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补充: 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生活在上海的浦东区。
上海市区严格讲就是内环内,很成熟繁华,基本无死角,范围就是黄浦老静安,新静安不夜城,普陀武宁长寿,长宁中山公园江苏路,徐家汇,杨浦东外滩,虹口北外滩,浦东陆家嘴。
内中环属于这二十到十年快速发展区域,发展来说参差不齐,有些不错有些很可怕。发展好的区域有长宁古北(成熟),杨浦五角场(成熟),普陀真如(目前来说还是在发展,但趋势很好),新静安大宁(同上)。其他中环内区域还是很糟糕。
中外环区域属于城市拓展,人口分流的区域,谈不上好不好,对刚需人口或者来沪务工人员来说,是一个容身之地,离市区近交通也便利,在这居住跑市区上班也是安逸。
外环外区域属于城市再拓展,人口再分流区域,本身是承担上海农业工业区域,但由于城市发展人口压力,不得已再次拓展的区域,属于边缘区域了。不过这些区域有些景点早年也是划出来做别墅度假村的,不过整体不影响区域性质。
郊环外,没啥说了
出生长大在上海,因为学习,工作需要一直在上海搬来搬去,结婚以后又在上海来来回回换房,虽然现在离开了上海,但可以说说感受!
我出生在卢湾区,打浦桥我是有情感的,现在每次回国停留时间不长,但一定会去那里看看,瑞金医院,以前是广慈医院,是我出生的医院,因为从小体质差,他们的住院区都像是我家的后花园了,卢湾区人重感情,老弄堂里大家都像一家人,虽然现在已经动迁了,但原拆原位的老邻居们即使已住高楼大厦也天天串门,而我因为情感也在婚后第一套房买在了动迁回来房子旁边的小区,并在那里住了6年,算内环了,那里安静,生活方便,离淮海路陕西路近,所以生活设施很齐全,生活成本也不算高,菜场菜价也没有给我很贵的感觉,相比虹桥而言。
我的学生生涯是在老闵行,七宝,因为那是2000年前后的事,和现在区别很大,老闵行之前因为有些上海老的重工企业,所以大量的职工住这里,我父母也都是,我们在十号路,一号路都住过很长一段时间,从生活的角度来说,这里安静,生活也算一流,但由于近几年一些企业搬离了那里去了临港新城之后,那里人口结构已发生了变化,五号线通车后,开发区沿线造了大量的商品房,很多新上海人来这里买房,毕竟比失去便宜很多,这里属于外环,但可惜那里的同学现在联系的很少,只有初中,高中一直一起读的同学还有所联系,因为高中是七宝中学,虽然还是上学的年纪,但我也算在七宝度过了3年的时光,七宝老街那时候还没有开发,早上溜出学校去老街买个芝麻烧饼是我最喜欢干的事(我从来不是乖孩子)。那个时候七宝光秃秃的,全是田,虽然漕宝路还行,但与现在高档别墅成群,万科中心,七宝老街的人山人海比起来算是农村了。
大学是在徐汇,上师大附近算很不错了,安静,优雅,但那个时候的年龄就是爱热闹,我去龙华打工,除了上课时间,我就爱往龙华,静安跑,那个时候恒隆广场是我的梦,久光商品我觉得特体面,我大学拼命打工就是为了恒隆广场对外展示的一块8万块钱的手表,虽然当我真正自己挣到8万的时候,我还是选择了出国。
为了孩子进好学校,我们家从黄浦区(卢湾老区的地方)搬到了杨浦,在杨浦我们算第一次有了大房子,虽然是老小区,但顶楼复式房被我们砸了重金装修,总面积近150,生活算是真正走上了中产,那段时间我们俩在事业上蒸蒸日上,孩子成绩也异常优秀,但我们家都不喜国内教育的现状,因为对老师的暗示不理不睬,孩子还穿了小鞋,这是我们选择移民的重要原因。杨浦没有卢湾这么有人情味,我算一个和善的人,时不时为小区做做义工,出门碰见小区老人也爱打打招呼,但真没有多少热情,给上海户籍的同胞觉得上海人不近人情也许在这里比较能感受,但这里生活设施齐全,家里附近的绿化,公园很多,比市区多多了,外加五角场商圈的繁荣,日子也算和谐,作为教育大区,在教育上投入的成本还是颇高的。
虹桥,我们卖了杨浦房子(三口之家在上海还是建议买小一点的房子,我爱人和我都觉得大房子会让情感距离也变大),出国前住了差不多一年的漕河泾开发区,虹桥,那里真的比较难受,人口多,出行不便,东西极贵,但小区治安非常好,社区工作态度好,我唯一看到过上海小区保安晚上不睡觉的,每隔2小时巡逻一下去,职业素养真的非常高,但那里离虹桥商圈比较远,就算去爱琴海购物也要骑个七八分钟的自行车,菜场没有市区或郊区那样的传统菜市场,外出买早餐则更是不便,总之买东西糟心,虽然有外卖,但外送费也很贵。
我是二千年从深圳移居到上海的,公公婆婆住在虹口,我们就在四川北路买了一套房子,因为在深圳我们一直住南山那边,所以习惯了郊区的居住环境,然后我们就在虹桥(那时候的虹桥还没有今天这么繁荣)买了一小别墅,后来随着我老公事业的发展,我们又在南翔买了一个小别墅,看南翔的发展实在太好了,那时候还没有限购一说,我们又陆陆续续买了金地的几套小住宅,其实如果不上班,住郊区真的很不错,随着上海的发展,我们住的越来越远了,不知道未来怎么样,我个人觉得只要购物医疗配套好,住在哪里都一样。
谢谢邀请!我是老上海人,其实回答这个问题最简单,老上海人的(老克拉)都知道,大资本家、社会名流包括大领导住在哪里那就是最好的地方。那就是淮海西路、武康路、湖南路、康平路、永康路、思南路等一带。那里的建筑以前基本上都是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建的,至今还是上海的名牌。其他的就不说了,为什么以前的上海人很大一部分都比较崇洋迷外就是有比较才形成了认知。所以我们应该实事求是,脚踏实地,虚心学习才能从发展走向发达。我认为首先要全面提高国民的素质,教育决定未来!
来上海16年,大部分时间生活在长宁区仙霞街道。已经习惯这里了。
交通方面2和10号两条地铁干线以及方便的换乘让我去机场、高铁站以及上海大部分区域都很方便。公交车有包含71路在内的众多线路可以无需换乘到达徐汇(836,72)闵行(700,757),嘉定江桥(158),宝山大华(737),闸北(69,829,944),火车站(941),静安等众多行政区。还有310,316,320等夜宵线以及浦东机场的守航夜宵线。
购物有家乐福,商场有龙之梦,尚嘉中心等高中低档商场。
对我而言,住在哪里最重要的是吃东西和交通方便。
习惯了这里就不想去别的区了……
我来上海20年生活过三个区,也在三四个区工作过,几乎每个区现在都比较舒服方便。上海的软件硬件在全国都是顶级的,很人性化,所以我在哪个区都很习惯。
当然,如果是上班族最好选择靠近市区的位置,比如闵行,长宁,普陀。市中心最好就不要居住了,拥堵不说,性价比也不高。
如果不上班,孩子上学也不产生影响的话,我认为住在郊区但是非常舒服,车不多,地方宽敞,主要空气也好,比如青浦区,浦东区,南汇区等。
我是零五年来到上海的,一开始住在浦东新区,在浦东新区住了12年。于17年搬到闵行区颛桥镇,在这里住了三年后来又搬到奉贤去奉贤新城住了一年。又搬到了奉贤区西渡鸿宝一村住了两年。我认为浦东新区最好,那里街道更显得干净,找工作也更容易。那里的人和蔼可亲好相处。
出生在静安区富民路,居住过黄浦区汉口路外滩,读小学时又回到出生地,现在老了为了照带孙辈又住普陀区桃浦路真北支路,时刻想着快点再回到静安区富民路出生老居。那里有自小一起玩耍的发小,那里有我生活过的公寓小区和街边商店,
我已经七十多岁了,我的魂将永远留在那里。
各人习惯,一般从小生活的区最有感情。
我喜欢静安区。诞生在延安中路对面卢湾区的中德医院,隔壁就是大名鼎鼎的中共二大会址,我家弄堂现在还在,叫“念吾新邨”,电影五十一号兵站里“小老大”的原型,已经正广和汽水厂老板也在这条弄堂里。
静安区我成长的地方属于标准“法租界”,氛围和底蕴不多说了。就读的民立中学也是百年名校,裴多菲那首“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的诗歌,就是民立中学英雄校友殷夫翻译的……
静安区是上海最中心财力最雄厚的区,以前及至今,给老上海人细腻感觉里的,仍然是静安区(老静安)的人,多了沉稳和规矩,素质就是和其他地方不同,不急吼吼。这里崇尚典雅安静的小资生活,很“西方”,也很低调。
静安的基础教育可能一度全国第一,有趣的是这个第一绝对不是拼分数第一,而是拼快乐教育指数。中国的快乐教育几乎就诞生在静安的小学(一师附小),包括出口英国的数学一课一练等,很多理念也出自那里。
记得教育界一位专家说过:老静安出来的孩子,分数也许不行,但都很阳光!
这,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