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生活百科知识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综合百科生活常识数码科技传统文化互联网健康时尚影视娱乐教育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百科

蓝玉私养兵马、对皇妃施暴都平安无事,为什么因为收义子被朱元璋除掉?

提问时间:2023-07-05 11:42关键词:平安,朱元璋,蓝玉,朱元

蓝玉私养兵马、对皇妃施暴都平安无事,为什么因为收义子被朱元璋除掉?

点赞1、达州市 网友:风月丶雪

蓝玉一案,一位公爵被诛九族,十三位侯爵以及两位伯爵,均被族诛,前后牵连被杀共一万五千人有余。“元功宿将,相继尽矣”

洪武二十六年(1393),明太祖朱元璋为加强集权统治,借口凉国公蓝玉企图谋反,捉拿蓝玉归案,明初四大案之一的“蓝玉案”拉开帷幕。朱元璋以此为契机,诛杀了大部分建国过程中的名将。

蓝玉究竟犯了什么罪

蓝玉,至少犯过三大罪。第一,持功自傲,骄横跋扈。蓝玉其人,长得身材高大,满面红光。在明初中山王徐达、开平王常遇春死后,蓝玉屡次带领军队在扫除元朝残余势力的战斗中,多次获功,深的太祖朱元璋的喜爱,后来,蓝玉的女儿嫁给了朱元璋的儿子蜀王,这下就更加有权势。于是蓝玉逐渐骄傲自满,自己也蓄养了很多家奴,这些家奴,仗着蓝玉的权势暴虐凶横,无法无天。惹得当地老百姓怨声载道,有一次蓝玉手下强占了民田,蓝玉不但不追究,还赶走了前来调查此事的御史。

第二,冲击喜峰关。在一次与元朝势力的战斗中,蓝玉大获全胜,收兵后,夜里走到喜峰关,按照惯例,大军过关,要有手续,且半夜三更,来来回回必定会慢一些。结果蓝玉不但不等,对关口守将破口大骂,随后竟安排军队冲击喜峰关,并且是按照对敌攻城的方式,强行打开喜峰关,然后扬长而去。

就是因为此事,朱元璋在册封蓝玉时,将本来准备册封他为梁国公的称号换成了凉国公,并把他的过错刻在丹书铁券上,以示惩戒,结果蓝玉不但不知悔改,依旧骄横跋扈。

其三,蓝玉的骄横,是相当出名。并且在蓝玉的军中,蓝玉的义子众多,这些个义子,只听蓝玉指挥。在一次朱元璋主持的宴会上,蓝玉口出狂言,说道:玉不乐居宋、颖两公之下,莫非我不堪太师也?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我不乐意屈尊在宋国公和颖国公之下,依照我的才能,难道不能做个太师吗?

剥皮示众

这就是赤裸裸的找死了,要知道朱元璋可不是善茬,当年蓝玉在攻打元朝的时候,战后俘虏了很多元益宗的家眷,在回程中,蓝玉干了一件为人所不齿事情,就是他睡了元益宗的妃子,这位妃子也是个性子刚烈之人,不堪受辱,竟上吊自尽了。这件事情被朱元璋知道后,大发雷霆,只是当时蓝玉风头正劲,暂时按耐下来,没有找他算账而已。

蓝玉曾被誉为明代的霍去病,这一点一点都不为过。在明初捕鱼儿海战役中,蓝玉凭借敏锐的军事直觉,在沙尘暴的恶略天气下,准确的找到元军的位置,一举歼灭元军主力,致使元军元气大伤,再无和明朝争夺天下的资本。朱元璋曾将蓝玉比作卫青、李靖,甚为厚爱。

在蓝玉的不断作死下,加上太子朱标的意外去世,致使朱元璋对蓝玉逐渐失去耐心,在洪武二十六年,锦衣卫指挥使蒋瓛告发蓝玉谋反,下狱后,朱元璋以谋反罪将蓝玉抄家,灭三族,并将蓝玉剥皮示众。一代名将,落了个如此凄惨的结局。


骄横跋扈、狂妄自大。《明史》中对蓝玉的评价就是“既昧明哲保身之计,又违制节谨度之道。其结局,亦其自取焉尔”。所以,朱元璋不仅仅是因为蓝玉有义子才杀了他,而是等他不蹲犯错,最终找借口除掉这个狂妄之徒。
蓝玉死后,剥皮示众,朱元璋将其人皮被传到蓝玉的女儿蜀王妃处“留念”,明末农民军攻破蜀王府,在王府的祭堂中见到了这件特殊的“文物”

点赞2、嘉兴市 网友:恍然若梦

蓝玉,明朝洪武年间最后一位以突进闻名于天下的开国将军。在常遇春、徐达、李文忠等强悍武将还年轻的时候,蓝玉只能充当副手,根本当不上大将军。朱元璋称孤道寡之后,当初的那帮开国武将,要么被杀,要么回到家中养老,这时一直混迹于军营当中充当副手的蓝玉开始受到朱元璋的重用。


一战成名,被朱元璋誉为“汉之卫青,唐之李靖”


洪武二十一年三月,朱元璋召见蓝玉,将统领十五万大军的帅印交予蓝玉,同时跟蓝玉说了一句话:“倍道前进,直抵虏廷,肃清沙漠,在此一举!”


朱元璋的意思很明显,能不能够一举将北元朝廷打散,就看你的啦!


这时的蓝玉心里肯定百感交加,自己跟着姐夫常遇春打了那么多年的仗,一直没有亲自统领过十五万大军,可是这一次自己竟然统领了十五万大军,而且还被朱元璋给予重任,打垮元朝政府。


蓝玉出征之后,派出将领先行一步,前往荒漠打探消息,确定了元朝政府的所在地在捕鱼儿海,当机立断率领大军扑向捕鱼儿海。


当大军进发到离捕鱼儿海仅剩四十里左右的百眼井时,不少将领出现了疑问,如果说敌军在捕鱼儿海,那么这里多多少少都会留下一点痕迹才对,可是这里一点痕迹都没有留下,难道是情报有误?


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蓝玉思考情报到底有没有问题的时候,将领郭英向蓝玉报告,食物不多了,如果继续挺进找不到敌人的话,回来的路上可就不一定有粮食吃了,到时候敌人一旦出现,士兵没有斗志,那可就惨了。


摆在蓝玉面前的有两条路,第一条路是冒着风险继续挺进,第二条路是保险起见,撤兵。


蓝玉不想撤兵,同时也想撤兵。他明白自己如果继续挺进,出现意外,全军覆灭的话,那么自己肯定是千夫所指,千古罪人;如果说自己撤兵,这十五万大军的性命能保得住,但是自己第一次率领十五万大军出征,朱元璋对自己给予厚望,自己就领着这十五万大军到沙漠里转一圈就回来,估计这辈子朱元璋都不会再重用自己,也不会看得起自己。


在这时,蓝玉很有可能想起了自己与姐夫常遇春作战的经历,常遇春向来是出其不意,兵贵神速。现如今自己率领着十五万大军,后勤没有保障,在元朝最高统治者看来自己不可能会深入大漠。既然元朝最高统治者认为自己不可能会深入大漠,那么自己就要出其不意,深入大漠。蓝玉不顾将领反对,继续进军,事实证明蓝玉是对的,此时北元的最高统治者正在与贵族们喝酒享乐,认定了蓝玉不会来。


蓝玉率领着十五万大军到达北元最高统治者的营阵前时,十五大军像饿狼一样全部扑向北元最高统治者的营阵。由于北元最高统治者并没有做出高效率的防守,当十五万大军扑入营阵内冲杀时,根本做不出有效的防守工作。十五万大军如入无人之境,随意冲杀。在营帐内的北元最高统治者自知已经无力回天,保命要紧,只能带着自己的长子、丞相以及十几个人冲杀出营阵逃命。


这下北元彻底完了,连最后的本钱都被蓝玉给摧毁。捕鱼儿海一战,蓝玉俘虏士兵七万多人,牛羊十多万头,还缴获了元朝皇帝用了上百年的传国玉玺。


朱元璋收到蓝玉大获全胜的消息时,忍耐不住心中的喜悦,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大喊:“蓝玉就是我的仲卿,药师啊!”仲卿是汉朝时的大将军卫青,药师是唐朝时的大将军李靖。


班师途中连续糊涂


班师途中不知道蓝玉哪根筋抽了,竟然侮辱北元皇帝的妃子。这位妃子性情刚烈,被蓝玉侮辱后,感到对不起北元皇帝,上吊自杀。当蓝玉侮辱北元皇帝妃子的消息传到朱元璋的耳中时,朱元璋怒不可赦,没想到蓝玉竟然敢干出这样的事情。之所以朱元璋暴怒,是因为蓝玉侮辱的女人是北元皇帝的妃子,违背了朱元璋民族共处的和平政策,很容易触发乱子。


令朱元璋更加生气的事情还在后头。


蓝玉班师回朝回到喜峰关下时,当时已经是黑夜,开城门的官员可能是开慢了一点,蓝玉呢?他竟然率领着大军直接攻城,破城而入,亘古未闻。这还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蓝玉破城而入后,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反而得意洋洋。


朱元璋本来想封蓝玉为梁国公,但是看到他如此胡作非为,便将“梁”字改为“凉”字,封为凉国公,还在赐给他的丹书铁卷上刻上他的罪过过,以便提醒他。



非但没有改过,反而愈发嚣张


蓝玉一手摧毁北元残余势力,朱元璋感觉单单一个凉国公体现不出他的贡献,干脆破例直接将他封为太子太傅,成为从一品官员吧!


太傅负责教武,太师负责教文,可能是蓝玉觉得朱元璋看不起他,竟然敢当众抱怨皇命,“以我的功劳难道不能够胜任太师吗?”


这要是换一般人,早就死百八十遍了。


蓝玉养了一大群的家仆,这些仆人仗着主人蓝玉身居高位,声名显赫,在当地胡作非为,成为了当地的黑恶势力,百姓苦不堪言。由于蓝玉,没有人敢管他们,蓝玉知道自己仆人的所作所为,非但没有制止,反而还纵容。


蓝玉家仆在当地的所作所为传到朝廷中后,朱元璋派出官员前往调查。令朱元璋没有想到,蓝玉竟然敢将调查的官员赶了回来,朱元璋越来越觉得蓝玉很有可能会控制不住。


蓝玉除了养一大堆家仆之外,还养了一大堆的义子。这些义子基本上都在军营当中担任要职。


有一次朱元璋与蓝玉议事,蓝玉身后有十几名将领,朱元璋命令这十几名将领退下。可是这十几名将领低着头,仿佛没有听到朱元璋的命令一样。朱元璋纳闷了,以为他们真的没有听到,再次下令,他们还是没有动,朱元璋再次下令,他们还是没有动,连续下了三次命令的朱元璋彻底蒙圈了,看着蓝玉。


蓝玉意识到朱元璋的意思,用手一挥,示意身后的那十几名将领退下,那十几名将领才退下。蓝玉此举,让朱元璋感觉到他的威胁不是一般的大。


蓝玉死因并非养义子,而是太子朱标之死


蓝玉案爆发的时间是在洪武二十六年二月,朱标去世的时间是在洪武二十五年四月,仅相隔不到一年。


蓝玉在洪武二十一年铲除北元的最后残余势力后,他基本上已经没有了任何的用处。当时的北元已经不是草原的霸主,草原上分别有三股势力,一股是瓦剌部落,一股是兀良哈部落,一股是鞑靼部落,这三股势力谁都不服谁,你争我打,朱元璋经常故意挑拨他们三个的关系,他们三个哪一个都打不过明朝。


也就是说从从洪武二十一年开始,蓝玉对朱元璋而言已经没有了任何的用处,但是为什么朱元璋要纵容他整整五年呢?这一切要考虑到他跟太子朱标的关系以及他的这个人。


常遇春的妻子是蓝玉的姐姐,而常玉春的女儿是太子朱标的妃子,多多少少蓝玉也算是跟朱标有一点点亲戚关系。这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蓝玉极为拥护朱标,跟朱标感情深厚,时不时就坐在一起说说话。根据史书记载,蓝玉跟朱标在一起时,从未有过一次僭越的行为,说明他这个人虽然嚣张,但是却从心底里尊重朱标,可以为朱标所用。


有的人或许会说,说不定这是蓝玉故意的呢?根据蓝玉多次的作死行为就可以看出蓝玉完完全全就是个粗人,他没有任何心机,只是知道自己厉害,所以胡来,这一点朱元璋也清楚。而且蓝玉在朝中没有任何势力,他的势力仅仅限于军中,朝中都是朱标的势力,他如果不为朱标所用,朱标可以联合边境藩王以及国内势力,两面夹击,轻易剿灭他。


总结


蓝玉纵使嚣张跋扈,有多次的不法行为,但只要朱标在,他就不可能能够霍乱明朝,这就是朱元璋一直不杀他这个“废物”的原因。但是随着朱标去世,年轻的朱标长子朱允炆继位,原先朱元璋布下的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朱元璋必须重新布局,而蓝玉是必须要拆掉的一颗棋子。朱标镇得住他,年轻朱允炆肯定镇不住他!只会令他更加的嚣张跋扈。身为武将嚣张跋扈,有很大的可能会居功自傲,感觉自己天下第一,到时候造反的感觉就来了,朱元璋不得不除掉他。

点赞3、荆州市 网友:紫霞仙子

朱元璋打下江山,创立大明王朝后,也开始面临与历代开国皇帝同样棘手的问题。大量一路走来的功臣宿将,逐渐成为威胁皇权稳固的不安定因素,尤其是那帮起自于朱元璋故乡,淮西一带出身的骄兵悍将,更是仗着昔日战功骄奢淫逸、目无法纪。

这当中,又以大将军蓝玉最为嚣张跋扈。

蓝玉的条件,应当说是根正苗红,非常有优越性的。他是开国功臣常遇春的妻弟,论起辈分太子朱标还要随太子妃(常遇春女儿)喊他一声舅舅。另外,他的女儿嫁给了朱元璋的儿子蜀王朱椿,牵着这层沾亲带故的关系,蓝玉可谓是地地道道的皇亲国戚了。

不过蓝玉的名声、地位,靠的并非是与朱元璋间的裙带关系,而是他凭着军功,在一场场战役中一刀一枪得挣来的。

蓝玉从军,先是在常遇春麾下效力,作战勇敢,更兼谋略,颇有统兵大将风度。此后,又在随傅友德征伐四川,跟徐达北征元廷残余势力,以及与沐英一起平定西蕃叛乱的战役中屡立功勋,逐渐成长为明朝初年一等一的军事将领。

蓝玉人生的顶峰,还是洪武二十一年与北元的捕鱼儿海战役。他所率领的15万明军顶风冒沙,突然杀到元顺帝之孙脱古思贴木儿大营跟前。一番激战,明军俘获元主次子地保奴、嫔妃、公主以下男女将近八万余人,脱古思贴木儿和长子天保奴,仅仅带着几十骑仓皇逃出。

此战过后,北元统治体系被彻底摧毁,忽必烈一脉的黄金家族,再也没有实力能够有效得统合起整个草原的力量,多年以后蒙古逐渐分裂成鞑靼、瓦剌、兀良哈三股势力。

因而,对于蓝玉指挥的捕鱼儿海战役,素来有北元“靖康之变”的说法。

立下如此殊勋,蓝玉也就有了骄傲膨胀的资本。武将身上那股子蛮横跋扈的通病,逐渐在蓝玉身上开始显现。

比如在北征班师回朝的途中,身为统兵主帅的蓝玉,竟然钻进脱古思帖木尔妃子的营帐把她给侮辱了,结果导致她羞愧自尽。

紧接着,当部队行进到喜峰关时,守门官兵因天黑没能及时开关迎接,蓝玉居然下令手底下的明军,去“攻破”大明的城关,然后扬长而去。

本来收到蓝玉北征大捷消息十分高兴的朱元璋,已经打算封他做梁国公。然而当获知前方传来蓝玉军队一系列骄横不法的情形后,心中非常不快的朱元璋,特意下令将蓝玉的爵位,由“梁国公”改封为“凉国公”,以示告诫。

然而蓝玉言行举止仍不知收敛,私底下大放厥词,认为凭着自己的功劳当个太师绰绰有余,公然向朱元璋要官要待遇。

此外,日益骄纵的蓝玉,还效仿起当年打天下时的朱元璋,名下收起了大量的义。这些义子大多是依附于蓝玉的亲信部将,他们仗着蓝玉的威势,蓄养家丁庄奴,横行于乡里之间,根本不受地方官的约束。

这可就挑战到朱元璋的底线了!

在朱元璋看来,你蓝玉侮辱元妃,平日里奢侈吃喝、发发牢骚也就算了,毕竟你是北征元廷的大功臣。但是你蓝玉名下收养那么多义子,而且这些义子当中不乏手握统兵之权的将领,平日里他们听你的话,甚至可以做出无视朝廷法度攻破大明城关的举动。

可见,这帮人心中只知有蓝玉,不知有朝廷,长此以往必然要成为蓝玉的私人势力,成为朱姓皇权的潜在威胁。朱元璋还活着时就这样,那么将来皇孙朱允炆继位呢?还不闹翻天啊!

有鉴于此,朱元璋加快了清除蓝玉势力的步伐。洪武二十六年,蓝玉被告谋反,朱元璋顺势拘拿整个蓝玉家族,将他们全部处死。那些依附蓝玉的义子、亲信部将也受牵连,被诛杀殆尽。

至于蓝玉本人,则被处以剥皮实草的残酷刑法。据说,从蓝玉身上剥下来的整张人皮,被朱元璋下令当做反面警示教育,拿到全国各地做巡回展示。最后还是他女婿蜀王朱椿求情,才把他的人皮留在了四川,直到明末农民起义军攻占蜀王府,这件恐怖的“文物”又再度呈现于世人面前。

点赞4、洛阳市 网友:王者孤傲

蓝玉被杀,确实有收养义子的原因,但是更重要的原因或者说根本原因在于朱元璋,朱元璋作为皇帝,时局变化,他对于布局的调整,注定蓝玉要死。

蓝玉,明朝开国将领,在捕鱼儿海一战成名,大破北元,名震天下。后拜大将军,受封凉国公,是太子朱标的舅父,位极人臣。

但是,时局的变化意味着蓝玉必死无疑。本来,朱元璋为了太子朱标准备好了当时最一流的武将班底,为了继承大统,扫灭北元残余势力,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太子朱标英年早逝,而皇太孙年幼,朱元璋只能为柔弱的孙子清除障碍,本来是助力的蓝玉等人,此时变成了绊脚石,最终被朱元璋屠戮干净。

洪武二十六年,即公元1393年,蓝玉以谋反罪被杀,剥皮实草,一万五千多人被牵连,其中不乏他的义子,史称“蓝玉案”。

私养兵马,对于朱元璋来说,尚且能够控制,毕竟解除兵权,切断后勤对于朱元璋来说很简单,毕竟自己打下天下,能力足够,甚至太子朱标也能够控制,不至于立马诛杀。

而对皇妃施暴,这个要看什么人了,朱元璋这样的枭雄肯定不会为了一个女子而自断臂膀的,他深知人才的重要性,不然也不可能推翻元朝,坐上大明开国皇帝的宝座。

而收养义子,却真的有可能是最后一根稻草,为什么呢?朱元璋起事时,也是广收义子,对于他打天下,义子的作用很大。而蓝玉的政治能力和军事能力相比差太多,犯了朱元璋的大忌。

有一次,蓝玉回京述职,随身带有几个义子,朱元璋的命令他们不听,而蓝玉一个眼神他们就立马行动,这在朱元璋心里肯定有另一番滋味,虽然蓝玉解释说收养义子为了打仗顺利,战场上义子们在自己周围,冲锋陷阵,无往不利!

想一下,一个个骄兵悍将,像蓝玉这种人,身边再聚有一大堆不怕死的义子,那是多么危险的事。

有兵权不怕,就怕武将有自己的集团,作为政治老手,朱元璋心里自然有底,蓝玉的死是注定的。

【欢迎朋友们评论区交流,我是颍州小史官,喜欢文史野趣的朋友可以关注哦!】

点赞5、廊坊市 网友:草帽撸夫

蓝玉是常遇春的小舅子,所以最初的时候他一直在常遇春的账下效力,后来蓝玉凭借着自己的能力逐渐崭露头角。朱元璋后期常遇春和徐达等人相继去世后,蓝玉成为了朱元璋最为倚重的将领。



公元1388年,蓝玉北上伐元,在捕鱼儿海之战中大破北元,从此蓝玉功成名就,朱元璋也因此把蓝玉比作了卫青和李靖一样的名将。

蓝玉在破元之后开始居功自傲,公然违抗朱元璋制定的国策,强行霸占了元朝的妃嫔。这件事让朱元璋很生气,不过朱元璋也没有过分谴责蓝玉,只是把梁国公改封为了凉国公作为提醒。然而蓝玉对于朱元璋的提醒却毫不上心,依然骄横跋扈的我行我素。



在随后的岁月中,蓝玉一次次的挑逗着朱元璋的神经。他公然侵占东昌民田,朝廷御史查问时竟然将御史赶走,之后还收养了大量的义子为之党羽。最严重的一次事件是蓝玉南征之后北返,守门官员接待不及时,蓝玉竟然纵容属下破关而入。

以上的事件发生后,朱元璋都选择了隐忍。因为朱元璋非常向往汉唐盛世,他希望明朝也能雄视天下,建立一个更加辉煌的时代,所以他需要蓝玉这样的人才。




1392年,朱元璋已经是64岁高龄的老人,这一年突然发生了一件事,他培养多年的太子朱标去世。朱标是朱元璋的长子,他于1364年朱元璋称吴王被立为世子,其后一直作为朱元璋的接班人进行培养。而蓝玉等人也是朱元璋留给朱标的政治资本,他希望朱标依靠蓝玉这样的人打下辉煌的大明江山。

太子朱标是常遇春的女婿,所以蓝玉是朱标的舅岳父,因此平时两个人的关系也非常要好。朱元璋认为,虽然蓝玉有些骄横跋扈,但朱标有着丰富的政治经验,是可以驾驭这个悍将的。但是朱标的暴毙让朱元璋乱了分寸,经过考虑之后朱标长子朱允炆被立为了皇太孙。



朱允炆这个皇太孙显然不是一个合格的继承人,他没有朱标的政治经验,根本没有任何能力驾驭蓝玉。而且朱允炆并非是常遇春之女的儿子,而是太子妃吕氏之子。种种的情况告诉朱元璋,他需要为朱允炆清理原来为朱标安排的政治班底,为朱允炆的继位以及政权的稳定铺平道路。

1393年二月,朱标去世还不到一年,新一轮的政治清洗到来。蓝玉的能力显然不是政治老手朱元璋的对手,最终被朱元璋剥皮实草,受到牵连的人达到了一万五千人之多。



纵观蓝玉案件整个过程,蓝玉死的不算冤枉。洪武时期朱元璋的义子都改回原来的姓氏,而蓝玉还在大肆收养义子,而且后期蓝玉提拔军中士卒、将官基本上都是越过朝廷自己封赏。这些事情朱元璋忍耐就是为了把他留给朱标做一些贡献,然而唯一能驾驭蓝玉的朱标死了,蓝玉活着必然成了一种威胁,那就只有跟随朱标一起去了。

点赞6、唐山市 网友:眉宇嗔

古代历史,基本都属于开放性的问题,不喜勿喷

这个,说句诛心之论,蓝玉豢养庄奴,横行封邑,侮辱元妃,关门火并其实都并不构成朱元璋诛杀他的充分理由。按照封建时代统治者的权术观点,蓝玉这种有较强的工作能力,但是缺点跟本事一样多,身上不干不净总有几条小辫子的高级官僚反而是统治者最爱用的人物——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就可以如臂使指地让他指哪打哪;身上总有几条可大可小,可大而化之可上纲上线的小辫子,就可以保证该收的时候他能收的回来,该制的时候能制得住他。朱元璋在洪武二十六年之前对蓝玉的使用原则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蓝玉出击捕鱼儿海造成的侮辱元妃事件使得朱元璋预定封其为“梁国公”改为贬义的“凉国公”就是朱元璋对他的一次限制与警告。

蓝玉最后的结局是惨遭诛杀,剥皮实草,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太子朱标的去世导致的中央政治格局急剧失衡。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标去世后,明中央的政治格局是这样的,朱元璋的儿子较有实力与能力的还有三个:二子秦王朱樉;三子晋王朱棡;四子燕王朱棣。这三子分别

驻防西安、太原、北京,掌握有战斗力最强的明北部边防军的主力。但是由于秦王朱樉深被朱元璋厌恶,事实上不可能补缺朱标的位置继承皇位,而跳过朱樉选择较为贤能的朱棡(后来也不幸早逝)与朱棣又会造成严重的继承权混乱(连续违反了嫡长子继承制与嫡长支继承制),给明王朝的政治传统留下严重隐患,因此皇位继承者事实上只能在朱标子孙一系中选择;当时的朱标子孙一系是这样的,嫡长子朱雄英(生母为鄂国公常遇春之女,朱标正妃常氏)已经早逝,剩下的还有接续的嫡长子朱允炆(生母朱标次妃吕氏),嫡次子朱允熥(生母同样为常氏)。按照宗法继承权原则,按理应当由朱允炆继承皇位,但由于朱允炆非常、蓝一系嫡出(生母系吕氏),待朱元璋去世后,原本作为朱标嫡系势力培植的蓝、常一系功臣就有可能迅速改为拥立朱允熥,而朱允熥当时尚且年幼,一旦出现主少国疑,大将拥立的格局,政治权力极易旁落入外戚之手。

朱元璋作为久经沙场、杀伐果断的权力野兽,怎么可能允许出现这种情况。在子辈无法再确立继承人、孙辈继承人可能受到蓝玉一系威胁的情况下,留给朱元璋的可选项本来就不多,因此朱元璋在朱标去世的第二年就大开杀戒,将蓝玉、常遇春一系功臣全部铲除;除此之外,为了避免在外藩王与在内功臣的联姻对朱允炆的继承权造成威胁,朱元璋连带着将存在此类联姻的傅友德、冯胜也一并赐死。顺带说一句,当时已在洪武十八年因病去世的魏国公徐达长女为燕王朱棣正妃,如果徐达能够活到洪武二十五年,估计也难逃此劫。总的来讲,蓝玉之死其实跟他的各种胡作非为并无必然联系,而是在朱元璋决定立朱允炆为继承人的时刻,决定了这批人的命运——你们这批人之前是左膀右臂,现在是绊脚石,只能死路一条。

以上是《军武次位面》为您解答,赞同回答的话,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_^

点赞7、铜仁市 网友:我的個性

蓝玉因“捕鱼儿海战役“走向人生颠峰,并因此得到明太祖朱元璋的最高评价:"蓝玉就是我的仲卿、药师啊!"



了解捕鱼儿战役大捷取得的坚辛,相信都会对蓝玉的军事能力表示由衷赞叹与佩服。


十余万大军在蓝玉带领下深入沙漠不毛之地、在没有任何通讯设施的恶劣情况下,他靠着极其准确的判断力与毅志,把北元彻底打败,解除北元的威胁,让朱元璋从此高枕无忧。


做为开国功臣的蓝玉,为何最终他不但被杀还牵连甚广呢?真的只是因收义子的原因吗?如果只看问题表象,说明对于历史真相不甚了解。压死骆驼的固然是最后一根稻草,但一定有个积累过程,真正导致蓝玉被杀的原因是什么呢?有书君认为主要有3点:


1、蓝玉的居功自傲


蓝玉自从捕鱼儿战役大捷后,任意妄这个词好象在他身上附体。首先违反朱元璋的民族政策,欺负元主的老婆,致使元主老婆自杀。这件事不但让人不齿,也是件极为掉价的事。


接着在搬师回朝到达喜峰关口时已是晚上。守关的人员都已休息,但他们听到有人叫关时,还是第一时间就跑来开门。结果蓝玉做了件令人匪夷的事,居然带领士兵打破城墙闯入,整得好象救火队出动一样。


这两件事让朱元璋大为光火,对蓝玉的态度开始发生转变。但蓝玉依然不知悔改,居然开始插手军权,在军队里安插自已的亲信。这些哪能逃得过朱元璋锦衣卫的眼睛,他这是不知锦衣卫的历害,把他们当成摆设呀。一桩桩一件件不法的事让朱元璋忍耐到了极限。


2、性格缺馅


蓝玉是军事奇材,但也是个“粗人”。不要认为粗人就是没文化,这种理解未免太过片面。有种粗人是:不懂什么叫深思熟虑,没有以大局为重的概念,啥事干了再想。这种性格上的问题,捅娄子注定是迟早的事。


对蓝玉性格问题估摸八九不离十,在招降北元将领纳哈出的事上可一窥全貌。


投降仪式这种掉份的事,按说带几个主力将领参加就行,而纳哈出为体现重视带了几百人参加。蓝玉开始也给足纳哈出面子,只字不提“投降”之类的敏感字眼,盛情招待。


没有旁生枝节,这是场很圆满的宴会。结果纳哈出向蓝玉敬酒时,蓝玉一个看似普通的动作却打破了这种和谐。纳哈出给蓝玉敬酒,在酒桌上敬酒都会说些,你不喝就不是兄弟,看不起我之类的客套话。


蓝玉看纳哈出的衣服破旧,出于好心把自己的衣服给纳哈出穿。可是纳哈出是蒙古族,服饰着装完全不同。纳哈出觉得蓝玉这是胜利者对失败者的显摆与高压,自然不会接受。


然后就陷入一个不穿,一个不喝的僵局。双方都是武将,脑袋不懂得转弯,简单的问题在他们俩僵持下,和谐的氛围被打破,闹得个翻脸的局面。


原来一言不合抄酒瓶往脑门上掼的酒桌文化老早就有。这还得了,双方打架事小,往大的发展将影响纳哈出20万兵力投降。好在有个劝架高手冯胜,好言相劝平息了这场即将越演越裂的争斗。胜利完成招抚纳哈出部队的工作。


这件事可看出蓝玉做事考虑不周,没有顾全大局的意识。人家都诚心投降,你就给足对方面子,还会有啥事,结果强硬死扛闹得差点陷入死局。


3、生不逢时


朱元璋最宠爱的长子朱标病亡,爱屋及乌缘故,所以朱元璋选择朱标尚年幼的儿子朱允炆继位。但是朱允炆不象自己父亲,经历过建国时期各种困难的考验,一个空降之人要驾驭这些开国功臣是难上加难。


朱元璋担心这些能谋善勇的功臣,无法老老实实听命于他年幼的孙子朱允炆。自己辛苦半辈子打下的江山,可能就会毁于一旦。


所以他要给他朱儿炆铺好通天大道,把这些劳苦功高、足智多谋的大臣清理掉。这样才能保证朱允炆位置的牢固。


朱标在世时曾反对朱元璋乱杀功臣之事,结果朱元璋对朱标说:"我杀人就是要替你拔掉这木棍上的刺。"可见他明确的目的,要为他的子孙扫除一切治国的障碍。


蓝玉太不了解朱元璋了,一次次的挑战朱元璋的耐心与底限。在朱元璋眼皮下,敢如此放肆,这分明是找死的节奏。朱元璋要向蓝玉痛下杀手,杀掉一个开国功臣得要有个罪名呀。于是蓝玉被安了个谋反的罪名。一个没有什么根基的人,哪来的胆量造反呢?真是"欲加罪于人,何泛无词"。



接着蓝玉本人被灭族,既然被安得谋反罪,肯定还有同党呀,受他牵连的人也因此多达1万5千多人。一代名臣死在自己的狅妄与权力之下,但值得欣慰的是,他的不朽功绩载入了史册,而让他千古流传。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点赞8、汉中市 网友:秋水墨凉

蓝玉因对元朝妃子不敬之举,导致了元妃羞愤自尽,由“梁国公”变成了“凉国公”,却不知悔改,没想到收了一个义子,却让自己凉凉了。


“蓝玉案”是明朝洪武年间牵涉功臣最大的一次大洗牌,牵涉面积之广人数之多,在明朝来说都是罕见的,可以说蓝玉案才是“火烧庆宫楼”的原型,此案共牵扯一万五千人甚至更多,导致的结果是帮助朱元璋打江山的兄弟,”元功宿将,相继尽已“。

导致蓝玉作为一代名将没落的原因,竟然不是他骄横不驯,也不是对元顺帝的妃子做大不敬的举动,更不是私自豢养人马和心腹之士,反而是因为收了一个义子,这确实让人琢磨不透,到底为何收义子那点犯了朱元璋的逆鳞。

让朱元璋起了那么大的杀心,果断的对明朝江山和社稷有功之臣,也是当时难道的年轻将领蓝玉进行批捕,还引发了一次功臣的大洗牌呢?


这和朱元璋的起家有关系,其实早期的蓝玉和朱元璋的感情是特别的要好,蓝玉的身份也是不简单的,他是朱元璋最勇猛的将领,常遇春的妻子的弟弟,看过《倚天屠龙记》的我们都知道常遇春还是有点本事的人,而且还是张无忌的好朋友,当然明教教主张无忌是金庸老前辈虚构的,真实的常遇春是自己做了山大王,可是感觉做整天这样混日子没有啥意思,后来恰好在和州看到了朱元璋的部署,反正朱元璋纪律严明,而且对百姓秋毫无犯,他一直有个抱负,就是自己这一生是要做大事的人,就决定投奔朱元璋。

可是朱元璋差点错过了悍将常遇春,因为当时朱元璋见到常遇春这个山大王,态度还是很冷淡,在朱元璋看来常遇春就是来要吃的,就问他:“你是不是挨了饿,想到我的队伍中找饭吃?”

常遇春回答说:我兄弟那么多,我还愁没饭吃吗,我过来投奔你,就是想创一番事业。朱元璋就感兴趣了,再问:“你敢过江吗”


常遇春回答:“将军你指那,我就身先士卒,攻下哪里”,朱元璋看着高大魁梧的常遇春,非常的开心,自己得了一名虎将,后来事实证明他的眼光很不错,在后来鏖战衢州,大战陈友谅,常遇春都立下了汗马功劳,特别是在鄱阳湖大战,常遇春当立首功,他不但在一次朱元璋的指挥船搁浅时候,在朱元璋最危急的时刻,一箭射伤陈友谅的悍将张定边,还不过自己的危险,用撞击的方法将朱元璋的帅船,撞出了浅滩。


而他还鉴于陈友谅船大不灵活,发挥自己船小灵活的优势,利用《三国演义》中的火攻,把陈友谅的大船都被烧了,导致陈友谅损失惨重,最后撤退的时候,被朱元璋和常遇春堵截,一代枭雄被流箭射穿。后来常遇春率领明军主力和徐达北伐,也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以南伐北的成功,可惜在回师的途中,常遇春忽然病逝了,年仅四十岁。

由于蓝玉是常遇春的妻弟,自小就跟着常遇春南征北伐,由于年龄相仿,又是贫寒时一起打江上,他和太子朱标成为铁杆好友,而他的发迹其实和常遇春与太子朱标有很大的关系,可以说他不但是大将常遇春的亲戚,更是太子朱标的盟友。而因为他作战勇猛,常遇春一直在朱元璋面前给他说好话,在洪武四年的时候,他迎来了一个人生机会,就是跟傅友德西征四川,成功后他跟着徐达,沐英合作,开始了独挡一面的生涯,在洪武四年到洪武二十四年的二十年间,他先后参与了北扫大漠,南下大理,西征西蕃的各种大小战役,都获得了巨大的胜利。


特别是洪武十四年,由于他和沐英征伐大理的胜利,让朱元璋特别的开心,不但嘉奖他以外,还让他的女儿成为了蜀王朱椿妃子,而他被载入史册的功绩,就是在洪武二十一年北征大漠,深入千里到达了捕鱼儿海,在哪里出其不意的对元朝残余势力发动突袭,除了元顺帝十几人走脱外,基本元朝在大漠的势力被暂时的消灭了,这样消除朱元璋对大漠的担忧。以此功绩堪比霍去病和李靖,班师后,他被朱元璋封为量凉国公。

这也是他凉国公的由来,不过当时还有一个说法,本来朱元璋是想赐梁国公给他的,可是他却做了一件事,让多疑的朱元璋改变了主意,就是前文提到的,蓝玉对元妃不敬之举了,也正是这个行为,让朱元璋感觉蓝玉开始有点飘了,而自己如果不能很好的处理和蓝玉的关系,那么以后蓝玉会不会功高震主呢?


那么蓝玉和元妃是怎么一回事呢?

由于蓝玉在捕鱼儿海取得了大胜,蓝玉也特别的开心,不过他毕竟不是文臣,没有考虑过多的后果,就想相仿霍去病,在当地命人连夜搭建了一个检阅台,还将元顺帝的的宝座抬到了检阅台正中央,自己坐在了宝座上和自己的手下一起,去检阅战利品。

而当时由于元顺帝只是自己逃走了,许多的妃嫔、公主都没来的及带走,导致她们无奈被蓝玉抓了,只好穿着艳丽的服装来见蓝玉,而其中一个妃子,因为特别的和蓝玉有眼缘,蓝玉竟然在数千女子中,看中了她一人,据说当时还看呆了。


后来的发展,大家都懂的剧情,蓝玉就悄悄的给通事耳语,大家当然是心领神会了。到了晚上,蓝玉借着自己喝多了几口小酒,乘着醉意没有把持住自己,可是这个元妃可和普通女子不同,她特别心高气傲,估计是王妃做久了,感觉自己这样一来,哪有脸见元顺帝啊就做了傻事。

这样一来,蓝玉这事很快就被朱元璋知道了,本来开心的朱元璋心里可一咯噔,知道蓝玉这次是飘了,犯下很严重的错误,不过蓝玉还是因“捕鱼儿海的辉煌战绩“,走向了自己的人生巅峰,当时朱元璋对他的其他事,既往不咎,对他的评价甚至比常遇春都要高:"蓝玉就是我的仲卿、药师啊!"

不过这次开始,蓝玉的巅峰生涯开始滑落,洪武二十二年朱元璋就开始不断的试探蓝玉,毕竟当时太子朱标还在,而且朱标和蓝玉可是铁哥们,朱元璋一直打压其他开国功臣,可是对蓝玉和朱标的兄弟,比如沐英就非常的支持,其实就是知道朱标的性格有点儒雅,需要一些能征善战的武将支持他,毕竟当时的元朝还有一些地方割据势力,相对还是比较强大的。


而在此年他平定四川有功,加上捕鱼儿海一战的功绩,朱元璋就更加开心了,给了他一个“太子太傅”的头衔。不过这个虚名让蓝玉有点不高兴,此时的他确实有点飘了,忘记而来自己的一切都是谁给的,竟然和朱元璋讨价还价说,就凭我的功劳,起码可以坐太师的位置。不过对于蓝玉的骄横,朱元璋还是忍了下来,不过已经帮他记在了账本上。

朱元璋对于蓝玉一忍再忍,就是因为蓝玉是朱标的未来军中铁杆,可以朱标如何登记,他肯定是明朝中流砥柱,而且朱标能够镇的住他,因为为了朱标,蓝玉还得罪了四王子朱棣,当时蓝玉就发现了朱棣有天子气,让朱标有所警惕,可是朱标不以为意,但是这时朱棣还是知道了,反过来在朱元璋面前,说了蓝玉的坏话。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出来混总有一天要还的。

朱元璋和蓝玉都不知道,到了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标,竟然先走了一步,这样的结果,让朱元璋有点措手不及,而此时蓝玉依然还是如此骄横,他竟然没有发现朱元璋已经对他有了想法,而此时蓝玉据说学习偶像朱元璋,收了一千多个义子,后来被锦衣卫蒋瓛告发,他有图谋不轨的意图。

朱元璋是新账旧账一起算,直接将蓝玉下狱鞫讯,后来这事引起了蝴蝶效应,竟然挖出一个惊天阴谋,说是一众大臣,深感不安,想在朱元璋藉田时对他下手,这事可是闹大了,结果蓝玉被抄家不说,刚是变成了一个皮草人,被传阅了多个地方以作警示。

蓝玉为何因为收义子被朱元璋所顾忌?

这其中原因很多,既有蓝玉自身的原因,也有朱元璋的考量,还和太子朱标和朱棣有关系。

首先蓝玉被朱元璋抄家并且最后牵连甚多,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蓝玉的居功自傲。蓝玉在捕鱼儿海以后,的确是有些飘了,而后来的各种举动,都有些开始自己找不到北,忘记了良弓藏走狗烹的历史教训,而更重要的是他没有任何顾忌,都是直接的表露出来,他的手下对他也非常的忠心,据说在面对朱元璋的时候,他的将领竟然不听朱元璋的话,只听他的吩咐,这已经是犯了大忌。


特别是随着朱标的去世,蓝玉竟然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没有消停竟然以收义子的做法插手军中的重要位置,这样的做法,最终让朱元璋忍无可忍不能再忍,直接告诉他的一切都是谁给的。

其次,蓝玉无法控制自己的心,蓝玉之所以发展到后来,一发不可收拾,就是因为无法控制自己的欲望,也就是无法控制自己的心,他是一个优点很明显,缺点又很明显的人,正是个缺点最后被自己的飘无限的扩大,导致朱元璋心中起了忌惮,才对他下手,如果蓝玉懂得夹着尾巴做人,估计朱允炆能够在蓝玉的帮助下消灭朱棣是正常的。可是无论是对纳哈还是对元帝的妃子,他的做法多少显露出了自己的缺点,为自己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而在朱元璋的考量又是不同,他对于蓝玉是非常看重的,毕竟常遇春是自己的爱将,而太子朱标还有养子沐英和蓝玉的感情非常铁,可以看出他们三人是一个非常要好的哥们,这在朱元璋看来,性格儒雅的朱标,正需要蓝玉这样的好哥们帮助,稳坐大明的继任者宝座。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朱标的忽然病故才是蓝玉案最重要的起因,因为当时朱元璋一起创业的功臣,比如李善长,刘基等人都已经老的老,走的走,汤和这样的哥们不问世事,只有年轻一代的蓝玉等人才是他一直扶持的,原因就是为太子建立接班的势力,可以说为人父母的确是用心,即便是贵为天子也还得为自己孩子想,不过随着朱标的去世,蓝玉这些人失去了压制,很有可能会出现朱允炆控制不住的问题,所以才有了朱元璋拔玫瑰刺的举动。


对于朱元璋来说私养兵马,其实还是很好解决的,而且当时的很多将领也有亲兵卫队,而对皇妃不敬,再怎么看来,一个元帝的妃子和一位大将比起来,当然是大将比妃子重要的多,可是蓝玉收养义子的做法,确实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因为这让朱元璋感觉他要学自己,广收义子,并且让义子的帮他打江山,因为他就是这样成功的,而此时朱标已经不在了,朱允炆又年幼,朱棣和蓝玉有不对付,细心一想,像蓝玉这样不给面子朱元璋的人,而还有一千多不怕死的义子,那对明朝是有多么的危险。

最终蓝玉的命运早在捕鱼儿海后,对元妃不敬的时候已经注定了。

点赞9、那曲市 网友:你开门

蓝玉是朱元璋的忠实干将,为他打江山立下不朽功勋。但兔死狗烹,鸟尽弓藏。历朝历代都是如此,何况没有容忍之量的朱元璋。

皇帝弄死一个臣子就像掐死一只蚂蚁,不需要什么理由。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再说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朱元璋要蓝玉死,找理由不是啥难事。"如果你真的需要理由,一万个够不够。"

蓝玉最悲催的是,朱元璋杀了他,还抹杀了他的功劳,说那都是在朱元璋的英明指挥下才取得的。而且命令史官去蓝玉化,在写明史的时候,尽量将蓝玉边缘化和丑化。所以大家很少知道蓝玉,只知道徐达和常遇春,后人在写演义的时候也很少提及蓝玉。

熟悉明史的人都知道常遇春,人称常十万,一个人能抵十万大军。跟朱元璋是老乡,是朱元璋的左膀右臂。而被朱元璋诛杀的蓝玉也是安徽人,常遇春是他姐夫。

蓝玉的武功一点也不比常遇春差,而且足智多谋,比常遇春这个一介武夫厉害得多。实际上蓝玉对朱明王朝的贡献比常遇春大,因为常遇春在洪武二年的时候就在出征途中暴毙了(年仅40岁),而当时朱元璋的天下还不稳定,可以说是内忧外患。

朱元璋面临的最大麻烦就是元朝的余孽不甘心失败,时刻想着卷土重来。而明朝大将都得了恐元症,没有几个人能摆平彪悍的蒙古骑兵,而蓝玉偏偏天不怕地不怕,是元军的克星。由此可见,蓝玉对刚当朱家政权的巩固多么重要。

蓝玉在常遇春死后的十年里为朱元璋震慑了元军反扑,稳固了北方边境,又平定了西蕃叛乱,消除了西北隐忧,没有蓝玉,朱元璋不可能坐稳江山。

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史书当然就是皇帝授意写的。对于那些谋反未遂者,胜利者采取的都是全盘否定、全身抹黑。已经造反的,那是铁案。没有造反的,大多是冤案。如果他们有二心,什么时候造反最好,当然是天下未定的时候。皇帝江山坐稳了再去造反,那是最难的,风险最大的。

日后造反的,不是皇帝逼着你反,就是皇帝给你挖坑,栽赃陷害,让你背黑锅。

所以,那些"反贼"居功自傲、目中无人、蔑视君王、私藏兵器,其实绝大多数是君王捏造的。

蓝玉为什么对朱元璋出生入死,当然“士为知己者死”的心态在支撑。如果蓝玉想背叛朱元璋,最佳机会是元军发难、西蕃叛乱的时候。跟他们串通遥相呼应,让朱元璋首尾不能相顾,大事可成。为什么要等朱元璋江山稳如磐石的时候再谋反,这不是零智商吗?零智商的将军怎么会屡立战功?所以说,蓝玉被朱元璋杀害,纯属冤案,老天有灵的话,就七月飞雪了。

蓝玉对皇妃施暴的事真实性存疑,因为蓝玉是个有勇有谋的儒将,人家不是李逵,也不是刘宗敏。即使是有这么回事,但蓝玉是朱元璋的爪牙和干将,睡了敌人的老婆又不是睡了朱元璋的老婆,朱元璋当然不会责怪,即使是责怪也是装装样子、做个姿态。

提问中说的蓝玉"对皇妃施暴没事"说得过去,但说蓝玉"私养兵马"平安无事是不靠谱的。朱元璋给杀蓝玉的理由就是"私养兵马",这八成是给蓝玉强加的罪名。而如果罪名属实,"收义子"就是私养兵马的具体表现。

为什么说私养兵马是朱元璋的诬陷呢,蓝玉是个将军,当时并没有被剥夺军权,如果有二心还用的上私养兵马?私养少了不管用,私养多了能瞒得过皇帝的耳目吗?

再说一遍,蓝玉是个有勇有谋的元帅,军事家,不是李逵、程咬金,他要谋反只会韬光养晦等朱元璋死后,不会选择在那个时候。蓝玉姐姐是太子朱标的丈母娘,蓝玉是太子的亲舅舅。朱标死后蓝玉是朱标儿子、后来太子朱允炆的老舅。依照蓝玉的威望和影响,他要造反什么时候都是探囊取物现成,没有任何理由在朱元璋活着的时候那么嚣张,私养那么多干儿子给朱元璋提供杀他的口实。

再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蓝玉一个北征西讨的大将军收一些死士为他卖命疆场,正常情况下本也无可厚非,朱元璋或许是回想起来自己当年也是采取到处收义子的成功建国往事,对蓝玉的这种行为“扎了心”,的确产生了一定的猜疑。


朱元璋杀蓝玉够恶毒的,抽筋剥皮,只有叫花子出身的皇帝才会这样暴戾。其实你让年幼的朱允炆接班,蓝玉是最佳的顾命大臣,可以为小皇帝保驾护航。杀了蓝玉反倒是为朱棣夺权提供了便利,让明朝江山开始陷入动荡不安,让立足未稳的大明江山大伤元气。

蓝玉之死,最大的受益者是朱棣。蓝玉若在,朱棣当皇帝,门儿都没有。

点赞10、白山市 网友:万人迷

蓝玉私养兵马,对元主的皇妃施暴,逼得人皇妃自尽。这些事情,朱元璋确实非常气恼,他甚至还做了很多出格的事情,但是当时蓝玉刚刚立下战功。洪武十二年,蓝玉征讨西藩叛变大胜,元主和太子逃走之后,他将元主的妻儿全部虏获,一时得意忘形的他对元皇妃动手动脚,而这个时候朱元璋前脚才夸他是名将,是卫青,是李靖,他思来想去,最终还是忍下了这口气,因为太子朱标身边缺一个能打仗的将领。他最终只是惩戒性地将他的封号“梁国公”改成了“凉国公”。

蓝玉此战大捷之后日益骄纵,蓄养了很多庄奴,还抢占了东昌的民田,在被御史追问的时候竟然恼怒不已,将御史赶走了。在喜峰关,因为时值深夜守门的官吏没有给他及时开门,他竟然率军直接冲了进去。这些嚣张跋扈之事,朱元璋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而义子之事也算是让朱元璋下定狠心治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因为蓝玉和朱标关系比较好,而且蓝玉也经常被常遇春提在嘴边,没有少在朱元璋面前夸赞过这位妻弟,朱元璋对他也算器重,认了他这个干儿子。朱元璋的义子不是乱认的,干儿子给干爹打天下更加卖力,而且也能减少他们日后变节的可能性。朱元璋一下子收了二十几个义子,里面不乏沐英、李文忠、何文辉这等能将,所以朱元璋对于义子忠诚之说一定是比较迷信的。

蓝玉此人想要效仿朱元璋,大肆收了一千义子。要知道当时的蓝玉不过才三十几岁,用电视剧里面皇帝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你这是要反啊!蓝玉这些义子之中包括了自己的属下,还有诸多百户以上的将士。

朱元璋是喜欢收义子没错,但是突然冒出来的这么多“义孙”他可吃不消这个福气。洪武后期,蓝玉是朱元璋想要培养给自己的太子朱标的能臣。但是朱标早逝,蓝玉居功自傲,还没坐上多高的位置就已经收了这么多义子。他今天因为开门晚了不高兴,保不准哪天储君朱允炆一句话伤了他,他振臂一呼,朱家王朝岂不是要被他的义子们给淹没?

其实蓝玉到底有没有造反已经不是主要问题了,问题在于朱元璋已经不想要再看见他,贪婪、骄纵、触犯王权……这都是朱元璋最讨厌的官员特征,他当然不想要将这枚定时炸弹埋在他柔弱的皇孙身边。

知识推荐

八哥问答——日常生活学习知识分享。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669@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7808号-3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Copyright 2023 www.1260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