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早期的战舰吨位都那么高,而现在一艘驱逐舰一万吨都被称为大驱了?
二战之前的战列舰、战列巡洋舰和重型巡洋舰,都是巨舰大炮时代的产物,其作战思想就是双方舰队在海上相互炮击,谁的主炮口径大破坏力当然就大,而装甲越厚当然防护能力也就越高,挨上几发对方的巨弹不至于沉没,所以那个年代的大型主力战舰的要害处比如说:炮塔、司令塔、水线位置的装甲厚度(主要防鱼雷打击)普遍在200~400毫米,虽然说这个厚度也不能保证战舰不受到严重伤害,但抗打击能力得到了提高。
“衣阿华级战列舰”的司令塔(指挥所)钢板非常的厚,这个位置钢板要是很薄,若是被敌舰巨炮命中一发就会将司令塔里面的人全部击毙,指挥机关被“连锅端”就会群龙无首,另外大型战舰作为舰队旗舰战时必然是敌舰炮火主要打击目标,所以防护水平必须要最高等级才行。
图片里这艘靶舰上的两个窟窿,左侧的是被“花岗岩”反舰导弹击中的,右侧是被两枚“日炙”反舰导弹击中的,该靶舰排水量在一万吨左右。
时间进入到1960年代初,随着第一代反舰导弹的技术成熟,战舰的战斗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不再需要安装大口径舰炮了,因为舰炮威力再大也打不过导弹,并且在射程和精度方面更是望尘莫及,所以1960年代开始建造的战舰很少有超过2万吨标准的(基洛夫巡洋舰例外),排水量达到1万吨标准就已经是大型战舰了,并且战斗力更是远超过去的战列舰或者战列巡洋舰。
随着技术进步军舰上的电子设备,比如:各种用途的雷达、电子战设备、通讯设备…也大量增加,这些电子设备都是耗电大户,而武器装备的自动化程度提高之后,用电量也是显著提高,这对于军舰的主机和辅机在发电量上构成了很大的压力,用电量几十倍的增长,还要保证军舰的航速和航程,主机和辅机的输出功率就要合理安排,这就要求军舰在建造时所用的钢板和型材在不影响性能的前提下,要尽量薄一些,这样就可以减轻军舰的自重,使主机和辅机的输出功率用在发电和航速和航程上,而不是被自身的死重量消耗了。
总之,现代化的万吨级驱逐舰在作战能力上要远超过去的战列舰,舰上的反舰导弹和防空导弹对海洋和空域控制面积高达几千平方公里,体积小、重量轻,作战能力强悍的装备,也是人类所追求的目标,从五、六万吨的战列舰下降到现在的一万吨驱逐舰就是趋势,未来随着科技的进一步提高,很可能万吨的驱逐舰也会成为昨日黄花。
大驱没毛病,那本来就是大型驱逐舰。
既然提到了早期战舰,那么应当知道,过去的驱逐舰并不大,它们只是一种小吨位的多功能伙伴舰只。
当年的驱逐舰主要负责护航、雷击、掩护、反潜等功能,甚至还有些“防空驱逐舰”,有的驱逐舰身兼多能,有的则专负责一种任务。比如美国40年代发展的埃瓦茨级护航驱逐舰就是种特定的驱逐舰型,它在英国皇家海军中被定义为“护卫舰”。
比如二战时的那些日本祥瑞,“雪风”、“野分”之流,统统都是驱逐舰,它们的吨位小得可怜,雪风的满载排水量不过2500吨,野分这种阳炎级也是一样,更小的初春级才1400到1700多吨。
美国的强点,基林级满载3400多吨,弗莱彻级3000多吨。但也有小号的驱逐舰,比如被称为“一千吨级”的桑普森级,它只有1073吨的排水量。
美国通过《驱逐舰换基地》协议,援助英国以对付德国潜艇的考威尔级驱逐舰也才1200吨排水量。一同送去的威克斯级和克莱姆森级比考威尔级更小,皆4为1154吨排水量。
二战中功劳赫赫的格里德利级驱逐舰是太平洋上对付日军的好手,它也不过2286吨。此外上面提到过的埃瓦茨级护航驱逐舰身板也不大,仅1360吨。
真正让驱逐舰发生变化的是舰载导弹的普及。
随着战后导弹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逐渐放弃了战列舰、巡洋舰等大型战舰,转而将功能多样的驱逐舰提了起来。
简单来说,海洋上的发展有点类似陆地上的坦克,刚开始人们追求的是专车专用,各司其职,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开始追求更高精尖的装备搭配,讲究一舰多用,一舰通用,将现代导弹驱逐舰发展成为了主战军舰。
毕竟大海战时代已经过去,战场越趋于信息化技术化,就越需要现代驱逐舰这样的泛用型军舰,既保证了战力,也确保了经济适用性。
随之而来的就是驱逐舰概念的模糊化,“大驱”尽管发展自普通导弹驱逐舰,也具备驱逐舰的多功能作用,但它实际上取代了巡洋舰的地位。
或者说,这是近十几年来海军的一股发展潮流,人们趋向于用吨位更大的,作战功能更强的大型驱逐舰来充当战斗支柱。
实际上巡洋舰吨位也没大到天上去,二战的巡洋舰的标排多在1.4、1.5万吨级左右,满排不超过2万吨,1万吨尺度的也比比皆是,这是因为《华盛顿海军条约》、《伦敦海军条约》对各国海军总吨位进行了限制,重巡只能修1万吨的。
比如日本的最上号重巡1.129万吨;美国的新奥尔良级重巡1.1万吨;英国约克级1万吨;意大利塔兰托级重巡1.055万吨;法国絮弗仑级重巡舰1万吨,这些都是“条约型战舰”,本就大不到哪儿去。
撕毁条约得看德国,德国的希佩尔海军上将号重巡标排约1.4万吨,满排1.82万吨,还留了大改的余裕。
二战轻巡的数值更难看,如日本长良级轻巡5170吨,球磨级轻巡5100吨;美国奥马哈级8000吨,克利夫兰级1.2万吨,奥克兰级6000吨;英国林仙级轻巡5300吨。
所以,在撇除那些战巡、战列的情况下,也别把二战巡洋舰们说得太厉害,同级战舰二战与现在差不太多,美军现在的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的满载排水量也有9500吨左右呢。
如果换成俄罗斯的彼得大帝号核动力巡洋舰那可就没法玩儿了,它的标排达到1.9万吨,满排2.43万吨。此外美国也曾经有一艘“长滩号”核动力巡洋舰,它标排1.42,满排1.75万吨,同样够大的。
还有基辅级航母,这东西其实也就卖给印度改装的维克拉玛蒂亚号算航母,其实它是载机巡洋舰,其排水量达到了标排3.6万吨,满载4.35万吨,这够上41700吨的俾斯麦号战列舰了。
其实俾斯麦也是个很好的例子,俾斯麦的舰体结构其实仅占11691吨的重量,但其装甲带却占去了17450吨的重量,比舰体还重。还有战列舰巨大的火炮系统,它们占去了6000吨的重量。
过去的军舰为了炮战,拥有相当厚实的装甲带,现代军舰则基本放弃了装甲防护带,相对过去的军舰呈“无甲”状态。
所以,还真不要说现代军舰怎么比过去的吨位轻那么多,现代人只是淘汰了一部分不适合的巨舰大炮,以及采用了更新的方法打仗而已。甚至可以说驱逐舰等军舰比过去的同类要大,巡洋舰里几个特例也足够让过去的轻巡和条约型巡洋舰叹息的。
就驱逐舰而言,一万吨已经快突破天际了!要知道二战时的驱逐舰才一千多吨,小的甚至不到1000吨。那个时候驱逐舰干的是现在护卫舰的活!超过5000吨的都可以叫巡洋舰了!重型巡洋舰也不过15000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导致海军的战术与二战时期完全不同。传统巡洋舰和战列舰退出海军作战序列,舰队防空任务从巡洋舰转移到装备区域防空导弹的驱逐舰上,而从前驱逐舰担负的反潜任务则转移到护卫舰身上。(美军出于对己方反潜能力的自信和盟军(日本)的战力互补就不再发展护卫舰了)。由于作战任务不断增多,携带的武器系统也不断增多,因此,驱逐舰的吨位不断增大!
虽然叫驱逐舰,但是叫巡洋舰好像也没什么问题。但是,二战中驱逐舰和巡洋舰的主要区别在于舰炮口径。155mm以下的叫驱逐舰,155-203的叫轻巡,203-300叫重巡。所以,以这个标准,现代海军战舰哪怕吨位达到重巡的标准,但是其主炮口径却依然是驱逐舰!
主要原因还是技术的进步所造成的,早期的几万吨的大舰有一个专属头衔叫战列舰,当年有一个说法就是真理在大舰的射程之内,也就是说那个年代丛林法则横行,人们更崇尚武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厚重的装甲,大口径的火炮就成了各个国家争强的目标,370毫米口径,460毫米口径的巨炮以及几十公分厚度的装甲成为了大国的标志。二战结束以来随着导弹技术的快速发展。这些巨炮也就没有了实际意义。厚重的装甲让军舰的速度更是成为了负担,这样的情况下隐身和垂直发射的导弹技术成为了标志。这样几万吨的大舰也就没有了实际意义,前苏联的导弹巡洋舰高大的排水量更是让海军强国笑话,世界上的海军强国也就再没有发展超过万吨的大舰了。
一二战时代的海军主力是战列舰和巡洋舰以及部分战巡,战列舰和战巡最低也有将近两万吨排水量,巡洋舰几千吨,现在的主力驱逐舰基本也得五千吨排水量起步,和以前的巡洋舰差不多,但巡洋舰在那时也不过是强国海军的二等兵,放现在来说相当于解放军不带神盾的早期型号的052或是晚期的051驱逐舰甚至还要高一些,毕竟当年的弱鸡国家搞来的二手巡洋舰还能跟列强的新巡洋对搞一波,现在他们连054用着都费劲。
武器装备的发展简单说可以归纳为两种倾向的较量,一方面是科技进步让武器的战斗力更强成本更低,另一方面则是对抗升级迫使人们不断升级自己的装备导致成本的飙升。放在海军上则是科技让战舰在更能不变的情况下排水量变小,而人们就想着如何在船上安装更多武备导致排水量增高。
举个例子,现代化战列舰的鼻祖无畏级满排不过两万吨上下,而在技术没什么革命性进步的情况下,末代战列舰衣阿华满排已经五万五千吨了,大和七万多,同期的末代重巡得梅因的满排也有两万了。而放在现在,大和级甚至未必打得过装备反舰导弹的054a护卫舰,美系战列当年引以为傲的防空更是被完爆,那么作为甩开054三条街的中国055和美帝伯克级用一万多吨的体重担当各自国家的主力舰号称大驱也没啥问题,毕竟驱逐舰刚诞生的时候也就千吨级,大驱的战斗力也碾压前代战列舰。
还有另一个问题则是现在一艘一万吨左右大驱的建造难度堪比当年航母战列这种高端货,单单是相控阵雷达和各色导弹也不是一般国家搞得定的,自己把大驱身上装备配齐的国家哪怕勉强凑活出来能用的也没几个基本五常加个德日也就到头了,至于印度之流,船壳谁不会造,军标搞不定还可以民标呢,壳早好了还不是慢慢从别的国家买装备攒起来安上。都这么高端了,叫个大驱也没毛病,至于为啥不叫巡洋舰,没钱啊,世界第一美帝海军都被国会教导海军常识了有没有。
美帝国会“海军马鹿跟我念: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
海军“****”
现在的大驱放过去也叫大驱,那时驱逐舰才1~3千吨,军舰分类方式误导了太多人。
从名称看,驱逐舰来源于一战前鱼雷艇驱逐舰,是用高速小型火炮舰艇驱赶敌方鱼雷艇,以保护主力舰——战列舰。后来演化为反潜为主,同时兼职防空,并对付敌方驱逐舰。护卫舰是给商船护航,巡洋舰属于舰队前哨、打击敌驱逐舰、兼职防空。
现在习惯按吨位分,5千吨以下为护卫舰,5~1万吨驱逐舰,1万吨以上巡洋舰。可是这种划分只是习惯,并无硬约束,现在欧洲许多护卫舰都是6~7吨排量,比驱逐舰都大,只是火力弱些。万吨大驱,还是其作战定位决定的,即和驱逐舰作用一致,就是驱逐舰。现在也有提按功能划分的,现在护卫舰多执行巡逻、护航、哨戒任务,称巡护舰为宜,驱逐舰多执行航母护卫、反潜、防空、反舰等任务,称驱护舰为宜。
二战前,主力舰是战列舰,上限大约3~5万吨,对应现在的主力舰——航母,5~8万吨,吨位差远了。不是过去战舰吨位高,而是现在很多国家装备不起主力舰了。
我的矛很厉害,我的盾也很厉害。于是一边增加巨炮的口径和数量,一边增加装甲抵御敌方巨炮。就这样一艘战列舰吨位就几万吨了。
现在已经是导弹的时代了,虽然驱逐舰也相应加强了装甲,但正真的防御手段是拦截和干扰。如电子干扰,如诱饵弹,防空导弹到近距离密集阵。这些就导致不需要重炮和厚装甲。
早期大炮巨舰,一个炮塔就上千吨。为了克服后坐力,军舰越大越好。再加上防护装甲,一万吨的都是一战前的。
早期的大吨位战舰指(战列舰、战列巡洋舰、巡洋舰) 吨位在五千吨以上, 中型舰指(轻型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吨位在五千吨 ——五百吨左右,轻型战舰指(鱼雷艇,炮艇等)现在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已经不在建造和服役 而巡洋舰、驱逐舰和护卫舰的功能逐步的合并一体,万吨大驱在一些国家里也叫巡洋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