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魏延被诸葛亮设计谋害后,墓前的石像是诸葛亮的跪像,属实吗?为什么?
说实话,这个问题没有新意,这一定是题主游览了岳王庙,看到秦桧等人的跪像,别出心裁地提出来这么一个子虚乌有、牵强附会的问题。
我们知道,魏延是西蜀后期的一个重要大将,《三国志·蜀书·魏延传》说他“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性矜高。”
建安六年,皇族落魄子弟刘备流落荆州,占据一方的刘表看在同族份上,让刘备在新野安身。因为刘备处处与人为善,素有“仁义”之名,新野周围的豪杰志士纷纷归附。这里面就包括后来成为蜀汉大将的魏延。
小说《三国演义》说魏延是降将,显然不符合历史事实。只是因为当时的魏延默默无闻,不引人注意。不过后来魏延成长神速,很快就引起了刘备的关注。
魏延进入刘备集团十年后,进入到董事长刘备关注的视线内。先是被提拔为牙门将军,尽管不是什么显赫的大将,但已经成为刘备的近侍,相当于现在董事长办公室外面的保安。
这也符合干部选拔程序。放在眼前,好好观察。显然,魏延的才能还是很值得称道的。
刘备能够担任集团董事长,自然不可能是庸人。他自身的能力或许不是特别突出的,但和所有古代开国帝王同样,他的眼光还是很毒辣的。刘备很器重魏延,后来西蜀定都成都时,对于谁将作为大将镇守汉中,大家议论纷纷,都认为刘备肯定要用张飞,结果刘备提拔魏延为镇远将军,担任汉中太守。可以说,魏延是坐着直升飞机升上去的。
此后十年,魏延的工作尽管说起来波澜不惊,但也没有任何差错。后来又被刘备拜为镇北将军,封都亭侯,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迁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进封南郑侯。
可见,魏延是得到了集团董事长刘备异乎寻常的青睐。董事长刘备去世以后,集团总裁诸葛亮也一直很倚重魏延。这也难怪,在蜀汉后期,无论是作战能力,还是战略战术,魏延都是一个光彩夺目的存在。只要是个长眼的,就能知道,魏延绝对是支撑蜀汉大厦的一个擎天柱式的大将。
但这并不是说蜀汉集团这个重要部门总经理魏延只有优点,没有缺点。魏延的缺点,和蜀汉元老张飞有点相似,也是性情急躁。但魏延“善养士卒”,张飞是“傲下敬上”。魏延做事有些狂妄,但张飞却非常顾大局,没有魏延一冲动就胡闹这样的坏毛病。
《三国演义》载,诸葛亮认为“魏延有反骨”。这尽管是一个永远得不到标准答案的论点,但也并不是空穴来风。显然,“魏延有反骨”,也是小说作者罗贯中先生根据《三国志·蜀书·魏延传》的一些记述编排出来的一个比较形象、生动的说法。
《三国志·蜀书·魏延传》载,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诸葛亮出兵北谷口,让魏延担任先锋。魏延距诸葛亮营地十里扎寨,晚上梦见自己头上生角,于是去问善于占梦的赵直,赵直骗他说:“麟麒有角但它不用角,这是不战敌人自破的征兆。”退下后赵直告诉别人说:“‘角’这个字,刀下加用;头上用刀,这是很可怕的凶象!”
这年秋天,蜀汉集团总裁诸葛亮病重,便秘密地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讨论筹划他死后退军的安排,让集团总裁助理魏延断后,姜维次之;诸葛亮同时告诉大家,假如魏延不服从军令,大家就不要管他,军队按照预定部署照常行动。
这一段描述说明,诸葛亮既把魏延当做不可缺少的大将使用,但又极端不信任魏延。故此,诸葛亮主持召开军事会议,参加的人只有杨仪、费祎、姜维等人。这样做,其实是很不正常的事。也就是说,从诸葛亮内心里,尽管没有直接认为魏延是敌人,但已经把魏延排除在了自己人之外了。只要他不听话,就让其自生自灭好了。这和小说《三国演义》魏延“有反骨”有异曲同工的意义。
也就是说,对于魏延,诸葛亮等人是先给他下了结论,后观察他的行动,不行,就不管他了。这或许就给了杨仪、费祎、姜维等人一个暗示:魏延这个人有问题!
这就像某些不按正常程序审理案件的法院,先给人定罪,然后再按照他的所谓“罪行”虚构证据,判他。
故此,才有诸葛亮去世后,费祎奉杨仪指派,来探魏延口风的行动。魏延本以为费祎是来和他商量下一步军事行动的,因此才会说:“丞相虽亡,吾自见在。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
从这一段内容描述,很显然,魏延认为,自己是总裁诸葛亮的助理,总裁去世了,他自己就应该被扶正,担任集团总裁了。
不成想,费祎一听魏延这么说,便虚与委蛇,立刻策马回去,大军竟不管魏延等人,就要撤退。也就是说,大家并不认可他魏延这个虚拟总裁。
魏延得到消息后十分震惊,也十分震怒,就做出了一个不理智的行动:率先带领手下的部队直接南归,烧毁所过地方所有的栈道。意思很明白,就是不让蜀汉大军撤回去。
按照正统说法,诸葛亮是正面人物,那么执行诸葛亮决策的杨仪、费祎、姜维当然也就自然属于正面人物。魏延和杨仪、费祎、姜维等人闹对立,他的行动显然就属于反叛。
后来,魏延、杨仪都各自上表控告对方叛变。刘禅犹豫不决,便就此事询问侍中董允、留府长史蒋琬。那蒋琬、董允和杨仪、费祎一样,本就是诸葛亮手下最信任的人,怎么会替魏延说话呢?自然是都说杨仪没有问题,要有问题,也只能是魏延。
墙倒众人推。假如魏延这时候比较冷静,兴许一切还可以挽回。至少,他还有足够的可能回去向新任董事长刘禅解释自己“烧毁所过地方所有的栈道”的原因。
但是,魏延仍然余怒未消,做出了更加出格的一件事,“占据南谷口,派兵阻击杨仪。”这就更加坐实了魏延的反叛。下面的员工一看部门总经理魏延理亏,可能要玩完,全部散伙,跑了。魏延成了孤家寡人,带着很少的几个铁杆员工逃回了汉中。
杨仪彻底占据了主动权,便名正言顺地派马岱追杀魏延,并把魏延灭族。一场蜀汉内部权力斗争,就这样结束了。
但我们公允地说,魏延并没有反叛之意。假如他真要反叛,他应该向北逃,投向曹魏,而不是往南进入汉中。魏延的本意,就是自恃功高,诸葛亮死了,他就应该接替诸葛亮,成为领军人物。然后杀了和他不对付的杨仪,由他亲自领兵挂帅,再北伐曹操。
但是,假如由此便证明“魏延墓前的石像是诸葛亮的跪像”,不免有些牵强附会。魏延墓前,原有一人两马石像。不过现在只有两匹马了,石人像已经遗失了。
有人非要认为,那两匹马是杨仪和马岱,那个原有的石像是诸葛亮。因为石像现在已经不见了,但原先见过的人,有人认为是半身像,并不是跪像;有人非要认为是跪像。
不过,我个人认为,魏延作为蜀汉一个大将,墓前立着两匹马,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在现实中,画家死了,家属自然会给他随葬一些书画作品;军事家亡故了,家人便会给他陪葬一些军事地图、手枪之类东西;桥梁专家去世了,家属自然会陪葬一些建筑模型------意义应该是相同的。
说实话,魏延之死,的确有点冤,但要说是千古冤案,也有点过。因为魏延的死并不能全怪别人。一个人不信任你,情有可原;两个人不信任你,也有可能;大家都不信任你,难道能怪所有人吗?是不是该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
退一万步说,即使诸葛亮不信任你,杨仪不信任你,你也不应该由此“烧毁所过地方所有的栈道。”“占据南谷口,派兵阻击杨仪。”在大家都信任、认可你魏延的前提下,你这么做,或许会被认为是完全正确的;但是,在大家都不信任、不认可你魏延做法的前提下,你这么做,难道不就是反叛行动吗?试问,从古至今,魏延这种只要不顺心,就火冒三丈,做出这么不理智、过激的行为,哪个政府能够容忍?
这又重新牵扯出三国时期,那场扑朔迷离的千古冤案,当时诸葛亮病死五丈原,蜀汉军队纷纷南撤,就在蜀汉面临大厦将倾之时,魏延与杨仪分别上书后主刘禅,都说对方起兵造反。
刘禅感受到了空前的危机,但他并没有急于做出选择,而是派蒋琬带兵到前线查看情况,可还没等蒋琬带着“宿卫营”到达前线,魏延的军队就已经溃散,随后就传来魏延被马岱斩杀的消息。
魏延死后,杨仪自然接管了诸葛亮生前的权力,将所有过错推给魏延,并夷灭魏延三族,其手段之狠毒,令人发指。
可天道循环,很快杨仪的报应就来了,一年后杨仪失势自杀。随后蒋琬掌权,不但给魏延平反,还给魏延在汉中城北石马坡建造了墓地,并在墓地前立了两个跪着的石马雕像。
01魏延墓前的石马雕像
由于魏延是被杨仪陷害、马岱斩杀,所以人们把这两座雕像分别指代杨仪和马岱,但实际上,汉代将军墓前,立卧马是标配,本意肯定不是指代杨仪和马岱。
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两座石马雕像损毁严重,到了近现代,只有一座石马雕像保存尚好,1973年,当地政府出于保护的目的,将仅存的那座石马雕像,移入汉中博物馆进行保管。
而民间一直传言,魏延墓最初还有一个文官忏悔雕像,有人说魏延之死是诸葛亮导致的,所以那个文官忏悔雕像是诸葛亮。
其实,那个文官雕像的存在与否,本来就是一个谜团,没有任何人可以证明它存在过。另外,就算它存在过,也不可能是诸葛亮。
因为,在正史中,诸葛亮并没有谋害魏延,一切都是《三国演义》虚构的,所以本就不存在忏悔之说。并且当时魏延之所以身死,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蜀汉的文官集团,都没有替魏延说话。
所以说,害死魏延的,是以杨仪为首的文官集团,就算真有文官忏悔,那代表着的也应该是蜀汉文官集团,不应该是已经去世的诸葛亮。
而且诸葛亮的形象,在历朝历代中都是正面的。魏延虽然被平反了,但他的威望与声名,根本无法与诸葛亮相提并论,所以后人绝对不至于,立一个诸葛亮忏悔雕像在那里。
02魏延到底是怎么死的?
那文中最开始,我们说魏延之死,是一场扑朔迷离的冤案,到底是为什么呢?其实,魏延就是死在他与杨仪的内部火拼之中,下面我们详细说一下其中原委:
公元234年,诸葛亮进行了他人生中的最后一次北伐,当时魏延担任诸葛亮的丞相司马,主要负责军事;而杨仪担任长史,主要负责后勤和综合文秘工作。
可以说,杨仪与魏延一文一武,是诸葛亮的左膀右臂,本来应该和睦相处。但杨仪脾气古怪,魏延同样心高气傲,这两个人都不太会处理人际关系,导致二人势同水火,争吵不断。
据说,有一次二人吵得不可开交,魏延竟然一怒之下,把刀架在了杨仪的脖子上要杀了他,杨仪当场吓得屁滚尿流哭爹喊娘。其二人的关系,也让诸葛亮非常头疼,《三国志·杨仪传》记载:
“亮深惜仪之才干,凭魏延之骁勇,常恨二人之不平,不忍有所偏废也。”
诸葛亮虽然非常苦恼,可也没有办法,毕竟当时蜀汉人才凋零,已经快到了无人可用的时候,所以只要在可控范围内,还得使用,诸葛亮自信,只要有自己在,就不会出现大问题。
当时,杨仪与魏延的矛盾,不仅蜀汉内部人人皆知,就连远在东吴的孙权也听说了其中的内幕,并在费祎出使东吴时,点破了其中的隐患,这在《三国志·董允传》注引《襄阳记》中有明确记载:
“孙权尝大醉问祎曰:‘杨仪、魏延,牧竖小人也。虽尝有鸣吠之益于时务,然既已任之,势不得轻,若一朝无诸葛亮,必为祸乱矣。’”
在孙权看来,杨仪和魏延都是小人,心胸狭窄、难成大事,如果诸葛亮有一天不在了,他俩一定会成为蜀汉的祸端。
可以说,孙权的嘴就像开了光一样,说得非常准确,很快就应验了。其实诸葛亮当然也知道这个道理,所以诸葛亮在病重之时,做了一个特别的安排,《三国志·魏延传》记载:
“秋,亮病困,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
啥意思呢?就是诸葛亮在五丈原病重之时,悄悄地开了一个军事会议,研究了下一步退兵的部署。决定一旦自己身死,就让杨仪等人撤军,由魏延断后。
那我们都知道,魏延勇武过人,由他断后也无可厚非,但这次秘密会议却出现了很明显的问题:
第一,这么重要的军事部署,为啥不让魏延参加呢?要知道魏延可是丞相司马,除了诸葛亮,他就是绝对的军事主官,这种行动不让魏延知道,怎么能行呢?根本不符合常理。
第二,诸葛亮最后来了一句,如果魏延不听话,就不用管魏延,大军正常撤退,这难道是说,诸葛亮已经抛弃了魏延吗?
其实,孙权能想明白的,诸葛亮自然能想明白,只是诸葛亮没有想到,自己会这么快死去,而一想到自己死后,魏延和杨仪会兵戎相见,诸葛亮绝对难以接受,因为诸葛亮不想蜀汉基业毁于一旦。
反正杨仪跟魏延尿不到一个壶里,只能选一头,那就选择自己欣赏的杨仪,舍弃魏延吧!说白了这一次秘密会议,诸葛亮已经向所有人宣布,自己支持杨仪。
为什么呢?因为诸葛亮认为,此时最好的办法就是撤军,而选择杨仪,杨仪是文臣,会听自己的;可如果选择魏延,魏延很可能不听自己的,会继续带兵出击。
事实上,也如诸葛亮所料,当诸葛亮身死后,杨仪派费祎去传达诸葛亮的命令时,魏延却说,丞相虽然去世了,但我魏延还活着,怎么可能为了一个死人,放弃天下大事呢?
并且魏延还说,我魏延是什么人,怎么可能给杨仪当后卫?在魏延看来,诸葛亮死了,自己就是绝对的军事主官,一切都应该听自己的。
可实际上,诸葛亮早都安排好了,众人自然听从杨仪的,立即进行撤军。当魏延得知杨仪率领大军撤退后,非常生气,竟然率军赶到杨仪大军的前面,烧毁栈道,试图阻止杨仪撤军。
也就在这时,魏延和杨仪纷纷给刘禅上书,说对方意图谋反,当时几乎所有文官集团都认为杨仪不可能谋反,但是对于魏延的判断,大家却一句话都不说。
刘禅没办法,只能派蒋琬去调查,实际上是想安抚住双方,因为刘禅也知道,杨仪和魏延,他都需要,此时蜀汉已经承受不起这种内讧了。
但是,没想到蒋琬还没有到现场,双方的胜负就已经分出来了,那为什么勇武过人的魏延打不过文官杨仪呢?其实,主要是杨仪站在了所谓的正义那一方。
根据《三国志》记载,在杨仪与魏延双方对垒之时,杨仪的部将王平,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魏延的致命问题,就是魏延不遵从诸葛亮遗命撤军。当时王平大喊:
“丞相归天,尸骨未寒,你们这些人竟敢如此行动!”
要知道,诸葛亮在蜀汉军中的地位就是天,就算当时诸葛亮已经死了,那诸葛亮的话也是绝对不可忤逆的,魏延的手下官兵听了这句话后,军心动摇,立即溃散,不再支持魏延。
所以,魏延只能无奈地带着儿子和少数兵卒,逃往汉中,这也注定了,魏延在半路上被马岱所斩杀的命运。《三国志》记载:
“延独与其子数人逃亡,奔汉中。仪遣马岱追斩之。”
而马岱抱了杨仪的大腿,把魏延的人头献给杨仪之时,杨仪开始逞起了威风,对着魏延的人头又是踩又是骂,一副小人嘴脸完全露了出来。
03魏延真的有谋反之心吗?
当时,杨仪诛杀魏延的罪名就是,魏延意图谋反,事实上,这绝对是污蔑,连《三国志》都说:
“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
说白了,就是魏延不是要背叛蜀汉,但是确实想杀了杨仪,那魏延杀杨仪是为了什么啊?还不是为了北伐嘛!所以,后来蜀汉才给魏延平反。
而魏延绝对没有反叛之意,因为在当时的情况下,如果魏延准备反叛,他绝对不会那么做。
首先,魏延如果真想反叛,完全可以等待杨仪所有兵马撤退后,他再轻松地带着剩余兵马占领汉中地区。
其次,魏延没有必要明目张胆地烧栈道,他完全可以偷偷地投降司马懿,然后配合司马懿共同诛杀杨仪大军。
最后,如果魏延真想反叛,他当时已经超过了杨仪的部队,完全可以快速行军,到达成都后,挟天子以令诸侯,那整个蜀汉都在他的手中。
所以说,魏延绝对没有谋反之心,诸葛亮也没有谋害魏延之意,只不过事情走到了那里,最后导致魏延死于蜀汉内斗之中。
这里面,诸葛亮固然有责任,但责任绝对不大,实际上就是杨仪的假公济私,想杀掉魏延,然后独揽大权。
不过,杨仪杀掉魏延后,也没有落下好下场,一年之后,他就彻底失势,最后郁郁不得志的,在狱中绝望自杀。
04魏延之死的影响
魏延的死,是杨仪直接导致的,但杨仪也没有得意多久,就被诸葛亮指定的继承人蒋琬、费祎等人架空,最终只能无奈地在狱中自杀。
可以说,在这场蜀汉内斗中,最大的赢家就是蒋琬、费祎等人,但这也只是对于他们自身利益而言,对于整个蜀汉而言,绝对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文官死去一个,还会有下一个补上来,但像魏延这样的武将死后,蜀汉在当时的情况下,却很难再培养出这样英勇善战的武将。
此后,也出现了:“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俗语。之后,蜀汉也只剩下姜维一人苦苦支撑,但终究也没有实现诸葛亮当初的北伐愿望。
05总结
魏延之死,实际上死于他与杨仪的内斗之中,归根结底还是性格决定命运,如果魏延能够放下自己高傲的姿态,也不至于英年早逝。
但历史没有如果,魏延与杨仪的争斗,最终受损失的是刘禅的蜀汉,也使得蜀汉最后不得不向魏国投降称臣。
所以说,诸葛亮没有谋害魏延,魏延墓前的石像也不可能是诸葛亮,大家不要被小说《三国演义》误导了。
我来回答:
(魏延剧照)
魏延死后,并不得厚葬。魏延最后定性为反叛人员,怎么可能墓前会有诸葛亮跪像呢?
要知道诸葛亮在三国蜀国里在世是绝对权威,死后亦受万民敬仰。怎么可能会跪魏延。
魏延这个人,按照三国演义说是有反骨的,当然演义不是真实。从一个侧面来说魏延性格多变是不错的。
魏延由开始的一个牙将转变为一代蜀国名将是有过程的,什么过程?就是战功。
刘备入川时,魏延因数有战功,升为牙门将军。
刘备攻下汉中,拔为镇远将军、汉中太守,成为独当一方的大将,镇守汉中十年。
刘备即位后,拜镇北将军。
随同诸葛亮北伐,拜凉州刺史,封都亭侯,曾在阳溪大破魏将郭淮。
你们看,魏延一路战功,因军功成名。
然后我们分析魏延性格,魏延是个什么人?
他是个性格孤傲的人,看不起别的人。
魏延作战勇猛,性格孤傲,与长史杨仪不和。
诸葛亮死后,两人矛盾激化,魏延争斗落败,为马岱所追斩,夷灭三族。
诸葛亮在日尚能镇压的住魏延,诸葛亮不在,魏延必反。这不光是小说三国演义里说的。三国志在介绍的时候也说到魏延杨仪不和这事情。
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第五次北伐,魏延被任为前锋。
同年秋天,诸葛亮病情加重,秘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魏延断后,如果魏延不从命,就随他的便。诸葛亮殁,秘不发丧,杨仪率领大军徐徐后退。
这个时候魏延大怒,日夜兼程,赶在杨仪大军前面,所走过的地方都烧绝阁道。
魏延先占据南谷口,率军出击杨仪大军,杨仪命令王平在前抵御魏延。
王平骂魏延的部队,大意说诸葛丞相尸骨未寒,怎么可以犯上作乱。后来魏延部队人员散去。只剩余魏延与他的儿子还有一些亲信逃跑了。最后魏延为马岱所杀。
魏延与杨仪不和,《三国志》:延既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唯杨仪不假借延,延以为至忿,有如水火。
魏延这个人就是居功自傲,目中无人,诸葛亮在时他献计想要奇袭子午谷,诸葛亮素来谨慎不用其计,魏延心有不满。
等到诸葛亮一去世,魏延想要继续北伐,但是被当时掌权的杨仪等人否定,杨带兵退却,本意叫魏延断后,魏延反跑到前军与杨仪交战。
魏延失败被杀,主要原因在自己,无关他人。至于说杨仪借刀杀人,泄私愤,或许有,但是不是主要的。因为,如果魏延听从命令断后,不去与杨的大军战斗,也不会遭受杀身之祸。
以上只是分析,谢谢大家鼓励。
(相关资料取自网络编辑。图为网图,侵删)。
魏延墓是蒋琬于延熙元年(公元238年)修建的。蒋琬可谓是诸葛亮的得意门生,虽然在做了丞相后认为魏延死得冤屈,追念他早期的功劳而给魏延修墓。但是,蒋琬肯定不会在魏延的墓前安放诸葛亮的跪像。
所以,这则传说恐怕是有讹误。蒋琬不仅不会在魏延墓前安放诸葛亮跪像,也不会让杨仪、马岱在魏延墓前下跪。为什么呢?
魏延是如何被斩杀的
公元234年秋,诸葛亮病重,便秘密召集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商议退军大事,安排自己死后的军事行动。诸葛亮以杨仪为总负责,以魏延为主将、姜维为副将,断后掩护蜀军撤退。
做了这样的安排后,诸葛亮不久就在五丈原去世,杨仪便按照丞相的遗命,调度撤军事宜。但是,杨仪素来不服魏延,两人势同水火,此番,又是魏延为断后主将,杨仪担心他不服调度,便让费祎去探听魏延的态度。
果然不出杨仪所料,魏延听说诸葛亮死了,似乎很不以为然,又听说诸葛亮安排自己做断后将军,便更是不满。魏延毫不客气的对费祎说,丞相死了,还有我魏延在,完全可以继续进攻魏国,岂能因一人之死而废国家大事。
魏延这番话说得义正辞严,也很在道理。但是,这其中却必定怀有私怨。魏延一向不满诸葛亮不用其子午谷奇谋,认为自己的军事才能没有得到“尽用”。诸葛亮既死,魏延便认为自己的机会来了,应当由自己统兵做大将,当然也就不愿意做断后将军了。因而,魏延说:“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
费祎得知魏延不愿意听从杨仪指挥,更不愿意做断后将军,便以征求杨仪,劝杨仪让出兵权意见为由,离开了魏延驻地。
费祎绝对不会支持魏延掌兵权,所以,一出营帐便快马加鞭离开。魏延立即觉察到不对,但已追之不及,非常懊悔放走了费祎。也就是说,魏延明知无人支持他继续北伐,但仍然一意孤行,违抗将令,为自己被杀埋下了伏笔。
杨仪按照诸葛亮的事先安排,往成都退兵,魏延则抢在杨仪之前,占据了南谷口,阻击杨仪。杨仪便派王平前去瓦解魏延部队,何平在魏延军前喊话:丞相刚死,你们怎么敢这样呢?魏延部下都知道自己的主将不对,便一哄而散。
魏延手里没有了兵将,便带着自己的儿子逃走了。杨仪得知魏延逃走,立即派马岱追击。马岱追上魏延后,便把他杀掉了。
魏延之死恐是咎由自取
主帅刚死,军心不稳,魏延坚持北伐是没有多少胜算的。作为久经战阵之将,魏延不可能不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只是魏延发泄个人不满的托词。对诸葛亮尚且不服,魏延能听从杨仪的调度吗?
所以,蜀国官员宁愿以全家性命担保杨仪不反,却不敢替魏延说话,蒋琬甚至已经“率宿卫诸营赴难北行”,准备平叛。如此危机敏感时期,魏延违抗将令被杀可谓众望所归,也是他咎由自取,怨不得杨仪、马岱,更不能怪罪于诸葛亮。
假如魏延按照杨仪的调度撤回成都,那么,杨仪便没有机会杀他,魏延接替诸葛亮掌兵权继续北伐何愁不能实施“子午谷奇谋”?挟私怨而费国事,反倒是魏延不对了。
如此,蒋琬,以及后来的费祎会因为这件事为魏延平反,而让诸葛亮、杨仪、马岱跪在魏延墓前吗?
《三国志·魏延传》的这段记载,被罗贯中写入了《三国演义》。但是,却是依据裴松之的观点说魏延确实涉嫌谋反之说。因而,设计了诸葛亮早就知道魏延要造反,便在临死之前授杨仪以锦囊,让马岱在阵前斩了魏延。
小说这样改编,反倒成了“历史”。因而,才有了魏延墓前跪着诸葛亮、马岱、杨仪的说法。
据说,魏延墓前确实有三座跪像,其中一人高度疑似诸葛亮。恐怕这不是蒋琬所为,而是后人根据《三国演义》而附会的。按照正史记载,诸葛亮并没有以锦囊妙计谋害魏延,诸葛亮为什么要下跪呢?
蒋琬之后,是费祎主政,当年,也是费祎最先知道魏延不服调度,要挟私报复诸葛亮,对诸葛亮安排杨仪料理身后之事极端不满。自始至终,费祎都是知情者。因而,费祎也绝不可能就这件事给魏延平反,让诸葛亮、杨仪、马岱给魏延忏悔。
魏延没有背叛蜀汉
刘备入蜀,魏延屡立大功,升为牙门将,被刘备当做了可以信赖的将才。做了汉中王的刘备开始安排人事问题,要挑选一员大将守汉川。众人以为这个重任非张飞莫属,张翼德自己也是这样认为的。但是,答案揭晓时,却是魏延做了汉中太守。
刘备的这一决定影响巨大,“一军尽惊”。刘备还当着群臣的面,对魏延的“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豪言壮语予以赞许,意在抬高魏延在军中的地位。
得到汉中王的重用,魏延的自信心恐怕是要爆棚了。《三国志·魏延传》说:“延既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魏延颇有关云长的作风。这大概也是刘备高看一眼的缘故,同时,也是魏延自取杀身之祸的一大祸根。
魏延得到重用,在刘备以及五虎将时期是不敢造次的。当刘关张相继谢世之后,魏延的“矜高”便显得有点张狂了。陈寿说,当时的蜀汉人等都避其锋芒,自甘其下,唯独杨仪不服。历史就是这样作怪,最终偏偏又是杨仪要了魏延的命。
这其实不是命运的安排,而是诸葛亮的有意为之。诸葛亮在世的时候,舆论就认为魏延将接替诸葛亮,魏延也颇为自信的等待这一天的到来。
诸葛亮恐怕不愿意魏延接替自己,冒险出兵子午谷而断送自己一生的心血。但是,魏延此时已成气候,除了诸葛亮自己,谁也无法阻止魏延成为蜀汉三军统帅。所以,诸葛亮利用杨仪杀魏延,并非魏文长要谋反。
即便是魏延有取代诸葛亮,按照自己的意志决定蜀汉军事行动的强烈愿望。但是,却没有背叛蜀汉的任何动机。陈寿在《三国志》中对魏延进行了比较客观的评价: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本指如此。不便背叛。
假如魏延真的背叛,以马岱之力是杀不了魏延的。恐怕是魏延自知犯了大错,为洗脱自己背叛的嫌疑而自甘接受了马岱的斩杀。这其中,也不能完全排除马岱“假传圣旨”的可能。
这个猜疑后来被考古所证实。1973年,发掘魏延墓时,发现了两匹跪着的白马。这两匹跪马极有可能是蒋琬造墓时随葬的,便有魏延不肯还手,跪而就戮的寓意。
或者,也是暗示马岱奉杨仪之命,屈杀了魏延。但是,蒋琬不能以此为魏延明着平反。毕竟魏延被杀,或多或少的与诸葛亮有关。
但是,这次考古发掘,却没有提到魏延墓前跪着诸葛亮、杨仪与马岱。
这个问题真是没有新意,将岳飞墓前的秦桧跪像的故事照搬到魏延的头上。历史魏延是因为造反被杀头的,最后还是蒋琬当了宰相后认为魏延前期是有功劳的,于是给魏延以礼安葬,修建了坟墓。
蒋琬是诸葛亮生前指定的接班人,他怎么可能会为了一个被朝廷在政治上定性为造反的有污点的人而得罪在朝廷里树大根深的诸葛亮,将诸葛亮的跪像设置在魏延的坟头上。
再说了诸葛亮和魏延的关系在正史非同一般,可不是《三国演义》里诸葛亮一眼就认定魏延是反骨仔,在其生前处处防备魏延,然后其死后安排马岱计杀魏延,最后魏延中计,大喊三声:“谁敢杀我,谁敢杀我,谁敢杀我!”最后被马岱一刀斩于马下。
在历史上魏延是诸葛亮北伐的左膀右臂,一直受重用,甚至在诸葛亮执政时期就因为打败费曜郭淮的军队,封为南郑侯,南郑是一个县,魏延了是县侯。要知道诸葛亮也不过是武乡侯,不过是个乡侯。
这就是诸葛亮和魏延的关系,虽然诸葛亮压制了魏延的子午谷之计,但是这只是军事策略上的争论,并没有影响诸葛亮和魏延的关系,而且诸葛亮在去世后,还让魏延住持军中大计。
只不过魏延和杨仪因为退兵的事情有分歧,结果魏延和杨仪两人自己打起来了,杨仪诬告魏延叛变的时候,魏延同时也上书朝廷说杨仪等人不轨。魏延没干过,就失败了。
原本这两个人的关系就不好,魏延就恃公自傲,看不上别的人,只是很多人都会让着他,但杨仪并不这样想,只要和魏延一见面,两个人就会骂来骂去,根本不服气对方。
《三国志费祎传》记载:延既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唯杨仪不假借延,延以为至忿,有如水火。
诸葛亮每次召集文武在军中议事,魏延与杨仪意见不合,两人当时就在诸葛亮面前吵了起来,魏延甚至拔刀出来要砍杨仪,多亏了费祎在中间调停,才暂时平息。杨仪哭的满脸眼泪鼻涕,真的是又害怕又委屈,拳头没人家硬啊!杨仪也因此十分恨魏延,只是自己没有能力除掉他。
《三国志·费祎传》:亮北住汉中,请祎为参军。以奉使称旨,频频至吴。建兴八年,转为中护军,后又为司马。值军师魏延与长史杨仪相憎恶,每至并坐争论,延或举刃拟仪,仪泣涕横集。祎常入其坐间,谏喻分别,终亮之世,各尽延、仪之用者,祎匡救之力也。
诸葛亮活着的时候,还可以压得住魏延和杨仪的矛盾。因为诸葛亮需要魏延的骁勇善战,杨仪来筹措军粮。只不过诸葛亮也无法解决他们之间的矛盾。
亮深惜仪之才干,凭魏延之骁勇,常恨二人之不平,不忍有所偏废也。
诸葛亮虽然能够在活着的时候压制魏延杨仪,可是他也管不了死后的事情。魏延和杨仪的悲剧就是发生在诸葛亮去世后。
诸葛亮病情加重,秘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魏延断后,如果魏延不服从命令,就随他的便。当然这个主意恐怕就是是杨仪的出的吧。
结果魏延听了命令就不服啊,就说了诸葛丞相虽然死了,可是我还在啊,你们这些丞相府的官员可以回去办理丧事,我还是可以率领军队攻打曹魏,怎么可以因为一个人的去世就作废天下的大事。我魏延是也是大将。怎么可以为杨仪的部下,就做一个断后的将军呢。
魏延:“丞相虽亡,吾自见在。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
魏延大怒,日夜兼程,赶在杨仪大军前面,所走过的地方都烧绝阁道。魏延先占据南谷口,率军出击杨仪大军,杨仪命令王平在前抵御魏延。王平骂魏延的先头部队:“诸葛丞相刚刚去世,尸骨未寒,你们安敢如此!?”大军知道错在魏延,不听魏延命令,都鸟兽散了。只有魏延与其儿子数人逃亡,逃到汉中。
魏延就因为谋反之罪被马岱斩首。当时头颅送给杨仪,杨仪把魏延的头颅扔在地上,还上去踩了两脚,骂道:“庸奴,复能作恶否!”杀了魏延三族。
结果杨仪干掉了魏延,可是朝廷任命蒋琬接诸葛亮的班。而本来资格老,有功劳的杨仪却被晾在一边,杨仪就开始嫉妒,甚至发牢骚,很多人都不愿意和杨仪处事。费祎去看望杨仪,杨仪竟然对着费祎说了一番大逆不道的话:“诸葛丞相去世后。我率领大军投降曹魏,恐怕不会落到这种地步。”
而费祎却向朝廷汇报了杨仪的事情。杨仪被朝廷杨仪被废为平民,流放到汉嘉郡。杨仪到了流放地,再次上书诽谤,语气措辞激烈,于是朝廷派人下到郡中捉拿他。杨仪自杀,他的妻儿老小回到蜀地。
所以说魏延和杨仪的悲剧都是性格因素,如果两个人的性格不偏激,那么他们怎么死的那么惨呢。
没有确切证据,不过是瞎猜而已。魏延之死和评判,是个复杂的、有爭议的案例。简单说来:孔明有错;魏延有过;朝廷遭祸。历史长河滚滚东去,英雄人物过眼烟云,不要妄议了罢。
魏延的死纯属咎由自取,怎么能说是诸葛亮陷害的呢。再说了,诸葛亮什么身份?魏延什么身份?就算魏延有冤屈,也不可能让诸葛亮跪在魏延的墓前啊,这肯定都是假的。
诸葛亮在死前料定魏延一定不听从管理,于是给杨仪留了个锦囊妙计,里面说,如果魏延将反在对临阵对敌之时,方可拆解,便有斩魏延之计。
魏延听说诸葛亮病逝的消息以后,果然不愿意同从诸葛亮的遗命,撤军返回蜀地,反而一心想自己率领大军进攻魏国。
杨仪按照诸葛亮的计划,率领大军向成都退去。但是魏延却向南急行,烧毁了沿途栈道,想要截住杨仪。
杨仪本来就想除魏延以后快,也不跟魏延解释,直接打开诸葛亮留下的锦囊,按照其中的安排,让马岱斩杀了魏延。
魏延的死与他的性格离不开关系。魏延出生于底层社会,又是靠着战功一步步走上来的。因此,在他的心中是瞧不起这些文官的,认为他们只能坐而论道,不能上战场杀敌。
同时,再加上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也造成魏延这种中层将领,与士大夫阶级,有着天然的隔阂。中国古代文官和武将斗争,其实是贯穿了整个封建王朝的。因此,性格都比较狭隘的魏延和杨仪之间,是有着相当大的摩擦恩怨。
魏延自视甚高,他觉得自己的水平不次于诸葛亮。他对诸葛亮提出过很多建议,诸葛亮都没有采纳,魏延心中就认为诸葛亮在针对他。
因此,在没有诸葛亮对他们的平衡压制以后,两人之间必将会有一场你死我活的争斗。
魏延和杨仪的火并,其实就是为了夺权。诸葛亮死后,大军的指挥权交给了杨仪。魏延身为武将,同时也是蜀国中后期最后一个名将。他对诸葛亮这样的做法,心中大为不满。他认为领兵打仗这种事,本来应该是武将做的事。诸葛亮跳过魏延,将指挥权交道一个文官手里,就是对他最大的侮辱。
此时的魏延,也早已经娇惯成一个不服管理的人了。关、张、赵、马、黄老了以后,就要数他魏延最牛了。诸葛亮在军事上,对魏延的依仗特别大。因此,诸葛亮要哄着魏延干活,也造成了魏延骄横的心态。他认为诸葛亮死后就应该他接班,换谁他都不服。
其实,魏延这个人也没有什么大局观,甚至都没有想过,他和杨仪火并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他只是简单的认为,这只是他和杨仪之间的“小纷争”而已。但是,他眼中的“小纷争”,在其他人严重,那就是反上作乱。
可以说魏延的死是必然的,因为这个人太过狂妄,除了诸葛亮没人能压制住他。与其留着这样一个“定时炸弹”存在,还不如早早将它铲除掉,省得给自己找麻烦。
魏延墓前的石像肯定不是诸葛亮,但魏延的死是诸葛亮一手造成的,这个锅是甩不掉的。
诸葛亮一生杀过两位重量级人物,一个是魏延,另一个是马谡。
但魏延的死与马谡不同
众所周知,马谡是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期间,丢失了街亭,被诸葛亮挥泪斩杀的。关于这个问题,我曾参考过大量的资料,得出非常有意思的结论:当时的街亭是有土城的,并不是像现在那样光秃秃的无险可守。
况且王平的1000无当飞军可以藏起来,不被张郃发下,可见凭借土城,以逸待劳守街亭,应该是问题不大的。
所以,马谡的死完全就是自己作死。
但魏延不同,魏延无大错。他既没有违抗政令,也没有违抗军令。
魏延是否真的有勇有谋?他的“子午谷奇谋”究竟能否成功
魏延是一介武夫,这是不争的事实。所以即便他武艺高强,当终究难于五虎上将相提并论。
当然,魏延也有其过人之处,镇守汉中七八年,没有任何闪失,这一点恐怕连当时的车骑将军张飞都难以做到。
但是,魏延面对的是曹爽,而姜维面对的是司马昭、钟会、邓艾,不仅对手不是一个量级的,就连政局也不可同日而语,魏延镇守汉中时期,魏国政局乱得很,高平陵政变之后才逐渐好点。
就像长平之战中,不把廉颇换成赵括,赵国败局依旧难以改变一样,绝对的实力面前,那些太花哨的战术没有任何意义。
至于“子午谷奇谋”虽然没有实施,但成功几率几乎为零。山路偷袭与骑兵突袭,哪个赢面更大?显然是魏国的中原骑兵。
司马懿斩杀孟达时候,8天行军1200里,曹操在长坂坡追刘备的时候,1天行军更是达到300里。
况且魏延的目标不是长安,而是潼关。仅从行军速度对比,不等魏延到长安,魏国的骑兵就先支援潼关了。
魏延这可不是“我拿青春赌明天”,那是在赌一战决定蜀国的灭亡。
诸葛亮病逝后的巧妙安排
魏延与杨仪不和,这是整个蜀国都知道的事实。可诸葛亮在临终之际偏偏让杨仪统管兵马,让魏延断后,然后再让姜维次断后。
为何给魏延断后留下姜维整个备胎,却没有为杨仪留呢?
魏延与杨仪二人都不听话,哪个更好收拾?显然是杨仪,他就是个文人。
以杨仪的心胸狭隘,一旦掌握了大权,想要公报私仇也就都在情理之中了。况且让杨仪统管兵权,魏延明显会不服,二人的争端也就都在孔明的意料之中了。
再说下魏延究竟有没有反叛之心?当时的撤军顺序是姜维断后,魏延跑到了最前边,杨仪的大军反倒是在中间。
如果此时魏延有私心,完全可以穿插到杨仪与姜维中间,姜维后边就是司马懿,那蜀军恐怕就要全军覆没了。
况且,当王平上前和魏延理论的时候,魏延并没有对王平出手,而是跑了。
魏延为什么要跑?
此时动手就是反叛,跑就说明他没有反叛之心。况且,若魏延真有反叛之心,以他的武力值,区区马岱又怎能是对手呢?就是他堂哥马超复活,不打个一百回合,怕是也降不住魏延。
关于魏延墓地的石像
魏延的墓是蒋琬修建的,但至于墓前的石像却是没有任何记载。现在也仅仅是只有半匹马而已。
即便真如民间传说的有三位跪拜的石像,其中一个文人是杨仪还差不多,当时的杨仪已经得到了该有的下场。
但若要蒋琬推翻诸葛亮,这个可能性几乎没有。况且蒋琬可是诸葛亮的小迷弟,他又怎么会做出对诸葛亮毁誉的事情呢,如果说是费祎做的还差不多,但费祎又是绝对不会给杨仪修墓的。
总而言之
魏延墓前跪拜的石像绝对不会是诸葛亮,但魏延的死却是诸葛亮一手造成的。魏延一生无大错,但他确实个小人。
正如孙权的评价:“杨仪、魏延竖牧小人也,虽尝有鸣吠之益于时务,然既已任之,势不得轻。若一朝无诸葛亮,必为祸乱矣。”
所以,诸葛亮一生有两个不得不杀的人,一个是马谡,另一个就是魏延。
虽然都不舍得杀,但却又不得不含泪杀掉,一个挥泪斩马谡众所周知,为另一个魏延流的泪水,世人却没有看到。
这个说法不可靠,流传面不广。
魏延是蜀汉名将,是历史上被冤枉的“背锅侠”。小说巜三国演义》及一些文学戏曲作品说魏延头上有“反骨”,诸葛亮见面就要杀魏延。诸葛亮在五丈原生病预计自己死后魏延会谋后,嘱咐杨仪等防备魏延。后来魏延造反,马岱杀了魏延。其实,这都是文学作品虚构写法。不是真实的历史。
历史上真实魏延有勇有谋,刘备赏识魏延,把守汉中重要任务交给魏延而不交给张飞,让许多人感到意外。魏延没有辜负刘备希望,守好了汉中。诸葛亮也很重视魏延,两个人只是对魏延提出的“子午之谋”存在分歧,仅是战略战术方面分歧,个人之间没有什么矛盾。魏延个人有能力,但是性格等方面存在很多缺点,和同僚们关系搞的不好,有些很紧张,甚至杨仪和魏延争吵到魏延拿出刀子在杨仪面前比划。
诸葛亮死后,魏延和杨仪之间发生了尖锐矛盾,两个人分别向后主刘禅递状子,说对方谋反,魏延人缘不好,没有人支持他,闹得众叛亲离,逃往汉中。杨仪派马岱在汉中追杀了魏延及他的儿子。
魏延墓在汉中,我在电视节目中看到过介绍魏廷墓的情况。魏延墓前石像不可能是诸葛亮。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没做出过什么坏事,对不起别人的事情。
《三国演义》写三国时代,有血有肉,人物鲜明,老先生对有些人抹黑。有些人颂扬,如刘备,孔明。宣扬正统,曹操,孙权被严重丑化,魏延也被孔明死后按排人杀死。其明魏廷与主溥扬修不合,
魏延大涨狂,但是是孔明手下得力大将,孔明一至试图调解魏与杨的紧张关系。因孔明去世,两人关系急剧恶化,两人互向刘禅告妆。因魏延执意北伐,被杨修杀死。杨修害死魏延,自已也彼杀。魏延被杀,是孔明最不想看到的,也是蜀汉的重大损失。
别说诸葛亮,没有害死魏延的动机了;就算真的谋害了魏延,也不应该去跪着啊。
一、魏延是个合格的将领,但却没有承担蜀汉国运的能力
魏延的身份是刘备荆襄时期的老班底了,而且颇受刘备重用,与诸葛亮一样同为蜀汉老臣。
魏延字文长,义阳人也。以部曲随先主入蜀,数 有战功,迁牙门将军。(陈寿《三国志·蜀书》)
从现有的史料来看,诸葛亮确实有些指挥不动他。未来呢?一旦蜀国的军政,尽归魏延调遣,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单凭一条子午谷奇谋,就让后人争议了两千年。谁知道他一旦大权在握,谁知道会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
北伐的目的是以攻代守,真要照魏延那么玩的话,简直拿蜀汉的国运去赌那个渺茫的机会。也就是诸葛亮脾气好,为大局着想。搁我的话,早找个由头拿魏延的脑袋来号令三军了。
蜀汉国小民弱,压根经不起太大的风吹草动。所以诸葛亮只能尽一切可能团结部众,这就给朝廷内部造成一个错觉——魏延是诸葛亮的接班人。
平日诸将素不同,冀时论必当以代亮。(陈寿《三国志·蜀书》)
五丈原陨大星,诸葛亮临终前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蜀汉政权未来的走向问题,自己的政策还能不能得到延续?
二、诸葛亮已经安排明白了身后事,可惜魏延误会了
秋,亮病困,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陈寿《三国志·蜀书》)
这一段,可谓是把诸葛亮矛盾的心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很有意思的一点是,双方都指责对方叛变,并争相向成都上表。但究其所作所为,无非是领兵的先锋魏延与扶灵柩归汉的杨仪,在归成都途中,发生的一次武装冲突。
扶灵柩,在古代是个有特殊意义的行为,也难怪魏延会认为杨仪将会是诸葛亮的继承人。杨仪素与魏延不和,一旦上位之后,魏延的抱负就更加难以实现了。
但事实上,魏延完全误会了武侯的深意。虽然诸葛亮不赞成子午谷奇谋,但也犯不着用杨仪来恶心他吧?
此时最重要的是,平安地把这支关系国运的大军给带回去。杨仪在前、姜维居中、魏延殿后,实指望尽量避免二人的摩擦啊。
成都方面派来调停的,就是诸葛亮钦定的继承人蒋琬,可见诸葛亮这个继承人的选择,还是得到朝野认可的。这就算是蒋琬的岗前测验吧。
一旦兵戈相向,大错已经铸成。为了蜀汉的稳定,杨仪、魏延二人中,谁是失败者,谁注定将会背负叛逆的罪名。
写在最后:
此事之中,并没有真正的叛逆者。
魏延的能力、忠心,都是毋庸置疑的。但可惜的是,作为一个纯粹的军人,他实在是没能力承担起肩负一国的重任。所以,诸葛亮一直是将其作为一个先锋将领来使用。
诸葛亮的辞世,无疑是使蜀汉军队的士气,降低到了冰点,此时退军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魏延在这种情况下挑起事端,争夺最高军事权利,虽然事出有因,但终究不是一种合情合理的做法。
“停灵不顾,束甲相攻。”齐桓公的五个儿子就这么做过。史书上短短八个字,道出无尽的悲凉。
要说错,大家都有错:诸葛亮未尽力安抚、杨仪站在道德制高点的斥责、魏延的不顾大局,共同酿造出一杯苦酒。
要说错的话,还是魏延的错误更明显一些。对自己的定位没有清醒的认知,差点把蜀汉的国运带到一个未卜的境地。
此种所作所为,刘禅能够厚葬其尸,也算是仁至义尽了。哪里还能让诸葛亮去其墓前跪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