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补充: 李世民为帝之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对内以文治天下,虚心纳谏,厉行节约,劝课农桑,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承乾是嫡子,又是长子,无论“立子以嫡”,还是“立嫡以长”,他都天经地义地是太子。可惜这位太子,形象不佳(有足疾),表现也不好(瞎胡闹),后来索性在汉王李元昌和宰相侯君集的煽动下谋反,事败被废为庶人,再也做不成皇帝梦了。","皇四子魏王李泰。李泰比承乾小一岁,相貌英俊,聪明好学,端肃多才,在太宗看来,是一定能成为一个有道明君的","为什么要把皇位传给体弱多病的李治,导致大权旁落,武后执掌大权
唐太宗李世民一共有十四个儿子,分别是李承乾、李宽、李恪、李泰、李治、李愔、李祐、李恽、李贞、李慎、李嚣、李简、李福、李明。
这其中,长孙皇后生下三个儿子,即大儿子李承乾、李泰和李治,他们三个人是嫡子,真正有资格竞争皇太子。
先说一说李承乾。
唐太宗李世民登基的时候,大儿子李承乾只有八岁,被立为皇太子。
幼时的李承乾聪明可爱,唐太宗对他异常宠爱,早早让他学习处理政事。但是李承乾年纪越大,毛病越多,声色冶游,无所不好,做下的荒唐事数不胜数。
对于那些反对自己的人,李承乾深恶痛绝,说:“将来我做了皇帝,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谁再敢拦我、劝我,我一律杀掉。杀他五百人,就再没有人敢说三道四了。”
唐太宗选择于志宁担任太子左庶子,李承乾平时的言行不合礼度,于志宁专门写了二十卷的《谏苑》,唐太宗看了很高兴。于志宁劝谏太多,终于把李承乾惹恼了,他找了两个刺客,一个名叫张师政,另一个名叫纥干承基,让他们去把于志宁杀掉,结果于志宁躲过一劫。
皇太子李承乾的不轨图谋能够被父皇发现,是受了弟弟李祐的连累。
齐王李祐是唐太宗李世民的五儿子,被封为齐王,兼任齐州都督,贞观十一年前往藩国就任。
贞观十七年,李祐谋反,失败之后被赐死在内侍省。在调查和清算李祐的过程中,牵扯出那个纥干承基。在审讯时,纥干承基供出一个骇人的内幕:原来皇太子李承乾也在策划篡位!
李承乾贵为皇太子,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为什么图谋政变?这与他的同胞弟弟李泰有很大的关系。
李泰,字惠褒,被封为魏王。李泰很有文才,曾经主持编写一部《括地志》。唐太宗对李泰另眼看待,他的地位比较特殊,各方面享受的待遇都和皇太子一样。
李泰很胖,腰围硕大,唐太宗特准他可以乘坐小车进入宫中,甚至还想让李泰住进武德殿,魏徽认为不妥,唐太宗只好作罢。
性情耿直的禇遂良也认为,皇太子和各位皇子的名分应该确定清楚,这一点非常重要。对此唐太宗深以为然,说:“我已经五十岁了,身体越来越差。皇太子之外,还有弟弟和儿子五十多人。如果皇家的内部事务处理不好,轻者骨肉相残,重者社稷倾亡。”
看来,唐太宗在这方面的认识非常清醒,问题在于,他无法管束自己的几个儿子。
魏王李泰的名望高,人缘好,又很受父皇的宠爱赏识,自然会对太子之位生出想法,这在当时几乎是公开的秘密。韦挺、杜楚客、驸马都尉柴令武和房遗爱等人在李泰周围形成了一个小集团。
这些都让太子李承乾感受到巨大的压力和威胁。李承乾的腿脚不好,走路不太利索,很担心自己被李泰取代。二人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
此时发生了一件插曲,李承乾身边养了一个娈童,唐太宗知道之后大怒,把相关的几个人全部杀死。李承乾极度伤心,一连几个月不去上朝。他认为一定是李泰在背后做了手脚。如果能把李泰杀掉,既为心上人报仇,顺便又除去自己的竞争对手。
李承乾派出封师进、张师政、纥干承基三个刺客去谋杀李泰,没有成功。于是又与汉王李元昌、兵部尚书侯君集、左屯卫中郎将李安俨、洋州刺史赵节、驸马都尉杜荷等人秘密商议,准备发动政变。
因为纥干承基,李承乾的图谋暴露,皇太子地位肯定是保不住了,问题是挑选什么人来取代他。
唐太宗一度倾向于魏王李泰,朝廷中岑文本、刘洎也公开提出这个建议。唐太宗还把这种想法当面告诉了李泰。李泰扑进唐太宗怀里说:“今天是我的重生之日。我只有一个儿子,将来我死的时候,要把他杀了,然后把皇位传给弟弟李治。”
褚遂良不以为然,说:“魏王的想法不成立,天下怎么可能有这种事?当初陛下立承乾为皇太子,却在承乾与李泰之间犹移不定,嫡庶不分,造成的混乱一直沿续到现在。如果陛下一定要立李泰,请先妥善安置好晋王,才能保全他们。”
唐太宗听了褚遂良的一番话,哭着说了三个字:“我不能。”
选择李泰的另一个障碍是长孙无忌,在两个亲外甥当中,长孙无忌倾向于晋王李治。但李治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弱点,就是性格过于柔弱。
李泰知道舅舅长孙无忌不站在自己的一边,直接去找弟弟李治,话里隐含威胁。李治因此整天忧心忡忡。唐太宗询问缘由,明白李泰也是一个冷酷之人,一旦他得到至尊的地位,只怕没有李治的活路。
据说此前在太原发现了一块奇石,石头上面自然形成了三个字“治万吉”。唐太宗把这看成是一份图谶,转而又想立李治,犹豫不定。
有一天唐太宗单独把长孙无忌和李勣几个重臣留下来,商量皇太子的事。唐太宗伤心地说:“我有三个儿子,一个弟弟。究竟选择哪一个做皇太子,还不能确定,我的心中没有依靠啊。”
说罢,唐太宗一头扑到榻上,拔出腰间的佩刀,对准自己就要刺下去。众人一齐跑上去抱住唐太宗,用力把佩刀夺下来,问他为什么要做这种傻事?不就是要立皇太子吗?他想立哪一个?
唐太宗心目中其实早有了合适的人选,说:“我想立晋王。”
长孙无忌第一个表态:“尊旨。谁有异议,斩!”
长孙无忌一开口,没有人再敢说一个“不”字,况且这个选择本身也没有大毛病。唐太宗等的就是这句话,立刻转头对晋王李治说:“你舅舅答应立你为皇太子,还不快谢谢他!”
于是晋王李治被立为皇太子,长孙无忌为太子太师,于志宁被派到李治身边,依然担任太子左庶子。
黄永年先生曾经撰文认为,李承乾和李泰被放弃,最大的原因是他们触犯了李世民的大忌,就是两个人都结成了自己的朋党集团,威胁到了李世民自己的地位。当年李世民能够夺取皇位,正是得益于这种小集团。
而晋王李治没有结党,只是因为他年纪比两个哥哥小了许多,还不具备相应的野心和能力。
那以后,唐太宗对皇太子李治不太满意,又想改立李恪。
李恪在兄弟当中排行第三,被封为吴王。他的生母杨妃是隋炀帝的女儿。李恪虽然是庶子,但血统高贵,在大臣与百姓中间名望很高,而且擅长骑射之术,文武双全,各方面很像自己的父亲。
唐太宗打算改立李恪,长孙无忌坚决不同意,说:“李治性格仁厚,是守成的君主。凡事最怕举棋不定,皇储大事,尤其忌讳反复。”
唐太宗明白,长孙无忌代表的外戚集团势力强大,只好放弃李恪。
皇权斗争中的失败者,性命往往比平民更脆弱。贞观十九年,庶人李承乾死在黔州。
李泰先是被改封为顺阳王,关押在将作监,以后又被责令离开长安,政治生命到此结束。唐高宗永徽三年,李泰死在郧乡,时年三十五岁,死因不详。
在处理房遗爱谋反案的时候,长孙无忌趁机把李恪归入案中,判他死罪,以绝后患。
李世民传位给李治一事,实在是昏招,毛主席曾评价李世民说,聪明一世,懵懂一时。充分说明李世民在这件事上简直太糊涂。
自从太子李承乾被废之后,太子之位空出来,当时有3个人选,分别是濮王李泰、晋王李治、吴王李恪,而太子之位的争夺分2个阶段。
第一阶段:李泰VS李治
当时有两股政治力量在角逐太子之位,一方是以岑文本、刘洎为首支持李泰,另一方以长孙无忌、褚遂良为首支持李治。
本来李泰最开始是占优势的,唐太宗甚至都亲口答应让他当太子的,可李泰实在是太年轻,干了一件事情,触到了唐太宗的底线和忌讳,就快到手的位子一下就丢了。
李泰这人十分聪明,结交了不少文人学士,名声也不错,而且唐太宗过度宠溺他,因此,李泰十分自信地认为太子之位非自己莫属。
有一次,他在皇宫给李世民请安时,干脆就撒娇卖萌,并当场表示:如果传位给他,将来他会杀了自己的儿子,把皇位再传给晋王李治。
因谓侍臣曰:“昨青雀自投我怀云:‘臣今日始得与陛下为子,更生之日也。臣唯有一子,臣百年之后,当为陛下杀之,传国晋王。’父子之道,故当天性,我见其如此,甚怜之。——《旧唐书.褚遂良传》
李世民深受感动,当即表示要立他为太子,这算是得到口头承诺了,但李世民又把这事给褚遂良说了,褚先生作为旁观者,比较清醒,给太宗泼了冷水,李泰会杀自己儿子,然后再传位给晋王?这种鬼话能信?
同时暗示李世民:要是李泰登基,很有可能杀了李治!
遂良进曰:“陛下失言。伏愿审思,无令错误也。安有陛下百年之后,魏王执权为天下之主,而能杀其爱子,传国于晋王者乎?陛下昔立承乾为太子,而复宠爱魏王,礼数或有逾于承乾者,良由嫡庶不分,所以至此。殷鉴不远,足为龟镜。陛下今日既立魏王,伏愿陛下别安置晋王,始得安全耳。”太宗涕泗交下曰:“我不能。”——《旧唐书.褚遂良传》
要知道,李世民得皇位是通过政变,杀兄弟得来的,他自己是非常忌讳这种事情发生的。因此在选择继承人的时候,考虑的核心要素就是确保这几个儿子将来不会自相残杀。
世民兄当场醒悟,冷静下来,觉得这事儿不靠谱!太子之位又悬而未决,但毕竟李泰是得到口头承诺的,而且李世民很宠溺他,如果再进一步打消他的疑虑,是完全有可能拿到位子的。
但是,李泰在这时候干了一件蠢事,把就快到手的位子弄没了。
他跑去吓唬晋王李治,因为李治跟李渊的第七个儿子汉王李元昌关系很好,李元昌曾经建议废太子李承乾兵变谋反,事发被赐死。
李泰就拿这事儿吓唬李治,说:你跟李元昌关系这么好,当初他谋反的时候,你难道没有附从吗?
这话一出,本来就很懦弱的李治被吓得小脸煞白,天天惶恐不安,要知道参与这种事情是杀头大罪,虽然李治没参与过,但要是有人这么诬陷他,他百口难辩,咋办?
这事儿很快被李世民知道了,他非常震惊,因为这件事传达出来的意思很简单:李泰要干掉李治,至少可能性很大。
因语晋王:“尔善元昌,得无及乎?”——《新唐书.李泰传》
李世民还没死,他就敢这么去搞自己兄弟,这要是将来把皇位给了他,岂不是要直接把李治干掉?兄弟相残的悲剧又要上演?
就在李世民开始动摇改立太子的时候,废太子李承乾非常及时地上来补了一刀,让李泰从此与太子之位彻底无缘。
他跟李世民说:我已经贵为太子了,还能有什么奢求?就是因为李泰想谋害我,夺取太子之位,我才与朝臣一起谋求自保之道,现在立他为太子,恰好落入他的圈套。
承乾曰:“臣贵为太子,更何所求?但为泰所图,特与朝臣谋自安之道。不逞之人,遂教臣为不轨之事。今若以泰为太子,所谓落其度内。”——《旧唐书.李泰传》
这两件事给了唐太宗极大的震撼,他开始反复思考该如何避免手足相残的悲剧发生,最后得出结论:传位给李治,则可避免!
于是懦弱的李治因为仁慈,得以当上太子之位!
第二阶段:李治VS李恪
李治当太子这事儿虽然定下来了,但传位这么大的事情,要慎重,因此还要考察一下李治。
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李世民发现李治的性格十分懦弱,而且太过于循规蹈矩,实在不是一个当皇帝的料,于是,李世民又开始犹豫了。
他在思考,如果李治不适合传位,还有哪个儿子能当大任,又能避免手足相残的悲剧呢?这时他突然想起了吴王李恪!
李恪,是李世民的第三个儿子,母亲是隋炀帝的女儿杨妃。史书上说他:善骑射,有文武才。因此:名望素高,甚为物情所向。
李世民因此常对人说:英果类我!也就是觉得这个儿子是最像他的。甚至把当时城市规模仅次于首都的益州封给他治理,作为藩屏,拱卫国家,十分倚重这个儿子。
当看到李治实在不适合传位后,李世民觉得李恪是最合适的人选,于是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朝廷重臣。
前文已经说过,长孙无忌和褚遂良是支持李治的一股政治势力,而且李治的母亲是长孙皇后,李恪只是杨妃的儿子。
长孙无忌是李治的亲舅舅,而李恪跟他没半毛钱关系,因此,李恪这时对他来说,是一个威胁,于是强烈反对李恪当太子。
他对唐太宗说,李治性格仁厚,是难得的治国之才,现在举棋不定,很容易招致祸事,加上长孙一伙人又是重臣,他们的意见直接促使李世民放弃了立李恪为太子的打算。
后来,李治登基后,长孙无忌又陷害李恪参与谋反,导致李恪被杀,之后武则天与长孙无忌斗法失败,被诬陷,自尽而死。
史书上多认为,长孙无忌当初陷害李恪致其死,他自己后面又被人诬陷而自尽,实在是应得的报应,当初诬陷别人,今天也被别人诬陷,苍天不曾饶过谁。
后面李治成了太子,再后面懦弱的李治被武则天夺走了权力,整出了二圣临朝的历史奇观!
因此,毛主席在读到《新唐书.李恪传》时,曾批注道:李恪英物,李治朽物,知子莫若父。然卒听长孙无忌之言,可谓聪明一世,懵懂一时。
烟郭说
李世民常说李恪类我,是最像自己的一个儿子,同时他也清楚李治性格太懦弱,循规蹈矩,不适合做皇帝,可以说,他对自己的这俩儿子是十分了解。
但即便是这样,他还是听信了长孙无忌之言,立李治为太子,实在是糊涂的一招。李治太过仁慈,是个好人,可好人是做不了皇帝的,李世民也十分清楚,却要选择李治。
最后李治终于还是在自己的性格上栽了跟斗,武则天强势,李治懦弱,故而武则天比他更有主见,懦弱的李治被强势的武则天一步一步地拿走了天下大权。
由此引发中唐政治动荡不安,武则天在时,对李唐宗室痛下杀手,晚年又发生神龙政变,没多久又发生唐隆政变,接着又是先天政变,经常政变,没安稳过。
唐太宗的首任太子是李承乾,年幼时,李承乾非常聪明,深得父皇欢心。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纵情声色,堕落为纨绔子弟,日渐失宠。太宗越来越喜欢魏王李泰,李泰也积极运作,结党营私,有夺嫡之志。为了不成为废太子,李承乾联合侯君集等人阴谋叛乱,却计划泄露,被李世民废黜。
太子落马后,一个问题摆在了李世民面前:下任太子花落谁家?表面上看,魏王的可能性最大,按照制度,李泰是嫡次子,最有资格接班,本人又深受父皇喜爱,大臣中也不乏支持者。太子获罪以来,他每天入宫侍奉父皇,李世民当面许诺太子之位。魏王党的刘洎、岑文本也劝皇帝立魏王。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已尘埃落定,李泰辛苦多年,付出的努力即将开花结果了。除李泰外,李世民还喜欢晋王李治,他也有可能被立为太子;为了表达对兄弟的友爱,进一步讨好父皇,坚定其立储决心。李泰又对李世民说:“臣有一子,臣死之日,当为陛下杀之,传位晋王。”如果我当了皇帝,哪天死了,就把自己的儿子杀掉,传位给弟弟。听了这话,李世民深受感动:果然是朕的好儿子。
光自己感动还不够,李世民把李泰的话跟大臣们说了,想感动感动他们:“人谁不爱其子,朕见其如此,甚怜之。”听罢,谏议大夫褚遂良说:“陛下,您可得好好想想这句话呀,魏王连爱子都舍得杀,还能放过弟弟?李承乾之所以走到这一步,与您溺爱魏王是分不开的。如果想立魏王,臣请先安置好晋王,免其遭遇杀身之祸。”自己最重要的两个儿子可能会手足相残,李世民心如刀割,难以接受,哭着说:“我不能尔”。回宫后,李世民又发现李治忧心忡忡,好像有什么心事,“屡问缘由”,可能李治一开始还不愿说,李世民问了很多次才道出实情。原来魏王担心父皇立李治,就去恐吓弟弟:“你和汉王李元昌关系好,现在他谋反被杀,你一点都不忧虑吗?”言下之意是:你老实点,不要和我抢位子,小心我把你和李元昌关系好的事抖出来,落个杀身之祸。李世民知道后,看透了李泰,心里十分懊悔。李承乾也拉李泰下水,他曾对父皇说:“臣贵为太子,如果不是李泰逼急了,哪里会造反,父皇现在立他,正中其下怀。”
权衡之后,李世民想立晋王为太子。首先,李治是长孙皇后的儿子,和庶子们比,具备优先权。其次,李泰虚伪、用心险恶,若立为皇太子,李承乾、李治日后都会成为刀下之鬼;而晋王是太宗从小带大的,对其知根知底,是个仁孝之人,如果他接班,嫡子们都能善终。第三,李治有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的支持,前者是长孙皇后的哥哥,太宗的发小,既是功臣,又为外戚,才能出众,深得太宗皇帝信任,他说出的话,有一定份量。既然魏王、晋王都是他的外甥,长孙无忌为什么力挺晋王呢?因为李泰已经有魏王党了,他以后登基,肯定用自己人,不会重用长孙无忌,而李治更像张白纸,没有班底,没有势力,把他扶上太子之位,就是拥立之功,李治上了台,肯定知恩图报,大力提拔,褚遂良也一样。第四,李世民当年谋求皇位,发动玄武门之变,酿成手足相残的悲剧,带了一个很不好的头。登基后,他不希望同样的事情发生在儿子身上,如果立李泰,就是向皇子表面,太子之位是可以争来的,长此以往,后代子孙必然手足相残、难以禁止,俗话说祸起萧墙,堡垒总是从内部攻破的。长远考虑,李世民不能纵容儿子违背制度。
好了,太子人选即将已经浮出水面,但出现了两个问题:李治在嫡子中排老三,立他相当于越过了李泰,不是很符合嫡长子继承制,外人会不会有看法?还有,朝廷内部有魏王党呀,立晋王,他们不服怎么办?思前想后,李世民决定演一出戏,看看大臣们的反应,同时也敲打敲打魏王党。
地点:两仪殿
演员:李世民、李治、长孙无忌
观众:房玄龄、李勣、褚遂良。
李世民说:“我的兄弟、儿子有人造反,背叛朕,朕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连忙拿出刀假装自杀,长孙无忌赶紧把刀夺下,交给李治,问皇帝心中的太子人选。李世民说:“我想立晋王。”长孙无忌回答:“谨奉诏,有异议者,臣请斩之。”这句狠话是说给房玄龄听的,因为在场的只有他一个人支持魏王,目的就是要震摄他。长孙无忌表态完,李世民对李治说:“你舅舅同意你当太子了,应该拜谢。”李治照做。李世民又问:“各位都已经同意了,不知道百官怎么看。”长孙无忌又说:“晋王仁孝,天下臣民都认可他,陛下不信的话出去问,有反对的,算我输。”随后太宗驾临太极殿,召集六品以上文武官员,说:“承乾悖逆,泰亦凶险,皆不可立。朕欲选诸子为嗣,谁可者?卿辈明言之。”百官一想,李承乾、李泰都不能立,嫡子不就剩李治了嘛,不立他还能立谁?况且晋王就跟在皇帝身边,已经很明显了,于是众人欢呼:“晋王仁孝,当为嗣。”大事已定,朝廷接连发出两道诏书:一个是《立晋王为皇太子诏》:
昔者哲王受图,上圣垂范,建储贰以奉宗庙,总监抚以宁邦国。既义在於至公,变事兼於权道。故以贤而立,则王季兴周;以贵而升,则明帝定汉。详诸方册,岂不然乎?并州都督右武候大将军晋王治,地居茂亲,才惟明哲,至性仁孝,淑质惠和。夙著梦日之祥,早流乐善之誉。好礼无倦,强学不怠。今承华虚 位,率土系心,畴咨文武,咸所推戴。古人云:「知子莫若父,知臣莫若君。」朕谓此子,实允众望。可以则天作贰,可以守器承祧,永固百世,以贞万国。宜立治为皇太子,可令所司,备礼册命。
还有一个是《黜魏王泰诏》:
朕闻生育品物,莫大乎天地;爱敬罔极,莫重乎君亲。是故为臣贵於尽忠。亏之者有罚;为子在於行孝,违之者必诛。大则肆诸市朝,小则终贻黜辱。雍州牧相州都督左武候大将军魏王泰,朕之爱子,实所锺心。幼而聪令,颇好文学,恩遇极於隆重,爵位穷於宠章。不思圣哲之戒,自构骄僣之咎,惑谗谀之言,信离间之说。以承乾虽居长嫡,久缠疴恙,潜有代立之望,靡遵义方之则。承乾惧其凌夺,泰亦日增猜沮。争结朝士,竞引凶人,遂使文武之官,各有托附;亲戚之内,分为朋党。朕志存公道,义在无偏,彰厥巨衅,两从废黜。非惟作则四海,亦乃贻范百伐。可解泰雍州牧相州都督左武候大将军,并削爵土,降为东莱郡王。
作为失败者,李泰先被幽禁于北苑,后又降为东莱郡王,解除雍州牧、相州都督、左武侯大将军的职务。年底,朝廷把李泰迁往均州。李世民向群臣展示李泰奏章,说:“李泰确实是个人才,朕很想念他,你们也是知道的。但为了江山社稷,不得不父子分离,这也是在保护他。”是啊,李泰的身份过于尴尬了,当今太子曾经的政敌,万一哪天李世民驾崩,长孙无忌、褚遂良、李治真的不会痛下杀手?这点不能完全保证。魏王在长安,魏王党会误以为还有希望,继续挣扎。此番迁往均州,断了魏王党的念想,远离长安是非之地,较为稳妥。
那么李治地位是不是万无一失呢?恐怕也不是这样。有一次,李世民打算给李治选良家女子充实东宫,儿子长大了,身边得有女人侍奉,生下皇孙,为皇家开枝散叶。碰上这等美事,一般人都求之不得,有美女,谁不想要,可李治偏偏派于志宁推辞了。对此,李世民没有强人所难:“我只是不想让出身低微的女人为李家生孩子罢了,现在既然推辞,那还是听太子的吧。”这件事情引发了唐太宗的疑虑,堂堂大国太子,连几个女人都不敢接受?是不是懦弱啊!于是召来长孙无忌,说:“你劝我立雉奴,雉奴懦弱,恐怕不能守住社稷”;“吴王恪英果类我,我欲立之,何如?”改立李恪怎么样?长孙无忌坚决反对,李世民问:“因为李恪不是你的外甥?”答:“太子仁厚,是守成之君,再说储位至关重要,怎么能频繁更换呢?”李世民打消了这个念头。
改立吴王不过一时兴起,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如果立李恪,违背嫡长子继承制不说,李承乾、李泰也难以善终,而且真要换太子,不会只和长孙无忌商量,应该让群臣讨论,只问长孙无忌,问了跟没问有什么区别,猜都可以猜出他是什么态度。很多人说长孙无忌胁迫了太宗,这是不可能的,因为长孙无忌手里没有兵权,十几年后也没有兵权,如果他有兵权,至少得像霍光、张居正一样,死后才会被清算,不会在生前就被李治扳倒。而且长孙无忌倒台的过程中,连场武装斗争都没有发生过,几道诏书,就把长孙党送进了坟墓。一个没有兵权的文官,是威胁不了太宗的。
李恪也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么好,虽然史书说他“有文武才”,但除了骑射外,看不出他有任何具体的才能,唐太宗对这个儿子很不好,李恪曾经因为踩踏庄稼、和乳母的儿子赌博,受过父皇的责罚,在诸子的待遇中,李恪是最差的几个之一。李世民最爱的是三个嫡子,舍不得让他们离开自己,一直留在身边,李恪早就去外地为官多年,可见唐太宗并不留恋他。至于什么李恪的母亲是隋炀帝的女儿,所以不立他,那更是后人的臆想,史书中找不到出处,如果真的很在意这个,长孙无忌就应该把这个事说出来,告诫李世民,但他并没有这样做。所以想立李恪只是一时的念头,觉得李治不愿接受美女,软了点,李恪的性格更适合些,等长孙无忌一提醒,太宗很快就反应过来,放弃了。
任命李治为太子是正确的决策,李治表面看起来仁厚,实际上却很有心机。他在位期间,开创永徽之治,灭亡高句丽、西突厥,版图是唐朝290年的巅峰。他本人勤于政事、虚心纳谏、选拔人才,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殿试就由李治主持,发生于显庆四年。个人能上,他擅长书法、文章、音律,也会打猎。任用武则天辅政是高宗本人的意思,不是胁迫,因为他患有无法根治的心脑血管疾病,病情发作时,需要将部分政务转交给他人处理。这个人,与其是大臣、太子这些男性,还不如交给一个女人威胁更小。至于武则天最后称帝,那是很难预料的事情,之前没有女人做到过,在高宗生前,武则天并不能怎么样,比如武氏外戚在高宗朝没有官居要职,等高宗一死,他们立马被武后重用,不是武则天不想提拔他们,而是大权掌握在高宗手里,提拔不了
时拾史事/高成原创,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唐太宗李世民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废了太子李承乾,立九皇子李治,是考虑到李治属于有仁慈之心,可以善待李承乾、李泰、李恪。哪知李治的仁慈之心,却将李世民废出的才人武媚娘又纳入宫中,给唐朝的江山移花接木,留下了千古奇事。
这个问题的实质是皇族和外戚之间的权力争夺。
自西汉吕后开始,王朝的政权就是由皇族和外戚一同把持的。这一游戏规则一直被执行得很好。
李世民选择九皇子李治接班,也是执行这一规则。因为李治的生母是长孙无垢。长孙无垢是长孙无忌的妹妹。长孙无忌又是陇右集团的代表人物,是李世民时代最大的外戚。
很明显,李治继承帝位是李世民以及长孙无忌博弈后的结果。李世民在选择李治之前,曾经指定过李承乾和李泰。但是两人无一例外地翻了车。原因和长孙无忌支持与否不无关系。
太宗末年,英雄迟暮,已经感觉到他死后的大唐已经是他控制不了的了。选择李治,寻求长孙无忌等外戚对李氏江山的支持,是一个明智的妥协。
可悲的是,任你太宗英雄了得,也打不败历史规律。
李治能够成为九五至尊,与他柔弱的性格也有关系。因为别人觉得他柔弱,才认为好控制。他本来是被希望作为一个傀儡皇帝上台的。
他的上台,是皇室和外戚共掌皇权的历史规则的结果。
武则天最终称霸天下则是外戚和皇室一起执政模式的发展极致。
李治登基后,极力摆脱长孙无忌的控制。第一,他寻找新的外戚对长孙无忌进行制衡。第二,他寻求外戚之外的支持力量。
武则天以其超凡的智慧和聪明才智、以及老练的政治手腕,作为新外戚当仁不让。
李勣作为外戚之外的势力对李治进行了背书。在李治、武则天和长孙无忌火拼的时候,李勣站在了李治、武则天一边。
最终皇室和新外戚打败了老外戚,完成了新老交替。
到后来,683年,李治死后,皇室没有新的强有力的人物掌控权力。武则天乘机填补了李治留下的权力真空,成为乾纲独断的一代女皇。
这时,皇族和外戚完成了融合。但是武则天使外戚独享政权,破坏了双方共享的游戏规则。
所以,705年,神龙革命将她赶下王座。历史规则对破坏者形成了反噬。
唐太宗李世民文治武功可称得上千古英主,一般马上得天下的皇帝大都很有作为。李世民两大优点在史上颇为耀眼,一是用人,二是纳柬。贞观之治得力于朝野人才济济,魏徵之所以诤言犯颜也得力于李世民的胸襟宽广。正是由于李世民的能力太强,对几个儿子很是看不上,加上嫡出的承乾、李泰确是很不成器,庶出的李恪又不待见,继位的大任就落到了李治的头上。当然长孙无忌的作用也不能忽视。李治懦弱,又昏庸无能,聪明果敢的武则天自然就大胆地君临天下了。中国历史上的朝代大都有一个过不去的坎,那就是禍起萧墙,自家兄弟为争夺皇位而相互惨害。宫墙内血雨腥风,充满了杀戮。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夺得皇位,而他的几个儿子也是覆蹈故辙,互相攻讦争斗,结果都成了牺牲品,反而成就了不争不夺的李治。往往是开国皇帝一旦铸成大错,就会遗患无穷,代代难V根除。
其实很多人都小瞧了唐高宗李治,觉得他性格软弱无能,能当上皇帝完全是捡了便宜。但从李治在位时的文治武功来看,他完全是一位好皇帝。
唐高宗李治在位期间,军事上平定漠北,攻陷高句丽,大破西突厥,唐朝的版图在唐高宗时达到了巅峰。对内则勤于政事,重用贤臣,减轻人民负担,在位期间国富民强,史称“永徽之治”。如果换成李承乾或者李泰,谁能保证可以比李治做得更好?
即使是题目中所提到的被人诟病的娶武则天,导致他死后李唐被武周取代,只能说是李治过于重情义,对武则天极度的宠爱。但其实在李治在位期间,所有的大权都掌握在李治手中。武则天只是李治身体不好时推出去的一个代理人。只是李治死得过于突然,未能处理好身后事,才会导致武则天独掌大权,取代了李唐。
话说回来,李治成为李世民之后的下一任大唐皇帝,其实也是李世民别无选择。
李世民的正牌皇后是长孙皇后,她一共生了三个儿子,分别是长子李承乾,次子魏王李泰,三子晋王李治。在古代立嫡不立庶的传统下,皇帝的人选也只能从这三人中选出来。李世民的儿子中,吴王李恪才华品性皆优秀,但可惜他是李世民和杨妃所生,由于血脉的原因已经被排除出接班人的行列。
则太子李承乾可以说是不作不会死的典型,硬生生地将自己的皇帝接班人之位作没了。李世民是通过玄武门之变上位的,父亲李渊在得知他杀了兄弟李建成和李元吉后,流泪对他说的一番话让李世民午夜梦回之际常常惊醒:“汝杀吾子孙,他日汝子孙亦复如此!”
所以李世民对几个儿子的品行格外看重,甚至于有些过分敏感。李承乾从小就被李世民着重培养,手把手地教他如何治政,甚至李世民离开长安时,还任命李承乾担任监国之职,代替他处理政务。
可惜后来李承乾年龄渐长后,对于李世民的严格要求,心理就逐渐产生了变化,不知道是不是叛逆心理作祟,后来李世民越是不想让李承乾干的,众大臣弹劾他的,他越是非要较劲来干。他甚至还做出了有损皇家形象的宠信男宠称心,被李世民暴怒之下将他的男宠处死。
后来李世民就将自己的宠爱转移了很大一部分到魏王李泰身上,对李泰给予了各种优待。出于危机感,李承乾干了一件让李世民极为忌讳的事,那就是密度造反。但李承乾手段过于稚嫩,事情很快暴露,李承乾也被彻底失去信心的李世民废去了太子之位,贬为庶人,流放于黔州。
可惜魏王李泰也未能笑到最后。李世民对儿子不择手段谋求太子之位极为敏感。李泰恃宠骄横,目中无人,得罪了许多大臣,屡遭弹劾。李泰为人过于凶狠,他甚至还去警告李治不得跟自己争抢,威胁之意显露无疑;李泰身边又聚焦了一群蠢人,没给他出好主意不说,还让他图谋太子之位的企图显得过于急切,明显犯了李世民的忌讳。
李世民不希望自己的儿子也走自己的老路,他希望他们兄弟之间能一团各气,兄慈弟善,不要重走玄武门之变的老路。可惜李承乾和李泰完全没有达到他的期望,二人之间对立明显,剑拔弩张,一方上位,另一方明显会被除掉。在诸遂良等大臣的点拨下,李世民也明白了李承乾还是李泰上位,都会发生兄弟相残的一幕,甚至李泰上位后李承乾和李治都活不了。
而李治有长孙无忌这个老谋深算的舅舅指点,非常善于伪装自己,将自己包装成了一个仁义、善良,与世无争,一团和气,甚至有些怯懦的形象。既然不能打破立嫡不立庶的传统,那么李治就成了最好的选择。毕竟他上位后,两位兄长还能保全性命。
事实上不管是李承乾还是李泰,他们最后的遭遇都和李世民的作为分不开,李世民要承担很大一部分责任。
李治最后的一位,一是自己是嫡出,是长孙皇后和李世民所生的儿子,有资格继承大统;李承乾和李泰又先后犯了大错,失去了李世民的信任,有长孙无忌这种能人的支持,李治才最终笑到了最后,成为大唐第三位皇帝。
至于李治的皇后武则天最后掌权,甚至改唐为周,杀了不少李家子弟,但其实也不完全是坏事,起码在武则天在位期间,完全终结了李世民也未能解决的门阀统治,极大的加强了皇权。武则天统治期间民生也未得到破坏,为唐玄宗时期的“开元盛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