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亡国之君,为什么祟祯没有背负骂名反而同情居多?
崇祯皇帝朱由检,作为明王朝的最后一任皇帝,在位十七年,直接导致了大明帝国的轰塌。然而,不管是在官方史书《明史》还是在后世的评说中,对崇祯大态度大多是怀念和同情,却少有指责。甚至于,崇祯得以谥号为“庄烈皇帝”,并入葬明十三陵之一的“思陵”。
对于亡国之君来说,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那么,抛开崇祯的能力问题,仅仅从后人的态度去探究,为何崇祯能赢得普遍同情而少有骂名呢?
1 明亡并非崇祯一人之过
明代灭亡,最直接的是在崇祯朝。然而明帝国的溃烂,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到了崇祯朝已经无药可救了。
关于明朝的灭亡,甚至于连官修史书《明史》中都出现了“故论者谓明之亡,实亡于神宗,岂不谅欤”这样的语句。后人总结为“明亡于天启,实亡于万历,始亡于嘉靖”。
这样的形容或许夸张,但这至少说明,在明帝国的衰亡历史上,嘉靖、万历、天启都要负有相当的责任。
其一,嘉靖皇帝,明朝的第十一位皇帝,倒数第六位皇帝。嘉靖皇帝以小宗入继大统,因为大礼议等事件,嘉靖对帝国的大臣们十分不信任。
于是,嘉靖皇帝开始修炼他的“帝王之术”,希望通过权力制衡来平衡和掌控朝局。然而,帝国的大臣都是通过层层选拔而进入中央政府的,也不会甘于受到随意摆弄。
嘉靖朝,明帝国的开始了相当严重的党争和内耗。在帝国内部,争权夺利,揣摩上意的官员越来越多,而正直的官员屡屡收到迫害;帝国外部,北部和西部丢失了大量的战略缓冲地带。
“庚戌之变”中,蒙古首领俺答汗甚至冲到了明帝国的首都北京城郊,劫掠一番后扬长而去。
因此,可以说,从嘉靖朝开始,明帝国的内部就已经腐烂,中央政府已经变形;外部军备废弛,边境内缩,北方威胁重启。首先为帝国埋下了灭亡的种子。
其二,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是明帝国倒数第四位皇帝。万历朝本来有张居正改革打下的基业。然而,万历皇帝亲政以后,发现文官们的权力已经急剧膨胀,不仅自己在国事上受到掣肘,连自己的私生活也屡屡受到干预和指责。
这让高高在上的皇帝感觉到十分的不舒服。年轻的万历皇帝采取的策略是,拒绝上朝,对于许多大事既不反对也不同意,消极怠政,拖延不决。
这样的情况下,许多政府部门职位空缺也难以得到有效的补充,明帝国的政府对帝国控制力度明显减弱了。
在政府无力的情况下,帝国的乱象开始积累。万历朝晚年,明帝国出现了两个巨大的危机。
第一是流民现象,当初朱元璋制定的户籍制度已经完全被破坏,帝国的境内充斥着大量的流民,这极大地破坏了帝国的稳定,也降低了农耕帝国的生产力,使得帝国应对灾难的能力变弱。
第二是女真人自主国家的逐渐形成。女真人一直是明帝国的附庸,奴儿干都司说明了明帝国在当地有效的统治。万历年间,努尔哈赤抓住机遇统一了女真各部,逐渐建立起了一个强大的国家,并在萨尔浒之战中击败了明军,逐渐稳固了东北的统治。
帝国政府的怠政,使明帝国的行政和军事效率变得低下,从而失去了将女真人扼杀在摇篮中的机会。等到萨尔浒之战时,明帝国惊奇的发现,这个强大的对手已经可以凭借某些优势,和帝国扳手腕了。
其三,在明帝国衰亡的道路上,万历之孙天启皇帝朱由校,是个难辞其咎的皇帝。虽然近年来,对于东林党和魏忠贤的形象普遍有了新的争论,他们的形象变得复杂而难辨。但天启一朝,皇帝不作为、大臣勾心斗角、宦官势力水涨船高、明帝国更加沉沦、以致于难以挽回,已经成为共识。
如果灭亡是明帝国的一场不能治愈的癌症的话。开始发炎是在嘉靖年间;而万历则是癌变的开始,毒瘤已经开始显症;天启年间则是公开显症。到了崇祯即位的时候,明帝国差不多已经癌症晚期了。
在嘉靖、万历、天启、崇祯四位皇帝共同负责下,崇祯作为亡国之君,他的指责被分担了很多。这是他能够得到一个相对正面形象的重要原因之一。
2 崇祯的不可为而为之
不得不说,虽然没能够最终力挽狂澜,崇祯的很多方法也毫无远见甚至是错误的,但哪怕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崇祯皇帝直到最后一刻也没有放弃挽救这个帝国。从态度上来说,崇祯的作为是无可厚非的,甚至为他赢得了相当的赞誉。
崇祯年间的明帝国,可谓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其一,崇祯元年,全国发生大灾荒,流民+灾荒,陕西首先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其二,财源枯竭,政府失去信用,频繁的变动农商政策却无济于事。各种加派的军饷苛捐杂税让百姓难以生存,而政府信用又严重透支,赋税都难以征收起来,加重了帝国的灾难。
于是,整个崇祯朝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灾荒,农民难以生存,只好暴动起义;政府大力征剿,好不容易有点成效;为了更好的稳定帝国,政府不得不加大赋税的征收以供应后勤;农民迫于过重的赋税,难以生存,出现新的暴乱区,再次出现起义高潮;政府加大力度征剿···
面对这样的情况,崇祯皇帝积极应对,做了很多努力。
其一,崇祯皇帝清除阉党,打压文官权力,保证了皇权的集中,有效使将近瘫痪的帝国各级政府重新运行起来.
其二,提拔和重用了一大批有能力有作为的军事将领,积极应对此起彼伏的国内外动乱,不断的调整策略,力求解决。包括袁崇焕、卢象升、陈奇瑜、孙传庭、左良玉、曹文诏等人,都是在崇祯朝得以大展拳脚。(当然其策略的多变和信任的不长久也是其失败的原因之一)
其三,崇祯皇帝本人的修养、勤政、节俭也是明朝皇帝中少有的。在政务上,崇祯宵衣旰食、殚精竭虑;生活上,崇祯衣食朴素,不事奢华。崇祯帝没有声色犬马,大兴土木;没有意志消沉,得过且过。甚至于,崇祯还拿出皇家私库补贴军费。
其四,在已经难以挽回的余地,崇祯皇帝依然没有出现自暴自弃和耽于享乐的局面,这是我们往往忽略的一点。崇祯十七年,在帝国灭亡的前三个月,崇祯还多次调整部署、召见大臣商议,想要再努力一下。这样的精神,比起王国之君陈叔宝、李煜这样在劣势面前意志消沉、享乐一天是一天、敌军一到就投降的态度,崇祯的这种态度还是值得赞誉的。
中国人一直对“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十分赞誉,而崇祯正是这样一个人。这让崇祯所有的亡国之君中鹤立鸡群,在史书和后世形象正面了不少。
3 崇祯之死和遗诏的魅力
崇祯十七年三月,李自成进围北京,不久北京城破。崇祯皇帝亲手杀死了自己的两个女儿,令外戚(一说太监)带着自己的儿子们出逃,而后自缢于万岁山(今景山)。
从这十几年的经历来看,或许对于崇祯来说,死亡并不是痛苦,而是一种解脱。
但已经回天乏术的崇祯没有选择投降李自成,也没有出逃,仍旧具备相当的气节。在理学、心学兴盛的明朝,士大夫最看重的莫过于气节了。因此,崇祯之死也为自己赢得了很多赞誉。
另外,崇祯的遗诏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朕自登基十七年,逆贼直逼京师,虽朕谅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去朕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死伤百姓一人。-《明史纪事本末》
关于崇祯的这份遗诏的真实性,实际上是值得存疑的。但是,这份遗诏被《明史》和《明史纪事本末》两本相对正统的史书所采纳,因此流传甚广。
对于老百姓和士大夫来说,什么样的皇帝才是最值得怀念的呢?
老百姓或许并不在乎他有多么功德巍巍、开疆拓土、四夷来朝,老百姓在意的是,他对他的臣民怎么样,他对帝国的百姓是否有爱护之心。
而同时,民族和国家责任感是士大夫对一个君主的基本要求,那么,无条件认错也算是一种责任感的体现。
而崇祯的这份遗诏,虽有推脱,但总的来说集爱民、责任感于一体,因此深得后世人心。
虽然崇祯朝的百姓或许没有过过一天好日子,但在异族的统治下的清朝百姓和士大夫,还是愿意相信崇祯的这份遗诏是真的。
崇祯皇帝的这份遗诏同样为他赢得了相当多的同情和怀念。
4 满清和士大夫的政治需要
以上三个原因都是崇祯皇帝能赢得普遍同情的重要原因。然而,这都不是最主要的。
殷商最后一代王帝辛,锐意征伐,扩大在东夷的领地;然而在牧野之战一败涂地,自焚而死。于是有了我们熟知的昏庸好色、贪酒酷厉的商纣王。
三国时期,曹操一生砥砺奋进,在分崩离析的中国北部重新建立秩序。刘备大器晚成,偏安一隅。然而,他们的形象已经真假难辨。
隋朝第二任皇帝杨广一生致力于建立万邦来朝的隋帝国,不说励精图治,也算是一代雄主。可惜用力过猛,终至亡国。于是,我们看到了荒淫无度、奢靡暴戾的隋炀帝。
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我们都只能在历史的缝隙中,去还原他们本来的面目。因此,明帝国继承者的态度,才是决定崇祯皇帝能够以怎样的形象面对后人的最重要因素。
因此,对于崇祯皇帝的后世形象,继统中原的清帝国的态度,便显得尤为重要了。
那么,清帝国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崇祯形象呢?清帝国的官修史书《明史》中,这样记载他们对待崇祯的态度:
是年(崇祯十七年)夏四月,我大清兵破贼于山海关,五月,入京师,以帝体改葬,令臣民为服丧三日,谥曰庄烈愍皇帝,陵曰思陵。-《明史》
以上记载表明,崇祯的谥号、入葬思陵都是清帝国统治者的官方作为,清统治者甚至还令臣民为崇祯服丧。
同时,《康熙起居录》中记载了康熙皇帝前后大约五次拜谒明太祖孝陵,康熙为朱元璋手书“治隆唐宋”的石碑,现在还存在于南京明孝陵。
这些事件说明,与周王朝和唐帝国大力贬低殷商、隋帝国不同,清帝国并没有大力贬低明帝国,反而还为明帝国歌功颂德。
这是为什么呢?
周和唐都是直接打败了前朝商和隋,为了增加自身的正统性和统治合法性,肯定要大力贬低商纣王和隋炀帝无道,这样才能占领“以有道诛无道”的道德制高点。
然而,到了清帝国,有一点点差异:明帝国直接灭亡于李自成农民军,而清帝国是通过打败农民军和南明从而入主中原的。
清朝以少数民族入主中原,需要赢得士大夫和臣民的认可和拥护,因此,清朝统治者抓住明朝并不是直接亡于己手的事实,把自己塑造成为明王朝的继承者、打败农民军为明帝国复仇的正义之师、重新建立华夏秩序的正统王朝。
清统治者希望通过以这种手段来缓和民族矛盾,并加强自身的正统性。
因此,清朝统治者需要一个政治上十分正确、态度上十分勤政爱民、但能力上有所欠缺,被狡猾的农民军欺负的,令人同情的崇祯皇帝的形象。这就是清帝国的态度。
而恰恰,我们现在看到的,《明史》中记载的,也正是这样一个令人同情和追思的崇祯皇帝。
因此,在前任皇帝帮忙背锅的基础上,在崇祯宵衣旰食、君死社稷作为下,在崇祯皇帝坚韧不屈的精神下,清帝国终于建立起了一个能够赢得普遍同情、少有指责的崇祯的形象,也为自己的统治加固了一道防线。(完)
参考资料:《明史》《明史纪事本末》《清史稿》
多有疏漏,欢迎指正。我是子彧,期待你的关注!
客观地看,明朝的衰败起自于万历,后来的皇帝每况愈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加上万历本人很愿做一个有所作为的君主,想励精图治振兴大明。只有好愿望是不的的,尽管他不骄奢淫佚,不贪图享受,似乎有明君之举。刚一登基就以雷霆手段清除了大奸魏忠贤,让人看到了一瞬光明和希望。因此,后人对他这个创历史最新记录,吊死煤山的亡国之君多了一份悲悯,冲淡了对他的骂名。其实不然,崇桢的缺点更不能让人原谅。刚愎自用,生性多疑,残暴嗜杀,永不认错,不能知人,更不能善任,把皇权皇威发挥滥用到极致。后期不辨忠奸善恶,不分是非直,一味斩杀大臣。尤其是撒换首辅,斩杀兵部尚书和各省督抚,从不手软,从无计后果。象熊廷弼、袁崇焕、孙传庭这样的忠义之士均遭罹难,自毁长城是他的嗜好。由于直接亡于农民军,修明史的清朝对他宽容一些,因此骂声就少了。
因为,崇祯皇帝完全不同于历代的末代皇帝。
首先,明朝的灭亡不怪崇祯。
公元1628年,当大明的接力棒传到崇祯手上时,大明王朝早已到了大厦将倾的地步了。有个说法是“明亡实于万历,始于嘉靖”。嘉靖皇帝是出了名的修仙皇帝,二十多年不上朝,不理朝政,一心只在修仙问道,他所下的圣旨犹如天书让大臣们琢磨不透。
嘉靖的懒政对明朝造成了极大的破环,使得嘉靖年间,出现了南倭北虏、国库空虚的困境。幸好,嘉靖以后,得益于明朝中兴名臣张居正的努力,强行推行张居正改革,使得明朝出现了万历中兴的盛世局面,为大明强行续命半个多世纪。
但好景不长,张居正死后,万历皇帝很快便厌恶朝政,成为不朝、不见、不批、不郊、不庙的“宅男皇帝”。而万历怠政给大明王朝造成了更大的伤害,不但使万历中兴荡然无存,还快速将明朝带入衰亡的道路上。
万历之后的天启皇帝,又是著名的“木匠天子”,他不问朝政,整天躲在深宫中研究木匠之活,把朝政都交给了魏忠贤这个权奸,闹到天下大乱,朝政昏暗。所以,当大明的接力棒传到崇祯手上时,明朝实际上早已到了灭亡的边缘了。
其次,崇祯皇帝并不昏庸;
虽然,崇祯为人刚愎自用,在诸多政治决策上总是犹豫不决。并且,崇祯在对关外八旗军和关内农民军的两条战线上,也没有坚持明确的战略规划,最终导致明朝深陷双线战争的泥潭中,耗尽自己的有生力量。因此,不论哪个角度上看,崇祯都算不上是一个有为之君,他没有能力力挽狂澜,振兴明朝。
但崇祯皇帝也并非昏君,他自即位之初,便励精图治、殚精竭虑,一心想要振兴明朝。可以说,他十七年的皇帝生涯中,始终都在努力的为自己的帝国,为自己的臣民竭尽全力。无奈,他个人能力有限,加上满朝文武多为投机钻营的腐儒卫道士。这些朝臣不仅误导了崇祯,也害了明朝。因此,明朝的灭亡,主要责任并不在崇祯身上。
最后,明朝是汉族最后的大一统王朝,其灭亡本就让后人惋惜。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族大一统王朝,明朝灭亡后,天下就被东北的满人所建立的清朝夺取。因此,人们对明朝多有怀念。
此外,崇祯皇帝在明朝的最后时刻,做出了以身殉国的刚烈之举。这等骨气和壮烈,也使得崇祯备受后世同情和敬重.......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本文作者:小贱贱
导读:明朝崇祯皇帝朱由检作为一位悲情帝王获得了大家的同情,这给非常的难得。可以说崇祯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把该做的都做了(想法是好的,但是能力和手腕确实成问题),但是依然无法阻止大明王朝这艘巨舰划入深渊。为何崇祯皇帝作为亡国之君明显获得了与其他亡国之君不同的舆论支持,甚至在死后还被对手安葬在了明朝皇家陵园十三陵。笔者认为主要有三点原因:第一、崇祯是自由的,能够亲自掌握政权。没有被太监或者权臣架空,可以真实的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治理国家和平定叛乱。第二、崇祯为挽救大明王朝确实兢兢业业,不奢侈腐败甚至皇后都亲自织布。崇祯把内怒中的钱都拿出来作为军费。第三、当叛军李自成攻入北京的时候,崇祯没有逃跑,也没做软骨头投降。而是践行了君王死社稷的祖训,刚烈的自杀身亡与国同修。这值得大家的尊重,所以即使是对手李自成也以帝王礼仪安葬了崇祯。
朱由检是个悲剧人物,如果在王朝平稳期做个守城天子应该是绰绰有余。而且应该还应该有不错的名声,但是在内忧外患的王朝末期崇祯的刚愎自用、独断多疑就会被无限放大。最后在苦苦坚持了十七年后与大明王朝一道沉沦。但是与唐末帝、宋徽宗等末代帝王相比,崇祯既没有被权臣篡权被杀又没有被外敌俘虏苟延残喘。而是刚烈的选择自杀陪这个王朝一起灭亡。下面我们详细说一说崇祯作为帝王的可取之处,也许就是这些让崇祯作为亡国之君获得广泛的同情。
能够掌握大权,没有被权臣架空也没有宦官掣肘
虽然明朝的宦官势力膨胀与汉唐有一拼,但是那是明朝帝王扶植前来与文官集团对抗和夺权的对象。所以看着明朝宦官很威风,但是他们始终是皇帝的家奴没有像汉唐的同行一样对明朝的皇权造成任何影响。因为他们的权力来源和依附于皇权,可以说没有帝王他们什么都不是。所以九千岁魏忠贤以及客氏的势力很轻松就被崇祯连根拔起。
再说权臣,明朝以文驭武的特点根本不会形成权臣。武将的地位低,而文官集团的内阁制度也是集体负责制。虽然有内阁首辅在,但是为了文官集团的权力也必须把皇帝高高在上的供起来。所以崇祯上位后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掌控明朝这艘大船的航行方向,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来平定叛乱。在乱世中能够掌握局面这是大家认可崇祯的第一个原因。
崇祯为挽救大明王朝在十七年的帝王生涯中兢兢业业、呕心沥血
崇祯继位以后力图重振雄风,他铲除魏忠贤等阉党、启用了一大批治国的能臣和贤臣,例如杨嗣昌,孙传庭和洪承畴等。让朝堂为之一振,大明迎来了皇帝关心朝政的新局面(以前多位皇帝不理朝政)。十七岁的朱由检打算凭借自己的勤劳和能力让这个200多年的王朝再次换发新生。
崇祯对于国家的各种政事都是非常的勤奋并且刻苦,没有奢侈腐败贪恋富贵和美色。十余年如一日,崇祯埋头政务直到明朝灭亡。他不断的更换内阁成员和平叛大将,但是由于他刚愎自用多疑的性格造成平叛效果寥寥。为了平定叛乱和东北的后金,崇祯没有顾小家,而是把内帑的皇家财产也拿出来充作军饷。而皇后周氏甚至亲自做饭和织布,也常常拿出自己的私蓄和宫中节省下来的费用充作军费。可以说崇祯已经尽力了。大明得不到振兴,叛军和外虏得不到平定是制度和他个人能力的问题。
崇祯皇帝朱由检继位后面临着三大势力:以东林党为首的文官集团,其二为崛起的后金,其三为农民起义军。由于东林党为首的文官的掣肘,崇祯始终不能发挥明朝的全部实力。文官系统一方面嚷嚷忠君爱国,一方面不断兼并土地不交税。这造成明朝末年的可以征税的土地越来越少,而把赋税加重到农民身上。在明末的陕西一亩地的税收甚至到达三两银子,农民交不起税要么逃亡要么造反。所以这农民起义军的壮大和贪婪的文官集团有很大的关系。
当李自成已经兵临城下,崇祯皇帝打算向朝臣们借钱来做军饷。但是大臣纷纷说没钱,可见文官都自私到了什么地步。而李自成占领京城后通过拷掠就弄了数千万两银子,可见明朝的大臣还是有钱的就是不给国家用。崇祯有这样的臣子,纵有心也无力回天了。
当官的都把钱往自己兜里捞,而把大明江山当成皇上自己的。这就是在掘明朝的根,客观上促进了明朝的覆亡。其实还是制度和贪婪造成的,即使累死崇祯也无济于事。所以后人对崇祯充满了怜惜和同情。这是第二个原因。
君王死社稷:崇祯没有选择屈辱的投降和逃走,刚烈的自杀与国同休
与宋徽宗和宋钦宗相比,崇祯朱由检没有屈辱的投降;与唐玄宗相比,在敌人兵临承下的时候没有逃跑避难。崇祯在国家大难的时候,刚烈的选择了自杀殉国。他践行了君王死社稷的祖训,无愧一代帝王。这也是后人同情他的第三个原因。
当李自成兵临城下时,崇祯帝要人没人,要兵没兵,要钱没钱,要粮没粮。在朝堂上崇祯和大臣商量如何退敌,大臣们都不说话。崇祯心里悲凉到:“我不是亡国之君,你们都是亡国之臣。”当太监曹化淳开城门放李自成攻入京时,崇祯敲响景阳钟但是无人上朝。
崇祯不禁悲从中来,在皇后自尽后去煤山上吊自杀。他留下遗书:“朕自登极十七年,逆贼直逼京师。虽朕薄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之误朕也。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去朕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崇祯披发掩面,身穿蓝衣,左足赤露,右着朱靴与国同休。崇祯真正践行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祖训。
这样刚烈的方式,让很多人佩服。即使是敌人李自成也不得不以帝王礼仪把崇祯和周皇后下葬在明朝皇家陵园,这就是现在十三陵中的思陵。虽然很简单,但是毕竟以一国之尊下葬与苟延残喘的其他帝王相比要好很多。
小结:
崇祯皇帝是个悲剧人物,他在错误的时间继承了皇位。虽然费劲心力,但是依然在天灾和人祸面前失败了。虽然不能拯救大明王朝,但是他心甘情愿自杀以赴国难。虽然崇祯有刚愎自用以及多疑的缺点,但是他的表现依然让后人给予他更多的同情。
我是历史纵横帝,欢迎您的关注;如有瑕疵,老夫斧正。
本想精励图治
一举扭转颓势
谁知大厦根基已朽
独木难支
即使废寝忘食
惮精竭虑
也无法挽回大厦必覆的事实
事到临头
写遗诏
恳求大顺军能善待百姓
自己千刀万剐也不足惜
随即吊死在煤山的歪脖子树上
因愧见先祖
一头长发覆面归天
故,令人同情
#五爱教育##凌远长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