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国联军攻打北京时,慈禧召集各省勤王,张之洞等人为何拒不执行?
其实,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的时候,张之洞依然在竭尽忠诚,因为 慈禧对张之洞有知遇之恩,张之洞也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对慈禧俯首贴耳;但张之洞是有家国情怀的人,慈禧向十一国宣战是盛怒之下的愚昧之举,综合大清国力讲,此举显然是蚍蜉撼树——自不量力之冲动行为,张之洞审时度势,通盘考虑,知道自己打不过八国联军,为什么要鳮蛋碰石头,作无谓的牺牲呢?
“东南互保”,彰显了东南各督抚对国际国内时局的准确认知与当即立断,还有为国止损的担当与勇气:也反映了东南督抚对清政府倒行逆施,妄自尊大,盲目挑衅的离心与沉默的谴责。中央政府的指令,下面的督抚想方设法予以变相抗拒,这是消极怠工的行为,这说明清政府已无力制肘地方的封疆大吏了,整个大清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甚至岌岌可危了。
张之洞洞若观火,实际上他也有自己的考虑,人们认为张之洞没有帝王梦,但自维新变法后张之洞个人对清政府态度确有变化,他是聪明睿智的,既然大清朝已经病入膏肓,随时面临灭亡,他就要在此危机存亡之秋,瞻前顾后、小心谨慎地走好每一步。
各国洋人们都在寻找本国在中国的“代理人”,而大清朝几乎为屈指可数的几个满清家族征召勤王义士,稍有头脑的人都懂得从利益角度来考虑问题;谁给我的利益大,我就会帮助谁;颇有政治经验的 慈禧太后也心知肚明。说真话,张之溃当时没落井下石,乘机独立,与中央分庭抗礼搞分裂活动,已经是忠君爱国了,也算仁至义尽了。
忠诚不等于愚蠢。
1900年慈禧准备对列强开战,并发布了诏书对内动员“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古;孰若大张挞伐,一决雌雄。”
这是一次不自量力的宣战,近代宣战,既不死不休之意。1941年日军偷袭珍珠港时,蒋介石才鼓起勇气对日宣战,此时距离918事变已经过去10年了。
鸦片战争60年以来,清政府在面对列强屡战屡败,丧权辱国的条约签了一箩筐。换而言之,一个都不搞不定,这回一口气请了11个,凭什么?靠那群“刀枪不入”的义和拳民吗?
答案就是“是”,宣战之前,光绪皇帝拉着许景澄的手颤抖这问:“先生流过洋,你觉得这仗打得了吗?”许回答“臣主和”,并因此遭到了慈禧的虐杀。慈禧听信毓贤之言,相信团民能“刀枪不入”、“枪炮不伤”,怂恿慈禧借助义和团排外。因此义和团以“扶清灭洋”为口号,进入北京城内勤皇。义和团团民到处杀害洋人、教徒,烧教堂、拆电线、毁铁路,攻进天津租界。各国要求清廷取缔义和团未获回应。
此时此刻的清政府应该可以说气数将尽了,在历经甲午战争和“戊戌变法”之后,内部人心早已经是风雨飘摇,对外已成公认的肥肉,各大列强已经将中国瓜分完毕。这看似清朝的殊死一搏,孰料内部首先传出了不和谐的声音,李鸿章怒斥“此乱命也,粤不奉诏”,加上英国的串联,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和闽浙总督许应骙、四川总督奎俊、铁路大臣盛宣怀、山东巡抚袁世凯,与列强达成了《东南保护约款》以成自保之势,这便是“东南互保”。
这就是题干所问的“一向忠诚的张之洞等人为何不进京勤王”的事件来龙去脉了。
一个国家的中央政府对外宣战,他下属的一些地方大员不但没有和中央政府同仇敌忾,反而将中央政府的命令视为乱命,拒绝奉诏,并直接和正在与中央政府交战的敌人签订协议,约定互不攻击,对朝廷和列强的战争作壁上观。
关于“东南互保”的原委,有人认为是在慈禧授意下进行的,这种说法可能性不大,因为这意味着她知道此战必败,在这个前提下还去宣战,虽然能够达成某种目的,但付出的代价过大。须知慈禧在西安呆了一年时间里完全失去对于中央地方的控制权,这当中出事的风险是在太大了。
至于以李鸿章、张之洞和袁世凯为首的地方督抚为何会搞出这么一出,大抵有如下几个原因:
第一、对于地方势力的失控。自太平天国以来,中央允许地方自行筹措粮饷,给与各省财政自主之权。加之湘军淮军等地方军事实力的膨胀,军民政权集与一身,实际上已经具备了分庭抗礼的资本。
第二、对于向列强全面宣战事件的否定。这些地方大员都是搞外交、洋务运动和镇压农民起义起家,见多识广且很有能力,他们清楚的看到战争的结局,明白勤王徒自损耗,毫无意义,反而会将战火引致自家地盘。
第三、忠诚度问题,可以说大家满汉之间已经不能像镇压太平天国时那样配合得亲密无间了。东南互保之后慈禧太后对参加东南互保的汉人督抚们从此不再像之前那样充分信任了,而是有所保留的。在回銮之后,就开始逐步培养和提拔满洲亲贵,来替代这些和朝廷并非一条心的督抚大员。
但张、李等人的忠诚是无可置疑,他们深受儒家忠君思想的熏陶,并且个人仕途与清政府的命运紧紧地绑在了一起,属于共生的关系。二人毕生为清政府殚精竭力,甚至不惜落下诸多骂名。而袁世凯等下一代官僚多来自张、李等人的扶持和提拔,他们对于清政府的感情仅限于高官厚禄,远远做不到与之共存亡的地步。
因此,当张之洞、李鸿章这一代能臣去世之后,再无人愿意去干擦屁股的苦差,更缺乏统辖全局的能力,大清国的丧钟也就即将敲响了。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为什么要勤王?
早起义和团运动在山东闹起来的时候,张之洞这些地方大员就是主要剿灭的。
为什么?
因为义和团成分复杂,目的不一,其实就是拿着冷兵器的民众。
远的不要说,几年前甲午战争中,面对一个刚刚发展资本主义的小国日本,满清几十万拿着西洋武器的陆军,一支号称世界第七的北洋水师,被打的落花流水,惨败。
装备如此先进的清军,尚且不是最弱列强日本的对手,何谈依靠冷兵器民众去对付主要列强。
其实这是一个悖论。
即便当时的太平军,可以说是武装民众的超级升级版本。他们不但组织、纪律很好,有着优秀指挥官,也装备大量火枪火炮。
但就这样的军队,仍然在上海被洋人打的落花流水。
那么,义和团现在在山东杀洋人和教民,杀得其实主要都是洋人传教士。
因为山东内陆除了洋人传教士以外,根本没有洋人。
你杀传教士不难,他们本来就没什么抵抗能力。
但杀死宗教人士是犯众怒的事情,洋人一定会借此闹事开战。
而清军有打败洋人军队的实力吗?
当然没有。
既然打不过,就不要随便惹火烧身,这是基本常识。
然而,慈禧恼怒于洋人干涉他废除光绪帝,解决利用义和团给洋鬼子一些颜色看看。
结果就是,义和团在慈禧纵容下迅速发展。
然而李鸿章、张之洞认为这是慈禧和满清权贵的昏招,最终会玩火自焚。
其实,稍微有些军政常识的人,都知道这么做是胡来。
以袁世凯为例,他去山东担任巡抚并没有一开始就镇压义和团。
他认为如果义和团的邪术确实有用,能够对付洋人,还是可以扶持他们的。
结果,袁世凯让义和团大师兄表演刀枪不入。
他的卫兵一枪打过去,义和团大师兄胸口飙血,直接挂了。
这边,其他义和团还嘴硬,说大师兄没死,是升仙了。
袁世凯见状,把这群人全部赶走,随后开始镇压义和团。
现在的逻辑很简单。
比如我家有个小保姆,经常去找邻居一个黑社会分子的老婆孩子麻烦,吵架甚至打架。
黑社会分子是有过砍人杀人前科的,只是暂时忍住不和小保姆计较。
但如果你纵容小保姆继续去闹事,迟早把黑社会的老婆孩子打伤。那么,黑社会迟早会打上门来报复。
到时候,小保姆完全可以一逃了之但你走不了,要承担所有的后果,甚至还会被黑社会胖揍一顿。
当然,如果你很牛逼或者小保姆很牛逼,能够打得黑社会满地找牙,你们自然可以肆无忌惮。
但现在正好相反,小保姆加上你也不是黑社会对手。这种情况下,你纵容小保姆,岂不是自寻死路?
有这么蠢的人吗?
所以,对于庚子事变,张之洞等人早有预料,他们是不会插手的,慈禧是自作自受。
况且,就算插手又能怎么样?
八国联军有数万之众,已将将满清最先进的武卫新军打的落花流水。
当时全国的新军,只剩下张之洞手中自强军区区数千人。
这点人马去勤王,还不够八国联军一口吃掉的。
况且,如果你去打了,洋人说不定趁势乱来,将战场脱离河北的范围,而是遍及全国,到时候中国都要被打烂了。
所以,张之洞他们按兵不动,搞东南互保是必然的。
要说张之洞在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跟刘坤一等人发起“东南互保”而拒绝进京勤王,还得从慈禧太后发动的“戊戌政变”说起!
既然说到戊戌政变,就必须先说说“甲午海战”前后的清朝政治格局。要说甲午海战前后满清朝廷的政治格局,又必须得说一说清朝镇压太平天国过程中,汉人官员进入满清朝廷的中枢。
那咱们就从清朝历史的开头说起吧。
清朝建立过程中,其主要依靠的还是满人,在前期,也有产生过重要作用的汉人,比如范文程,岳钟琪等人。虽然有些满清皇帝表面上表示,对于满汉官员,他们是公平对待的,然而,实际上,汉人官员并没有受到公平的对待。比如,在太平天国以前,汉人中,能做到总督一级的封疆大吏,据说只有岳钟琪一人,更别说在朝廷中枢之中了。
很多汉人知识分子,虽然也曾官拜大学士,然而并不掌握实权,特别是在雍正帝设立军机处以后,连满人重臣的职权都大大削弱了。
直到太平天国时期,咸丰帝和慈禧太后面对八旗兵的不堪大用,不得已任用曾国籓搞团练,一大批汉人官员才真实地有一点地方上的实权。在此之前,清朝督抚一级的地方大员,绝大多数都是满人。
太平军和捻军被镇压下去的过程中,汉人知识分子和武人,逐渐形成了湘军集团,淮军集团,楚勇集团。这几个以汉人为主的地方势力,趁机也走向了清朝的政治舞台,很多有名的将领,做了总督巡抚提督等级别的地方封疆大吏,甚至李鸿章直接进入了满清朝廷中枢,成为慈禧太后倚重的肱骨之臣。
在地方动乱平息以后,满清朝廷还要面对其他的内忧外患,其内忧就是怎么解决内部的斗争,其外患就是怎么应付带着坚船利炮不断涌来的洋人。
于是,满清朝廷形成了两大派,顽固派和洋务派,这个历史课本上都讲过。
顽固派主要是以慈禧太后及满清贵族集团为主,洋务派主要以恭亲王奕忻和李鸿章、张之洞等汉族大臣为主。这两派的斗争经历了好几次,最后慈禧太后接连三次打压恭亲王奕忻,占据上风。然而,由于汉族知识分子在镇压太平天国过程中势力高涨,恭亲王倒下了,可是洋务派并没有倒下。
此时,汉族知识分子在中枢又有了翁同龢,在地方又有了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清朝中枢朝廷又进一步分裂出了帝党和后党。
帝党,就是支持光绪帝的,为首的是他的老师翁同龢,地方上康有为梁启超则寄希望于他。
后党,就是支持慈禧太后的,中枢以荣禄和奕劻等满人皇亲国戚为主。
其实,这时候的议题仍然是顽固守旧还是改革改制。是洋务运动的延续。帝党支持改制,后党顽固守旧。
这就催生了戊戌变法,由戊戌变法导致了戊戌政变。最后光绪皇帝被软禁,慈禧重新掌握大权。
在清朝朝廷中枢,李鸿章因为甲午战争失权,翁同龢因为戊戌变法失败失权,汉族知识分子被排挤出满清中枢。慈禧太后重新重用满清贵族,比如她的亲信荣禄,不但担任军机大臣,总理事务大臣,直隶总督,还掌握了北洋军。内政外交兵权一把抓。
然而,在地方上,各种封疆大吏,仍然是汉族知识分子的天下,特别是在东南地区,其首要人物,要么是湘军淮军的将领,要么是支持搞洋务的汉族大臣,比如张之洞。
慈禧太后对八国联军宣战,是他们不愿意看到的。
首先,慈禧太后重用满清贵族,而满清贵族又利用义和团搞事情,对付洋人,弄得整个北方山东河北平津一代鸡犬不宁,东南封疆大吏不愿意让这团火烧到东南。
其次,东南封疆大吏虽然对洋人表示很愤慨,然而,他们仍然要靠跟洋人打交道来治理地方,比如张之洞为了发展洋务,需要洋人的贷款、技术、设备,他不愿意跟洋人撕破脸。
第三,戊戌政变以后,满清朝廷实际上对清朝地方上已经失去威权,当时,在东南官场,曾经流传过这样的话,说东南的府县一级官员,“只知有官厅,不知有朝廷”,意思是,东南地区低级官吏,只知道有总督巡抚,不知道有皇帝太后。
这个传统,是湘军淮军流传下来的。因为当初湘军淮军镇压太平军的时候,是私募的团练军队,湘军兵勇的饷银,是曾国藩胡林翼给他们发的,不是拿的朝廷的钱,所以他们只认曾国藩这个大帅,不认咸丰同治慈禧。
这也说明,东南地区本质上已经不受满清朝廷的直接统辖了。
因此,张之洞刘坤一李鸿章等人敢搞东南互保,敢给慈禧太后发电报说,不派兵,还是跟洋人和谈为好。
说实在的,东南互保这件事,原因是很复杂的,既牵扯到朝廷内部的权力斗争,又牵扯到满清朝廷内部各派对洋人的态度,还牵扯到满汉之间的权势争夺。
比如,在东南互保过程中,东南封疆大吏就直斥慈禧太后身边的刚毅载漪等人对洋人过于激进,就是这两个人说服慈禧太后利用义和团进京对付洋人的。
如果刚毅和载漪等人继续得到慈禧太后的信任,则义和团这团火就会烧到东南地区,而东南地区封疆大吏并不乐见跟洋人彻底撕破脸,他们之间是有很大利害关系的。
所以,东南封疆大吏们,一定想要把满清贵族们压下去,争夺在慈禧太后那里的话语权,而汉族知识分子在满清中枢朝廷失去话语权,就是因为李鸿章和翁同龢等人在戊戌政变以后失势。这又牵扯到了满汉之争。
这不,庚子事变以后,满清贵族被暂时压下去了,张之洞跟袁世凯进入中枢,掌握了朝廷一部分话语权。满清朝廷又开始跟洋人关系缓和,慈禧太后还派五大臣出国考察。
里面的事情太多了,张之洞也不会只考虑一端!
张之洞、刘坤一之所以要搞东南互保其实是有不得已的苦衷的,而且张之洞在东南互保时表现的非常患得患失,他是非常担心清政府降罪的,差一点就要撤回署名电报了,幸亏被辜鸿铭等幕僚给劝住。
那么,张之洞、刘坤一和李鸿章搞东南互保有什么不得已的苦衷呢?
列强已经在上海集结了不比北直隶地区八国联军少的军队,一旦东南这几个总督有异动,那么在上海的外国军队就会立刻顺着长江一路往西入侵清朝内地了,这样一来,清朝才真正的“亡国”了。
从现有史料看,在北直隶的八国联军一共有18000人,其中日军8000人,俄军4000多人,英军3000多人,美军2000多人,法军800人,德军还在海上飘着呢。
而这里面英军3000多人绝大部分是在威海招募的华人。
然而在当时上海,仅英国就有2200名印度士兵以及800多白人士兵抵达上海,法国、德国和日本也相继向上海派兵,最多的时候列强在上海驻军达到数万人的规模。
张之洞等人面临英国为首列强这种武力威慑,从客观角度讲也没办法进京勤王,当时长江中下游一带都有英国军舰巡航,即使张之洞等人想要有所作为,没有英国军舰点头,恐怕就连长江都过不去啊。
另外,军机大臣,满人荣禄在庚子国难中发给李鸿章的密电也给了南方的汉人督抚们东南互保的信心。
现在荣禄尽管是以一个慈禧心腹面目出现在历史舞台上的,但是真实荣禄远比“慈禧心腹”这个标签复杂得多。
1900年6月20日,在慈禧已经对列强宣战后,军机处却给各省督抚发出了一封态度暧昧的上谕:“……各省督抚均受国厚恩,谊同休戚,事局至此,当无不竭力图报者,应各就本省情形,通盘筹画……沿江沿海各省,彼族凯觑已久,尤关紧要,若再迟疑观望,坐误事机,必至国势日整,大局何堪设想。是在各督抚互相劝勉,联络一气,共挽危局。事势紧迫,企盼之至。”
事实上正是这道上谕给了东南督抚们自由行动的政治背书,所以从这个角度说,这道上谕在法理上解除了督抚们“抗命”的责任。
目前研究普遍认为这道上谕是荣禄力主下发的。而且在6月21日,李鸿章还收到荣禄以个人名义发来的密电,密电中荣禄要李鸿章“对北京的谕旨不必继续予以重视。”
综上诉述,张之洞等人1900年之所以不北上勤王,客观上说有西方列强陈兵上海,威胁内地的因素,主观上,有军机大臣,满人荣禄设法为他们解除了“抗旨”的责任的因素。
我个人觉得列强兵临上海是最直接的原因,如果长江三督真领兵北上,恐怕东南半壁就不为清朝所有了。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按理来说,张之洞,李鸿章等人理应带兵进京勤王,那么什么是勤王呢?
在君王封建社会时期,如有敌侵犯王室臣子应举全力支援王室,尽力于王事,简单来说就是救驾护王,抱国卫主。到底是什么在清王朝生死存亡之际阻止了忠臣不护主呢?如果是他们志在夺权,可不符忠;如果是他们畏敌避难,可不符义。
所以我认为不是这样的,我们应该看看当时情形以及实力比较。
一、包庇义和团杀洋,引来八列强怒火
八国联军侵华借口是什么?当时外列强反对慈禧太后垂帘听政,意逼慈禧退位于光绪帝。于是慈禧太后包庇民间武装力量肆意妄为,义和团意图杀洋守清,大意杀害传洋教士,真正的洋人很难找到所以强有力说明侵华只是一个借口罢了,而列强强烈要求清王朝歼灭义和团,慈禧太后没有妥协也不明白杀传教士不难,因为他们抵抗能力有限非军队实力。
但杀死宗教人士一方面惹怒他们背后的大实力列们,另一方面是容易激起民愤,所以慈禧太后引来战火不是很正常的,容忍一个国家出现多方面势力,内忧外患便成了一个现实混战之局。
二、失战不思强军路,错把内忧当朋友。
清王朝可笑之处就在这里,当时的清王朝军事力量堪称世界第七的北洋舰队在甲午海战打没了,当时的日本是列强中最不起眼的军事势力,可想而知列强打入中国的自信力多强再加上世界第一的超强国家英国、还有俄国等加入自然阵容不小,以防万一在上海海外大军战舰时刻准备着突发情况,可见外列强一点也不放松。
反观慈禧太后竟在脱离对地方权力的管制下对列强宣战,此举为列强入侵又雪上加霜,火上浇油,这时的张洞之等人虽忠但不得不一方面与列强达成“东南互保”协议还规定上海就此由各国共同保护,而不是请他们回到他们来的地方,部分地区由张洞之等人看护,当时慈禧太后虽气愤但无力改变自己当时荒唐的决定,但宣战依旧。
李鸿章向清政府提议“此乱命也,粤不奉诏”。可见清朝有多无力。而张之洞于此同时将“李鸿章大总统提案”提交,如果联军攻陷北京,清王朝不复存在了,就推举李鸿章担任总统。
三、为保余力受辱名,不辞与敌签条约。
张之洞等人被当时的政评为“所处之地位,不啻为南非各省之总统。”一方面稳定列强情绪,剿灭义和团等反洋扶清势力,给予列强在华最大利益。另一方面就是大量时间建造兵器,强军实力,使各省和谐共处,不会趁乱混战,这样就可以调养生息,民富国强,但不得不背负骂名,签订不平等条约,保存实力。
因为张之洞是思想开明的洋务派,不是只会愚忠的顽固派。
洋务派代表张之洞
晚晴,地方对中央的离心力变强
二次鸦片战争之际,太平天国、西北动荡、中原捻军还在继续,清朝的中央财政几乎濒临破产。咸丰年间,户部尚书孙瑞珍要做的头等大事,不是给百官发工资,而是动员百官捐献家产拯救中央财政。可见,当时的财政危机到了多么严重的地步。
太平天国形势图
危机当前,清朝被迫开始自救。统治者除了一边和洋人求和外,另一边也被迫任用汉族官僚掌握部分军权,并放开了对地方的权力限制。随即,曾国藩、胡林翼、李鸿章、左宗棠等名臣迭起。靠着他们,清廷不仅剿灭了各种叛乱,还一度呈现出中兴的迹象。
地方大员在自己的管辖区域内筹措军费、洋务经费,进而兴办近代企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久而久之,地方经济自成一系,地方军务也很少受到中央的影响。
洋务运动主要在地方进行
地方自治造成的离心力增强。
相比于上述诸位名臣,出生于1837年的张之洞显然辈分要低上一些。但他久历封疆,熟稔洋务事务,思想开明务实,这已经决定了他在八国联军侵华时期的作为。
战前,张之洞就明确表示反对宣战,并有所筹划
慈禧太后希望利用义和团来反对洋人,顽固派希望利用义和团迫使光绪帝退位。这些保守顽固的想法,起初就遭到张之洞等人的反对。
义和团运动遭到张之洞等人的反对
在清廷尚未向各国宣战时,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铁路大臣盛宣怀、山东巡抚袁世凯、闽浙总督许应騤等,就在一起商议如何保存东南稳定,避免列强有借口全面入侵中国。
而且他们甚至密议倘若北京失守而光绪帝、慈禧太后不测,当改建共和,由李鸿章作大总统支撑局面。(没想到还有这么劲爆的大瓜吧!!!)
从“臣待罪东南,不敢奉诏”到“臣坐拥东南,死不奉诏
1900年6月21日,清廷向英、美、法、德、义、日、俄、奥八国同时宣战。
宣战诏书下至各地时,铁路大臣盛宣怀下令各地电信局将宣战诏书扣押,只给各地督抚观看。他还电告各地督抚,不要服从此命令。
状元张謇、大臣赵凤昌分别劝告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倡议抗命。最后李鸿章覆电朝廷:“此乱命也,粤不奉诏”。
东南互保形势图
李鸿章的态度极大地激励了张之洞。他原本起草给朝廷的回复还比较委婉,“臣待罪东南,不敢奉诏”。后来一气之下,把奏折改成了“臣坐拥东南,死不奉诏”。原先的回复还算客气,后来修改的简直就有点大逆不道了。
其实这就是张之洞。一个对清廷深深失望,还有点血性的开明官员。
达成“东南互保”,称北京的命令为“乱命”
张之洞的“出格之举”还在继续。
他随后提出“李鸿章大总统”方案:一旦北京不保,就共同推举李鸿章出任中国总统以主持大局。
在张之洞的支持下,李鸿章幕僚刘学询去信孙中山:“傅相(李鸿章)因北方拳乱,欲以粤省独立,思得足下为助,请速来粤协同进行。”
6月26日,刘坤一、张之洞以上海道道员余联沅为代表,邀约各国驻上海领事商订所谓《东南互保条约》九条。
主要内容为:
一、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全中外商民人命产业为主。
二、上海租界共同保护章程,已另立条款。
三、长江及苏杭内地各国商民教士产业,均归南洋大臣刘坤一、两湖总督张之洞切实保护,并移知各省督抚及严饬各该文武官员一律认真保证。现已出示禁止谣言,严拿匪徒。
四、长江内地中国兵力已足使地方安静,各口岸已有的外国兵轮者仍照常停泊,惟须约束人等水手不可登岸。
五、各国以后如不待中国督抚商允,竟至多派兵轮驶入长江等处,以致百姓怀疑,借端启衅,毁坏洋商教士的人命产业,事后中国不认赔偿。
六、吴淞及长江各炮台,各国兵轮不可近台停泊,及紧对炮台之处,兵轮水手不可在炮台附近地方练操,彼此免致误犯。
七、上海制造局、火药局一带,各国允兵勿往游弋驻泊,及派洋兵巡捕前往,以期各不相扰。此军火专为防剿长江内地土匪,保护中外商民之用,设有督巡提用,各国毋庸惊疑。
八、内地如有各国洋教士及游历洋人,遇偏僻未经设防地方,切勿冒险前往。
九、凡租界内一切设法防护之事,均须安静办理,切勿张皇,以摇人心。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东南互保。
不言革命之大革命家也
张之洞不仅没有组织力量去北京救援,反而在东南各行省违抗命令,以为“乱民不可用、邪术不可信,兵衅不可开”,“无论北方情形如何,请列国勿进兵长江流域与各省内地;各国人民生命财产,凡在辖区之内者,决依条约保护。”
东南互保,是清末各地官方实力派人物首次公然反抗朝廷。此事件使得清廷威信扫地。慈禧太后事后不但不敢处罚,甚至表扬他们“度势量力,不欲轻构外衅,诚老成谋国之道”。
张之洞不仅参与了东南互保。他任职湖广总督期间,大力发展近代工业和军事。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主张派遣留学生赴日读书,喜欢招纳留学生进入新军队伍。辛亥革命在武昌爆发,不是没有原因的。所以孙中山称赞张之洞是“不言革命之大革命家也”。
所以,这样的张之洞,怎么会愚蠢地进京勤王呢?
张之洞非常忠诚,但是在八国联军入侵的时候,他却没有进京勤王。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张之洞对国家的忠心是不用质疑的,而且忠心并不是外人给张之洞贴上的标签,这个评价是清政府给予的,清政府曾评价他:公忠体国,廉政无私。
这说明清政府对张之洞信任有加,他没有勤王绝对不可能是通敌,而是有其他的原因。
很多人都觉得八国联军侵华宛如世界末日,但张之洞知道列强的主要目的是劫掠,而不是颠覆清政府的统治,即使慈禧不逃跑,估计列强也不会对其动手。
因为他们还需要清政府当做列强在中国的代言人,要是清政府破灭了,列强想要控制民众的难度会增加无数倍,张之洞觉得北京这边不会出现大的问题,所以没有前去支援。
退一步讲,即使张之洞去北京支援,其实也起不了什么作用。八国联军全部都装备着最精良的火器,清军面对虎视眈眈的洋人,根本就没有反抗之力。他们与其说是支援,不如说是送死。张之洞有大局观,他不排斥牺牲,但是他不希望士兵们白白送死。
接着,实际上,上海的局势甚至要比北京更加恶劣,因为当时列强的舰船已经是陈兵海上了,如果这时候张之洞等人离开,那么列强的舰队完全有机会直接登陆,之后长驱直入,深入内陆。
若这种情况真的发生,那么中国的处境一定会非常危险,所以张之洞也不敢随意调兵遣将。
换句话说,面对八国联军侵华,张之洞选择漠视,清政府最多是受到损失,可如果张之洞选择抵抗,那么清政府会有灭亡的危险。两害相权取其轻,张之洞的决策是可以理解的。
除此之外,张之洞虽然忠诚,但他并不是愚忠,他是忠诚有道。慈禧曾让张之洞回京,但是张之洞表示自己不会这样做,因为他要坐镇东南,即坐拥东南,死不奉诏。
通过张之洞的回复,相信大家已经感觉出来了,他对慈禧其实是颇有微词的。张之洞是非常忠诚的,这毋庸置疑,但是他更忠于清政府,而不是忠于某个人。在他看来,从国家考虑考虑,守卫东南要比保护慈禧更加重要。
看到这里,相信很多人都应该十分佩服张之洞,因为他敢直接拒绝慈禧。
但其实他的底气更多是来自于荣禄的密信。荣禄在密信中提到:对北京的谕旨不必继续予以重视。
荣禄和慈禧都是他的上司,虽然荣禄的权力不及慈禧,但如果慈禧真的秋后算账的话,张之洞也有搪塞的理由,毕竟张之洞面对的是两份截然相反的命令,无论他怎么选都是可以理解的。
张之洞等人不进京勤王的根本原因在于太平天国以后东南督抚越来越不受朝廷控制。
1900年,朝廷决定利用义和团对抗洋人,大量的义和团成员进入北京,这导致八国联军决定武装干涉,入侵北京城。不得不说,义和团作战还是非常英勇的,但是一腔热血并不一定能成事,八国联军的整体军事实力是远远强于义和团以及清朝的军队。
其实朝廷在义和团问题上是有分歧的,到底是剿灭还是扶持,还是有不同意见的。比如荣禄就支持东南互保,不支持利用义和团对抗洋人。不过慈禧太后此时一意孤行,使得事态慢慢变得不可收拾。
对于地方督抚来说,他们也是意见不同的。
直隶总督裕、山西巡抚毓贤等人支持慈禧的主张,利用义和团对付洋人。
两广总督李鸿章、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山西巡抚袁世凯等人则相反,他们决心镇压义和团,维持内部稳定,同时与洋人议和。
所以八国联军的时候,一个奇怪的现象发生了。慈禧对外宣战,而地方督抚中的刘坤一、张之洞等人和洋人和谈,签订了《东南互保章程》和《保护上海城厢外章程》。
如果按照我们传统的历史来看,张之洞这些人无意是属于“投降派”的。历史上投降派可是名声不太好的。
不过客观来说,东南互保阻止了义和团向东南各省发展,避免波及更大的地方,使得东南地区能够保持稳定。
为什么张之洞等人敢这么做呢?当时的评论有个评论是这样的:
“所处之地位,不啻为南非各省之总统。”
可想而知,作为东南互保的首领之一,张之洞地位是相当高的。当时各种势力错综复杂,他们实际拥有很大的自主权。
原因可以追溯到太平天国运动,当时湘军和淮军成为了朝廷镇压叛乱的主力,很多人成为了地方实力人物。
比如刘坤一是湘军的首领,李鸿章则是淮军的首领,张之洞和湘军也关系密切。
后来的洋务运动,基本上也是这些人在推动。
比如张之洞有湖北枪炮厂、汉阳军械厂,刘坤一有江南制造总局、。
实际上从东南互保这个事情上就能够看出来,晚晴朝廷已经开始失去对地方的控制了。东南地区的督抚无论是政治上,还是军事、经济方面,都是有实权的。
慈禧太后是非常痛恨他们搞东南互保的,但是没有办法,她不得不接受这一点。
后来辛亥革命起义成功,东南各省纷纷倒戈就能说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