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生到底有多大的本事?
何谓儒?古代指学者。《后汉书.杜林传》:“博洽多闻,时称通儒”。还有,古代人从巫、史、主、卜分化出来专为贵族人家相礼的一批知识分子。《论语.雍也》:“女(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再者指孔子创立的学派。《庄子.齐物论》:“故有儒墨之是非”。
何谓儒生?指通经之士,也指一般读书人。《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诸弟子儒生随臣久矣”。《论衡.超奇》:“能说一经者为儒生”。
通过以上对“儒”及“儒生”的解释,无论是儒或者儒生都是读书人。也就是现在人们常说的专家、学者,都是有文化、有知识,能说会道的文化人。
“儒生到底有多大的本事”?儒生的本事就是著述立说。儒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掌握了儒术的儒生。儒术:儒家的学术思想。《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太后好黄老之言,而魏其、武安、赵绾、王臧等务隆推儒术,贬道家言”。
上面对儒术的解释,就是告诉后人门,只要有权力的人推崇某种学说,身后马屁精们再推波助澜,其它再有用的经典也会被打进冷宫里。
西汉人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他向汉武帝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其政治理念被汉武帝所采纳。开此后长达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以儒学为正统的先声。其学说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杂以阴阳五行说,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穿在一起,形成封建神学体系。董仲舒还提出了“三纲五常”的封建伦理和把人性分为上、中、下三品的论点。
董仲舒所形成的儒家理论,符合封建王朝统治人们的理念和思想,他的行为说明的就是儒生的本事。提出观念,假借皇帝之手颁布成法,作为治理国家的王法。(2020/08/25)
儒生的能力有多大?凭一己之力,可以保全一个国家,也可以使一个国家走上灭亡之路,可以化干戈为玉帛,也能够变和平为战争。说他们反手为云覆手为雨也不为过!
比如孔子的弟子子贡就有这等本事!
子贡,复姓端木,名赐,孔门最得意的弟子之一,擅长经商和外交。孔子晚年生活上基本都是靠子贡,没办法,他太会赚钱了,师兄弟中他手头最阔,不吃他吃谁?
赚钱对于子贡来说还是小意思,他最擅长的是外交,今天我们就聊聊子贡外交生涯的经典之作。
齐国权臣田成子叛乱,弑齐简公,立齐平公,实权在握。但始终顾忌齐国的几家名门大族势力,意欲削弱他们,便利用手中权利,调动这些力量发动侵略战争,借机削弱他们——决定侵鲁。
大家知道孔子是鲁国人,弟子众多,消息灵通。听说父母之邦将被侵略,坐卧不宁。
子贡主动向孔子自荐,承担起这场在别人看来不可能完成的外交斡旋。
首先说服田成子
子贡故意用反语相激田成子:鲁国是打不下来的。因为,鲁国城矮河浅,国君愚昧,大无能。应该去攻打南方的吴国,人家吴国城高池深,兵精粮足,君明臣强,攻守兼备。
田成子大怒:你是成心来耍我是吧?
子贡说:请息怒,臣闻之,忧在内者攻强,忧在外者攻弱。我听说您虽然掌握了齐国的实权,可您的麻烦也不少,大臣中反对您的人不少吧?您想靠打败小小的鲁国立威扬万,那是不可能的!即使您打败了鲁国,也只能使齐君骄傲,将士受宠,却不能实现您立威的目的——鲁国太弱小了。
假如攻打南方的霸主吴国,如果一举成功,不但齐国上下给您点赞,就是国际上也会产生强大的冲击波。立威自不待言,将来独揽齐国大权,那也就是分分钟的事!
劝迷心窍的田成子被说动心了,赶忙紧急叫停了出征鲁国的军队,随时待命。
子贡说,待我出使吴国,给您制造个出师有名的事件,您就等着好消息吧!
出使吴国
子贡立即去拜访吴王夫差,先是一番吹嘘,说大王你您打败越国,扬名诸侯。
接着说听说齐国将要入侵鲁国,这个时候如果大王您出兵攻齐,首先占领道义制高点,其次,吴国勇士有打败齐国的大概率,如果打败齐国,既拯救了鲁,又削弱了齐,同时震撼了晋,一石三鸟。常话说:主者不强世,霸者无强敌。不知大王意下如何?
吴王夫差又被说动心了。说只是有点顾忌越王勾践那小子,听说他一直在卧薪尝胆,此其志不在小啊!
子贡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夫勇者不辟难,仁者不穷约,智者不失时,王者不绝世,以立其义。”如果大王您不放心勾践,我去劝说他追随您出征,他国内空虚无兵,这您该没有什么顾虑了吧?吴王夫差大喜。
拜访勾践
子贡立即拜访勾践,直接抓住他的心病——雪耻复仇。说吴王夫差将出兵伐齐,担心您作乱。您不如主动带兵追随吴王出战。
如果伐齐失败,大王您的机会就来了。如果伐齐赢了,吴国也会受到削弱,到时候我会鼓动晋国联手齐国对付吴国,吴国必然内外交困,大王您的机会又来了。怎么样?愿意合作吗?越王勾践大喜过望,立即满口答应,还重重赏了子贡。
子贡再回吴国,给吴王打个综合报告,吴王再无顾虑,公然挑起伐齐之战。吴、齐开启互掐模式。
子贡又立即游说晋国,防范吴国图谋中原。齐、吴开撕,齐败。吴、晋再撕,吴败。勾践乘机灭吴复仇。
司马迁在《史记》中对这段精彩的外交战做了精辟的总结:“故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
谁还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
儒生通常是指刻苦用功的读书人,熟读四书五经,满腹经纶,著书立说。温文儒雅,谈吐不凡。儒生到底有多大的本事?因人而异,有的文韬武略,功勋卓著,也有沦为平庸,甚至成为书呆子。
古代儒生完成学业离开老师之后,走向社会施展自己的才华,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抱负。许多人平步青云,飞黄腾达,光宗耀祖。他们春风得意,心想事成,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却有一部份人只有口头上的之乎者也,并无真才实学。其结果只是绣花枕头,自以为是,大事做不着,小事不愿做。不能自食其力,又怎能养家糊口,更谈不上独善其身,兼济天下。
儒生并不专指做学问写文章的文人墨客,其实在各个领域都有杰出的人才,如儒商、儒医、儒将、儒士等。他们在各自的领域格守儒家的传统美德和风范,积极入世,兴家创业,打拼自己的一片天地,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为社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也有许多读书人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屡屡受挫。任凭怎样艰苦努力,却总是一败再败,难有出头之日。也许是命运作弄于人,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同样是读书人,为什么差别就这么大呢?
儒生到底有多大本事?说大能以治国平天下,说小则是修身齐家,说不行那就是十足的书呆子。任何事情不是一概而论,有其中的个类。大多数儒生都是鸿儒硕学,以天下为己任,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
本事大到没边儿!
总以为自己是天选之子,才华多到地球都装不上,济世安民都是轻的,实现全民皆圣才能体现出自己的天分来。
孔子认为只要君王顺了自己的意,就可以实现天下大治,复制尧舜禹时代的终极辉煌。
孟子更尿性,认为只要采用了自己学说,强国都是分分钟的事,百姓用木棍就可以轻松击败大秦铁骑。
秦始皇为了打造个人形象,于是找了一帮儒生做参谋,结果悲哀的发现,这些儒生最擅长的就是发表议论,如果仅仅是和别的学说相冲突也就罢了,偏偏和其它儒生的观点也不相同。不仅和皇帝吵,和大臣吵,和将军吵,连自己人也要吵个天昏地暗。刘邦的心胸可谓极广,尤其是对自己没有威胁的儒生,结果吃了和秦始皇一样的亏。结果这个亏到了汉武帝时,又吃了一次!
儒生,说起事来天花乱缀,做起事来一盘散沙。
魏晋有个儒生,同样自作多情,认为自己怀才不遇。就是陶潜明,大肆推广儒道之术,结果没有一个君主肯鸟他,不得已回到家里种地。
李白认为自己有纵横之才,杜甫认为自己有济世之才,还有天真的白居易,倔强的韩退之,偏执的柳宗元,幼稚的李商隐,失意的温庭筠,放纵的柳宗元,任性的苏东坡,愚蠢的陆放翁。
不难发现一个事实。
古往今来的儒生,要么是自以为是的清高书生,要么是阴险狡诈的小人奸臣。按比例来说
儒生成为小人的比例在各个群体中占有绝对优势!
看看儒家学说的价值观排行吧,排在第一位的不是军事,不是经济,不是民生,不是农业,不是科学,不是法律。
而是道德!
儒生最大的本事就是宣传道德,成为不成功的君子,或者成功的伪君子!
生活在现代的人们,受各种文学和影视作品的感染,往往有一种刻板的印象,以为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知识分子都是那种手无缚鸡之力、不达时务的迂阔夫子。其实,中国士人阶层的“文武分家”是隋唐科举制度以后才逐渐形成的;而在魏晋以前的时代,读书人通常都是文武兼修的。
比如东汉末年,平定黄巾起义的三大名将之一——卢植,就是经学家马融的高徒、郑玄的师兄,他还有两个著名的学生,一个叫刘备,一个叫公孙瓒。
图为卢植
这种教育体制最早要上溯到周朝的贵族培养模式,也就是后来由孔子发扬光大的“六艺之教”:礼(礼仪)、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书(书写)、数(算术)。《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也就是说孔子有三千弟子,其中能够通晓全部六门技艺的就有72人。
史书记载,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楚昭王派出军队迎接孔子进入楚国,大概是为了表示一下自己的“敬贤”之心,还打算将一块方圆七百里的土地给孔子作封地,结果大臣说了一番话,让楚昭王打消了这个念头。这个大臣连续发出了四个灵魂的拷问:“大王出使各国的使者,有比得上子贡的吗?大王左右辅佐的大臣,有比得上颜回的吗?大王军中的将领,有比得上子路的吗?大王任命的官吏,有比得上宰予的吗?”楚昭王表示都没有。这大臣就说了,那你千万不能给孔子封地,否则以孔子和他那些学生的本事,还不得搞出一个比楚国更强大的国家来?子贡、颜回、子路、宰予,都是孔子的学生。
这个大臣的说法有没有根据呢?我们只看一个例子就知道了。冉有在鲁国做了将军,在“郎”这个地方跟齐国打了一仗,结果大获全胜。在鲁国执政的季康子问他,我看你打仗挺在行的,是后天学的呀,还是天生就会呀?
您猜冉有怎么回答的?
我老师教得好。
作者:谭清
小编码字实属不易,各位朋友的支持是小编努力的动力,请您高抬贵手,转发、点赞,让我们一起弘扬国学文化吧!
儒家弟子有文生有武生,有当官进爵的也有沦落凡间穷酸腐败的,儒家能有多大本事?
这让我想起不久见到的两位前成功人士,为何称为前成功人士呢?一位曾经亿万身家,现在精神异常、颠沛流离,另一个曾经叱咤商场、呼风唤雨、绝句妙论不断,被称为儒商典范,而今只能负重前行!
他们共同点是曾经靠富人思维发财致富,而昨天因为违背经济规律、市场规律或者做人规律一战大败,今天富人思维却帮不了他们多少,就像儒家文化一样,你也可能因为它成功,也可能只是熟悉和了解儒家文化的凡夫俗子。
他们不同点是前者精神状态已经崩溃,更无法再次卷土重来,而后者仍然有再次辉煌的宏志和物质基础,这其中最大不同是一种无形的力量,这种无形的力量有文化的背景、有个性张力为根基,就像一颗种子和一颗煮过的种子,外表没有什么区别而内在已经变质。
但是即使是最好的种子,如果没有适宜的土壤和气候以及不精心呵护,也一样不能长成参天大树,这下明白了吧?儒家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不以一时的功败荣辱论短长,在于以礼服人,以道义示人!
它不能影响你当下的决定,但是可以让你一生都活的有滋味!
儒生的本事,无论有多大,其后果都是适得其反!自从少年天子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导致中国由强变弱、落后挨打的历史事实…就是最好的证明。
通天的本事。这几天看《剑来》,浩然天下的祖师爷-至圣先师,亚圣-孟子,小夫子礼圣/周公 文圣-荀子 不是儒生就不好意思天下无敌
搬是弄非,编排历史。改百家之经典,无自身之修证。好不容易出了个王阳明,总算是个开悟的,也无力整理整个儒学体系。
汉后儒学,已成官道之学,百业之一技。学儒只看汉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