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最后是刘备打赢了天下,他会杀诸葛亮和关羽张飞吗?
事实上,如果刘备赢得了天下,他只会诛杀这两人,并非诸葛亮、关羽、张飞!
刘备和诸葛亮关羽张飞
很多人认为,刘备如果得到了天下,肯定会杀掉诸葛亮、关羽、张飞,因为杀功臣这种事情,在历史上似乎非常多,所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嘛。天下都统一了,还留着关羽张飞这种猛将干什么?天下都统一了,还留着诸葛亮这种谋士干什么?不如一股脑的杀干净,给刘禅创造一个更好的统治环境!
表面上看,上述的说法似乎没啥问题,但如果我们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个推论有很大的问题,刘备根本不可能诛杀诸葛亮、关羽、张飞!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诛杀功臣是因为功臣威胁到了主君
历朝历代,之所以会发生诛杀功臣这种事,其实并非完全是皇帝的错,很多时候是因为有些功臣不知进退,恣意妄为,甚至威胁到了皇帝,所以才会有“狡兔死,走狗烹”的行为。举个例子,刘秀建立东汉以后,并没有大肆屠戮功臣,因为这些功臣都比较知进退,并没有威胁到刘秀;北宋建立后,杯酒释兵权,功臣们识相地交出了兵权,也没有发生流血事件。而刘邦诛功臣,其实杀的是异姓王,本质上是想要一统天下;朱元璋杀功臣,本质上是因为太子朱标死了,新皇帝朱允炆年幼,担心朱允炆驾驭不住那些老臣。
说白了,古代皇帝在统一天下后,一般是不会大肆屠戮功臣的,除非要立新皇帝了,而有一部分功臣太过骄纵,可能威胁到新皇帝的统治,所以老皇帝才会痛下杀手,为新皇帝提前铺路!张飞的女儿是刘禅的皇后,刘备根本不可能杀他。关羽深受刘备的信任,从徐州开始,刘备就经常把老巢交给关羽,这其实就是因为关羽既忠诚又聪明,到时候天下一统,刘备只要稍作暗示,关羽会主动上交兵权,根本不会威胁到刘禅。诸葛亮是刘备留给刘禅的辅政大才,更加不会杀了。
二、皇帝也需要自己的统治基本盘
权力这玩意儿,其实并不是自上而下的,而是自下而上的!刘备之所以能够称帝,成就大业,其实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他有一批支持他的兄弟,人家信服他,所以才愿意听从他的命令。而这批鼎力支持刘备的人,就包括诸葛亮、关羽、张飞!刘备统御下属,对外扩张,靠的就是诸葛亮、关羽、张飞这些人,若是把这些人除掉,谁来帮他稳定天下呢?
更为重要的是,诸葛亮、关羽、张飞三人也算是刘备的元老功臣了,并非半路加入。早在刘备落魄,毫无希望时,这些人就忠心跟随刘备,他们是完全值得信任的,他们的利益是和刘备捆绑在一起的,倒是那些中途加入的人,他们才更加不值得信任!刘备白手起家时,关羽张飞就已经死命相随,三顾茅庐时,刘备寄人篱下,前途渺茫,诸葛亮本可以选择刘表、孙权、曹操,但他没有这么干,反而选择了刘备,这其实就是一种信任。
而刘备对于诸葛亮、关羽、张飞也非常信任,张飞丢了徐州,刘备没杀他,刘备出征,把老婆孩子交给关羽,刘备临死前,把整个国家托付给诸葛亮,以刘备的这种信任程度来看,他怎么可能诛杀诸葛亮、关羽、张飞?
总的来说,刘备和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人的关系非常融洽,互相之间非常信任,且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人是刘备的统治基本盘,而刘备也是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人的倚仗,大家是一条船上的蚂蚱,利益捆绑在一起的,根本不可能出现流血危机!事实上,如果刘备赢得了天下,一定要杀的话,只可能诛杀这两人!
马超
刘备若统一天下,最有可能诛杀的人中,第一个便是马超!原因主要有三个!
一、马超声望很大,对刘禅会产生威胁!马超本就是西凉军的统领,被凉州羌人视为武神下凡,在凉州一代有很高的声望,只要马超愿意,他完全可以在凉州拉起一支军队。当年马超被曹操击败后,迅速在凉州东山再起,便是明证!汉中之战时,马超依靠自己的凉州的声望,成功劝服羌人策应刘备,这也可以看出马超的能量!
除了在凉州有较大的影响力,马超在天下也有不小的名声!当年刘备自称汉中王时,为何会把马超摆在劝进表的第一位,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马超在天下拥有很大的名声,能够在汉室朝廷说上话。也就是说,当时天下的那些上层人物,很多人都认识马超,尤其是马超曾经击败过曹操,这更使得马超名声大噪。在刘备打天下的过程中,马超的声望优势,可以增强刘备的实力,但是当刘备统一了天下后,马超的声望优势,就成为了一个威胁!
二、马超有劣迹,刘备不信任他。刘备之所以不杀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人,是因为这些人属于元老功臣,很早就跟随刘备了,刘备非常信任他们,知道他们不会背叛他,但马超不同。
首先马超原本就是西凉军统帅,地位权势不输于刘备,而且他还是半路加入刘备的,要不是曹操把马超逼得没了办法,马超都不一定加入刘备。其次,马超有弑父之嫌。演义中的马超,是因为曹操杀了他的父亲,所以和曹操决裂。但正史中的马超,其实是主动和曹操决裂的,压根儿不管父亲和族人的生死。当马超被曹操第一次击败后,曹操并没有杀马腾,是因为马超席卷凉州,再次和曹操作对,曹操才杀了马腾一家!也就是说,是因为马超的行为激怒了曹操,才使得他家族被灭!
马超为了权力,连自己的老爹和家人都不顾,这种人怎么能值得信任?为了权力,他可以不管自己老爹的死活,那么为了权力,他更加可以不管刘备等人的死活!所以说若刘备统一天下,必将对马超严防死守,甚至直接物理消灭。事实上,马超投靠刘备以后,就一直过得小心翼翼,因为刘备集团的人,都不敢真正的信任马超!
三、马超正当壮年!相比于关羽、张飞、赵云这些功臣,马超更年轻,在统一天下的过程中,马超的年纪是一个优势,但当刘备统一天下后,马超的年纪便成为了一个劣势!当那些老臣都去世后,马超还活着,而且他还是一个有巨大声望且不值得信任的人,试问,谁敢冒险让他活下来?万一他对刘禅动手怎么办?所以说,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把马超也带走,和刘备一起早登极乐!
刘封
除了马超,另一个会被刘备诛杀之人,便是刘封!
刘封是刘备的养子,当年刘备还没有儿子时,收养了刘封,准备让刘封继承自己的家业,但是随着刘禅的出生,刘封的地位一落千丈!之后刘备打天下,一直将刘禅留在后方,让诸葛亮辅助刘禅,尤其是当刘备把家安在成都以后,更是让刘禅和诸葛亮留守成都,让刘封加入军队对外作战,从这一安排便可以看出,刘备其实已经剥夺了刘封的继承权,他真正属意的接班人,乃是刘禅!
按道理说,刘备的这个安排,明眼人都能看懂,刘封不傻,他应该也能看懂刘备的意图,所以只要他足够聪明,一直呆在军队中老老实实干活,别想皇位,他也是可以保住自己的性命的。但问题就出在,刘封这个人不够聪明,在襄樊之战时,他竟然不听关羽的调令,最终导致关羽身死!
《三国志》:自关羽围樊城、襄阳,连呼封、达,令发兵自助。封、达辞以山郡初附,未可动摇,不承羽命。会羽覆败,先主恨之。
站在正常角度来看,刘封此举并没有什么大问题!刘封从属于刘备,要征调他作战,必须要有刘备的命令,关羽没有通过刘备,直接征调刘封,程序上有问题,所以说刘封不听关羽的调令,也是合情合理的。但问题是,关羽最终战死了!而且刘备之所以让刘封驻扎在上庸,目的就是为了策应关羽的军事行动,要不然上庸这地方,完全不用占领。所以说,刘封不增援关羽的行为,非常不明智,这至少说明刘封不聪明,不懂大局!
更深层次的探究的话,刘封如此骄纵,连关羽这个二叔的命令都不听,等刘备去世后,还有谁能够压服刘封?刘封还会听谁的命令?万一有心之人在幕后撺掇,刘封也不听新皇帝刘禅的命令怎么办?万一他起兵威胁都刘禅怎么办?毕竟他是刘备的养子而不是义子,养子可是有继承权的!对于这一点,诸葛亮其实是心知肚明的,所以关羽战死以后,诸葛亮不顾局势,直接建议刘备,除掉刘封,以绝后患!
《三国志》:申仪叛封,封破走还成都。封既至,先主责封之侵陵达,又不救羽。诸葛亮虑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劝先主因此除之。於是赐封死,使自裁。
刘备要想统一天下,荆州是肯定不能丢的,关羽肯定是不能提前离世的,而关羽不死,刘封也不会被杀。但当刘备统一天下之后,刘封的最终结局,其实还是会被诛杀,因为刘封会对刘禅产生巨大的威胁!
结语
如果刘备赢得了天下,他最可能诛杀这两人,诸葛亮心知肚明!刘备要诛杀的这两人,既不是诸葛亮,也不是关羽、张飞、赵云,而是马超、刘封!其中马超年轻、有声望、不受刘备信任,刘封有继承权、为人刚猛、不够聪明,等到刘备死后,这两人都会对刘禅产生巨大的威胁,所以刘备临死前,一定会把这两人带走!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志》)
如果刘备得了天下,我认为他不会杀诸葛亮。朱元璋那么狠,不是也没杀刘伯温吗?(刘伯温是被胡惟庸害死的。)诸葛亮是何等样人?冰雪聪明,谙熟为臣之道,深刻了解刘备的为人,不会让刘备抓住把柄,也不会让刘备起疑心。凭诸葛亮的品德,即使刘备死了,还要报知遇之恩,尽力辅佐幼主,一篇《出师表》写的满腔赤诚,催人泪下,这样的臣子,刘备忍心杀他吗?何况刘备素以仁义著称,即使有点虚伪,得天下后也不能拿诸葛亮开刀——没有真凭实据,这样的功臣他是不敢随便动粗的。翻遍中国历史,开国君主杀功臣的不少,但杀首席谋士的还从来没有。(至少从汉朝开始)相信刘备也不会破了例。
至于张飞,一个粗人,肚里没有那么多“花花肠子”,对刘备死心踏地,刘备更没杀他的必要,只要刘备对得起张飞,张飞是绝对不会背叛的。而且对于刘备来说,张飞就是他的左膀右臂,一个人怎么可以对自己的臂膀开刀呢?刘备说过一句很著名的话,“妻子如衣服,兄弟如手足,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说明刘备是很重视兄弟情谊的,即使得了皇位,没有实据也不会乱杀人,何况张飞这种心无城府的“粗人”。
而刘备杀不杀关羽,关键看关羽有没有造反的心思。关羽会不会造反呢?我认为不会。因为关羽义气深重。不然也不会在庙里享受一千多年的“香火”。关羽虽然傲气十足,只是对挑战者来说,他看不得别人下跪求饶,青龙偃月刀下实际藏着一颗悲天悯人的善心,爱憎分明,信义卓著。不然也不会放走了曹操。因为关羽天天读《春秋》,绝对不会做出不义的事的,尤其是“造反”这种忤逆之事。刘备当然也非常了解自己的“二弟”,如此君臣无猜,就不会发生那些互要对方“项上人头”这种不愉快的事。
以上是按常理分析的,因为刘备没得天下,也没检验的可能。只能找个人对比。朱元璋杀得基本都是想造反的人,不知朱元璋是不是故意给他们发个免死金牌让他们堕落,反正罪证都是有的。没歪心思的徐达不是善终了吗?有时,也不能光埋怨开国皇帝杀功臣,其实好多都是该杀的。如果都像郭子仪那么低调,好多是可以善终的。可惜当局者迷,为名利所驱使,走了“飞蛾扑火”的道路。我们都是事后诸葛亮而已,也并不比他们聪明。
《三国演义中》称刘备为世之枭雄,素来胸怀大志,却一直以仁义待接物待人。就是他统一天下,也不会贸然除掉诸葛亮和关羽张飞。因为他不可能这么傻。
其一、关羽张飞是他桃园结义的患难兄弟,况与他年龄相仿,一生无比效忠于他,曾为他出生入死立下过汗马功劳。关羽千里走单骑护嫂寻哥,张飞在古城因误会几近与关羽性命相扑,这些故事世人皆知。后来关羽失荆州、走麦城被害,张飞被叛将范疆,、张达所杀,刘备不顾劝阻,亲领倾国之兵为关张报仇雪恨,为此还斩了自己的义子刘丰。这一切,这一切都说明了刘备与关张情谊极深。因此,既使他做了皇帝,他绝无可能除去关张,同时关张也不会反他。
其次,诸葛亮当时乃天下奇才。是他刘备三顾茅庐,以诚意感动了诸葛亮,才出山助他。正是诸葛亮出山后,他才“如鱼得水”。借荆州、取西川,建立蜀汉,全是诸葛亮主谋。
试想,他的事业、江山若不依靠诸
葛亮,将是什么局面?后来的白帝城托孤,说明他仍然把恢复汉室的希望寄托在诸亮身上。因此,既使他不死而坐了天下,也不可能除掉诸葛亮。
可以说,刘备没有诸葛亮和关羽、张飞,起不了事,既使起了事,也属流寇,很快就会被灭掉。
刘备虽广有心机,深藏不露,但厉害祸福,比谁都懂。不可能干逆天蠢事。
仅凭《三国演义》闲议,与正史无关。
《三国演义》烘托的是刘备的善、孔明的智、关羽的义、张飞的勇。只读演义,代入情感,肯定会否认,刘备得天下后会杀功臣的这个假设提问。
托开《演义》对人物的美饰,素颜来谈,假设刘备统一天下,关羽这个人物就很危险。因为刘备能得天下的前提是,关羽兵出宛洛成功,刘备由秦川夹击,灭掉曹魏,震服东吴降顺。
这样刘备的天下,有一半是荆州关羽建功的。关羽性又傲些,下属再多阿谀些,难免不生娇纵之意。而历来封建老大最烦的就是手下功高盖主。从人性的角度来讲,看到大部分人去谄媚副手,极少有不往心里去的老大。再者关羽功大,封赐大了,怕后代压不住,封赐小了,怕人非议,都易让主上费思量。心中有了计较,累积多了,难免不生杀心。
至于诸葛亮、张飞就没很多让刘备生忌的事。诸葛亮年轻,比刘备小20岁,扶植后代,还需诸葛亮用大力呢。张飞性直,没有自我称尊的心机,只要恩宠加联姻接续,终是臂膀。不是说关羽有上位之意,是指形势比人强,一旦芥蒂生成,很多事情的走向是很难判断的。
看《演义》,很多读者受小说倾向的影响,希望刘备一统江山。其实刘备在成都称帝时已经61岁了,这在古代是属于高龄了,后面要想在争战中去继续完成霸业,可行性已不大。刘备急于伐吴,不能不说有抢年龄时间的原因。
真历史的三足鼎立,曹丕、孙权都非庸才,刘备想要赢得天下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演义中的三国,刘备如果怎样怎样,就可能打下天下,给人以期冀,其实这还是文学艺术的感染能力所至。
人们读古书落泪,替古人担扰,惋惜刘备未能功成大业,其实更应敬羡的应该是刘备那种百折不挠,执著向前的精神。
很高兴能和你探讨这个问题:如果刘备真的打下了天下,会不会杀诸葛亮、杀关羽、诛张飞?
不会!没有一点这个可能。
为什么这样说?历朝历代开国君主在诛杀功臣时都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没有任何一个君王愿意在历史上留下"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恶名。一般只要不触及"骄、反、贪、大、怨、结"禁忌,都不会出太大事。
1,骄。
所谓"骄",就是骄傲意思。这种骄不是对同僚傲骄,而是目无君上,并因此威胁到了帝国利益和天子威信。单纯骄傲,眼有君王,那是自身性格问题,缺点谁都有,仅仅只是做人骄傲一点,还不足以被放大成江山稳固殉葬品。
汉高祖刘邦斩杀的7个异性王,哪个不是佣兵自重,狂妄之极,朋党勾结或意图谋反之辈?明太祖朱元璋所诛杀的蓝玉、李善长、常玉春、冯胜、傅有德、唐胜宗等一干淮西老臣,在下决心时,大多已蜕化成了威胁到帝国利益的骄兵悍将,或朋党之争毒瘤。越王勾践杀文种,康熙皇帝诛鳌拜也是这个原因。
2,"反"。
这个不用说,图谋不轨,意图篡位者,任何时候帝王都不会心慈手软,予以坚决斩杀。至于诛几族,那就看罪行和皇帝性格。
3,贪。
建国初期,就开始大肆贪污中饱私囊,严重损害国家利益者,也会被开国君王杀一儆百。这种情况,不但封建社会无法容忍,就是现代社会也不允许存在。我国建国初期的刘青山、张子善就是鲜明个案。
4,大。
势力过大,拥兵自重,藩镇势力日渐做大,已经很难制衡,且人品又让帝王无法安睡的封疆大吏,削藩或铲除就成为一种必然。
5,怨。
心怀不满,牢骚满腹,妄议朝政而被帝王得知。
6,结。
诸侯或地方势力相互勾结,朋党营私,抱团取暖,抵制政令,已形成一定的规模或触犯到了上层建筑的禁忌,这时候,很可能就是座俑者悲剧开始。
还有一种较为罕见的情况,突然之间的政治运动和政治清洗,最典型例子莫过于斯大林搞的"肃反",当然,作为汉代君主的刘备,也包括整个封建社会,都不可能做,因为斗争意识形态还没有达到这个高度。
刘备和这几人微妙关系和相处的方式
我们可以看看,以上必杀条件中,无论诸葛亮还是关羽张飞都不在其中。不但不是这种必杀之人,且有很多开国功臣所不具备优势和护身符,那就是不仅仅和刘备情同手足,还始终对其忠心耿耿。这种发自内心的忠诚和感情超出普通君臣之间信任,带给刘备的始终是一种安全感。这样的心里体验,是任何帝王都在追求、渴望臣子们能够拥有的优秀品质。
当然,诸葛亮的刚愎自用、关羽的清高自傲、张飞的狂躁,有时或许会让刘备有点不舒服。但这属于个人性格上小瑕疵,不影响刘备的整体信任感和安全感。团队磨合了几十年,互相都已非了解彼此性格,也能用最好方式相处。所以,真当诸葛亮或关羽张飞谁出现点非原则错误,刘备也不会杀其中的谁,充其量给个闲职挂一段时间,气消了,该咋样还咋样。
不是刘备有多大度和重感情,而是这几个人都是千古不二人杰,能堪大用,既靠谱又让放心,完全不应该杀,更没必要杀。以刘备的聪明,会不知道"想做轿,就必须要有人抬轿"这么个浅显的道理?
刘备性格,所决了这几个人永远安然无恙
"狡兔死,走狗烹",固然是一种普遍历史现象,但历代君王对其采用比例50%都达不到。秦皇一统天下,没有搞过什么太大政治清洗;东汉帝刘秀再次一统大汉时,怀柔以制天下;唐太宗李世民对凌烟阁功臣一封到底;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确保开国功臣安度晚年;元太祖成吉思汗统一大漠,黄金家族和所有势力友好相处。
刘备性格,尽管有狡黠自私的一面,但残暴嗜杀却不是他性格。而且,刘备并不像很多人认为的那样,假仁假义伪君子。刘备从小就很仁义,这种仁义生长在骨子里。咱们用事实举证,携民渡江时候,曹操虎豹骑日行300,就在后面,非常危险。但刘备没有扔下灾民,自顾逃生。关羽死后,糜芳投了东吴,糜芳哥哥糜竺负荆请罪,刘备怎么说:"谕与兄弟罪不相及"。日后该怎么样对糜竺,还是怎么样对糜竺。
这里面,还有一个深层次提示,关羽死后,张飞昼夜痛哭,饮酒打人,被范疆、张达酒后刺死割了首级。刘备也近疯狂,尽起全国70万雄兵,只为给关羽报仇,为桃园三结义一个交代。结果,兵败而死白帝城。刘备和张飞,事实上都是为兄弟情而死,用自己行动对"不求同年同日同月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义"字,做了最真诚注脚。这种感情下,说谁背叛谁,谁杀谁,都是对"忠义"两个字的亵渎。
我们在宏观看看,自公元184年刘备24岁起兵,到公元223年去世,这39年里,滥杀过多少人?所以,不用怀疑,也根本不需要假设他会不会去斩杀自己左膀右臂。自毁长城的事,没人会去干,刘备是拥有高超政治智慧和博弈头脑的人杰,厚黑学高手。
所以,不论从哪个角度去分析,刘备都不会去杀诸葛亮、关羽、和张飞。从他对这几人后代也能看得出。他们关系,不仅仅靠的是权力维系,更多的还有一份"这一拜,生死不改"情结。
论鉴@今日头条文化领域创作者
关注论鉴:为你分享更多的人生智慧.综合知识
按照文化历史惯例,如果刘备取得了天下,诛杀诸葛亮的可能性大于80%,诛杀关羽、张飞的可能性等于100%。
刘备若赢天下,势必会杀诸葛亮、关羽和张飞!
都是设想,我就谈谈看法:这主要是刘禅的性格决定,刘禅懦弱无主见,却是刘备的嫡长子,蜀汉皇位第一顺位继承人,要培养共同利益集团,但蜀汉二代并没有适合辅佐功臣,就必须像明太祖朱元璋,保证朱允炆继位而铲除功臣,否则政权难以稳固。
诸葛亮被称为千古贤相,但凡事亲力亲为,刘备在托孤之时,也只是将政令部分交与诸葛亮,军事交给李严等,诸葛亮还是揽权,这对刘备而言便是威胁,诸葛亮建议刘备杀掉未救援关羽的刘封,实际也注定诸葛亮会被刘备摒弃。
刘备夺天下,关羽势必会功臣,关羽性格不会夺权,但也会令刘备很无奈,无法联结朝臣将领造成矛盾,关羽忠于汉朝而刘备是夺权,关羽又掌握实际兵权未必放手,都会造成双方冲突不断,必要时候刘备只能除掉关羽。
最后说张飞,刘禅两位皇后是张飞之女,张飞是地道皇亲国戚,加之其军中威望,攀附之人必然不会少,若刘备逝世随时可架空蜀汉实权,危害性比诸葛亮和关羽还要强,也是刘备最不能容忍的存在,所谓“不求同日生只愿同日死”,体现在刘备身上,就代表不会使关羽、张飞威胁到刘禅统治。
刘备并非表面上那么简单,否则也不会创一番事业,少时就喜怒不形于色,心机相当深沉,一般人很难摸透,以曹操之才智都摸不透刘备的心思,刘备永安的临终托孤,居然说出了“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这样的话,这不仅让诸葛亮大出意外,也让世人难以理解。
自古是敌国灭谋臣亡,如果刘备的儿子英明睿智,诸葛亮等一干功臣也许能安享晚年,可是偏偏他的儿子不争气,非常平庸,百年之后根本不放心把江山放到他手里,为了安全起见,只有玩朱元璋那一套了,为继承人扫平一切不安定因素。
关羽张飞皆世之虎将,手握重兵,自然是最大的威胁,虽然三人感情很深,但也只限于他们三人之间,而到了刘禅这里,这种关系就显得很一般了,刘备若在,关张肯定不会反,若刘备亡故,而刘禅又无能,那就说一定了,刘备不会让这种危险因素存在,一定是先做掉关张二将。
至于诸葛亮,就要看他的境界与智慧了,如果趁早学范蠡辞官归瘾,或许能保全,否则难以善终,因为诸葛亮也是重权人物,有一定的声望,也有一定的势力,刘禅英明尚可,否则取而代之完全有可能。
从诸葛亮以后的表现来看,我想诸葛亮是舍不得离开权利中心的,这势必会让刘备心有顾及,其后果也可想而知。
不是沒有这种可能。首先,刘备就是一个伪君子。在民间流传着一句歇后语:刘备摔孩子,刁买人心。历史上刘的主要对手曹操曾经这样评价刘备,“沛郡小辈,妄称皇叔,全无信义,所谓外君子而内小人者也"。刘备起自微末,四处投靠。投刘表则图荆州,投刘璋则取西川。要知道刘备自称中山靖王之后,而刘表,刘璋一皆汉室宗亲,刘氏一族,刘备何尝念起兄弟之情,同宗之义?
其次,皇帝是什么?是将天下所有土地臣民皆作为自己的私产,即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皇权是一人绝对占有,不允许任何人有所觊觎,哪怕是自己的兄弟子侄也不行,何况关张诸葛外姓之人。如果刘备取得天下,关张诸葛肯定是首功之臣,肯定会得到丰厚的赏赐与爵位。但是,功高震主,必埋下隐患。如果关张诸葛功成隐退,尚可保全。如果贪恋富贵,不识机变,甚而干预朝政,则李善长,蓝玉之祸在前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