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生活百科知识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综合百科生活常识数码科技传统文化互联网健康时尚影视娱乐教育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百科

你小时候经常去的一个地方是哪里?给你留下了什么深刻回忆吗?

提问时间:2023-07-05 02:25关键词:哪里

你小时候经常去的一个地方是哪里?给你留下了什么深刻回忆吗?

点赞1、淄博市 网友:附属品

农叟小候就特别淘气,因为弱智的关系吧,傻淘傻淘的。经常惹事,也经常挨老爹的训斥,严重的时候也挨打。[捂脸][大笑]

那个时候农村不计划生育,小孩子可多了,一群一帮的。

都说傻瓜长的大,我比同龄人高半个脑袋,自然成了他们的头。小伙伴都听我的话,整天跟我胡作乱闹,整出好些吆蛾子来。

我们经常去的地方是一个废弃的碾房,它孤伶伶座落在村外約一百米的废墟上。

那是地主老歪庄园的旧址,碾房青砖红瓦,看上去非常坚固。那时候山区没有电力设施,仍然用它研磨米面。白天在那附近玩,偶尔也能捡到各种铜钱,乾隆通宝,開元通宝,还有伪满洲国的红铜字,银质的袁大头。

老歪经常吓嚇我们,说碾房里早年吊死过人,又说他见过那个女鬼。

回家问大人,说是地主家的使唤丫头吊死在里面了,也听说过那里闹过鬼。晚上都不去推碾子,有点害怕,感觉瘆得慌

大概是一九六O年冬天,我们玩捉老蒋,二十多人怎么也找不到老蒋藏哪儿了。忽然看见一个穿棉袍的人由东向西走,我们就跟在后边,喊他也不回头,到碾子房不见了。我们不敢进去,有人用手电筒往里照。都看见了,一个人吊在房樑上,脚踏着碾砣子,瓦刀脸一条条,可窄了,脸色发青,两个眼珠滴溜溜乱转,鲜红的舌头搭啦着,披头散发的。吓得都不敢动了,有点浑身没劲瘫软的感觉,有人不是好动静喊了一声:“鬼”这才缓过神来。

吓坏好几个小伙伴,有的找老头写“聚魂符”烧,有的找大夫打针。

1966年文革开始了,我们这群孩子有读中学的了,他们都是红卫兵。社员也有红卫兵,开批判大会,批斗高成份地主老歪。就有聪明的中学生想起当年碾房遇鬼的事,两场批斗下来,老歪承认是他装神弄鬼。他只交待吓嚇人,伤害贫下中农革命接班人,别的闭口不谈。惊动了上一级红卫兵组织,接着对他深揭深挖深入批判。

最后,老歪交待了一个轰动全公社的大秘密。当挖开碾房地下窒时,抬出来好几个不大不小的铁木箱子,一件件宝物登记造册,金银手饰,古玩字画,瓷器印章,还有数十支长短枪,2木箱子弹。

看到了真相,压在我心里的鬼影终于消失了。

点赞2、临海市 网友:北轨阳葵

谢谢邀请回答。

回想小时候,喜欢去的地儿很多,诸如秋日充满诱惑的苹果园、夏日蝉声嘶鸣的的河湾、有靶场可捡子弹壳弹头的朐山……最想去的,还是生产队的牛栏。牛栏东西各一间房,养着六七头耕牛,中间是堆放草料和牛官平爷爷的工作间。

看平爷爷咔嚓咔嚓铡草,看平爷爷给牛槽里续放草料,那些老牛似乎懂事,还伸出粉红的舌头,舔平爷爷的手臂,吓得我们直往后退。

早早吃罢晚饭,跑向牛栏,不为看牛,完全是奔着平爷爷。胖胖的平爷爷,四方脸,大眼睛总是笑眯眯的,他脑瓜里装满了稀奇古怪的故事呢。

有天晚上,暴雨倾盆,电闪雷鸣,有位高大粗壮的汉子进了牛棚避雨。汉子头戴的苇笠压得低,始终看不清脸。平爷爷问啥,那人都应着。接连来避过几次雨。有天傍晚,那汉子又避雨进来,平爷爷见那汉子冷得哆嗦,就斟了茶碗62°串香烧酒给汉子。汉子开始推说不沾酒,看推辞不过,就接了,一饮而尽。那汉子跟平爷爷碰了三茶碗,眼看一瓶酒见了底。汉子起身双手一举,道了声谢。平爷爷才看清,汉子那红红的脸膛似曾熟悉。第二天,牛栏南边看庙的魏道士说,奇怪,庙门的把门将军,昨晚不知咋的倒地上,魏道士扶起那塑像,塑像还满嘴酒气。

有天也是下大雨。牛栏门对着的泥路上,有位白衣女子嚎啕哭着,向村东的马路走去。平爷爷看她没带雨具,淋得顺腚淌,赶忙提着件蓑衣跑出牛栏,刚追上那女子,喊她快把蓑衣披上。那女子一回头,俺娘哎,女子绿脸宽似四指火镰,呲的一声,化成一股白眼,不见了。

如此鬼怪故事,平爷爷张口就来。小伙伴们经常被那些故事吓得不敢回家,平爷爷只得把孩子们一一送到门口。可第二天晚饭后,孩子们又早早等候在了牛栏棚里。

点赞3、浏阳市 网友:出林猛虎

我小时候经常去的是父亲的外婆家。对他们热情,亲切,好客,友爱,永远难忘!

点赞4、公主岭 网友:涛去心安

小时候最爱去的地方是家乡的小河,留下最深刻回忆的是洗澡,捉鱼捉虾,金色童年,回味无穷?

点赞5、龙岩市 网友:凝桃。

小时候常去几个地方;记忆都深刻!一是去庄北两河水的河沟摸鱼!二是去庄东野地里挖野菜!三是庄中央有一水坑,每年夏天在里面冼澡!小时候记忆深刻的事多了!一辈子也不会忘!

点赞6、岳阳市 网友:青衣醉酒

我小时经常去的地方是一条很浅的小水沟。那时我父亲在煤矿工作,这边也是我的第二故乡。小时候妈妈常带我去爸爸工作的地方

附近有一条小河,人们管它叫三坑河,早上水会涨的漫过浮桥。下午测小的连脚都漫不过。

春天来了,在父亲休息的时候会带我去河边逮蝌蚪,捉小鱼。秋天来了,还会趟过小河去山半坡捡山民抛完拉下的小红薯,胡萝卜。

秋天的野花满山遍野。草丛里的蚂蚱小时候抓回去放火边烧烧吃挺香的,回忆四十五前的事了,还是历历在目,就跟昨天刚发生。

儿时追忆似梦幻,

玩伴今朝两鬓斑。

落花流水匆匆过,

如今花季已暮年。

点赞7、盘锦市 网友:浓妆带伤


小时候经常会去父母的老家重庆。父亲母亲从小青梅竹马。后来父亲参军入伍去了航校,成为一名光荣的空军飞行员;母亲考上大学,成为了一名优秀的高级工程师。重庆是他们共同的家乡,而且同住一条街,一家住街头,一家住街尾,共饮一江水的缘份。

我小时候的重庆就很美。嘉陵江水比现在绿,比现在清澈,江边时常有婆子们洗衣服、淘米、洗菜的光景。

当时外婆在重庆国棉纺厂上班,所以奶奶带我们的时间比较多。奶奶当年已经80岁了,还是“小脚”。跟着奶奶去江边洗衣服、淘米洗菜,那也是常有的事儿。



那时,江里行走的几乎都是带帆的木船,一群靠船揽生的艄公们,长年累月的生活在船上,靠打鱼、货运或摆渡谋生。

收工了他们就会将船栓在渡口附近的木垛上。在江边卖鱼,交换食材,换取食物;填饱肚子…

江边无论是白天还是夜色里都掺杂着各种吆喝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



有一次5岁的我,还被艄公不小心甩过来的缆绳套住,一下子被拖入了嘉陵江。把奶奶吓了个半死!好在婆子们一通的吆喝,加上艄公们的眼疾手快,一个个奋不顾身地跳进江里,有惊无险的把我打捞了上来。

艄公们好一顿的给奶奶道歉,赔了点钱,又把我们送回了家。后来,艄公们在船上不忙的时候都会来看奶奶,随便也捎些刚刚打捞的鱼给我们。再后来,艄公们也把奶奶这当成了“家”,只要在朝天门附近的渡口停靠,就会到家里来喝茶、吃奶奶做的担担面。一口一个“谢谢军属婆婆”!熟络得很。



那时,江上也有一些机械动力船,他们大都是通过朝天门码头在长江航运跑船的。

只要大船靠港,一群重庆山城特有的棒棒军就会蜂拥而至,“抢货”装卸的、“抢人”挑行李的,夹杂着接人送人、各种吆喝叫卖的人潮流动起来,一派山城特有的人间烟火味道。



如今的嘉陵江边、朝天门码头早已没有了往日的市井风光,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拔地而起跨江而制,江江相连、岸岸相通的现代化立交桥、高速公路。但重庆那熟悉的味道还在。



重庆一座承载着我和外婆、奶奶共同生活过的一段童年美好时光的城。

嘉陵江边的欢声笑语、戏水摸鱼、粘蜻蜓;陪外婆、奶奶到江边洗衣服;追着外婆、奶奶讨要一分钱一根的白糖冰棍、2分钱一碗的冰粉;

狼吞虎咽地吃着担担面、酸辣粉、钟水饺、赖汤圆;抱着个几乎能把头放进去的西瓜,一勺勺的和奶奶分享;

穿着外婆用棉纺厂买来的布头为我们拼接的花布衣裳;穿着奶奶一针一线纳的花布鞋;

吃着奶奶用南瓜花、包谷面摊的饼、用洋芋、四季豆焖的饭,桌上啥时候都少不了的四川泡菜…

日子那叫一个幸福!估计奶奶那点“军属补助金”都让我给花了,这还得外婆常常来资助我们,当然爸妈也会定期寄点钱和粮票过来…



后来我到了上学的年龄,就让父母给接走了;再后来奶奶和外婆也相继去世了。重庆也就成了我记忆中的城。没有了续篇,只剩下了记忆。

如今的重庆朝天门码头、瓷器口还在;重庆的各种小吃还在;重庆的棒棒军还在,但江边不能洗衣服了、纤夫也没有了;当然嘉陵江更繁忙了,摆渡也不需要人力了…

但重庆这座山城九曲十八弯、爬坡上坎、辖江而制,曾经给我的记忆,仍然是美好的、幸福的、不可替代的一段、难忘的童年时光!



每个人生活中都有许多难以割舍的景致,他们不紧不慢的攀沿在你灵魂的深处,不需要摆渡人,你就可以自渡。你会为他们留些许空间,任他们恣意生长,让你清晰的忆起曾经的美好!重庆于我而言,便是如此!



如果路过、如果喜欢、如果共鸣,那么欢迎你的关注和点赞,谢谢!

知识推荐

八哥问答——日常生活学习知识分享。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669@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7808号-3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Copyright 2023 www.1260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