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昭主张投降曹操,为什么江东却如此敬仰他?
这是个绝好的问题!
张昭退休后,曾经当朝对孙权说过这样的话:“昔太后、桓王不以老臣属陛下,而以陛下属老臣,是以思尽臣节以报厚恩,而意虑浅短,违逆盛旨。然臣愚心所以事国,志在忠益毕命而已;若乃变心易虑以偷荣取容,此臣所不能也!”
意思大概就是,当时吴太后、桓王孙策不是把老臣我托付给陛下您,而是把陛下托付给老臣!所以我是想竭尽臣节报答厚恩,然而我见识短浅,违逆陛下旨意。可我也是一片愚拙之心为国效劳,志在忠心效命而已!如若变心,想要为了荣华富贵巴结奉承,这是我不能做的。
孙权听了这些话后“吴王连连辞谢”。重要的是“忠益毕命”,也就是忠心效命。那么,张昭主张投降曹操也是忠心效命吗?
没问题,是!原因如下:
张昭是被徐州刺史陶谦察举为茂才,陶谦死后中原地区动乱,张昭逃难到江南,受到割据江南的孙策的重用!官拜长史和抚军中郎将。
孙策对张昭极为礼遇,曾同他一道登堂拜见张昭的母亲,像同辈的密友一样。孙策的领地上几乎所有重要的事务都由张昭经手,他为孙策打平江东做出了很大贡献。
孙策和张昭的关系用孙策自己的说法,“昔管仲相齐,一则仲父,二则仲父,而桓公为霸者宗。今子布贤,我能用之,其功名独不在我乎!”当年管仲为齐国国相,齐桓公开口仲父、闭口仲父,而他则称霸诸侯为天下所尊崇。如今子布贤明,我能重用,他的功名难道不为我所有吗?
张昭在孙策心中的地位如同管仲在齐桓公心中的地位一样。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孙策遇刺重伤,临终前将弟弟孙权托付给张昭。孙策嘱咐张昭,《吴历》策谓昭曰:“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正复不克捷,缓步西归,亦无所虑。”
《三国志》:策薨,权年少,初统事,太妃忧之,引见张昭及袭等,问江东可保安否,袭对曰:“江东地势,有山川之固,而讨逆明府,恩德在民。讨虏承基,大小用命,张昭秉众事,袭等为爪牙,此地利人和之时也,万无所忧。”
从《吴历》和《三国志》的记载上我们发现,孙策的的确确是把孙权甚至是连东吴走向的决定权都交给了张昭。但当吴太夫人问及江东可保安否?是董袭把张昭架起来,担保东吴无碍,张昭并没有发表意见!!!张昭为什么不回答吴太夫人,显然吴太夫人要的是张昭的意见,而不是董袭。
根源就在孙策的这两句话上!“正复不克捷,缓步西归,亦无所虑”。非常耐人寻味!!!孙策的这两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在此我主观一点,对它进一步说明?不当之处可以随便喷……我照单全收。
如果仅看“正复不克捷”等于对牛弹琴,人是根本看不明白,张昭有才(祢衡都佩服),也许就张昭自己能明白?再看“缓步西归”?看明白没问题,理解不了!
“西归”是什么意思!你身在东吴却要西归?哈哈哈…………哈哈,小孩都知道西面是刘表。孙策让张昭率领东吴的人投奔刘表吗?扯淡。
这个孙策年纪轻轻的,说出来的话让人煞费苦心!费劲。既然不能是地理意义上的“西”,就只能从政治上“西”来理解了。西归的“西”在这里一定一定是相对东吴的说法,那么“西”就是指的江西。所谓“江东”“江西”而已,江东地区也就是今天的巢湖、合肥一带;江西呢?对!就是今天的河南!!!就是中原地区、就是东汉朝廷、就是曹操。
让我再把孙策这两句话连起来解读一下:反正也打不过人家曹操,但不要太仓促(太没面子)地投降,应该循序渐进的缓缓的向曹操投降,这样的话就没有什么顾虑了。,大概意思就是,如果情况不妙,就从从容容地投靠中央政府,不要有心理负担。大家活着才是最重要,没必要死战,可以灵活一点。
这话听起来不错吧?像是孙策说得吗。“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死其声也悲”,孙策知道他自己什么水平,更知道他弟弟孙权什么水平:“率领江东兵众,决战两阵之间,横行争衡天下,你不如我。”你连我都打不过还想和曹操打?因此,他对张昭说得话是可靠的。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携征讨荆州之余威给孙权写了一封恐吓信:“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孙权把书信给部属们看,众人无不惊惶失色。
于是张昭就说:“今天我们如果进行抗拒,就更显得名不正而言不顺。
况且将军你可以抵抗曹操的,是依靠长江天险。现在,曹操占有荆州的土地,刘表所训练的水军,包括数以千计的蒙冲战船,已由曹操接管,曹操计全部船只沿长江而下,再加上步兵,水陆并进。这样,长江天险已由曹操与我们共有,而双方势力的众寡又不能相提并论。
因此,依我们的愚见,最好是迎接曹操,投降朝廷。”
这是张昭对孙权说得话,也是当时他应该回答吴太夫人的话,被董袭给抢答了(极有可能是董袭担心张昭把孙策的遗嘱告诉吴太夫人,对新人孙权不利)。而这里的“我们”其实就含有孙策!所以孙权才对张昭连连辞谢。
张昭对孙策、孙权的忠心日月可鉴。
作为小说的《三国演义》和作为正史的《三国志》中,都对张昭主降持一致的记述,可见历史的真实确实如此。
但笔者以为,面对曹操的讨伐大军,张昭主降,同其他大部分文官都主降是有所不同的,而且也是可以原谅的。
张昭不同于其他大部分文官的地方在于,张昭确实是为孙氏家族的安全做出了这样的主张。因为在孙策英年早逝后,将内政委托给张昭,将对外军事委托给周瑜,而张昭也确实做得尽心尽力,为树立年轻孙权的威信和稳定东吴政局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从这一点上说,张昭不应该是那种只贪图富贵,贪生怕死,逃避责任的没骨气的酸腐文人,他对东吴孙氏政权的忠诚也是不容质疑的。这也正是虽然张昭主降被证明是错的,但并没有失去孙权信任的原因。
张昭可以被原谅的地方在于,对外军事本就不是他的长项。孙权作为一个比较英明的君主,他也深知张昭的意见不是最专业的意见,因此当周瑜把主战的意见一表达,孙权立刻就采纳了,而否定了张昭的意见。
事实上孙刘联盟能够在赤壁一战而击垮曹军,也是有极大的偶然性和运气的成分。至少在战前的实力对此来看,确实是曹军势大而孙刘弱小,强弱之势一目了然。
而张昭作为一介文士,他并不懂战争是一个充满偶然性的领域,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很多,至少也应该打一下试一试。相比之下,周瑜通过对敌我双方各方面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以后,认为完全可以一战。最后的结果证明也确实有胜利的希望,并且把握住了希望。
因此张昭在此事上差在了军事战略的眼光,而并无损他的人品。在孙权称帝前后,曾经做过好几件十分错误的决策,比如派遣张温率军一万去征服台湾,试图从台湾掳掠人口以弥补东吴人口兵源的不足,事实证明完全得不偿失。还有被辽东的公孙渊忽悠,又白白损失了一些兵马钱财,对此张昭都进行了劝诫甚至坚决的反对,表现出了一名有头脑的柱国大臣的风骨。
因此张昭虽然在有主降的错误主张,但仍然得到了东吴从君主到官员士人的敬仰。
不管站在哪一方来说,如果自己的队伍里出了一个主张投降的人,自己一方怎么都不会对他有什么好脸色。然而凡事却总会存在一些例外,比如三国时期东吴的张昭,在赤壁之战之时主张投降曹操,不仅没有人鄙视他,反而有很多人对他极其敬仰,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嗯?
赤壁之战时力主降曹的张昭,从来并非真正意义的“投降派”,相反,从孙策攻取江东起,张昭就一直被孙氏兄弟信赖为老师,并从无到有组建了孙吴政权整个幕僚文官系统,地位等同于荀彧之于曹魏、诸葛亮之于刘备。所以,曹操在赤壁之战后,写信挑拨孙权张昭的关系,正是想让孙权自毁长城,自取灭亡。
孙吴政权的致命伤,就是政治根基不足,统治合法性严重缺失。孙氏一门出身寒微,孙坚之祖父仅仅是个瓜农,在此前三代以上皆不可考,论家世,别说和太尉之子曹操比,就算和比起本身是汉室宗亲、自己祖父也举孝廉当过县令的刘备比,都相差甚远。
孙坚倚仗军功,获得了长沙太守和乌程侯的官爵,奋先讨董,攻破洛阳,被誉为天下名将,忠烈之士,然而这过程中却也攻杀朝官,非止一次,颇为时人诟病。孙坚英年早逝,孙策初为袁术之部属,替其攻城略地,渡江后又以杀戮名士而立国开基,因此江东世家大族,对这个纯系武力强权建立的豪强政权,皆潜藏深刻不满。
历史上孙策死时,并未说过【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他真正托孤的便是张昭。当时情形就如同刘备托孤诸葛亮一般,孙策许诺张昭可以凭自己的判断,去决断孙氏政权的行止进退,生死存亡。周瑜率军奔丧,协助孙权和张昭压服众将帅之心,才有和张昭同理军政大事的地位。
张昭作为中原名士受命托孤,辅佐孙权继领江东,以其名望人脉长袖善舞,有效缓和了和江东大族的关系,逐渐赢得了他们的支持,孙氏政权方能在巩固了政权基础,在江东扎下根来。在赤壁之战之前的整整七八年里,中原地区人士对江东的认识,皆是只知道有张昭,其次则是周瑜,唯独不知有孙权,只当他是一块江东文武共同供奉的招牌。
曹操在官渡之战取胜后,以势如破竹之势,统一了河北、河南、山东、两淮,又新进收取荆襄,势力之强,已经超过了光武帝刘秀正式称帝之时。在当时绝大多数人看来,曹操统一天下已成定局,至多不过两三年内,如关中韩马,汉中张鲁,益州刘璋等,就就得一一拱手而降了。曹操在赤壁之战前,是否真有立刻以武力征服江东的计划?只怕未必。他连荆州也才刚刚到手,远谈不上统治巩固。因此《程昱传》表彰有程昱认为孙权联合刘备反曹的先见之明,亦等于说曹营其他智者,包括荀彧荀攸在内,包括曹操本人在内,都认为孙权会和公孙康杀二袁一样,杀了刘备这个头号反贼,献其首以归附中枢,才对此盲目乐观。
因为有之前曹操认可公孙氏割据辽东四郡的先例,扬州菁华之地本在淮南,孙氏占据的江东五郡,在当时中原人士看来,同样也是户口稀少,贫瘠偏远的化外之地。所以张昭为首的东吴文臣,会相信孙权只需表面臣服,绑送刘备或斩其首级给曹操示好,曹操会同样允许孙权名义上归附,合法割据江东,也在情理之中。
以张昭及其他一众东吴文臣在历史上的品行,若单凭鲁肃一面之词,便以为他们都是只顾个人功名利禄之徒,不惜卖主之人,不免太失之片面。莫忘孙策托孤时遗训,同样是嘱托张昭能守则守,不能守则归附中枢,争天下野心自此而止,只要能保孙氏一门子弟在新朝平安,才是孙策临终时最看重的。
再退一步说,即使赤壁之战时,曹操自持武力强大,定然不许孙权割据江南,定要武力统一,张昭的做法也不能算错。孙策是天下闻名之英豪,如果投曹,当然生不如死。而此时的孙权并不是孙策,天下大多数人皆以为他是个临时接替兄长的招牌,江东诸事皆由张昭做主,本身也严重缺乏声望和号召力,对曹操而言也没有什么威胁可言,更不会因此忌惮,而必欲除之而后快。
就如历史上是马超先背父起兵,马腾才会被杀。无野心如张鲁及其子孙,包括刘表之子刘琮投降后在魏国都过得不错,虽然不免被曹操背后鄙视为“豚犬”。
孙权此前非但和曹操无怨无仇,甚至他15岁时举孝廉踏入仕途时,曹操有以礼征辟之恩。后来孙策死时,他接任会稽太守,并封讨虏将军,形式上也是由曹操向朝廷举荐的。
若按东汉王朝传统,就意味着孙权类似于曹操的“门生”,要终身对曹操尽类似僚属对主公的义务,如果曹操哪天去世,孙权还要类似曹氏子侄一般,给他这位“恩主”服丧。正如刘备从前举袁绍之子袁谭为孝廉,因此哪怕兵败落魄来投,作为汉朝大将军的袁绍,也要亲自出迎,待以客礼。
因此孙权若举江东之地投曹,作为曹操的嫡系门生,被厚赏实为理所当然。想要封侯、入朝得九卿、中二千石之高位,丝毫不难。等到曹操当真统一天下,代汉称帝,此后孙权作为天子门生,在新生的曹魏朝堂,挪腾进退的余地就太大了,可说是上升空间十足。
之后孙权大可培养子弟,熟读经学,交好大族,提高门第,立几代人之功,努力跻身到世家大族之列,亦不是完全绝无可能。可以参见窦氏是如何完成从割据诸侯到新朝勋戚的转变,河内司马氏又是如何完成从将种到高门士族的华丽变身。以江东孙氏瓜农子之门第,如此这般也可算光宗耀祖了。
至于曹操好色“好人妻”,欲得江东二乔云云,莫忘记他一生收纳的都是寡妇和败虏之妻,可从来没有类似历史上吕布的毛病,并不会去打麾下群臣诸将的家室主意。
而像孙策之大乔这样年轻守寡孤苦一生,本身就极不人道,改嫁给英雄如曹公者未必不是幸福。看看曹操对假子们的比照亲族的优厚待遇,曹真秦朗何晏们在中央帝国的政治舞台叱咤风云,只怕比历史上的孙策之子孙绍在东吴身份尴尬,只得默默度过一生,更强甚多。
所以,张昭受吴太夫人和孙策母子双重托孤,对孙权视若子侄,感情真挚,他力主降曹,完全符合孙氏一族和孙权个人的利益,绝不是让孙权去死或生不如死的。
至于孙权自己,他的野心本来就是一步步被鲁肃等人怂恿、加上赤壁之战大胜后志得意满滋长出来的。乱世男儿,谁不想割据一方威福自专,但虽不甘心却认清现实而归顺的亦是大多数人的抉择。
如广陵太守陈登,素有湖海之志,善养士得民心,又两破孙策大军得勇名,然后被曹操调离广陵时,他为什么选择服从,而不是索性据地反了?情势比人强。
从赤壁大战事后来看,孙权周瑜鲁肃们抗曹抉择,何其正确英明,赤壁之战堪为东吴立国之战,诸人一齐以英雄君臣之誉名垂青史。然则另一方面,在天下局势明明已然大定时,归顺中枢、重建本邦、天下太平方是绝大多数人的理想。而为个人野心和功业便好武弄险,生生令天下分崩延续百年,从华夏历史高度,孙权鲁肃等诸人此举亦颇值得商榷。
毕竟这从来不是如抗日战争那般抵抗侵略,从来不是如岳飞抗金那般对抗异族,而仅仅是作为地方势力的孙吴,是否要归顺朝廷中枢,结束分裂,尽快实现天下一统。比起远距离欣赏鼎足三分一众英雄们的武功,又有多少人念及苍生十室九空、百姓流离失所人相食的惨景?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
实现华夏民族大一统亦是判定国史问题的重要标准,一如我们对秦皇汉武这等伟大人物的颂扬。一姓之帝业,万姓之哀毁。从这个角度,称孙权等竭力抗拒统一的逐鹿群雄皆为“民贼”,亦不为过。他们个人的功业原不足道,只为天下的分崩和黎民的苦难而憾。
因《三国演义》及其相关影视游戏的影响,军阀如孙权以百姓为鱼肉逐鹿争锋,智士如鲁肃以诈变为本能成就功名,仿佛便是汉末时代天经地义的道理。然则真实历史中确实还有一些仁人志士,希望着维持两汉四百年法统,早日恢复秩序、平定乱世;如若不能,至少也能安定一方,救民水火,为这样的本心才决然投入到乱世污浊中。
张昭就是这样的人。他身体力行先哲修身治国之道、心念黎民苍生哀苦,才会放弃自己身为东吴托孤大臣、文臣之首的偌大权柄,力劝孙权归顺朝廷。
事虽不成,然而他的不朽人格、无瑕品行、皎洁操守,已赢得江东万众归心,正如孙权后来自己愤然所说:「东吴众臣入朝拜我,下朝则拜张公,几十年来都是如此,从无例外。」
赤壁之战,曹军损失荆州归降水军六七万人,南郡之战,曹军又损失兵马上万人,然而东吴军方首席大将周瑜亦天妒英才,不幸夭亡。所以,当曹孙两家已然决裂结仇,曹操又洞悉了孙权对张昭这般爱恨交集的复杂情绪,所以妄图借刀杀人,除掉作为东吴政权剩下一根擎天之柱的张昭,进而引发东吴君臣离心,同室操戈,原是再合理不过。
孙权既是能与曹操抗衡的枭雄人物,又怎会不明白这等诡计呢?时隔二十余年后,孙权随着赤壁大战、夷陵之战两场大胜,连续收取交州荆州,将地盘从继位时的五郡扩张到二十余郡,统治早已巩固,威望早已无以复加,却仍然对德高望重的张昭异常忌惮,每次和他说话都斟酌再三。
所以孙权称帝后才会始终力排众议,不将丞相之位授予张昭;借赤壁归降之义,公开羞辱这个看着他从幼小长大成人的老人;并多次拒绝他的正确谏言,甚至堂堂一国之君,做出堵门烧屋的闹剧。
而性情威严刚烈的张昭,却丝毫不以为意,朝堂失意便归家著书立说;但凡看到孙权有失礼胡闹举动,仍然是头一个批评指正,不给主君甚至是后来的皇帝留丝毫情面。
孙权哪怕被气得挥刀而向,情急之下恨不得手刃这个讨厌的老头儿,终究尚有一丝天良和理智,弃刀在地,和张昭追忆往昔,抱头痛哭。而张昭一生秉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活得顶天立地,心中敞亮,便如后世北宋张载之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不管站在哪一方来说,如果自己的队伍里出了一个主张投降的人,自己一方怎么都不会对他有什么好脸色。然而凡事却总会存在一些例外,比如三国时期东吴的张昭,在赤壁之战之时主张投降曹操,不仅没有人鄙视他,反而有很多人对他极其敬仰,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嗯?
赤壁之战时力主降曹的张昭,从来并非真正意义的“投降派”,相反,从孙策攻取江东起,张昭就一直被孙氏兄弟信赖为老师,并从无到有组建了孙吴政权整个幕僚文官系统,地位等同于荀彧之于曹魏、诸葛亮之于刘备。所以,曹操在赤壁之战后,写信挑拨孙权张昭关系,正是想让孙权自毁长城,自取灭亡。
孙吴政权的致命伤,就是政治根基不足,统治合法性严重缺失。孙氏一门出身寒微,孙坚之祖父仅仅是个瓜农,再此前三代以上皆不可考,论家世,别说和太尉之子曹操比,就算和比起本身是汉室宗亲、自己祖父也举孝廉当过县令的刘备比,都相差甚远。
孙坚倚仗军功,获得了长沙太守和乌程侯的官爵,奋先讨董,攻破洛阳,被誉为天下名将,忠烈之士,然而这过程中却也攻杀朝官,非止一次,颇为时人诟病。孙坚英年早逝,孙策初为袁术之部属,替其攻城略地,渡江后又以杀戮名士而立国开基,因此江东世家大族,对这个纯系武力强权建立的豪强政权,皆潜藏深刻不满。
历史上孙策死时,并未说过【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他真正托孤的便是张昭。当时情形就如同刘备托孤诸葛亮一般,孙策许诺张昭可以凭自己的判断,去决断孙氏政权的行止进退,生死存亡。周瑜率军奔丧,协助孙权和张昭压服众将帅之心,才有和张昭同理军政大事的地位。
张昭作为中原名士受命托孤,辅佐孙权继领江东,以其名望人脉长袖善舞,有效缓和了和江东大族的关系,逐渐赢得了他们的支持,孙氏政权方能在巩固了政权基础,在江东扎下根来。在赤壁之战之前的整整七八年里,中原地区人士对江东的认识,皆是只知道有张昭,其次则是周瑜,唯独不知有孙权,只当他是一块江东文武共同供奉的招牌。
曹操在官渡之战取胜后,以势如破竹之势,统一了河北、河南、山东、两淮,又新进收取荆襄,势力之强,已经超过了光武帝刘秀正式称帝之时。在当时绝大多数人看来,曹操统一天下已成定局,至多不过两三年内,如关中韩马,汉中张鲁,益州刘璋等,就就得一一拱手而降了。曹操在赤壁之战前,是否真有立刻以武力征服江东的计划?只怕未必。他连荆州也才刚刚到手,远谈不上统治巩固。因此《程昱传》表彰有程昱认为孙权联合刘备反曹的先见之明,亦等于说曹营其他智者,包括荀彧荀攸在内,包括曹操本人在内,都认为孙权会和公孙康杀二袁一样,杀了刘备这个头号反贼,献其首以归附中枢,才对此盲目乐观。
因为有之前曹操认可公孙氏割据辽东四郡的先例,扬州菁华之地本在淮南,孙氏占据的江东五郡,在当时中原人士看来,同样也是户口稀少,贫瘠偏远的化外之地。所以张昭为首的东吴文臣,会相信孙权只需表面臣服,绑送刘备或斩其首级给曹操示好,曹操会同样允许孙权名义上归附,合法割据江东,也在情理之中。
以张昭及其他一众东吴文臣在历史上的品行,若单凭鲁肃一面之辞,便以为他们都是只顾个人功名利禄之徒,不惜卖主之人,不免太失之片面。莫忘孙策托孤时遗训,同样是嘱托张昭能守则守,不能守则归附中枢,争天下野心自此而止,只要能保孙氏一门子弟在新朝平安,才是孙策临终时最看重的。
再退一步说,即使赤壁之战时,曹操自持武力强大,定然不许孙权割据江南,定要武力统一,张昭的做法也不能算错。孙策是天下闻名之英豪,如果投曹,当然生不如死。而此时的孙权并不是孙策,天下大多数人皆以为他是个临时接替兄长的招牌,江东诸事皆由张昭做主,本身也严重缺乏声望和号召力,对曹操而言也没有什么威胁可言,更不会因此忌惮,而必欲除之而后快。
就如历史上是马超先背父起兵,马腾才会被杀。无野心如张鲁及其子孙,包括刘表之子刘琮投降后在魏国都过得不错,虽然不免被曹操背后鄙视为“豚犬”。
孙权此前非但和曹操无怨无仇,甚至他15岁时举孝廉踏入仕途时,曹操有以礼征辟之恩。后来孙策死时,他接任会稽太守,并封讨虏将军,形式上也是由曹操向朝廷举荐。
若按东汉王朝传统,就意味着孙权类似于曹操的“门生”,要终身对曹操尽类似僚属对主公的义务,如果曹操哪天去世,孙权还要类似曹氏子侄一般,给他这位“恩主”服丧。正如刘备从前举袁绍之子袁谭为孝廉,因此哪怕兵败落魄来投,作为汉朝大将军的袁绍,也要亲自出迎,待以客礼。
因此孙权若举江东之地投曹,作为曹操的嫡系门生,被厚赏实为理所当然。想要封侯、入朝得九卿、中二千石之高位,丝毫不难。等到曹操当真统一天下,代汉称帝,此后孙权作为天子门生,在新生的曹魏朝堂,挪腾进退的余地就太大了,可说是上升空间十足。
之后孙权大可培养子弟,熟读经学,交好大族,提高门第,历几代人之功,努力跻身到世家大族之列,亦不是完全绝无可能。可以参见窦氏是如何完成从割据诸侯到新朝勋戚的转变,河内司马氏又是如何完成从将种到高门士族的华丽变身。以江东孙氏瓜农子之门第,如此这般也可算光宗耀祖了。
至于曹操好色“好人妻”,欲得江东二乔云云,莫忘记他一生收纳的都是寡妇和败虏之妻,可从来没有类似历史上吕布的毛病,并不会去打麾下群臣诸将的家室主意。
而像孙策之大乔这样年轻守寡孤苦一生,本身就极不人道,改嫁给英雄如曹公者未必不是幸福。看看曹操对假子们的比照亲族的优厚待遇,曹真秦朗何晏们在中央帝国的政治舞台叱咤风云,只怕比历史上的孙策之子孙绍在东吴身份尴尬,只得默默度过一生,更强甚多。
所以,张昭受吴太夫人和孙策母子双重托孤,对孙权视若子侄,感情真挚,他力主降曹,完全符合孙氏一族和孙权个人的利益,绝不是让孙权去死或生不如死的。
至于孙权自己,他的野心本来就是一步步被鲁肃等人怂恿、加上赤壁之战大胜后志得意满滋长出来的。乱世男儿,谁不想割据一方威福自专,但虽不甘心却认清现实而归顺的亦是大多数人的抉择。
如广陵太守陈登,素有湖海之志,善养士得民心,又两破孙策大军得勇名,然后被曹操调离广陵时,他为什么选择服从,而不是索性据地反了?情势比人强。
从赤壁大战事后来看,孙权周瑜鲁肃们抗曹抉择,何其正确英明,赤壁之战堪为东吴立国之战,诸人一齐以英雄君臣之誉名垂青史。然则另一方面,在天下局势明明已然大定时,归顺中枢、重建本邦、天下太平方是绝大多数人的理想。而为个人野心和功业便好武弄险,生生令天下分崩延续百年,从华夏历史高度,孙权鲁肃等诸人此举亦颇值得商榷。
毕竟这从来不是如抗日战争那般抵抗侵略,从来不是如岳飞抗金那般对抗异族,而仅仅是作为地方势力的孙吴,是否要归顺朝廷中枢,结束分裂,尽快实现天下一统。比起远距离欣赏鼎足三分一众英雄们的武功,又有多少人念及苍生十室九空、百姓流离失所人相食的惨景?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
实现华夏民族大一统亦是判定国史问题的重要标准,一如我们对秦皇汉武这等伟大人物的颂扬。一姓之帝业,万姓之哀毁。从这个角度,称孙权等竭力抗拒统一的逐鹿群雄皆为“民贼”,亦不为过。他们个人的功业原不足道,只为天下的分崩和黎民的苦难而憾。
因《三国演义》及其相关影视游戏的影响,军阀如孙权以百姓为鱼肉逐鹿争锋,智士如鲁肃以诈变为本能成就功名,仿佛便是汉末时代天经地义的道理。然则真实历史中确实还有一些仁人志士,希望着维持两汉四百年法统,早日恢复秩序、平定乱世;如若不能,至少也能安定一方,救民水火,为这样的本心才决然投入到乱世污浊中。
张昭就是这样的人。他身体力行先哲修身治国之道、息息心念黎民苍生哀苦,才会放弃自己身为东吴托孤大臣、文臣之首的偌大权柄,力劝孙权归顺朝廷。
事虽不成,然而他的不朽人格、无瑕品行、皎洁操守,已赢得江东万众归心,正如孙权后来自己愤然所说:「东吴众臣入朝拜我,下朝则拜张公,几十年来都是如此,从无例外。」
赤壁之战,曹军损失荆州归降水军六七万人,南郡之战,曹军又损失兵马上万人,然而东吴军方首席大将周瑜亦天妒英才,不幸夭亡。所以,当曹孙两家已然决裂结仇,曹操又洞悉了孙权对张昭这般爱恨交集的复杂情绪,所以妄图借刀杀人,除掉作为东吴政权剩下一根擎天之柱的张昭,进而引发东吴君臣离心,同室操戈,原是再合理不过。
孙权既是能与曹操抗衡的枭雄人物,又怎会不明白这等诡计?时隔二十余年后,孙权随着赤壁大战、夷陵之战两场大胜,连续收取交州荆州,将地盘从继位时的五郡扩张到二十余郡,统治早已巩固,威望早已无以复加,却仍然对德高望重的张昭异常忌惮,每次和他说话都斟酌再三。
所以孙权称帝后才会始终力排众议,不将丞相之位授予张昭;借赤壁归降之议,公开羞辱这个看着他从幼小长大成人的老人;并多次拒绝他的正确谏言,甚至堂堂一国之君,做出堵门烧屋的闹剧。
而性情威严刚烈的张昭,却丝毫不以为意,朝堂失意便归家著书立说;但凡看到孙权有失礼胡闹举动,仍然是头一个批评指正,不给主君甚至是后来的皇帝留丝毫情面。
孙权哪怕被气得挥刀而向,情急之下恨不得手刃这个讨厌老头儿,终究尚有一丝天良和理智,弃刀在地,和张昭追忆往昔,抱头痛哭。而张昭一生秉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活得顶天立地,心中敞亮,便如后世北宋张载之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首先搞清楚江东指的是什么?过去的舆情民意指的是什么?当然是世族或士族,而不是普通老百姓,张昭是士族代表,自然代表士族的利益,士族是个什么东西?他们是没有国家的概念的,因为无论谁当皇上,谁掌握国家政权,最后的统治是需要士族支持的,所以孙权投降对士族反而最有利,为何?因为打仗需要钱粮物资,这些东西肯定是需要士族掏出来的,打仗对生产也有影响,因为需要征兵,士兵都是壮劳力呀,至于孙权怎么样自然不在张昭考虑范围之内。
东吴御敌策,问周瑜打,问鲁肃和,问张昭降,张昭是东吴文臣的头马,文臣以张昭为首,武将以周瑜为首,那为什么曹操带百万大军来犯江东,张昭就主张投降呢?
当时曹操在打败袁绍以后,实力大增,不管是土地城池,兵马钱粮都远远胜过东吴,曹操是一个非常善于打心理战的主,还没有攻打东吴的时候,就让荀彧写了三千份战表丢在水里,战表随着江水沿江而下,这招可以说非常厉害,还没有开始攻打江东,江东的文臣武将和老百姓就已经吓破了胆,因为曹操是出了名的屠夫,曹操打下徐州的时候,让士兵屠城三日,可以说当时的徐州是鸡犬不留,所以东吴的文臣已经吓破了胆,不是说张昭一个人说投降,而是当时东吴百分之八十的人都愿意投降,张昭只是他们的代表而已。
一般来说投降派是被人看不起的,那没什么孙权没有嫌弃张昭,还重用张昭呢?这个有很多方面的原因,第一就是当时孙权接管江东没多久,如果把张昭处理了,下面的人更加会如履薄冰,对孙权稳定人心非常不利,还有就是利用张昭来制约周瑜,不能所有人大权都落在周瑜手上,更不利孙权的统治,第二就是张昭是三朝元老,跟着孙权的父亲哥哥,现在又跟着孙权,这样的人一般都动不得,树大根深,还有就是张昭治理东吴非常有一套,张昭就是一个管理后勤的重要人物,处理了张昭谁能代替他呢?
权衡利弊以后孙权还是认命张昭为后勤总提调官,还给他安排了三个助手,认命周瑜为大都督,提领江东所有人马来对抗曹操,孙权这招真是高,以德服人,以德报怨,瞬间让江东文武百官上下一心,在周瑜和张昭的共同努力下,东吴在赤壁大败曹操,这一战让周瑜名留青史万古传唱,这一战也打掉了曹操一统江山的梦想。
总结一下吧,张昭主张投降,为什么江东还如此敬仰他呢?因为张昭是三朝元老,轻易动不得,张昭也是有真本事的人,会管理后勤,知道一个国家的钱粮兵马该如何调度如何利用,还有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孙权刚接管江东,需要张昭这样的人,来制约周瑜的权利,不能一家独大就难以控制啦。
因为江东士族就不喜欢打仗。反正就留守自己一亩三分地的利益就行了。管他是孙权还是曹操当老大,纸面力量上明显打不过那就投降,反正投降后管理江南还是我们几家人。不然她张子布就不会被叫做江东带投大哥了。[大笑][大笑][大笑]
张昭的主张不是投降!
张昭的主张不是投降!
张昭的主张不是投降!
重要事情说三遍。
《三国演义》“舌战群儒”桥段丑化了张昭,把他写成一个贪生怕死的投降派。其实不然,张昭是孙氏政权骨鲠之臣,每每对孙权直言强谏,甚至曾说过“昔太后、桓王不以老臣属陛下,而以陛下属老臣”。孙权自己也承认:“孤与张公言,不敢妄也”,足见对他敬畏有加。张昭曾接受孙权大哥孙策托孤重任,得过“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的嘱咐,等于是少年孙权的半个监护人,投降后肯定会被挂起来,只能混吃等死,哪能有之前的权势风光?
于情于理,张昭都不可能出卖孙权。
其实张昭的想法是:之前跟刘表打得你来我往,虽然略占上风但也没得到什么大便宜,现在换了更厉害的曹操,硬怼风险太大,装孙子服软口头尊重一下朝廷也不损失什么,还是韬光养晦等待时机更好。
而周瑜的看法不同:荆州新降人心不安,正是江东夺取上游屏障发展壮大的天赐良机。如果错过这个时机,等曹操完成整合,顺流而下,侧翼暴露的孙氏政权必然败亡。
这是看问题的高度不同,并无道德高下之别。
张昭劝降实乃卖孙权以自保耳,这一点鲁肃讲得已经很明白了。其实此后孙权对张昭的尊重已停留在表面,内心是恨他的。这个问题不过是迂回为秦桧之流鸣冤叫屈而己。
谁敬仰他了?是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