高的形象描述,而且在古罗马和古希腊也都有过对俾格米人的记载。
根据统计,成年俾格米人一般身高在1.2-1.3m,高一点的也就在1.4m左右。虽然他们身材矮小,但是他们在8岁左右就可以结婚生子,20岁左右就已经是爷爷奶奶了!
俾格米人有哪些体态特征?
目前,在非洲大陆的中非共和国、几内亚、喀麦隆、卢旺达、赞比亚等国家和地区,茂密的原始森林里都有俾格米人居住。
俾格米人看上去头大腿短,长得精瘦,鼻宽唇厚,体毛发达,人人都腆着大肚子,而且肚脐眼会凸起鸡蛋大小的肉疙瘩。他们不是长得畸形,而是特殊的人种!
和其他非洲黑人相比,俾格米人肤色较浅,呈深棕色,头发不像其他黑人卷得那么厉害,更趋向于直的,走起路来都好像有点“外八字”。
俾格米人有哪些生活习惯?
人类学家研究证明,俾格米人是史前桑加文化的继承人,是居住在非洲中部最原始的民族。他们现在的文化程度也只相当于我国的旧石器时代晚期!
俾格米人生活得非常和谐,至今沿袭着原始社会传统,以小聚居的方式生活在丛林之中,每个部落由十几户或者几十户组成。
他们一般住在靠近河边,选择丛林里的香蕉叶或者用树干和树叶构筑成圆顶小棚。
虽然他们居住的小棚看上去很破旧,而且只有1米多高,但是他们会将所有的房子都排列整齐。
俾格米人不会穿衣服,所以打扮得非常简单,他们通常只是在下身系着软树皮或者兽皮。
由于俾格米人生理机能发育成熟的比较早,所以他们普遍在8岁左右就可以结婚生子,而且严格实行一夫一妻制,结婚后夫妻间要忠诚于对方,血统则按照父系计算。
俾格米人拥有自己的语言,由于不允许砍伐生长的树木,所以只能用枯干的树枝来取暖或做饭,他们主要以采集蘑菇、坚果、捕捉野兽和鱼类为生!
俾格米人中男子擅长打猎,喜欢集体围捕大象,他们的脚又短又宽,脚指头很齐整,这样的脚特别能奔跑,而且奔跑速度特别快,适合长期狩猎,长期在森林中穿行。
俾格米人中女子负责照料孩子和采集野果,而且女子喜欢浓妆艳抹,他们还会将采集的野果汁液与妇女乳汁混合在一起做化妆品。
俾格米人中男人如何取悦女性?
俾格米人与生活在城市的人们不一样,他们生存所必须的食物都来自茂密的丛林之中。
俾格米人对食物也有三六九等之分,部落中最受追捧、最高级的食物莫过于树干中的蜂蜜!
俾格米人中的女人通常把采蜜看做是考察一个男人是否真心爱自己的重要指标。而部落中的男人如果想要取悦女性,最好能送上一片片代表爱意的蜂蜜甜品。
筑在小树上的蜂巢很容易得手,采蜜也并非什么难事,但这种级别的蜂蜜犹如城市里的人们看待不足克拉的钻戒一样,不够高端品质,也不够分量。
真正的大蜂巢好蜂蜜,在雨林树冠层的树干之中,而要采摘那里的蜂蜜,男人们则要提前做好余生致残,甚至付出生命的思想准备!
因为爬上这四五十米高的大树,唯一的保护工具只有一根简易的藤条,就算攀爬技术非常出众,上树的男子也要花上好几个小时,才能到达有树枝的地方。
而且接下来的动作只能用惊心动魄和命悬一线来形容。
采蜜人要在树枝上来回走动,寻找蜂巢的具体位置。发现蜂巢之后,又要一边躲着蜜蜂的猛烈攻击,一边用燃烧的松香去驱蜂群!
这么来来回回折腾到蜜蜂完全屈服之后,采蜜人才能最终凿下斧子,将蜂蜜一片片地从树干的小口子中取出。
因具备高超技术的采蜜人在部落中有着很高的地位,所以每一个年轻女人都想嫁给一位会采蜜的男人!
而已婚的妻子们也会不停地要求丈夫们去一次次地爬大树,采摘更多的蜂蜜。
正因为如此,越来越多的俾格米人才会在一场又一场的示爱活动中从高空跌落,部落的男人们或许也有自己的难言之隐。
就像很多城市里的男人一样,心中虽然厌恶攀比,但也只能硬着头皮随波逐流。你若不去拼命地往上爬,难道还真的指望天上能够掉下一个不要蜂蜜的女人不成!
俾格米人为什么身材如此矮小?
矮人是俾格米人给人们的第一印象,成人俾格米人身高在1.2-1.3m,最高不超过1.4m,体重超过五十公斤的极少!
有研究表明,促使他们现在身材如此矮小的原因,很大程度是因为自然选择的结果,而且跟他们生活的环境有很大关系!
他们生活在茂密的雨林里,要从低矮的树林里穿来穿去,只能低着头匍匐前行。
随着岁月的变化,人体特征已经适合于他们在森林里生存的特征。矮小的身材使得俾格米人就像只猴子一样,灵活地穿梭在雨林之中。
还有一个可能的原因就是雨林中树木繁茂,很少有阳光,紫外线弱小,缺少人体发育的维生素D,从而影响骨骼的发育。
俾格米人为什么发育成熟早?
生物发展在经过漫长的时间之后,都会调整至当下最适合繁衍生息的状态,至少生长发育的时间大部分固定了下来,以适应整个环境。但凡事总有例外,比如俾格米人。
俾格米人比常人身材矮小,在生理机能上比常人更早成熟,俾格米人一般在?8-9岁时生理机能就已经发育成熟了,开始结婚并生育子女。
而且,在30岁左右的时候他们普遍就会正常老去,很难超过40岁。
因为这个问题,有些人错误地认为,也许生命就宛如花儿一样,过早地盛开就注定了会迅速凋零。
其实,俾格米人之所以发育成熟比较早,跟他们的体质有很大关系,他们要适应热带雨林的高温气候,要面临食物匮乏的境遇,要适应丛林生活,体质上肯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另外,因为俾格米人身高的特殊性,在对抗性上他们不具备优势,为了将基因延续下去,发育成熟的早,也是生物的物竞天择,并且早熟早衰有利于整个种群的快速繁衍。
由于长期生活在茂密的森林中,导致俾格米人普遍存在营养不良的现象,不仅有可能造成他们个头矮小等症状,还有可能对身体本身的各种机能造成直接的损伤!
另外,俾格米人居住的卫生条件是相当的匮乏,缺乏现代医疗支撑的俾格米人,即便是在面对一些普通的疾病往往也会束手无策,这些都会导致俾格米人寿命短暂。
因为俾格米人的寿命非常的短,平均寿命也就在35岁左右,所以他们在8-9岁时,生理机能发育成熟为人父母,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由于现在的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准不断提高,正常人的平均寿命也能够保持在80岁左右。
如果将俾格米人的平均寿命年龄和发育成熟时的年龄作为参照比来算,正常人的生理机能发育成熟年龄应该在18-21岁,也算是正常的!
结语
如今的俾格米人已经到了濒临灭绝的地步,虽然非洲的各个国家正在采取积极的政策,希望能让这些人尽早地接触文明社会,但是一直未能如愿!
因为俾格米人对原始森林怀有极高崇拜,相比现代社会,他们更喜欢安宁祥和的原始森林!
对他们来说,森林是他们的衣食父母和赖以生存的家园,他们更享受没有干扰、自由自在的原始生活。
最后,我认为不管怎样,全世界的人都应该保护好俾格米人,毕竟他们也有生存繁衍的权利。
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分享您的看法!
俾格米人是生活在非洲中部热带雨林地区的一类部落人群的统称。
这些人的突出特点就是:矮!
如下是一名外来探访俾格米人部落的西方男性与当地人身高的对比,足见俾格米人身高有多么矮小。
据统计,俾格米人成年人平均身高只有1.3-1.4米。能够长大1.5米,已经算是高个。
除了矮,俾格米人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性成熟早,结婚早。
俾格米人的孩子在8岁生理机能就已经发育成熟,就可以结婚生子。而以中国人为例,中国男女儿童性萌发、成熟的年龄平均为11岁-17岁。要等到18岁才能结婚。
所以,当俾格米人已经当上爷爷的时候,同龄中国人可能才当爸爸,甚至还没找到对象。
俾格米人和正常身高的黑人小孩。
俾格米人男子狩猎,女子采集,没有私有观念,财产归集体所有。他们崇尚森林,把森林视为“万能的父母”和“至高申神明”,是真正的“森林之子”,砍伐生长的树木都是不可饶恕的。
为什么俾格米人如此矮,这被认为是人类适应雨林生活的结果。小个头需要的能量少,耗能低,能有利于在森林中穿行。
虽然8、9岁就能结婚,但是俾格米人实行严格的一夫一妻制,并非很多人想象中的一夫多妻。
科学重口味,好玩又有趣的科普知识,欢迎关注本姑娘!
俾格米人特指的是身材矮小的一类人,他们生活在非洲中部的原始森林中,俾格米人又被称为袖珍人,成年男性的平均身高1.4-1.5米之间,成年女性的平均身高1.2-1.3米之间。俾格米人的身体发育较快性早熟,在10岁之前就可以进行生育,一般在十五六岁左右身体不再继续增长。俾格米人的寿命也是很短的,大约在40岁左右,这和他们的基因以及生存的环境都有关系
实际上在人类的进化史上就出现过“矮人”或者侏儒化的过程,弗洛里斯人生活在印度尼西亚的弗洛里斯小岛,是目前已经发现的10余个人种中体型最小的,平均只有1米左右,目前已经灭绝。这类人种的出现与环境息息相关,由于是一个原始森林的孤岛食物匮乏,体型较小的人类就可能很好的生存下来,而那些人高马大的缺少食物最终死亡。
俾格米人也是类似的原因,生活在原始森林中体型较小需要的食物就会很少, 可以更好的生存下去。俾格米人现在依然过着原始生活尚未进入农业社会,一个部落群体共同打猎采集野果,分工明确,最终族长会对这些劳动成果进行平均分配。目前也有少数的俾格米人走出了原始森林,穿上了衣服接触现代社会,但样的人还是比较少的。
在一些其他原始部落中存在着这样一种错误认识,吃俾格米人的性器官有助于给自己带来无尽的力量和强壮的体质,这也是俾格米人大量减少的原因。俾格米人身体高度上的停滞发育,这也导致了他们的性早熟,貌似一切在俾格米人这里都提前了,身体高度提前停止、性早熟、寿命较短,这些特点很大可能是被所处的生存环境绝对的,这样的特点更有利于生存和繁衍。
俾格米人喜欢用树叶和树枝搭建居住的木屋,过着非常原始的生活,目前他们的数量每年都在减少,但是现代人类不适宜的接触干预或者说帮助很可能会加速他们的消亡。
俾格米人是一类身材较为矮小的人群,成年男性平均身高少于150厘米或155厘米,身高的增长在12岁而不是15岁停止,因为寿命较短生育年龄偏低,但却很少10岁就生育。
俾格米人并不是一种人类亚种或者其它什么,他们和现今的人类都是同一起源,并且在世界上有较多的分布,主要指的是成年男性身高在150厘米或155厘米的特殊人群,在中非、西非、东南亚、美洲等地都有分布,他们身高的缺陷大概由于三种原因,一是和甲状腺激素有关,俾格米人在饮食上适应了缺碘的食物,而碘和甲状腺的发育有关,甲状腺发育不足就会导致身材一定程度上的矮小;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紫外线的影响,紫外线是令人体皮肤产生维生素D的必要元素,而维生素D亦会影响身体对钙质的吸收,从而影响到骨骼的生长;第三种因素是进化史的影响,丛林生活较高温、高湿,不利于人体散热,于是进化上就倾向于更有利于体内热量排出、在食物短缺的环境中更适宜生存的人类种类,以较低的身材来降低身体的热量需求。还有科学家希望从基因层面解释俾格米人身材矮小的原因,但现在还没有定论。
俾格米人历史中饱受摧残,他们生活的环境已经比较恶劣了,目前中非的热带雨林中大约有500,000名俾格米人。由于贫困,与班图人的通婚,西化和森林砍伐正逐渐破坏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以及整个民族,这一人口每天都在减少。俾格米人生活的环境中容易发生食物短缺,而且活动区域和一些疾病的泛滥区域毗邻,因此俾格米人更容易遭受病原的侵害,反映在群体的寿命上就是俾格米人的寿命较短,平均寿命也就四十来岁,但是俾格米人从数万年前延续至今,自然有一些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俾格米人也相较于其他人群更早更快地生长发育,身高的增长在12岁就停止,部分个体身高甚至在145cm以下,也相对更早地到达生育高峰,结婚年龄通常为13至18岁,与一般的部落群体无异,10岁就生育也只是很个别的情况,和世界各地其他地方一样,生育都是有早有晚的。
虽然俾格米人的生活环境较差,经济发展水平也比较落后,但是俾格米人却喜好声乐,通常以密集的对位即兴表演为特征。由于一些历史原因,加上俾格米人生活区域毗邻一些病原泛滥的地区,俾格米人的数量曾快速地下降,如今人口数量也不多了。
浓缩就是精华,俾格米人平均身高虽不超过1.4米,但却能在10岁前结婚生子、传宗接代,无处不在挑战着人类生理机能的极限。
俾格米人,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的一个类型,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长年居住在赤道附近的热带雨林中,被称为“森林之子”,此外在亚洲的安达曼群岛、马来半岛、菲律宾和大洋洲某些岛屿也有他们的踪迹。
俾格米人平均身高不超过1.4米,成年男子也在这个身高范围内,是袖珍型人种。但别看俾格米人体型不高,身体肌肉却十分结实,极其强壮。在中非热带雨林中,如果你看到皮肤黝黑、头大腿短、宽鼻子薄嘴唇、体毛旺盛、身材矮小但看上去十分壮实的居民,多半是俾格米人。
但目前,俾格米人已濒临绝种。随着时代发展骤减,根据不完全统计已经只剩下约60万人,已经濒临绝种。究其原因,是非洲的一些巫医散播残忍谣言,声称食用俾格米人身体某些部位,可以让自己某些部位变得同等强壮,使得在文明社会下,俾格米人成为了一些人猎杀的对象。
因而,目前俾格米人的处境不算乐观,除了在热带雨林中应对大自然的多变,还要提防来自同类的袭击。但尽管如此,俾格米人还是专注于当下生活,部落中留存的习俗,却没有因为处境危险而中断。
例如,长久以来俾格米人在10岁不到就开始结婚生子,尽管身材矮小和面对诸多挑战,都一如既往的延续。相对于其他地区、人种来说,十岁前就结婚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在全球范围内都很少见,大多数国家都将法定婚龄定在10岁以上,那为什么俾格米人可以做到呢?
01:8-9岁,俾格米人身体已发育成熟,具备生孩子能力
因为基因、饮食、气候等多方面原因,俾格米人身体发育的阶段不同于其他人种,(他)她们身体在8-9岁的时候已经发育成熟。8-9岁的俾格米人,相当于我们18岁的成年男性,身体器官已经发育的很完善。
而生育,一定程度取决于身体发育情况,在身体器官各方面已经成熟的情况下,8-9岁的俾格米人完全可以结婚生子、传宗接代。
02:种族平均寿命普遍只有30岁,无法像现代人一样三十而立、谈婚论嫁
其次,俾格米人之所以在8-9岁结婚生子,也情有可原,因为他们种族的平均寿命只有30岁左右。
10岁已经是他们生命进度的1/3,如果像现在的人20多岁再结婚,对他们来说是不合理的。现代人多数平均寿命都能达到70+,他们结婚的年纪在23~25岁,也相当于生命进程的1/3。所以对比来看,俾格米人8-9岁结婚,就没有什么稀奇古怪的了,反而是如果他们像现代人一样20+岁结婚,那才是反常现象。
这就是他们看上去“急着”结婚的原因,考虑到他们的平均寿命和身体存在情况,8-9岁才是合理范畴,超过这个年龄可能就是晚婚晚育了。
03:俾格米人的部落中,8-9岁结婚是种习惯,他们没有婚龄限制,也不受法律约束
还有另外一点原因,那就是原始部落中对于结婚年龄没有约束,他们还没有发展到有法律条文的地步,一切都是最初的模样。
8-9岁结婚是他们长久以来的部落传统,延续下来的习俗不会有人去反抗,同时也没有任何人会做限制,不让俾格米人在8-9岁成婚。所以,“早婚”久而久之就成为了普遍现象。
04:结婚时间普遍早,是原始部落的一个特特征,因为他们要考虑“种族延续”问题
俾格米人结婚的岁数看上去很早,但这也正好是原始部落的一个特征。对于他们来说,身体能不能承受都是次要,摆在他们面前的最大问题是种族如何延续生存。
就像前面提到,俾格米人已经濒临绝种了,除了自然因素、人为因素,他们还要面对疾病等不可控灾难,所以他们必须想方设法促进生育,提高幼儿数量,这样种族才能发展壮大。
总的来说:
俾格米人在十岁前就结婚,是完全符合自身发展状况的。这不仅因为习俗一贯如此,也因他们提前早熟,女性身体完全可以支撑这个重任。再迫于平均寿命短、种族延续等问题,他们必须在能结婚生子的阶段,第一时间安排上,这样才能为种族的发展做出贡献。
但近年来,植被、气候环境破坏、人类过度开垦森林,让俾格米人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再加上一些同类的对他们躯体虎视眈眈,俾格米人的生存环境无疑更艰难了。好在一些国家已经重视到这个种族,为保护他们、融入现代社会做出了不少努力,例如有一些旅游观光接入,有效改善了他们的经济生活。
众生平等,部分人应对同类心存善意,希望在有生之年,不要看到最后一个俾格米人“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