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补充: 朋友闲聊时,讨论了一个问题就是:普通人去世后,子孙后代在清明给你扫墓到什么时候就不再去了。
这是一个揪心的问题,昨天是清明节,父亲和叔叔大吵了一架,叔叔对父亲说:你作为长子,你作为大哥,你应该好好反省一下,你退休后给父母上过坟没?给父母烧一张纸没有?
我父亲一下毛了说:你不要给我扯淡,父母在的时候你没陪父母过一个年,你没为父母尽一点孝。父亲去世后,母亲跟着我24年,兄弟七个谁管过母亲?谁有抽空回来看过母亲吗?母亲的零花钱我按时给她,她跟着我吃喝不算!现在父母不在了,你给我说这些?我才退休三年,离开老家三年,以前一直我给上坟,你回去过一次吗?我现在离得远,回不去,你离得近,你就不能回去上上坟?大家的父母,为什么就是长子一个人的责任?父母再世我付出那么多,你们有谁看见的?
叔叔说:本来就是长子应该做的,咱们父母儿孙满堂,去世后连个上坟的都没有,惹人家看笑话!母亲在世的时候,我叫她来我家,她自己不来,能怪我吗?
父亲说:父母去世了怕人看笑话?你对父母的所作所为你闹的笑话还少吗?让母亲收拾东西去你家过来,母亲满心欢喜地收拾和期盼,最后来一句“我家房子太大,母亲住不习惯,再说过年我家的客人都是有头有脸的,母亲老了咳咳吐吐的,怕别人笑话,我没面子”,你说这话想过母亲的感受没有?知道别人咋笑话你吗?你这是人说的话?咱们母亲虽说老了,干干净净的,哪点让你丢人了?父母在世你不孝,你不尽你该尽的责任,父母去世你给我谈这些,做这些没用的给别人看有什么意义?母亲丧礼收的礼节你老婆拿走了,留下人情我一个人还,对于父母我问心无愧,你自己好好想想,不要对我说这些,你没资格。
叔叔一直以为自己权高位重了不起,无论什么事只知道指挥别人!父亲没退休之前在老家时,叔叔自己从来不回来,每次打电话就说:把母亲照顾好一点,身体不舒服及时去医院。母亲想吃啥给她买给她做,叫大嫂用心一点,现在又不缺吃喝,老人根本吃不了多少。
父亲好脾气,叔叔咋说他就咋做,从来不反驳,因为叔叔是我们家的门面。奶奶一直跟我们家,从来没人管过。奶奶去世了,过年过节叔叔给父亲打电话:买点香和纸,还有鞭炮,去给父母上坟,不要忘了!
他自己不回来,坐家里远程指挥,他们不说父亲也会去做,尤其叔叔这样一说,让人心里很不舒服,他自己咋不回来呢?我气得经常骂人!父亲退休后住在重庆,回老家需要八个小时。对于爷爷奶奶上坟的事情,就没人管了。
大家都不管,都认为父亲退休了,有空闲时间,应该父亲回去给爷爷奶奶上坟,他们都没时间,再说不关他们的事。我父亲一直认为:父母在世的时候好好对他们,好好孝敬他们,父母过去后整一些花里胡哨,不切实际的东西没必要,再说去世了无论做啥他们也不知道,死去元知万事空!去世后做啥都是做给别人看的。
再说父亲的腰椎滑脱,根本不能走路,大夫说的只能在家静养。尤其走路疼得钻心。如果回老家坐车又走山路,这对父亲根本不可能,平时在家都很少出门,咋回老家上坟?做为兄弟之间,不能体谅一下别人的难处吗?
作为已故的长辈上坟这件事情,的确是难题,尤其现在的年轻人都离得远,回去一趟真不容易。如果单单为了回去上坟,肯定不现实。不是太重要的事情,没人愿意往老家跑。
上坟扫墓其实是为了缅怀先人,纪念祖先的一种淳朴民风,这种精神是提倡孝道,不忘根本,承担责任,培养子孙后代的孝敬心和感恩心,应该传承下去。不过现在的年轻人的观念比较薄,有的甚至不信这些说法。
以后上坟祭祀估计是没上辈人那么积极了,不上坟不祭祀可以,但是一定要把已故的长辈和先人记在心里,知道祖先的墓地在哪里。说来说去还是那句话:在世的时候多尽孝心,比啥都强!
大约五十年左右,也就是两代人,最多三代人。
因为普通人去世后,他存在人的记忆中的时间,很难超过五十年。
上坟,除了祭祀之外,还有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显示传承。
谁家家坟清明无人添土,寒衣无人烧纸,意味着这脉人断了香火。
所以,古人发迹之后,最先最重要的是回乡祭祖,修坟置地,其次才是盖房置业。就是为了显示这一脉香火鼎盛,人丁兴旺。
在我家乡,无论子孙多有钱有势,地下可以修得万年不破,但坟头必须是土坟,就是为了子孙可以年年上坟添土。
反之,偶有坟头用水泥铸上的,表示子孙基本不会回来。这种坟要么有本家族人看着別被人为毁坏,要么就是有女无子。无论哪种,等子这一辈人故去后,都无人再理会。
为什么说普通人故去,两三代人后,无人上坟祭祀。
因为,过了孙子辈之后,感情淡了。
有孝子贤孙之说,却无贤重孙之语。
哪怕四世同堂五世同堂,现实中大有人在,但当老祖故去五十年左右,再下一代谁会在意?
平民出身的皇帝如刘邦,朱元璋,开国之时,也只追封到祖父一辈,因为再往上,无迹可寻。
普通人故去五十年左右,只余数块残骨,无论祭祀还是上坟都以没意义。
这时,就算有后人有心清明添土烧纸,也不过一锨半锹而已。这时留下的坟头不过尺于高,一个人曾存于人世最后的痕迹。
我家祖上,曾出过知府,时至今日,还有人叫那一片地方为——官家坟。
我年幼时,还经常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来上坟,辈分都高得吓人。
我上小学五六年级时,偶有人来,葬下骨灰,之后,再无人来。
前几年迁坟时,只联系到一家。通过我那位还在世的"老爷″,又联系到天津和山西两脉,但人家都没理会。骨灰之人的孙子都不在了,只怕还嫌弃你多事不该通知。
据说上海和北京还有人,但根本联系不上,只能做罢。
那里如今盖成工厂。
挖地基时,骨灰盒就挖出三四个来,连我父亲都不知道是谁的。只是说,他记忆中还有五六个没挖出来。
盖房那家本来要把骨灰盒随意扔掉,但我父亲出面阻止。最后,随便找个角落,挖机挖了那么一下,统一埋了,然后压平,于今无处可寻。
也算入土为安,然而又有什么意义?
普通人故去,三代人之内有人上坟足够了。
这还是有儿孙的。
有女无儿的人家,等女儿去世后,外孙再多,也无人来祭拜。
说这句话可能会被喷,但这是实话——儿子和女儿的区别就是在于传承,就是有些许区别。
能为死后的人祭祀的,最多是自己子女的这一代,第三代孙辈们能为爷爷奶奶祭祀的,可能不多了,特别去为外公外婆上坟祭祀的,可少則更少。所以说,为父母,几万或几十万买块墓地,根本不值得,一般公墓三十年后无人祭祀,管理者就给拿扔了,想想人这一辈子,争名争利都是往然,伤蛋。
我来回答。
因本人研究玄学多年,有些见解,仅供参考。
普通人一般祭祀到孙子这一辈,如果幼小时曾经得到过爷爷的照顾,就应当有祭祀,一直到老年,自己也成了爷爷了,年老体弱时,就可以停止祭祀。如果孙子是爷爷过世后才出生,根本就没有见过面,也没得到过照顾,就可以不祭祀。
如果是显赫的人去世,生前对家族积累了很多财富,能够福荫子孙,只要家族还在兴旺发展,有能力,也有条件,就不分几代,可一直祭祀下去,直到享尽福荫,家庭逐渐败落,有移居、或背井离乡自行创业,可以停止祭祀。
如果是家庭条件太差,祭祀时间一般维持到二十年,就可以停止祭祀。因为有句俗话,叫做“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意思是二十年后,亡魂已经投胎别处去了,已经不在阴间,可以不再祭祀。
我的答案是:
普通人去世后,多少年后就没有上坟祭祀的了?我认为,以后没有人上坟祭祀的家庭后人很多,并且越来越多。主要原因是:
1、四十多年的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后人希少,有好多家庭子女单身、不结婚无后人;
2、现在多数独生子女意识淡薄,有的根本就没有祭祖的意识,只图享受,没有祭祖的传承担当;
3、国家丧葬墓地的改革,实行火喪、海丧、树丧等方式,小城镇建设发展规划大面积的墓地在消失。由村镇统一规划墓地;
4、大部分农村家庭子女都在城市打工上班养家糊口,有的出国定居,远离家乡等多方面的原因所致。
5、以后能每年清明时节祭祖先人的家庭是有人、有孝心、有传承、有担当的家庭子女。
我来说说自己家的真实情况。
我第一次经历亲人离世,是祖母去世,祖父去世时我尚未出生,所以完全没有印象。有一次父亲拿了一张发黄的旧像片问我能否用电脑修复,我才知道这位穿着中式长袍马褂、方口直鼻的长者是我的祖父。
祖母1983年去世后,葬在附近的坟山上,那时墓地还不用买,可以自己选位置,于是我们选了位于山顶可以望见湘江的一块地方。那时还可以土葬,祖母下葬时,儿孙辈被指点着用衣襟兜上泥土洒在祖母的棺木上,作为第一层盖土,转眼间已经快四十年了。
祖母去世几年后,有一次父亲连续三次做梦梦见祖父来找他,说是要搬家,无神论者的父亲觉得有些心神不宁,连忙坐火车回老家去找祖父的墓地。当时祖父已去世三十余年了(195?年去世),去到那片坟山,真的见到了迁坟启示(好神奇哈),那一片要被开发成住宅区了。
将祖父的墓迁了回来却无法与祖母合葬,因为祖母的坟边已没有空位,短短几年间周边都葬满了,只好在山的另一片找了个位置将祖父下葬了。
父亲七十岁之前,每年清明都会带领我们去给祖父祖母扫墓,七十岁之后,已经无法成行。因为那片坟山不像现在的陵园有规划整齐的道路,埋葬的人多了之后,一个墓连着一个墓,都修着那种水泥围子(用来圈住坟堆),扫墓的人无路可走只好从这个围子跳到那个围子,艰难地向自己家的墓地进发,所以父亲年纪大了之后就无法上去了。
2012年,父母相继离世,葬于当地的陵园墓地,我每年只要回去了就一定会去扫墓,祖母和父母的都会去。而祖父的墓地因为是迁葬,附近又没有明显标志,自从父亲不能上山扫墓之后我就找不到了,所以好多年没有去扫墓了。
让我们回到题主的问题,普通人去世后,多少年后就没有人上坟祭祀了?
笔者认为和以下几点有关:
墓地所在的位置
如果是规划整齐的陵园公墓,基本上只要能行动就能上去,也就是说后代只要还能行走就可以去扫墓,那么以祖辈去世时自己最大35岁算,至少还可以上坟祭祀35至45年。如果是旧坟山,这个时间就会短一些,像我父亲70岁就上不了那个旧坟山了,他给我祖母也就扫了不到二十年的墓,好在我们孙辈还能上去,但以我目前的情况,再有十多年我可能也不敢上旧坟山了,路太难走实在不安全。
后代的多少以及健康状况
人逝去后,如果后代较多,那么上坟祭祀的年限会相对较长。特别是后代健康状况好,并且都在本地,一般都会有几十年。但是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变化,很多人都会离开家乡去寻求发展,或者退休后迁去子女所在地生活,也对持续坚持对先人扫墓的年限有影响。
对逝者的感情和记忆
如果对逝者感情深厚,特别是有过共同生活的深刻记忆,对扫墓会特别在意,会坚持去做。因为父母工作忙,祖母在我11个月时开始抚养我,长大后也一直和祖母同睡一床(七八十年代家里住房条件有限),直到我离家求学。虽然旧坟山行走困难,容易发生跌倒的危险,但我仍坚持去祭拜(但今年因疫情未能上山)。
这样来看能坚持扫墓的一般是到孙辈为止了,因为孙辈以下(重孙辈等)与曾祖的交集不多,记忆多不深刻,再加上生活地的变迁等等,一般一个普通人的墓地有四十到五十年上坟祭祀就算比较长的了。
写在最后:
其实对先人的怀念不一定非要上坟扫墓,也有很多人身后不再留墓而是釆取骨灰洒进江河,树葬等等,都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式。
特别是今年的清明期间,因为疫情的原因,很多人都不能回乡扫墓。而我本人也因为疫情的原因(健康码不小心黄了)回了乡也无法去墓地祭拜,只好釆取了另一种方式,但并不影响我对祖父母、父母的怀念之心。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一代人后基本上就没人管了,孙子辈的在一块的管管,不和父辈在一起的,基本上就不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