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业的众多儿子,按武艺高低该如何排名?
《杨家将》是民间流传非常广的故事,写了北宋时期杨家一门忠勇世代抵抗辽国,为宋朝奋不顾身的浴血奋战,不惜战死沙场。
杨家将的故事源于残唐五代,第一代金台侯金刀杨会手使一口金刀,非常勇猛,杨业的刀法就来自于家传。第二代是火山王杨衮,杨衮自幼跟随亲杨会父学刀,又向神枪手夏书棋学枪,向飞锤将金良祖学锤,学的一身本事,名震中原。在辽兵进犯中原时,杨衮联合三十六寨兵马,在火塘寨自立为火山王,帮助后汉刘志远一举打败辽兵。杨衮最厉害的武艺就是跟随夏书棋学的北霸六合枪,杨家枪就源自于杨衮。第三代就是金刀老令公杨业,使用一口大刀,威震敌国,被称为杨无敌。杨业的儿子七郎八虎,都是使用杨家枪。
七郎八虎是杨业的七个儿子和一个义子,分别是大郎杨延平、二郎杨延定、三郎杨延光、四郎杨延辉、五郎杨延德、六郎杨延昭、七郎杨延嗣、八郎杨延顺。金沙滩一战,杨业带七郎八虎对抗辽国,杨业撞死李陵碑,杨家儿郎损失殆尽,八人中只有六郎杨延昭一人幸存成功回到家。
大郎杨延平
杨大郎是北宋的殿前大将,官位是保驾大将军,忠孝侯,使用一杆屈卢浑金枪,一直跟随父亲杨业征战沙场。
辽宋对垒时,宋太宗赵光义被围困幽州,北国天庆辽王趁机定下毒计,在金沙滩摆下鸿门宴,邀请赵光义赴“双龙会”。辽军在金沙滩埋下重重包围,只等宋朝君臣一到就彻底消灭了他们。
在宴会结束后,辽军在半夜袭击赵光义的行宫,辽宋两军血战金沙滩。宋朝君臣无路可逃的时候,杨大郎献计穿上龙袍假扮皇上去诈降,让皇帝趁机逃跑。在会盟台不远处,杨大郎张弓射死天庆辽王。杨大郎在皇帝的车辇上,手中没有趁手兵器,又没有铠甲,被辽将一枪挑死。
二郎杨延定
杨二郎擅使一杆八宝赤金枪,曾在阵前连斩北国十八员上将,被加封为义勇侯。
金沙滩血战,二郎假扮成八贤王,陪着大哥一起前去会盟台。在杨大郎被辽将刺死,杨二郎红了眼,一枪刺死杀死大哥的辽将,带领剩下的兄弟们往外冲。几兄弟正要冲出城门的时候,辽国元帅韩昌下令放下千斤闸,二郎硬生生托起千斤闸放几兄弟逃出。韩昌看见二郎托起千斤闸放几兄弟逃生,一箭射中二郎肩膀,随后辽兵乱箭齐发,二郎惨死金沙滩。
三郎杨延光
杨三郎使一杆透甲缕金枪,曾在北辽阵前斩将夺旗,官拜忠武将军。
金沙滩之战时,二郎托起千斤闸放众兄弟逃出,八郎最后一个逃出,马被外面的辽兵砍伤,自己也正要被辽军砍死时,三郎赶回救了他一命,并且和他换了马匹。随后,三郎拼命杀出一条血路,让八郎先走。被辽军重重围困的的三郎连挑七员辽国大将,身中十一箭,又被那匹带伤的马扔落地下,被随后的辽兵从身上踏过,惨烈死去。
四郎杨延辉
杨四郎才情武艺自成一格,擅长兵器是一杆菊花点金枪,并擅使走线铜锤。
金沙滩一战,四郎与几兄弟冲出后杀散,最后力尽重伤被铁镜公主所救。四郎忍辱负重,拆分杨姓化名木易 ,娶妻铁镜公主,成为辽国的驸马爷。
杨四郎从小性格叛逆,而他隐姓埋名成为辽国驸马,也使他成为杨家将中性格最为复杂的传奇人物,他一生背负的屈辱非人能忍。
十几年后佘太君挂帅出征,四郎知道老母亲和结发妻子到了阵前,半夜赴宋营探母,助宋破辽。关于四郎的故事还有《四郎探母》、《南北合》等戏曲,还有完全不一样的佘太君逼死四郎的戏曲《忠孝节》,虽然这个塑造了佘太君大义灭亲的形象,但是却不被人们所喜。
五郎杨延德
杨五郎是和杨七郎一样的人物,脾气暴躁,力气大,擅长杨家枪和大斧,是急先锋式的人物,曾单人独骑踹辽营。五郎的兵器是独角皂金枪和车轮斧 五郎到五台山出家为僧后,又化枪为棍,独创绝学五郎八卦棍。
金沙滩血战,大郎、二郎、三郎先后惨死,剩下的哥几个跑到外城又上了锁。五郎都要疯了,挂起长枪,拿起斧子砸掉大锁,和五郎一起硬生生推开大门。
五郎杀出重围后,只剩下他自己一个人,悲愤之下想要自尽,遇到一个出家和尚,就随他去五台山出了家。六郎回京城的时候曾碰见他,但他执意不回去,要在山上学本事。
大破天门阵的时候,孟良、焦赞两人上五台山请回了五郎,最后和众人合力大破天门阵。
六郎杨延昭
杨六郎智勇双全,使用一杆素缨蘸金枪,是金沙滩血战后唯一回到家的人。
金沙滩血战,在三郎惨死后,五郎、七郎推开城门,但是这一耽搁,辽军已经冲上来了,杨六郎带领兄弟们又是一番厮杀。这一场厮杀,剩下的几兄弟杀得都不见影了,最后只有六郎和七郎一起并肩作战,等到杨业率军回救才被救回城中。
杨六郎、七郎和杨业回到幽州后,两人被潘仁美调到芦沟桥镇守,不让回幽州。两人一走,杨业就被潘仁美陷害,打了几十军棍,随后又让他立即出战。老令公出战遇上韩昌,眼看不支,六郎放心不下父亲,带着七郎偷偷回来查看,救下父亲。
韩昌打不过六郎、七郎两人联手,把父子三人引入两狼山陈家谷,三人和几百士兵被困在这里。几天后,六郎帮助七郎杀出包围去搬救兵。在等不到七郎后,杨业与辽军交战又无法冲出,最后撞死在李陵碑。
杨业死后,杨六郎决定冲出去,在八郎的交代下玉镜公主放水六郎成功逃出。潘仁美射杀七郎后,又命手下严查关口,要活捉六郎,幸亏连遇两拨人全部帮了他,六郎乔装打扮回了家要去京城告御状。
杨业带领七郎八虎出战,最后却只有六郎一人回来。随后就有了六郎告御状,双王呼延丕显十二岁下边关智擒潘仁美,双天官寇准夜深潘仁美。
此后,杨六郎成了杨家的当家的,收服岳胜、孟良、焦赞、杨兴,带领杨家众人凝冰筑城,大摆牤牛阵,大破天门阵等等,继续为宋朝征战沙场。
七郎杨延嗣
杨七郎浑身黝黑,如同张飞和尉迟恭一样,为人莽撞,性如烈火,并且力大无穷,使用一杆虎头乌金枪,是杨家最厉害的一杆枪,勇冠三军。
潘仁美的儿子潘豹在天齐庙立擂比武夺先锋时,打死打伤无数,一时没人敢上,潘豹口出狂言嘲讽没人敢上。台下的杨七郎看不过眼,上台一通罗汉拳把潘豹打趴下,又把他力劈两半。
在宋太宗赵光义御驾亲征时,却被辽国元帅韩昌率兵围困在幽州城,曹彬、高怀德、高怀亮三位老将接连阵亡。呼延赞去杨家搬救兵,杨七郎一听,单枪匹马抢先去了,从辽军的包围中一路冲杀过去,又因为潘仁美公报私仇,在饥饿的状态下仍然力杀四门。
金沙滩血战后,七郎和六郎先是被调到潘仁美调到芦沟桥镇守,又和父亲、六郎被困两狼山。被困几天后,粮草全无,七郎闯出重围去搬救兵,在八郎的帮助,未婚妻杜金娥的救助下,七郎才算闯出。
七郎回到大营后,被潘仁美父子设计灌醉,又把他吊到旗杆上,连射一百零三箭,七十二箭箭穿前胸惨烈而死。
八郎杨延顺
杨八郎是老令公的义子,是杨业的老朋友王子明的儿子,王子明临终之时,把唯一的儿子托付给老令公。在《下河东》中,八郎是令公部将王锦的儿子,当年老令公不肯归宋,河东刘王又受反间计挑拨,派兵围困应州,辽军也乘机出兵征讨令公,一时间令公腹背受敌,关键时刻王锦冒死突围搬来呼延赞解围自己却重伤而死。于是,令公就收养了他刚出生的儿子,当成亲生儿子抚养。这才有了杨家的八位兄弟“平定光辉,德昭嗣顺”。
金沙滩一战,大郎、二郎、三郎先后惨死,剩下的几兄弟杀出城门,四下杀散,杨八郎岁数小,没跟上几位哥哥,被辽军生擒活捉。八郎被俘虏后,被辽国的三公主玉镜看上,报了个假名王顺,做了辽国的驸马。
杨业三人被困两狼山时,八郎曾带着饭前去,杨业对他很是失望,把他赶走。在七郎前去搬救兵时,八郎曾暗暗放水,助他逃脱。
在孟良前往北国盗取萧太后红发的时候,又是八郎帮忙取到头发。在孟良带着凤发,盗宝马一字板肋玉麒麟,闯皇宫刺杀萧太后逃跑,又是八郎帮忙给他打开城门,放他逃脱。(也有是四郎帮助孟良盗凤发)
关于八郎也是有很多戏曲,有《八郎送饭》、《八郎探母》、《南北和》。
金沙滩血战是杨家将最惨烈、最悲壮的一仗,杨家一口金刀八杆枪, 大郎替了宋王死,二郎替了八王赵德芳,三郎马踩如泥,四郎八郎流落番邦,五郎出家五台山,七郎被潘贼乱箭射死高杆上,射了一百单三箭,七十二箭透心穿,老令公杨继业碰死在李陵碑前,只剩六郎稳坐中军帐。
杨家将的演义小说,刘兰芳的评书,还有一些戏曲情节都是不同的,最流传的应该是刘兰芳的杨家将评书,看的文本的也是评书的版本。
在杨家七郎八虎中,武艺最高的杨七郎,其次应该是五郎、六郎、大郎、二郎、三郎、四郎、八郎。其实这些兄弟不好排名,七郎、五郎是猛将,六郎智勇双全,是故事比较多的,剩下的几兄弟也都是征战沙场的勇将,令敌人闻风丧胆。
杨家将作为我国三大家将之一,以金刀杨业以及其后代为主,讲述了杨家一门忠烈,抗击北汉、辽等外敌,保卫大宋江山的故事,其中杨业为杨家将的灵魂人物,其下有七个儿子:杨延平、杨延定、杨延辉、杨延朗、杨延德、杨延昭、杨延嗣。
这七人的武艺该如何排列,我们以《杨家将演义》一书来做个对比即可。
大朗杨延平(《杨家将演义》里为渊平):身长六尺,性格沉稳,在杨业出征时经常坐镇后方
宋汉泽州之战,北汉援军先锋刘雄被宋将高怀亮一钢鞭打死,汉军大败,龟缩在泽州,派人去晋阳求援,山后杨业在接到北汉后主刘钧命令后,安排杨延平坐镇家中,自己带兵前去救援。
卧龙坡之战也随父出征,但没有上过战场,只是坐镇后方。遂城之战,杨业率兵五万抵抗辽军,自己带了杨延德、杨延昭做先锋,令杨延平监督其余诸军,没有显示其武力的机会。
赵光义在辽军多次战败后,要去五台山为其兄赵匡胤还愿,但五台山乃辽宋边境,害怕辽军中途袭击,于是听了潘仁美的建议,封杨延平为护驾大将军,带两万禁军护驾前往,果然在中途遇到辽军,杨延平提枪出阵,大败辽军,率军直追了五里,辽军只顾撤退,自相践踏者不计其数。
邠阳之围,赵光义车驾被一万辽军精锐围困,杨延平建议避开锋芒,等敌军士气衰弱时再战,又自荐去代州找父亲来救援,突围途中一枪刺杀辽将刘弼,突破万军重围,带来了杨业救兵,可是杨家军人少,不足强攻突围,杨延平自告奋勇,让赵光义脱下龙袍,轻骑出逃,自己坐入车驾扮成皇帝诱敌,与二郎、三郎、四郎、五郎出城诈降。
杨延平坐在龙轿中,面对辽朝大军,一箭射死辽天庆王耶律尚,出轿大呼:“吾乃杨令公之子渊平也,有勇者来战”,可是延平虽勇,却没有战马、兵器在身,被辽将韩延寿一枪刺死于车下。
二郎杨延定:出场晚落幕快,没什么具体的斩将杀敌记录,死况极惨
多随父出征,但战场上显威者多为五郎延德和六郎延昭,自己没什么出场机会,邠阳之围时,和大哥杨延平一起出西门诱敌,在大哥被杀之时,杨延定与辽将耶律奇交锋,部下却溃散逃脱,杨延定被逐渐包围,逃脱不出,被辽军斩断马足,坠落马下,被辽军的千军万马活活踩成肉泥。
三郎杨延辉:和二郎一样,都是一出场就战死的,描写不多
邠阳之围,眼看大哥、二哥战死,杨延辉拨马便走,但着急逃脱,兼道路不熟,误走入敌军早已埋伏好的芦苇地,仅仅跑了不到一里就被长钩绊倒战马,还没来得及站起就被辽军千刀砍死。
四郎杨延朗:描写不多,不过下场不像三位哥哥那样惨烈
卧龙坡之战,双方兵马排开,杨延朗大战呼延赞七十多回合不分胜负,后由于宋太宗对杨家有收揽之心,于是下令鸣金收兵,两人没能决出个胜负。
五台山之战,和大哥一起诱敌,在大哥、二哥战死后,杨延朗离开战场撤退,被韩延寿、耶律奇的大军赶上包围,左冲右突无法脱身,被辽军擒获,献于萧太后。萧太后本想将其斩首,但见他气宇轩昂,又视死如归,心里不忍,于是下旨招揽,许配琼娥公主为妻。
杨延朗本想一死了之,但想到家仇国恨,自己死了也没什么意义,倒不如就此先留在辽国,伺机而动,也就同意了招降,又害怕自己的“杨家”声望太大,被辽国猜忌,于是将“杨”字拆开,改名“木易”,成为了辽国驸马。
五郎杨延德:武器为大斧,诸兄弟中武功最高且眼光深远,能屈能伸,有“五郎八卦棍”绝学流传
卧龙坡之战,杨延德首先出阵,与呼延赞交战四十多回合不分胜负,连一向不服人的呼延赞都不由得佩服,“人称杨家父子英雄,果不虚语”,后杨业被诬陷谋反,差点被刘钧冤杀,杨延德主张反汉归宋,要不然汉国不用,宋国不归,等到家族被杀还是宋军到来,那时候可就没有迂回之地了。
可惜杨业忠心北汉,要在战场立功来博取北汉的信任,杨延德于是和手下密议,准备看准时机投靠大宋。在宋使故意留下“接纳杨家父子”的居室图后,杨延德力劝其母佘太君劝夫投降,其妹杨八娘、杨九妹也力劝,终于成功策反杨业,举家归宋,后宋军攻破了太原,刘钧率众出降,北汉灭亡了。
遂城之战,杨延德随父做先锋先行,与辽将耶律沙部将刘黑达大战七回合,第七回合使以“拖斧计”斩杀刘黑达,辽军大败。后瓦桥关之战,杨延德与六郎延昭各率敢死奇袭队五千,带着火具,绕过辽军进入关后,在看到两军交战时点起火炬,风助火势,把辽军烧得溃散自逃,宋军乘势夺取了瓦桥关,后建议父亲乘胜追击,可杨业听从朝廷号令,班师回朝。
五台山一战只身退走,在智聪禅师留下的锦囊之中悟出遁入空门之意,于是拆除斧柄,藏斧于身,脱掉战袍、铠甲,自行剃度,往五台山做和尚去了。杨延德武艺虽高,但五台山一役后似乎心灰意冷,在杨延昭受阻于双龙谷、天门阵时都不立刻救援,反而诸多要求,不是去京城盗御马,就是去盗降龙木。
六郎杨延昭:杨业殒没后成为杨家家主,与其子杨宗保开始了“中杨家将时期”
高梁河一战,宋太宗赵光义被辽兵包围,诸将救援不及,只能单骑逃亡左支右绌,杨业看到后,让诸子救援,杨延昭匹马抢先,两回合就刺杀辽将兀环奴,让杨延嗣保护赵光义先走,自己单枪匹马断后,一枪刺死辽将兀里奚,在即将被围困时遇到杨业等人赶来救援,突出了重围。
辽朝在高梁河没能擒住赵光义,于是再次以大军侵宋遂城,大战开始前,杨业被授予幽州兵马使,率兵五万救援遂城,在杨延德斩杀刘黑达后,出马与耶律胜对阵,一枪将其刺杀。瓦桥关一战,带着五千奇袭兵乘夜色佯渡黑水,引诱辽军来攻,与大军合军大败辽军。五台山一战与父亲杨业、弟弟杨延嗣一起保护赵光义出逃,得以保全,后杨业被任命为雄州防御使,镇守边境,延昭、延嗣随行。
雄州之战,杨延昭拼死救出被围困的呼延赞,但在狼子野心的潘仁美设计下,杨家将于“十恶大败日”出兵,潘仁美故意不派兵救援,使得杨家军被围困于陈家谷中,久战力竭之下,杨业撞死于李陵碑,杨延昭在危难之时被杨延德所救,两人也得知了父亲、七郎延嗣之死的消息。杨延德依旧留于五台山,杨延昭上京告潘仁美的御状,为全家报了仇。
七郎杨延嗣:年纪最小,性格也最冲动,且急功近利,似乎还有点特异功能
泽州之战前夕,杨延嗣建议父亲不要赶着救援,要等到泽州和宋军打个精疲力尽,自己再出兵救援,不过被杨业否决了。卧龙坡之战时,杨延嗣为了建功,违背杨业的将令,私自带兵去劫宋营结果被潘仁美预设伏兵,杀得丢盔卸甲,三千兵马折去大半,白白消耗了北汉军的实力,被其父杨业大骂一顿,打了四十大板,一直打到皮开肉绽才算结束。
陈家谷杨家被围时,听从哥哥延昭的安排,突围出去求潘仁美救援,但潘仁美本来就要陷害杨业,自然不去,反而诬陷杨家没军令出兵,导致大军被围,杨延嗣大怒之下,出言辱骂潘仁美,被潘仁美捉住把柄,将其绑在舟柏之上,乱箭发射,但杨延嗣有奇异之处,箭皆落空,后思感难免一死,于是亲自教士兵将自己的眼睛遮住,再发箭,最后被万箭射死。
作者/一贰一橙:天文地理,一概不懂;古今中外,都靠瞎掰,主要百度,然后乱编,喜欢点赞!
小说中杨业有七个亲生儿子和一个义子,号称“七郎八虎”,分别是大郎杨延平、二郎杨延定、三郎杨延光、四郎杨延辉、五郎杨延德、六郎杨延昭、七郎杨延嗣、八郎杨延顺(义子)。
杨业携诸子出征大辽前,传说佘太君向鬼谷子求吉凶,得到“七子去,六子还”批语。沙场征战,难免死伤,七个儿子回来六个虽然让人痛心,但并非不可接受。然而佘太君不知道,这里的“六子”指的不是六个儿子,而是六郎杨延昭一人……
大郎杨延平
杨延平是赵光义的殿前保驾大将军,赵光义被困幽州,天庆辽王在金沙滩设下鸿门宴,美其名曰“双龙会”,打算将大宋君臣一网打尽。
宴会上无波无澜,但是到了夜晚,辽军突袭大宋行宫,两军在金沙滩血战,宋军节节败退,为保护皇上,杨大郎穿上龙袍假扮成赵光义,以投降大辽为名去见天庆辽王,以便让赵光义趁机逃离。
辽军果然中计,杨大郎自知难以脱身,一箭射死辽王,由于身无寸甲,手中也没有趁手兵器,以致被辽将一枪刺死,替君而亡。
二郎杨延定
当时大宋的八贤王赵德昭虽然年轻,但声明赫赫,可以说是大宋皇室中声威仅次于皇帝的存在。为了避免辽国方面起疑,二郎杨延定便假扮成八王,与假扮皇上的大哥同行。
杨延平被刺死后,杨延定杀死辽将报了仇,之后率领众兄弟突围,辽军见状放下千斤闸,杨延定一把托住,硬挺着让几个弟弟突围,结果被辽军大将韩延寿一箭射中肩膀,托闸不住,虽然及时躲开没有粉身碎骨,却因此被困在内,死于辽军乱箭之下。
三郎杨延光
杨家男儿有担当,当哥哥的都知道呵护弟弟。老大死后,老二担负起责任,率领众兄弟突围,几个弟弟冲出自己却被困而死。老大、老二亡故,老三杨延光便担负起“长兄”的责任。
眼见干弟弟老八杨延顺战马受伤,危在旦夕,三郎及时赶到,杀散辽兵,并与八弟换了战马,杀开条路让八郎成功突围,自己则被困住。
杨三郎勇猛无敌,连挑辽军大将七员,可惜最终挡不住敌军人多势众,身中十余箭,而那本就负了伤的战马则彻底失去战斗力将三郎掀翻,身负重伤的杨三郎就这样被敌军士卒、战马踏体而过,“马踩如泥碎”。
四郎杨延辉
金沙滩之战,四郎重伤昏迷,被辽国铁镜公主所救。后将“杨”字拆分,化名“木易”,娶公主为妻,做了辽国驸马。不过杨延辉并非反叛,他“身在曹营心在汉”,忍受的屈辱远非常人所能体会。
十余年后,杨门女将出征,佘太君挂帅,四郎得知此事,夜探宋营,母子得以相见,上演了一场催泪大戏,这就是著名的“四郎探母”,最终杨四郎与大宋里应外合大破辽军,杨延辉与铁镜公主也在最宋辽终议和后归宋。
五郎杨延德
金沙滩大战大郎、二郎、三郎相继战死,五郎孤身一人突围,以为兄弟们都已战死,悲愤之下打算自尽,得高僧点化上五台山出家。
之后五郎曾与六郎相遇,拒绝了六郎让其下山的请求,执意留在山上为僧。但杨延德六根并不清净,每当听闻杨家有事,都手执大斧率领武僧杀下五台山为杨家助战。个人觉得五郎留在五台山更多是为了远离是非之地,这也是佘太君的一点小私心,毕竟杨家男丁稀少,四郎生死未卜(起初并不知道四郎在辽国做了驸马),六郎又常年征战。
六郎杨延昭
白虎星临凡,金沙滩血战,杨家诸子只有六郎、七郎成功突围。潘仁美为报私仇,先是调走六郎、七郎,无令不得回幽州。另一方面军棍打杨业,逼令出战,不胜不得回。
在杨业眼见就要折在韩延寿手中时,六郎和七郎及时赶到,救下父亲,退守两狼山陈家谷。七郎突围求援,六郎和杨业苦等不到,最终杨业撞死李陵碑,六郎光环加身,再各种帮助下突围而走。潘仁美命人层层设下关卡,打算除掉杨六郎,不过吉人自有天相,杨延昭屡屡得贵人相助,乔装入京告御状。
皇帝得知真相大怒,但由于潘仁美手握重兵,不敢逼之太急,最终双王呼延丕显边关智擒潘仁美,双天官寇准夜审,为杨家报了仇。
之后的杨延昭成为了杨家实际意义上的“家主”,收服岳胜、孟良、焦赞等情同骨肉的好兄弟,又有杨门女将相助,因此得以重振杨家声威,其名威震敌国。
可惜在孟良、焦赞死后,六郎也走向了人生终点。二将的离去让六郎肝肠寸断,郁郁寡欢,一日熟睡后真魂出窍,白虎临街,直奔皇宫,正好遇见八贤王,八王不知就里,一箭射伤白虎,致使杨延昭重伤而亡。
七郎杨延嗣
杨延嗣急躁冲动,天生神力,潘仁美之所以处处害杨家,起因就是杨七郎在天齐庙擂台之上把潘仁美的儿子潘豹劈了。之后单骑闯幽州,奋力杀四门,令我军动容,辽军胆寒。
杨业被困时,七郎突围求援,正好给了潘仁美公报私仇的机会,被潘仁美灌醉吊起,朝其连射一百零三箭,七十二箭穿胸而过,惨死当场。
八郎杨延顺
八郎是杨业的义子,很得宠,几个哥哥也非常疼他,二郎、三郎几乎都是为了护着他才阵亡的,或许是因为血统不一样,在武艺上杨延顺和七个哥哥相比存在一定差距。
金沙滩之战,杨延顺被俘,原本宁死不屈,不过被三公主看中,并劝其留着有用之身才有望重回中原。于是杨延顺报名王顺,和公主成亲。
杨业父子被困时,八郎曾去送饭,杨业得知杨延顺的经历后勃然大怒,将其赶走。
总体来说,尽管“四郎探母”知名度更高,但四郎的笔墨不如八郎多。七郎突围求援、六郎得以保全都有八郎的帮助,包括后来宋辽和议,八郎和四郎也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七郎八虎武艺排名
第一位:杨七郎
尽管笔墨战绩都不算多,但历来做《杨家将》武评时,杨七郎都是雷打不动的三甲,甚至被两三成人认为杨七郎是排名天下第一的。《说唐全传》曾介绍“后世的杨七郎一箭射下月光来”,可见对他的评价之高。
纵观全书,在不用旁门左道的情况下,只有王怀女、穆桂英能与之相提并论。
第二位:杨五郎
五郎不仅精通杨家枪,本身斧子使得也很溜,再加上知名度极高的“五郎八卦棍”,从这个角度讲,杨延德不仅是一员善战的大将,更称得上“一代宗师”。
第三位:杨六郎
六郎是帅才,他的枪法比较传统规矩,是杨家枪法的完美传承者,但同时也说明缺少开拓与创新,加上天赋不如七郎,所以总体来说中规中矩。
第四位:杨四郎
四郎不如六郎扎实,但是有自己的东西,比如走线铜锤。整体表现比三个哥哥要多一些。
五到七位:杨三郎、杨二郎、杨大郎
三兄弟基本出场稍微表现了一下就阵亡了,由于笔墨太少,所以排名比较靠后。
第八位:杨八郎
有时候血统真的很重要,八郎虽然笔墨比同样栖身于辽国的四郎多,另外帮了不少忙,但这些无关武艺。单论武斗能力。八郎只能敬陪末座。
综上所述,个人心中七郎八虎的武艺排名为七郎>五郎>六郎>四郎>三郎>二郎>大郎>八郎。
杨业的众多儿子,也就是人常说的七郎八虎保大宋,因为之前也没有战场明显战绩,也没有看见有弟兄之间相互比试,所以不像三国演义隋唐演义那样给他们按武艺高低排名,具体的战场武艺高低取决于金沙滩一战,原则上说,能逃出去的肯定是武艺出众的,按《杨家府演义》说的那样,大朗杨延平二郎杨延定分别替宋太宗和八贤王在酒宴上中毒而死,三郎杨延光被马蹋肉泥酱,水平最次,排名垫底,四郎杨延辉失踪辽国还招了驸马,五郎杨延德逃到五台山修道,就六郎杨延昭七郎杨延肆杀出重围搬救兵,七郎又被潘仁美乱箭杀死。同时又纵观杨家将幽州解围一战,基本上是七郎当先锋力杀四门番将,还大战辽兵统帅韩昌,武功盖世,应该排第一,六郎第二,五郎第三,大朗二郎应排在四郎之前,就七个,八郎没参加似乎,即使参加了也是花拳绣腿小白脸之类不足为奇。
杨业又名杨继业,原为北汉名将,后归顺大宋,妻子佘赛花,就是佘老太君,也是一位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将,流传甚广的百岁挂帅的故事讲的就是她。二人共育有七个儿子,两个女儿,后来又收了一个养子,也是忠良之后,也就是第八个儿子,因此称为七郎八虎。我们在杨家将演义以及评书杨家将中,可以了解到,他们的名字分别是大郎杨延平,二郎杨延定,三郎杨延光,四郎杨延辉,五郎杨延德,六郎杨延昭,七郎杨延嗣,八郎杨延顺。这哥八个要论战力最强的当属七郎杨延嗣,曾经力杀四门,武艺相当了得。要论文韬武略当属六郎杨延昭,他是镇守边关的三军元帅。再往下排当属五郎杨延德,也就是后来在五台山出家当和尚的那位。其余哥几个武力值差不多,没有多少出彩的地方。弟兄八个命运也不尽相同,金沙滩一战,大郎替了宋王死,二郎替了八贤王赵德芳,三郎被马踏如泥,四郎北国改名换姓招了驸马,四郎探母说得就是杨四郎。五郎五台山出家当了和尚,杨六郎一杆枪镇守边关,为三军元帅。七郎被奸臣潘仁美绑在芭蕉树上射了一百单三箭,七十二箭穿透前胸。八郎也失落北国数年。杨家一门忠烈,为国尽忠死而后已。他们的故事传说也脍炙人口,杨门女将也是个顶个的武艺高强,佘老太君,穆桂英,杜金娥,大刀王兰英等都是女中豪杰。当然正史中他们的名字故事可能都有很大出入,但是我们还是相信也喜欢关于他们的传奇故事,也会激励后人为国尽忠,爱我家园,忠心报国,死而后已。
七郎八虎保大宋。每个人都了不起。
七郎应属第一。恰似兴唐传中的冷面寒枪罗少保罗成,所向匹敌,谁与争锋?
六郎,第二。相当于兴唐传中秦琼秦叔宝。
五郎,屈居第三。类似兴唐传的尉迟恭尉迟敬德。略输一点点。
四郎,八郎,都去了番邦做驸马。武力值也不差。四郎可能更好些,更孝顺些,不是有“四郎探母”?
一二三,肯定都是英雄豪杰。比起兄弟们,似乎逊色些。
这杨家是满门忠烈的千古英雄,尤其是明朝小说《杨家将》,把他们的事迹宣扬开来,让其家喻户晓,然而,小说终究有艺术加工成分,咱们纯粹从历史角度,试着用史料记载的战绩去将他们按武艺排行。
《宋史》记载的杨业七个儿子分别是:杨延朗(杨延昭)、杨延浦、杨延训、杨延瑰、杨延贵、杨延彬、杨延玉。
(电影剧照)
杨延昭在历史上是杨业的大儿子,在小说里是杨六郎,要注意区分。
《宋史》记载,杨延昭婴孩时候,人狠话不多,经常沉默寡言,到了10多岁时,又经常玩排兵布阵的游戏。
他爹杨业看得老怀一乐,说这孩子性格像我。
长大以后,杨业每次去打仗,都会捎上他。
史书有记载,杨延昭第一次上战场的是杨业领兵进攻应、朔二州之战,29岁的杨延昭担任该军的先锋。
各位读者大人请注意,冷兵器时代,先锋大将,必须是勇猛的,而且必须具备敢打善退的领导能力。否则,一军主帅无人服他,因此,杨延昭能出任先锋大将,已经从侧面说了他的勇猛了。
(杨延昭剧照)
于是,《宋史》下文给了个详细描写,讲他在进攻朔州(今朔州市)时,顶着城头洒下的满天飞羽,在大杀四方,尤其是被一支流箭贯穿了他的手臂后,更像打了鸡血一样越战越凶猛。(有点像夏侯惇被射中眼一样)
“(杨延昭)战朔州城下,流矢贯臂,斗益急。”——《宋史·卷二百七十二·列传第三十一》
公元999年冬季,契丹大军入侵,当时 杨延昭刚好在遂城(今河北徐水区遂城镇),这兵少墙矮,无重武器的小城,被契丹大军像包饺子一样团团围住。
契丹军每次进攻时,守城士卒皆心胆俱寒,在主将杨延昭的强力镇压下,稳住了人心,他发动城中的壮丁,分派武器防具,让他们协助守城。
并叫士卒们用井水浇灌城墙,一夜过去,城墙被浇筑成了冰墙,契丹大军攀附而上时,滑不溜秋,在杨延昭的攻击下不得不败退。
(冰冻遂城)
此战过后,杨延昭因功劳荣升莫州刺史。
公元1000年冬季,契丹人又来入侵,杨延昭提前把精兵埋伏在羊山(在今河北徐水西50里,今称"杨山")西边,自己领一小队去袭击契丹军诱敌,契丹大军果然被引诱到埋伏地,宋军伏兵齐出掩杀,契丹军大败,主将被斩杀,杨延昭用匣子装着敌将首级,献给皇帝报功。
1002年,契丹军又进攻保州,杨延昭与杨嗣率军救援,刚到战场还没站稳脚跟,即被契丹军发起袭击,此战宋军士卒损失惨重。
1004年,杨延昭主动率兵攻击辽境,攻破了古城(今山西广灵西南),斩获甚多。
1005年,宋辽签订了澶渊之盟,没有了战事,杨延昭被升为保州防御使,直到1014年去世,享年57岁。
《宋史》上记载他:“延昭智勇善战,所得奉赐悉犒军,未尝问家事。出入骑从如小校,号令严明,与士卒同甘苦,遇敌必身先,行阵克捷,推功于下,故人乐为用。在边防二十余年,契丹惮之,目为杨六郎。”(至于契丹人为什么称杨业长子为杨六郎,就不可知了,后世小说就套用这个称呼了)
(雕像)
注意,“遇敌必身先”说明他多年打仗下来,冲在前面都没战死,足以证明他武艺高超,“在边防二十余年,契丹惮之。”说明他的勇猛绝伦得到了敌人的认可。
至于次子杨延浦、三子杨延训,则被朝廷封为供奉官,五子杨延瑰、六子杨延贵、七子杨延彬一起被封为殿直。
“业既没,朝廷录其子供奉官延朗为崇仪副使,次子殿直延浦、延训并为供奉官,延瑰、延贵、延彬并为殿直。”——《宋史·卷二百七十二·列传第三十一》
四子杨延玉,死于在公元986年,赵光义北伐战役中的陈家谷之战。
当时,曹彬北伐失利后,赵光义命令潘美大军返回代州,把云、应、朔、寰四州吏民及吐谷浑部族迁徙到河东(山西西南部) 、京西。
契丹军派耶律斜轸率兵十万追击,遇到潘美、杨业领兵护卫着云、应、衰、朔的吏民内徙,杨业认为敌兵势盛,应在陈家谷口设伏退敌,他杨业所部为诱军,把敌军引到陈家谷口,
潘美与王傀即率伏兵藏在陈家谷口。杨业与敌军交战时,因为轻敌中伏,而被杀得大败,败军退到埋伏地点时,王傀早领着他本部人马走了,潘美听到杨业兵败,也领着自己的人马提前跑路了,杨业军士卒四望无人,不由得悲痛大哭。
(陈家谷之战剧照)
杨业对士卒们说:“你们都有父母和老婆孩子,跟我死在这里实在是不应该,你们要尽量逃出去,有机会再禀明皇上。”
杨军士卒心怀感激,除少数出逃外,其余皆奋战而死,四子杨延玉也死在这场战斗中,主将杨业全身被砍数十刀,仍然再斩杀几十个敌人后,力竭被俘。
遂后,杨业绝食三日而死。
从史料笔墨着重描写来看,大郎杨延昭武艺和战绩最高,其余杨业的儿子们,史料不甚记载,想来战绩和武艺平平。
《杨家将》一书,经过艺术加工,让杨家满门上下,个个威猛绝伦,其实这是夸张化了的,实在信不得。
参考:《宋史》
文:梁生
杨家最辉煌的一代是老令公;以几千人敌后截断辽军粮草,大败十万辽军,辽称杨无敌。下一代只有杨延昭。再一代杨文广是宋主要将领之一,做为先锋灭掉了壮族历史上唯一的政权侬智高。老书上记载杨再兴是第六代传人,不知真假。
评书里杨家将排名,杨业和杨延昭杨延嗣在一个水平,七郎体力更好。五郎次之,其他的,一般般。历史上,杨继业和杨延昭还能说的过去,其他的,只能称的上评书里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