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买银行股票吗?
我会投资银行股,但定投的股票中,银行股的占比很小。但是,我认为普通投资者其实是可以将一定仓位的资金对于银行进行定投。为什么?
一、银行股的股息率较高。两市28家银行股,2017年年度分红股息中,年化股息率超1%的银行股有25家;超2%的银行股有18家;超3%的银行股有11家;超4%的银行股有6家。如果说以现在的股价进行计算,那么可能会有几家上市公司的股息率已经能够达到5%以上。这可以说在我国股市两市三板行业中分红股息率的佼佼者,其他行业很难达到这种水平。所以,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没必要追求高风险的刺激投机股票,反而像银行股这般有着较为固定分红的企业更具有投资价值。
二、股票价格并没有被高估。股市两市三板的银行股市盈率4倍多、5倍多、6倍多、7倍多、8倍多的低估值上市公司一眼望去很多,28家银行股中有23家上市公司市盈率低于10倍,19家上市公司低于7倍。可以说银行股的市盈率是集中被低估的行业之一。当然了,像银行这般传统行业也是长年累月被低估的行业,投资者也是已经习以为常。但是,正因为被低估而没有被大幅度的高估,才具有更为合理的估值区间、投资价值。就算是不会暴力拉升股价也能够稳稳当当的进行创收。
作者不易,多多点赞,十分感谢!
银行股可以买,并且可以中长期持有,每年有分红,中长期可以分享金融行业增长的红利。
理由如下:
1、银行业是整个经济的核心,是百业之母,是货币供给的心脏。经济增长时,贷款增加,利润增厚,反之, 经济收缩时也处于行业的顶端,出现新行业贷款需求仍能维持一定的利润水平。
2、2019年2月沪深市场平均市盈率12.9倍,市净率1.42倍,而银行板块市盈率6倍,市净率0.56,投资价值凸显。一般来说,每年银行股都有分红,股息率远远超越同期的一年存款利率,大约2-3倍。是稳健投资者长期复利投资的首选。
3、A股正在步入机构投资的过程,并且外资逐步进入,银行股是各大机构必配的资产,当前又是价值凸显阶段,中长期收益有一定保障。
4、2019年科创板上市,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中的垃圾股会遭受进一步抛售,但银行股因其独特的经济和市场地位,反而可是做为主流资金调控市场节奏的主要筹码。在行情不明朗阶段,投资比较安全,并可以作为打新股的必备利器。
5、市场表现可圈可点。从十月末开始,有资金连续介入银行板块,银行股指数走势稳健,银行指数2018年7月银行板块见底,在大盘10月末创新低之际仍保持稳健状态,且在2018年12月末资金加速流入至2019年春节之前收盘迭创新高。
总之,当下不做配置,追高配置会遭受短期套牢风险,买银行股要有中长期的恒心,则稳定收益可期。
会买银行股,而且我现在就持有银行股。那么,我为什么会买银行股呢?
第一,银行股的股息率高,买入后持有不动,利用分红的钱进行再投资,就可以使利润飞起来。就当前的请况看,银行股的股息率已经超过4%了,远远跑过了银行存款利率,也跑过了消费者指数。
第二,银行股是国家队护盘的首选,跟着国家队投资的节奏走,没错。很多朋友喜欢寻找有机构的股票,让机构给自己抬轿子。殊不知,国家队就是最大的机构,而且是最保险的机构。
第三,银行股的走势比较平稳,没有急涨急跌,可以从容进行操作。有些朋友认为银行股波动幅度少,收益低。殊不知,在股市上最重要的是资金安全,只有先保证资金安全才能笑到最后。投资银行股是最安全的。
第四,由于中国股市牛短熊长的特点,决定了下跌时间长,上涨时间短,而银行股下跌幅度相对低一些,持有银行股安全性高一些。如果持有小盘股,往往账户缩水较大,投资者将接受很大的心理考验。
总之说,对稳健的投资者来说,买入银行股是不错的选择。
以上是小不点的感悟,希望对朋友有帮助,喜欢的请点赞支持,谢谢!
当然会买而且会持有一定数量的银行股,因为对于散户来说买银行股至少不会亏钱,买到了好一点的银行股还能让每年的收益率远高于90%以上的散户投资者。
1.银行股也不是每一只都不怎么涨的
如果我用低市盈率、市净率来劝大家买银行股就是不接地气。再低的双率也只是一个财务数据罢了,大家看的是能不能挣钱,其他都是假的。
那么我就举个两个例子,一个是在沪市主板交易的招商银行、还有一个是在深圳中小板上市交易的宁波银行。无论从周线还是月线来看,这两支银行股均为长期呈现出上涨的态势。
以我更加熟悉的招商银行为例,这只银行股市值居然已经超过了四大行里的中国银行,排在银行股市值的第四位,这说明了招商银行股价的上涨幅度。五年前这只股票的价格为13元左右、四年前为18元左右、三年前为26元左右、两年前为32元左右、一年前为32元左右,现在为53元。五年内除了有一年股价怎么涨以外,其余时间均在上涨,也就是说持股一年以上基本都能赚到不少。另外,去年一整年的涨幅把前年没有上涨的也补涨掉了。宁波银行也是类似的情况。
2.银行股每年都有现金分红
即使你买有买到招商银行和宁波银行这两只股价涨幅巨大的银行股,只是买了农业银行、工商银行这样的超级权重大盘股,那至少你也不会亏钱。
这些股票每年都会现金分红,股息率基本在4%-6%之间,高于大部分银行理财产品。且股票是不太会影响流动性的,而理财产品一买可能就是3个月至半年的锁仓。 买他们有点像以活期储蓄的方式赚理财、信托的产品的收益。
当然,有的朋友说买卖股票就是要赚大钱,不稀罕那么一点现金分红。可事实上绝大部分散户炒股多年别说大赚了,不亏钱就已经不错了。
3.银行股市值打底申购新股赚外快
买了银行股的另外一大优势是保证市值的稳定性。按照规定,连续20个交易日平均市值满1万元可以在沪市获得一个申购配号,深市则为5000元市值一个申购配号。我观察了一下新股的申购市值需求,最近100只新股中有88只顶格申购的市值要求低于20万元。这就意味着你只要买入20万元市值的银行股放着不动,就能保证绝大部分新股都可以顶格申购。
另外一方面,如果个人市值很大,则可以分配到几个证券账户中分别顶格申购。比如在三个证券账户中各购买20万元的招商银行股票,那么每一次申购沪市的新股时都可以拥有三个顶格申购的账户,新股命中率也就大大提升了。
在现在的情况下,申购到新股还是能挣钱的,也就是挣多挣少的不同罢了。
因此,选择一只长期来看价格走势稳定的银行股,即使放着不动了也能获得超过绝大部分散户投资者的年收益。这样的“懒人”投资方法是购买银行股最大的逻辑点。
以上答复希望对你有用,欢迎关注、点赞 王五说财 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
大家好我是投资观,是一个研究股票投资十多年的老股民。进入2018年来银行股率先下跌,到目前为止银行股普遍下跌25%以上。银行股和沪指的下跌幅度基本是对等的,银行股的市值小的就有几百亿大的则有几千亿甚至上万亿,银行股的回调势必会导致大盘的回调。如今银行股已经下跌了25%,有些甚至跌回了16年年初的水平了。那么在银行股出现这么大的跌幅后你还会买银行股吗?
首先我们要知道银行股意味着什么。目前有27家银行股上市交易,其中中农工建四大行市值都超过万亿。要知道A股总共有6家上市公司的市值超过万亿,其中四家都是银行股,其中工商银行市值更是接近两万亿。还有像招商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平安银行等的市值更是高达千亿,有的也接近万亿。银行股有这么高的市值,自然银行股的涨跌会对股指产生巨大的影响。上交所上市的所有公司市值有30万亿左右,其中银行股就占了接近三分之一。所以银行股对整个股市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股市要上涨银行股必定也会率先反弹,现在买银行股并没有错,那为什么不买呢!
其次就是银行股的股价了。目前27家银行股全部市净率都低于2,超过六成的银行股都是破净股。而且大多数的银行股都是低价股,有20家银行股的股价都低于10元。也就是说现在的银行股不但股价低而且还都是破净股,对于想避险的投资者银行股肯定是首先的避险之地。特别是对于大资金投资者和长线投资者而言,银行股不失为是值得投资的板块。介于目前的情况,银行股到是很好的投资洼地,想避险的投资者是完全可以投资银行股的。
我是投资观,看完关注点赞股票大涨不断,个股分析私信探讨。
暂时不会买银行股,但会阶段性的投资银行ETF。
理由主要有三个。
1、银行未来不会有大行情。
银行未来不会有太大的行情,这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原因很简单,现如今经济发展的阶段,银行已然退居二线,成为了底层的基石。
说白了,银行是稳定器,但已经不是经济的助推器了。
经济发展靠内需拉动,央行的货币政策会有很大的影响,但这并不能成为银行大跃进,或者说是利润的来源。
银行在整个经济体系中担任的角色依然重要,但并不是发展的主要动力。
所以,这种情况下,银行未来也就那样了,不会再有任何更进一步的机会。
如果传导到业绩,传导到股价,银行总体的涨幅不会太大,而每年的分红却会相对比较稳定。
如果是这种大背景的话,在熊市里,银行的表现可能会更好,在牛市里,反而不会有太大的表现机会。
资金会以防御性为第一前提,去配置银行股,而不是用来进攻。
2、银行股选择上非常困难。
之所以并不偏爱银行股,而可能会选择指数基金,银行ETF来投资,主要原因是对于银行股的选择,其实是很困难的。
传统四大行,股价异常稳定,业绩也异常稳定,但是稳定的背后是个位数增长,甚至零增长。
每天像织布机一样,几个月有一次脉冲行情,又很快跌了回来。
而那些还有趋势性上涨机会的,主要是腰部的银行和地方性银行。
这部分银行可谓是鱼龙混杂,确实有招行、兴业这样优秀的银行,包括杭州银行等地方性银行,最近几年表现也不错。
也有像民生银行这样的,包括地方性的无锡、北京、上海等好多家银行,走势相当的疲软。
对于普通散户来说,要分辨银行哪家发展潜力大,哪家机会不多,其实非常的困难。
所以,对于银行股的选择,或许只能退而求其次地选择分红率最高的。
而如果想把握银行的总体机会,可能更适合选择银行的ETF来投资,赚到整体板块上涨带来的红利。
银行当下的估值,在历史最低,是相对比较适合做投资的,ETF的风险很低。
3、银行估值便宜,有价格修复的空间。
银行的成长性不足,但估值修复的空间,还是比较大的。
银行目前的平均估值是历史最低,距离历史平均还差了一大截。
当然,银行以往的估值是建立在有成长性的基础上的,而现如今成长性不足,总体的估值水平下降,也是很正常的。
但这并不代表,市盈率只有5倍的银行,不会涨。
5倍是什么概念,1万亿的市值,2000亿的净利润,如果拿出1000亿来分红,还有1000亿就成了净资产,也就是10年时间,净资产翻一倍。
即便是参考全球银行的市盈率和市净率,5倍的市盈率都是完全有估值修复空间的。
所以,从整体上来看,银行不是没有投资的机会,只不过投资的周期可能比较久。
毕竟,我们没有办法精确的判断,银行什么时候会开展一轮估值修复的行情。
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轮估值修复的行情,并不会等太久。
靠银行股吃股息,能赚钱吗?
大部分投资银行股的人,都是冲着吃股息去的。
现如今,真的指望银行股上涨来赚钱的,还真是不多。
那么,吃银行股的股息来赚钱,到底靠谱吗?
银行年年分红,股价年年除权,甚至跌跌不休,真的能赚到钱吗?
关于这个问题,你先要了解底层的大逻辑,关于企业的价值。
股票分红,股价除权,这是规则定下的,目的是为了不让资金进行套利。
比如分红前一日买入,分红派息日后就抛售股票,白白套取分红。
而分红出息意味着,分红前一日买入,后一日卖出,肯定是赚不到钱的。
如果加上分红的税收规则,如果持有不满1个月,将收取20%的所得税,明摆着是倒贴了。
从短期交易来看,分红与不分红,毫无区别,分红看似分的是自己的钱,从自己的账户市值里扣除了。
那么从长期来看,针对上市公司股票的价值,分红到底有多少影响。
分红本身,是把企业账上的现金资产,以红利的形式分配给股东。
银行股一般的分配比例在30%左右,即今年赚了100亿,分红30亿给股东。
其实这个比例,相对是比较少的。
如果按照银行股市盈率5倍来计算,500亿市值,100亿净利润,分红30亿,派息率就是30/500=6%,而股价也会对应的除夕6%。
现如今那些股息6%的银行股,大概就是这么个分红比例。
那么剩下的70亿的净利润,就会计入净资产中。
我们假设以5年作为一个单位,每年净利润不变,那么5年账上的净利润增加了350亿。
从股价除权的角度来看,每年除权6%,5年至少下跌了30%。
一家500亿市值的企业,净资产增加了350亿,股价却下跌30%,市值变成了350亿,显然是不合理的。
很明显,从长期来看,作为现金奶牛的银行股,长期分红除权,并且不进行填权,概率是非常非常低的。
最差最差的情况,市值保持不变,每5年分红,进行填权,是大概率会发生的。
如果5年没发生,那么拉长到10年,15年,拉得越久,越有可能发生。
也就是说,长期来看,银行股本身,能满足分红作为最基础的条件。
这就是为什么当下的银行股,存在估值修复的动能,因为分红率有点过高了。
分红率高,就意味着银行股的市值偏低,存在价值修复的动能。
通常来看,5%左右的分红,是相对比较合理的银行股价值区间。
低于4%,说明银行股的价格明显偏高,高于6%,说明银行股的价格明显偏低。
如果你非要从银行股上赚差价,根据股息率的比例,高买低卖即可。
但未来,银行股的股息率,会不会长期维持在5-6%之间,不再有涨价到4%的空间,暂时犹未可知,只能说有这样一个预期。
所以,能够接受5-6%的股息,同时不怎么追求银行股价上涨的人,可以选择进行布局。
银行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哪里?
很多人会问,银行为什么未来很难有前十年的涨幅了。
其实,本质上是银行的净利润,很难再上一个大的台阶了。
主要是由于银行的总体资金管理规模、净息差、非利息收入,都不会出现明显的上涨。
但这也并不能代表银行未来就没有发展空间,银行还是有可能会有很多新的利润增长点的。
有三个主要看点。
1、新零售业务。
所谓的新零售业务,主要是围绕财富管理展开的非利息收入业务。
只不过和原本的非利息收入相比,还是会有一些差别。
绝大多数银行,目前都开设了理财子公司,把原本的零售业务打包剥离出自己的体系。
而前几年大量关闭的民间理财公司,也是为了银行理财子公司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零售业务在过去十年,其实是取得了非常大的突破,部分银行年化复合增长都超过了20%。
典型的代表,就是招行,其次还有兴业、民生、平安等。
新零售业务,可能会改变原本以卖产品为主的销售服务模式,慢慢转向为以客户为中心的资产顾问形式,更好的通过为客户进行资产配置,从而谋求变更和创新。
另外,一部分小微企业服务,诸如信贷等,也将归并进入新零售业务范畴。
只不过基于大数据的新零售业务,在信贷上将会更有把握,坏账率会更低,净利润会更高一些。
银行基于理财子公司展开的业务生态圈,将会成为一个非常值得一看的亮点。
2、金融科技。
金融科技,也是未来银行发展的一大看点。
不同的银行,对于金融科技的重视程度不同,但基本上都在金融科技领域增加了大量的投入。
纵观海外的知名银行,富国、摩根大通、高盛、花旗等,都在金融科技上做了较大的投入。
国内,招行、兴业等银行,在金融科技领域,也是跑在了最前沿。
而四大行在拥有了自己完善的金融科技研发团队后,还选择了与BAT进行合作拓展。
华为开始做鸿蒙后,各大银行也是第一时间响应,可见对于金融物联网的重视。
科技赋能金融,诸如在大数据上,诸如在去中心化的收款上,诸如在金融业务创新上,都能帮助银行节省大量的成本,从而提高绩效,提高净利润。
银行从骨子里来看,其实是拥有一定的科技创新基因的。
作为一个信息密集,数据海量的行业,银行在金融科技上的发力,能够给银行总体运营效率上加一把火,从而让银行更高效。
3、数字货币。
最后一个银行未来的看点,就是数字货币。
银行的数字货币,其实就是数字人民币,并不是有些人印象里的虚拟货币。
数字货币的发展,其实是信息数据一体化的发展和进步。
简单地说,让钱的流向变得更透明,让一些不法的钱,无影遁形,损失可以冻结。
比如,一张百元大钞,编号000001,从央行的数字货币中心印发后,通过网络数据,到达任何的地方,都会被快速地查到。
可以说,这个数字货币的流向路径,异常的清晰可见。
往常,线下的纸质货币,可以通过取现再存入,或者多途径兑换的方式,进行周转。
线上的转账交易,也会因为账目存在余额进行混同,很难彻底追踪。
这在一些不法用途,诸如受贿,诸如诈骗等领域,直接就从根源上解决问题了。
数字货币的诞生,无疑是让所有的金融往来,变得更加透明和规范,甚至可以说毫不保留隐私。
但对于银行来说,数字货币可以让银行在某些方面大幅度的提升效率,从而产生经济效益。
银行未来会越来越多元化,给客户提供更多个性化的服务,也是未来的增长点和看点。
只不过,银行的发展速度,其实是很慢的,不管是金融科技,还是数字货币,要在效率上实现提升,带来经济效应,也不可能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所以,总体银行的发展速度,也并不会太快。
最后,聊聊二级市场和银行股。
很多人可能很好奇,银行作为现金奶牛,业绩这么好,还上市干嘛。
尤其是最近几年,地方性银行接二连三的上市。
这两年,一些地方性小银行,诸如苏州、郑州、青农商、沪农商、渝农商、西安、厦门、常熟、无锡、长沙、重庆、齐鲁银行等。
后面还有一家排队的兰州银行。
几乎是各地的银行齐刷刷的上市,走势也是分化明显,但并不知道为什么要上市。
其实,中小银行的上市背后,是市场对于中小银行科技实力的担忧。
地方性银行的优势,在于扎根当地,拥有更好的资源,同时扶持地方的发展。
统计数据显示,地方银行的坏账率,远低于四大行,在当地的实力之强,也是其他大银行望尘莫及。
但地方银行终究不是大的国有制银行,在某些方面,规模小,资金实力差就凸显出来。
比较明显的一点,就是数字化建设,或者说是金融科技能力的建设。
中心化的四大行和招行兴业这类银行,在数字化建设上,优势非常明显,而地方性商业银行受限于自身实力,不可能大刀阔斧的去搞数字化。
这时候,上市融资就成了一条路。
建立网络场景的本地化银行生态,是地方性中小银行的护城河。
但地方性中小银行,出现走势分化,也是必然,因为各个地区经济发展速度不同,对于地方性银行的业绩影响就不同。
所以,如果要投资这类地方性商业银行,主要还是关注当地经济发展的情况。
二级市场的本质功能就是融资,而IPO背后,就是给投资者去分享一部分优质企业发展带来的红利。
记住,是一部分优质企业,并不是所有的IPO。
投资这件事,不管是银行股,亦或者其他个股,长期来看终究还是离不开业绩两个字。
银行股完全可以买。股息分红稳定,而且股价相对低也稳定。如工商银行股价5元左右,分红每10派2.66。买2000股1万元出头可分红5.32,已经大于很多银行的理财产品收益。另外每股收益高的兴业、招商、浦发都可考虑。银行股的动态市盈率也相对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