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传统的大师们如陈安之,刘一秒,梁凯恩,翟鸿燊,俞凌雄等等感觉没有市场了呢?
为何传统的大师们如陈安之,刘一秒,梁凯恩,翟鸿燊,俞凌雄等等没有市场了呢?
之前,写了一个回答,也写了一篇文章,我再摘录一下,我的观点,未必对,大家一起交流,我始终认为,看问题不能浮于表面,要看到问题的本质,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人云亦云你永远都要被人割韭菜!记住,陈安之们,也没什么不对,一切要看自己的理解,以及有自己的判断,这个尤为重要。
以下是我的一些看法!
有人问:为什么学过陈安之成功学的人都变得神经兮兮的,听了刘一秒的培训后企业都做倒掉,这是什么原因呢?
20年前的陈安之,10年前的刘一秒,都是那个时代的产物,并没有什么值得批判的。
陈安之的成功学,是不是一无是处呢,刘一秒的三玄智慧,到底有什么魔力,让那个时代的企业家丧失了理智,蜂拥而至呢?
难道他们都是大傻瓜,这些企业家还不如这些普通的打工一族?
好好想想,事情的本质是什么,而不是人云亦云。
陈安之时代,是执行力第一的时代。
成功学的本质:只要心态好,朝一个固定的目标努力,就会成功!那个时代是一个中心化的时代,目标,方式,方法几乎是固定的,掌握了就能成功,努力去做就能成功。
这是陈安之时代成功学的本质。
你以为,大家都是傻子,花钱买书,买光碟,听讲座,凭什么啊,学习一种心态,调动主观能动性,掌握方法,努力就会成功,这是八九不离十的事情。
这就是陈安之成功学的逻辑,也是那个时代的产物。
前几年,进入了刘一秒时代。
刘一秒,深圳思八达的创始人,传奇经历,江湖人称秒哥。
刘一秒原来在成功梦工场销售陈安之的课程,据说有一客户非常难搞定,秒哥一天打了100多个电话,搞定了这个客户,也因此一战成名。
成功是原因的,绝非偶然,你能说,人家全部靠蛮力吗?绝对是有智慧和方法的人才能成功。
后来的事情比较复杂, 不详细展开了。
秒哥此后向成功梦工场的老板王阳要求去做讲师,没有获得同意,王阳认为他做不了。秒哥一怒之下,离开了成功梦工场,几年之后,出来已经是大师了。
中间发生了什么,不得而知,估计是遇到高人了吧,或许是闭门苦练······
但可以看出,刘一秒是有天赋的,否则怎能成为一代培训大咖?
秒哥的课程结合了管理和领导力,打鸡血也有,另类鸡汤吧!
但也正暗合了那个时代的战略、品牌、管理和领导力。
太详细和专业的不想在这里讲了,估计也没人看。
我想说的是,你去听成功学也好,管理学,领导力课程也罢,但要有自己的判断,要有自己的价值观和思考的框架系统,否则,学得越多,就像题主说的:学乱了,学砸了,学疯了。
在碎片化学习之前,先建立自己的知识系统,然后再不断地用碎片化知识进行原有知识的填充和更新,这才是互联网时代的学习之道!
人总是有痛点、痒点的,也是有局限的,东哥,马总,大明星,大v都一样,有在这个世界上的认知局限,要不那些道长,隐士,王林怎么会有市场,但你能说马总和东哥很愚昧吗?
现在是互联网时代了,去中心化,碎片化和分布式的世界,需要另外的一套方法了。
为什么学过陈安之成功学的人都变得神经兮兮的,听了刘一秒的培训后企业都做倒掉,这是什么原因呢?
一切源于自己!!神经兮兮也好,企业垮了也罢,怪不得别人,因为你自己不会独立思考和变通,人云亦云,即使你不去听这些,也会垮掉…
深知精准营销创始人CEO 蒋军
提供互联网精准营销策划,品牌超级IP构建,场景化产品策划,互联网商业模式设计,社群营销运营,资源导入及项目落地,急功急利做品牌,快速实现销售转化裂变。
马云和陈安之有什么区别?
二人都会煽动情绪,调动个体或者团队的积极性。
最大的不同:
陈安之是让你听他的课挣钱,你不听,他就输了全部,所以,他要拼命让你入坑,不免夸张上了天,他不这样,你就不会为他掏钱;
马云一些CEO,他们不忽悠大众,只激励自己的员工,他要为自己的企业负责,行了就上,不行再换方法还要上,目的是做事。
成功学的没落主要有两大根本原因:
1、这种忽悠有点像庞氏骗局
你说如何如何牛逼,我这样做了就会成功,关键是这是一个绝对错误的理论,怎么可能学了成功学,大多数人都成功?
于是,他们的这个牛吹的太大。虽然有较长的延迟,比如两三年,甚至十年,你总要让大家兑现成功的承诺吧?
结果,他们根本做不到,庞氏骗局被揭破,学了成功学根本成功不了。或者说,根本没有那么多人成功。
2、马云、柳传志、马化腾等一批企业家的无情揭露
马云等实干企业家可谓是陈安之等人口中的典型成功者了。
但这些人并不买陈安之的账,说白了,我们成功可是和你陈大师没半毛钱关系。
结果,成王败寇,铁一般的事实摆在那里,谁如果再像傻子一样还信陈安之,同学、朋友都会鄙视你。
最后,成功学就是一种励志催眠。过分吹捧精神层面的重要性,而缺乏实干的科学方法,其必然失败。
但是,这些与民众的觉悟关系不大。千万不要指望普通民众会自发自觉论证出成功学的漏洞。即使你那样说了,大家也不会听你的。
试想,谁愿意失败?谁不想发财,成功?
当年学成功学,和这两年的读书会没什么两样。因为太多的人不是为了读书而读书,而是为了挣钱,为了成功。
敢问一句,加入读书会,可以通过读书挣钱,成功吗?你挣不挣钱不知道,我只知道,这类组织早已经赚的盆满钵满。
还有15年的中国股民普遍被割韭菜,人会吃一堑长一智吗?我看难。
他们代表着二十一世纪前二十年的中国培训,是一个特殊时代的产物。我从事培训企业培训行业也有十七八个年头了,起底一下几位大师。
陈安之,刘一秒,俞凌雄,梁凯恩这些是曾经在中国的商业培训圈儿红极一时的人物,但是他们并不是传统的大师。中国真正能够称得上传统文化的大师级的,叫南饶北季,南有饶宗颐,北有季羡林,另外两位是钱钟书,王国维,南怀瑾也可以称为大师,可惜几位国学大师都仙游了。这几位是在21世纪初培训圈儿非常有名的几位大师,毋庸置疑,他们的商业运作是非常的成功的。
来八一下他们几个的关系和渊源:
首先最早火爆起来的就是陈安之,是来自台湾的世界级潜能开发大师,师从世界潜能开发大师,安东尼罗宾,早年从台湾去美国,学业事业并不成功,是把当时在美国风靡一时的潜能训练等进行汉化之后推上了中国大陆的讲台,才逐渐风生水起。开创中国成功学教育先河,是亚洲成功学之父。书籍和音像制品当时非常的火爆,有《二十一世纪超级成功学》《创业的三十六铁律》《卖产品不如卖自己》《超级成功学》《绝不裸奔》等。这样一种励志方面的培训,当时确实非常火爆,一种非常成功的商业运作,有深圳梦工厂和上海梦工厂两个机构运作,安之的成功和一个叫王阳的人密不可分。
他成功的原因,是有特殊的时代背景的。经过九十年代的企业大发展之后,台湾和日资的企业,在在经营管理中的一些方式方法越来越被认可,又刚好赶上中国的保险业和直销业迅速的发展,销售业也需要大量的强心剂。这样就给中国的成功学一个非常大的市场。
陈安之的培训现场我参加过,是非常震撼的。从来没有见过哪个讲师登台的时候,前呼后拥多达十几个保镖。也从来没有见过哪个老师在讲一天的课程当中,就是还会换上四五套衣服。说实话,陈安之也是我走入培训界的启蒙老师,在他的身上也受益匪浅,早年他的很多录音,我都是可以背得出来的。
在21世纪初来自台湾的很多所谓名师,都在中国大陆混得风生水起,这与保险和直销有非常大的关系,尤其是直销,当时是从台湾过来的一批系统领导人,顺便也带来了相关的培训体系。我说几位大家应该都能想得起来陈安之,张锦贵,余世维,梁凯恩,易发久,曾仕强。这里面唯独一个可以称得上传统的就是曾仕强先生,确实他对中国人的人性,对于《易经》有非常独到的见解。
秒哥刘一秒是必须要提的一个人物,是我的东北老乡,吉林人,大专学历,是斯巴达的创始人。秒哥的整个培训体系是以中小企业老板为主要受众,抓住了他们的痛点,最终以智慧系列课程,包括宗教智慧三弦智慧,动力与阻力,执行智慧等各种智慧课程俘获了很多中小企业老板的心。
他真正风生水起是2010年以后,刚好赶上零八年的金融危机之后,企业的日子并不好过中小企业老板举步维艰,就要找寻一些心灵上的慰藉。刚好秒哥就是他们所寻找的那个懂他们的人,一句话“连自己的身体都管理不好的人,你还有什么资格去管别人。”触动了多少老板的心。一句“听懂的掌声鼓励一下”能够把培训做得仙气飘飘的,我不得不佩服秒哥,实际上秒哥背后是有高人给进行策划的。
俞凌雄真正的火起来是因为区块链和数字货币,是典型的割韭菜专业户。俞凌雄还有一个称呼叫区块链蝗虫,一个月发一个币,一个币赚几个亿,这就是他最疯狂的做法。她的演讲套路与陈安之完全出于一套,因为他本身就是陈安之机构早期的市场人员,那个时候市场人员主要是要会讲课,小课推大课。
至于翟鸿燊,也是东北人,秒哥老乡,最早是某直销公司的代理商,据说是完美公司。后来开始涉入传统文化的培训,典型装束是大背头加唐装。背书是一把好手,能大段儿地背诵《论语》《大学》《孟子》当中的句子,也是修炼过很久的。但是只是表面上的一碗水,真正有多少深度,这个据说一般般而已,不然在后面也不会闹出跟助理的那个丑闻了。早期他是通过电话销售,卖自己的音像作品和百度推广逐渐火起来的。后来全国各地走穴,给各种总裁班讲课。
他们之间的关系是陈安之是毋庸置疑的老大,因为刘一秒和俞凌雄当时都在安之机构做过业务。后来秒哥雄霸一时,这个时候安子已经没落,秒哥也有点看不起他了。
培训这个事情,听听就好。绝对不是企业和个人的救命良药,把它作为滋补品。没事儿。来上一段儿,或许会有比较好的帮助,也可能会强身健体。但如果真的把它作为心灵的追求,你一定会跑得偏得不能再偏。因为在中国的培训行业真正潜心去研究学问理论和实践的少之又少,大张旗鼓地去做商业运作的多如牛毛。以上是一个在中国培训行业混迹十几年的无名草根培训人的看法。
为何传统的大师们如陈安之,刘一秒,梁凯恩,翟鸿燊,俞凌雄等等感觉没有市场了呢?不是他们不火了,是课程以及课程后面的服务出问题了。
一、光来虚的,没有实的
在央视的一次《对话》节目中,主持人问陈安之:“什么样的团队是可以走向成功的?”
陈安之说:“领导者要领导使命和价值观,什么是领导使命?就是领导者要让员工觉得你不是为企业来打工的,而是为我们共同的目标来奋斗的……”
这段话有问题吗?没问题,而且是真理。只不过说了等于没说,是正确的废话。由此,学员们针对这类课程编了一段广告语:“听的感动,想的激动,回去以后动不了!”
二、课程不迭代,机构死得快
刘一秒最开始从梦工厂出来自己讲课,讲的是销售,讲了好几年也不见起色。据说,刘一秒后来去找了著名策划人王志纲,希望得到指点。
王志纲送给他八个字:“区隔定位、分钱分权”,随后刘一秒不再讲销售,跑到马拉西亚去学习宗教知识。
半年后,回国开发了“智慧”系列课程,比如:《宗教智慧》《运营智慧》《三弦智慧》等。
刘一秒从此就火起来了,最夸张的时候是在上海梅赛德斯体育中心开课讲《运营智慧》,会场几乎都坐满了。
但是再好听的课程,学员也有听腻的时候,从数据上来看中国中小企业主很多,但喜欢去上这些课程的比例并不大,企业家们总不能天天不管企业就跑着去听课吧?
一般来说一套课程最多讲个5年就差不多没学员了,这机构要么开发新课程,要么开发新项目去留住学员。
三、大师们大多死在“课外”
一个老师一旦在企业家人群中火起来了,哪还只满足于讲课?什么搞圈子,什么众筹搞投资,搞项目,各种玩法都出来了。
刘一秒火起来以后,各种众筹公司如雨后春笋般一家接着一家,比如金融公司,同地域的学员每人投个50万组建一个投资公司,做什么项目呢?就做最简单的,同学之间借贷!
再比如项目公司,学员们把自己的项目拿出来,思八达公司搭建一个路演平台,谁项目好大家都可以共同投资!
这些听起来很美好的项目,做起来则没那么简单,哪怕你有钱有人脉,但往往是十个项目垮掉九个!
也因为一批一批学员参与投资的项目陆续垮掉,这些学员也对这个平台就失去了信心!觉得自己就是一颗绿油油的韭菜!
俞凌雄则更夸张一些,直接做虚拟货币圈钱割韭菜,据说此人已经跑到国外去了。
四、错过“风口”,被“后浪”拍死
刘一秒之后,又有一批“大师”崛起,像讲总裁思维的苏引华,讲企业顶层设计的王紫杰,讲直复式营销的刘克亚,还有就是现在在抖音非常火的周导。
周导之所以火的这么快,离不开抖音,他在抖音的粉丝有50多万,在针对中小企业家的老师人群中,算是挺高的了!
总结:以上仅仅是个人的一些看法,不一定对,拿出来大家一起交流。
几乎在针对中小企业家的培训老师中,每一位都有生命周期,一门课程不可能永远讲下去。而这个行业呢?
用马云怼俞敏洪的话说:“十年以后,教育行业肯定在,新东方就不一定在了”,针对企业家的培训也是,刘一秒、俞凌雄等人不一定在,但这个行业依然会在。
最后,我觉得他们还称不上“大师”,只能算老师!
这几个人中,系统听过翟鸿燊的视频讲座,我们不光听,还要交学习笔记,当时真的把翟鸿燊的讲座当做国学经典了,这主要源于他的口若悬河,“通天彻地”,现在看来,他的名头“国学战略大师”之类的,不过是自封的幌子。
但幌子归幌子,必须承认他的知识积累的水平很高,口才和煽情能力很厉害,虽然他口头常背诵的就那几句道德经。至今,在看视频时,也会偶尔听听他的讲座,回忆当时情景,反思自己的不足,即便现在,能达到他当年那个表达和表演水平也不容易。
对于陈安之,印象不如翟鸿燊好,其中原因,大概缘于陈老师的狂轰滥炸的传销模式吧?当然还有千篇一律的台词、居高临下的口吻,自吹自擂的狂傲,让人心生反感。
因为组织学习的需要,联系了不少“国学大师”,而陈安之则长篇累牍地给我们发送所谓成功学的相关教程、学员成就以及入学的优惠政策,并以传道者的口吻告诫我们:时机难得,迟疑不决者将终生无所作为!这样的恶咒实在恐怖,令人深感“传销”的恐惧,加之有不少来自全国各地的美女加了好友,言辞如出一辙,先是感恩感谢,要给红包,继之请求多多介绍进群,结果进群就宣传陈安之,也不见一个给红包,这加重了我对陈安之“传销”的怀疑,但碍于情面,不好意思删除他们,直到两年后的2015年,实在忍不下他们夜以继日的狂轰滥炸,最终将他们全部拉黑,并通知有关朋友群,踢出那些经我介绍的美女。
刘一秒的事迹倒是听到不少,也是我们那时候的热议人物,但没听过他的课,据说他的课时费创下了当时的天价记录。其他诸“大师”不甚了解,不敢妄说。现在我想说说我对这一现象的大致看法。
刘一秒讲课阵容
时代催生了“大师”群体
所谓的大师,几乎全是自封,估计国家还没有这个称谓,即使是季羡林先生那样的国学家,他自己也坚决反对别人称呼他为“国学大师,官方也是称呼其资深教授,所谓大师,只是民间的炒作说法,事实上这个称号根本就没有获得正式认可。
前些年的所谓国学大师,是那个时代出于企业家的包装需要和投机者的商业眼光涌现出来的。20年前,正是草根企业家横空出世的集中期,他们大多胆大文化低,暴富起来的大多数个体企业主游离于体制之外,精神备感空虚,求神拜佛,大量购买书籍、名人字画,包装自己。曾经有小品讽刺一些企业家用报纸包裹砖头,整齐地放在书橱里装点门面,出钱举办文化沙龙等等,就是那个时期一些企业家的真实写照,当然小品有些夸张,但是家中书橱整整齐齐摆满大部头书籍,满墙挂满名人字画的大有人在。
刘一秒讲课阵容
他们急切希望获得社会承认,谁来为这些企业家鼓劲吹风,提供精神支撑?于是一些江湖大师应运而生。一个需要尊严,可以挥金如土;一个提供精神胜利法,必须高门槛进入,在这样的的商业文化背景下,大师们和老板们惺惺相惜,互相鼓舞,一个可劲地吹牛,一个可劲地撒钱,包装越来越靓,声势越造越高,名声越来越响,大师满天飞,学费见风就涨,催生了一个“成功学”,大师热持续升温10多年。
大师们所讲内容其实就是灌鸡汤
在过去的一二十年,经济快速发展,信仰却丢失了,于是鸡汤文化盛行,即便是主流文化也未能免俗,比如于丹教授的国学演绎,就被人冠以“心灵鸡汤”名号,再比如半官方半江湖的国学大师南怀瑾老师、曾仕强老师,也多少沾染一些世俗气,因为老老实实做学问没人理会,越会吹,越有人信。更别说江湖大师了。
江湖大师们的授课场面很宏大,理论很高深,涉及很广泛,他们还会展示与高层互动的资料,与高校合作的证据,他们要把商业、事业、神业结合起来讲述人生奋斗的目标意义,要把过去、现在与未来贯穿起来,讲述今天是从三年前就开始的,今天的所作所为又决定了三年后的未来,他们以当今世界最有影响力的企业做案例,拆开合并,以自己的方式全新演绎,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听起来心潮澎湃,用起来无从下手。
几乎无一例外地,这些大师们整个课程自始至终严格执行一套规范化的流程,比如开头要起立常某种歌曲,课程中间要进行学员互动,翟鸿燊就要求课堂关灯,男女促膝互握对方,以消除害羞心理。刘一秒更是讲课宗教化,讲台、嘉宾席的设置位置、角度,板书生、擦黑板的书童的站位、站姿,以及端杯子、倒水的“御用”服务小姐(小哥)何时倒水,都有具体讲究。
总之,那是一个时代的印记,因为需要,所以他们应运而生了。他们顺应了时代,也曾闪过光、发过热,一定程度上普及了国学。随着社会的越来越理性,似乎大师们都隐退了,但是换了马甲的大师依然大量存在,至少这种“大师文化”的影响还在,并将长时期地存在着,或许这是时代的选择、历史的必然?
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是沉睡的人,二是求知的人。
沉睡的人是还未自我觉醒的人,还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
求知的人是知道什么对自己最重要,但是缺乏方法的人。
传统的大师们之所以能够崛起,是因为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绝大多数的人都还是沉睡的人,所以他们在鸡血、成功、励志敲醒越来越多的人。
然而,进入到二十一世纪后,绝大多数的人都已经觉醒,你不再需要告诉他“钱有多重要、成功有多重要”,因为没有人在沉睡,人人都渴望成功。在这种大背景下,人不再需要来自外部敲醒和激励,他们更需要的是如何成功的方法。于是,求知的人开始变多,当下市面最火的课程是关于创新、关于成长、关于思维的,因为这些都是教会人如何获得成功。所以,吴晓波、樊登、罗振宇、李善友成为了今天知识付费的“四大天王”。
在众多成功学中,成功听起来就像是一个飞翔的过程,只要振翅,纵身跳跃,就飞向云霄。但现实中的成功,却是拿着梯子,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一步步爬到了云霄。所以,曾经风靡的成功学不再流行,因为越来越多人看到成功背后的真相。
除此之外,今天是一个“向有结果的人”学习的时代,当你没有产出看得见的结果,就很难取得他人的信任,自然更加谈不上拥有追随你的人。同时,今天也是一个开放的时代,信息前所未有的发达和丰富,所以,通过网络,我们可以掌握任何我想知道的信息,而不再仅仅依靠听大师们的演讲。
陈安之、刘一秒、梁凯恩等大师,他们曾为这个时代贡献价值,他们敲醒了很多沉睡之中人,但他们今天不再如从前那么火,不是他们做错了什么,而是因为时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不止是大师们会遇到时代的挑战,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这样的挑战。永远记住:你最大的对手永远不是某个人,而是你所处的这个时代。
若去对比这些人物,多少有些大言不惭,不敬之嫌。这几位大神,都和成功学,教育培训相关。我曾经也痴迷于成功学,就姑且从成功学热度下降谈下自己看法。
1、成功学,类似打鸡血,但实操难度较大。刚开始接触成功学演讲的时候,正是成功学风靡的时候,那时候一张陈安之的演讲视频光盘卖好几百。看的我热血沸腾,让我相信,只要努力,一定能够辉煌。
2、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理想遇到现实,大多凉凉。他们的演讲过多的强调了个人努力,个人热血,却有意无意的忽略了每个人及其面对的客观现实。有的人资源太少,家庭复杂,有的人意志不是很坚定,有的人并没有选择的权利。导致,参与成功学培训的学员,其实真正成功的并不多。
3、审美疲劳。进入信息爆炸时代,人们接收的励志人物信息太多。有一种疲劳感,和麻木感。4、出现了更多比他们成功,比他们的演讲更让人思考的人物,吸引了大家眼球。如马云,等互联网人物。
5、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更多的人认清成功学的弊端,太多空泛,可执行性不强。同时也清楚了自己该走的人生路。也许,每个人对成功的理解并不一样。大多数人,最终还是喜欢平淡的生活。有一个喜欢的工作,和睦的家庭,未必就不是一种成功。
成功学虽然热度不如以前,但也不能一棒子大死,其鼓舞人上进努力的思想还是很可取的。尤其对年轻人,有很好的鼓舞启示作用。
以上,若你还有不同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看过一个视频,陈安之在马云面前,叫陈安之点评一下马云,平时的侃侃而谈,吹牛逼的样子没有了,气势反而像小女生,呜咽的样子,声音小。陈说什么呢,就说马云不要太张狂了。全靠忽悠,现在的氛围都请人来做的。[捂脸]
过去的人太傻,一忽悠就上当。
过去的人成功的路径太少,于是就疯狂追星(大师就是明星),想走捷径。
那现在呢?大家也慢慢的觉醒,成功不是那种喊口号,打鸡血,更不是一句:我是最棒的,你就是超人能够轻易忽悠的。
时代必然会淘汰一群不适合的人,资质平庸又想走捷径的人,必然要付出学费。
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趋之若鹜的人呢,到什么时候都是被人家割韭菜。所以要有独立的人格和独立的思考能力,也就不会轻易上当受骗。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成功不是靠几句话的冲动,而是要靠实干。
现在的时代更理性了,所以他们消失是必然的。那些违背自然规律,违背社会道德的存在,都不会长久。
还是希望更多的人远离这些东西,好好的把自己规划好,用自己的方式成功。
结束语
克服人性的弱点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这些人往往最容易上当受骗。愚昧无知又贪婪,这些人往往最容易成为人家的刷卡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