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有些老人一辈子舍不得吃舍不得喝,为什么呢?
不为什么,就是农村老人干了一辈子的农活,没有好的食物吃!
有钱了谁不想吃天上飞的、地下跑的、海中游的?谁不想喝大草原的牛羊奶、名誉全球的茅台?……可这些美味,对于农村的老人来说,一生积攒的几个养老钱,能舍得去买这些东西吃喝吗?
一只熊掌、一瓶好的茅台,仅靠种地吃饭的农村老人,即使几年之内积攒的钱能买下这些,他们也舍不得花钱去买。这是他们的血汗钱啊!一只熊掌、一瓶茅台,“咕噜”之间就下肚了;这对于农村老人来说,这简直就是在吃自己的肉、喝自己的血!
求你别再拿农村老人来说事了,我的祖辈就是地地道道的农村人。我知道农民的辛苦,更了解农村老人的生活不容易。他们不是舍不得吃舍不得喝,而是实在掏不出这些美食来。农村老人平时都是节衣缩食、艰难的度过一辈子。
在这里,我给你摆明一个观点:农村老人舍不得吃舍不得喝,并不是他们扣门和吝啬。农村老人对待亲朋好友可热情大方了!
只要你来到农村作客,农村大部分老人都会把你当成贵宾,把家里最吃最好喝的东西掏出来;家里暂时没有的,农村老人还会东家求西家借,把最好的食物呈放在你面前,随你吃随你喝。
因此,并不是农村老人一辈子舍不得吃舍不得喝;而是他们实在积攒不了几个钱。农村老人在生活中,不光要能保证填包肚子,还要去考虑平时的人亲客往、生病医疗费、以后的养老金等等。
所以,看明白了之后,就不要去调侃农村老人一辈子舍不得吃舍不得喝了。你是聪明人,你想想:如果农村老人有闲钱,难道他们会舍不得吃舍不得喝吗?
我认为农村有些老人受尽了人生的酸甜苦辣,穷日子、苦日子过怕了,初步解决了温饱问题就足够了,谈不上吃和喝的问题。其二是农村有些老人,本来就没什么经济来源,百多元一月的,养老金,哪来的吃和喝,民间还流传这样一句话,街上人拍肩架,乡里人杀鸡鸭,农村老人亏待自己,但不会亏待别人,还是有点人情味的。
舍不得吃,舍不得喝,不渴死也得饿死。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农村老人就百把元养老补贴,想舍得吃舍得喝,他可得有啊。闲得慌,拿农村老人开涮。
其实城市老人有退休金也大方不到哪里去。我城里有个亲戚,六七十岁了。我有事到他家住了两天。还给他带了土特产,给他老两口专门买了礼物。早饭三个大人拿上三个小馒头,一碗稀饭,一碟咸菜条,也不问你够吃不够吃。好不容易包了一次白菜豆腐水饺,连油也舍不得多放,还只包了三碗。我还得到外面补一顿。有一次,我勤不着懒不着的将他家的一盆洗菜水泼了,惹得女亲戚好一顿说,她说留着能冲几次便桶。
我走的那一天,气得我买了一堆猪头肉、烧鸡啥的,在他家大吃大喝一顿,两位老亲戚也没少吃。到家后,城里亲戚也没打个电话问候一声,看来舍不得那点电话费。
据笔者了解:现在不光是农村老人,就连城市里的老人,都在省吃俭用去攒钱。而攒钱的目的:就是以防,今后自己一旦得了大病,尽最大限度地减轻,儿女们的经济负担。(谢邀)!
农村有句俗语:一粒米,九斤四两力。从三年饥荒过来的人,都知道,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母亲每天做的饭,首先给儿女们吃饱,剩下的,有,就吃点,没有就喝点水,就是穿衣服也是这样,大孩子的衣服,穿破了就补,不合身就给小孩子穿,从不浪费一点滴。谁家都为了生活而精打细算,既然现在生活水平大大的提高了,认然是不忘节约,有剩余的饭菜,都舍不得倒掉,都还留着下一顿自己吃。最起码我也是这样。我单方面的认为,勤俭持家,励行节约,精打细算,在任何情况下,这样的家风不能丢,这样的传统应该延续下去,不论是和平年代,还是兵荒马乱的年代,都应该保持勤俭节约的好作风,更应该教育孩子们发扬光大,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口号永远不会过时。后辈们沿着老一辈人的道路走下去,永远不会错,永远都是光明的前途!
农村有些老人一辈子舍不得吃,舍不得喝,是因为农村老人,他们以前过个苦日子。知道粮食的来之不易,种的农产品,也换不来多少钱。从而使他们一辈子都舍不得吃,舍不得喝。
我有一姨叔,现在都八十多岁了,他是从旧社会过过来的人。从小姊妹多,过的是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到十几岁的时候,全中国都解放了,农村进行土地改革,人人都分到了土地,到这个时候,才吃上了白米饭。但好景不长,刚解放,又出现了几年自然灾害,使农民又过上了讨饥荒的日子。
过了几年,又组成合作社,大集体。农民种田年年也只能顾个温饱,家家不想有余粮,更不可能有存款。
从改革开放,分田到户,使一些农民又过上了富裕的生活。农村一些吃过苦的老人,差不多一辈子过的都是苦日子,所以,他们就养成了一个勤俭节约的习惯。吃不讲究好坏,只要吃饱就行。穿也不讲究,只要有两件衣服换洗就可以。
我姨叔就是因为从小吃过苦,他就一辈子都舍不得花一分钱。现在农村条件都好了,姨叔家儿女都混的不错,儿子读书出来,工作稳定,收入不错,儿子一家人,都在城里生活。
大女儿嫁在农村,但一家人在外地做生意,家庭条件也好。小女儿嫁在本村,在家是养殖专业户,每年的收入也不错。
我这姨叔,就住在乡下,儿子,女儿都拼着把钱,叫他该花的时候就花,不要舍不得。儿女们都混的好,把点钱就不在话下。几个儿女都说接到自己家里去,但姨叔身体还蛮硬郎,他谁家也不想去。只想一人在农村生活。最后这两年,就只有小女儿平常就把饭做好,送给姨叔吃。
我这姨叔,今年春季去世了,他死前,就把自己几十年,舍不得吃,舍不得喝,存的十几万元钱,全部拿出来,分给了三个儿女。其实儿女们也不在乎这几个钱。但这十几万,却是姨叔几十年省吃减用,省出来的。
姨叔平常上街连个包子都舍不得买一个吃。总是在家吃的剩饭剩菜,除非是儿女买回来的,那就吃点,穿衣姨叔从没舍得为自己买一件,也是儿女买回来就穿,不买就穿旧的。这姨叔一辈子对吃穿都不讲究。钱进了他的腰包,绝对是舍不得拿出来花一分的。省一辈子,节约一辈子。最后到死还是分给了几个儿女。这就是我家最节约的姨叔的一辈子过的生活。
农村老人,我想绝大多数人,都是舍不得吃,舍不得喝的。因农村老人种田收入低,养老金每月也只有那百十来元。他们不节约,那日子怎过!
什么都拿农民说事,其实,无论农村,城里,老一辈都经历过艰苦的年代,吃过苦受过难,经风雨见世面,他(她)们深深懂得“粒粒皆辛苦″,每一粒粮食,每一分钱都是来之不易,是汗水换来的。
所以,即便在幸福的今天,依然保持勤俭节约,反对铺浪费的传统美德。老年人都有这种传统精神。
农村老人舍不得吃喝这个提法我认为有些偏颇,相反,我倒认为,农村绝大部分老人舍不得吃喝是对己的,对人却是很大方的。比如,城里人到农村去,这些农村老人会对认识不认识的人慷慨大方,吃喝拿东西不收费,城里的老人能做到这点吗?农村老人舍不得吃喝主要是经济问题,他们如果能有城里老人的一半收入,也不至于让不了解实际情况的人认为如此这般。
农村老人收入低,攒点钱不容易,一是为养老,二是为子女,怕孩子有什么时候用到钱他们好全力帮助。说到吃没什么好坏之分,贵的东西不一定健康,农村老人吃饱,穿暖,子孙满堂他们就能开怀大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