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补充: 如题~
以前本人是喜欢乐器,大学期间也上台演奏过“新疆之春”“春光好”之类的小提琴曲。后来开始喜欢音乐指挥,现在主要是指挥合唱。
当指挥好多年了,主要是在大学教工的业余合唱团。从很早之前的《长征组歌》,到现在的《鸿雁》《半个月亮爬上来》《共和国之恋》等都排练过。可能有人认为,指挥不过是打节奏,使音乐合唱可以整齐些。其实一个音乐节目的排练、演出的成功,指挥需要花费很大的气力。
在排练过程中,乐队和合唱熟悉一首曲子并不困难,大家很快就能完成。但具体到旋律、节奏、强弱、吐字的每一个环节,指挥必须面面俱到,不能放过任何细节。特别是复音部分,各个声部之间、合唱和伴奏、合唱和领唱,做到配合默契。
为此在排练之前,指挥就必须把整个乐曲研究透。包括乐曲的内容风格,节奏、间奏的强弱快慢,甚至指挥的动作,都要想清楚,并在排练中实施。
合唱《共和国之恋》
如果是无伴奏合唱,声部、强弱、快慢更要把握好。例如《半个月亮爬上来》要求四个小节换气,在哪个小节换气,不能随意。应该轻声、放慢的地方,都要用指挥的动作表达清楚。
在上台演出时,则尽量把排练的最好水平发挥出来。整个团队应该完全在指挥的控制之中。指挥要用手势,肢体语言,甚至眼神,调动起所有队员的情绪。在旋律、节奏的把握上,指挥的动作要明确使队员明白,动作干净利落。
都说乐队、合唱是指挥的艺术,真当了指挥才真正体会到。另外作为业余乐队指挥,没有专业的训练,更应该注重学习,一点体会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