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变法是得到秦王的支持的,为何最后是五牛分尸的结局?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秦惠文王赢驷即位,以公子虔为首的旧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秦惠王遂下令逮捕商鞅,商鞅仓皇出逃想回魏国,但魏国拒绝他入境,后逃回封邑商地,无奈举兵叛乱,最终兵败身亡,后尸身处以车裂示众。商鞅虽死,然其法犹存。商鞅变法推动了秦国社会的进步,壮大了秦国国力,实现了富国强兵,为什么这样一个有功之臣会得到如此悲惨的下场呢?下面我便为大家讲讲这其中的缘故!
变法侵犯了当时贵族的利益
商鞅变法一直是遭到当时秦旧贵族反对的,只是因为有秦孝公的全力支持下才得以实施。为什么当时的贵族会如此反对呢?这就得从变法的内容来说了。
在政治方面,商鞅变法加强了中央集权,毫无疑问,这就消弱了贵族的政治权利。
在经济方面,变法废除了当时的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这让贵族在经济上损失巨大。
在军事方面,建立了奖励军功制度,普通百姓可以通过军功和努力生产获得爵位,而贵族的爵位不再世袭,若不能立功,只能失去爵位,失去特权。这对贵族来说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法律上,实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打击了当时贵族坚持的“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刑罚理念。
所以商鞅变法,使其与当时的贵族成为了仇敌,在孝公死后,新君刚上位,贵族便乘势将商鞅置之死地,为了稳定局面,秦惠王不得不杀商鞅,也只有杀了商鞅平息众怒,才能让新法继续实施。
其使自古实行变法的大有人在,也没有几次变法是不侵犯一些上层贵族利益的,更何况变法利于人民,能得到人民的支持。像之前的李悝变法,管仲改革都没有如此之结局,为什么商鞅却下场如此悲惨呢?史书对商鞅之死有四个冷血的字记载——“秦人不怜”。其根本原因还是出在商鞅自身性格上。
商鞅刻薄寡恩,极端功利的性格
在我看来,商鞅之所以惨死,究其根本在于其自身的性格,下面我举几个事例,大家一看便知。
据史记记载,在变法初期,对新法提意见的人很多,商鞅于是杀鸡儆猴,借太子触犯法律,将太子傅和太子师分别施以刖刑和黥刑,至此,再也没有敢批评新法之人。
为求功利,背信弃义。商鞅在攻打魏国时,因曾与魏国主帅公子卬有交情,便约公子卬和谈,公子卬未有提防,过去和谈,竟被商鞅扣下成了俘虏,乘机发兵攻打魏军,以此手段赢得战争的胜利。
他的刻薄寡恩也体现在了新法上,使用严刑酷法来约束民众,鼓吹轻罪重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与压迫。据史料记载,商鞅曾在渭河边一日处决囚犯七百人,河水因此变红,号哭之声惊天动地。这也是为什么“秦人不怜”的原因所在。
我行我素,不听良言。商鞅的好友赵良曾多次劝诫商鞅,不能太过霸道,不要积蓄多方怨恨你,但商鞅非但不听反而变本加厉,以致人心尽失。
司马迁曾对商鞅评价道:“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贾谊也曾说到:“商君违礼法,弃伦理。”所以商鞅其实是死于自己之手。
商鞅变法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变革,它实现了富国强兵,推动了社会进步和历史的发展,这一点是值得后世肯定的,但商鞅的为人处世并得不到后世的赞同,在非常时期行非常之事无可厚非,但凡事都有个度,一旦太过了,也难免以悲惨收场!大家怎么看呢?
秦国强大是事实,但却不一定要感谢商鞅,在政治成就上来说,商鞅是卓越的,可对于下层百姓来说,商鞅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罪人。
商鞅变法,即便是不熟知历史的人,都肯定知道这个变法,因为这个变法,是战国时代秦国的转折点,秦国开始了自上而下的整肃,家国容貌堪称一日三秋,也是古代变法的一个典范。
可是商鞅主导的变法,一开始的理由并不是那么纯粹的,商鞅的动机,也是为了自己的政治地位。
周代君子,热爱功名,有多少财富不重要,但如果自己是个有思想的人,那么毕生都需要为了燃烧自我放光芒而努力,这是诸子百家诞生的环境基础。
商鞅,并不是秦国人,出身于卫国的王公之族,第一次就业在魏国。
当时喜欢法家的人不多,国君们喜欢的是效果又快,名声又好听的政策,可在实际意义上,这就是矛盾,商鞅深谙法家讲究的就是政策的“狠辣”,效果大不大,就看有多狠,这个事情没有下限,只有相对而言。
魏国时,商鞅没有被魏王重用,后来偶尔听到秦孝公招募人才变法,当商鞅了解了秦国曾经是“春秋五霸”,现如今又沦为边缘小国的历史后,他知道,他有办法改变秦国。
投奔秦孝公,商鞅做足了准备,秦孝公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走秦穆公的老路子,要“求贤、强兵”,经过景监的引荐,商鞅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秦孝公,秦孝公很不开心,不是方法不好,是因为按部就班,实在太慢了。
可商鞅不放弃,他上书,秦孝公拒绝,再上书,秦孝公再拒绝,两人有来有回,看起来颇为奇怪。
你说秦孝公是一国之君,如果对商鞅不满意,那一次也就够了,再有第二次,估计就需要砍头了,可他也还是继续重复做着这件事情。
有人问商鞅,为什么你和秦孝公要在这里打太极?
商鞅微笑并不做语,他知道,真正的好戏要上演了。
秦孝公多次拒绝,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商鞅的办法需要的时间太长了,他等不及了,秦孝公不是一个理性的政治家,他不想后世子孙替他背负盛名,他要立即马上,秦穆公的辉煌就在他的时代重现,他要留名青史。
最后一回,商鞅依旧地面对面和秦孝公谈论国家大事,而这一次,商鞅则表示,我不再卖关子了,你要快,那么我就给你调整成最快,前提是不惜一切代价。
现在的我们都知道,国家想要短时间内变得强大,最好的办法就是中央集权,拧成一股绳发力。
那么商鞅,走的就是这条路子。
当时的秦国,土地被贵族所掌握,在朝堂上,贵族们也常常干涉其中,导致秦孝公的命令大打折扣,最重要的商业在秦国内很发达,秦国的财富流失严重,基本盘情况很不好。
为了变法,商鞅用了三剂猛药。
一、重农抑商,本质上是打击掌握着大量商业财富的贵族,让生产力重心回归农业。
二、一方面实行愚民政策,斩断基层百姓对世界的认知,不允许他们读书识字,只允许他们做国家的生产机器。
三、废除世卿世禄制,打压贵族集团,实行二十等爵制,鼓励基层青年舍生忘死战斗,制造不要命的好战精神。
毫无疑问,商鞅的变法思想是精准的,秦国弱在哪里,商鞅就打在哪里,但是前面说了,秦国强大起来,并不感谢商鞅,而且商鞅还是基层百姓的罪人,这个说法是什么意思呢?
这场变法最险恶的地方就在于,商鞅对基层百姓“权利”的剥夺。
秦国在春秋以来,是有着好问之风的,读书人不少,虽然没有科举这种制度,但是国人的求知欲很强。
面对这种情况,商鞅认为,百姓的智慧,就是国君的不幸,因为百姓有智慧了,就会有自己的想法和声音,国君就不好对百姓剥削了,秦国想要短时间内强大起来,就必须高度剥削百姓的所得,他们种的田,织的衣,要绝大部分用来供给国家,自己能享受的,很少。
如果百姓们都有主见,那商鞅的做法必然会引起动乱,因为这就是一场“掠夺”,而商鞅做的,就是把掠夺变得合法,让百姓两耳不知窗外事,就是最好的保障。
也是这个政策,让秦国的凝聚力变强了,但这种变强的凝聚力,不是以伟大理想为信仰,而是以消灭百姓的智慧为手段的,狠毒至极,这便商鞅臭名昭著的“愚民”之术。
甚至可以理解为,商鞅为了让秦孝公重用自己,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用了这剂猛药,归根结底,商鞅的本心还是自私的,但是这个政策,却是影响了后世上千年之久,因此才说,法家的变革是没有底线的,也没有太多的道德限制的。
与愚民政策相呼应的是“二十级等爵制”。
因为斩断了农民世代拓展的路子,农民一代又一代,想改变命运几乎不可能,不过既然是“几乎”,那必然有一线生机,比如“打仗杀敌”。
二十级等爵制很好理解,不管你是什么身份,只要在战场上拿下敌人的头颅,就能根据制度晋升,最低的那个等爵,只要杀了一个敌人,就能达到了,虽然是最低等级,但是却比当一个农民好得多了。
这也是为什么商鞅变法后,秦国的士兵战斗力一下子突飞猛进了,就是商鞅给他们制造的一个“希望”,让他们前赴后继,而秦国统治者也不考虑打一次仗死了多少人,青年们的动力也不是保家卫国,就是为了自己的前途富贵,达到的效果殊途同归,可是出发点却是让人不齿的。
单看二十等爵制,并不是一个坏的制度,但结合商鞅的愚民做法,那就可以让人理解为,基层百姓只有考九死一生的残忍方式才能向上攀爬,其余的,什么读书、经商、务农等等等,都不行。
这就是商鞅关上了所有的门,开得却不是很大的“小天窗”。
可伤害百姓,不可能让商鞅被杀,商鞅给自己掘下的坟墓是,对贵族的打击。
中央集权除了对基本盘的高度掌握有要求以外,对于政治声音,也是有控制的,谁能说,谁不能说,谁的应该听,该听谁的,都有计较。
为了让变法自上而下,高度统一,商鞅打压贵族的声音,商鞅深知变法要迅速展开,就要高度统一,这个道理,后来的王安石没懂,张居正懂了,但最早,就是来自于商鞅。
废除了世卿世禄制,影响很大,但这是慢性毒药,无非就是后代受到影响,矛盾还不至于一下子爆发出来。
实行变法后,国家的财富很快空余了出来,国家垄断了商业,抑商不是不经商,而是把原来人家的饭碗给抢了,只能自己吃,商鞅打击了很多贵族利益,有了基层百姓的粮,有了贸易的钱,秦国有了很强的军队基础。
公元前354年随后的四年时间里,商鞅带着强大的秦军出征,连续打了几场大胜仗,秦国的名声再次响彻,失去的失地被收复,而商鞅也一度掌握了兵权,权柄仅次于秦孝公,这种的荣誉加身,让商鞅对贵族的压迫越来越强。
一边管着政治,一边手握兵权,商鞅的真实地位,要比后世我们所想象的还要高,商鞅不仅仅是一个政治改革家那么简单,如果秦国新君的年龄还小,商鞅未必当不了“摄政王”。
魏国被击败后,割让了河西的部分地区来求饶,商鞅立下大功,被封为“商君”,不久之后,秦孝公去世,而商鞅的好日子,也到头了。
商鞅的确做了很多事情,可商鞅是一个典型的“马基雅维利”主义者,很多时候,他并没有受到尊重。
秦孝公死后,秦惠王上位,他很厌烦商鞅,或许是感到了商鞅的威胁,也或许是秦惠王手下的贵族们,对商鞅不满。
秦惠王上位不久后,就光明正大地针对商鞅,商鞅知道自己的好日子到头了,他就跑。
是的,他没有像后来历史上那一个个“舍生忘死”的政治家一样等死,他逃跑了。
逃跑的商鞅很狼狈,他到了边境地区的旅馆住,人家说,你没有出示可以证明身份的东西,这是不能让你住的,而人家的依据就是“商君之法”。
随后商鞅又想回到魏国,当二臣,可人家魏国对他恨之入骨,看他如此下场,纷纷拍手称快,走投无路了,商鞅回到自己的领地,他还不肯放弃,他要带兵造反。
他好歹有封地,到了封地,他带兵攻打郑县,但出师不利,没坚持多久,商鞅就造反失败了,正因为他造反,才被处以“五牛分尸”的车裂之刑。
若不是细读历史,或许也没人想得到,商鞅最后是造反而死的,都总是认为商鞅是为了变法奉献了自我,事实和幻想远远不匹配,商鞅的确是为了理想而死,但是过程并不纯粹。
要知道,商鞅建立的二十等爵制也确实让很多基层的百姓晋升上来了,可问题是,却没有一个人在这个时候帮商鞅说一句话,可想而知,商鞅之死,是并不冤枉的。
司马迁用一种近乎“诙谐”的方式来描述商鞅的逃亡,或许在他看来,商鞅做的事情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够认同和理解的吧。
而商鞅死了,他建立的法却还在,统治者让商鞅背负骂名,自己享受制度福利,乐此不疲,没有人愿意同情他,他看似让秦国变强了,但法的弊端,却让底层人苦了很多很多年,若果商鞅不为了迎合秦孝公走这种迅速之法,一切也许都会不一样吧。
本文原创自“纪元的尾声”
商鞅的悲剧,实际上是历史的必然。
究其根本原因,得到秦国君主支持的是商鞅确立的法度,至于商鞅本人,秦国的君主并不怎么待见,甚至可以说,秦国的国君对商鞅这个人压根没有感情。
商鞅早年经历
商鞅这个人是卫国国君的后人,属于没落的贵族。早年,商鞅曾在魏国国相公叔痤处担任中庶子,当公叔痤病重时曾向魏惠王力荐商鞅,说商鞅有才华,将来必定是国家栋梁之才。
魏惠王听了公叔痤的话不以为然,根本不认可商鞅的能力。
看到国君如此态度,公叔痤又给魏惠王说了一句话;若不用,请杀之,避免其将来为祸魏国。
魏惠王看了看公叔痤,心想公叔痤是不是病糊涂了,一个不起眼的人物,说的跟有多大神通似的。因此,魏惠王压根就没有把公叔痤的话听进去。
魏惠王走后,公叔痤叫来了商鞅,并对商鞅说:“于公,我应该向魏国尽忠,因此我建议魏惠王重用你,但魏惠王没有采纳,所以我便请求魏惠王杀掉你,避免你将来危害魏国。但于私,你曾服侍我,因此我告诉你缘由,希望你能保住性命,你赶紧跑吧。”
商鞅听了公叔痤的话心想;魏惠王认为我是个平庸的人,又怎么会认为我有能力危害魏国呢?
想到这儿,商鞅压根就没离开魏国,反而又在魏国待了一年多的时间,看看会不会有人看中自己,自己是愿意在魏国找一个工作的。
不过,事与愿违,尽管商鞅在魏国逗留了一年的时间,但压根没有人理会他。
这段时间对于商鞅而言,其实是非常痛苦的,虽然性命无忧,但也从侧面证明没有人看好商鞅这个人,所有人都认为商鞅是庸才。也正是这个原因,商鞅在魏国郁郁不得志。
在魏国晃悠了一年也没有找到工作,生活都成问题的时候,商鞅听说了秦国正在招贤纳士。于是,本着树挪死、人挪活的精神,商鞅跑到了秦国。
这一次,商鞅既走向了成功,但也注定了他的悲剧。
商鞅的悲剧
当时,秦孝公为了招贤纳士,简直达到了如饥似渴的地步,这种强烈的情感甚至超过了三顾茅庐的刘备。为了招贤纳士,秦孝公当时发了一个通告;
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彊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史记》
凡是能够帮助秦国变得强大的人,要多大的官,寡人都给,要多好的地,寡人都舍得分出去。
看看,已经到了裂土分封的地步,这几乎可以看做是秦帝国最后的呐喊了。而究其原因,当时的秦国确实是一副烂牌,要啥啥没有,干啥啥不行,地处偏僻,国力弱小,魏国都已经打到家门口了,而且诸侯们开国际会议都不带秦国玩。
面对求贤若渴的秦孝公,郁郁不得志的知识分子商鞅来了。
刚开始,商鞅其实并没有打算向秦孝公推荐法家的制度,而是说了一堆仁政、德政的建议。
但秦国面临的危局一天天加深,秦孝公需要的是立竿见影的东西!
于是,迫切需要证明自己实力的商鞅拿出了法家制度。总结起来就是搞改革,大破大立、利出一孔的那种,建立绝对的中央集权专制制度,然后让整个秦帝国走向军国主义。
秦孝公一听,这个好,这个能够让秦国立刻改头换面,富国强兵。
但是,改革这种事的本质上就是进行利益重新分配,那些原有制度中的受益者会同意吗?
显然,他们不会同意,而且搞不好还会发生激烈的反抗,到时候说不定还会推翻改革者。
因此,在秦孝公的算盘中,他必须要将商鞅推向台前,让商鞅去充当自己的代理人,或者说是打手,去和那些既得利益者拼命,承受枪林弹雨。这样一来,如果商鞅输了,自己可以迅速处决商鞅,向既得利益集团表示停止变法,以此稳固自己的地位。
反之,如果商鞅赢了,那皆大欢喜,秦孝公再坐享改革红利。
不过,商鞅原本是在魏国的一个落魄知识分子,在秦国没有任何权力,他又如何能与秦国的旧贵族掰手腕呢?
这就要说到秦孝公对商鞅的态度了。
为了变法,秦孝公必然要扶持商鞅,而扶持商鞅就意味着必须要将自己手中的权力分一部分给他,让商鞅有足够的能力去和旧贵族拼命。
另外,在改革之中,商鞅可是冲在最前面的那个人。为了改革,商鞅必然会树立自己的威信,而且在扳倒旧贵族时,原本旧贵族的权力必然会有一部分落入商鞅的手中,长此以往,商鞅是否会变成权臣,形成尾大不掉之势?
因此,秦孝公既要用商鞅,也要时时刻刻的防着商鞅。让商鞅有一定的力量去和旧贵族争斗,但还要防着商鞅势力做大,反噬自己。另外,在商鞅和旧贵族的斗争胜利之后,秦孝公还必须要取得变法之后的红利。
这也就是说,商鞅在秦孝公的眼里本质上是一个工具人,当改革完成,所有的红利进入国君手中时,商鞅也就没有任何利用价值了。
既然说商鞅了,简单说一下他的变法;
商鞅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土地改革、民俗改革、政治改革和军事改革。
土改首先是废除奴隶制土地国有制,承认土地私有,且可以买卖。但作为朝廷和百姓的交还条件,所有拥有土地的百姓必须要想朝廷纳税、服兵役。
另外废井田、开阡陌,把耕地设置成大小均等面积,然后在这些土地周围建立道路网。如此一来,朝廷官员便可以相对容易的统计清楚全国有多少土地,一来可以方便征税,二来可以统计耕地人口,做好战前资源统计。
民俗改革;规定父子、兄弟禁止同室居住,且两个儿子以上的家庭,儿子成年后必须要单独分户。其次确立户籍制度,将全国所有人口登记造册。如此一来,整个社会被打成散沙状态,无法凝聚起来面对强势的朝廷,形成国强而民弱的状态。而人口登记造册也可以方便收税。
政治改革;废封建、立郡县。在封建制度中,国君小弟的小弟不是他的小弟,但废封建立郡县之后,整个国家不存在世袭罔替的领主,取而代之的是所有的朝廷官员都必须效忠朝廷。如此,朝廷便掌握了整个国家的经济来源。
军事改革;废除世卿世禄制,确立二十级军功制,只有上战场砍人头才能获得爵位的晋升,然后以爵位换取朝廷手中控制的经济来源。
以此达到利出一孔。
商鞅的改革让中国结束了封建社会,步入了中央集权时代,而他的改革也影响了后世两千多年。
一套制度下来,商鞅成功的得罪了所有的既得利益者,在与既得利益者的争斗中,商鞅也不负秦孝公之望,获得可前所未有的成功,尤其是在太子嬴驷(秦惠文王)触犯新的法令时,商鞅获得秦孝公的支持,虽然没有处罚嬴驷,但却割掉了嬴驷师父的鼻子。
此后,新法得以贯彻执行。
但改革成功了,秦孝公的第二个担忧便出现了,那就是如何从商鞅手中的取回变法的红利。
换句话说,在变法过程中,商鞅积累了相当的威望,而且为了政策的贯彻执行,一部分人事权是在商鞅的手中,这些人是支持商鞅的。
另外,新法虽然严苛,将老百姓牢牢的定在了农业劳作上,但说句实话,这些人本身流动性就不大,因此新法对于底层百姓的限制基本上等同于没有。相反,由于旧贵族被击溃,建立了军功制,广大的底层百姓有了上升的通道,因此底层百姓成了新法的受益人,而通过军功获得上升的底层百姓自然会对商鞅心存感激。
如此,秦国一度只知有商鞅,而不知有秦孝公嬴渠梁,商鞅在秦国的威望正在与日俱增。
在秦孝公病重时,秦孝公曾对商鞅说将国君之位传给他,但商鞅推辞不受。
孝公行之八年,疾且不起,欲传商君,辞不受。——《战国策》
以此可见,经过变法,商鞅在秦国的威望和权力已经威胁到了国君,秦孝公担心的第二种情况已经发生。
面对这种情况,到了秦惠文王继位的时候,为了确立自己的威望,必须除掉商鞅。以此取得变法的红利,从而彻底完成秦孝公的布局。
而为了除掉商鞅,秦惠文王便联合了被商鞅打击的旧贵族。而这一次,秦惠文王利用旧贵族与商鞅拼个你死我活,最终掌握了秦国所有权力。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死,其后,太子嬴驷继位为君。此时,名义上旧贵族反扑,但实际上是嬴驷为了获取变法红利,彻底掌握权力。此时,商鞅的死已经成为了必然的情况,当商鞅潜逃回封地后,准备做最后的反抗,但却不敌嬴驷派来的大军,最终战败而死,而他的尸身也被带回了咸阳车裂。
最后说一下,很多人说商鞅悲惨的结局是他的性格决定的,因为他刻薄寡恩。就连太史公司马迁也评论;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但实际上,这是商鞅所处的位置决定的,他本质上就是秦孝公的一杆枪,干的就是刻薄寡恩活儿,如果广施恩慧,那秦孝公怎么想?
或许那个时候秦孝公连想都不想,会直接处决他,结局更惨。
所以说,商鞅的性格压根就不是他悲惨结局的原因,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他所处的位置,当他决定为秦孝公进行大破大立的改革时,他的命运已经不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佛说,因果循环,有因必有果,种善果得善因!这句话放在商鞅身上很合适。
商鞅是我国古代秦朝乃至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政治家,是历史上少有的成功改革将国家变富变强的人之一。原名叫做卫鞅,后面因为改革成功,因为秦孝公赐了商於十五邑,所以史称“商君”或者“商鞅”。
然而即使这么牛逼嗨嗨的最后还是被五牛分尸而死,细细品读商鞅的成长史你会发现,其实商鞅的结果是注定的,不能怪别人,这一切都是因为他一直在给自己不断地挖坟,最终埋葬了自己。
年少得才不得志
商鞅其实是卫国人,他在家族在卫国还是比较有实力,起码不算贫穷。早年的学习过程中深受李悝、吴起等政治家的思想熏陶,我们知道李悝是魏国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魏国因为使用了他的政策而富国强兵,吴起前后侍奉三个国家,每到一个都战绩累累。
偶像都是如此野心勃勃的人物,商鞅也是不例外,他对权力和成功也是极具渴望,不过人到中年的他都不是很得志,准确的说是没有遇到好的伯乐。
卫国的公叔座一直很欣赏商鞅,觉得他虽然年轻,但是满腹韬略,在病重时公叔座还向魏惠王着力推荐了商鞅,想让魏惠王重用商鞅,假如不重用,起码要杀掉,不能留给其他的国家使用。但是魏惠王觉得商鞅并不是那么出众,况且公叔座是在病的不轻的情况下说出来的,可能也是没想好,不然早就说了这事,于是建议不被采纳。商鞅郁郁不得志,最后在秦孝公的招贤令下离开魏国投奔秦国。
到达秦国之后,商鞅的韬略得到了秦孝公极大的支持,他的政策在秦国进行了有效的实施,使秦国在短短的几年之后便成为了当时最富裕最强大的国家。他的变法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1、政治上,他对户籍(五家为伍,十家为什)、土地制度(改井田制为土地私有制)、军功爵位(凡是有军功者皆可上位,废除旧世卿世禄制)、行政划分、税收、度量衡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改变了平民在国家的地位,增加了他们出人头地的机会,降低了贵族特有的权力,同时对于社会风俗进行了整治;
2、在经济上,重视农业,奖励耕种,鼓励多开垦荒地,强制推行个体小家庭制度;
3、军事上,商鞅带领军队收复了河西之地,扩充了秦国的版图;
4、文化上,焚烧儒家经典,禁止游宦之民,安顿群众安居乐业。
一系列的组合拳下来,农民有饭吃,政治清明,国家犯罪率减少,秦国至此走上了富国强兵,傲视群雄的道路。可惜秦孝公去世之后不久,商鞅便被新上任的国君打败,并且五牛分尸,他死了之后,这么一个政绩斐然的大咖居然并没有得到秦民的拥护,坦白来说,这一切都是他自找的。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他的政策过于极端、手段过于强硬。
片段一:秦孝公雄韬武略,可是对于变法他心里其实并没有底,因为国家已经遵循古制很久了,一旦变法就会损害很多人的利益,变的好就好,变不好,动摇国本,最后损害的是国家。
商鞅马上对秦孝公说:聪明的人永远都在做超前的东西,在做之前就看到了未来,老百姓都是愚昧的,和他们商量永远也得不出一个有效的结果,既然是正确的,那么就去做就好。
有一个大臣提出了反对的意见,他说,聪明人是吸取先前的经验,在进行一定的基础上进行改革,让国家和百姓都能适应,并且也容易接受。
商鞅即刻反驳,你这是俗人的言论,拥有这样的思想,做一个安纪守法的官员可以,但是要想搞点创新就很难了,聪明人从来就是制定规则,而愚蠢的人都是遵循规则,如果想国家强大,那么就必须搞出一些新动作出来。(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焉。
)
片段二:商鞅在秦朝使用酷吏,也使用重典,甚至还采用了连坐法,将户籍划分之后,假如管辖区内有人犯法,那么其他的族民也会受到牵连,大家互相监视,暗地里叫苦不已。曾经在渭水边上一日处理了700多名犯人,血水染红了河水,岸边号哭之声惊天动地。
后世在评价秦国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秦朝的酷刑,商鞅的轻罪重刑给大众增加了巨大的痛苦,增加了统治者对贫苦百姓的压迫。刘邦进入关中之所以能取得民心,很大程度上就是放宽了刑罚,提出了著名的“约法三章”,给了群众的自由。
其次,商鞅变法得罪的人太多
商鞅的变法不但让百姓叫苦不已,秦国权势也是有苦难言。为了更好的执法,让群众相信国家政策是真实有效的,他得罪太子。
在变法之初,太子便犯了法,毕竟太子是国家的储君动不得,于是太子犯法,太子的老师公子虔代其受罚,被商鞅依律受劓刑挖去鼻梁,天下大惊,百姓知道法律的严肃性,便不敢轻易对待,世风扭转的很快,政策也比较顺利地执行了下去。
但是商鞅的政策依然触及到了秦国贵族权势的利益,商鞅敢拿太子出来惩罚,不单单是为了震慑秦朝百姓,更多的是秦国的皇亲贵族感到害怕。同时,废除旧世卿世禄制,让很多权贵的铁饭碗也丢失了,让更多人的有机会上位了。
商鞅的变法是得到了秦孝公的大力支持,秦孝公给他做了后台,通过对法律的健全和严酷的刑罚,顺利让变法执行下去,但是树立的敌人也越来越多。
说到商鞅的政敌就不得不说下太子的老师公子虔,这哥们自从被割了鼻子之后在家闭门八年不出,估计这哥们每天吃饱喝足之后都在痛骂商鞅。直到太子继位,也就是后来的秦惠文王,公子虔联络老世族罗列商鞅的十大罪状,诛杀商鞅,并且灭其全家。
最后,商鞅持功自傲,不知收敛
秦孝公是商鞅的伯乐,在世的时候,因为商鞅的功绩非常大,秦孝公的变法需要商鞅,所以对他礼遇有加,甚至将一块地分封给他,听他指挥,可以说,商鞅代表的就是秦孝公的意志。
古往今来,凡是聪明的大臣都会想好自己的后路,身居高位的商鞅不知道收敛,一旦秦孝公去世了,那么商鞅的保护伞也就没有了。
为了铲除阻挠自己变法的太子,他敢将太子的老师拿出来开刀,凡是阻挠变法之人都会受到酷刑。权贵畏惧秦孝公不敢言,商鞅不顾百姓是否能立马接受变法,运用强制的手段让百姓执行,控制思想,变法是好的,但是一旦强制过头,惹来的仇恨却不会因为后面的变好而磨灭,毕竟商鞅的制度并不是很人性化,甚至还带有残暴性。
商鞅的朋友赵良曾经劝告他,现在秦国人并不是尊重商鞅,而是害怕他,他的号令如同秦孝公一般,应该将国君的封赏都上交,多推荐一些人才给国君使用,让国家多体恤百姓,赡养老人,放宽松刑罚,自己呢则退隐山林,或许也能获得安稳的晚年。但是商鞅享受着自己得到的这一切,殊不知“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的道理。
商鞅虽然最后身败名裂,但是他的执政理念却很好的执行了下来,甚至在秦国最后演变成为了一个商学派,这个思想左右了秦国的发展,最后成为了秦朝的主流思想。
史学家司马迁就说过商鞅,说他是一个刻薄少恩的人,商鞅的做法得罪的人太多,即使秦惠文王不杀他,天下想杀他的人也不少,他的死只是必然的结果,来的迟早的问题。
谈到商鞅变法,有些人老生常谈,继续拿出商鞅“刻薄寡恩”“作法自缚”等论调,来贬斥伟人。似乎商鞅的死,就是他做人失败的证据。
既然都承认,商鞅变法得罪了旧贵族利益集团,为什么就不能承认商鞅的死是一场历史的悲剧?
纵观历史,文人、史家他们给商鞅指出来的他的“错误”,都是诛心之说,在说明白点,就是商鞅不懂明哲保身,不懂厚黑学。
我有两个疑问,第一、不得罪人还想立天下为公之法,这可能吗?自从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后,法家政治慢慢慢慢的,一点一点的蜕变,核心制度逐渐被删除。中国在没有恢复法治社会。也有人力图变法,但都失败了。因为有一点点私心,变法就会失败。从这个角度来说,商鞅才是真正的极心无二虑尽公不顾私的伟大的圣人!
第二、寿终正寝就是人生的完美句号,死于非命就是人生的失败标志吗?我始终相信,生死不重要,生命有生就有死,有的人卖国求荣落得寿终正寝。有的人为国效命慷慨赴死。对于普通人来说,可能死太可怕了,也理解不了什么能比活着更有意义。
但我始终认为,商鞅是一个光耀华夏民族几千年,无私而伟大的圣人,他的死正反衬出那些旧贵族的自私无耻和渺小!
历史上有个说法叫做改革者悖论,意思就是说,改革的人是依靠利益既得集团上的位,但是当他上位了以后,他要改革的对象又偏偏是先前把他推上位的那些人,所以改革向来都是一件风险极大,失败概率极高的事情。
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中,改革真正成功的只有商鞅变法,商鞅之后的变法和改革,最终都走向了失败。比如宋朝的王安石变法,在宋神宗的时候就被中止,虽然后来宋朝的改革派和保守派不断内斗争权,有时候是改革派主政,有时候是保守派主政,但改革始终没能落实到位,更没有实现宋朝的所谓富国强兵。
张居正的改革虽然卓有成效,但也只限于张居正主政的那几年,张居正死后,立马就人亡政息,改革措施也被神宗给一一废止。
那么商鞅的改革为什么是成功的改革呢?商鞅不是被秦惠文王给五牛分尸了吗?是的,商鞅虽然被秦惠文王给五牛分尸了,但即便在商鞅死了以后,他的法令在秦国也依然能够贯彻执行下去,并且执行得非常有效,成为了秦国的国策,为秦国最终统一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那么商鞅最后为什么会落得五牛分尸的下场呢?其实原因还是在于改革者悖论,即商鞅的改革,动的就是秦国既得利益者,也就是秦国贵族们的蛋糕,损害了他们的利益,于是在改革的过程中,由于商鞅与秦国贵族爆发了激烈的冲突,所以也就与秦国的贵族们结下了很大的仇怨,这股仇怨最终葬送了商鞅。
那么商鞅在变法过程中是如何得罪那些贵族的呢?这还要从商鞅变法本身说起了,当然,商鞅的变法能够成功,也与他变法的策略有关。
商鞅正式推行自己的变法政策,是在秦孝公在位的第三年,也就是公元前359年开始的,那么在具体变法的前三年,商鞅在做什么呢?虽然史书上没说,但想一想我们也应该知道,商鞅应该是在和秦孝公为变法做准备,无论是法理、人事还是政治上都做了充分的安排,在这一切都做好了以后,变法才正式开始。
而商鞅的变法政策,也不是一开始就全部推行,而是一个逐步推行的过程,在商鞅变法的前9年里,商鞅的政策都只停留在了经济层面,并没有涉及到政治层面。
其实对于秦孝公来说,他在政治上要解决的问题无非就是两个问题,一是如何把蛋糕做大,二是如何分蛋糕。所谓把蛋糕做大,按照我们现在的理解就是如何把经济搞上去,经济上去了,国力就强了,国力强了,秦国自然就能出去搞事情。
对此,商鞅在前9年的变法中,主要是奖励农耕,农民种地种的好就有奖励,种的不好就要受到惩罚,同时大量招揽国外移民,分给移民土地,让他们开发秦国的荒地,同时农民交给贵族的租金并没有减少。所以在这个过程中,秦国的经济发展起来了,蛋糕做大了,贵族的利益不但没有遭到损失,反而还享受到了秦国经济发展的红利,得到的利益比以前更多了,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商鞅与秦国的贵族并没有发生什么冲突,改革措施在各方都没有反对的情况下得以顺利推行。
但无论如何发展经济,最终还是要解决政治层面上的问题,也就是分蛋糕的问题,如果贵族势力太大,那么贵族最终就会分走秦国几乎所有的利益,这个情况在当时各国都有,比如说楚国,就是因为贵族权力太大,楚王权力太小,整个国家被贵族所绑架,如果楚国要发动对外战争,贵族不愿意帮忙的情况下,楚王的动员能力就非常有限,国家就无法调动所有的资源为战争服务。
而商鞅变法的终极目的,就是要让秦王成为秦国至高无上的存在,秦王能调动秦国所有的资源为秦国的对外战争服务,鉴于这点,变法的最后就肯定会涉及到秦国的政治层面,也就是加强秦王的权力,削弱贵族的权力,商鞅这才与秦国的贵族爆发了激烈的冲突,所以商鞅与秦国贵族的冲突,从本质上来说还是利益冲突。
只不过商鞅经过了前面9年的改革后,他的改革势力在秦国的政坛中已经形成势力,贵族的权力受到了极大的削弱,再加上有秦孝公不遗余力的支持,商鞅在政治层面的改革才最终得以推行。
而商鞅在政治层面的改革,说白了就是把原本属于贵族们的蛋糕拿走,统统交给秦王,比如以前的贵族是世袭的,但商鞅变法之后,贵族的爵位就不再世袭,而是会逐代递降,也就是每往下传一代,爵位就要降一级或是降好几级,除非后代能上战场立功,才能保住家族原先的爵位,战功大了,甚至还能升级。这套改革不但对贵族有效,对平民也有效,任何一个平民,只要能在站场上立功,就能成为贵族。这就是商鞅在奖励军功上的政策,这个政策极大地提升了秦军的战斗力,使秦军成为了虎狼之师,但也打破了原先贵族在政治权力上的垄断,自然就引起了贵族的强烈不满。
但是当时商鞅在秦国的权力很大,地位很高,那些贵族拿商鞅没办法,于是贵族们就想到了太子嬴驷。而嬴驷为什么会替贵族们出面呢?其实原因也很好理解,毕竟嬴驷从小到大,是在贵族圈里长大的,自己的什么亲戚、朋友都是贵族,这些成天在身边和自己最亲近的人,时刻都把自己当大哥(毕竟他是未来的秦国国君),自然就要有当大哥的样子,见小弟们受到了欺负,也自然要替小弟出出气,不然自己这个大哥以后还怎么当呢?
于是嬴驷就公开出来犯了法,当然,嬴驷敢反法,就是仗着自己是太子的身份,想必商鞅也不敢拿他怎么样,如果商鞅要依法把他给办了,那就是动了秦国的国本(毕竟他是秦王的继承人),如果不动嬴驷,那就意味着商鞅的法是无效的,今天嬴驷犯法不受惩罚,明天其他的贵族也会出来犯法,那么商鞅的法就推行不下去了,嬴驷的行为,其实是给商鞅搞了个两难选择。
于是商鞅就来了个绝的,虽然嬴驷他不能动,但是他却可以动嬴驷的老师,一个是太子太傅公子虔,将其处以了劓刑,也就是割掉了他的鼻子,而另外一位太子傅公孙贾被处以墨刑,也就是在脸上刺字。
商鞅这样做,其实就是告诉嬴驷,你犯法虽然我办不了你,但我可以办你身边的人,你要不在意你那些贵族小弟们的性命,你可以接着犯法,反正你犯一次老子就搞一个贵族,这样下去,你这个贵族圈的大哥,还怎么当呢?
这一招也确实镇住了嬴驷,使他此后不再敢去犯法,但也给商鞅埋下了杀身之祸,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他得罪的公子虔不是别人,正是秦孝公的哥哥,此人在秦国的贵族圈里有着极高的声望,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人物。
而商鞅对他处以了劓刑,割掉了他的鼻子,这在当时来说是一种极大的耻辱,在被割了鼻子以后,公子虔在此后的十年里就一直待在家中,只做一件事,为报仇做准备。在十年时间里,公子虔暗中联络了所有的贵族,慢慢积蓄力量,打算等到孝公一死,就去跟商鞅算总账。
于是到了公元前338年,秦孝公死后,太子嬴驷上位,成为了秦惠文王。新君刚一登基,公子虔就上奏弹劾了商鞅,说商鞅谋反,而此时的秦惠文王对商鞅早已苦大仇深,在收到公子虔的奏折后,就立即下令抓捕商鞅。
虽然一开始商鞅是逃了,但经过一番周折,最终还是落到了秦惠文王的手中,最终就被秦惠文王给五牛分尸了,可以说死的是非常惨的。
不过商鞅虽然死了,但他的政策秦惠文王还是保留了下来,为啥?还是利益,因为商鞅变法的结果就是剪除了所有贵族的利益,将大权都集中在了秦王的手上,当秦惠文王手上掌握了对秦国所有人生杀予夺的大权的时候,他还会把这样的权力还给贵族吗?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秦惠文王杀了商鞅,其中很大程度上也有他一定的政治目的,那就是安抚贵族们的情绪,把矛头全都指向了商鞅,这样自己就能得到贵族们的拥护,就能更好地掌权了。
所以我们如果把商鞅变法的整个过程重新梳理一遍,就会发现,秦王虽然支持商鞅的变法,但最终还是杀了商鞅,决定这个过程变化的,其实还是利益。对于秦王来说,他要富国强兵,把秦国变得强大起来,这就需要最终通过政治改革,将贵族们的权力全部收上来,但是如果秦王亲自出面收权力的话,势必会遭到贵族们的强烈反对,而在变法刚开始的时候,贵族们的权力非常大,搞不好秦王(孝公)自己就会被贵族推翻,所以秦王就需要一个白手套来给他干脏活、累活,这个白手套自然就是商鞅了。
商鞅通过变法,把权力都收到了秦王的手上,这个过程自然就彻底得罪了贵族,于是贵族就恨不得要杀了商鞅,不过等到秦惠文王继位的时候,商鞅变法已经完成,权力已经归到了秦王的手中,于是到了这个时候,商鞅就没有利用价值了,杀不杀他也无所谓了,新上台的秦惠文王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杀了商鞅还能为自己获得更多的政治资本,所以秦惠文王才会杀了商鞅,当然这其中也有一定的私人恩怨,但作为政治人物的秦惠文王,考虑的更多的应该是政治效果。
而商鞅呢?在变法过程中既得罪了广大贵族,也得罪了秦惠文王,还得罪了其他的国家,比如在秦国对外征战过程中,为了使秦军获胜,商鞅还深深得罪了魏国,所以商鞅搞的变法,基本是把所有有权势的人都得罪了一遍,最后自然不会有好下场。
这其实也是改革者的悲哀,改革就是一个得罪人的过程,所以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古代的改革基本都会遭遇失败的原因了吧。
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变法取得了成功,变法给秦国带来了空前的发展,然而,新法的推行大大触动了大贵族的利益。
在变法实施过程中,有一个叫祝欢的贵族杀了人,按新法规定,杀人者必死。官兵捉拿罪犯时,罪犯祝欢早已躲藏起来。后经多方查寻取证,祝欢原来躲到了太子驷居住的地方。商鞅见到孝公,得到处死祝欢的许可。他进一步向孝公指出:“法之不行,自上犯之”,按新法规定,匿奸者与犯法者同罚,太子藏匿罪犯,按理还应处罚太子。但太子尚幼,又是君位之嗣,不可以施以刑罚,因此,应该处罚他的师傅。这样一说,秦孝公口服心服。于是,太子驷的太傅公子虔受到了刑罚处置。后来他再次犯法被处劓刑(割去鼻子)。
秦孝公死后,太子驷继位,是为秦惠王。惠王继位不久,公子虔等人便控告商鞅谋反。惠王本来就与商鞅有隙,于是惠王发了一道诏书,宣布商鞅谋反,逮捕了商鞅。
公元前338年的一天,秦惠王下令,车裂商鞅,但见一声令下,五辆马车绑着犯人的头与四肢朝五个不同的方向拉去。刹那间,商鞅的尸体被撕裂成五块。为秦国变法图强立下了大功的商鞅,就这样结束了他的一生。
应该说,商鞅并不是非常精明的政治家。变法是肯定要得罪权贵的,但绝对不能得罪现实或将来的帝王,商鞅追究过太子赢驷,割掉了赢驷老师的鼻子……,当太子继位后,这种奇耻大辱怎会不报复呢?
商鞅死在乱军捉拿之中,死后尸体被车裂,至于是用五马还是用五牛拉车,那就不得而知了。
商鞅死后,秦国依然执行或基本延续商鞅变法后的治国理念与模式,并为因恨废除商鞅的一系列好政策,秦国因此延续了国家的强大,为将来秦朝统一做好了铺垫。
商鞅变法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一次变法,同时也是影响中国历史几千年来最为成功的一次商鞅,商鞅变法直接让一个地处边陲、不被中原承认的秦国,一跃成为战国晚期最强大的国家,秦国能统一六国,商鞅变法是最大的原因。
都知道商鞅变法,那你知道商鞅变法是为了谁吗?
这很简单,是为了秦国。没错,商鞅变法确实是为了秦国,但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其实只有一个受益者,就是秦国国君,但秦国并不是只有秦王,还有普通老百姓、世袭贵族、奴隶、士大夫等各个阶层,而商鞅变法的终极受益者只有秦王一个人,其他所有阶层都是受到打击的。
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中的所有条款都是以秦王为受益者,比如废除世卿世?制,实行军功爵位制,打破了秦国贵族的铁饭碗,原本秦国贵族只需要是贵族出身就能做官,现在不行了,得有军功才行。
春秋战国时期是贵族政治,只要你有一个好出身,基本上就定格你的一生,贵族之后永远是贵族,平民之后永远是平民,除非天下大乱,或者有人来改变这个出身关系导致的一生格局,而商鞅变法则是彻底打破了秦国的阶层,除了秦王之外,所有社会阶层上升的通道只有军功。
再比如重农抑商,奖励耕织,这是打击最底层的农民阶层,把农民固化在土地上,只让他们种粮食,其他的事都不允许或者抑制,于是农民们除了种粮食,基本上啥也不能做,所以农民的后代永远是农民,不能经营,不能上学,不能从事其他工作,完全被固化。
商鞅变法
再比如强制推行个体小家庭制度,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分家,一个家庭有两个以上的儿子就必须分家,而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大家族所有人都住在一起,分家也就是从商鞅变法开始,这么做有两个好处,一是增加了税收单位,二是避免形成大家族,家族一旦大了就不好管理,这同样打击了那些地方上的豪强地主势力。
诸如此类的改革非常多,到头来你会发现,商鞅变法只有秦王是受益者,秦国是秦王的秦国,而不是其他人的秦国,秦国其他所有阶层都是受打击的,这样一来商鞅变法就触动了社会所有阶层,这是商鞅后来悲惨结局的一个导火索。
秦惠文王
由于商鞅在生前得到当时秦国国君秦孝公的强力支持,所以商鞅变法在秦国无论受到多大的阻力,都被秦孝公压制,不得不说,秦孝公才是商鞅变法能够成功的根本,秦孝公为了让商鞅顺利变法,给了商鞅至高无上的权力,基本连处罚太子的权力,也给了商鞅,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以来,刑不上大夫的观念在商鞅这里被打破,商鞅为了维护自己的变法,除了秦孝公之外,所有敢于反对变法的人都对商鞅处理,连太子都被商鞅处罚,整个秦国还有谁敢跟变法作对呢?
也就是说,商鞅不仅打压了秦国所有阶层,而且利用变法把所有反对的人都进行了处罚,这种处罚小则割鼻,大则斩首,而且商鞅变法从来考虑人情世故,一切以法为准,法家的眼中,只有违法与守法之分,没有好人与坏人之分,也没有人情世故可讲,这在中国传统封建社会中, 完全是不可接受的,商鞅最残酷的时候,一次就在渭河边就斩首了700多名犯了法的人。
秦孝公全力支持商鞅变法
从商鞅的角度出发,他做的没错,只有维护法律才能对法律产生敬畏,也才能让更多人尊法、守法,商鞅甚至创造了连坐制度,一个人犯法,所有关联人物全部受刑,这让秦国百姓之间迫于法律,而阻止别人犯法,既然商鞅的目标性很明确,但在秦国老百姓和贵族们眼中看来,商鞅就是一个天生刻薄的人,只知道用残酷的屠杀让人守法,同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非常刻薄。
所以,《史记 商君列传》中记载商鞅被秦惠文王车裂的时候,秦人根本不可怜他:
商君归还,惠王车裂之,而秦人不怜。
秦人为什么不可怜商鞅?因为除了秦王之外,所有人都被商鞅打击和处罚了,当然没人可怜他了,那么问题来了,秦惠文王为什么要杀商鞅?
商鞅
其实原因也不复杂,你得从秦惠文王的角度出发来考虑问题,秦惠文王作为新一任的秦国国君,杀商鞅无非是就是两个原因:一是权力,二是政治利益。
商鞅在秦孝公时期为什么没人敢动?因为秦孝公给了商鞅百分之百的支持,任何人动不了商鞅,秦国贵族们当然也知道,所以秦孝公在位时,这些对商鞅有仇恨的贵族,不敢有什么想法,当秦孝公去世,新君秦惠文王上台时,这些贵族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向秦惠文王诬告商鞅谋反,这个时候商鞅的命运就在秦惠文王手中。
贵族们只是试探而已,如果新君仍然支持商鞅,他们就只能闭嘴,如果新君对商鞅不满,他们就极力诬告,置商鞅于死地,所以并不只有贵族要杀商鞅,秦惠文王也要杀商鞅,但秦惠文王与贵族们的理由却完全不一样。
车裂商鞅
商鞅在秦国变法几十年,秦孝公给了商鞅至高的权力,商鞅以变法为由,掌控了秦国权力几十年,秦国大大小小的官员有很多是商鞅提拔的,商鞅在秦国的存在简直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种权力对国君来说就是一种莫大的威胁,因为包括秦国国君在内,都被纳入商鞅变法的内容之中,秦惠文王在当太子时,就已经尝试到了商鞅的这种权力,身为秦王,能够允许身边有这样的权臣存在吗?当然不能,只能除掉,这就是权力的游戏。
另一个原因就是政治利益,秦惠文王新君上台,在政治上必须要得到支持,贵族们对商鞅有仇恨想置之死地,并且秦国所有的利益阶层都对商鞅不满,这是秦惠文王看得到的事实,如果牺牲一个商鞅能够换来很多人的支持,这笔政治交易很划算,但同时,秦惠文王也看到了变法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让秦国强大起来,况且还是唯一受益者,所以才做出杀商鞅保留变法的决定,并没有全部接受贵族们的建议,这就是政治利益的妥协。
至于为什么是车裂商鞅这种酷刑?当然是因为贵族们实在太恨商鞅,才决定用最残酷的刑法处罚商鞅,这样他们才能解恨。
变法就如同改革,变法说白了就是利益重新分割:使贫者变富,富者变平,贵者变贱,贱者变贵。正是因为商鞅变法伤害了太多老秦世族的权益,因此商君最终被公子嬴虔污蔑成反叛者,兵败自杀后,老世族仍觉得不解恨,于是将商君尸首处以五牛分尸酷刑,以告戒后来者,切勿变法,切勿取消贵族的特权!
先秦时代,各个诸侯国内部治理也是分封治,除了公室领地外,其它贵族都有封地。这些贵族在他的封地内就相当于国君,有成兵权、有经济权、有继承权、有生杀大权,老世族就相当于国中国,当时各个诸侯国的治理方式也大致如此。商君推行的郡县制改革就是取消这些贵族的封地,全部收归国有,贵族的待遇改为国家按官阶给予相应俸禄,收回贵族的特权,无功不得受爵,有过必然受罚!
商鞅变法受到秦孝公嬴渠梁的全力支持,大部分老贵族都从实权职位退居二线,权力部门都由商鞅的变法派掌控。比如老贵族甘龙就由实际主政上大夫擢升为没有实权的太师,杜挚则由实权下大夫擢升为没有实权的太庙令!商鞅变法使国家由贵族精英统治变成士大夫能人政治,这样权力欲极大的贵族心中十分怨恨!
商鞅治国,依法治国,凡事不能脱离法网,号称“事无巨细,皆有法式”,且刑与赏不区别贵贱,贵族犯罪必罚,平民有功必赏。有功于前,有过于后,不为损刑;有善于前,有恶于后,不为亏法;功臣孝子犯法,以其罪重罚。老世族没有了封地,等同于财富大缩水;老世族没有了官爵实权,等同于不再尊贵;老世族犯法同罪,有功方赏,等于取消了老世族的所有特权!
因此商鞅变法于国有利,于民有利,唯独对世族无利,对五蠹无利。秦孝公死后,老世族纷纷复出,想挟持秦惠文王废除商君新法;同时秦惠文王少时被商君刑治过,且商君功高震主,在朝在野的威望都是空前巨大的,对于秦惠文王的君权是重大威胁。最终秦惠文王支持老世族斩杀商君,又利用商君死后的威望一举铲除所有老而不死的老世族。秦惠文王杀商君而用商君之政,用铁腕护法,确保了大秦六代皆依法治国,商君虽身死但政存,千古之下仅此一人!
历史上的每次变法都是对利益的重新划分,必然要损害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商鞅变法也是如此。商鞅必死的根本原因在于:他的改革变法触动了秦国宗室贵族集团的利益。司马迁也说:“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族多怨望者。”
商鞅(公元前390-338年)本名卫鞅,是卫国国君的后裔,由于封地在商,故称商鞅,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法家,商鞅年轻时胸怀大志,最初在魏国供职未被重用,在秦孝公发出“求能臣辅佐,事成同享江山”的求贤令后进入秦国。与秦孝公大谈王道、霸道和王天下,两人相谈甚欢,在秦国执政19年,使秦国从一个边隅弱国成为强国,并最终助秦建立了秦帝国,实现了华夏民族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
经过前后两次变法,采取废除奴隶制和分封制,颁布垦草令、建立二十等爵制度、奖励军耕、废除世卿世禄制、实行什伍连坐制度等多项战时制度,使秦国富民强军盛,而自秦国以后的汉、宋、明各个王朝均遵从秦制,使华夏民族繁衍至今。
商鞅改革动了秦国宗室贵族集团的利益:
1、政治上商鞅变法加强了中央集权,大大削弱了贵族封地的势力;
2、经济上商鞅变法废除了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使贵族经济收入大幅度减少。
3、军事上建立奖励军功制度,普通百姓通过军功可获得爵位,贵族爵位不再世袭,贵族不建军功,只能失去特权、地位,原来人家爵位是儿子当完传给孙子,子子孙孙无穷尽也,这无疑是压死贵族的最后一根稻草。
4、法律上,实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使当时“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成为了一句笑话。
商鞅变法,使其与当时的贵族成为了仇敌,由于变法得到秦孝公的大力支持,贵族不敢发难,只能隐忍。孝公死后,秦惠文王继位,秦国政局未稳,外敌虎视眈眈,社会矛盾突出,贵族便乘势将商鞅置之死地,赢驷刚刚继位,必须得到秦国老贵族们的支持才能稳住局势,于是他们各退一步,杀死商鞅但不改变变法内容。
同时由于商鞅在秦国苦心经营多年深得下层阶层拥戴,变法成功深得民心,功高震主,秦惠文王也是趁机除掉商鞅,从而稳固自己统治。
公元前338年,秦惠王下令,五辆马车绑着商鞅的头与四肢朝五个不同的方向拉去,刹那间商鞅的尸体被撕裂成五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