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喜欢鲁迅先生的哪部作品?请说说主要人物故事和给我们的启发?
我最喜欢欢鲁迅作品是巜故乡》,里边的人物闰土描写的非常逼真。特别是乡下的生活场景是如此让人回味无穷。不愧为大师之作。
我最喜欢鲁迅先生的《孔乙己》!
这部作品描写一个没有考上秀才的读书人孔乙己,他地位低下,但热衷功名利禄,穷困潦倒,又好吃懒做,迂腐不堪,死要面子,软弱清高,穿着代表读书人的长衫,整天的”之呼者也”!
在现实生活中,还是有很多这样的人!
自身没有任何一技之长,但又不肯吃苦,整天梦想着一夜暴富。
殊不知,天上从来不会掉馅饼!
我们只有正视自己,认识自我,不怕苦不怕累,敢于拼搏,才能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而不至于像孔乙己那样,穷要鼻子死要脸!偷书还不是偷,而是窃!最后落得穷困潦倒,死活不知!
尽管读书不多,但先生之作品,大抵还是能背下两篇的,这大概是因为:看一篇时喜欢,看另一篇时也还是喜欢。
既然如此,何苦还要再说出对先生的作品、更加喜欢哪部呢?这,岂不如同在一个善饮者面前摆了两瓶茅台,然后非得让他说出最喜欢哪瓶的道理一样了么?所以,鱼和熊掌,我干脆就兼而得之了吧!
本想畅所欲言,但考虑到篇幅长了反而白写,故仅对《阿Q正传》一文、简聊几句个人之感悟吧!
阿Q,一个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物。由于缺乏独立之精神,故而不具备独立思考之能力。于是,在他的生活岁月中,便如同没头苍蝇一般、东一头西一头的瞎飞乱撞了。其好处便是:由于没了头脑,也就心不装事儿了。尽管在举人、秀才眼里备受歧视,在大众阶层中也会动不动就遭来白眼儿,但也很少影响他的“自尊”,更鲜少给他带来什么负面情绪。不管多大的侮辱,一句“妈妈的”之后,便万事大吉了!
大概正因为此,在逆来顺受的同时,也颇能在自我安慰中瞬间又“膨胀伟大”起来。不用给他点儿阳光,哪怕是在黑夜中闭目想象到太阳,亦立即又能充满灿烂了。
于是,在盲目顺从的盲目追随中,尽享着盲目的满足和乐观。这,大约就是人们赐予他的“阿Q精神”吧!
赵太爷的儿子考进了秀才,他便不失时机的先兴奋起来,手舞足蹈的说,这于他也很光彩,因为他也姓赵。
“你也配姓赵!”赵太爷的一记耳光,当即抽掉了他的荣幸与自信,非但不敢再说姓赵,甚至对自己是否真的姓赵也产生怀疑了……
在记吃不记打的阿Q那里,苦大仇深这四字是永远不会得到体现的。因为他没头脑,所以没心没肺。其结果也只能是:苦大可以忍受,仇深则是万万不可能存在的了。
尽管没有家,住在土地庙。尽管没有固定职业,只是做短工。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的做苦力,然而在一个老头子那里偶然得到一句“阿Q真能做”的颂扬时,赤着膊、瘦伶仃的阿Q尽管摸不着这话是真心还是讥笑,也会立刻欢喜起来!
也许,因为平时的压抑太深,所以一句不知真假的“好话”,便可以稍得即喜。当然,遇到有所失去时,亦同当惯了奴隶之人一样,满不在乎反而倒觉轻松。以至于糊里糊涂的被当做替罪羊去枪毙,也只会为圈没画圆而遗憾终身、死不瞑目!
《阿Q正传》一文,带给我的启示就是:人,一旦失去了独立之精神,便会丧失独立思考之能力。庸庸碌碌也就罢了,就怕麻木到被人任意宰割时,连疼痛都感觉不出来了!
麻木到不知痛,便是不痛。这,莫非就是阿Q追求的一种幸福了么?
我喜欢鲁迅生先1926年写的《阿长与山海经》。它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作品。(原创)
此文记述了鲁迅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的善良,朴实而又迷信,爱唠叨。
阿长是鲁迅生少年时的家中的保姆。阿长是乡下最普通的一位乡下寡妇。
她有许多繁文缛节,但又她爽朗,热情,乐于助人。有着乡下人特有的淳朴,宽厚善良,仁慈的美德。先生通过儿时的往事的回忆,表达了对这样一位农村劳动妇女——长妈妈的深切的怀念之情,以及对幼年生活的美好回忆。文章平时形象,处处流露着真情。读来特别亲切感人。
读着作品,我不由地回忆起自己少年时代。不由地想起了外祖母和早逝的母亲。我是在姥姥的关怀和呵护下长大的。老人,一生无子,只有母亲一个女儿。她把全部的爱和希望都顷注在了我身上。她是一位善良勤劳,仁慈,脾气十分气躁的人。她希望我长大后有出息,而我的顽皮是出了名的。经常惹她生气。
我常想,凡是名人或正直的人,儿时,他们都有一片哺育他们,启蒙他们思想的土壤。正是在这块平凡的土壤里,孕育着先进思想的萌芽,成长着身体,气质,品格,理想和希望。可以说,每一位伟人都有这样的土壤。当然,随着社会的变迁,时代的进步,他们成长的土壤会有大的变化,但我坚信,这原始的土壤,就是这样一个摇篮,孕育了他们先进思想的胚胎。没有这一种土壤,任何人物的成长都可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朝花夕拾,小时候的想法和大人时候的想法不一样。覆盆子好吃的。百草屋到三味书屋
最喜欢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里面的阿Q是个富有讽刺性人物!一方面别人欺负他,一方面他又欺负别的人,(只能欺负女人)不正是现在社会某些人的真实写照吗?
我最喜欢鲁迅作品中,/故乡/这篇文章,在文中他回忆了少年的润土;天真无邪,动作机敏,一个傻得可爱的宝宝,然而,如今润土变得,木讷,麻木,在作者面前,非常惧瑾,这是岁月洗礼的结果,由此想到,世上决无俩个相同的人。
鲁迅先生的作品很多,但是能想起来的作品名字还是上学时记住的那几个,如《朝花夕拾》、《呐喊》、《彷徨》、《故乡》、《阿Q正传》等。
而我最喜欢的是朝花夕拾,现在也正在陪着孩子一起读这本书。其中有一篇《五猖会》,读完感触颇多,里面主要是介绍鲁迅大概七岁时候(正是玩心正盛、好奇心十足的年龄,对周遭一切十五似懂非懂,懵懂无知的阶段),要跟家人去东关看五猖会(当地的一场有关真人版演绎的神灵庙会),而在临走时,鲁迅却被父亲拦住,必须熟读并会背诵《鉴略》(这本书大概是讲述中国传统文化的蒙学读物,以五言诗句韵文形式展现出来,将中国历代社会历史、政治等进行简单概括和总述)。
虽然年幼无知,但是并非冥顽不悟,知道父亲让背诵的内容必须背诵下来,否则要去看五猖会的一干人都得陪着,谁也去不了。结果鲁迅背下来了晦涩难懂的诗文,并通过了父亲的考察。知子莫若父。鲁迅的父亲以看五猖会为奖励,要求熟读背诵知识。这种教育方式难道不是现在的家长正在应用的育儿方式吗?
以即时可以实现的奖励机制激励孩子学习,效果真的比每天碎碎念强百倍。孩子必须通过必要的努力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哪怕是精神奖励也一样能激发孩子学习的潜力。虽然鲁迅先生晚年时期也曾在遗嘱中表达:“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些小事情过活……”,但是小的时候如果不努力学习,长大或许连一些“小事情”都做不来了。
现在的教育模式是家校联合,孩子的教育问题关系每个家庭的正常生活,我虽然不奢求每时每刻“母慈子孝”,但是却真心恐惧每天上演“鸡飞狗跳‘’,不知各位友友您是如何看待孩子这个问题的?
最喜欢鲁迅先生的杂文。喜笑怒骂皆力量!
我最喜欢鲁迅先生的《故乡》。
这部小说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闰土这个人物形象。
少年闰土: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生活在海边,看瓜,刺猹,捕鸟,拾贝,观鱼。
中年闰土:脸灰黄,皱纹深,眼红肿,毡帽破,棉衣薄,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松树皮,浑身瑟缩着。依旧生活在海边,手里是纸包和长烟管。
昔日活泼可爱,无忧无虑的少年郎,今日呆滞猥琐,麻木不仁的中年人。
是什么让闰土发生了这番改变?是生活。是苦难深重的生活。压垮了他的身体,更压垮了他的精神。
像闰土这样被生活压垮的人很多。比如,我们身边就有多少人活成了闰土。被车贷,房贷,孩子,工作,感情等等压得喘不过气来,而变得焦躁,忧虑,抑郁,甚至没有了欢乐,像机器一样日复一日地重复着自己的生活。
但是,但是也有更多的人,在同样的艰苦生活里,却活出了精彩。
比如:贝多芬,四十多岁完全失聪,感情受挫,终身未婚……他坚强地面对这一切不幸,创作的音乐,充满愉悦,希望和力量,催人奋进。
比如:林肯,从小受尽磨难,他曾经说:“如果把我自己的遭遇平均分给全人类,笑容就会从世界上消失。”可是他不屈不挠,勇敢向前,是一位达到了伟大境界却依然保持着优良品质的人。
还有很多很多这样坚强的人。
我们每个人,小时候都是天真无邪,活泼可爱的,就像少年闰土。在漫长岁月里,渐渐地分出了不同,有的活成了中年闰土的样子,有的活成了顽强的斗士。
生活从来不是一帆风顺,无论如何,苦难不是消沉麻木的理由,在苦难面前倒下去的,永远是弱者。真正的强者,会扼住生命的咽喉,愈挫愈勇。我们赞美强者,更钦佩强者,更要成为强者。
我时刻提醒自己,千万不要活成闰土。要像泰戈尔一样乐观,“世界以痛吻我,我要回报以歌”。要像苏轼一样洒脱,“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要像毛主席一样从容,“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让我们每个人,都是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让我们历经沧桑后,依然有一颗热烈,跳荡不息的心。让我们都成为被生活洗礼后,依然热爱生活的人。
[赞][赞][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