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登基后,为什么要祭祀朱允文以及建文朝故去的大臣?
其实万历就是乖孩子,政治明锐性比起张居正差远了,更别提他爷爷嘉靖了。不过,在给朱允炆恢复年号,给方孝孺等忠义节士们平反摘帽子,还算是功德一件。但结果可能是大家意想不到的!
万历年幼的时候,张居正和李太后对其管教那是相当严格的。苦口婆心,有点慈禧对光绪的那种意思,人前人后说要将万历培养成一代圣君。
万历年幼的时候,的确也非常勤奋好学!而且善于提问题,当他学习本朝历史的时候,发现了关于建文帝朱允炆的记录语焉不详,甚至有前后矛盾的地方。于是他就问张太傅,这个建文帝究竟什么情况?而张居正就一句话,”自己看书!”
这就触发了少年万历的好奇心,他因此对建文帝朱允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有一天张居正给万历上课呢,万历再次抛出问题,朱允炆究竟是被烧死了,还是流亡了?张居正面对少年万历的好奇心,终于告诉了万历一个秘密。就是后来记录在《明神宗实录》里面的那个建文帝本尊在明英宗年间被发现的故事。同时,万历对建文朝的忠臣节士方孝孺等人产生了极大的同情!
所以万历10岁继位的时候,就公开下诏,要求褒奖建文朝忠臣节士的忠义,为他们建造忠节祠以表纪念。
但是万万没想到,张居正为首的朝臣们,对此无动于衷,万历的圣旨简直就是一张废纸!小小的万历开始怀疑他的偶像张太傅了,为什么明明方孝孺是忠臣,你们却不允许我去纪念忠臣?既然建文帝没有死,为什么要宣布他死亡?其实炒米猜想,万历可能还有一个更大的疑问,那就是明明朱棣是抢了建文帝的位子,为什么太庙里只有朱棣而没有朱允炆?你在教我一心只读圣贤书,可是现实不是在违背着圣人之道吗?
少年天子万历再成长过程中,有一万个为什么?很多事情张太傅回复得无可辩驳。但唯独此事,没有给予解惑。在万历心中埋下了种子。
所以张居正死后,大量的张居正的另外一面被政敌强行暴露给万历的时候,万历出离了愤怒!所以万历亲政之初,就开始不遗余力地清算他的张太傅。这个老骗子,欺骗了我20年。
万历13年,清算完张居正的万历,终于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情了,于是大规模给“建文余孽”翻案,平反,摘帽子!
同年,徐辉祖、方孝孺、卓敬、卢迥等人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平反,他们的后裔得到了抚恤。在南京做官的汤显祖亲自给方孝孺重塑衣冠冢,几经破坏与重修,现在方孝孺的墓还在南京市雨花台区雨花台烈士陵园东北山麓。
但是到了万历16年,大臣王祖嫡提出要为建文帝恢复名誉,恢复年号,补录历史的是时候。此刻的万历终于明白当年张居正对此事“冷处理”的原因。于是他喊停了这个提议!
因为他终于意识到朱棣当年“靖难之役”夺嫡成功,但是造成明初历史上那段空白,以及留给后世子孙的政治合法性的包袱。
的确此时距离朱允炆那段历史,已经隔着近200年。时间已经冲淡了很多政治敏感,此时再提朱允炆,对万历的合法性已经产生不了太大的影响了。而且明英宗也有释放朱允炆儿子的先例。但毕竟对于朱允炆本人,还是讳莫如深的!
万历终于为自己当初政治上的幼稚开始买单。
因为离开了张居正以后,面对文官集团的强大,万历并没有像他爷爷嘉靖那样,牢牢控制内阁,掌握主动权。所以,光争国本事件就持续了15年,无数大臣被斥被贬被杖打,万历身心交瘁、整个帝国不得安宁,最终还是以万历失败告终。
其实,早在万历24年,万历失败就已经有预兆了。因为在这一年,万历扛了7年之久,终于同意给恢复建文年号,在不给朱允炆单独列本纪的前提下,同意重新编写国史,记录朱允炆事迹!
此刻的万历比起嘉靖,已经到了和文官集团讨价还价的地步了。而且这个文官集团后来就发展成为了明末最最有名得东林党!
文/炒米视角
原创首发,欢迎关注或吐槽
这是一种政治幼稚的表现,准确来说,万历是被群臣给坑了。万历十三年,万历皇帝开始为建文帝朱允炆平反,同时被平反的人还有方孝孺、徐辉祖等一批忠于建文帝的大臣。
表面来看,万历皇帝体现出了他的大度,大有千古明君的气魄。可仔细一看,其实这么做等于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为啥?
朱棣的皇位咋来的,你万历心里没点数吗?现在给建文帝平反,是不是等于在否定朱棣皇位的合法性?作为朱棣的后世子孙,你这点都拎不清吗?
所以说23岁的万历皇帝朱翊钧还是太年轻。当年张居正死活不肯给建文帝翻案,万历还觉得不太理解,真正自己给他们翻了案以后,心里却有些不是滋味了。
一、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不不,万历另有目的。
万历小时候接受了非常人的教育,老师张居正对他别提多严格了。只要张居正在,万历都会被吓得瑟瑟发抖,时间长了以后,万历的叛逆心理就这么萌发了。
再加上万历的生母李太后,总是帮着张居正说话,而且曾经拿霍光废刘贺的故事来威胁万历,让他听张师傅的话。这可把万历给气坏了。
因此等到万历十年,张居正去世以后没多久,万历的叛逆心理就彻底暴露了出来。在他的怂恿下,大家纷纷举报张居正贪污受贿的事实,结果张居正的家被抄了,一家人还被饿死了不少。
解决完张居正以后,万历皇帝忽然就有点儿空虚了。该怎么做一个好皇帝?这是摆在万历跟前的一个大问题。
志得意满的万历,觉得权力还没有完全在自己手里,他要学习自己的爷爷嘉靖皇帝,将权力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要想掌权,就必须要搞事情。收拾张居正的家人只是小试牛刀,毕竟张居正已经去世了,这是欺负老张家没人。因此还必须要做点其他事情证明自己的权威才行。
那个时候没什么仗要打,否则就可以学习汉武帝了。所以说在百无聊赖的情况下,万历皇帝才想到给建文帝和他的忠臣们平反这事儿。
看似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实际上这对万历来说十分重要。因为万历做了10年傀儡,被压抑的心顷刻间得到释放,是个人都要找个发泄的地方。
灭了张居正一家,没什么人反对,给建文帝平反,还是没什么人反对,万历皇帝第一次尝到了权力的滋味。
二、大臣们的小心思坏得很啊!
明朝的这帮大臣,仗着自己学问高,总是想要把皇帝玩得团团转。比如说朱厚照时期的杨廷和,总是想要掣肘皇权,朱厚照拿他没办法,结果他在嘉靖皇帝上台后栽了跟头。
隆庆皇帝时期的徐阶、高拱也是这么回事,仗着自己有学问,甚至不把皇帝放在眼里。到了万历时期,张居正只手遮天,万历只是他手里的提线木偶罢了。
所以说即使张居正去世了,明朝这帮文臣们,还是非常想要操控皇帝。即使不能像张居正这样明着来,也可以暗地里挖几个坑,让万历一个接着一个往里面跳。
这次的事情也是一样,万历的小脑袋瓜子,不会无缘无故想到建文帝。那些文臣们坏心思就这么来了,为了彰显小皇帝的仁慈博爱,他们给万历出主意,给建文帝翻案。
万历那时候年轻啊,觉得这可真是个好主意,这届大臣全都大忠臣啊!于是笑呵呵地给建文帝翻案,还给方孝孺等人立宗祠供后人祭祀。
第一步达成了,大臣们嘿嘿一笑,继续带万历皇帝入坑。他们建议万历应该恢复建文帝的年号、名誉,乃至于建议万历把那段空白的历史给补齐了。
这下子万历傻眼了,什么情况?如果恢复了建文帝的年号和名誉,那么朱棣究竟是明朝的皇帝还是叛臣?
万历终于明白了大臣们的心思,真的是太恶毒了。这帮大臣就是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在他们心目中,其实朱棣就是乱臣贼子,但是没人敢说这样的话。
反正平反以后,政治地位不稳的是朱棣这一脉皇帝而已,跟他们这些学而优则仕的大臣,是完全没关系的!万历知道自己上当以后,愤怒地拒绝了大臣们的建议。
三、这事儿对万历的影响是很大的。
按道理来说,刚刚亲政没几年,万历正是要大干一场的好时候。可是一出道就办了两件大错事,这让万历彻底失去了自信心。
- 第一件事就是抄了张居正的家。张居正再霸道,那也是明朝的大功臣,也是万历皇帝的老师,这么做只会让万历留下骂名。而那些弹劾张居正的大臣们却能笑嘻嘻地表示很满意。
- 第二件事就是给建文帝平反。这事儿看似光明正大,但实际上却是给自己以及自己的老祖宗们挖了一个大坑,差点填不上。
这两件事做完以后,万历发现明朝的大臣,实在是太坏了。而且这帮人道貌岸然,表面上还装着是一个个大忠臣的样子。
最可怕的是,这帮大臣不怕死!你越是要杀他们,他们就越高兴。为啥?因为他们的行为是忠臣的表现,万历杀忠臣,岂不是证明万历是昏君吗?
太坏了,太坏了!差点气吐血的万历,自此失去了奋发向上的勇气。从万历十四年开始,万历开始沉湎于酒色之中,不再愿意插手朝中政务了。
总结:万历一辈子都在跟这帮大臣斗法。
学习朱元璋来硬的,倒也不是不行,只不过这么做的话,那青史上留下的将是数不清的骂名,不到最后一刻万历是不会这么干的。
万历对付群臣的办法,是学习自己的爷爷,采取冷暴力。在国本之争中,万历更喜欢郑贵妃的儿子福王朱常洵,可群臣天天上书,坚持要万历立长子朱常洛为太子。
结果到了万历十七年,他也懒得跟这帮大臣争论了,索性就不出门了。此后长达30年时间,万历皇帝不理朝政、不郊、不庙、不朝、不见、不批、不讲。
有人说因为万历有腿疾,所以才会这么干,实际上他就是被这帮大臣给气的。一开局就给自己挖了两个大坑,以后再听这帮大臣们的,那还得了?
不过正是由于这种君臣不和的局面,才使得明朝开始加速走起了下坡路。尤其在万历三大征以后,明朝气数已尽。
参考资料:《明史》
万历皇帝是明朝皇帝中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在位时间有48年,也是明朝所有皇帝中最任性的皇帝之一,说他任性是因为他在位后期长达三十年不上朝,不理政事。
明神宗朱翊钧登基时还是一个10岁的未成年,对于很多事情都懵懂无知,而且还充满了好奇心。
朱翊钧年幼之时,他的母亲和老师张居正对他的管教都十分严格,可以说是苦口婆心。但好在皇天不负有心人,幼年的朱翊钧也确实是个聪明好学的好孩子。
有一天,他在学习本朝的历史时发现书中记载的关于建文帝朱允炆的记录非常不详细,还存在一些特别明显的前后矛盾的地方,而且他的老师张居正张太傅给他讲课时讲到此处也是语焉不详,宁可一句话带过,并没有给出多余的解释。于是聪明好学的他便向张太傅提出了他的疑问:
“建文帝的这件事究竟是怎么回事?”
出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张太傅并不想做出过多的解释,只是告诉他自己去看书。这不仅没有让万历就此打住,而是加重了他的好奇心,对建文帝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
从此建文帝这件事在他心中便成了一个大问号,未得到解答之前,他都会对此而耿耿于怀。有些知识在书本上是得不到的,所以在张太傅为他上课时,他再一次追问张太傅,建文帝究竟是被烧死了,还是逃亡了?
张太傅看到万历如此好奇,而且一副不得到答案就誓不罢休的样子,苦笑一声,便把秘密告诉给了万历。就是后来记录在《明神宗实录》中的关于建文帝朱允炆在明英宗年被“发现”的故事。
知道真实答案后的明神宗朱翊钧,大发感慨,对建文朝的忠臣节士方孝孺等人都产生了同情之心。所以在他登基为帝后,他便提出要祭祀朱允炆以及建文朝故去的大臣,而且还为此特意下了一道圣旨。
但是结果却让他出乎意料,他的圣旨如同一张废纸一般,因为没有人真正响应他去做这件事,而且以张居正为首的大臣们都忽视他的圣旨,当它不存在。
这让年少的万历对此疑问更加深重,而且对于张太傅的做法也完全不能理解。作为忠臣为什么不去祭祀?
明明是祖先朱棣抢了朱允炆的皇位,为什么太庙有朱棣,却没有朱允炆?
这一个个的疑问长久的存在于少年万历的心中,没有得到准确的解惑。
一直到张居正死后,张居正的许多不为人知的一面,才被他的政敌给暴露给万历。亲政后的万历首先做的一件事就是清算他的老师张太傅。
之后就把他一直想做却没有完成的事做了,那就是大规模给建文朝的大臣们翻案,平反,摘帽子!
但就在万历做完这件事三年之后,大臣提出为建文帝恢复名誉,恢复年号,补录历史的时候,万历才忽然反应过来,似乎他本人的皇位的政治合法性完全是因为当年朱棣“靖难之役”夺嫡成功,才造成的明朝初期那段空白历史。
所以,当年张太傅之所以会有如此冷淡的态度去处理,原因就在于此,你给朱允炆平反,相当于出卖祖宗,也就是出卖自我!自己得位不正!
此时的他不得不就此打住之前的提议。但是万历最终也要为自己当初政治上的单纯无知所买单。
因为在张居正死后,万历没有了张居正的辅佐,又因文官集团逐渐强大,亲政的万历并没有牢牢的控制内阁,掌握一切主动权。所以后来便发生了“争国本”这件事就持续了15年之久的大事情,还有很多大臣因此被斥责被贬官被杖打等,万历也因此被搞得身心俱疲,整个明王朝都不得安宁,最后不得不以万历失败而告终。
众所周知,朱棣是发动靖难之役用武力夺了侄子朱允炆的江山,全然不顾及老爹朱元璋的临死遗言,也违背了自古以来帝国继承人的政治程序,而且在攻占国都南京后,皇宫突然大火,建文帝下落不明,产生了一件千古之谜。
既然朱棣得国不正,还刻意掩盖了历史的真相,甚至巴不得把建文帝的所有个人信息全部在史书上消掉,那么作为朱棣后人的万历皇帝为何要违背祖上意愿,大张旗鼓的祭拜建文帝,并为辱骂反抗朱棣的方孝孺、黄子澄等人平反呢?
万历这样做根本原因就是为了维护统治。毕竟对万历而言,靖难之役太遥远了,一百多年前的事儿跟自己没什么关系,而且现在那群人及他们的后人也早已下落不明或是没有权力,对自己毫无威胁,反而倒可以利用这件事为自己政治造势。
古代皇帝登基一般都要做点什么事儿。要么大赦天下,要么减免赋税,要么宣扬忠义,这些做法似乎都成为了一种历史规律,从本质上讲,就是为了坐稳龙椅而政治作秀。当时刚登上皇位的万历没有经验,也需要一批忠心耿耿的臣子来辅助,于是大肆的宣扬为了建文帝而献身的那些忠臣,并且给予很高的评价与谥号,也是为了提倡忠君爱国思想,营造一种良好的政治风气。
而且万历帝个人对建文帝一直也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与神秘感。万历从小就是个好奇心非常强的孩子,尤其对建文帝的下落之谜十分感兴趣。其实对比来看,在性格方面,万历和建文帝还是蛮像的,两人虽然都文弱但都十分渴望能够像祖辈一样有所作为,也算是有缘吧。
(配图来自网络)我是纳兰轩若,欢迎关注互动。
事实上万历登基的时候并没有祭祀朱允炆,最终也只是恢复了他的年号。但是建文忠臣,确实得到了广泛的祭祀。朱允炆这个话题,在明朝是禁忌,君臣之间为此之间的斗法时间长达近两百年。
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七月初一日,“反贼”朱棣在南郊大祀天地,得意洋洋地宣布废除侄子朱允炆的建文年号。朱允炆,这个被大明开国太祖朱元璋钦点为接班人的正牌皇帝,成了朱棣口中“秉心不顺,崇信奸回,改更成宪,戕害诸王”的昏君。而原先在朱允炆口中“获罪天地祖宗,义不容赦”的“燕庶人”朱棣,现在摇身一变成为了众臣口中有着“尧舜之德,汤武之仁”的一代明君。世事之无常,于此可见一斑。
今年仍以洪武三十五年为纪,其改明年为永乐元年。建文以来,祖宗成法有更改者,仍复旧制。—《明太宗实录卷十上》
朱允炆剧照
自此之后,朱允炆、建文这些字眼就成了大明朝堂中不可触及的禁忌。因为谁都知道,朱棣虽然百般为自己脸上贴金,可正如刘伯温之子刘璟怒斥这位永乐皇帝的话:“殿下百世后,逃不得一篡字”。那么问题来了,万历帝朱翊钧也是朱棣的子孙,他为什么要打脸先人,恢复朱允炆的年号,为建文忠臣平反呢?
朱允炆:一个禁忌的名字
朱棣当初起兵造反,打的是“奉天靖难”的旗号,目的是“清君侧”,也就是除掉朱允炆身边的奸臣。具体来说,以方孝孺、齐泰、黄子澄为代表。南京城破之后,朱棣迅速公布了一份29人的奸臣名单,并对方孝孺等人实施了惨绝人寰的大清洗。
等到局势逐渐稳定之后,朱棣对当初忠于建文帝的臣子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赦免。比如洪武三十五年(即建文四年)十一月,杀红了眼的都察院副都御史陈瑛指出礼部侍中黄观、翰林院修撰王叔英等人竟敢自尽以效忠前朝,应该将他们“追戮之”,意思就是扒出来鞭尸。陈瑛虽然是朱棣的御用打手,但此举过于人神共愤。为了安抚人心,永乐皇帝顺势表示不再对忠于建文帝的臣子进行追究。
上曰:朕初举义,诛奸臣不过齐、黄数辈耳。后来二十九人中如张紞、王钝、郑赐、黄福、尹昌隆,皆宥而用之。今汝所言数人,况有不与二十九人之数者。彼食其禄,自尽其心,悉勿问。—《明太宗实录卷十四》
方孝孺剧照
等到朱棣驾崩之后,深受文人集团支持的皇太子朱高炽继位,即明仁宗。皇帝身边的辅佐之臣,如后世知名的“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本就是建文朝廷的臣子。为了拉拢这部分人的力量,仁宗登基后宣布将建文朝“奸臣”的后代都削除奴籍,恢复平民的身份。不过这里我们要澄清一下,方孝孺这些人还是“奸臣”,朱高炽并没有为他们平反。这个很好理解,朱棣刚刚驾崩,靖难功臣势力依然强盛,这个时候文官集团们不敢做得太过。
天顺元年(公元1457年)十月,仁宗的孙子、明英宗朱祁镇做了一个震惊天下的决定:释放朱允炆的幼子朱文圭。朱文圭自两岁起就被囚禁在中都凤阳广安宫,迄今已经五十多年。英宗之所以会做这个决定,首先他靠着政变重夺皇位,急欲证明自己的合法性。其次他在瓦剌和紫禁城外的南宫做了七八年的阶下囚,对朱文圭这位堂叔难免感同身受。
左右或以为不可,上曰:"有天命者,任自为之。"左右闻之,皆愧服不能止。—《天顺日录》
明英宗剧照
英宗驾崩后皇太子朱见深继位,即明宪宗。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巡抚淮扬、右副都御史滕昭请求将朱文圭挪出凤阳,送去有军卫的城池看管,被宪宗以“安置已定”的理由否决。成化十三年(公元1477年),因为朱文圭已经去世,户部郎中李炯然请求朝廷给他们家每月的养赡米酌情量减少,又被宪宗以这是先帝“钦给之数”为由再次回绝。到了宪宗之子明孝宗朱祐樘时代,甚至有人提出给朱文圭的后代封王,可见当时的政治空气已经相当宽松,文官们的话语权越来越大。
按宏治(注:应为弘治)中台州人缪恭走京师,上书言六事,其一请封建庶人之后为王,以奉懿文祀。通政司大怒,谓为讨死,囚之兵马司,以其疏上。上不罪也。—《万历野获编卷一·园庙缺典》
看到这样的上书也没有受到打击,大家的胆子也越来越大。弘治六年(公元1493年)兵科给事中吴世忠提出为方孝孺、周是修、练子宁、黄子澄、邹公瑾、魏公冕、颜瑰、齐泰等人平反昭雪,称他们是“伏节死义”。孝宗没有生气,反而让礼部对吴世忠的奏本进行讨论,虽然最终没有讨论出什么结果,至少说明皇帝本人并不反对。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致仕礼部主事杨循吉第一次正面捅破了禁忌,要求恢复朱允炆的建文年号。此事虽然还是到礼部讨论讨论就没了结果,毕竟算是打响了恢复建文年号的第一枪。
臣闻洪武后有建文君,乃太祖高皇帝嫡孙。躬受神器,称帝建号者三年。其后天命归于太宗文皇帝,遂兴征讨之师,入正大统,削建文位号。今百余年,未蒙显复。—《明孝宗实录卷一百四十九》
明孝宗剧照
不过等到孝宗驾崩,皇太子朱厚照继位,即明武宗,事情就发生了变化。武宗和孝宗不同,他通过太监和文官斗,到最后亲自赤膊上阵,把军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因此整个正德朝,没有人提出要为朱允炆、方孝孺等人平反,因为说了也白说。武宗莫名驾崩后,因其无嗣,由其堂弟朱厚熜以“兄终弟及”的方式入继大统,即明世宗。世宗朝初期有著名的”大礼议“,即到底要不要认伯父孝宗为”皇考“。此后大获全胜的明世宗大权独揽,操控文官们于股掌之间。除了嘉靖十四年(公元1535年)有个愣头青吏科给事中杨僎提出为方孝孺等人平反,结果被世宗大骂“不谙事体,轻率进言”外,再无人敢为建文君臣出头。
明神宗:恢复建文年号的小心思
明世宗驾崩后,裕王朱载坖继位,即明穆宗。穆宗在位六年驾崩,年仅36岁,由年仅十岁的皇太子朱翊钧继位,即明神宗。由于皇帝年幼,经过一番权力搏杀,内阁次辅张居正斗倒首辅高拱,掌握了辅政大权。神宗平时称张居正为“先生”,对他言听计从。
神宗在登基伊始尊穆宗继后陈氏为仁圣皇太后,尊生母皇贵妃李氏为慈圣皇太后,随即下诏大赦天下。其中有一条是为建文忠臣在其本乡建祠并厚加恤录其后人。这道旨意当然是出自张居正之手,也让少年天子对那段史实产生了兴趣。万历二年(公元1574年),神宗在文华殿读书的时候,特地向张居正讨教了建文帝的下落。
上从容与辅臣语及建文皇帝事,因问曰:“闻建文当时逃免,果否?”辅臣张居正对言:“国史不载此事,但先朝故老相传言建文当靖难师入城,即削发披缁从间道走出。后云游四方,人无知者。”—《明神宗实录卷三十》
张居正剧照
神宗对朱允炆的结局很同情,还特地让张居正抄录一首建文帝所作诗章进呈。但对于张居正来说,此前纪念建文忠臣,不过是为了拉拢人心而已。他本人内心并不认同这些江南地主代言人,对他们的评价也是“罪虽不赦,心实可原”而已。因此他对神宗同情建文帝的苗头提出了批评,认为朱允炆的诗句是“亡国之事,失位之辞”。如果想做一个好皇帝,必须要向太祖朱元璋学习。于是乎当年年底巡按浙江御史田乐请求豁免方孝孺姻党三百七十余户的请求,被皇帝(张居正)断然拒绝。
但是等到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张居正去世后,形势又发生了变化。为了清除这位”权相“的影响力,神宗指使言官对这位昔日的恩师发动了大规模的抹黑。当然为了获得文官们的支持,宽恕建文忠臣无疑是一条捷径。
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神宗下旨将包括方孝孺等人的姻戚后裔,全部查勘豁免。经过一年的统计,我们在万历十三年(公元1585年)看到了具体的数字:浙江七百一十三人,江西三百七十一人,福建二百四十四人,四川四十一人,广东三十四人,合计一千四百零三人。
明神宗画像
万历十六年(公元1588年),国子监司业王祖嫡抛出了一份重磅奏本,提出要恢复建文年号。对此大学士申时行认为建文年号其实从未革除。当初成祖皇帝只是将建文四年七月以后改为洪武三十五年,都在此前描述靖难事迹时仍称朱允炆为少主,称元年、二年、三年、四年,只不过前面没有加“建文”二字而已。由于此事存在争议,最终神宗的决定是“建文年号仍已之”,也就是放一放再说。这一放就是七年,直到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礼科给事中杨天民再次上奏“请改正革除建文年号”。杨天民指出恢复建文年号,并不妨碍成祖成为正统。而且当年成祖登基后仍称建文帝为少帝,以天子礼将其下葬,说明其皇帝身份从未革除。御史牛应元也认为建文帝既然受统于太祖,若将其年号革除,“是致成祖以子而违父命也”。而且把建文年号改为洪武,期间政令若有得失,后世之人还以为是太祖皇帝施政不善,“是又致成祖以子而诬父事也”。随即礼官范谦等人也认为当年太祖皇帝给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都上了谥号,我们自己本朝的正牌皇帝就此湮没于历史之中合适吗?最终神宗下旨恢复建文年号,将其事迹附录于《太祖实录》之后。
“夫元史可修,奈何失其寔于当代?胜国之君可谥,奈何削其号于本朝?景泰之位号可改,奈何靳其名于建文?一时死事之臣可褒,奈何遗弃其君而令淹没于百世?愿及此纂修之时,命史局于高庙实录中摘洪武三十二年逮三十五年遗事,复称建文年号,辑为少帝本纪。”奏上,诏以建文事迹附太祖高皇帝之末而存其年号。—《明神宗实录卷二百八十九》
结语:从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到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朱允炆的建文年号终于正大光明地出现在了明朝官方史书之中。建文忠臣本人得到祭祀,后代得到宽宥。这是江南文人的胜利,也是皇权的倒退。虽然时间过去了两百年,可能老百姓对于当朝皇帝的老祖宗究竟是不是篡位已经不在乎了。但是对于文官们来说,为最懂他们的建文帝平反,仍然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因为这意味着皇帝必须更多地借助文官们的力量才能行使权力,相权已经膨胀到足以与皇权分庭抗礼的地步。
万历皇帝刚登基时才10岁,应该说童心未泯,对一切事物都很好奇。
当时的万历皇帝的老师张居正一次在给万历讲历史课的时候,当讲到朱允炆时,张居正语焉不详一句带过,这就引起万历小皇帝的好奇心追问朱允炆的下落,张居正被逼无奈讲出根据历代内阁大臣口口相传,朱允炆在福建的某个寺庙出家为生疑,这是著名的《明神宗实录》首次明文提到有关朱允炆的记载。
然后小皇帝又提出公开祭祀朱允炆及其忠臣,遭到了张居正的严厉反对。年幼的小皇帝不明白为什么老师反对,直到张居正因病去世万历皇帝亲政时,因为叛逆的心里,被张居正压制多年,凡是张居正做的都要反着来做,包括一条鞭法、考成法这些为明朝带来众多好处的措施都被取消,当他再次提出要祭祀建文帝朱允炆及其忠臣的时候,满朝的大臣们居然一个反对的都没有。
祭祀后没多久,大臣们又给万历皇帝上书,要求恢复朱允文的年号,本质上确是对万历皇权的挑战,万历一想自己是朱棣这一系造反夺来的皇位本不想答应,如果答应了就对皇位合法性造成威胁,但被大臣们逼迫的没办法最终还是答应。
这一答应就让大臣们看出万历皇帝的软弱性,此后国本之争,大臣们就是拖着不答应,造成万历赌气三十年不上朝,也没能办成。皇帝不上朝,大臣们就玩起了党争,越演越烈,最终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没有祭祀朱允炆,只是祭祀建文忠臣,抚恤他们的后裔而已。
祭祀建文忠臣的原因很好理解,国家需要加强忠义精神的宣传建设,那么建文忠臣就是典型的模范标杆。虽然他们在当时被打上乱臣贼子的标签,但是时隔久远,乱臣贼子的影响已经趋近于零,朝廷需要发挥他们忠君的精神形象,也就不太在乎曾经的政治立场了。
至于祭祀朱允炆,那是万万不可能的。忠臣可以表彰,但是祭祀朱允炆,等于承认了朱允炆这个皇帝。
我们都知道,朱棣的皇位是从朱允炆手里抢过来的,这是典型的得位不正。尽管当时朱棣做了很多掩饰,比如修改自己的身世、生母,谎称自己是马皇后的嫡子,表明自己有皇位继承权,还有一个劲的抹黑朱允炆在位时的德政,来体现他起兵靖难的正义性。建文帝的年号也是在那时候被废除的。
既然朱棣的皇位不正,那么传下去的皇位自然也不正。所以朱棣的子孙后代们很明白这一点,不管他们多么同情建文帝以及建文忠臣,但是绝对不能承认朱允炆的帝位,否则就是在说明自己的皇位不正。
不过万历朝对待建文忠臣的态度转变,倒是给了当时官员们一个信号。
于是,万历十二年,广东科道官上奏,除了应该褒奖建文忠臣外,他们的亲属也应该得到宽宥,先前发配充军的人丁应予赦免,准奏。
紧接着,万历十六年,国子监司业上奏称,朝廷已经如此恩典于建文忠臣,何不顺带着再扩展至建文帝朱允炆的身上,请求恢复建文年号,将建文朝的事迹记录史册。
这次万历皇帝以“妨碍成祖”的理由拒绝了,原因就是前面说的,承认建文就是对成祖朱棣的最大否定。
这个国子监司业当然跟建文帝没有什么关系,也对建文帝没有什么感情,他提出恢复建文帝号的主要目的其实是为了修史,实在是因为关于建文帝的事迹在民间的野史笔记中已经传播得沸沸扬扬了。
当年,朱棣大肆屠杀建文忠臣,抹去建文的历史记录,这些字眼是提都不能提的。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朝廷对待建文君臣的态度逐渐松弛。尤其是天顺年间,英宗皇帝朱祁镇出于同情还释放了囚在凤阳的朱允炆家属,民间才渐渐出现一些关于建文君臣的描述。而且史学家们的一贯主张是“国可灭, 史不可缺” ,既然朝廷的态度缓和,那么就开始有人想要完善建文帝执政四年的历史事实。
尤其是当年南京城破,皇宫大火,朱允炆下落不明,他最终是死是活,流落何方,民间有很多道听途说或者各种分析观点,光是出逃路线,就有主张从正南之聚宝门而出, 有的则认为从正东之朝阳门而出。至于他后来又在何处出现,当初朱元璋是否已经预测到了这一天而给他准备的退路等等,都说的有鼻子有眼。这种传播的影响力已经波及到了皇城大内,刚登基年仅12岁的万历皇帝也对此事非常感兴趣,有一次在经筵讲课结束之后,还主动问起张居正,建文帝到底逃到了哪里。
所以这个国子监司业请求修史,不仅是为了记录建文四年的历史,也是为了“尽废野史不经之说”。
这个观点得到当时很多官员的认同,所以尽管万历皇帝拒绝了,但是万历二十三年,又有人提出补充建文四年的史实,并且针对万历皇帝的顾虑,强调建文帝是传承自太祖,如果抹去建文,是对太祖意见的违背,而且即便是人为抹去,如今天下谁人不知道有建文帝这个人。
最后经礼部讨论,万历皇帝这才同意,只恢复建文年号,但也仅是为了修史的必要,将建文四年的历史事迹附于太祖事迹的后面,不单独成册。也就是依旧不承认朱允炆这个皇帝。
真正得到明廷官方承认正式祭祀朱允炆是在万历恢复建文年号之后的半个世纪,明朝已经灭亡。南明小朝廷在弘光元年七月,承认朱允炆皇帝位,改庙号惠宗,谥号为嗣天章道诚懿渊功观文扬武克仁笃孝让皇帝。
据记载,公元1572年,年仅10岁的万历皇帝登基仅一个多月就发布诏书,公开褒奖建文朝忠臣节士的忠义,并要求全国各地的官员为他们建造忠节祠以表纪念。
不久,万历皇帝又再次下旨,宣布对建文忠臣的家属及后代实行“推恩”政策,让他们的子孙后代得以享受祖上“福荫”。
万历皇帝如此大度,让人不禁想起当年朱棣争夺皇位时发生的惨剧。但是万历真的是大度能容所以才为建文帝平反的吗?恐怕不是。首先万历皇帝是出了名的昏庸皇帝,大明王朝的灭亡,就是在万历手中开始的。也就是说,万历为建文帝平反,是另有原因。
叛逆的少年需要干一些反抗的事
据说,少年时的万历皇帝对建文帝的故事十分感兴趣,然而满朝的文武大臣,尤其是老师张居正,除了讲官史中记载的一些关于建文帝之事外,其余的则根本闭口不谈。这让处于叛逆期的万历皇帝越来越好奇,越来越想要知道建文帝当年遭遇的真相。
一直到张居正死后,关于建文帝的故事,万历皇帝才得以了解实情。可以想象,为了表现出自己的反抗情绪,并为了表现出自己这个新皇帝的宽容大度,所以为前朝弊政冤狱平反,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甚至可以说是一个一石两鸟的好主意,一方面可以给天下一个贤明英雄的皇帝形象,另一方面,可以笼络天下人心。而且,不管怎么说,这个事情已经过去了那么久,以至于根本不会有任何坏处,只有好处。
神宗皇帝其人其政
明神宗朱翊钧,是明王朝的第十三位皇帝,执政49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昏庸懒惰贪婪残忍,既贪婪又荒唐,最终使明王朝走上了穷途末路。
朱翊钧生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自幼聪明伶俐,5岁就开始读书,比大明的历代皇子都要早。穆宗对他的期望也很高,特地请了内阁大学士张居正做他的老师。
隆庆六年(1572年)五月,穆宗就病逝了,年仅10岁的朱翊钧就即位称帝,即明神宗,次年改元万历。神宗即位之时,年纪太小,所以政事都由张居正代理。
张居正被后人誉为“历史上最优秀的内阁首辅之一”、“明代最伟大的改革家”,这可不是浪得虚名。据说万历元年(1573年)至万历十年(1582年),太仓的存粮可以支用10年,国库的钱财多时达400多万。这些业绩,都是首辅张居正的功劳。
不过,张居正辅政期间,神宗皇帝的叛逆情绪越来越严重,越来越反感张居正这个对自己指手画脚的家伙,所以张居正死后,神宗亲政,就抄了张居正的家。此时20岁的神宗,已经变得十分叛逆,张居正多年的精心教诲也一点用都没有了。凡是张居正革除的弊政,神宗都迅速恢复。并且神宗日渐奢靡,酒色财气俱全,连抽大烟,玩花鸟都学会了。
至此,朝政日渐荒废。不仅经筵、讲义等都停止了,神宗皇帝更是连上朝也不去。从万历十八年(1590年)起,神宗就公然不再上朝,直到25年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因宫中发生“梃击案”,神宗才召见了群臣。满朝文武大臣,时隔25年才重睹天颜。此后,直到神宗去世,也没有再上过朝。这种情形几乎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二月,明政府拼凑了10万军马,号称47万,由辽东经略杨镐指挥,分四路围攻努尔哈赤。不料杨镐中了努尔哈赤的诱敌之计,明军伤亡近6万,将领战死达300多人,最后被迫撤出辽东。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萨尔浒之战”。此战之后,明军实力大损,而后金在这一年又出动10万铁骑,横扫辽东大地,明王朝已走向名存实亡了。实际上,大明王朝的灭亡,一般都是认为就是始于万历。
有一天张居正给万历上课呢,万历再次抛出问题,朱允炆究竟是被烧死了,还是流亡了?
张居正面对少年万历的好奇心,终于告诉了万历一个秘密。
就是后来记录在《明神宗实录》里面的那个建文帝本尊在明英宗年间被发现的故事。
同时,万历对建文朝的忠臣节士方孝孺等人产生了极大的同情!
所以万历10岁继位的时候,就公开下诏,要求褒奖建文朝忠臣节士的忠义,为他们建造忠节祠以表纪念。
但是万万没想到,张居正为首的朝臣们,对此无动于衷,万历的圣旨简直就是一张废纸!
小小的万历开始怀疑他的偶像张太傅了,为什么明明方孝孺是忠臣,你们却不允许我去纪念忠臣?
既然建文帝没有死,为什么要宣布他死亡?
万历可能还有一个更大的疑问,那就是明明朱棣是抢了建文帝的位子,为什么太庙里只有朱棣而没有朱允炆?
你在教我一心只读圣贤书,可是现实不是在违背着圣人之道吗?
少年天子万历再成长过程中,有一万个为什么?
很多事情张太傅回复得无可辩驳。
但唯独此事,没有给予解惑。
在万历心中埋下了种子。
张居正死后,大量的张居正的另外一面被政敌强行暴露给万历的时候,万历非常愤怒!
所以万历亲政之初,就开始不遗余力地清算他的张太傅。
这个老师,欺骗了他20年。
万历13年,清算完张居正的万历,终于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情了,
于是大规模给“建文余孽”翻案,平反,摘帽子!
同年,徐辉祖、方孝孺、卓敬、卢迥等人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平反,他们的后裔得到了抚恤。
在南京做官的汤显祖亲自给方孝孺重塑衣冠冢,几经破坏与重修,现在方孝孺的墓还在南京市雨花台区雨花台烈士陵园东北山麓。
到了万历16年,大臣王祖嫡提出要为建文帝恢复名誉,恢复年号,补录历史的时候。
此刻的万历终于明白当年张居正对此事“冷处理”的原因。
于是他喊停了这个提议!
因为他终于意识到朱棣当年“靖难之役”夺嫡成功,
但是造成明初历史上那段空白,以及留给后世子孙的政治合法性的包袱。
万历皇帝为了给建文帝平反,折腾了24年。按理说明成祖朱棣是篡位上台的,万历皇帝恢复建文帝的名誉,不就等于打祖宗的脸,自己否定自己皇位的合法性吗?要弄明白万历的动机,还得从万历的成长历程说起。
继位之前的权力更迭
公元1572年7月5日明穆宗朱载坖驾崩,明神宗朱翊钧继位,也就是万历皇帝。不过此时的万历皇帝年仅10岁,实际上什么都不懂。所以早在病重期间明穆宗朱载坖就事先安排了三位托孤大臣,分别是高拱、张居正、高仪。其中明穆宗朱载坖后期的内阁首辅高拱是最主要的托孤大臣,其次是张居正,最后的礼部侍郎高仪有点凑数的嫌疑。
然后问题就来了,明穆宗朱载坖驾崩之前一个月多月的时间里,就出现了激烈的权力斗争。
10岁的太子朱翊钧还很懵懂,身边最熟悉的人也只有太监冯保。冯保知书达理,音乐书法样样精通,造诣颇高,太子朱翊钧十分喜欢。所以冯保的意见,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朱翊钧的态度。但是恰好内阁首辅高拱非常讨厌冯保,而冯保也看不惯高拱,两人势同水火。
这个情况被张居正看在眼里,便利用了起来,暗中勾结冯保。冯保不仅给朱翊钧说了高拱的坏话,还跟朱翊钧的母亲李氏说了。本身高拱大权在握,可能有点得意忘形,李氏听着像是那么一回事,便把高拱给罢免了。
按照《明史》里的说法,高拱被罢免之后,高仪因此吓死(可能年纪大了本身有疾病)。三大托孤大臣就剩下张居正一人,可想而知内阁首辅的位置只能是他。
张居正对权力的欲望很大,掌权之后,肯定是希望年幼万历皇帝安心做好“傀儡”。所以张居正努力跟冯保、李太后搞好关系,这也是之后他推行变法改革受到他们的鼎力支持的原因。
不管怎么样张居正、冯保、李太后三人将万历皇帝管教得服服帖帖,年幼无知的他开始反而很“崇拜”张居正,直到叛逆期渐渐来临。
皇帝也有叛逆期
《明神宗实录》记载,有一天万历皇帝在听张居正讲课的时候,提到了建文帝朱允炆,但是语焉不详。这不免激起了这个孩子的好奇心,不断追问之下,张居正说出了一个不知道真假的秘密,说的是建文帝朱允炆在靖难之役之后出家做了和尚,然后隐居了起来。
年幼的万历皇帝那时还很单纯,心地十分善良,不免对建文帝朱允炆产生了同情,于是便萌生了给他平反的念头。但是张居正作为当时的文臣之首,肯定是不答应的,直接驳斥了万历皇帝的这种幼稚的想法。
于是乎,万历皇帝开始对张居正产生了不满,叛逆心理出现了。
实际上张居正掌权之后,有点独断专行,打击异己,变法过程中就已经得罪了很多人,他们都很希望能通过皇帝对付张居正。再加上张居正本人也不是绝对地清廉,处处以权威以及“年幼”为借口否定万历皇帝一些“不成熟”的想法,这让万历皇帝更加不满了。
从“崇拜”到“反感”也仅仅10年时间,张居正一死,万历皇帝马上就着手清算他了,连李太后都劝不住,可见是有多恨张居正,也足以见得这个孩子“叛逆心理”有多严重。
另外冯保因为是张居正的盟友,也被万历皇帝逐渐疏远,后面也进行了清算。
万历为何喜欢跟大臣对着干
万历皇帝的这种执拗的性格一旦养成,就很难改了。毕竟张居正一死,万历皇帝彻底掌权,高高在上,谁也管不住他,就连生母李太后也不例外。所以万历皇帝开始着手给完成童年夙愿,给建文帝朱允炆平反!
万历十四年,张居正死后的第四年,万历皇帝开始行动了。不过明太祖朱元璋设计的“士大夫治天下”制度,却在此时大显神威了,将他气个半死。
明朝的文官制度虽然有优点,但缺点也很明显,其一是逐渐积累容易产生了党争问题,其二是腐儒泛滥。尤其是腐儒的问题,过于古板,一切遵从祖制,自然是不可能同意给建文帝平反。结果整个朝堂全是反对声,而且言官个个都不怕死,任凭万历皇帝怎么打骂都不同意,让万历皇帝很是揪心。
前面说过万历皇帝心地很善良,舍不得杀这些忠心的官员,所以最多就是抓几个典型打一顿,解气了,然后硬忍了下来。
不仅如此,在立储问题上(国本之争),也让万历皇帝感到很难受。他一直想立最宠幸的郑贵妃的儿子朱常洵为太子,但是大臣们有一半以上反对,坚持长子朱常洛才是太子人选。这件事也折腾了15年,影响还非常大。
万历皇帝就是这么执着,不服输,所以在很多事情上喜欢跟大臣们对着干。到了万历二十四年,他才想了一个折中的办法,恢复建文帝的年号,重新编写国史,记录建文年间的历史。
失去耐心自暴自弃
经过这一系列的折腾,始终斗不过大臣们,又不忍心诛灭他们,万历皇帝的内心委屈极了。之后他索性就自暴自弃了,开始了28年不上朝的历史,出现了皇帝不认识大臣,大臣不认识皇帝的状况。虽然大明王朝仍然能维持运作,但是很多问题也因为怠政而暴露了出来。
首先是万历皇帝后期任用宦官,搜刮民脂民膏激起民愤,社会出现动荡;其次是国本之争引发了党争,留下巨大隐患;再次是吏治没有整顿变得臃肿腐朽,大量蛀虫出现。
此前万历三大征消耗了过多的国力,而以上三个问题也一直在各个层面持续损耗国力。再加上万历晚年输了萨尔浒之战,东北地区军事压力陡增,也会消耗大量的财政,大明的衰败迹象已经很明显了。
明朝灭亡距离万历皇帝驾崩,仅仅24年而已,可见问题是多么地严重。
给建文帝平反这件事,虽然很大程度上是万历皇帝的善良与执拗引起的,但其过程却反映了明朝的制度缺陷。其中最大的缺陷就是,虽然中央集权高度化,但是皇帝对大臣的控制越来越弱,到了要讨价还价的地步。
明朝后期的党争本质上是这个问题的表现,是大明统治阶层分裂的信号。万历皇帝被大臣们气得28年不上朝,无疑加剧了这一进程。
这些问题,环环相扣,难怪历史学家们会认为“明亡于万历”,看来所言不虚。
我是东海寻人,喜欢这篇文章的小伙伴,记得关注、点赞、收藏、分享、评论哦!
万历祭祀建文及旧臣有三方面的原因,这些原因中既有政治因素又有个人因素,而且这些原因相互交织,难以说到谁是主导。
第一方面的原因是万历本人,万历自幼登基,童年的万历对政治敏感性不强,出于好奇与张居正讨论过建文皇帝。在这之前朱棣系的历代帝王都对建文皇帝讳莫如深,更没有同大臣讨论的记录。万历的这个态度,为后面祭祀建文奠定了基础。
第二方面的原因是封建思想,建文皇帝是朱元璋钦定的继承人,在法统上无人可及,这在恪守封建礼教的明朝大臣心中很重要,他们对建文皇帝及大臣充满了敬意。这种敬意在皇权的弹压下不能表露,但在心中却无法磨灭,一旦当朝统治者有丝毫的表示,他们就会把这个口子越撕越大。这就有了群众基础和催化剂。
第三方面的原因是统治基础,这个原因又要分为两面,一是到万历朝,靖难之役已经过去200年,祭祀建文不会影响当朝皇帝的统治基础,二是万历亲政后对张居正进行了残酷的清算,但这时李太后还在人世,这个李太后是支持张居正的,而且这个李太后曾经表露过让万历弟弟代替万历的意思。万历祭祀建文不排除有强化自己正统的成份。
万历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就对朱允炆的那段历史产生了很多问题,记载得不详细,前后矛盾等等。他问老师张居正关于朱允炆的事情,那张居正还能咋说,告诉万历,你祖宗夺了人家的江山?
小万历对建文朝的忠臣节士方孝孺等人都产生了同情之心。所以在他登基为帝后,他便提出要祭祀朱允炆以及建文朝故去的大臣,而且还为此特意下了一道圣旨。在小孩子眼里,他觉得朱允炆也没做错什么,那些忠于他的大臣更是很忠心,有骨气,为什么不能被好好对待呢?毕竟是小孩子,他没有想着背后的影响。
结果却让他出乎意料,他的圣旨如同一张废纸一般,因为没有人真正响应他去做这件事,而且以张居正为首的大臣们都忽视他的圣旨,当它不存在。咋地,你不想当皇帝了?你要承认自己皇位不正?朱允炆那事就当没有,这么多年过去了,你还翻出来干啥?这是成年人的想法。
没办法,是让自己年纪小,又没亲政,既然老师和大臣们都没回应,那这事就先放着吧。等到张居正去世后,万历对张居正进行了清算。有大臣提出为建文帝恢复名誉,恢复年号,补录历史的时候,万历才忽然反应过来,似乎他本人的皇位的政治合法性完全是因为当年朱棣“靖难之役”夺嫡成功,才造成的明朝初期那段空白历史。
此时的万历不得不就此打住之前的提议。但在万历24年,万历扛了7年之久,终于同意给恢复建文年号,在不给朱允炆单独列本纪的前提下,同意重新编写国史,记录朱允炆事迹。此刻的万历比起嘉靖,已经到了和文官集团讨价还价的地步了。而且这个文官集团后来就发展成为了明末最有名的东林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