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生活百科知识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综合百科生活常识数码科技传统文化互联网健康时尚影视娱乐教育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秀才、举人、进士在古代大概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学历?

提问时间:2023-07-05 12:05关键词:古代,进士,举人,秀才,学历

问题补充: 秀才、举人、进士,如果把秀才比作211本科,那么举人、进士相当于哪类学校的什么学历?

点赞1、抚州市 网友:风凌兮

科举考试是中国文官制度的一个伟大发明。科举考试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人的平等。在科举考试制度被确立之前,普通知识分子的头上,被压上了天花板,他们是没有路子走向仕途的,而那些走向仕途的人,大部分出自高官贵族家庭,他们有时候并不需要什么真才实学,只要有个好祖父好爸爸一个伟大的家族就行。

而从隋朝开始出现唐朝逐渐完备在明清时期走向登峰造极的科举考试制度,一下子就开拓了朝廷选拔人才的范围,让一大批出身寒族但身怀大才的知识分子,通过考试的途径,走向仕途——即使在唐朝前期还没有糊制度,即使在明清科举考试存在着非常严重的无比现象,毕竟科举考试的制度设计,对大多数知识分子来说,是一种平等。

科举考试到了明朝时代,达到了巅峰。下面我们就以明朝的科举考试的制度安排为例,分析一下童生、秀才、举人、进士,他们的水平,与今天我们的大学的学位制度相比,究竟是什么水平。

首先我们讲一下结论,如果不算对自然科学的掌握程度的话,古代科举考试的成功者,远超国内所谓的专家教授博导的水平,即使是进入县学的童生,也远超现在考上985大学的学生。

明朝的科举考试的制度,是对前朝科举考试的集大成,具有完备的人才选拔制度。科举考试大概可以分成以下几个层级。

第一级别是科举考试的预备性考试,叫做童试或者说叫童生试。明朝的全国各地都开设了官方的学校。有府、州、县三级。通过考试招收童生。招收学生的数量极其有限。明朝有规定,府招收40名学生,州30名,县招收20名学生。

刚刚入学的学生,还不叫童生,也就是说还没有取得科举考试的预备资格,只有参加了童生考试通过的,才叫做童生,童生才有资格参加更高阶段的考试。

童生的考试也是层层选拔,先参加本县的考试,考上的才能去参加由知府主持的考试,考中以后才有资格参加岁试,而岁试属于省级考试,考中以后叫秀才。秀才虽然没有资格被授予官职,但在地方上,已经算是很牛的人了,已经可以跻身贵族的行列了,秀才要戴上方巾,这相当于大学的硕士学位帽,秀才可以免除徭役和杂役,而且据说是可以与县官平起平坐了。

范进考上秀才之后,还是那么老实谦虚,他老丈人杀猪的胡屠夫就教训他说,你现在不是平头百姓了,要讲点排场和仪式感了,这说明,秀才的地位已经很高了,要是与现代的官场职务相比,大概相当于处级干部了。

秀才考中以后,每逢三年再考一次,主要是选拔学生参加乡试,考到一二等的学生叫举人,而只有举人才有资格参加更高阶段的科举考试。

这是第一个层次,相当于科举考试的预备性考试,能在这一阶段脱颖而出的人,那绝对是人中的聪明绝伦的人了。

第二个层次是乡试。属于每三年一次的省级考试,考官由中央指派。考中的叫举人。全国录取的人数极少。以明朝的洪武三年为例,当时全国计划录取500名,并且给各省具体的名额。

基本上像河南、陕西、浙江、山西这样的大省,每省不过40名,而像广西这样的文化欠发达地区,只有20个名额。据学者研究,明朝乡试的录取率不到4%。乡试即使考不上,那也是举人了。而举人有资格被授予官职。

据统计,明朝举人被授予官职的,占25.6%。做到知府这一级别的举人,在洪武年间,竟然达1%。这说明,举人的资格,类似于现在的正处或者副厅的级别。

第三个层次是会试。由取得举人资格的学生参加。会试是全国性质的选拔考试,考上的叫贡生,这就意味着可以参加科举的最高阶段考试了,他们可能都是未来风光无限的进士了。

科举考试的最高层次是殿试。由皇帝亲自出题亲自面试亲自选定名次。考到一二三甲的都是进士。这是最难的考试。据统计,整个明朝考了91次,共录取24363名,平均每一次录取267名。

这可是三年一次,要是算上每一年的话,大概每年全国能考取90名左右。考上进士,就意味着可以做大官了,进入内阁甚至做宰相,那时很容易的事。

现在,我们可以比较一下,童生、秀才、举人和进士,相当于现在学历的水平了。

童生是参加了省级考试的佼佼者,属于全省的名列前茅之人,这大概属于清华北大的学霸级。

秀才是全省的学霸中选拔出来的,那就是在清华北大这类学校中的学神级的人物,大概率可以跳级直接去世界最高学府读博士的人。

举人是学神中的佼佼者,属于学圣。大概可以去世界最高学府做研究了,助理教授助理研究员的水平。

进士更是那种学圣之中的学圣了,大概可以直接回国做大学教授博导了,是天才中的天才了。

点赞2、商洛市 网友:願與事違

秀才、举人、进士,如果把秀才比做211本科,那么举人、进士相当于那类学校什么学历?

秀才、举人、进士,在古代是所谓的“功名”,与今天的学历没有可比性。不需要类比。假如把今天的中学、大学、研究生分成三个档次,与古代的三个档次似乎可以对应,但实际情况差别很大。

明史载, 秀才一个县二十左右,政府月供米六斗。举人以上,都有供给。与今天比起来,这差不多相当于准公务员的待遇了。举人考中进士可以做官,少数举人也可以为官,比如历史上有名的海瑞,左宗棠等,都是举人出身。

如果非要把古代这种功名与今天类比一下,举人相当于今天参加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取得报名资格的人。进士相当于,被中央国家机关录取为公务员的人。进士的人数实际上比这要少。一般三年一次科举。取中大约三百人左右。平均一年一百人。

考中进士的人,就可以当官了。他们与今天考上普通公务员是不一样的。他们所当的官是所谓的“朝廷命官”,也就是中央组织部管理的干部。在今天,只有副省(部级)才有资格。

还有一点不同是,今天如果你是一个自然科学方面的博士,可是在古代,你可能连个秀才都不是。因为考试不考。只考四书五经。

总之,古代的功名,与今天的学历没有可比性。不必拿来比较。

点赞3、南阳市 网友:心安勿忘

由于古今制度不同,所以把现代学历和秀才、举人、进士的身份进行比较,就会显得有些不伦不类,如果非要对照参考的话,那么秀才至少相当于现在的普通大学的博士毕业,举人和进士在学历上就无法找到对照参考物了。


古代科举是平民实现阶层跨越的最主要方式,也几乎是唯一的方式。所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读书,高就高在它可以使你摆脱平民的身份,进入贵族阶级,成为“士大夫”的一员。而如果你从事其他行业,无论你挣了多少钱,终究只是一介平民。

科举考试的第一步,是到私塾读书,如果家里特别有钱,也可以请有名望的老师到家中授课,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大多数中等收入的家庭,则是由整个家族统一开设私塾,聘请先生授课,凡是本家族子弟都能免费学习,这就是出身名门大户的好处之一。

读上几年书,觉得自己学得差不多了,就可以去参加考试了。第一场先参加县里组织的考试,叫做县试。考过关的,再去参加府试,由知府亲自主持,合格者称为“童生”。

成为童生之后,就要好好复习,准备不久后举行的院试。院试每三年举行两次,由皇帝任命的学政到各地主考。通过院试的童生都被称为“生员”,俗称“秀才”。

严格来说,秀才算是有了“功名”,也就进入了贵族阶层,拥有很多特权,比如可以免除差徭,见知县可以不用跪、犯了罪在取消功名之前不能随便用刑等等。不过,秀才的这些特权大多是象征意义上的居多,具有实际意义上的很少,并不能给秀才带来额外的经济收入。


我把秀才比作博士,可能有人觉得高了,其实我觉得还有些低了呢。我们国家现在每年大约新产生5万名博士,而清朝268年的时间里,总共才产生了46万名秀才,平均每年一个县才一个名额。

即使刨除人口增长因素,以清朝人口为现在的十分之一计算,秀才的录取比例大约为博士的三分之一,换句话说,在清朝考上秀才的难度,是现在博士毕业的三倍。所以也顺便奉劝某些牛气哄哄的博士,不要太飘了,放在古代,你连个秀才也比不上。

考中秀才之后,不管如何,生活有了基本的保障,最不济的也可以去私塾教书,工资还是能够吃饭的。但如果想要更进一步,那就要继续“深造”了。

深造的办法有两种,一种是进国子监学习。国子监就是国家设立的大学,校长叫做国子监祭酒。不过,能进入国子监学习的秀才,必须是要非常优秀的才行,大部分秀才是没这个福分的,只能苦兮兮地回家苦读。

因为要读书,所以这时候的秀才是不会外出干活挣钱的,除了官府发放了少量银子之外,主要就得靠父母、妻子或者其他亲戚养活。比如,《儒林外史》中,范进在中举之前,就要靠他的老丈人养活。因此,秀才往往被叫做“穷秀才”。


无论是在国子监深造的,还是回家自己读书的,想要再进一步,都必须参加乡试。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大多在秋季举行,所以也称“秋闱”。主考官是由皇帝亲自任命的,以确保公正。

通过乡试的称为举人,举人的第一名称为解元。考中举人是一件很轰动的事情,因为省里会直接派人来通知,很多没出过村的老百姓听说这种事,四里八乡都跟过年似的。一个县能产生一个举人,已经可以算地方官教化有方了。

清朝秀的举人大概有15万人左右,但这是二百多年的综合,算下来平均一年不到六百个,全国共有两千来个县,平均一个县三年才能出一个举人。我想象不出,如今哪个学历还有这么难考,所以找不到合适的参照物。

举人的特权就比较多了,除去秀才有的特权之外,举人还可以享受一定数额的免税。哪怕是没有出仕,没有官身的举人,其免税田亩份额都能有几千亩。所以一旦中举,自然会有人主动投献,为了逃避交税而把土地寄托在举人的名下,当然这其中也少不了举人的好处,真是想不发财都难。

而且举人实际上已经是候补官员,有资格做官了。只是举人的身份还是不够尊贵,只能做县官的副手一类的官员,八品九品左右。不过,这怎么也算是官僚集团的成员了,和普通老百姓区别很大,所以举人也经常被人称为“老爷”。

中举之后,如果就此打住,也能舒舒服服地过一辈子,但既然读了这么多年的书,总是希望还能再进一步,这就要到京城参加三年一度的会试了。


会试一般在春天举行,所以也叫“春闱”,以区别于“秋闱”。会试一般由当朝学术水平最高的四位大臣担任主考官,并且在考试前由皇帝亲自任命,所有有举人身份的都可以参加考试。

会试考中的称为贡士,第一名叫做“会元”。会试是不排名次的,所以只有考中和考不中之分。但通过会试的贡士还要接着参加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

殿试由皇帝亲自出题,亲自监考,考完之后进行排名,但是所有殿试的人都不会被淘汰,统统录取为进士,所以也可以说通过会试,成为贡士后基本上就是进士了。

排名是分三等,第一等为一甲进士,共三人,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第二等为二甲进士,约占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剩下的为三甲进士。


一甲进士三人立即授职,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

二、三甲进士如欲授职入官,还要再考一次,综合前后考试成绩,择优入翰林院为庶吉士,即俗称的“点翰林”,其余分发各部任主事或赴外地任职。

换句话说,进士中成绩好的,直接就成了皇帝身边的近臣,最差的也外派干个县官,至少七品以上,主政一方。只要中进士时的年龄不是很大,十几二十几年混下来,到退休怎么也能熬个知府以上的官职。

所以进士就是真正的大老爷了,而参加会试的举人们也个个都是潜力股,就算不肯靠前讨好的,也决不能得罪,谁知道这个举人下一步会不会成为进士,甚至成为状元呢?

那么考中进士有多难呢?清朝总共录取进士26000多人,平均每年不到一百人。如果清朝人口按4亿计算,那么成为进士的几率约为四万分之一,自己想象一下有多难。此外,成为状元的几率,大约还要再乘以三百倍。


综上所述,古代科举制度,是一条平民变成贵族阶级的通道,但却是一条非常狭窄的通道,通过的几率极低极低。而现在的教育体系,则是让人们接受更加专业的知识,两者之间完全无法比较,现在学历无论多高,都得自己工作挣钱了,都是平民。但如果就考中的难度来说,秀才大概相当于博士,举人、进士在现在找不到参照物。

点赞4、贵港市 网友:苍凉满目

秀才、举人、进士在古代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学历?

提到高考,不禁让人想起了古代中国的官员选拔制度“科举制度”。

在现今社会,高考是我们上大学必经历的一件大事,换句话说高考不仅人生中的一个重要的分水岭,还是国家选拔人才的一种制度,古代也是一样,也有选拔人才的制度,就是科举制度。

对于古人来说,能参加科举考试就是特别光荣的事。只要参加科举通过层层选拔,那就是鱼跃龙门。

那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秀才、举人、进士相比现在大致是什么学历。

科举制度

科举考试为四个等级,分别是“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1)在没通过院试前这部分读书人称“童生”“童子”。考中称“生员”“也就是“秀才”。

(2)乡试是每三年考一次,只有通过院试的秀才,才有资格参加三年一次的乡试,诺是考过则为举人,第一名为解元。比如唐伯虎:

(3)通过上面的流程图我们知道要想参加会试那肯定都是乡试的基础上来开展的。会试是乡试第二年春天,在京城礼部官衙考试,考中后称“贡士”,第一名为“会元”。

(4)殿试是皇帝亲自主持考试,考中就叫进士。毫不意外只有“贡士”才有资格参加。殿试分三甲。也就是我们通常在电视剧里常听到的进士及第。第一名为状元,二名为榜眼,三名为探花。

(殿试)

当今高考制度

学前教育——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 大学四年 (大专三年)

从以上科举制度和当今的高考制度来看,我们知道高考只是选拔人才进入大学一种考试制度而已,就算是高考状元的身份就是大学生。

而参加科举考上了进士状元,可以说你的人生就要开挂了。古代的科举制度是不限学历就可以参加的,只要你认识字就可以。

在古代读书不是人人都可以书读的,大部分穷人的孩子是不能读书的,读书也只是权势的人家才有的读,他们会花钱请科举落第的秀才或者童生来担任老师,想一下当今社会不是至少也是大专生才可任教小学教育,那么这里的“童生”就好比一个学历为大专的人而秀才也至少是现在的本科学历。

在古代如果考中秀才,那么还会有一些政治权利。他们见到一些官员可以不用下跪的,甚至免役、免交公粮、免刑等等,这些都是现在的高考学生没有的。如《武林外传》中的吕秀才。

考中秀才是不能当官的,只有考中举人才有机会做官,而且是能做一个地方的小县令、县丞等,相当于现在的副处级。

和现代的官职来说举人就相当于是考上清华北大的一样,举人可以享受国家补贴的津贴。但是很少有举人可以做大官。

进士,也被称为天子门生。他们多数会被留在京城,留在皇帝的身边,有幸进入翰林院的,那就是专门为皇帝服务的,并且升迁的机会很多,更有机会可入阁拜相。

据资料显示,从公元1645--1905年科举考试,清政府一共录取26849名进士。

其中顺治三年录取449名进士,是为人数最多的;人数最少是在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录取了83名进士。

那么在清朝长达268年的历史上,清政府共举行了112次殿试,总的才录取26849人,那么就是平均一次才录取200多名进士。所以只要考上进士就相当于考上正处级干部一样,和博士导师差不多。

歪眼小史工作室

文:小土豆

点赞5、中卫市 网友:御凌风

古代的秀才、举人、进士单以现在的学历并不能完全对应,如果一定要来个简单粗暴的对比,我觉得以现在的学历加资格认证还有点差不多。

秀才对大学本科+教师资格证。

秀才跟大学生一样曾经很吃香,宋朝以后慢慢就不行了,国家不包分配,年轻的可以继续考学,上点年纪家境差点的就去当老师挣钱养家糊口了,政府也给发点数目有限的钱粮,免租免徭役,见官免跪,算是政治待遇。每年一个县能考上五六个、十来个,好像跟现在清北上复录取数差不多。其实难度没那么大,因为那时候文盲多,每个县每界考试一般只有百十人参加,相当于两三个班的考试规模,跟现在一个县几千人竞争的高考不可等量齐观啊!

举人对硕士+公务员考试录取

考中举人就可以做官了,但仕途有限,基本就是县里当到局长,省里部里当个科长处长什么的。跟现在通过公务员考试在政府机关任职有点像,真要想当县长省长部长,就要继续去考进士。秀才考举人有个初选,不是都能参加,根报名公务员考试也有资格条件差不多。每三年到各省城集中进行一次考试,大约每个省参加考试的有三五千到一万多人的规模,跟现在一个县高考规模差不多大,总数录取几十到一百来个。这种考试还是像高考,录取难度感觉真跟现在上前十的名校有一拼了,但因为多数都是复读生,机会会在一次又一次的科考中能不断放大一点。

进士对博士+中央党校进修班结业。

进士也是三年一考,举子们都可以参加,每次全国录取二三百不等,跟现在全国的高考状元每三年二百来人接近,总数大约是占举人的四到五分之一,所以只要考中了举人,再考个进士的难度就绝没有现在高考状元的这么大,而且文科考试不像数学有标准答案,考试名次也有运气的成分。考中进士就直接上岗县处级,个别优秀的还可以进身中央部委。与之相比,现在提拔同级的干部可能更需要看工作业绩,就是有一个博士文凭也不具备普通干部的任职资格,如果外加中央党校进修班的进修经历,可能还有点戏吧?

总体讲,感觉科举是不能跟现在的教育体系对应的,这个制度跟现在国家公务员选拔同样是选拔政府管理人才。但是因为其科目设置太单一,跟现在的选人用人考察监督培养体制相比差之千里了。

点赞6、佛山市 网友:紅太極

在古代,秀才也是功名,在县里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同时还可以见官不跪,受审不用刑,更加可以免除劳役赋税。如果无法更进一步,那就可以到当地私塾、学校当讲师,生活也可谓衣食不愁。如果能考取更高层次的功名如举人、进士那真的就是光耀门楣的行为了。或许这里就有人心里有了计较,自己的学历在古代算是什么功名呢?

秀才:清华北大高材生

以清朝为例,据统计满清260多年的历史里,人口总数大概4亿左右,总共才46万左右的秀才。这就很能说明问题。我们现在每年全国大学生招生估计40到50万左右,清华北大每年大概在全国招生4000人左右,按照比例来讲,也就只有清华北大的高材生才勉强算是秀才。

现在高考还有标准答案,不看长相,几乎可以算得上是公平的考试。然而在古代不行,有的考官对书法还有喜恶之分,甚至连名字都可能成为自己名落孙山的原因,关键还在于考试结果没有标准答案,一般都是一篇文章,以清朝为例,就是八股文。所以很多人都给主考官送礼,乞求混个秀才的功名。所以在古代的秀才跟现在的清华北大学霸们估计是同一起跑线。

举人:博士

明清两代每隔三年在各省的省会城市举行乡试,而参与者就是各个区域的秀才。清朝一共才15万左右的举人,可见其技术含量需要相当的高了。从比例上来讲,硕士研究生估计还不够举人,应该是博士,甚至是副教授才能勉强算举人吧。

此外明清时期的举人,回到当地也是可以轻轻松松做副县长之类的。这个时候举人兜里面的钱就渐渐多了起来,因为送钱的人多了,有钱的怕有权的,这个不管什么时候都适用。

进士:两大科学院的院士

进士是需要由皇帝亲自面试通过。进士是由举人经过会试考中者为贡士,由贡士经过殿试录取者为进士。这里有一个数据,每三年只有300个人能中进士。而据2017年11月官网显示,中国科学院有院士800人,中国工程院共有院士882人,加在一起,共1682人。考虑到中国现在大约14亿人口,按照比例,进士估计相当于现在的两院院士了。

在中了进士后,综合能力最差的都可以做个县令,但是一般的进士哪怕最后进入不了最核心的圈子,但是再怎么差,也能混个五品知府,也就是现在的市长。如果能力的强的,混个巡抚,成为封疆大吏也是很容易的,就相当于现在的省长。总的来说,中了进士后,基本上都是平步青云,三代享福。

当然这里只能简单将秀才、举人、进士做了类似的比较。科举主要的结果是仕途,而现在的学士、博士、院士往往只是指学历,并不能代表权力。现在的文凭和学历,不能完全代表能力和水平,但基本上还是较为科学、客观、综合,全面地体现了一个人的素质,比起古代只用一篇命题文章觉得一生而言,是比较理性的。

用现在的学历比较古代的功名,确实太过草率,千万不要小看古代科举的分量。但庆幸的是,现在学历上并没有阶级之分,它只是代表你的个人能力,这是作为中国人的一种幸福。

点赞7、崇左市 网友:泛起酒窝

如果说秀才相当于现如今的985、211大学的学历,那么举人便相当如今清华北大的学历!古代秀才更比当今的博士录取率还要低!

今年的高考,由于疫情原因延迟至7月,相信现如今的许多高三学子,都保持着“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状态。的确,对于现如今的社会来说,学历是其踏入社会最重要的一块敲门砖。

其实,在中国古代学历也同样重要。如果一个人考中进士,那么他的人生便会发生改变,甚至改变自己的命运。

相信大家都比较好奇,现代社会的大学本科、硕士、博士和中国古代的秀才、举人、进士之间,是否等同呢?

实际上,类比至中国古代的学历,大学本科根本不值一提,甚至就连清朝时期的秀才,录取率比现代社会的博士生的录取率还要低。

首先我们来介绍下发展至明清时期,最为完整鼎盛的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广大学子读书的第一个标签叫做童生。

《明史·选举志一》:“士子未入学者,通谓之童生。”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准备投身科举,一步一步往上爬,那么他的身份便是童生。在现代社会中,这就相当于我们步入小学,开始学习功课。

童生在通过了县试、府试、院试后,便会成为秀才。或许在寥寥次数中,你感觉不到从童生变为秀才的艰难,而实际上,很多人一辈子都仅仅只是一名童生。根据史书记载,在清朝道光时期,广东省曾经出现过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参加院试的事例。

在众多影视剧中,秀才的形象都是白发苍苍的。秀才在古代社会的等级要高一些,他可以享受普通读书人没有的特权。比方说,看见知县可以不用下跪,还能免除徭役,更不能被随便用刑等等。

也许有人会认为,那秀才是不是相当于现代社会的大学本科呢?其实不然,我们通过一组数据可以看出,现如今中国每年录取的博士生约为7.5万人,约占中国总人口的1/20000。而在晚清时期,录取的秀才大约为2万人,约占清朝总人口的1/15000。

很明显,晚清时期,秀才的录取率比现代社会的博士生还要低。也就是说,考中秀才对于古代人来说,是十分艰难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影视剧中,有的秀才是白发苍苍的老人形象。

在明清时期,每三年会在省城举办一次乡试。值得注意的是,只有秀才才有资格参加乡试。在乡试金榜题名的人,会被称为举人。而举人的社会地位,要更高一些。这意味着他不是普通百姓。

如果说秀才相当于现如今的985、211大学的学历,那么举人便相当于如今清华北大的学历。

一般而言,举人会担任地方官员,比如县令等等,这就相当于现代社会的县委书记。如果想要担任更高级的官员,则需要再次参加考试。同样每三年举办一次,考试的名称被称为会试。

值得一提的是,不仅举人有资格参加会试,就连那些曾经落第的举人也有资格。也就是说,参与会试的人数会更多,而通过考试的人,则寥寥无几。

那些有幸通过会试的考生,则被称之为贡士。接下来,他们会有一场更为重要的考试——殿试。

殿试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等级最高的考试,通过的人被称为进士。殿试结束后,通过考试的前三名,则分别被称为状元、榜眼、探花。此时,这些辛苦一生的读书人,才算真正达到了人生巅峰。

虽说现代社会都将高考中的第一名称之为状元,但实际上,中国古代的状元并不是指学历,而是排名成绩的一种称谓。

如果将古代的状元与现代社会的学历进行对比,状元就相当于参加中国公务员考试,并且成为第一名的人。按照现代社会的官职比较,根据朝代不同,有的相当于副市长,有的相当于县长,甚至还有的相当于如今社会的省长或省委书记等。

科举制度自隋朝开始实行以来,从中经历唐、宋、元、明、清各代,直到1905年废除,历经近1300年。这1300年,参加科举考试的学子数不胜数,但最终夺得状元头衔的,却寥寥无几。

在封建社会,文人都把考状元作为跻身仕途的唯一途径。“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句话不知道激励着多少学子熬夜苦读,悬梁刺股。“状元”一词也成为古代封建时代荣耀和显赫的代名词!

他们只有不断地读书,甚至熬白了头才能收获功名利禄。

相比现代社会,对于莘莘学子来说,则是极其公平的。每个孩子都有九年的义务教育,经过了严格的高考,成绩优秀的人则可以考上大学,继续钻研学术;而成绩偏差的人也可以去大专学习技能,造福社会。

但说到底,学历仍然是当今社会最为重要的路径。所以广大学子,我们还是要好好学习,毕竟学历是改变我们人生最简单的一条途径。

参考资料:《明史·选举志一》《科举制度的发展与演变》

图片源于网络,侵权请告知删除!

点赞8、梅州市 网友:捧花为你

不是这样看的,区别很大,
明清时期,秀才亦专用以称府、州、县学生员。

乡试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凡本省生员与监生、荫生、官生、贡生均可参加,

逢子、午、卯、酉年为正科(三年一次),遇庆典加科为恩科,考期在八月。各省主考官均由皇帝钦派。

乡试放榜日期在农历九月上旬至中旬,此间正是桂花开放季节,所以乡试放榜也叫“桂榜”。

考中称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第二名称为亚元,中试之举人原则上即获得了选官的资格(范进中举,就是可以为官了)。

凡在乡试中式者均可参加第二年在京师举行的会试。又称「礼闱」、「春闱」,考三场,每场三日。放榜时正值阳春四月,杏花绽放,故称称“杏榜”。会试放榜,可谓“杏榜题名”,得中者就是“贡士”,杏榜的头名就是“会元”。

会试在北京内城的贡院举行。会试的主考官4人(明代为2人)称总裁,以进士出身的大学士、尚书以下副都御史以上的官员,由部都请派充。

会试揭榜后,中式者于下月应殿试,在紫禁城内的保和殿应试,考官为皇帝。复试后,于四月二十一日应殿试,也在保和殿,因为皇帝监考,故为“天子门生”。

明清殿试后放榜,钦定御批一甲第一、二、三名即为状元、榜眼、探花,一甲三人称“进士及第”,又称“三鼎甲”。二甲若干人,占录取者的三分之一,称“进士出身”,二甲的第一名称传胪。三甲若干人,占录取者的三分之二。最后由填榜官填写发榜。

一甲三人立即授职,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二、三甲进士如欲授职入官,还要在保和殿再经朝考次,综合前后考试成绩,择优入翰林院为庶吉士。即俗称的“点翰林”,其余分发各部任主事或赴外地任职。

如果硬要类比的话,秀才只能相当于高中生,有参加全国考试的资格,如果公考的话,最多相当于大专学历,

举人相当于大专以上学历,且公考通过的人,有当官的资格,有功名在身,见官可以不跪,还可以在当地县衙谋个差事,

进士相当于选调生,或者清北的博士,出来就是官员了,是皇帝的亲儿子,重点培养的后备人才,未来的省 部 级。

点赞9、徐州市 网友:屍姬¢

秀才相当于985、211大学研究生。有前途没前途看个人命好命坏。

举人相当于清华北大博士生。举人当官可以做县丞,副处,清华北大博士中央选调生可以做副处。

进士一般选派即县令(正处),可谓一步登天,从寒门学子一下成为统治者。状元榜眼探那更是人生高压电。现在没有什么学历可比。

科举考试有多难?看看<范进中举>就蛋疼。范进从帅哥一直考到老年才中秀才(51岁进秀才,古人说人生七十古来稀啊),54岁中举人。你想想科举考试有多难?

考什么?明,清朝就考四书五经。就如范进,那是年年补习,届届重考,从少年帅哥考到白发老年,才中的秀才举人。那些新生应届生如何跟这些油锅里十八滚的人玩文章?

现代人想想,真是情何以堪!

知识推荐

八哥问答——日常生活学习知识分享。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669@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7808号-3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Copyright 2023 www.1260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