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生活百科知识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综合百科生活常识数码科技传统文化互联网健康时尚影视娱乐教育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学习

慈禧视察袁世凯军队掉了头上金簪为何没人敢拾?孟恩远拾了交给慈禧为何最后做了将军?

提问时间:2023-07-05 02:39关键词:慈禧,袁世凯,将军

慈禧视察袁世凯军队掉了头上金簪为何没人敢拾?孟恩远拾了交给慈禧为何最后做了将军?

点赞1、荆门市 网友:安筱沫

有些人天生就是配角,那怕是天天与主角演对手戏。他还会是配角。

比如孟恩远。

说起孟恩远这个人,相信不查史料,知道他的人,不会太多。老实说,小编看过明清、民国史也不算太少,对晚清民国的名人,基本上心中有点数。可搜肠刮肚,怎么也想不起来,晚清民国会有这么一个人。

一查史料,吓一跳。这个看似籍籍无名的人,在北洋时期,曾与怎么多名人发生联系。或为上司、或为手下、或为盟友、或为对手。

可以说,在那一日三变、推陈出新的晚清民国时代。他官做得也不小,似乎就差了些运气。最后才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鲜为人知。

孟恩远,天津人,少年家贫,行船谋生。练就一身胆识与膂力,在漕帮中有点名气,属混江湖、跑码头之人。青年时期,做过些惊动江湖之事,由此沾上些恩恩怨怨,这里就不多说了。

孟恩远加入袁世凯的小站“新军”,竟已有39岁之年迈。他年纪虽大,但升迁却极快。升迁快的原因,“剑雄品评”认为有如下几个。

一,孟恩远虽常好勇斗狠,但善于捕捉机会。特别是慧眼独具,能发现危机中的机遇,并有一手化腐朽为神奇、化败为胜的稀缺能力。

1896年,袁世凯的天津小站练兵,轰动了整个京城。当时的清军,除了不堪作战的八旗军外,湘、准军的战力还是不错的。

武器方面,湘、准军与英人戈登的“洋枪队”相差不大,也有裝备洋枪的部队。仅从表面上看,好像战力确实应该相差不大。

不过,细察湘、准军之表里。发现其内核,还是与腐朽的八旗兵相殊不大。所谓的战力不错,是因先进的火器,给垫高的战力。其军事思想,还是极端落后的“八旗式”军制。

而袁世凯的新军,人数虽不多,区区七千人而已。但套用的是,当时欧洲最为先进的,德国陆军的军事思想及军事装备。新军全部由洋教官担任教习。新军构成中,“步、骑、炮、工、辎”一样都不缺,士兵行得是西式军礼,走得西式队列。

而且,在袁氏新军中,连一个日本教官也没有。因为日军也是师从于德军,新军既已全套学习于德军,就没必要请日本教官,在那里叠床架屋、多此一举了。

新军作为中国第一支近代化的陆军,对中国的军制、军事思想影响相当深远。德式装备和德式陆军思想,在民国甚至在后来,亦反复出现过。

说到行西式军礼,有个小故事,反映了国人当时因闭关锁国,导致对西方整体上毫无认知的事实。

国人中有识文断字者,见到西洋兵敬军礼后,曾以讥笑洋人,猴子未开化的口吻记曰,“洋兵肃立,挥手至额,拨毛发数根,掷于地上,以示对彼长官之致敬”。

由于与大清军队,习以为常的跪敬之礼仪毫不相同。加上连百姓,也多认为自己为上国之民。如此也就怪不得,在与洋人作战之时,要么,在吞符念咒后,手持大刀,号称刀枪不入,与洋枪相怼;要么,被洋枪打疼后,又整体畏敌如虎,一泄千里,只会割地赔款。

不是国人愚笨,这是农业国和工业国,在思想维度上,相差过大所致。同时,也因为农业国民根本认知不到西方文明的关系。与聪明、愚蠢倒是毫无关系。

洋务、自强、维新运动,这三种力量,推动晚清中国许多年,国人的认知程度,尚且还是如此之低。所以,才会有上面所述的以落后讥笑先进,尚不自知之状,够令人心酸和尴尬的。

再说袁式新军,不仅一水的德军装备,更重要是在认知上,承认了西方军事思想的先进,并刻苦师习之。区区之七千兵,轰动京城,并引起了慈禧地关注,实际上一点都不奇怪。

1896年,慈禧盛装检阅了小站的新军。新军军容严整、队列新颖、武备先进,引得慈禧东张西望、四处乱转。毕竟第一次,见到全是由中国人脸庞组成的西式军队。说不好奇,不存在的。

之前,荣禄曾想借检阅新军,顺便收拾失去李鸿章庇护的袁世凯。结果在检阅之时,反被新军雄壮的西式行进式所折服,遂放弃搞掉袁氏,并引袁氏为心腹,令袁氏得以逃出生天。

慈禧正在饶有兴趣地东张西望之际,发上之金簪丟了也不知。袁世凯等诸军官,凡有看见的,均不敢捡还。因为按照习俗,凤簪在典礼中掉地,对凤簪的主人是件极为不祥之事。

所以,谁也不敢捡起来,以免邀功不成,反被慈禧所迁怒。可哪里知道,慈禧检阅完毕,准备回房休息之时,作为在检阅中,袁氏之护卫的孟恩远队官,已双膝跪候在门边,将金簪双手捧还给慈禧。

慈禧一见,心中一怔,暗叫“晦气”。正待嗔怪孟的多事,只见孟恩远一脸虔诚,庄重地诵道,“凤簪落地”,听罢此语,慈禧越发迁怒于他的直白狂妄和幸灾乐祸。

“重返佛山”,后半句以近乎佛号的节奏,从孟恩远口中诵出。由于慈禧喜人称之为“老佛爷”(“老佛爷”之称,与李莲英和万寿寺有关,更与由女人家变成政冶家,顺利垂帘听政有关),如此便心中一松,喜不自胜地由衷对孟氏温言道,“孟队官,跪安吧。”

随后,对袁世凯说了句检阅的观感,“袁大人,新军真是军容严整,强将手下无弱兵呀,尤其是孟队官这些军官,更是大清军队之栋梁”。

本来胆战心惊的袁世凯,一时心花怒放。一待慈禧回京,便急忙擢升孟恩远为标统。等到孟恩远升至封疆大吏时,好事者便呼其为“拾簪将军”。

二是孟氏艺高胆大、智勇双全、战功赫赫。

象鲁智深杀了人,不得不去当和尚避难一样。孟恩远也属热血澎湃之人,一言不合,便拍案而起。孟恩远的投军,是因斗殴伤人,万般无奈之下,为避难才在1895年,再次进入军队。

为什么这么说呢?在1894年甲午战争战败后,他是被清庭“革职永不叙用”的军官之一。又在江湖中结怨颇多,无法行走江湖。幸亏袁世凯收留了他,并让他当上了新军骑兵营的队官,才算有了立椎之地。

1897年,擢升为标统后的孟恩远,随新军赴山东进剿义和团。至1900年,因屡屡谋略得当,以寡胜众而战功累累,被记功36次。

1903年,孟恩远被送入北洋武备学堂学习军事,学习期间,受练兵处正使段祺瑞的器重,与日后的“辫帅”张勋、姜桂题为同学。04年升管带,日俄战争期间叙官提督,07年为吉林新军协统,受徐世昌总督。

1911年,接替曹锟之吉林新军22镇镇统,1915年因拥护袁氏称帝,受封一等伯。后在黎元洪政府中任吉林督军,与张作霖的奉天督军遥对。

因张作霖野心较大,孟恩远多受张作霖暗中排斥和陷害。1919年,张氏以孟恩远支持同学张勋复辟,和扰乱东北金融为由,状告北京,未成。

张作霖又派人,利用孟军与日军对峙之际,暗下黑手,让日军误以为孟军向其挑畔,双方开战,各有死伤,此事件史称“宽城子(长春)事件”。孟遂被迫辞去吉林督军一职,回津寓居。

孟恩远一生既坎坷又有顺境,结交名人无数,亦与名人相怼过。对日俄亦多强硬,维护国家领土完整有功,对受灾的家乡父老,亦颇为侠肝义胆。

孟恩远领军、治省虽颇有韬略、人脉深广,然终归性直鲠介,不敌计将万出的张作霖。虽位极人臣,却终生以配角入世,以配角黯然出世,功绩被历史所湮没,默默无闻殊为可惜。

本文所有图片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穿越历史的迷雾,检视历史的足迹,仰望历史的辉煌,感怀历史的沧桑。“剑雄品评文史经济”与您同学同行,同喜同叹。您的关注,是我奋笔疾书的动力,您的阅读,是我剖析探幽的初衷。

点赞2、大同市 网友:痞子雨

北洋时期,很多军阀都有传神的绰号——段祺瑞一生大气,鼻子就要气歪,因此被叫成了歪鼻子将军;冯国璋经常犯糊涂,说过的事经常隔天就忘,因此被叫成了糊涂将军;张勋一生都留个猪尾巴辫子,念旧念的厉害,因此被叫成了辫子将军;曹瑛仗着三哥曹锟为所欲为,手底下尽是妓院里的大茶壶,因此被叫成了茶壶将军;张宗昌嗜赌成瘾,当地人把玩骨牌叫吃狗肉,因此被叫成了狗肉将军;王怀庆到哪都带着马桶,干什么事都要坐着马桶,因此被叫成了马桶将军;孟恩远因捡了慈禧金簪子,交狗屎运发了迹,因此被叫成了拾簪将军——

因为北洋各路枭雄的锋芒太盛,孟恩远在当时名气不算大,但却是货真价实的封疆大吏,一度还是跟张作霖东北争雄的重量级人物,东北要是没出张作霖的话,此人极有可能就是东北王。

这问题很有意思,提到了孟恩远一生最有传奇色彩的一件事,靠捡个簪子,居然就走上了发迹之路。这好运交的,当时人都觉得难以置信,始终觉得他的发迹很蹊跷,但除了这件事,世人又找不到其他原因,因此他就显得更传奇了。

孟恩远能入北洋军阀行列,属于赶了晚集却交了头等好运的那种,十分让人羡慕。

孟恩远是天津西泥沽村人,早年是混漕帮的,靠膂力过人在江湖上小有些名气。后来因为涉及江湖恩怨过深,为了避祸,他脱离槽帮,回家做起了贩鱼卖虾的小买卖。

这期间,孟恩远干过一件轰动地方的侠义之事。凭借身上有功夫,他带着几个兄弟端了地方上的大匪穴,并且手刃了匪首。此事一出,万民叫好,孟恩远的大侠之名传遍了静海县。

本来,他可以借此事进静海县衙当差,但因为江湖习气,他没有走这条路,而是选择了继续在社会底层混。

不曾想,这一混竟混到了小四十岁。

以小四十岁的年龄从军,并且还混出了名堂,这事搁什么时候都能算得上是奇迹。为此,孟恩远得感谢两个女人,一个是万人之上的慈禧,另一个则是个江湖女子。

这江湖女子是天津卫天宝戏班子的掌班李小妈。李小妈跟孟恩远是同乡,因为孟恩远凡事仗义,一来二去,两人便走得很近,更准确地说,这李小妈更像孟恩远的引路人。

这女人不但给孟恩远找了个继室夫人,更关键的是把孟恩远送进了袁世凯的新建陆军。

当时,袁世凯在小站刚开始编练新军,节假日一帮军头爱到天津卫看李小妈戏班子唱戏。时间长了,李小妈自然跟这些军头成了熟人朋友,见孟恩远三十七八还没个像样的前程,李小妈便找这些军头说项,结果孟恩远就这样被说进了袁世凯的新建陆军。

据说,孟恩远刚入军营的时候,干的头一件事就是玩命地背袁世凯亲自编的“练兵歌”,虽说其人大字不识几个,但这一点没妨碍他把劝兵歌背个滚瓜烂熟,加上天生又是大嗓门,每每一个人在大操场上唱的气壮山河。冲这个劲头,军中同僚还都挺佩服这个老大哥。

用这独门绝技在军中立足后,说到打仗,本就是混江湖的孟恩远就更不在话下后,随袁世凯剿义和团的时候,这个老江湖很生猛,据说保定义和团首领李安堂、杨八秋就是他宰的。

因为这些,1903年孟恩远被保送进了北洋武备学堂,算是老江湖镀了金。

1904年,从武备学堂毕业的孟恩远和张勋、姜桂题等人一起被提拔成了管带。

接下来,他就幸运地邂逅了慈禧老佛爷。

一次,慈禧来检阅袁世凯的新建陆军,不料绕场检阅时,头上的一只金簪掉落在了地上。陪在慈禧左右袁世凯、诸大臣都看见了,但都没有第一时间去捡。照老说法,这种场合女人头上掉簪子不吉利,慈禧又很迷信,所以无人去触这个霉头。

但老江湖孟恩远第一时间把这金簪子捡了起来。

检阅完毕,慈禧刚坐下来休息,孟恩远便三步并作两步地跑上前来,跟着就是跪拜献簪。

与此同时,老江湖的嘴里说出了这么一句话——

凤簪落地,重返佛山。

单凭这句话就能看出来,孟恩远不仅是老江湖,更是人精。这话说的多漂亮,既迎合了慈禧爱称老佛爷的心理,又把意思镶嵌的如此吉祥有味道。

由不吉利到富贵吉祥,什么样的领导都爱听这样的话,听完都会对说话之人另眼相看。于是乎,慈禧当场对袁世凯说,袁大人驭下有方,此人可堪大用。

因为这句话,孟恩远交上了大运,不久即被提拔成标统。由此打开仕途阀门后,此后的孟恩远一发不可收拾,先是南阳镇总兵,接着是吉林巡防督办,直至最后成了手握陆军第二十三师的吉林督军。

还是那句话,若不是张作霖半道杀出,老江湖问鼎东北王的趋势很明显。

然而,在正当年的乱世枭雄张作霖面前,孟恩远明显老了,而且手段不够黑、不够狠。

所以,他最终只能拱手让出权势地盘,回天津养老去——

点赞3、怀化市 网友:狂拽今生

孟远恩能当上将军是偶然,也是必然,因为此人虽大字不识几个,但心志勃勃,并且非常擅于抓住时会,见机行事是他的一大特长。

清朝时期外国文化已经侵入中国,但大部分人的思想依旧固步自封,就如金簪落地,都硬要往不好的征兆去想。

但孟恩远不仅不让慈禧尴尬,还让她非常有面子,其实捡的是一个智计,为什么这么说呢?请看下文分析。

外国人打进中国之后,清王朝根基动摇,而此时变法思想也不断涌现,编练新军便是清王朝救亡图存的途径之一。

慈禧这个人虽奢华无度,过着一个目光短浅的女人的生活,但对于大清王朝的江山,她还是非常重视的。

凡是有利于稳固大清江山根基的事情,她都不会错过,于是下天津检阅新军。慈禧排场非常大,太监搀扶官员随后,开始了对新兵大检阅。

袁世凯后来篡位我们先不管,但他编练军队确实有法,慈禧对袁世凯编练的新军非常满意。气宇昂轩虽说不上,但却与整顿之前的军队有着天壤之别,整个军队军貌焕然一新。

慈禧出门必是穿金戴银,是赚够了气场,但却也避免不了意外。检阅的过程中,慈禧头上戴着的一枚簪子哐啷落地。

不知慈禧是知道还是不知道,但后面以及身旁的大臣肯定是看得见的,但却无一人敢出声。

当时不论是慈禧还是众多官员都非常迷信,认为掉簪子是不吉利的。况且现在是检阅新兵,他们认为代表的是清王朝的重新崛起,所以谁也不敢轻易妄动。

就在众人不敢将掉落的簪子拾起之时,袁世凯身边的护卫孟恩远却险身一试,捧着簪子双膝下跪奉给慈禧。

这时候慈禧脸色突然大变,毕竟检阅新兵之时簪子掉落,在她看来是一件非常不吉利的事情,嘴唇欲动之时,却被孟恩远抢先一步:“凤簪落地,重返佛山”。

孟恩远一语双关,不仅赞美了簪子与慈禧,还带着清王朝东山再起的寓意。孟恩远可谓是冒着生命危险去向慈禧奉簪,但却也是他的意料之中。

拾簪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如何做解释,让慈禧颜面尽失才是令人胆战心惊的。这是一次让慈禧刮目相看的机会,也是一次以生命作为担保的赌注。

很多人都说孟恩远是马屁精,封建社会里马屁精并不少,嘴甜的人更是不少见。但是能在紧急情况下随机应变,既能使慈禧眉开眼笑,又能保全自己的人不多见。

同样是机遇,在场的所有人都有机会,但他们却不敢,而孟恩远却做了,并且不仅使得自己全身而退,还能让慈禧心里乐开了花,这便是机智地抢占先机。那么孟恩远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孟恩远,是天津西泥沽村人,在参军之前卖虾卖鱼为生,生活颠沛流离,常有食不果腹之时,毕竟战乱年代,百姓生活还是非常艰辛的。

孟恩远可以说是家徒四壁,而大字又不识几个,又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艺,所以生活穷困潦倒。袁世凯创立新军之时,他已经39岁,却依旧能够参军入伍,可想而知他是有一定能力的。

在被慈禧赏识后,步步升官,却也升得有理有据。孟恩远也曾率兵赴东北袭击日本侵略者。

他在当兵的时候读了一些兵书,对于带兵还有些法子。虽不是什么军事奇才,但在保卫我们国家领土上有所贡献。

点赞4、雅安市 网友:初遇见

主要还是迷信,再说了孟恩远这件事情,实际上也就是刀尖上的舞蹈,如果说她这事儿处理不好,照样被杀头。

慈禧这个人比较迷信,也就是有点儿信鬼神吧,他并不怎么相信科学,当初外国的火车进来,慈禧嫌弃这个东西太吵,所以把所有的火车全部改成骡子拉的。

但是这个人又特别的欺软怕硬,你如果对她表示软弱,慈禧这女人能蹬鼻子上脸,你如果表现得强硬一点儿,慈禧就低眉顺眼了,比如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城,慈禧后来回来的时候,为了展示自己跟西方有着良好的关系,自己去坐了曾经特别嫌弃的火车,

这种人呐,特别迷信,做什么事情都相信鬼神,你比方说一盒团这件事情谁能刀枪不入,就是太监带着一帮招摇撞骗的骗子在皇宫里面表演。慈禧竟然信了,而且因此还和全世界宣战,我的天呐,希特勒都没有这样的勇气,慈禧就敢这么干,最后被活活打脸。

但是习惯成自然,口癖改不掉这个姓鬼神的这件事情成了慈禧一生的一个毛病。他为什么被称为老佛爷,也就是底下太监为了投其所好,说他像那个佛像里面的那个佛爷。

按照当时的说法,女人的簪子如果掉在地上,那是不吉利的事情。慈禧了解这个事情,手底下那帮太监和大臣也了解这个事情,慈禧一不小心把头顶的簪子掉在地上了,这个时候如果有人提醒慈禧,慈禧说为什么你提醒了这件事情是坏事情,是不是因为你才会有坏事情会发生?

所以当时无论是手底下的太监还是王公大臣,都没有提醒这件事情,眼睁睁的看着这个簪子落在地上,就在这个时候,孟恩远眼尖,看见这个单子掉地上了,赶紧跑过来把这簪子拿在手里面,然后跪在地上,说老佛爷你的簪子掉了。

慈禧本来一看自己簪子掉了,觉得这事儿不大靠谱,有点儿不吉利,想要骂手底下这个人的时候,这个时候,孟恩远说凤簪落地,重返佛山,这本来不急的一件事情,从他嘴里一说就变得吉利了,慈禧开心,回过头就对袁世凯说你练兵练得不错,这种精明的士兵竟然也在你的军队里面存在。

孟恩远这个人确实是一个懂得运用自己智慧的一个将军,当时在东北,要不是步入晚年,说不定张作霖还跟他要斗个300回合,与此同时,越懂得运用智慧的人就越懂得审时度势,知道谁是大腿?慈禧为什么那么重用袁世凯?袁世凯做出的最让全国人民吃惊的一件事情就是揭发光绪皇帝搞戊戌变法,(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石塘网)让慈禧,直接将戊戌变法胎死腹中。

忠诚自然是忠臣,但是有的时候小人比忠臣还要忠,或许很多人不明白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但是事实上这就是事实,小人有的时候对于自己主子的忠诚程度,那不是说内心上面终于自己的主攻,而是在利益方面有绑定,所以不得不为自己主公效力。这种人一旦玩起命来,那是不要命的打!慈禧毫无疑问是大清朝的大腿,她不害怕有人说搞一些小偷小摸啊或者是耍小心眼儿,她就害怕那种犟脾气!向孟恩远这种人就不需要她就担心什么东西,只要把自己的肌肉向他展示一下,孟恩远自然就乖乖的低下头,俯首称臣。

点赞5、铜陵市 网友:撩妹狂魔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孟恩远?大家不仅眼生,就是老梁写着手还生,查了老半天的资料,才找到。这叫啥?这叫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开头老梁还以为是啥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可没想到这可是大人物。

当年北洋军阀时期,袁世凯眼跟前的红人,张勋的复辟这货也掺和过一腿,和曹锟扯过犊子,就连东北王张作霖都拿他当回事,把他当做眼中钉肉中刺,俩人还相互的怼着掰过手腕子。只是这人的运气不咋地,被其他人生生的压了一筹,所以在咱大众的印象中似乎就没有这人。

所以老梁感觉要解决题主的问题,咱先从这孟恩远的一生说道说道打个底,然后再来说道说道题主的问题。

孟恩远

孟恩远前半辈子就是一大老粗,大字不识几个,按照老话说,您就是把扁担放到了,他都不知道这是个一字。

那后半辈子呢?戎马生涯开始之后,他感觉到了知识的重要性,这才入了孔子的道——学习知识。

在这里老梁插一句嘴,这孟恩远是姓孟,但人家真不是孟子的后人。那为啥老梁要提这么个事呢?因为查找资料的时候,有些谣传说这人是孟子的后人,经过老梁的比对,这是不可能的事。当然这事不是今天的主题,老梁就提这么一嘴,有机会再给大家伙解释。

这人是天津海下地区西泥沽村人(这海下区现在已经被废了,大家伙别对号入座),八岁的时候就被他老子提着耳朵根子,过继给了叔父孟同礼当儿子。

他这家庭条件不是很好,一个房子一张床凑活能填饱肚子而已。这年龄长的差不离的时候,为了自己那张嘴,这就跑到海河上当船工。

这人有三大特点,一个是胆肥,就这胆子比一般人能大上两圈,当然您要认为胆肥的人全都是没脑子的物件,老梁就当啥也没听见。你以为胆肥的都是昆山龙哥那德性,光长肌肉不长脑子的。

人家的第二特点:聪明。再加上第三个特点,这胳膊腕子上的力气大的很,就人家的小身板,胳肢窝里夹俩大麻袋,肩膀上再各抗一个,那叫个健步如飞。

所以就凭着这三特点,在漕运这块也一点点的混出了个名堂。这就人随船走,啥人啥世面都见识过,还练就了一身的好本事。一般人和人家对砍,三五个人都不放在眼里,扣鼻屎的功夫就能把他们撂倒了。

年轻人嘛,总喜欢亮着脑壳子出出风头,结果撞到比他还硬的。得,漕运这块就没有他的立足之地了。

这就撅着屁股又回了老家这块,找一扁担,装俩筐咸鱼烂虾开始贩卖。

据说当年孟恩远蹲在咸水沽庙前,整蹦蹦虾卖,还卖出了名堂,成了当地有名的小吃。

当然孟恩远就是个不安分的人,就在卖蹦蹦虾的时间段里,静海县这块出了一帮子杀人不眨眼的海盗。

这波强盗他赶上好时候了,这衙门口蹲的都是一帮子废材,除了欺负老百姓之外干啥都不好使的官老爷们,搞了好多次围剿,连人都找不到。

有句老话说的好,这常在河边走,那有不湿鞋啊!这波人一个不小心把孟恩远一哥们的船给劫了。

“咋回事?两巴掌十个手指头握起来那是棒槌啊!你们这是干啥吃的。”孟恩远听了朋友的话,眼就瞪起来了。

接着孟恩远就想找回场子,这不就利用原来的关系网来找这波人,没几天还真找到了。

孟恩远拉着几个哥们弟兄这就去找场子。这波强盗也许是脑壳充血了,连个哨兵都没有,让孟恩远他们就摸进去了。这好,一刀一个,睡梦中这波人差不离就全交代了,整到最后他们的老大被惊动了,但在孟恩远的手底下也没有走过几招,脑壳也被孟恩远给剁了下来。

剩下的强盗全怂了,麻溜的全跪地下老老实实的被捆起来丢到了静海县的衙门口。

从这件事上,大家伙也瞅出来了,孟恩远他也是个惹祸的苗子,就不是个安分的主。

没得说,这事没过多久,又跑到集市上参与打架斗殴。因为他的名气大,所以被定性成为首恶。

好吧就这锅背到身上,大天白日的行走也不方便了,这不又换了地讨生活,这就跑到天津卫开始烫着煎饼果子卖。

你还别说就这煎饼果子,老梁几天不吃,浑身就觉的不自在。而孟恩远这煎饼果子整的也不错,这一来二去的就认识了天宝戏班的李小妈。

咋说呢?混戏班的人,三教九流那有个不认识的,所以李小妈也知道这孟恩远的事,对他的小生意也是照顾,最后在李小妈的牵线搭桥之下还给他整了一个媳妇回家。

咱前头不是说了,这孟恩远他就不是个安分的人,这煎饼果子玩的本来就可以养家糊口了,他偏不,这不又闯祸了,这衙门口把他哪陈年的老底子都翻出来,要和他对对账。这一抓到了,这大刀片子往后脊梁上挥,那是在所难免的。

结果李小妈出手,救了这小子一命,一脚就把他踹到了小站,成了袁世凯手底下新军的一员。这年孟恩远三十七岁。

从这天起,这孟恩远的命运就发生了转折。

转折

艺高人胆大说的就是孟恩远这号人,当年袁世凯心血来潮整了一首《劝兵歌》玩,捎带手就变成了军歌。这个时候的孟恩远,您就是把他的名字写他眼跟前他都不认识,愣是靠背,死死的记了下这军歌。这还不算,别管好听不好听,每回唱军歌的时候,脖子扬的最高,嗓门整的最大,一脸忘情的唱,那样子整的就像是再唱情歌似的。

就这德性,搁那他都突出,一来二去的当官的都认识这不识字,但唱歌及其卖力的大头兵。

慢慢的就被提了起来,变成了骑兵连的连队。当年袁世凯带着他们到处的玩枪,只要是他出场,那他指定是冲在最前面的一个。

勇,猛,这袁世凯给他下的定义,这就入了袁世凯的法眼。咱开头就说了这孟恩远聪明,在这个期间就开始学习知识,写的字那也是一天一个台阶,这字练习到最后,袁世凯把他写的虎字都挂中军大帐里当挂件的挂了起来,你说他努不努力。

好了,咱在说题主的问题。

问题

话说,满清的时候,那八旗大兵算是穿帮子烂了心了,扶都付不起了。以后的绿营,湘军,淮军只要是被满清收编了的主,全得玩完,一烂就是一窝。

蹲紫禁城里的慈禧她也犯愁,当然她愁的不是列强跟她要七要八,在她的眼里这波赖皮丢个三瓜俩枣就填饱了,她害怕的是满大华夏的反抗,所以就把整顿新军就提上了日程。

这不新军在袁世凯的手底下越练越精神,慈禧这就想窜到新军的面前嘚瑟嘚瑟亮亮相,让新军的大头兵认认主子。

这天慈禧带着一大帮子太监,这就前呼后拥的跑来了。要老梁说,你嘚瑟就嘚瑟吧,慈禧倒好整了一脑瓜子的金银首饰,就她那脑壳搁大太阳底下,晃的人眼睛都睁不开。

慈禧就这么哆哆嗦嗦的,被太监搀扶着,袁世凯跟在屁股后头恰到好处的解释着。一路走来这慈禧她也忒不老实了,那大脑壳转来转去的,就像个好奇宝宝一样,那脑袋瓜子上的首饰叮呤咣啷的撞在了一起,这一不小心头上一簪子就被甩到了地上。

就这动静前头的慈禧和一窝子太监都没有瞅见,但跟在后边的一帮子大臣,都看见了,可没人吱声。

说道这里有人要问:“老梁这是不是有啥讲究?”

真被您猜对了,在这种场合簪子掉地上是不能捡的,犯忌讳!

可有人不信这一套,怼在慈禧屁股后面的孟恩远一伸手就把这簪子给整手里了。

慈禧绕场一圈算是走了一个仪式,这一锤子下去,她也累了,这不就要钻到房子里休息去了。

就这点上,蹲在后边的孟恩远三不两下就窜到了慈禧的眼皮子底下。这动作太突然,把一帮子太监都整蒙了,慈禧有点子生气,这就要发话。

结果这孟恩远“呱嚓”一下先跪下去,抢先一步扯着大嗓门就发话了:“凤簪落地,重返佛山!”

慈禧揉了揉大眼珠子,瞅着那簪子就知道是啥事,一口大黄牙就露出来了,表示很开心。

说道这里估计有人要问:“老梁刚刚不是说了吗?这不吉利!为毛慈禧开心了!”

这事吉不吉利那得看老大怎么看,这慈禧最喜欢别人叫他老佛爷,这孟恩远这句话算是刷到了慈禧的心窝上了,所以这就没事了。

这事以后,慈禧就问这袁世凯:“那捧簪子的货是谁呀?是个机敏人,这人可以但大任!”

得,就这么一句给孟恩远定了性,而且袁世凯当时瞅着簪子落地,也发愁该怎么收场,结果整了这么一出,弄这么个皆大欢喜的结尾,他也愿意给这孟恩远加加官,这标统的帽子就落下来了,跟着就是南阳镇总兵的帽子,一路就走到了镇安左将军的位置。到了袁世凯死了以后,人家也是个回来事的人,一家伙就被段祺瑞推倒了惠威上将军,所以知道他底细的人喜欢叫他“拾簪将军”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知识推荐

八哥问答——日常生活学习知识分享。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669@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7808号-3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Copyright 2023 www.1260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