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生活百科知识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综合百科生活常识数码科技传统文化互联网健康时尚影视娱乐教育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常识

为什么有人说忽必烈建立元朝实际上是分裂了蒙古帝国?

提问时间:2023-07-05 11:27关键词:元朝,蒙古

为什么有人说忽必烈建立元朝实际上是分裂了蒙古帝国?

点赞1、白山市 网友:無盡空虛

关键,忽必烈就是四个字:得位不正!

为什么这么讲?因为蒙古大汗的汗位传承,自打成吉思汗那时候开始,就是推举制的。1219年,成吉思汗准备挥师西征。他与皇后们话别,也遂皇后说:“诸皇子中,嫡出的共有四人,主上千秋万岁后,应由何人承统?您顶柱般的御体一倒,象群雀般的国民由谁来管?”成吉思汗叹道:“虽是妇女,也遂的话是对的。世上没有长生不老之人,是到了确定后嗣的时候啦。”成吉思汗当下召见诸子及胞弟,议定窝阔台为汗位继承人。

不过,成吉思汗虽然表达了他希望窝阔台做自己继承人的愿望,但事实上谁能做汗,还是要由蒙古的忽里台(即诸王及贵族参加的大会)推举决定。所以在成吉思汗死后、王位空缺的两年内,拖雷监摄国政。1229年秋,蒙古宗王和重要大臣便正式举行选举大会。大会争议了40天,分成两派,一部分人主张推举拖雷做大汗(这实际上就是反对成吉思汗的意思,但支持者还是很多),另一部分则支持窝阔台。在此时刻,察合台投下关键一票给了窝阔台,由此奠定大局。

1246年,窝阔台死后谁来继承这个汗位?同样是忽里台大会,诸王、贵族都到和林来参加大会。诸王中,“长子西征”统帅拔都威望最高,但是他不愿意支持窝阔台的儿子贵由,却又没有别的人选,所以只能托辞有病,拒绝赴会,让自己的弟弟过来参加。而这一次大会的推选结果,确实是选了贵由做大汗——也就是在这次大会上,蒙古贵族还立誓道:“只要你(指贵由)的家族中还留一个哪怕是裹在油脂和草中的人,我们都不会把汗位再给别人。”

贵由死后,拔都便以长支宗王的身份发飚,他遣使邀请宗王、大臣,到他在中亚草原的驻地召开了一次忽里台,在会上他极力称赞蒙哥能力出众,应当即位,而窝阔台后人,已经没有继承汗位的资格(因为违背了忽里台大会的宗旨,限定了继承人)。所以最终这次大会的结果,是拖雷的长子蒙哥成了大汗。

也正是这一次大会,造成了窝阔台、察合台两家与术赤、拖雷两家的对立。蒙哥于是又遣使邀集各支宗王到斡难河畔召开忽里台,最后在1251年再度选举,蒙哥终于获得多数票,成为广受认可的蒙古大汗。

所以说,从成吉思汗开始,窝阔台、贵由、蒙哥都是忽里台大会选举的结果,这是蒙古人认可的首领产生模式——但是,忽必烈不是这样的!

此时,忽里台大会仍在发挥其作用,但忽必烈,却没有经过任何大会的推选,便自称大汗(从某种程度上说,这就好比是当初的启,在父亲禹死后自立为国君,开启了中国式父死子继的时代)。忽必烈这么做,当然是违背了蒙古的传统政治规则的,察合台、窝阔台两系以及蒙哥的儿子们,都支持阿里不哥继承。1260年的忽里台大会,最后选举出来的蒙古大汗,就是阿里不哥。而拔都后裔那边,同样对阿里不哥表示支持,譬如说金帐汗国稍后的钱币,就是刻着阿里不哥的名字。惟有伊儿汗,貌似对忽必烈有所支持。

双方征战的结果,却是阿里不哥输给了忽必烈。也就是说,忽里台大会选举制输给了皇帝继承制。但是,虽然忽必烈赢得了战争,却没能赢得全体蒙古人对他的认可。也就是从这一刻开始,术赤、察合台、窝阔台三系,都与元朝开始各奔东西,甚至是与元朝关系最好的伊儿汗,事实上也走上了独立之路——换句话说,蒙古汗国的共同体机制,由此土崩瓦解、不复存在!

所以你说,元朝建立就是蒙古分裂,一点没错!

点赞2、简阳市 网友:旧欢如梦

忽必烈建立元朝,实际上造成了蒙古帝国的分裂,这是真的!正是在忽必烈自立为蒙古大汗之后,成吉思汗的子孙们开始互相残杀,最终元帝国、四大汗国之间只是在名义上还是一个国家,实际上早已独立,并经常相互攻击。


根源竟然是在成吉思汗身上

为什么忽必烈即位会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呢?其实,根子还是在成吉思汗身上。

铁木真统一漠北,建立了大蒙古国,被所有蒙古部落尊称为成吉思汗,先后灭掉了西辽、花剌子模和西夏,打得如日中天的金国毫无还手之力,可以说是实至名归,无人不服。

蒙古大汗的位子,和中原王朝的皇位不同,最初并不是父子相传的,而是由蒙古的部落酋长们召开忽里台大会,共同推举产生的。然而,由于成吉思汗极高的威望,以及极其强大的势力,所以如果成吉思汗指定继承人的话,也一定会得到忽里台大会的支持的。

那么成吉思汗指定谁为他的接班人呢?

成吉思汗有四个嫡子,长子术赤,次子察合台,三子窝阔台,小儿子拖雷,其中长子术赤死在了成吉思汗之前,那么其实还有三个儿子可以选择。

按照中原王朝的传统,应该由嫡次子察合台继位;按照蒙古民族“幼子守灶”的传统,则应该由小儿子拖雷继位,但是,成吉思汗认为三子窝阔台最有政治才干,所以临死前指定窝阔台为他的接班人。

拖雷系与窝阔台系的矛盾根源

对于成吉思汗的这个决定,虽然没有人敢表示明确反对,但最终还是要召开一次忽里台大会确认,窝阔台才能正式继位,在此之前,则有拖雷监国。

一年多之后,忽里台大会召开,会上很多人支持拖雷,但拖雷从大局出发,将汗位让给了哥哥窝阔台,并从此之后全心全意的辅佐窝阔台。

然而,拖雷出色的军事才能,以及在蒙古贵族和军队中极高的威望,还是让窝阔台很不放心。终于,在一次攻打金国后班师回朝的路上,窝阔台假装生病,巫医用水洗涤,拖雷为了表示对兄长的爱戴,就喝下了窝阔台洗病的人,不久便病逝了。

窝阔台对外宣称拖雷是病死的,但拖雷的妻子索鲁赫帖尼认为,丈夫是死在了窝阔台的阴谋诡计之下,于是她一边抚养拖雷的十一个儿子,一边和窝阔台斗智斗勇,保全实力,希望有一天儿子们能夺回汗位,为拖雷报仇。

成吉思汗子孙们之间的争斗

1241年十一月,窝阔台饮酒中毒而死,下毒的是谁,史料中没有明确记载,但很有可能就是拖雷的妻子所为。

窝阔台之后,是他的儿子贵由继位,也是经过忽里台大会确认过的。但贵由可汗在位不满两年,死于非命。贵由之死,同样不明不白,也同样极有可能出自于索鲁赫帖尼的暗杀。

贵由死后,蒙古各部先后召开了两次忽里台大会,选出拖雷的大儿子蒙哥为可汗,蒙古大汗的位子,最终还是落入了拖雷的儿子手里。

但蒙哥继位之后,为了复仇和巩固汗位,大杀窝阔台的子孙,使得窝阔台的子孙完全占到了拖雷一系的对立面。

1258年,蒙哥分三路大军攻宋,他自己则亲统主力入蜀,忽必烈率领另外一路大军攻鄂州。后来战事不利,蒙哥死在了南宋的钓鱼城之下。蒙古各部拥立拖雷第七子阿里不哥为大汗,而身为拖雷第四子的忽必烈认为自己更应该继承汗位,索性拥兵自立为大汗。

于是,忽必烈依托中国的北方,也就是蒙古的南方的大片地区,与阿里不哥展开了为期四年的内战,最终打败了阿里不哥。阿里不哥硬着头皮来向忽必烈请罪,被赦免,但于一个月后“病死”。

如果说阿里不哥和忽必烈的战争,属于拖雷系之间的内战的话,那么在看到机会之后,窝阔台系的众多势力则趁机造反,纷纷反对忽必烈。尤其是窝阔台的孙子海都趁机崛起,他说服了窝阔台系诸子孙,奉他为首领,建立了窝阔台汗国,

而拖雷第六子旭烈兀则选择了支持忽必烈,忽必烈胜出之后,投桃报李,划出了大片土地给这个弟弟,并建立了伊尔汗国。但是在旭烈兀逝世之后,他的子孙们并不完全听从忽必烈的命令。

此外,成吉思汗的长子术赤的儿子拔都,建立了钦察汗国;次子察合台占据了西辽的地盘,逐渐建立起了察合台汗国,这都是支持阿里不哥的。在阿里不哥失败之后,他们也不再遵从蒙古大汗忽必烈的命令。

蒙古帝国最终分裂成了五个部分

应该说这个时候,成吉思汗建立起来的大蒙古国,虽然疆域扩大了很多,但实际上已经四分五裂了。忽必烈后来灭掉了南宋,统一了中国,建立了元帝国。而其他四大汗国则各自为政。

忽必烈是元朝的皇帝,也是蒙古的大汗。但是,忽必烈仅仅在元帝国疆域内有绝对的统治力,他的命令在其他四个汗国并不好使,四大汗国既不来纳贡、朝贺,也不听从他的命令。

由于忽必烈的汗位始终没有得到忽里台大会的认可,所以,虽然忽必烈赢得了汗位争夺战,却没能赢得全体蒙古人对他的认可,大蒙古国虽然名义上还是一个国家,但实际上已经分裂成元帝国和四大汗国,共五个国家。

综上所述,由于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等人的汗位争夺战,使得原先已经隐患重重的蒙古帝国各系之间的矛盾彻底爆发,从最开始拖雷系和窝阔台系之间的政治斗争,逐渐演变成拖雷系之间,拖雷系与窝阔台系、拔都系、察合台系之间的军事斗争,历经百余年,始终没有分出胜负。

忽必烈建立元朝,可以视为蒙古帝国分裂的标志,但如果说罪魁祸首是忽必烈则有些冤枉了,毕竟造成这些矛盾的人并不是他,而是当年成吉思汗传位窝阔台埋下的隐患,如果按照传统,选择让拖雷继位,或许就没有后来的这么多事了。

点赞3、牡丹江市 网友:邪龙无心

孛儿只斤.忽必烈,成吉思汗四子拖雷之子。生于1215年,蒙古族,政治家.军事家。1260年继蒙古汗位,1271年改“大蒙古”国号为元,第2年迁都元大都(今北京),1279年灭南宋。

忽必烈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明君,也是中国元朝的创立者。忽必烈在中国的统治时期重用汉族能臣,尊重汉族文化传统和习俗,尊崇儒家和道家思想,吸取汉人管理国家.发展经济的经验。他在位时,蒙古族已深度汉化。

在民族和宗教政策上,他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使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都得到了保全和发展。

在军事上,他虽然消灭了南宋.回回和大理,但他除在攻伐中有杀戳外,统一后再未开杀戒,而是采取安抚和扶持政策,因而元朝以后,包括朱元璋.曾国藩.孙中山等政治家和学者给予他较高评价。

至于说,忽必烈当上皇帝后,蒙古国便开始陷入分裂,那也是有历史和现实原因的。在争夺汗位时,忽必烈的几个同辈兄弟也曾被拥戴为汗或争夺过汗,但忽必烈最终取得了汗位。

元朝成立后,忽必烈治理国家的重点放在了中原和南方,对另外三个自立为汗的北部小国有所忽视,并没有派兵剿灭,这只能说明忽必烈的仁厚,都是自家兄弟嘛,愿意称汗也好,占领一片国土也好,就忍让一下吧,但这并不是忽必烈的无能和昏庸造成的结果。

1294年正月,忽必烈在大都去逝,谥号圣德神功文武皇帝,庙号世祖。

点赞4、莆田市 网友:狂野夜晚

蒙古帝国的分裂是具有历史必然性的,这个锅是不能让忽必烈一个人背的。所谓的蒙古帝国是成吉思汗一手打造的,它分裂的根源也在于“始作俑者”,总结起来就是蒙古人野蛮的扩张方式与管理水平严重不匹配。成吉思汗在临终前的继承人选上试图改变这一点,他选择了政治才能最出色的儿子窝阔台,但也正是因为这一次选择,为黄金家族的分裂埋下祸根。当蒙古人的扩张超越了以马匹牲畜维持信息交通时代的管理极限,分裂就成了唯一结果,这与忽必烈、阿里不哥谁是正统并无关系。

忽必烈建立元朝的合法性与分裂有无关系

现今很多言论指出忽必烈称帝是违背忽里勒台制度的,由此便能延伸出元朝建立与蒙古分裂的因果关系,所以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忽必烈的称帝到底合不合法。

从身份上看,忽必烈和阿里不哥都是成吉思汗嫡孙;从程序上看,二者皆举行了忽里勒台大会。这两项二者没什么差别,但阿里不哥是奉命留守和林,主持国政的,他举办的忽里勒台会议是在首都和林附近,且拥戴阿里不哥的蒙古宗王数量居多,其中还包括蒙哥汗诸皇子和原大臣,所以结论是阿里不哥的汗位更具正统性。

(忽必烈剧照)

持这一论点的人并未注意忽里勒台的特点,即合汗是需要由一场全体宗王参与的库里勒台会议产生的,无论是忽必烈还是阿里不哥,都不具备这一点,往前推移,除了窝阔台,贵由和蒙哥汗也都不具备这一点,那么是否贵由与蒙哥也是不合法的蒙古大汗?

而且二者举办忽里勒台会议的时间上本就存在争议,《史集》与《元史》两大信史记载的称汗顺序完全相反,《史集·忽必烈合汗纪》说忽必烈是在1260年的仲夏时节登基于开平;《元史·世祖本纪》则记载忽必烈“即皇帝位”于该年农历三月辛卯日,即春天时节。但前一本史料没有记载阿里不哥称汗的时间,后一本史料则记载为农历四月,点明了忽必烈“抢先注册”了汗位。

且阿里不哥已行赦令,令脱里赤为断事官、行尚书省,据燕都,按图籍,号令诸道,行皇帝事矣。虽大王素有人望,且握重兵,独不见金世宗海陵之事乎?若彼果决,称受遗诏,便正位号,下诏中原,行赦江上,欲归得乎?——《 元史·卷一百五十七·列传第四十四》

而且在相关历史文献中,忽必烈抢先注册的佐证更多,如著名的《班师议》。蒙哥汗死后,阿里不哥近水楼台的继承了蒙哥的大蒙古国朝廷,并着手争夺各地军队的控制权,当时忽必烈一方已经得到消息,阿里不哥正从漠南蒙古、汉军中大量调兵,所以忽必烈的重要谋臣郝经上了一道《班师议》,主要就是分析了时局对忽必烈的影响,并主张即刻从鄂州撤围回军,立即召开一场对我方有利的库里勒台。正所谓“先发制人,后发人制。天命不敢辞,人情不敢违,事机一失,万巧莫追。”

(阿里不哥剧照)

所以在二者的忽里勒台大会都未涉及所有蒙古宗王时,注册时间更能说明正统性,忽必烈抢先注册汗位的说法更具说服力,所以怀疑忽必烈的正统性并不恰当。那么二者在诸王中的支持情况又如何呢?

根据《史集》记载,术赤兀鲁斯、察合台兀鲁斯的领袖,都对阿里不哥表示了十分明确的支持,窝阔台汗斡耳朵的继承者还参与了阿里不哥的征召作战。

其中察合台兀鲁斯的实际领袖忽乃必里是在库里勒台大会上直接拥立了阿里不哥,与会的察合台系宗王还包括拜答儿之子阿鲁忽。术赤兀鲁斯的别儿哥汗虽没有参会记载,但他在封地发行了“阿里不哥合汗”字样的货币,这是明确支持阿里不哥的证据。

总体上讲,支持阿里不哥的西道诸王(成吉思汗的子侄辈儿后裔)更多,支持忽必烈的东道诸王(成吉思汗的兄弟辈儿后裔)更多。但在两大体系中,又多呈现宗王父子站队不同的现象,如旭烈兀支持忽必烈,他留守漠北份地的儿子出木哈儿支持阿里不哥。这种双向投资的现象还有很多,如父亲塔察儿拥立忽必烈,儿子乃蛮台拥立阿里不哥;兄长赤因帖木儿支持忽必烈,弟弟也速支持阿里不哥;父亲合丹支持忽必烈,儿子忽鲁迷失支持阿里不哥。

(汗位之争时的形势)

所以支持者的数量并不能判定正统性,双向投资的现象本来就表明蒙古宗王并没有明确的支持对象,他们只是这场争夺中的看客。而这场争斗又发生于托雷系,所以阿里不哥所谓的支持者中,有很多别有用心的人,这种别有用心更体现了蒙古分裂的根本原因,与忽必烈本人的称汗并无太大关系。

蒙古帝国分裂的必然性

上面提到了忽必烈与阿里不哥的汗位之争属于托雷系的“家事”,这就也体现了成吉思汗留下的政治问题,即黄金家族的利益分配。成吉思汗正妻孛儿帖为他生下了四个儿子,分别是术赤、察合台、窝阔台、拖雷。按照汉族传统说法,这就是成吉思汗的四大嫡子,他们就是后来黄金家族的四大支系,所以蒙古帝国的分裂并不是因为忽必烈与阿里不哥的“家事”,而是四大支系的利益分配问题。

(孛儿帖与术赤剧照)

在四大支系的利益分配中,首先要说到术赤的生世问题,史料记载孛儿帖在与成吉思汗成婚不就便被蔑儿乞人掳走,成吉思汗救回孛儿帖时,她已怀上了术赤,并在回营地途中将术赤生下。恰巧孛儿帖被掳走的时间至少为9个月,所以术赤到底是不是成吉思汗的儿子就成了谜题。当成吉思汗的这些儿子长大后,稍有争执察合台就会拿这件事儿嘲讽大哥是个野种,长久下来二人就产生了严重的矛盾。

(察合台剧照)

最严重的一次冲突就是成吉思汗西征之前,当时也遂向成吉思汗进言,说西征危险重重,他应该在西征前选好继承人以防不测。在征求术赤意见时,察合台以身世问题向术赤发难,二人因此在成吉思汗面前大打出手。后来在玉龙杰赤作战时,二人因矛盾加深,难以形成有效配合,所以成吉思汗直接撤下两人,令窝阔台担任前线主帅才取得胜利。

(拖雷剧照)

察合台在此之后便明白自己这种行为很难赢得父亲青睐,于是干脆一心扶持窝阔台,这就形成了察合台系与窝阔台系的亲密联盟。尤其是立储问题上,察合台对窝阔台支持有力,因而窝阔台继位后,很多军政大事都是与察合台商量,并且将自己的儿子贵由派给察合台担任怯薛。窝阔台去世后,察合台又率领诸王向乃马真后表示恭顺,力挺乃马真后称制监国,直到贵由从西线回国继位,可以说窝阔台系的汗位支撑主要就来自察合台系。

(成吉思汗分封漫画)

而蒙古人的传统是“幼子守灶”,成吉思汗虽然将汗位传承给窝阔台,但又按照传统,将斡难河源的主要领地,以及十万一千人的蒙古大军传承给幼子拖雷。这就无形中将拖雷推向了窝阔台的对立面,根据史料记载,窝阔台病重时,令拖雷喝下了为其分担病痛的符水,因而不久后暴毙而亡,所以很多历史学家认为是窝阔台谋杀了拖雷,可见拖雷系与窝阔台系的矛盾是不可回避的。

(三次西征路线)

正所谓敌人的敌人是朋友,窝阔台削弱拖雷系的一些行为,就将托雷系推向了术赤系,从而形成了黄金家族的两大对立体系。这种对立在后来的军事远征中体现的很明显,比如窝阔台在位时的“长子西征”,当时由术赤系长子拔都挂帅,贵由与拔都发生矛盾时,窝阔台之子合丹、孙海都;察合台之子拜答儿、孙不里都坚定的站在贵由一边,只有拖雷之子蒙哥为其声援。

(窝阔台系)

1241年窝阔台去世,“长子西征”随即结束,贵由在察合台系的支持下一路东归,成功召开忽里勒台大会,从而继位。拔都并没有参与这次选举大会,而是在钦察草原留营,所以贵由当上大汗后还要出兵讨伐拔都,拖雷的遗孀忽黑塔尼别吉将此消息传递给拔都,好在拔都备战之际贵由去世了,黄金家族的内战才没有提前到来。但这件事注定了术赤系与窝阔台系的关系破裂,这也为托雷系控制汗位创造了机会。

(拔都剧照)

整个长子西征的主要成果在于蒙古人占领了南俄草原,也就是拔都领地的西侧,由于拔都领地隔绝了察合台—窝阔台系与此地的联系,所以这次西征的最大受益者就是拔都,他的力量随之壮大。而托雷系本身就继承了成吉思汗的大量财产与军队,因而长子西征后,术赤—拖雷系的实力已经远远超过察合台—窝阔台系。

(钦察汗国即金帐汗国区域)

所以贵由去世后,拔都以宗室长者的身份提出在钦察草原举行忽里勒台大会,除了蒙古草原上的察合台—窝阔台系宗王反对外,其余蒙古宗王皆赴会选举。窝阔台系的失烈门企图发动政变,结果失败,被蒙哥处死,汗位自此转移至拖雷系。

到后来忽必烈与阿里不哥的争夺就只限于拖雷系的“家事”了,蒙古宗王的支持站队无非就是在观望二人的成败,而西道诸王支持阿里不哥可以说是唯恐天下不乱的做法,或者说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因为汗位注定是拖雷系的,是谁继承已经无关紧要。

蒙古帝国的分裂主要是针对四大汗国,而这四大汗国也都是这四大支系建立的国家,它们的分裂完全就可以追溯到黄金家族继承人的内部矛盾。成吉思汗确立继承人后,察合台与窝阔台维持住了较强的联盟,术赤即拔都被排斥出核心圈之外。由于血统之争带来的伤害,术赤甚至拒绝过成吉思汗么征召,由此可见术赤系脱离大蒙古国的内心驱动。贵由西征的消息实际上就已经将钦察汗国“踢出”了大蒙古国,这是术赤系寻求自我发展的历史根源。

由于成吉思汗在“幼子守灶”与忽里勒台之间“雨露均沾”,导致血统纯正的黄金家族也出现了裂痕,窝阔台与拖雷之间围绕最高权力归属的矛盾逐渐升级,拖雷的死亡更加疏远了兄弟之间的关系,所以蒙哥汗才会对失烈门、乃马真后痛下杀手。

而蒙哥汗的汗位又来自于拔都的支持,但作为大蒙古国的统治者,蒙哥却受制于钦察汗国对于西方的联通。故而才有了旭烈兀西征,这是蒙哥汗企图打破钦察汗国“垄断”西方的格局,换言之就是拖雷系的蒙哥汗想要过河拆桥,达到唯我独尊的局面。所以在蒙哥汗时代,术赤系并没有与拖雷系关系更加亲密,反而是渐行渐远。然而当时的窝阔台-察合台系还处于拖雷系与术赤系之间,蒙哥汗尚且是毫无争议的大汗,双方并未有直接冲突。

(旭烈兀画像)

但到了忽必烈时期,汗位之争带来了动荡,拖雷系的伊利汗国与术赤系的钦察汗国也就处于无人节制的境地,因而在西亚大打出手,窝阔台-察合台系的海都更是公然反叛。“黄金家族”的内部矛盾终于演化成为国与国间的冲突,勉强维持的蒙古帝国自此终结。

综上,忽必烈建立元朝并不是大蒙古国分裂的根本原因。当蒙古人无限扩大征服区后,其粗放的管理手段根本无法辐射到帝国的任何一个角落。换言之中央集权是有辐射范围的,元朝无力控制几大汗国的军政,而且横跨亚欧大陆带来的宗教影响、民族融合,几大汗国的蒙古特性也在逐渐消失。加之历史遗留问题带来的派系冲突,分裂是必然的结果。只不过这些汗国需要一个分裂自立的契机,忽必烈与阿里不哥的争夺就是一个契机,忽必烈也就由此背上了国家分裂的黑锅。

点赞5、宿迁市 网友:菊花微痒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第8555条回答。

蒙古帝国的分裂是必然的的,而且会非常迅速。


这主要是蒙古人传统的部落观念和游牧观念,大帝国在蒙古人眼中是新事物,也是行不通的。

就忽必烈来说,他是成吉思汗第四子拖雷的儿子。

虽然蒙古是幼子继承制,但众所周知托雷并没有继承帝国宝座,而是哥哥窝阔台继承。

窝阔台死后,是他的儿子贵由继承大汗宝座。

贵由没什么能力,死后大权被术赤的次子拔都掌握。

拔都做主废除窝阔台家族的继承资格,私下选择了拖雷的长子、窝阔台的养子蒙古继承。

此举是违背蒙古人传统的,所以在拔都举办的忽里台大会,商议推举新大汗。窝阔台系和察合台系的宗王们拒绝前往,蒙古上台并没有受到大家的认可。


蒙哥自己上台就没有什么根基,在四川钓鱼台被大宋投石车击毙后,就出现继承权的严重问题。

蒙哥大汗在位时,根据蒙古风俗,命令幼子阿里不哥驻守于大蒙古国首都哈拉和林。

正常来说,蒙哥此时死了,就应该是阿里不哥继任。果然,阿里不哥在哈拉和林被蒙古本土的贵族库力台大会推举为大蒙古国大汗。

而蒙古弟弟,也就是阿里不哥的叔叔忽必烈却不服。

他手握重兵,通过武力打垮了阿里不哥,将其毒死后夺权。

此举就捅了马蜂窝。


本来托雷家族继承宝座,就没有得到其他汗国的认可,只是畏惧术赤和托雷两大家族的权力,没有敢于公开作战而已。

此时蒙哥死了以后,忽必烈武力夺权,又引起了托雷家族内部的混乱,还得罪了术赤后代的金帐汗国。

这下,四大汗国中的金帐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共三大汉国都支持阿里不哥,认为忽必烈是篡权。

只有忽必烈的弟弟旭烈兀的伊尔汗国,名义上支持忽必烈。


此次后,四大汗国除了伊尔汗国以后,其实已经和忽必烈的元朝敌对,甚至开战。

忽必烈1264年打垮阿里不哥夺权,但到了1303年元成宗才和四大汗国打成和解和停战,但这些汗国已经独立,并不听从元朝的命令,形同外国。

自然,就算忽必烈没有夺权,蒙古四大汗国分裂也是必然。

蒙古人的特点就是,部落和汗国大汗本来就是享有很大的自治权和军队。

即便术赤是成吉思汗的儿子,在成为大汗以后也不听父亲命令,甚至兴兵对抗。

点赞6、上饶市 网友:鬼冥亡灵

谢谢邀请!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蒙古帝国内部的裂痕,并不是从忽必烈当上大汗之后出现。

早在铁木真1206年加成吉思汗尊号,建立大蒙古国时,严格意义上来说蒙古国实际上并不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而更像是一种氏族联盟。

铁木真死后,经过选汗大会,窝阔台继承汗位,但是遇到大事都需要和各王商议,对于各王所掌握的军队,窝阔台也没有统辖权。到了窝阔台死后,围绕汗位的继承,蒙古贵族(所谓黄金氏族)发生了第一次内斗,最终汗位由拖雷的儿子蒙哥继承,窝阔台的后裔则对此暗存不满,这样酝酿了后来窝阔台汗国的独立。

等到蒙哥去世后,围绕汗位,蒙哥的弟弟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爆发争夺战争,最终忽必烈夺取汗位,但这种没有经过选汗大会产生的大汗,其威望较之成吉思汗时代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作为阿里布哥的支持者,察合台汗国与忽必烈建立的元王朝渐行渐远。此外,钦察汗国(金帐汗国)、伊利汗国距离中原遥远,大汗鞭长莫及,也相继走向独立。

最终,察合台汗国、钦察汗国、伊利汗国、窝阔台汗国只是名义上属于大蒙古国,实际上类似于藩属国的性质,已经和元王朝脱离。

点赞7、宜兴市 网友:肩头软猫

感谢邀请,西环君来答题。

为什么有人说忽必烈建立元朝实际上是分裂了蒙古帝国?——西环君认为这种论调是极其不正确的!

首先,需要澄清的是,“蒙古帝国”是不存在的

这个概念只是近现代人来研究那段历史,而自我杜撰的一个历史名词,逐渐被世人推广并使用,而实际上在当时是不存在这个说法。铁木真是汗,是蒙古高原上的盟主,不是皇帝,又哪来的蒙古帝国?

并且,蒙古政权,自成吉思汗去世后,就不存在实质上的统一,一直都是令出多门或者存在实质上的蒙古政权内部的势力割据。即便是成吉思汗,在世界上名气很大,但在权力上,要远远低于中国的皇帝。

其次,在时间逻辑上也是说不通的,且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

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大蒙古国。先后攻灭西辽、西夏、花剌子模、金朝等政权。蒙哥汗去世后,引发了阿里不哥与忽必烈的汗位之争,促使大蒙古国分裂。1260年忽必烈即位称帝,建元“中统”。1271年,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改国号为“大元”,次年定都大都。

由此可见,蒙哥去世后,蒙古政权实际上已经不算是统一的政权了,这时候虽然都在蒙古政权的大旗下,阿里不哥和忽必烈却是各自为政的,之后忽必烈才建立了元朝。所以说,不是忽必烈建立元朝而分裂了蒙古帝国,而是蒙古帝王实质分裂之后才建立了元朝。

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1215年9月23日 —1294年2月18日 ),蒙古族,政治家、军事家。监国托雷第四子,元宪宗蒙哥弟 。大蒙古国第五任可汗,同时也是元朝的开国皇帝。蒙古尊号“薛禅汗”。

再次,元朝的建立不仅不是分裂了蒙古帝国,更重要的是“升级”了蒙古帝国,将蒙古政权推向了新的高度。元朝(1271年—1368年),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统治者为蒙古孛儿只斤氏。定都大都(今北京),传五世十一帝,从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始为162年,从忽必烈定国号元开始历时98年。 元朝退出中原后的北元政权一直持续到1402年。

元朝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疆域超越历代。元朝废除尚书省和门下省,保留中书省与枢密院、御史台分掌政、军、监察三权,地方实行行省制度,开中国行省制度之先河。元朝商品经济和海外贸易比较繁荣。元朝时与各国外交往来频繁,各地派遣的使节、传教士、商旅等络绎不绝。在文化方面,期间出现了元曲等文化形式,更接近世俗化。

元朝,是蒙古政权里最为辉煌的,也是成就最高的一部分。汗制到帝制的改进,也是一种形式上的升华。可惜,元朝统治者骨子里对汉文化的接受程度、速度和实际效果很差。这跟后世的清朝是完全无法相提并论的,所以在取得成就、统治年限、历史影响等多个方面都无法与之相媲美。

最后,再回到主题,如果说“蒙古帝国”的分裂,那么要首推成吉思汗。铁木真是“蒙古帝国”的创始人,也是“蒙古帝国”分裂的始作俑者。所以,分裂这个“锅”是不能让忽必烈来背的!

点赞8、武汉市 网友:孤傲银狐

忽必烈建立了元朝,当然是蒙古帝国历史,乃至于是整个北方少数民族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

一直以来,北方的少数民族都试图南下统一中国,建立由少数民族占统治地位的国家。但是,这样的事情在历史上几乎没有发生过。虽然也有少数民族南下建立了政权,比如北魏政权、辽政权、金政权等等。但是他们也只是南下后占领了极少的一部分土地,并不能实现占领整个中国的土地,实现整个中国的统一。而元朝做到了这一点,所以当然是蒙古帝国历史,乃至是整个北方少数民族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忽必烈)

但是不得不说,这又是造成整个蒙古帝国大分裂的一个事件。那么,为什么说忽必烈建立元朝后,却又分裂了蒙古帝国呢?

在忽必烈建立元朝之前,蒙古帝国虽然已经实现了分封,成吉思汗的四个儿子,都有了自己的领地。成吉思汗儿子的后代,都在这些领地上生活。但是他们并不是独立的国家,都要听从蒙古本土中央的安排。

当然了,也不是说,这些分封出去的藩国,没有闹过独立。实际上,在成吉思汗的时候,就已经有了独立的苗头。比如成吉思汗给他的大儿子术赤分封土地后,术赤就窝在他的封地上,连成吉思汗组织的对西夏的战争,他也不愿意参加。但这不过是闹闹脾气而已。后来术赤死后,术赤的后人也就又听中央的安排了。

还有,在蒙哥当大汗的时候,由于拔都(术赤的儿子)曾对蒙哥当大汗立下了汗马功劳,蒙哥默认拔都便宜从事。不过,拔都以及继任者别儿哥还是比较听蒙哥的指挥的,还参加了蒙哥的对外战争。

但是忽必烈建立元朝后,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阿里不哥剧照)

实际上,蒙哥死后,大部分黄金家族成员以及蒙古贵族们,都拥戴蒙哥的幼弟阿里不哥为大汗。这可能也是蒙哥在战死前的遗诏。虽然历史上并没有相关的记载,但蒙哥在临死前,不可能完全没有对继承人有所交代。很可能正是因为蒙哥有这样的交代,因此大部分黄金家族成员及蒙古贵族们,才会拥立阿里不哥为大汗。后来忽必烈当大汗,很可能把这一段历史抹掉了。

显然,忽必烈不服从这种安排。虽然当时蒙古贵族们已经召开忽里台会议,拥立了阿里不哥为大汗,但忽必烈拒绝承认,也召集了他最有实力的弟弟旭烈兀以及他的手下们召开忽里台,自称为大汗。从此后,忽必烈和阿里不哥发生了大战。大战之后,虽然忽必烈灭掉了阿里不哥,获得了蒙古本土的地盘。但是忽必烈通过武力获得大汗的方式,却让那些藩国们都不服。

首先就是窝阔台汗国不服。实际上窝阔台汗国本来已经被蒙哥给肢解了,根本就不存在了。但是忽必烈武力夺取汗位的方式,却给了窝阔台汗国的后代们造反的理由。他们打着不服忽必烈的旗号,组建自己的军队,扩充地盘。尤其是窝阔台后人海都,甚至刮起了一阵狂风,建立了一个新的强大的窝阔台汗国。

(旭烈兀)

虽然最终忽必烈打败了海都,灭掉了窝阔台汗国。但是这件事并没有完。因为忽必烈建立的,用武力解决问题的方式,开了一个很坏的头,以后大家都不再采用召开忽里台推选大汗的做法,而直接诉诸武力了。

也就是说,忽必烈建立了元朝以后,整个蒙古帝国的内部一直打成一团,再也没有消停过。而忽必烈建立的这个元朝,也不被认为是蒙古的中央。为什么不被认为是蒙古的中央呢?这是两方面因素构成的。一方面,忽必烈为了拉拢旭烈兀这样的支持者,允许他们“便宜从事”,实际上就是允许他们独立出去各自为政。另一方面,反对忽必烈的人始终不认可他。忽必烈一开始还发动战争攻打,但是到了最后,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听之任之。

而这也造成了蒙古帝国一件重要事情的中断,也就是对外扩张。成吉思汗发动了第一次西征,灭西夏。窝阔台发动第二次西征,灭金国。蒙哥发动第三次西征。所有这些对外战争,都是蒙古大汗统一指挥的对外行动。忽必烈的时候,虽然灭掉了南宋,但这只是忽必烈自己的行为,其它汗国并没有派军队参加。也没有再组织过第四次西征。

之所以没有再发动对外战争,根本的原因,就是大家各自为政,因此无法集中力量发动统一的行动。

总之,忽必烈用武力获取汗位的方式,破坏了蒙古帝国内部权力交接的生态平衡,打开了潘多拉魔盒,造成了蒙古帝国的实际分裂。

(参考资料:《史集》《蒙古秘史》《元史》等)

点赞9、齐齐哈尔市 网友:等姐报仇

1206年春天,统一了蒙古草原的铁木真,率众部落首领在斡难河源头举行了忽里台大会,成为蒙古大汗,自称成吉思汗,建国号“也可蒙古兀鲁斯”(Yeke Monggol Ulus),即大蒙古国。建国之后,成吉思汗又相继建立健全了一整套政治军事制度,为此后的开疆拓土奠定了重要基础。

(成吉思汗像)

成吉思汗及其继承者带领蒙古铁骑南下西征,四处扩张,等到了1259年第四位大汗蒙哥汗去世时,大蒙古国的疆域已经包含了漠北、华北、东北、西藏、西域、中亚、西亚、东欧等在内的辽阔地域。成吉思汗的子孙也在新占领的地区相继建立了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利汗国。

(蒙古帝国)

1260年,一直负责管辖漠南、中原地区的忽必烈称汗。击败反对者后,忽必烈建国号大元,改燕京为大都,采取了一些列的汉化措施。这些举措引得的了守旧的蒙古贵族的反对,西亚等地区的四大汗国也逐渐疏离。忽必烈过于重视中原地区的发展,而忽视草原地区的发展,减少了与四大汗国之间的联系,自然使得大蒙古国出现了分裂的趋势。

点赞10、金华市 网友:念心安

成吉思汗年纪大了以后,便开始考虑继承人的问题。正妻孛儿帖给他生了4个儿子,分别是术赤、察合台、窝阔台和托雷。

也就是说,在成吉思汗心目中,能够继承汗位的,只有这4个儿子。其中术赤和察合台互相争斗,谁上台另一方都要死,所以被排除在外。

那么汗位就在窝阔台和托雷这儿打转了,按道理托雷的胜算很大。因为在蒙古人习俗中,一般是幼子留在家里继承家产,而且托雷手握百分之八十的军队,在军中威信很高。

可是成吉思汗却偏偏选中了窝阔台,为啥?因为托雷是战场上的英雄,而窝阔台却是一位治国小能手。成吉思汗认为,蒙古帝国当时更需要一位治国良才来继承汗位。

那么成吉思汗说了算吗?对不起,还真不算。因为按照蒙古贵族们的习俗,大汗必须要通过库里台大会选举产生,有点贵族圈民主的意思。

所以蒙古大汗的位置,就这么空出了2年时间。而这2年时间里,一直都是由手握重兵的托雷监国,相当于代理大汗的意思。

2年以后,也就是1229年秋天,库里台大会开始选举新大汗。在长达40天的争议以后,窝阔台最终胜出,成为了新任大汗。原因是哥哥察合台的权力支持,外加成吉思汗的遗言。


一、那么此后蒙古大汗都由哪些人来担任呢?

第二位是窝阔台,第三位是窝阔台的儿子贵由汗。到了第四位发生了变化,托雷的长子蒙哥汗通过库里台大会,夺取了汗位。

汗位从窝阔台系,一眨眼就传到了托雷系。从此以后就在托雷系这边转悠了,蒙哥汗猝死以后,第五位大汗的人选,成为了关键。

当时有资格竞争这个汗位的人,分别是忽必烈,旭烈兀,阿里不哥。这三个人都是托雷的儿子,忽必烈是第四子,旭烈兀是第六子,阿里不哥是第七子。有意思的是,包括蒙哥汗在内,这4个人全部都是一母同胞。

最终夺取蒙古大汗汗位的人,就是忽必烈!但是忽必烈上台,引起了弟弟阿里不哥的强烈不满,所以两人爆发了战争,而最终取胜者便是忽必烈。

在忽必烈建立元朝以后,蒙古帝国的各路大汗渐行渐远,金帐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利汗国等四大汗国,与元朝基本处于独立状态。有人责怪这都是忽必烈建立元朝惹来的麻烦,那事实是怎样的呢?


二、四大汗国渐行渐远,这是一个长期过程。

把所有责任都怪在忽必烈一个人头上,那是不对的。因为忽必烈也是合法继承了汗位,他在攻打南宋的过程中立下了不少战功。

回头跑到燕京以后,在这里度过了一整个冬天都没有继位,为啥?因为他在等待春天的库里台大会。在库里台大会的选举下,忽必烈成为了蒙古大汗,这是合理合法的。我们理一理人脉关系看看:

窝阔台系大汗:窝阔台、贵由汗。

托雷系大汗:托雷(监国)、蒙哥汗、忽必烈。

这里我们就能看出端倪了,实际上蒙古大汗的交替变更中,发生了很多容易导致矛盾的事情,这才是大蒙古国分崩离析的关键。


矛盾1、托雷是否被窝阔台给害死。

托雷手握百分之八十的军权,又曾经监国2年之久,这样一个手握兵权的人,现在要臣服于自己的哥哥窝阔台,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就算托雷自己心甘情愿,可窝阔台却未必就这么放心。因此窝阔台肯定是要找个机会把托雷给收拾了,否则不符合最高统治者的手段。

当时窝阔台在攻打金国后班师回朝,这个时候突然生了一种怪病。身边的巫师表示,只有孛儿只斤家族的血亲,代替窝阔台喝了符水,才能把窝阔台的病痛带到自己身上,使窝阔台康复。

当时托雷的军队留在了攻打金国的前线,周围都是窝阔台的人,他又是窝阔台的亲弟弟,就算不想喝,也会有人灌,所以托雷只好喝了符水。喝完符水以后,窝阔台立刻就好了,而41岁的托雷就这么去世了。

所以托雷的后人们,认定了是窝阔台害死了自己的父亲。这一矛盾的爆发,使得窝阔台家族和托雷家族必然会爆发矛盾。这就是后来的窝阔台汗国分离的原因。


矛盾2、蒙哥汗继位。

窝阔台去世以后,他的儿子贵由汗通过库里台大会,夺取了大汗的位置。这本来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可是2年后,贵由汗死了,情况就发生了变化。

贵由汗是有3个儿子的,但是贵由汗和术赤的儿子拔都关系很不好。所以在贵由汗去世以后,拔都不仅没有奔丧,而且还以长支宗王的身份,邀请各路宗王、大臣们,召开库里台大会,选举新的蒙古大汗。

其实拔都就是不想让贵由汗的后人继承汗位,他真正想推举的,便是托雷的长子蒙哥。因此这一次的库里台大会中,窝阔台系和察合台系的贵族们,都没有钱去参加。

甚至连当时正在临朝称制的贵由汗皇后斡兀立海迷失,也只是派了使者前去而已。可人家托雷家族,却全员参加了。该来的来,不该来的也来了,托雷家族对蒙古大汗是志在必得。

蒙哥当年是跟着拔都一起参加长子西征的,所以是很好的战友。因此在拔都的努力之下,蒙哥终于登上了汗位。但是窝阔台家族和察合台家族,都不承认蒙哥汗的地位。

这次纷争的结果是,蒙哥汗处死了大量反对派,甚至连贵由汗的皇后都被杀了。彻底和窝阔台家族、察合台家族决裂。


矛盾3、忽必烈称汗。

忽必烈作为蒙哥汗的弟弟,再怎么说也是托雷家族内部成员。他和阿里不哥之间的争端,其实就是托雷家族内部再次分化的一个过程。

  • 第一步,窝阔台汗国独立:

因此从这个时候开始,其实托雷家族已经和窝阔台家族、察合台家族基本分裂了。而且窝阔台的孙子海都,此时也趁机建立了窝阔台汗国,宣布独立。

  • 第二步,金帐汗国独立:

忽必烈在和阿里不哥争斗的过程中,拔都所建立的金帐汗国,也在这个空隙之中完全独立了出来。拔都去世后,他儿子别儿哥基本宣布了独立。

  • 第三步,察合台汗国独立:

当时忽必烈和阿里不哥都想要占据察合台汗国,忽必烈曾经派人去做君主,结果半路被阿里不哥的人给宰了。

阿里不哥也派人去做君主,派去的这个人是察合台的第六子阿鲁忽。这个阿鲁忽成为察合台大汗以后,阿里不哥战败了。

而作为阿里不哥派去继承汗位的人,阿鲁忽自然不愿意搭理忽必烈,因此察合台汗国也就这么独立了。

  • 第四步,伊尔汗国独立:

伊尔汗国是托雷的第六子旭烈兀所建立的汗国,他是忽必烈的弟弟,坚决支持忽必烈继承蒙古大汗汗位。

在忽必烈的支持下,旭烈兀也就建立了伊尔汗国。忽必烈统治时期,伊尔汗国其实臣服于元朝的,旭烈兀去世后,他的汗位还是忽必烈亲自册封的。

此后伊尔汗国依旧长期臣服于元朝,只不过由于元朝和伊尔汗国之间,夹着察合台汗国和金帐汗国,所以他们领土没有接壤,因此逐渐才处于独立状态。


总结:所以不能全怪忽必烈。

从以上的分析来看,忽必烈时期,只是金帐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明确独立的一个时期,至于原因,那就要追溯到此前各种矛盾了。

而伊尔汗国,却始终是臣服于元朝的,并没有在忽必烈时期独立出去。因此不能啥事儿都怪忽必烈建立了元朝。

参考资料:《元史》

点赞11、罗定市 网友:七街城酒


这个观点大部分人都比较认同,因为自从忽必烈当上大汗以后,帝国就已经行将分裂,单不说元朝,就以忽必烈继汗位开始,西方以喀喇昆仑山直到地中海就不再属于忽必烈蒙古帝国的统治之下。相反他却把主要精力用在治理中原上,政治中心南移是最标志的象征,他摒弃代表真正世界中心的国际都会哈拉和林,蒙古高原核心不再属于焦点,忽必烈这样做直接把成吉思汗到蒙哥汗这半个世纪的国都给废弃,因此他也得不到西方各大分镇诸王的认同。

原因是哈拉和林当时位置正好有通往西方的站赤,直接通过平坦的西蒙古草原越过阿尔泰山就抵达广袤的中亚平原,然后直线达到东欧平原和伊朗高原,日程也近,哈拉和林在当时很容易与西方诸王取得联系,它的位置位于今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东北的额尔德尼召,在成吉思汗兴起统一蒙古草原一直在这一块转悠,祖辈草原文化浓厚也加深了西方诸王的归属感,这也是太宗窝阔台为什么要执意定都哈拉和林的原因。

早在成吉思汗已划归帝国政治中心开始,似乎这里一直代表蒙古帝国的骄傲,这源于这里曾是最具代表的匈奴和突厥,回鹘的政治中心,所以蒙古帝国是彻头彻尾的草原帝国。这也正是窝阔台汗到蒙哥汗为什么一直觊觎于此的原因,在这段时间哈拉和林已被修建,而且多样化,是草原游牧文明与农耕定居文明的双重体现。

为了彰显帝国的成就,窝阔台汗命从金国俘获来的建筑师刘敏采用纯汉式建筑打造帝都,采用宋式建筑风格,看似活脱脱一个中原城市屹立在西伯利亚以南。为此窝阔台还为自己建有万安宫,除此之外还建有回回城,蒙古包城,所以哈拉和林是元大都的蓝本。

忽必烈自从南迁漠南后,准备放弃哈拉和林,连头都不回,为此他还想继续迁往中原腹地迁,当上大汗后开始时以原来当王爷时开平府邸作为临时帝都,最后在今内蒙古正南旗建上都为正式帝都,这也到后来也有了大都。

所以一路上他是渐渐把帝国倾向农耕文明的同时,又加剧了蒙古帝国的分裂,但忽必烈仍以蒙古第五代大汗身份自居,虽然到1276年取大哉乾元改大元当上中原皇帝可仍维持全蒙古大汗地位,但是早在1260年蒙古帝国因他与阿里不哥之争早已分奔离西,尤其是西方四大汗国,主要是忽必烈没有得到他们全部支持,本来该当大汗是阿里不哥,却被有实力的忽必烈用武力给占了先,加上忽必烈这一系列改革,也让西方诸王们离心。

尤其掀开反忽必烈的是窝阔台系海都,还有先汗蒙哥儿子昔里吉,盘踞西北准备策反,重新在中亚开库里台。加上忽必烈为汗位将阿姆河直到埃及边缘赐给了五弟旭烈兀支持其建立伊利汗国,将阿尔泰山到阿姆河赐予阿鲁忽建立察合台汗国,再有俄罗斯一带钦察汗国早已不停中央的命令。所以西方诸王形同就是在忽必烈安排与分歧上形成的,原因他已没有蒙哥汗的号召力,因此忽必烈自继大汗位开始,西面只局限在中亚一带,不再可能是西到波斯,中亚,俄罗斯地区的广大疆域实际拥有者。

点赞12、达州市 网友:朩囘尛骚

蒙古帝国作为人类历史上连续版图最大的帝国在全盛时期的疆域高达3300万平方公里。蒙古人自东向西从中亚一直打到西亚乃至深入欧洲腹地,又从严寒的漠北草原一路向南直达南海之滨。如今在昔日蒙古帝国的版图上分布着蒙古、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阿富汗、伊朗、伊拉克、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格鲁吉亚、土耳其等数十个国家。

蒙古帝国与中国历史上的元朝有交集,但两者却并不是能划等号的概念。蒙古帝国实际上并不是一个真正统一的帝国,而是由中国元朝和四大汗国等相对独立的政治实体共同组成的联盟体系。忽必烈建立元朝在某种意义上恰恰正是在分裂蒙古帝国。蒙古草原自古以来就是匈奴、鲜卑、柔然、突厥等游牧民族生息繁衍之地。在成吉思汗统一草原之前“蒙古”一词指的只是以乞颜氏族为核心形成的一个部落。

当时草原上分布着使用不同语言、有不同信仰的众多民族。11~12世纪草原上形成了蒙古、塔塔儿、蔑儿乞、克烈、乃蛮五雄并立的格局,还有其他一些相对小些的部落分布在这片草原。公元1206年春蒙古乞颜部的铁木真在经过多年的奋斗终于统一草原诸部。蒙古贵族们在斡难河(今鄂嫩河)源头召开的大会上铁木真被尊奉为成吉思汗。昔日草原上分散的各部族由此被整合成为统一的蒙古汗国。

铁木真称汗六年后亲率大军伐金,从此开启了为时24年的蒙金战争。成吉思汗十三年蒙古人在追击乃蛮王子屈出律的过程中趁势西征灭掉了西辽。公元1219年成吉思汗亲统大军西征花剌子模。西征7年后成吉思汗得胜返回蒙古草原。公元1226年成吉思汗以64岁高龄亲征西夏。成吉思汗在这次征西夏的军事行动中因围猎受伤。高烧不起的成吉思汗坚持不退兵,最终西夏王被迫派使者求降。

成吉思汗病危后在六盘山休养并留下了著名的遗嘱:利用宋金世仇借道宋境联宋灭金。公元1227年8月25日成吉思汗在六盘山下清水县(今属甘肃)病逝。成吉思汗的儿子窝阔台和拖雷遵守成吉思汗遗策于窝阔台汗六年(公元1234年)灭金。公元1236~1242年成吉思汗长孙拔都率军西征,饮马伏尔加河,征服罗斯诸公国(今俄罗斯欧洲部分),日耳曼诸王公、波兰、匈牙利组成的联军也被蒙古旋风席卷。

1247年蒙古宗王阔端与西藏萨迦派活佛萨迦·班智达在凉州会盟确立了蒙古帝国对吐蕃地方的统治。1253年蒙古大汗蒙哥派自己的二弟忽必烈南下征服大理国,又派三弟旭烈兀指挥蒙古大军第三次西征。西征的蒙古军团从首都和林(今蒙古国哈拉和林)出发征服了阿拉伯帝国。一路挺进到叙利亚的蒙古军团眼看就可以乘胜攻打埃及构建跨越亚、欧、非三大洲的庞大帝国时东方的蒙古本部传来了大汗蒙哥逝世的消息。

旭烈兀匆忙率军东返,埃及马穆鲁克王朝趁机杀入叙利亚,成功阻击了蒙古西进的兵锋。蒙古就这样失去了成为地跨亚、欧、非三大洲帝国的历史机遇。其实这已不是蒙古第一次因为大汗去世而影响对外军事行动了。在此之前蒙古人的第二次西征也是因为窝阔台汗的去世而中断的。当时蒙古大汗的传承尚未形成稳定的规则制度,因此每次汗位传承都是一次新的权力洗牌。

成吉思汗去世前曾召集诸子就自己身后的继承人问题进行商议。本来蒙古人的习俗是幼子守家灶:由最小的儿子继承父亲剩余的财产及社会地位。这对作为成吉思汗小儿子的拖雷是极为有利的,而成吉思汗也一向对拖雷青睐有加。然而幼子守家灶的传统是诞生于原始的部落形态之下的,可成吉思汗统一草原之后蒙古人传统意义上的财产形态已发生重大变化。

成吉思汗的遗产不再仅仅只是原始部落形态下牧民赖以为生的牛羊牲畜、为数不多的奴隶和一小片牧场,而是动辄数十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封地以及封地上多达十余万帐的领地居民和不计其数的财富。当然成吉思汗遗留的最大财产还是万人瞩目的大汗之位。蒙古人长期习惯的是较为原始的部落生活。尽管成吉思汗将蒙古人凝聚成为一个统一的汗国,然而蒙古人对这种全新的政治体制是需要一个适应过程的。

这其中一个典型的表现就是:对幼子守家灶的传统是否适用于大汗之位的继承是存在争议的。成吉思汗之所以能一统草原靠的就是能团结众人,这自然也包括自己家族内部的团结,然而曾紧密团结在成吉思汗周围为蒙古人的霸业而战的四个儿子在大汗之位面前还能保持团结吗?次子察合台最先跳出来质疑大哥术赤的身世问题——成吉思汗的妻子孛儿帖早年曾被蔑儿乞人掳走。

后来成吉思汗从蔑儿乞人手中夺回了自己的妻子,而术赤恰恰就是在孛儿帖被抢回来后不久出生的。关于术赤究竟是谁的孩子这个问题在那个没亲子鉴定技术的年代是根本说不清楚的。然而成吉思汗为维持家族内部的团结一直避免触及此事,没想到察合台居然把自己父母多年来一直不愿提及的问题公开化。察合台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导致自己和术赤双双出局。

尽管成吉思汗多年来一直避免触及术赤的身世问题,但在传位一事上自然不可能考虑身世存疑的术赤,而察合台则由于太过冒进而被成吉思汗认定不能团结人心,这样一来大汗之位的继承人选就只能在窝阔台和拖雷之间选择了。这时知道自己已继位无望的察合台提议由窝阔台继承大汗之位,而术赤和拖雷均未表示反对,于是成吉思汗就此确定窝阔台作为大汗之位的继承人。

尽管成吉思汗已确定了继承人,然而他死后大汗之位的继承仍出现了波折:蒙古汗国毕竟不同于中原王朝——刚从原始部落状态中过渡而来的蒙古汗国并非一个高度集权专制的社会,而是更类似于欧洲中世纪的贵族社会。蒙古大汗的继承必须经过库里勒台大会的确认。成吉思汗逝世后窝阔台并没马上登基,而是等到1229年库里勒台大会推举他为蒙古大汗后才正式登基。

从成吉思汗逝世到窝阔台登基这段时间蒙古大汗之位处于空缺状态。在这段时期实际上仍是按蒙古人”幼子守家灶“的传统由拖雷监国。拖雷可能是成吉思汗四个儿子中最工于心计的人:他早就对二哥察合台和三哥窝阔台联手排挤大哥术赤一事洞若观火。他对三位哥哥都采取等距离交往的方式——在各种礼节上哪个哥哥都挑不出他的理。与此同时他对父亲成吉思汗也极为恭顺与孝敬。

成吉思汗出征时拖雷总是随时伺候在身边。成吉思汗出征所用的马匹和武器从来都是由拖雷亲自准备。拖雷向外界展示的是一心为蒙古人的利益而战的形象,他从不卷入到三个哥哥的争执之中,这为他赢得了不少赞誉。这样做固然使他避免介入到三个哥哥的纷争中,但同时他和哪个哥哥也不会有特别亲密的关系,所以当察合台知道自己继位无望时推举的是一直和自己交好的窝阔台,而不是没特别深厚交往的拖雷。

当成吉思汗宣布由窝阔台作为大汗之位的继承者时拖雷仍一如既往地对父亲和哥哥表现出服从与尊敬。正由于拖雷一贯的表现令他收获了不少人心,所以他才能在成吉思汗死后成功阻止三哥窝阔台立即登基,而在拖雷监国期间他的羽翼更加丰满,从而为将来大汗之位转入自己一系创造了条件。同时拖雷鉴于二哥察合台和三哥窝阔台已然形成联盟的形势有意识增进与大哥术赤以及术赤之子拔都等人的关系。

术赤的身世问题尽管存疑,可术赤一系毕竟有自己的封地和人马。在察合台和窝阔台已然结盟的形势下拖雷系和术赤系实际上也结成了联盟。术赤系由于身世问题而无法谋求大汗之位,可面对身为大汗的窝阔台以及察合台系的共同排斥也渐渐与拖雷系靠拢。拖雷在四十出头的年纪上就离开了人世,然而拖雷系却并没因此丧失希望。这是因为拖雷的妻子唆鲁禾帖尼承担起了拖雷系复兴的重任。

唆鲁禾帖尼仍坚持拖雷遗留的与术赤系联盟的既定策略,她的四个儿子也继承了与术赤系联盟的既定策略。公元1241年12月11日蒙古大汗窝阔台去世,窝阔台的遗孀脱列哥那暂时摄政,她极力想把自己的儿子贵由扶上位。公元1246年8月24日贵由在其母脱列哥那主持的库里勒台大会上被推举为新任大汗。贵由认为自己的父亲和母亲当政时对宗王贵族的管控过于宽松,于是贵由上台后大力压制宗王贵族。

这却适得其反引起了宗王贵族对自己的普遍反对。在反对贵由的人中最强有力的是术赤的嫡次子拔都。到了公元1248年初贵由与拔都的矛盾以发展到水火不容的地步。这时拔都正出征欧洲,而唆鲁禾帖尼则及时将蒙古本部发生的一切告知拔都,拖雷和唆鲁禾帖尼的长子蒙哥也刻意与拔都交好。就在贵由和拔都剑拔弩张的1248年43岁的贵由却因饮酒过量而暴毙,贵由的遗孀海迷失暂时摄政。

公元1250年拔都召集各路宗王贵族召开会议推举蒙哥为大汗。窝阔台家族和察合台家族自然对此持反对态度,然而拔都和蒙哥联合起来以铁腕行动镇压了反对势力:窝阔台家族的摄政皇后海迷失被装入麻袋扔进河里淹死,窝阔台的长孙失烈门也被处决。在肃清了窝阔台系和察合台系的反对势力后蒙古大汗之位由窝阔台系转入拖雷系。公元1259年8月11日蒙哥在攻打南宋钓鱼城的战斗过程中身亡。

这迅速引起了围绕大汗之位的又一轮争夺。正在南宋前线调兵遣将的忽必烈得知蒙哥的死讯时并没立刻返回蒙古,而是以“吾奉命南来,岂可无功遽还”为由继续对南宋用兵。对南宋的用兵取得了重大胜利,也使忽必烈在军中树立了巨大的威望。忽必烈出征南宋之时三弟旭烈兀也正奉命出征西亚。拖雷的小儿子阿里不哥则按”幼子守家灶“的传统留守蒙古都城哈拉和林,负责统领漠北军民看守祖业。

忽必烈在征战中原的过程中已凝聚了一大批汉族谋士和将领在身边。早在公元1256年他就悄悄派人在今天内蒙古正蓝旗以北按汉族风格建设了生活与军备两用的开平府,将这里作为自己将来的发展基地。正当忽必烈与南宋军队厮杀正酣之际忽必烈的正妻察必派使者密报忽必烈:哈拉和林众臣密谋拥立忽必烈的弟弟阿里不哥为蒙古大汗。得知此消息的忽必烈暗中做好了两手准备。

忽必烈一边调兵遣将继续进攻威胁南宋,一边暗中准备撤兵返回蒙古争夺大汗之位。当时的南宋朝廷已被忽必烈的兵锋所震慑,于是迅速与其达成火线协议:双方约定以长江为界,宋朝每年向蒙古方面提供白银20万两、绢20万匹。当忽必烈完成这一切后率兵北上时阿里不哥也没闲着:他以维护蒙古旧俗的名义攻击忽必烈起用汉人的政策,因此团结了一大批蒙古保守贵族。

阿里不哥派出霍鲁海、刘太平等亲信赴陕甘等地任职,然而忽必烈派出的廉希宪等人先到一步并杀死了霍鲁海、刘太平等人。忽必烈就这样取得了与阿里不哥第一轮交锋的胜利。阿里不哥得知自己派出的人被杀后派兵南下燕京和西凉府(今甘肃武威)。忽必烈则派出宗王合丹和汉族将领汪良臣等人率领的蒙、汉联军。忽必烈的部队凭借更为先进的武器装备和高昂的士气击败了阿里不哥的军队。

公元1260年忽必烈在开平(今内蒙古正蓝旗)即大汗位,在这里他接受汉族幕僚的建议:颁布即位诏书,称皇帝,以示自己的正统王朝统治者身份。忽必烈的政治志向远超其兄蒙哥、其父托雷。忽必烈企图变革蒙古汗国的国家体制——他不仅要做蒙古帝国的大汗,还要做中原正统封建王朝的合法继承人。忽必烈身边早就聚集了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谋臣武将。

当初蒙哥把漠南汉地的军政大权交给忽必烈时汉族谋士姚枢就曾对忽必烈说:“今天下土地之广、人民之殷、财赋之阜有超过汉地的吗?军政大权都归了我们,那么大汉还管什么?”忽必烈经此提醒赶紧向哥哥申请将自己的权限由军民兼领缩小为只管军事。忽必烈与蒙哥之间一场潜在的冲突就这样被化解了。由此也可以看出汉族谋臣在忽必烈的幕府体系中居于怎样的地位。

围绕在忽必烈周围的是一个被后世称为金莲川幕府的庞大智囊团。在这个庞大的智囊体系中有致力于制度和文化建设的儒生,有通晓天文、地理、算学等知识的算士,有擅长经商理财的西域人、波斯人,有来自藏地、西方的僧侣传教士......汉族谋士在忽必烈的幕府中居于一种特殊的地位。忽必烈正是在这些谋臣武将的支持下历经五年打败了竞争对手阿里不哥。

从成吉思汗以来窝阔台、贵由、蒙哥历代蒙古大汗的上位都是库里勒台大会选举的结果,然而忽必烈却是靠外族谋臣的拥戴打败阿里不哥得以上位的。阿里不哥在传统的蒙古贵族眼中是经库里勒台大会选举产生的大汗,而忽必烈却是在一群外族谋臣拥戴下自立的。这意味着忽必烈的上位在传统的蒙古贵族眼中是得位不正,更何况忽必烈行汉法的主张也令保守的蒙古贵族们感觉不安。

蒙古帝国几乎是命中注定必然会迅速分裂的。这主要是因为蒙古人传统的部落观念和游牧观念实在太根深蒂固了。事实上很多蒙古人都不怎么能适应大一统帝国这种新生事物。当年秦始皇构建大一统帝国不仅仅只是通过军事武力手段统一六国,而是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着手进行统一的。相比之下蒙古各部族在成吉思汗手中只是被简单地拼凑在一起。

草原各部族在被成吉思汗统一之前有着各自不同的语言、不同的信仰、不同的风俗习惯。这些部族中有回鹘失败后欲图反攻黠戛斯的桥头堡乃蛮部,有受到高昌回鹘影响的汪古部,有信奉景教(基督教聂斯脱里派)的克烈部......这些部落中实际上有很多是蒙古化的突厥系部落:上层统治者一般说突厥语,下层民众一般说蒙古语。成吉思汗统一草原诸部后这些部落逐渐被冠以蒙古之名。

然而蒙古族内部的各部落实际上有着不同的起源历史。在蒙古民族形成的过程中实际上是融合了回纥人、突厥人、契丹人、通古斯人等不同族系的部族。在成吉思汗之后鞑靼、瓦刺、准噶尔、土尔扈特、喀尔喀……各种蒙古人先后在人类历史舞台上轮番登场表演。由此可见蒙古人的部落游牧观念是何其强烈。成吉思汗时代的蒙古人在快速扩张的过程中并没完成思想意识形态的转型。

蒙古帝国尽管因其疆域之辽阔而被后世称为“帝国”,可实际上这个所谓的“帝国”倒更像是某种松散的联盟体系。从上文中对蒙古帝国扩张历史的叙述中可以看出术赤、察合台、窝阔台、托雷、拔都、蒙哥、忽必烈、旭烈兀等人都曾作为一方宗王手握军政大权。事实上库里勒台大会的存在某种意义上本来就是这种王爷贵族们博弈交锋的场所。这些手握重权的王公贵族们实际上就相当于是半独立的一方诸侯。

蒙古帝国的扩张速度犹如疾风一般:从东方的太平洋沿岸一直到多瑙河畔的维也纳城下,从白雪皑皑的西伯利亚一直到热带岛礁曾母暗沙都被蒙古铁蹄如飓风一般席卷。以蒙古的人口统治如此偌大的国土,加之蒙古本身才刚从原始部族过渡而来,因此当他们面对人口比自己多得多、文明也更为先进的民族时迅速和当地人口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融合迹象。

西征的蒙古人绝大多数同当地的突厥人融合并皈依了伊斯兰文明,而东方的忽必烈则在汉族谋士的影响下决定效法汉制。公元1271年11月忽必烈接受汉族幕僚的建议按《易经》中的“大哉乾元”之意建国号“大元”。忽必烈用称皇帝、建国号这样的行为表明自己作为正统王朝统治者的身份。元朝建立后忽必烈继续推行汉法、任用汉族官吏、确立行省制度。这进一步加深了忽必烈与那些主张维持蒙古旧俗的保守贵族之间的矛盾。

在主张建元称帝效法汉制的忽必烈和主张维持蒙古旧俗的阿里不哥为争夺汗位大打出手时察合台系和窝阔台系的后人站到了阿里不哥一方,只有忽必烈的亲弟弟旭烈兀建立的伊尔汗国站在忽必烈一边,而这其实是忽必烈承诺给予其更多自主权而争取到的。蒙古人始终缺乏一套使帝国各地联接成为一个整体的行之有效的政治经济制度,以致于当他们面临人口比他们多、制度文化也更为先进的文明时很快就被同化了。

最终蒙古帝国在黄金家族的内战中走向了分裂:蒙古帝国分化为按中原王朝模式建立的元朝和窝阔台汗国、察合台汗国、钦察汗国、伊尔汗国四大汗国。名义上忽必烈不仅是元朝皇帝,也是整个蒙古帝国的大汗。可实际上四大汗国自行其是,并不买忽必烈的账。对忽必烈行汉法之举四大汗国中除了忽必烈的亲弟弟旭烈兀建立的伊尔汗国之外全都持反对态度。

事实上蒙古帝国的分裂是必然的。即使没忽必烈夺权上位这回事也是一样的结果。蒙古人的特点本来就是部落和汗国的大汗享有很大的自治权和军队。忽必烈按中原汉族王朝的制度建元称帝不过是促使蒙古宗王之间本就客观存在的矛盾公开化表面化。如果说在忽必烈建元称帝之前各路蒙古宗王之间还维持着一种表面上的统一,那么忽必烈建元称帝之后大家就索性都自行其是了。

知识推荐

八哥问答——日常生活学习知识分享。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669@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7808号-3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Copyright 2023 www.1260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