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生活百科知识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综合百科生活常识数码科技传统文化互联网健康时尚影视娱乐教育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学习

圣人老子为什么要写《道德经》,而非《金钱经》?是不是要告诉我们“道德至上”,而非“金钱至上”呢?

提问时间:2023-07-27 14:04关键词:老子,道德

圣人老子为什么要写《道德经》,而非《金钱经》?是不是要告诉我们“道德至上”,而非“金钱至上”呢?

点赞1、绍兴市 网友:风强吻我

首先认识“道”。“道,可道,非常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故“道”是太极及本源,是宇宙及宇宙的规律规则;“道”是终极存在的、无形的、无限永恒的,是造物者;阴阳合而生万物,“道”生阴阳,造人类。《道德经》中有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的观点,故自然是宇宙的最高规则;顺应自然,顺其自然,则自然而然;自然而然者,效法宇宙的最高规则_则万事万物就顺畅了。【】其次理解“德”。“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不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①“德”作品德解:品德高尚的人,不在乎表面上之德行,因此是有德之人;品德低下的人,时时注意表面上之德行,其本质是无德之人。品德高尚的人表面上没有什么作为,实质上是无所不为,即最有作为;品德低下的人表面上很有作为,实质上最没有作为。②作属性解:属性在西方哲学中指实体之本性,即属于实体的本质方面的特证;笛卡儿认为物质实体的本性是广延性,精神实体的本性是思维性;另有观点认为实体有无限多的属性;马克思主义认为“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我认为事物的属性分一般与特殊:一般属性即事物之共性,运动、发展、变化是事物的一般属性;特殊属性指事物之个性,即此事物区分彼事物之属性;比如人的特殊属性是思维、语言、制造并使用工具,“道”、“德”的特殊属性是无为、自然。【】再者“道”、“德”统一解。“道”乃非常“道”,“德亦非常“德”:品德是人的属性之一,“道的属性是终极、无形、永恒、无为、自然等;“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与“德”是“道”与“器”的关系;“形而中者谓之人”,《道德经》的妙处在“玄之又玄”,故认识、理解、领悟《道德经》当用非常之法,方可参非常之“道”与非常之“德”。《道德经》作者所处时代不同-含义有别:故此道非彼“道”,此德亦非彼“德";唯相同者“道”-至高无上,“德”者服务于“道”。



点赞2、瓦房店 网友:在一起

老子著的《道德经》主要阐述天地演化的基本规律及治国安邦理政的基本理念,论述有无、是非、黑白、曲直等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精髓。此处的道德,指的是道经和德经,并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品行操守。金钱只是物物交换的媒介,财富的象征,可能老子根本就没把这事放在心上。道德至上还是金钱至上与《道德经》扯不上关系。

点赞3、六安市 网友:一生诗意

认为老子是在谈“道德至上”,一看就知道是望文生义,臆测《道德经》就是一本讲“道德”的书,那就大错特错了!

《道德经》作为“百经之首”,博大精深,内容涉及到哲学、政治、经济、军事、管理、文学、美学、修身等各个方面,是中华文明的瑰宝。读《道德经》,一定要有一颗求道之心,蜻蜓点水式的阅读,不仅无益,反而害处无穷!

说句不好听的话,若无求道之心,何必庸人自扰?吃饱、喝足、睡好,岂不妙哉?

点赞4、普兰店 网友:夜ゝ迷离

我们说,道德(阴:精神、虚在)和金钱(阳:物质、实在)二者之间,既不是决绝的水火互不相容的关系,也不是完全可以平起平坐的同一个范畴的概念。用数学上的十字坐标来描述,如果我们用横向的水平坐标轴,表示人们对实在的、形而下的物质水平追逐;以纵向的垂直坐标轴,表示虚在的、形而上的精神境界追求。我们很快就会发现,一味追逐“至大无外,至小无内”的物质水平(金钱至上),或者完全脱离必要的物质存在条件追求“至高无上,至深无下”的精神境界(道德至上),都是永无止境,也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这也就是说,人类不可能在横、纵两条坐标轴上存在,只能选择要么生活在兼顾物质、精神“两个文明”同步发展的第1、4象限;要么选择生存在物质水平贫困且每况愈下、精神上相对文明的第2、3象限。毫无疑问,这里的答案就在我们正在进行的伟大事业当“中”!

点赞5、赣州市 网友:软耳朵

因为能称之为圣人的“老子”当然懂得,人类只有道德品质修养好,才能正确获得金钱的来源。假如,道德沦丧,失去做人做事的道德良心,而强横行霸道获取的金钱,这样的人,怕的是:“有机会获得,无机会再用”!所以说,圣人老了为了人类正常工作生活,能继续生存下去,发展人类,增强人的思想道德修养,使人类有德有孝有善心地代代传承下去。那样,才决定写了巜道德经》。意识应该是这样的吧。

点赞6、铜仁市 网友:一叶飘萍

谢谢邀请!

首先我想问:《道德经》能与《金钱经》并论么?

提问的人可能望文生义,把《道德经》简单地理解为一本描写“思想”与“道德”的经书,才有此问。

《道德经》号称万经之王,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的文化瑰宝;它篇幅不长,只有短短的五千字,却涵盖了伦理、政治、经济、军事、文理等诸多学科,内容博大精深,无所不涵及。

要了解《道德经》,必须以一颗求道之心,去静心研读,非走马观花似的过一遍,你就能心得理解,反之,一些肤浅、表象的东西,会对你有害无益。

“形而上之为道,形而下之为器。”道是无形的,一种充斥宇宙间自然运行生存的规律;而金钱不过一具体物象,是人们用来作物质交换的媒介。

就如人之于宇宙,不过一粒凡尘;金钱之于道,不若于苍海一粟;掌握了解了天地宇宙运行规律,就象凡人得道成仙,予取予求,无所不能…想要钱,点石成金就行了,还会去拿“道德”与“金钱”相提并论?

摘一段道德经文结尾吧:“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为道。”



点赞7、白银市 网友:歌者与猫

宇宙之道,天道,地道,人道,万物各行其道,,,,规范行为轨迹,,,,

知识推荐

八哥问答——日常生活学习知识分享。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669@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7808号-3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Copyright 2023 www.1260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