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补充: 老子说大器晚成,孔子说君子不器,请问他们有什么区别?还有大器免成,大器慢成的不同版本,意思相差甚远,请高人在老子和孔子的观点之间做个辨析,谢谢!
谢邀:
老子说的:器:是道,是器量,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也体现着积极进取的现实意义,如人的才华,气度。器:有形的存在,大器者智慧,技能,是道的载体。器:当其无,有智之用,成功为器。人要成大器者,必须经过自我厉练,自我醒悟,体会得来的智慧,使器成为大道。器:有无相而有相的人生哲学思想。器:比如玉,玉不琢不成器。老子说的大器晚成,就是以人比玉而论,人经过了磨砺才能成为美器,才有更高的智慧才华,道的器物总是经过漫长的时间最后完成实现。
孔子说的君子不器的:器:意思是器皿,是指一种容量。就是说人不能像器具那样,拘泥于某种特定形态功能,不限于某一种体术,限制自己的思想,同化自己的观点,只有一种用途。人要有追求,不断改进良知,应该要多才多艺,通过自身探求人生世界,在所知的技艺中学习,体悟,理解,掌握大道大智慧,
老子,孔子说的都是给人的一种启示,启示后人要成器就必须经过自身努力和追求,不断学习,提升自已,不断进取,总结经验,才能成大器。
谢谢邀请ヽ(^0^)?要想解释老子的“大器晚成”什么意思,不能断章取义,望文生义而按自己对于“大器晚成”四个字的表面之意来断定!而应当结合上下句来理解,来意会,才能有望了知其真义。“大器晚成”是巜道德经》流行本第四十一章的句子,其上边是: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下边是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其整个语境是一体的!上下句每一个句子中都有若或无一字。那么“大器晚成”一句中的“晚”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有说“晚”就是“晚”的,有说古本中是“免”,应该按“免”字来理解,对此争执不休,难以定论。那么到底该如何定义呢?依句子上下文整体之义来说,“免”字更近似于“无”字之义,同时与“若”字也有关联之感。而“晚"字就与“若”,“无”,差了一层意思了。若按“若”字之义来说→大器晚成就该是与上边的“广德若不足”一般句式→“大器免成”→就是大器若不成之义,才合乎其整体语境,也就是说“晚”应该是“免”字→才较为合适。再就是“免”字与“无”字更接近→按“无”字来解,就该是“大器‘无’成”!这与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更合拍!真的是浑然一体,毫无疑问的不是?所以,可以论定古本《道德经》的“免”字是正确的!“晚”字是后人按自己的认知修改而成的。这样来看“大器晚成”应该是“大器免成”→也就是大器无成之义→确切解释是:大的功德(上德)成就→是和大象无形,道隐无名一样一样的!巜道德经》中最高境界的“无为”妙义尽在其中矣!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与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一般无二。那么,老子的“大器晚成”之妙义与孔子的“君子不器"之义有什么不同呢?孔子的“君子不器”一句也不可望文生义,执其四字而断章取义而解之。简单来说,不必联系其上下文,只按孔子的“君子以义,小人以利”的儒家思想而言就可知道→“君子不器”就是君子不以财物利益为执守,而应以克己复礼为准则!这与老子的“大器晚成”之“无为”妙义→至高无上的思想意识境界层次相比→是不可以同日而语的>就不言自明了不是!当然,这只是就二者思想意识境界层次高低比较而论。至于君子不器之义,从人的精神与物质的看重来说→君子不以追求物质享受为要,而以仁义礼为重点,不象“小人”一样去只管追求物质利益?(?^o^?)?!也是有一点儿积极意义存在的。对于古文化的取舍,还是毛主席说的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择其善者而从之就是了。
老子的大器,是装天装地,装宇宙容器,说器不是器,道也。用俗语喻道,不可以器说器,因为有个大,道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孔子不器,是用器,小器,壜壜罐罐之类,不被小器约束住,小器没出息玩物喪志之意。干不了大事。
老子讲的是道,大道不可急于求成,就像名贵的树木,百年甚至千年才能成才,这就是自然法则,或者说天道。
人也是如此,急于求成不会长远,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拔苗助长式的成功很多都是昙花一现,只有经过深厚的积累,根基打牢靠了才能有大成就。
孔子讲的是术,君子不能被小节所束缚,困在一些小事上,要放眼天下,心怀万物,讲的是胸怀和气量。
大器免成出自《道德经》41章,君子不器来自《论语》为政篇。
我曾经写过一篇《君子是该成器,还是不器?》讲过君子成器与君子不器之间关系。
不管是大器免成还是君子不器或者君子成器,这里都有一个共同的字:器。
何谓器?
《易传》说得很清楚:形乃谓之器。
器的主要作用就是功用,比如铁器,玉器,金器等等。
比如一块石头在普通人眼中是没用的,但在砌墙师傅眼中是有大用的,只要把他放到墙的合适位置。这个师傅就好比是伯乐,发现一个人才,这个人本来还没有成器,结果因为伯乐而成器了。
这只是极少数幸运儿,大部分人都需要自己努力学习,然后自己找机会被重用,被社会认可,最终成为社会有用之人,这就是一种成器。正如一块顽石在切割机和水等打磨之下最终成了一块符合社会有用的东西,或成一口碗,一张石凳等等。一堆泥土在工匠的手中变成一把茶壶。
当泥土变成茶壶之后,它就失去泥土的性质,不能成为植物生存之地,而只能是一只如此形状的茶壶。所以成器是一种双刃剑,有用也意味着定型。
老子说大器免成是指大器不会经过成器这个环节,也不会出现定型这种情况,他的适应性是很广泛的,不会局限于其形状和功用。
这个“大”对应的不是小,大指的是旷豁然乎达也,微而功著者也。
对“大”的理解要意会,而不能将其与“大小” 进行比对,因为大小一般是有形之物也就是已经是器的比对。大器如果有大小那就不是大器,这句话比较拗口,希望你能慢慢理解。
君子不器指一个人终于成器了,获得相应的社会地位,终于成为一个管理者,需要面对百姓,此时该怎么办?
因为你学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固定模式,如果你坚持自己的想法去处理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的情况,很容易出问题。
所以君子不器就是要求你放下自己的成见,一切以被管理对象为标准,而不是以自己的价值观为标准。只有这样,才可以顺应变化。
如果将被管理者纳入自己的理念,那一定会形成大冲突,这就变成法家一路,而不是儒家一套。
所以孔子说的君子不器实际上就是希望君子可以成为老子所说的大器免成。
王弼,也就是目前通行版本认为大器晚成,虽然我觉得通行版也不错,但是单独解释这四个字,还是大器免成比大器晚成更合适。
它们的区别在于孔子是对士子说的,就是告诉他们为政之时要不器。老子只是就器言器,实际上大器就是大道的一种形态。
当一个人经历了足够的风霜雪雨,到了一定心理成熟的年纪,事业成功并立于不败的机会是非常大的,虽然说历史上有很多年纪轻轻就成就了一番事业 ,但由于心理不够成熟,因此能够守住并维持到老的人并不多,这就是“大器晚成”的意义,至于“君子不器”,是说一个无欲不贪的人,不容易被形形色色,灯红酒绿的世界影响,能够保持不卑不亢的心里修养,这种人就算是君子了!
亲们:老子道德经有说:天下神器,大器晚成.孔子论语有说:君子不器.虽都说的是器,但各有所指,神器是泛指天下世界包罗万象万事万物的玄机奧妙规律关键枢纽.大器侧重是指卓越超群有非凡智慧能力的人才,有时也需要经历长期的磨炼才能成大事功成名就.其次是创造发明制作重大重要的器具如国家重器.孔子说的不器,是指对待使用贤能的君子,不应认为当作仅是单一功能的工具器皿.君子自己也不能局限受制固步自封,要有能屈能伸坚强的适应能力,君子自强不息!
很高兴来回答你的问题。大器晚成和君子不器,在实践意义上没有什么区别;甚至包括到底是大器晚成还是大器免成,在实践意义上都没有什么区别,并不是你说的意思相差甚远。
这几个成语里都包含一个“器”字。“器”是什么意思呢? “器”是个会意字,本义是狗的叫声。“器”字中间是“犬”,四周各有个“口”字,代表一只狗正在大叫。叫什么呢?即守护之义。“器”后来本义消失,假借为器具。因为器具都能容纳、生产物品,所以“器”也引申为才华,如 “庙堂之器”,意思就是有治理国事的才能。在君子不器和大器晚(免)成中,“器”指的就是“才能”。
我估计,在孔子和老子的时代,“器”还没有明确的是指代“才能”的意思,而有非常明确的指代“器具”的意思。所以孔子说“君子不器”,意思就是说君子(即有才能的人),不要将自己的才能局限在某一个或某一种“器具”的用途上,而是要用于多种环境,发挥多种作用。而老子的“大器晚成”呢?是教导“上士”(即以道作为追求的人,其实也是指有才能的人),不要早早地将自己的才能局限在某一个或某一种“器具”的用途上,而是要随着自身的提高,不断地扩展自己的才能,以更大地发挥自己的作用。从这两者对比中可以看出,“君子不器”侧重于对所处环境的应变能力,而“大器晚成”侧重于对发展提升的应变能力。两者不但在本质上意义相同,而且有很强的互补性,用于指导实践具有非常明确的意义。
经过以上的分析,你就可以看出,大器晚成和大器免成其实也没有什么不同,其含义都是“不要让自己的才能固定在某一个阶段上”,要活到老、学到老、用到老,与世界和社会不断地进行价值交换,从而不断地进行价值提升。在学习《道德经》的时候,有的人就特别强调什么“版本不同了、哪个字被改动了,意思就彻底变了,就背道而驰了”。我特别反感这种论调,这种论调的背后,其实反映了这些学习者根本就没有读懂《道德经》,拿文字的不同来掩盖自己没有理解的实际。
从以上的辨析中也再一次证明,经典是用来实践的,不是用来玩文字游戏的。而实践的前提是正确地理解。本人在《道德经演义》中,就一再地阐明和强调这种实践意义的观点。如果你有兴趣,可以来参阅一下本人的《道德经演义》。本人已经将近百篇文章结辑成电子书,欢迎下载浏览、批评指正。
老子所说的器,是才华,气质。他的意思是,有大才华的人,成熟的比较晚。孔子说的器,则是人类社会的实质形态。形而上谓之道,即是社会的意识形态。包括指导思想,规则规范,法律法规,道义礼仪等等。形而下谓之器。是指社会的具体形态,包括机构体制,人员配置,各项具体事务。孔子的主张是,君子只谋道。只管谋划意识形态领域的事情。不能从事社会的具体工作。这是脱离社会实践的空谈之风,危害极大。也是儒家的通病。如《大学》曰:“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彼为善之。小人之用为国,则菑灾并至。故国家以义为利,不以利为利”。明知道富国强邦的计谋,出自广大小人百姓。却坚反对采纳民众的意愿。主张与民意背道而驰。置国家与人民的根本利益于不顾,空谈道义折利,以墙上之画饼飨天下。这样的主张,谁用谁倒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