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生活百科知识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综合百科生活常识数码科技传统文化互联网健康时尚影视娱乐教育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娱乐

《明朝那些事儿》书中,为什么作者关于刘伯温的描述比较少? ?

提问时间:2023-07-05 11:38关键词:作者,明朝,刘伯温

问题补充: 书中关于其他明朝名人的描述都很多,为什么对于刘伯温的描述非常少? 都是坊间传说吗?本人才疏学浅,还请各位大神赐教。

点赞1、景德镇市 网友:青凋牧╮

这个问题很好回答,每个作家对于每一个历史人物都不是全部都清楚的。

都有他擅长不擅长的人物,有的了解的多一点可能就多写一点,不大了解就少写,免得造成笔误被人耻笑。

当年明月的这部书是根据自己喜好写的,肯定对于人物的渲染有所多寡不同,这个可以理解。

《明朝那些事儿》书中,关于刘伯温的描述比较少,因为历史上明太祖朱元璋手下谋士众多,刘伯温并不是唯一的。

刘伯温精通经史子集,天文地理,是大明王朝的开国功臣。

刘基(1311-1375),字伯温,元末明初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

洪武三年(1370),刘伯温被封为诚意伯。要知道公侯伯子爵是古代分封的爵位。

刘伯温在元朝至顺年间举进士,经史通达,尤其擅长于象纬之学,当时的人把他比作诸葛亮在世。

至正十九年(1359),朱元璋听说了刘伯温等人,以礼相待,收为己用。

刘伯温参与谋划平定张士诚、陈友谅与北伐中原等军事大计。吴元年(1367年)为太史令,进《戊申大统历》。奏请立法定制,以止滥杀。朱元璋即位后,他奏请设立军卫法,又请肃正纪纲,曾谏止建都于凤阳。洪武三年(1370年),封诚意伯,故又称刘诚意。

次年赐归。刘基居乡隐形韬迹,只饮酒弈棋,口不言功。因左丞相胡惟庸诬陷而被夺禄。入京谢罪后,不久即逝世。明武宗时赠太师,谥号“文成”。(民间传说是吃了胡惟庸的慢性毒药而死,而胡惟庸是受朱元璋之意看望刘伯温,送治病的药给他吃)。

刘伯温的故事选编:

太祖因事要责罚丞相李善长,刘基劝说道:“他虽有过失,但功劳很大,威望颇高,能调和诸将。”太祖说:“他三番两次想要加害于你,你还设身处地为他着想?我想改任你为丞相。”刘基叩首说道:“这怎么行呢?更换丞相如同更换梁柱,必须用粗壮结实的大木,如用细木,房屋就会立即倒坍。”

后来,李善长辞官归居,太祖想任命杨宪为丞相,杨宪平日待刘基很好,可刘基仍极力反对,说:“杨宪具备当丞相的才能,却没有做丞相的气量。

为相之人,须保持像水一样平静的心情,将义理作为权衡事情的标准,而不能掺杂自己的主观意见,杨宪就做不到。”

太祖又问汪广洋如何,刘基回答:“他的气量比杨宪更狭窄。”

太祖接着问胡惟庸,刘基又回答道:“丞相好比驾车的马,我担心他会将马车弄翻。”

太祖于是说道:“我的丞相,确实只有先生你最合适了。”

刘基谢绝说:“我太疾恶如仇了,又不耐烦处理繁杂事务,如果勉强承担这一重任,恐怕要辜负皇上委托。天下何患无才,只要皇上留心物色就是了。这几个人确实不适合担任丞相之职。”

后来,杨宪、汪广洋、胡惟庸都因事获罪。

我们来看,刘基吃了胡惟庸给他的药,身体更加不舒服了。

胡惟庸在当上宰相之后,刘伯温就生病了,朱元璋知道之后就派胡惟庸去探望刘伯温。胡惟庸当时是带着自己的御医去给刘伯温看病的,当时御医给他开了药,刘伯温吃完之后就难受了好几天。

过了几天之后,刘伯温一直不能上朝,于是就派人禀告朱元璋,说自己吃了胡惟庸御医的药之后,身体就变得很差。

朱元璋听后只是嘱咐刘伯温安心休养,朱元璋就把刘伯温给送回了老家。回到老家之后刘伯温就拒绝家里人给他开的药,没过多久刘伯温就去世了。

从以上的事迹可以看出,刘伯温的死可能是朱元璋默认或者授意的,因为刘伯温嫉恶如仇,与胡惟庸早年就有不和,让胡惟庸送药,无异给他加害刘伯温提供了方便。

胡惟庸小人也,加害刘伯温完全有可能的。

以上虽然是推测,但是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明朝初期朝臣之间的内斗如此激烈,明争暗斗,波涛汹涌。刘伯温已经告老还乡了,还是免不了被慢性毒药毒杀。

以刘伯温的智慧不难看出药里有毒,但是皇帝要你死,你不得不死,所以他回到家乡后拒绝乡里给他送的药,不再服药医治,大概一年多后就死了。

然后他在死的时候和他儿子说:我本来想向皇帝上遗表,现在看来没有必要了。但是等胡惟庸败了,皇帝必然会找你们问我临死有什么遗言,那个时候你们再把我的信交给皇帝。果然,胡惟庸被杀后,朱元璋找到刘伯温的儿子,问刘伯温有什么遗言吗,他的儿子把他的信交给了朱元璋。

其实,明初的政治斗争十分的强烈,刘伯温代表的是浙东集团,李善长代表的是淮西集团,两大集团在朝廷里互相争斗。

朱元璋贬刘伯温的目的是打击浙东集团政治势力,而抬升李善长的淮西集团的地位。(胡惟庸依附李善长,属于淮西集团的成员)。

但是胡惟庸案后十年,朱元璋杀开国元勋,右丞相李善长,哪怕你有丹书铁券,照杀不误。因为除谋反罪不赦,那么杀你的罪名就是谋反罪,所以也没有办法赦免。

以上讲的是为啥写刘伯温的成分不多,可能就是人物过于多了,不可能每个都浓墨重彩,作家也不是万能的,只能有所偏重了。

谢谢大家支持。

(图来自网络,侵删。)

在朱元璋时代,做一个清闲的隐居人都不行,刘伯温早已隐居乡里,还要有如此的结局!

点赞2、公主岭 网友:软萌仙女

谢谢@头条家的史先生 邀请。

1

在民间刘伯温是神人,和张子房,诸葛亮,徐茂公等人齐名,是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载的活神仙。

很多神奇神秘的事情都往这几个人身上套,比方说诸葛亮的马前课,刘伯温的烧饼歌。

这是刘伯温的民间形象,但是历史上呢?

可能刘伯温就没有那么的神了,他和诸葛亮待遇简直天差地别,诸葛亮出山后总揽军政大权,在《三国演义》上刘备对诸葛亮简直敬若神仙,言听计从。

即使正史《三国志》,刘备对诸葛没那么言听计从恭敬有加,但是夷陵之战以后白帝城托孤,他依旧把江山和阿斗托付给诸葛亮,并且告诉诸葛亮,阿斗这小子行你就帮帮他,如果这小子不是当皇帝的料“君可自取。”

不管刘备这话是真心还是试探,但是恰恰是这几句临终之言,成就了这对君臣的千古佳话。

刘伯温就没这么好运了。

2

刘伯温少年聪明,早早的就考上了进士,给朝廷戡乱,出了很多注意,但是都没有引起重视,不被元朝重用。

后来刘伯温在官场混了一段日子,大约看透元朝是兔子的尾巴长不了了,所以后来就辞官回家隐居去了。

刘伯温辅助朱元璋也很有意思,朱元璋攻下金华后,听说这里有很有名的四个人,号称浙东四先生,于是就派人拿着点心去请这四位出山为自己服务。

这完全是打包价。

一开始,刘伯温还推辞了一下,然后一个叫孙炎的人给他写信说:你一定得来啊。

于是刘伯温就来了,还给朱元璋献上了早就写好的小作文《时务十八策》。


刘伯温的出山和诸葛亮就差了行市了,完全没有诸葛亮被三顾茅庐,甚至一顾也没有。


朱元璋只是派人拿着礼物来请了一下,可能连张飞关羽这样级数的人都没出场,刘伯温还想学诸葛亮摆一下架子,人老朱直接不理,不惯你臭毛病,直接让手下人写封信。


3


刘伯温还是有真本事的,为朱元璋策划很多大事,尤其是平定陈友谅张士诚时,刘伯温给朱元璋的一些建议,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这时候君臣之间多少有点孔明和皇叔之间的味道。


刘伯温处处学诸葛亮执法严明,不徇私情,但是也因为这样先后得罪了李善长和胡惟庸两位宰相。


他晚年效法张良隐居,在老家喝酒下棋不问政事,当地县令化妆来访,他都拱手作揖自称草民,可谓小心到了极致。


但是即使是这样,依旧没能逃过胡惟庸的算计。


胡惟庸害他的方式很要命,因为刘伯温懂得阴阳数术,所以他让人向朱元璋告状说,谈洋这地方的风水很好,有王者之气,刘伯温想在这儿修坟墓,老百姓不同意,他动用势力压迫百姓。


压迫百姓这事儿朱元璋也许不太在意,但是你想在有王者之气的地方修坟墓,刘伯温你想干嘛?想让子孙后代当皇帝吗?

于是朱元璋把他诚意伯的爵位给夺了。刘伯温知道这事儿的严重性,亲自到京城谢恩,然后呆在京城不敢离开,恐怕有人给自己小鞋穿,老朱再怒就不是剥夺官位这么简单了。

在京城就到了胡惟庸的权利范围,他于是开始暗害刘伯温,趁他病时往他的药里下毒,胡惟庸真的深谙趁你病要你命的真理。

后来看刘伯温病的不像样子,朱元璋顾念旧情派人把他护送回老家,没过一个月,刘伯温就去世了。

刘伯温的两个儿子老大被胡惟庸害死了,老二因为耿直说错话,被明成祖朱棣害死了。

4

当年明月没有浓墨重彩的写刘伯温,为啥?大约是因为不好写。

如果按照老百姓心里的活神仙来写,那就不是写历史,而是写小说了,如果按照历史来写,和人们想像中的刘伯温又差太多,那么干脆不写,一笔带过更好。

不过当年明月还是写过一个和刘伯温一样的活神仙,那就是王阳明。

在《明朝那些事儿》中,王阳明的篇幅不下于朱元璋,当年明月写他如何少年顽略劣,如何官路坎坷,如何龙场悟道,后来如何天纵神明,轻而易举的平定了宁王叛乱。

这部分故事简直就是一部圣人的成长史。我就是从王阳明这儿入坑开始看《明朝那些事儿》的,我看的是连载版,每天两章那种,成书后反而看的少了。

大约在当年明月以及很多人心目中,刘伯温其实没有王阳明重要,王阳明是心学大师,开宗立派的人物,刘伯温只是个军师。

看历史刘伯温到晚年活的很憋屈,和民间算无遗策的活神仙的人设基本就是两路人。

老百姓只要爽,所以加了很多想象再刘伯温身上,历史上的刘基后来活的很不爽,死的不明不白。

其实如果刘基知道自己后世的刘伯温的人设,大约他也想像那样活一回吧。

=============

文:薛白袍

欢迎点赞,欢迎评论,谢谢关注

点赞3、广安市 网友:剑神暴龙

刘伯温在民间文学里的形象仅次于诸葛亮。


因为在正史上他的前半场的确奇谋长略,妙计百出!很不夸张地讲,朱元璋同志是个决策天才,在很多决定命运的战略时刻,真理都站在他的一边,而他站在众人的对面。而和他拥有着同样高远战略目光,站在众人对面的人就是刘伯温,名基,字伯温。朱元璋对其也非常欣赏,经常称之为吾之子房。

但是在《明朝那些事儿》里,刘伯温根本不璀璨。甚至被刻意地描述成可有可无。


很显然,在当年明月的眼里,正因为朱元璋太优秀了,太不世出了。所以朱元璋同志的光辉自然遮住了刘伯温。如果刘伯温只有前半场,而无后半场。则会赢得自己的尊重,至少会像郭嘉一样存在。

这所有的一切原因在于”朱元璋并不是刘备。”

第一,朱元璋并没有给刘伯温太多表现的机会,朱元璋同志是”带着刀”邀请刘伯温加盟的;


朱元璋同志并没有说专门请你刘基来给自己做军师,而是派人去请”浙东四先生”。这就相当于刘备找了徐庶,说去把诸葛亮、孟健,石韬、崔钧四个人都喊来帮我做事。诸葛亮一看这不尊重人么,自然不肯去。不肯去就派个小喽啰带着刀送了封信去,“你一定得来啊!”他要是不肯来,手起刀落,提着他们四个人的人头回来。只不过朱元璋派的给刘伯温写信的人有名字,叫孙炎。虽然刘伯温内心里也会大骂”特么请军师,不是这个套路!”然并卵,小命还是重要的。

第二,朱元璋同志做事情喜欢亲力亲为,所以基本上不太会给刘伯温太多赢得荣誉的机会;


必须讲的是刘伯温的确是非常厉害的角色,在谋略方面,他曾经就是诸葛亮文学形象的早期原型之一。他经常会抓住问题的关键所在,发表与众人完全不同的建议,而关键问题是敢于采纳这种建议的人是朱元璋,而且他时刻表现出的是,这就是他的决策与见解。这种例子实在太多。举个耳熟能详的例子,“巨无霸”陈友谅,”统兵八十万众,攻陷太平,意欲东向,与将军会猎于吴!”朱元璋帐下各位大将,有的劝朱元璋投降,有的认为必须避其锋芒,再据守南京。朱元璋也意犹未决。这个桥段熟不熟悉?太熟悉了!三国演义里孙权面临的困局亦是如此啊!然而朱元璋把刘伯温拉倒帐内以后,出来就像变了一个人,豪气冲天,凡言降者或议逃者,应尽诛之!大家同心一意,跟陈友谅死磕!其实每个朱元璋走向成功的每一个关键节点都有刘伯温的身影。

第三,朱元璋并未中道崩殂,而刘伯温也没有机会独掌军权,做朱标的亚父。


如果历史给到刘伯温这样的机会,刘伯温可能还会有翻盘的机会,自己写个出师表啥的,说朱元璋同志曾经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反正当时人朱元璋同志已经没了,怎么说都由你自己。而其他活着的当事人,只要脑子没问题,都会懂得闭嘴。甚至可能还会这么说,对的,对的,我亲眼所见先主”三顾茅庐”来着!

第四,朱元璋同志穷人出身,所以他有一种典型的”工具论”,这才是彻底葬送“天才”刘伯温的最终因素。


他用李善长的“淮右集团”平衡刘伯温的“浙东集团”,再通过放纵胡惟庸清洗“浙东集团”,来彻底收拾“淮右集团”,甚至彻底解决相权。现实中的刘伯温,好不容易躲过了加封“丞相”这个暗箭,却不曾想到自己却成了解决“淮右集团”的鱼饵。最终死的莫名其妙!这个就没办法往”算无遗策”的方向去加工了。


不是刘基无能,实在是朱重八太给力啊!所以这样一个一直受制于朱元璋的人,真心没有必要按照民间文学的套路,再去过于神话!

文/炒米视角

原创首发,欢迎关注或吐槽

点赞4、海南藏族自治州 网友:子非鱼

我来换个角度答这个问题,写传说太多的历史人物,尤其是在写不偏离正史轨迹的这类人物其实是最困难的。因为容易被两头堵,怎么写都挨骂。比如写诸葛亮,你要不要写空城计?信史里没有明确记载过诸葛亮有过这样的惊天操作,但《三国演义》又流传太广。你写了,考据党肯定把你喷的体无完肤,你不写,拿小说当历史的还是会喷,最后的结果就是双方都不会满意。当然,不过要是写玄幻或者穿越题材的东西就不受这种限制。这也是网络小说中这两个题材大行其道的原因所在,创造自由度高。

那么说回《明朝那些事儿》,这是一本网络语言化的历史普及书。成书的属性决定了作者不可能偏离信史的范围创作,虽然《明史》的可信度也不是那么高。那么刘伯温这样几近半仙的人物就是最难写的,所以作者聪明的减少对其过细的描写。但在信史可载的范围内还是突出了刘基在明朝开国时的功勋,这已经很难得了。起码让我来写肯定把握不好这种尺度。

点赞5、钟祥市 网友:放荡不羁

《明朝那些事》这部书,是作者翻阅了历史资料以后而出的作品。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事实总没有字面这么好看。”历史资料,是字面,不是事实。

明朝的历史资料,有刘伯温的那段历史,是在朱元璋活着的时候编修的。朱元璋的光辉形象,是不可能被刘伯温掩盖住的,大家这就都心知肚明了吧?

然而,刘伯温在军事上的参谋作用,是会被一些将士记住并且作为故事在民间流传的。虽然不至于传说中的那么神奇,也应该是相当出类拔萃的。如果朱元璋有历史记载的那么厉害,大明朝也不会衰败的那么惨不忍睹。

点赞6、莆田市 网友:ㄝ亽菋

可能是人们对历史的了解少了的原故!

点赞7、齐齐哈尔市 网友:变期关系

在历史上刘伯温与诸葛亮扮演着相同的角色,都是属于那种“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军师。可是在《明朝那些事儿》一书中对于刘伯温的描述却少之又少,很难看出刘伯温能够媲美诸葛亮,这是为何?



神机妙算刘伯温


神童分别有两个硬性标准,第一、记忆力好,第二、领悟性高,刘伯温这两点都有,在刘伯温小的时候就已经体现出了神童的特征。


别人看书只看一行,都得看上好一会儿,才能够将这一行字背出来,还不一定能够悟出这一行字的道理,而刘伯温一次性能看七行,而且过目不忘,同时能够悟出这七行字的道理。


什么叫神童,这就叫神童!


长大成人的刘伯温,曾经在一家书店买书,过程中,他看到了一本关于天文的书,拿起来看了一两页就被吸引住,于是站在书架旁看起了这本书。


卖书的老板觉得刘伯温挺有意思,便向刘伯温搭讪。在交谈的过程中,老板觉得刘伯温谈吐非凡,绝非一般人,打算将书赠送给刘伯温,刘伯温连忙拒绝。


刘伯温拒绝老板并不是因为客气,而是书中的内容,他已经记了下来。一开始老板表示质疑,结果呢?他当着老板的面倒背如流,老板一脸的不可思议。


二十二岁那一年,刘伯温考中进士,成为了元帝国的官员。在此之后,刘伯温的官宦生涯长达二十年,不过在这长达二十年的官宦生涯当中,刘伯温并未担任过要职(怀才不遇)。


刘伯温三十九岁那一年,担任江浙儒学副提举,在与同僚遨游西湖的时候,看到一朵灰色的云从西北方向涌出,然后突然间消失。


同僚都认为这是祥瑞,只有他认为这并不是相遇,而是元帝国即将灭亡的前兆,而他则负责辅佐灭亡元帝国的那个人,完成这份大业。


这个人出自哪里呢?就是出自金陵,也就是南京。后来朱元璋就是以南京为根据地,西灭陈友谅,东灭张士诚,北灭元朝,完成一统大业,证实了刘伯温的说法。



刘伯温与朱元璋相遇是在至正二十年三月,当时朱元璋的帐下有一位叫做朱升的谋士,朱升向朱元璋推荐了“金华四杰”,这四杰分别是刘伯温、宋濂、叶琛、章溢。


在这四个人当中,只有一个人,在朱元璋统一天下的过程中岀了大力,这个人就是刘伯温。宋濂虽然也岀名,但只不过是一介书生,教教书还行,要是说出谋划策,肯定不行。


刘伯温与朱元璋第一次见面,就向朱元璋说了“时务十八策”。至于时务十八策的内容到底是什么,没有人知道,因为当时只有朱元璋与刘伯温在场,属于私密谈话。


但可以肯定,时务十八策是如何统一天下的十八条锦囊妙计。


鄱阳湖之战是决定朱元璋命运走向的一场战役。这场战役,朱元璋与陈友谅都拿出全部的家底。朱元璋二十万大军,陈友谅六十万大军,总计八十万大军。


鄱阳湖之战进行到第三天,正坐在帅船上指挥战斗的朱元璋,突然间被身旁的刘伯温拉起来就跑。


面对刘伯温如此莫名其妙的行为,朱元璋刚要进行怒斥,就听到砰的一声,有一颗炮弹落在了他刚才站的位置上,不禁庆幸,如果不是刘伯温,他就得血贱当场。


鄱阳湖之战进行到后期,刘伯温建议朱元璋将船全部移到鄱阳湖湖口,以防陈友谅逃跑,等到金木相犯之日,再与陈友谅决战。


朱元璋不解,刘伯温说:“朱元璋是金命,陈友谅是木命,金木相犯之日,即是陈友谅兵败之时。后来朱元璋选择在刘伯温所说的金木相犯之日与陈友谅决战。


果真战胜陈友谅,同时取代,成为当时地盘最大的枭雄(所谓的金木相犯之日,是刘伯温根据战况推算出来的结果)。



关于刘伯温神机妙算的事迹数不胜数,这也是为什么朱元璋不怕李善长,不怕徐达,单单只怕一个刘伯温的原因。


对于李善长,朱元璋敢给予他丞相一职,对于徐达,朱元璋敢给予他大将军一职。而对于刘伯温,刘元璋只敢给予御史中丞一职。


御史中丞虽然统管御史,但是手中却没有实权,只能够充当喷子。


相比于能够批阅奏折的李善长,能够调动兵马的徐达,没有任何的可比性。


正所谓只许议政,不许执政。


朱元璋以三寸布衣打天下,作为历史上出生最为低下的大一统皇帝,他的手段在当时要说第二,没有人敢说第一。


可就是这么一个人,却还是得提防着刘伯温。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刘伯温的本事,绝对在李善长、徐达之上,说是大明开国第一谋士,一点都不为过。


不是主角


《明朝那些事儿》并不是以某一个人为主体的书,而是以明朝历史为主体的书,介绍的是明朝的历史,而不是介绍某一个人。


而介绍明朝的开国历史,就必须要以朱元璋为主体,不管是刘伯温、李善长,还是徐达、常遇春、朱文正等等一大批明朝的开国功臣都是配角。


如果说在这些配角当中挑一两个人出来,将事迹一一讲明,篇幅一定会过长,而篇幅过长就会导致连接不上,倒不如直挑关键点出来讲。



就比如在“海湾之战”时,面对陈友谅十万气势汹汹的水军,朱元璋的部下有一大部分人建议撤出南京,而刘伯温则坚定的选择坚守。


后来在朱元璋的领导下,证明刘伯温的决策是对的,而大部分人的决策都是错的。海湾之战,朱元璋取得了胜利,保住了南京。


如果当时一旦撤退,南京易主,至于后来有没有明朝,那将是很大的问题。


还有救援安丰一战,刘伯温不断的劝说朱元璋不要去,甚至都动手拉住朱元璋的衣袖,可是朱元璋依旧选择了去,以至于到头来落得个尴尬的局面。


当时的朱元璋虽然势力庞大,已经成为陈友谅、张士诚之外的第三股势力,但是却依旧带着红巾军的帽子,作为红巾军创始人之子的小明王则是他名义上的领导。


张士诚猛攻安丰,而小明王恰好处于安丰之中。如果朱元璋没有去,或者故意在路上拖拖拉拉,那么小明王必死无疑。


可是朱元璋选择了去,而且是认认真真的去,以至于将小明王救了出来,等同于给自己救回来了一个祖宗。



如果当时朱元璋明面上不答应刘伯温,却故意拖拖拉拉,最后也不至于落得个隐隐约约的弑君之名。


明朝那些事,虽然没有对刘伯温的一生进行讲解,但是多多少少都有头有尾,有刘伯温是如何遇到朱元璋的,有刘伯温的一些事迹,以及刘伯温的下场。


相比之下,李善长则是什么都没有,至于他在朱元璋打天下期间做过什么,可以说是一点点内容都没有。


只是写了李善长是如何遇到朱元璋的,篇幅一跨,就跨到开国之后,李善长与刘伯温之间的争斗。


其实没有写李善长也正常,毕竟李善长做的工作与刘伯温做的工作不一样。


李善长做的是幕后工作,主要负责管理粮食以及城池打下来之后的事宜,这也是为什么李善长被人誉为“明之萧何”的原因。



结语


刘伯温一生神机妙算,却没有算到他最后的下场。如果说算到他最后是死于朱元璋之手,不知道他还会不会投奔朱元璋。像刘伯温这样的人物,说句实在的,就算他知道,他最后是死于朱元璋之手,肯定还会投奔朱元璋,毕竟如果不投奔朱元璋,这辈子都难以出头。

点赞8、滁州市 网友:橙色荷兰

《明朝那些事儿》书中,关于刘伯温的描述比较少,因为历史上明太祖朱元璋手下谋士众多,刘伯温并不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刘伯温精通经史子集,天文地理,是大明王朝的开国功臣。

刘基(1311-1375),字伯温,元末明初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辅佐明太祖朱元璋平定天下,建立大明王朝,明朝的开国元勋。

洪武三年(1370),刘伯温被封为诚意伯。

明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所以也称刘伯温为刘文成、文成公。


刘伯温在元朝至顺年间举进士,经史通达,尤其擅长于象纬之学,当时的人把他比作诸葛亮在世。

至正十九年(1359),朱元璋听说了刘基及宋濂等人的名气,以礼相待,收为己用,从此一心辅佐朱元璋建功立业。

刘伯温精通天文地理,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知名度很高,民间有“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的说法。

刘伯温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而在民间大名鼎鼎,属于历史上智慧的代表人物。


朱元璋集团谋士众多,刘伯温并不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历史上,明太祖朱元璋手下谋臣众多,如李善长,胡惟庸,朱升等。

特别是朱升为朱元璋提出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决策广为流传,连伟大领袖毛主席都大为称赞。


因为明太祖朱元璋谋士众多,朱元璋本人也英明神武,刘伯温并不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所以《明朝那些事儿》书中,关于刘伯温的描述比较少。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点赞9、郴州市 网友:离人怎挽

谢谢您的邀请

因为刘伯温这个人,很复杂似人似神似妖的。不管他在中国历史上什么身份什么的地位,但作者当年明月不喜欢他,也就着墨很少,就这么简单。

点赞10、遵义市 网友:御临江

可能是该作者对千古人豪刘伯温了解的比较少吧!

知识推荐

八哥问答——日常生活学习知识分享。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669@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7808号-3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Copyright 2023 www.1260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