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月薪两万难吗?
难,很难。
即使在北上广深,月薪2万的人群占比也很低。只不过是因为人口基数大,所以看起来数量不少而已。实际上跟普通收入者比起来只是凤毛麟角。另外不要把年终奖或者13薪之类的算进来,这跟月薪无关。
我们来看下一些热点城市的收入比例。以最高的上海为例,实际到手月薪6378元,月薪2万以上的占比只有5.7%。很多键盘侠说一线城市月薪2万算不上高薪,但事实上这个收入已经能够超过94%的人,难度不言而喻。但为什么说人数多呢?因为上海有超过1500万上班族,5.7%就有至少85万人,这相当于一个小城市的市区人口规模了。所以从数量来说的确很多,但反观达不到2万的人超过1400万,相比之下还算多吗?
其他城市就不做计算了,大概参考都有数。像福建省会福州市,月薪1万5以上的也才占比0.5%,中西部中小城市的比例可想而知。
当然这里说的只是工资,不包括创业者,也不包括职业投资人或者股东,更不包括企业分红或者年终奖以及公积金等等,就只是每月领到手的薪水。
混头条,月薪五万是起步。月薪两万,那就是贫困户,需要国家政府救济的。
而真实情况是:根据税务APP的数据统计,中国年收入5000以上纳税的,只有五千多万人。年薪两万以上的,肯定不会多过千万。月薪五万以上的,估计只有两三百万人口。
而且这些高薪的工作岗位,大多都是在北上广和沿海发达城市。
但是,在我们的头条上,说自己年薪百万的,加起来估计至少有五百万人以上的数目。
月薪两万不是难,是特别的难,很多人一辈子,估计都拿不到这个高薪
我在二线城市的一家国有银行上班,而且还是校招A类正式工种。
从13年毕业到现在,工作快十年的时间了,绝对算是一个资深老员工了。
像我现在工作的银行网点,在我们区局都是数一数二资源好的。月月揽储任务,都是超额完成。
我们柜员工资,每个月六七千。
理财和大堂,一万多一点。
网点负责人,两万左右。
这个工资收入,已经在同业中算很高的了。我所在城市的平均工资,也才五千多而已。
别的城市我不清楚,但是我工作的这个城市,如果你可以月入两万以上,至少是可以超过99.5%的人。
越是显摆什么,其实就是内心越是缺什么
2020年,我国人均年收入,才3万2千多块钱。就是说,至少有一半以上的人,年收入是达不到3.2万的。
如果真的有那么多月薪2万、5万的人,我国人均年收入,不可能才这么点。
说到这里,我想起来一个事情,这不是即将过年了么。每年到这个时候,我老家农村里,很多在外打工的年轻人都回来了。
这些人回老家后,没事干,整体干啥?聚在一起吹牛呗。
在外面摆地摊的,就说自己正在创业,马上公司就可以上市。然后预测到时候,一年至少可以挣百八十万。
在工厂做流水线的,就说自己厂子正在扩建,准备明年继续招人。到时候,一年的利润,就能达到千万级别。
在国企单位里,做最基层员工的,就说自己天天和某个大领导在一起。吃一顿饭,都要万八千。
但是,他们吹得欢,你要是问他们借钱,一个个跑的比兔子都快。本来就是吹牛而已,哪里有钱借给你。
工资三五千的人,内心极度缺乏自信。所以就会在嘴巴上吹出来,好弥补内心的缺失。
而真正月收入三五万的人,都是偷偷过着快乐的小日子。生怕别人来借钱,就巴不得别人都认为他工资只有三五千。
月薪达不到两万,没啥不好意思的
绝大部分的人,这辈子都做不到一次月薪两万。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没啥不好意思的。
人生的幸福,也不是全提现在钱上。
只要赚的钱够花,能让一家人平平安安的正常生活,那就足够了。
人和人之间的差别,还是很大的。常说条条大道通罗马,但是有些人一出生就已经在罗马。而我们普通人,即使很努力一辈子,也仍然距离罗马遥遥无期。
有些东西,你一出生的时候没有,基本上就注定这辈子也不会拥有了。
不幸,都是在攀比中产生的。
毕竟,我们不得不承认,大部分的人,来这世界上,其实都是来凑数的而已。
月薪两万比较难,除非你是那种公司需要的人才或者管理层。但月入两万,一点不难,赚钱的方法很多,就看你怎么做。
我只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月工资5K-6K,但不算工资,我副业的收入在2万以上。但这个收入是正经渠道得来的。
副业渠道
我们先说副业渠道,现在自媒体行业做的如火如荼,很多人也都进入自媒体行业,像头条、百家、大鱼等等。有人在上面写文章,有人发视频,有人带货等等,每个人擅长的领域不一样,因此能抓住一个自己擅长的领域,坚持下来必定会有一笔高于工资的收入。
我在18年的时候,通过朋友介绍进入头条自媒体,当时对这行是一无所知,后来朋友告诉我,如果你别的不会就去做石塘网。我在整整研究了一个月后开始动手,在发布文章的第一天就赚了500多块钱,我朋友也很开心,因为他当时一个月才赚这么多。
这是我只写问答的收益
朋友的支持,让我觉得问答有利可图,于是每天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后每天写六七篇问答,那时候的问答是红利期,一个月下来出去个税后在一万五。那时候是真的开心啊。
领域的选择
然而,红利期并非长久,在做了一年后问答的收益一直在降低,到最后一天只有几十元的收入,我觉得没必要在上面浪费时间。而做图文又没有经验,主要是图文的收入太少,不想弄个。
于是在观摩了一段时间后,我决定向青云计划进军。青云计划是平台扶持的一种图文写作,只要账号开通了原创,就可以拥有申请青云的权力。而青云每个月第一篇中奖后的收入为1000,这1000抵得上好几篇的问答了。我的兴趣再次被提起来。
当我看到青云这块收益这么高后,就决定死心研究青云,果不其然,在19年年底前连续中了8篇青云,那时候的我觉得自己很成功,已经超过了许多人。
其中一个账号的青云获奖数
然而,事实总喜欢给人当头一棒,在我入手青云的第二个月,平台对青云机制进行改革,此后的中奖率降低一半。
不服输的我,准备改变方法。因为一个账号第一篇为1000,第二篇除去税以后只有240,也就是说我必须中奖4次,才能得到第一篇1000的收入,并且那时候的中奖率降低。所以,平台该给,我也要改革。如果无力改变规则,就顺应规则。
想赚钱,思维不能固定
任何自媒体平台其实也就那么回事,懂得规则的人要比死脑筋的人进步的快,我就是那种喜欢研究规则后走自己路的人。
对于青云这块,许多人几个月中不了一篇,那是因为他们不动的青云计划需要什么样的文章,而我懂。但现在的问题就是,既然我手上有这个技术,如何能提高收益?
很多人告诉我,专营一个号,多写青云争取获得月度奖励,我试过。一个号中了7篇,平台没给,又过了一个月,中了6篇,平台还是没给。后来想想,与其这样坐等,不如多处开花,争取提高收益上限。
当时我在想,既然一个号第一次中奖收益是1000,第二次只有300,扣税后只有240,那我为何不多弄几个号来争取那1000呢?
截图几个号,每个账号一个月只写一篇,这是十几个账号中的4个
于是,我就把我父母、朋友、亲戚的账号都注册,然后开始每个月写他们的账号,一旦中奖就换下一个账号。在前半个月,我把他们的账号全都开通原创,然后再用半个月时间把这些账号中奖。
因为自己工作忙的原因,手上账号太多也弄不来。到现在为止手上12个账号,一个账号每个月只写一篇青云,然后坐等提现,剩下的时间该吃吃该玩玩,日子就这么简单。试想,如果你的时候够,手上有几十个账号?
要知道,平台不会管你为什么一个账号就写了一篇青云,就再也不发文章了,平台要的是质量文章,这也是对新手的一种扶持。
青云=收益,没难度
很多人对青云这块捉摸不透,觉得太难了,有的人一整年就没中过一篇,其实那是他们对平台想要什么样的文章不了解。
但恰恰的,青云并没有你们想的那么难,可以说玩青云的人极少都是自己一字一句原创出来的,所有的青云文都是借鉴而来的。
青云要什么?要的是内容和角度的稀缺性,符合平台的胃口,这些要求或许大家都懂,但这些稀缺的内容去哪里找?这就很关键了,在这里我不能说,但这个东西就是一层窗户纸,一捅就破,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会说青云没有任何难度的原因。
有些账号收入不多,是因为账号申请的晚,并且一个月只写一篇
总结
综合上述来说,月薪想要两万比较难,特别向我们这种上班族的人,但撇开月薪,按个人收入来说,一个月两三万是没问题的。
按我自己独创的技术来讲,如果有时间一天写两三篇问题不大,我是比较没空的人,下班后回去花大概两个小时写一篇,1000到手。所以说,收入多少取决于你的思维,你的思维有多广,收入就有多高。
先前群里一个好友几个月才中了一篇,我花了两个小时教他,接下来几天写了6篇,中奖4篇,这就是最好的证明。因为自己没什么空,再加上群里小伙伴会叫我帮忙写,所以我现在也停止开号,有时候有空会帮别人写。
证明增加收入,有许多的方法,网络上所谓的大神,在提高收入方面,思维从来都跟平常人不一样。
你好,月薪两万不是很难,是非常难!
本人13年 211本科机械专业毕业,定居在二线城市,有7年工作经验,目前也没有这个收入水平。
简单说一下我以及身边同学、朋友的情况,本人211毕业,13年入职国企,汽车行业。那个时候年薪才6万,包吃包喝包住,已经很满足了。
后来干满几个项目后,积累了经验跳槽去了另一个央企(中间自主创业半年,失败告终),我现在所在的企业,是行业内顶尖,而且是新兴的高科技产业,待遇在整个城市也算中等偏上了。
我们部门有300多号人,一个部长以及五个科长,能够拿到月薪两万的工资(加年终奖后的平均工资,实际月薪不到两万),在往下就是资深高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中级,初级工程师,OP作业员。
那么综合来看,300号人里面,月薪过两万的不到10%。
你可能又会说制造业平均薪酬低,那么再看看我同学所在的IT行业,我同学同样工作七年,月薪1.5W,加上年终奖勉强月薪两万。但是他在公司也是元老级人物,整个公司月薪过两万的也不超过30%。
那些所谓的BAT、华为高工资,毕竟只是少数。如果你有能力,专业技能,通过时间的锤炼,也可以达到这个高度,但是需要时间和运气!
头条里面很多人借助直播的风口,短时间内实现了财富的暴涨,但是同样挣到钱的也只是少数人。
认清现实,努力工作,创造价值!!
关注我,一起探讨生活,工作!
月薪2万真的不难,说说我的看法:
1、我带的团队,最低月薪是1.5万,这是因为工作才两三年的。一般来说,工作有个四五年,都能拿到2万月薪。
2、要拿到高薪,首选在于选择。选择大于努力,这是非常有道理的。比如高薪行业一般集中于互联网、金融等领域,相比其他行业,你选择这些新兴行业,获得高薪的概率就要高很多。选择好了行业,你再去看自己适合什么样的岗位,这就有了方向。
3、瞄准了方向,你再对比心仪的公司及职位要求,看对方有什么要求,一条一条看,一条一条练,那你就离成功不远了。
4、当自己觉得具备了对方想要的条件,可以试着投投简历,或者通过参与这个行业的相关论坛活动之类的,去接近对方,接近这个行业的人,融入圈子,多跟他们交流,那你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5、如果自己觉得离目标还很远,那就可以拆解,现在实现不了,我用2年,用3年去实现,那这2年,这3年,我要达到什么水平,有一个设定的目标。
通过上述的步骤拆解,想要实现月薪2万,真的一点也不难。
我是楠姐,点我关注哟。
本人涉世未深,但是本人虽然喜欢装逼但不吹牛逼,不像某位数学水平,啊不,算数水平这么出神入化的工程师那样
我没像那个94年然后19年才20岁的工程师那样30w年工资。本人95的,去年施工单位年收入将将十万出点头,今年转行造价了,重新学习,收入减了很多不考虑提成按目前谈好的工资标准一年也就六万,毕业到现在攒了13w。
我知道头条各个月入百万,但在完全不靠家里人的情况下,目前为止除掉在北上广上班的同学中,我无论是收入还是攒的积蓄都是同学中很高的了。因为那些读研的兄弟们还没毕业,暂时不会超过我
毕业后一直都和同学在联系,大致问过一些关系不错的。本人省大学生力学竞赛一等奖,关系好的都不是那些信奉读书无用论的人。工资基本都在三千但六千范围,但部分是有提成或者绩效的,总的来说年收入在五万到十万之间。因为工作性质如果不包吃住特别是不包住的话基本存不下钱,还经常有同学找我借钱,包吃住的话普遍积蓄在五万左右,不过有的人买车了所以也没钱了还欠银行钱。
当然我同学大部分都是工程行业的,也有特别有钱和还在家拿着考编制啥的名字啃老的,但个例没代表性,毕竟那个赚大钱的同学那时候好像在p2p公司,辞职后没两个月老板就被抓了,走晚点估计都和他没办法聊天了
差不多在家里没有背景的前提下,按目前工资水平和行业标准,不考虑钱贬值啥的,30之前工资能一万在我们省已经是算年少有为了。收入的话倒是听说有个做标书的同学接私活已经一个月一万多了,而且工程类私活提成很多,收入的话应该能更高点,毕竟多劳多得的东西,不怕累死和摊上事肯定可以拿得多。
为什么强调工资和收入,因为工资那玩意死的,一般情况下涨上去不会轻易给你再扣回来,收入的话那些外快干得好比工资还多,接不到的话一毛没有,而且毕竟多干了更多活有的人精力不一定赶得上,没工资来的踏实。至于工资两万,我想说别说年轻人了,对于很多行业那都是天花板了,再多就只能自己当老板了。不信你问问你爸妈和他们直系领导一个月才多少,人家可是摸爬滚打一辈子了,如果你觉得他们不行,你遗传他们基因的人能好到哪去?再不信上网看看招聘信息,那些工资两万的岗位哪个不是十年工作经验起步或者需要的证你十年后还不一定考得到。
当然这针对的是大部分没背景且从事非前沿行业的大部分行业的普通的我们。家里有矿肯定可以当我没说,还有我那些保研的兄弟们,还都是学的计算机方面的,一毕业估计就两万了,还有那些搞金融的估计也是一毕业就两万保底的存在。
我大学当过图书馆管理员,看过一本书,具体数据忘了,统计显示但创业两年后还存在的好像是有一成左右,而且这还是年轻冲动拍脑门子创业和那种干了几十年经验和人脉杠杠的放一起统计的,可见年轻人创业凶多吉少。
我说这个什么意思?不要被网上那些贩卖焦虑赚流量的给玩弄于股掌之间,为什么要一直纠结年少有为?我们大部分人都只是普通人,别说年少有为了,能做到大器晚成的又能有几个呢?更多的一辈子也没啥特别的成就,但那又如何?人生一辈子,没有浪费掉就行了,何必必须用工资定输赢?更何况我这个毛头小子都知道,大富大贵,真的和天赋努力已经没有直接联系了,运气更重要了。所以与其追求什么二十几岁就经济自由那种和买彩票没啥本质区别的东西,不如好好规划该学哪些技能,先把职业的技能学好,再学学小时候一直幻想的比如某个乐器,靠努力赚到不是特别多但还可以的工资,不是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更像是目标而不是博彩吗
月薪2万,对一些年轻人真的不难,但对另一些年轻人却难如登天。抛开创业因素,毕竟自己做老板,赚钱也不能称之为月薪,既然说的是月薪,那我们就以求职打工来分析吧。先说说能拿到月薪2万的年轻人有哪些。
名校+高薪专业,2万很容易!
在北上深杭的写字楼里,经常会看到这样一批年轻人,二十多岁,名校毕业,在学校读的也是金融或者互联网/软件/通信等热门专业,毕业时通过校招轻松进入各大名企,进去时的薪资就非常高了,月薪通常在一万至两万,也有的直接2万+,工作两三年后,随着工作经验的丰富,月薪2万对他们而言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天赋+潜力岗位,2万也不难!
自己在某一方面有些天赋,而工作的岗位,恰恰也是具有很高薪资潜力的岗位,这种情况下是很可能拿高薪的,最典型的就是销售岗位。如果某个小伙子恰恰具有一些销售天赋,碰巧从事的也是销售岗位,他拿月薪2万并不很难。当然这个月薪有很大一部分属于销售奖金或者提成。此外,其他类似互联网营销岗、策划岗、工程项目岗、公关岗、各种中介岗等与之类似。这也是普通年轻人拿高薪的重要途径!
吃苦+特殊地区,2万很简单!
同样一个工作,上海深圳的工资和普通地级市是不一样的;同样一个工作,普通城市和高原雪山等落后地区也是不一样的;同样一个工作,国内和国外也不一样的;只要年轻人敢吃苦,敢于去大城市拼搏,或者敢于去人迹罕至的落后地区拼搏,或者敢于去国外拼搏(援非/去澳洲做电焊等),月薪2万很简单!
年纪小,经验老,可以拿2万!
年轻指的是年纪,但职场里有一些非常奇怪的人,就是他们年纪不大,但在行业里属于“老资格”,行业经验丰富。通常这些年轻人在企业里虽然是打工的,但却入行很早,甚至早就跟随企业创始人工作,经过数年经验积累,他们年纪轻轻,却已经是企业里的实权人物,甚至跨入高管行列,月薪2万不是事。
总结一下,年轻人想要月薪2万,通常有这么四种情形,要么是名校毕业去了大企业;要么是从事销售公关中介等具有高提成高奖金的工作;要么是去了高薪城市(可以是很发达也可以是很荒凉)拼搏;要么在某个行业入行很早或者跟随了某个重要人物。至于那些自己创业做生意或者在某些重要岗位通过灰色获得的高收入,不在本次讨论之内。
-END-
点击上方关注【职场再出发】:世界500强资深经理人,为你深度剖析职场问题,全部原创,助你职场再出发!抄袭必究!
月薪20000其实一点都不难!本文通过对几个最真实案例的剖析,希望能让迷茫的年轻人少走一些弯路。
2008年浙江二本线504,我高考成绩521,考入山东某二本院校。由于就读的是车辆工程,2012年毕业后,我跟班上大部分同学都一样,一直都在机械相关行业内摸爬滚打。
普通二本、机械类专业、无家庭背景......这些标签放在年轻人当中可以说是毫不起眼,但这就是我跟我绝大多数同学们毕业时拥有的共同特征。
到今天,我们已走过了9个年头,回望大家的职业发展,仿佛毕业就是一个分岔路口,有人已经走上了高管岗位,也有人失业深陷网贷泥潭。但从整体来看,如果你有一个清晰的职业规划,月入2万并不是什么难事,不过是人生众多小目标中,并不起眼的一个罢了。
下面我在我本人及同学当中选几则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希望能给年轻人一点启示。
我本人,毕业9年中间也走过不少弯路,去年年薪首次超过25万
12年我毕业的时候进入了山东当地某大型国企,月薪5000,扣掉五险一金以后到手大概还有3500,这份工作我干了3年,这3年也是我职业生涯中最为迷茫的3年,给我后续的职业发展带来了诸多正面和负面的影响。
当时我面试的是销售岗位,跟我同期入职公司做销售的应届毕业生一共有45人,我们这群人计划是要在公司实习1年,然后再派往各省办事处驻点。
但不巧的是,入职还不到2个月集团公司就进行了重大职能改革,专门成立了销售公司,直接取消了各个分公司的销售权,现有销售人员并入销司,而我们这些应届毕生则不需要了,由各分公司各自安排消化。
我和其他7名大学生被一起分配到了品质部,由于我们的分配并不是事先规划的,所以办公室里连对应工位都没有,一下子也找不到那么多老员工来带我们,领导索性就在车间边上临时划了一个办公室给我们,让我们自己去生产现场实习。
但所谓的现场实习并没有给我们安排详细的工作内容,除了楼上办公室有送文件之类的杂事,才会想起来喊我们去跑个腿,大部分时候我们都是被放养不管。
这让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我们,很快就彻底迷失了方向,一群人每天就是上班在办公室用局域网打dota,下了班回宿舍打牌或者打网游。
这样的状态持续了近一年,我们才被分配了一些具体的工作任务,但这些工作基本上每天只要花一两个小时就能完成,大部分时间依然很空闲。
渐渐地,有人开始倦了,尤其是听到一起毕业的大学同学开始涨薪,觉得自己一直颓废下去也不行,就开始嚷着要去找新工作。
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人一旦适应了这么轻松的工作氛围,真要放弃就很难下决心,再加上一年来也没有学到什么经验,又没了应届生的身份,工作也没有那么好找。
所以到2014年,真正离开的也只有一个,而且这还是跟着亲哥去创业了,剩下我们7个人继续混日子,但是这样的混日子时间越久,心里就越慌,到了第2015年年初,又走了2个,还剩下我们5个。
此时我也已经开始紧罗密布地找工作了,寻找方向主要还是我老家浙江的机会,但是因为这几年不学无术,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
此时我职业生涯中第一个贵人孙总出现了,他其实就是我原来的部门经理,在2014年底因为在处理一起质量事故的时候得罪了某重要客户被公司免职,心气高傲的他毅然选择辞职,恰逢2015年各大新能源车企刚刚开始萌芽,他到了杭州某家当时还在筹建中的新能源企业担任品质总监。
这种新成立的公司,人员来自五湖四海,刚开始必然都是派系林立,各个高管都致力于拉自己人入伙,发展壮大自己的派系,孙总他们也不例外,开始挖原来的同事入伙。
这时候就有同事给我支招,说孙总在杭州,也需要人,这个机会非常适合我,让我找他说一声,跟着他去杭州干吧。
但入职后的这几年我对于自己混日子的表现也心知肚明,自己如果真的优秀,估计孙总这么需要人早就主动来找我了,既然不找我就说明看不上我,所以我内心还是很犹豫,觉得张不开嘴。
后来在同事们的劝导之下,我还是红着脸给他打了电话,拿了一些水果和土特产去他家里,那天的具体情形我已经忘了,人生第一次送礼,表现可以说是一塌糊涂。孙总收了土特产,但水果一定要我带回去,我也傻乎乎地带回去了,那天从他家出门后我就像做贼一般逃了回来。
多年以后偶然一次和孙总聊到那天自己的窘迫,他说他那天其实就把我当成自家的一个孩子看待,觉得这个孩子必须要有个机会出去成长一下了。
一个多月后,孙总安排妥帖后,把我带去了杭州那家公司,月薪6500,14薪。
入职以后,我的工作节奏仿佛一下子从天堂来到了地狱。由于大量的新能源车企在那个时间成立,我们就要抢尽一切时间尽快实现新车下线、验证、量产,拿取资质。所以虽然工作是双休,但从入职第一天开始,连续工作了90天连一天都没有休息,每天从早上八点干到晚上九点半。
这样高强度的工作节奏中,却第一次让我感受到了此前从未感受过的快乐,因为每天都能接触到各种新的原先不懂的知识,每一天都能感觉到自己在成长。
但是派系斗争有成功者就有失败者,很不幸孙总并不是那个成功者,过了不到一年孙总和他的大领导就被排挤到了权利层的边缘,于是他决定离开,临走之前,孙总最后帮了我一个大忙,把我的岗位调整成了SQE。
SQE的全称是供应商质量管理工程师,这岗位有一项很重要的职责就是审核供应商,跑到供应商的公司那边去查看他们的管理存在什么风险和问题,给他们提出意见并指导他们改进。
但说实话,以我当时的能力让我去做这项工作,简直就跟让小学生去给大学生上课一样可笑,一开始出去的时候丢了不少人。
但我懂得知耻而后勇的道理,既然我不懂提不出意见,那就索性将这一切当成学习的机会,由于我客户的身份,供应商总会把他们各种做得好的管理方式展示给我,很快我就从各个供应商处学习成长成为一名合格甚至是出色的SQE。
到了2016年底,由于各种原因,杭州这家公司发展迟迟不见起色,甚至开始拖欠工资,再加上母亲在那一年遭遇车祸,于是我决定离开杭州回老家县城发展。
由于我有主机厂的相关经验,而且此时我也已经基本掌握了一些管理经验,很快我就在老家找了某上市私企的SQE岗位,年薪10万。
在这一家单位我的发展也算顺风顺水,比较受领导重视,一年后就升任部门经理,又过了一年,我也成了家,然后有了孩子。
但是大部分企业都有一个的特点,就是进公司之前谈薪容易,一旦进了公司涨薪就非常困难了,快4年过去了,我的薪资水平一直只有12万多,由于买房养家压力比较大,谈薪也一直没有获得理想的结果,思考再三,跟家人商量决定再次出去寻找新的机会。
2020年4月份我加入了目前这家公司,岗位依旧是SQE,年薪18万,到年底加上年终奖实际收入大概在20万,去年再次升任部门经理,年收入大概涨到了25万。
期间又被授予了期权等激励,加上今年再次涨薪,收入状态目前还在良性上升过程中。
回顾我9年的职业生涯,由于最初荒废了将近3年,所以相比那些优秀的同学,我目前的发展还是明显慢他们一截,但我明白只要我保持学习与成长,就可以让自己在正确的道路上前进。
但是无论多晚,只要开始学习成长就不算晚,而学习最好的开始时间,就是现在。
老陆,毕业后出国,目前已是某公司销售副总,年薪50万+
老陆个子瘦小,但是胆子却不小。
毕业后他进了某大型企业的进出口公司,实习期后被派往非洲办事处驻点。
当时这家企业来招聘的时候,很多人并不愿意去,有些同学都已经收到签约邀请,最后还是放弃了,主要还是担心去海外不安全,每年只能回家一两趟,而且非洲又是欠发达地区。
而老陆去应聘进出口公司的初衷非常简单,就是贪图那一天40美元的驻外补贴,再加上基本工资,一毕业就实现月入过万,而且在办事处生活费也不需要自己掏,所以为了赚钱,去非洲就非洲吧。
半年后老陆第一次回国,大家一起吃饭,跟我们交流各种他在非洲遇到的趣事,还嚷着下次要给我们带安哥拉树皮,他原本略显蹩脚的英语此时也已经变得非常流利。
2年后老陆就凑够了首付买了房子,5年后他选择回国跟女朋友结婚,此后不再出国。
由于有驻外销售的经验而且口语流利,他很快被猎头挖走换了一份高薪的工作,去帮某制造企业拓展进出口业务,到目前已经升任为分公司的销售副总,年薪据他自称50万左右,但按照行业一般情况来说,50万应该是个保守数据。
与他有类似经历的还有我的前同事老高,刚毕业的时候跟我在同一家公司混日子,离开得比我还晚,后来机缘巧合之下去了大型机械制造企业,2020年被派出国去做了非洲项目。
后来遇到了疫情,老高他们这些员工出国的回来以后都受到了英雄般礼遇,纷纷升职加薪。
猛哥,今年年薪30万+入职了某跨国企业的项目经理岗位
猛哥是我的室友,毕业后跟我进了同一家国企下不同的分公司。
他刚毕业的那几年与我类似也有不完全相同,类似的是工作都很轻松,工资也都不高,不同的是他因为是按正常编制需求招聘进去做技术支持岗,还是有具体工作任务的。
三年后他也觉得这种工作节奏过于混日子,于是辞职回了江苏徐州老家找了一家工作干起了项目经理。
猛哥是属于那种比较自律的人,工作有责任心,自我要求比较高,工作期间又读了在职研究生,还考了PMP等专业证书,在去年年底,他收到了某汽车零部件全球龙头企业的OFFER,年薪30+,目前准备去苏州发展,开启自己新的征程。
振哥,选择考研,目前年入35万+
磨刀不误砍柴工,应该就是对于考研最好的解释。
大四的时候,有一部分同学选择考研,这其中有考上的,也有没考上的。
振哥就是落榜的其中之一,但是他并没有选择放弃去就业,而是选择了再试一年。
于是毕业后的振哥并没有回家,而是选择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房安心准备复习,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年的准备他最终如愿考入江苏大学。
2016年硕士毕业,他直接进入了某外企的研发部门,起薪就是15K,目前他的综合年收入已经达到了35万以上。
有混得好的,自然也有混得差的,枫哥就是其中一个不如意的
枫哥和振哥一样,毕业后也在学校门口附近租了一间房子,准备考公务员,但不同的是,振哥是真真正正地准备考研,而枫哥我们每次去看他却总是忙着打游戏。
枫哥总是窝在那个小房间中,玩各种网游,他的家庭并不特别富裕,父母给的生活费并不足以支撑在游戏上面的开销,慢慢地他就依赖上了信用卡和网贷。
这样的准备考公结果可想而知,一年以后,他的经济实力和电脑都已经支撑不住他继续这样的生活,只好选择回临沂老家先找一份工作,边工作边准备考公。
但是由于错过了应届生的身份,再加上临沂好的工作机会也不是很多,所以枫哥找的工作也一直不是很靠谱。
他干过仓管、网贷公司的催收客服、代课老师等等乱七八糟一大堆岗位,但是每个工作都干不长,收入也一直只能维持在两三千、三四千的水平。
这样的收入根本无法支撑他打游戏和生活的需求,要还借款就更不可能了,最后只能是各家银行、各个平台来回倒腾,最后越陷越深,甚至因为还不上贷款而上了失信人员名单。
伟大的成功不能模仿,但一般的成就却可以复制
我根据这些年在职场上的亲身经历以及所见所闻,整理了一些干货,年轻人如果想要快速年薪过万、两万、三万,建议可以看一看。
1.提升学历: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切勿相信所谓的读书无用论。下面这张图片是某上市公司2022年应届毕业生的薪资标准,可以看到学校越好、学历越高,工资也就越高,其中最高的双一流毕业数字化人才起薪已经到了18000,多少人奋斗多年的终点,也许都没有他们起点高。
2.选对平台:毕业以后优先选择大平台、大公司去就业,即使工资低一点也没关系。因为这对于个人职业素养的培养、眼界的开拓以及未来的跳槽都有帮助。我的第一份工作虽然实质上没有学到太多,但是在我后面跳槽的过程中,在这家公司就职的履历却很容易被后面单位的认可。
我有一个朋友只是苹果中国的外包职员,专业能力其实很一般,却也能让他在后面跳槽的时候轻松拿到国内企业30万年薪的OFFER。
3.选对城市:和平台道理类似,城市也尽可能优先选择大城市,因为优秀的企业一般都在一线城市。不要因为大城市买不起房就不去,城市里面租房的年轻人太多太多了,你只是其中一个,并没有什么好委屈的。
即使你最终都买不起房子,未来注定要回县城发展,也请先去大城市镀镀金,这对于未来的身价绝对有很大的帮助。
4.得有必要的付出:虽然我们讨厌内卷,期待更好的福利,但是我们也必须明白,在现有社会规则下,只有产生足够多的价值,才能取得相应的收获,钱多活少离家近的工作,现实中并不存在,即使存在也轮不到你。
前几天我面试了一个员工,问离职的原因说是因为目前工资5000太低了,期望拿到7000以上,但是入职以后干了三天就跑了,说太累了。可这不过是一份运营助理的岗位罢了,除了月初需要加几天班写几份PPT,剩下的大部分时间都不忙,连这一点都不愿意付出,又凭什么一定要拿高薪呢。
5.重视学习和积累:年轻人刚参加工作的前三年,一定不要关心自己能赚多少钱,而是要关心自己可以学到什么。打工的本质是将自己单位时间能够提供的价值贩卖成为金钱,你如果只会扫地,那可能一个小时能卖15块钱,你如果会开车,可能一个小时就能卖30块钱,你如果掌握了更多地技能、资源、经验,可以敢更富有调整型的职业,收入自然也就越高。
如果觉得当下企业的薪资水平不高,可以要求涨薪,也可以跳槽,但是千万不要吊儿郎当地做事,优秀是一种习惯,堕落更是一种习惯,你的消极怠工最终受害的不是企业,而是未来的自己。
6.重视外语:这些年网络上要求教育去外语化的呼声很强烈,对此我不敢苟同,文化自信并不代表要排斥英语,越排斥反而说明越不自信。
语言的本质就是一个沟通交流的工具,英语作为全球应用最广泛的语言,如果你要跟国外交流就不得不学习外语。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民企走向全球化,在职场中两个具有相同专业能力的员工,具备外语能力和不具备外语能力,薪资待遇可以相差30%~50%。而且如果只有一个工作机会,会外语也往往会被优先录用。
7.接受创新:如今的社会各种新技术、新模式层出不穷,不断迭代发展,新的会取代旧的,如果你接受创新,新生事物将会成为助力你的工具;但如果你抗拒创新,那么新生事物就会变成击败你的武器。
8.注意逻辑培养:说一个人聪明与否,最关键的指标,一个是记忆力,另一个就是逻辑思维能力。在日常工作布置中有两类员工,一类交流特别费劲,你说半天都听不明白,另一类交流特别轻松,你才说个开头他就明白你的意思了,这就是逻辑思维能力的差异。
逻辑思维能力其实是可以后天培养的,简单来说就是多看多写多想,不要让自己陷于琐碎之中。多阅读书籍资料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是基础,写文章可以帮助自己理性思考,做完事情以后一定要举一反三进行简单总结,久而久之你的逻辑能力就会比身边人强出一截。
9.适当逢迎:拍马屁不应该成为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但是也不要让它成为你前进道路上的阻碍。2016年我刚加入第三家公司的时候,面试我的副总带我去走访供应商,在吃饭喝酒过程中介绍我说是他亲自招聘的,供应商顺势接下话茬就说那他应该是我师傅,今天刚好借机可以搞一个拜师议事。
但是当他们把目光看向我的时候我却没有接茬,搞得副总很没面子,这让在我刚入职的时候丧失了绝佳的一个抱大腿的机会,后面也确实让我失去了一些潜在的机会。
10.“成名”要趁早:如今现在35岁焦虑在职场中早已不新鲜。35岁并不意味着就是失业,但是在35岁之前,是一个人成长成型的黄金年龄段,而到了35岁以后,则是一个人兑现价值的时期,一些培养、成长的机会基本上就不会再赋予你。
所以35岁之前如果你还没能走上一定的高度,那未来的可能性也就微乎其微了。
11.谨慎背负贷款:贷款的本质其实是我们的未来,今天用贷款享受的一切,都是对于自己未来的透支。
所以建议享受型消费尽量不要贷款,而对于一些投资性消费则可以根据个人能力谨慎贷款,如培训进修、学历提升等。
12.选对行业:都说男怕入错行,但我为什么把这一条放在最后,因为这一点其实既有道理,但也没有那么绝对。首先行业之间的差异是确实存在的,像这些年互联网的风口让很多从业者走上了捷径,实现了财富自由。但在如今这个高度分工化的社会下,很多时候我们也不能过分放大这种差异,因为在其他行业中做得优秀的依然可以拿到高薪,而在互联网行业中的庸者,未来也同样会被淘汰。
假如某一天新能源车企打败了传统燃油车企,燃油车企业的高管依然可以去新能源车做高管,做技术的依然可以做技术,做一线装配的也依然只能去做装配。
说在最后
如果只看了开头一句话,估计很多人心里又要吐槽头条人均月薪过万;但如果你很有耐心看到了最后,应该就能理解,我所说的月薪2万很简单,并不是这个意思。
人最大的烦恼,往往就是想得太多而做得太少,高薪总是属于小部分人的,它并不会凭空从天而降,但是它也并非高不可攀,只要你比大多数人努力,就能收获比大多数人更高的回报,月薪过万、两万、三万,并不是什么难事。
撸起袖子加油干,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因人而异,说难亦不难,说易亦不易。
自主创业者,本人不十分清楚,但身旁一些创业多年,规摸尚可的创业者,似乎年入二十多万的也相当多。
说说我的学生们吧,基本上是一些三十出头的年轻人。
这首先得看这些人当年考了个什么学校。
那一批当年考上了985名校,而后又读研读博的,又是工科的,又是就职于一线城市,又在一些名企,即使打工,也基本可达月薪二万,甚至更多。
一些就读于普遍一本,二本的学生们,如果就职于二三线城市,或公务员,或事业单位,或当地企业,月薪就大大低于前一种学生了,月薪低于一万的,大有人在。
但这一部分学生普遍比前一部学生活更有规律,相对也稳定轻松不少。
但前一部分学生发展前景相对又好些,这一部分的学生的奋斗目标与心理预期很多都是若干年后年收入达几十万,甚至百万以上。
投入付出总体上还是与收获成正比,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事在人为,一切皆有可能。
只想说一下,月薪两万对一个从山沟沟里念书出来的普通青年有多难。
本人92年,今年马上就奔30了。6年小学,6年初高中,4年本科,3年硕士,3年博士。22年的读书生涯,自认为虽算不上人才,但也脚踏实地刻苦努力。
今年入职央企二级研究所,坐标北方某二线城市。月薪15000,补助4000。每月到大概14000左右。严重拉低头条平均薪资。
入职够从没有过双休,无加班费,3天节假日加班至少1天,国庆春节3天起。最近一个月休息2天。
感觉头条里高新收入的很多,但觉得主要原因是大部分人为了生活忙到根本没有时间发表评论。休息的时候最想做的事就是睡觉,刷刷热点,看看短视频。
所以,不要被那些整天喊着大厂人均20000的人蒙蔽了双眼,钱,真的不是那么好挣的,没有人会白白给你银子,能得到与付出等价的回报就已经是万幸了。还是脚踏着实地,一步一步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