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生活百科知识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综合百科生活常识数码科技传统文化互联网健康时尚影视娱乐教育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互联网

祛湿的穴位有哪些?

提问时间:2023-07-05 12:01关键词:祛湿

祛湿的穴位有哪些?

点赞1、龙岩市 网友:心太乱

湿气侵犯人体,会有各种表现,比如引起全身酸楚、浑身无力、食欲不振、大便粘腻不爽等等,湿气侵犯周身筋骨关节,容易引起风湿关节痛。然而我们人体里有很多祛湿的穴位,按揉这些穴位有助于祛除体内或体表的湿气。根据湿气所处部分及性质的不同,我们将穴位分为健脾利湿、清热利湿、祛风除湿、温化寒湿和利水消肿五类,来发挥祛湿的作用。

一、健脾利湿的穴位

脾虚湿气重的人容易表现为面色黄或黯淡、神疲乏力、倦怠懒言、食少、痞满、腹胀、腹泻、舌淡或有齿痕,苔白腻,脉滑。平时可以多按揉以下穴位:

1、足三里穴,该穴位在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嵴1横指,当胫骨前肌上。能够滋补强壮、健脾除湿,是强壮保健要穴,常用于治疗各种虚劳病证,可以用艾条灸15-30分钟。

2、三阴交穴,该穴位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能够健脾利湿,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肠鸣腹泻、小便不利、月经不调、湿疹等疾病。

3、地机穴,该穴位在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上,阴陵泉下3寸。能够健脾化湿,常用于治疗各种脾虚水湿不化而出现的腹胀、腹泻、水肿、小便不利等疾病。

4、中脘穴,该穴位在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能够健脾和胃,渗湿利水,常用于治疗胃痛、呕吐、腹胀、泄泻、黄疸等疾病。

5、阴陵泉穴,该穴位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也能健脾利湿、清利湿热,常用于治疗脾虚不运化水湿病证。

6、丰隆穴,该穴位在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8寸,条口外,距胫骨前缘二横指。能够健脾化痰,常用于治疗脾虚痰湿内盛出现的咳嗽、痰多、眩晕、头痛、水肿等疾病。

二、清热利湿的穴位

湿热重的人容易出现面色油光、口黏腻、胸闷、腹胀满、大便粘腻不爽或便秘、小便黄、舌苔黄腻、脉滑数。平时可以多按揉以下穴位:

1、天枢穴,该穴位在腹中部,距脐中2寸。能够疏调肠腑、清利湿热、消食导滞,常用于治疗腹痛、腹胀、便秘、腹泻、痢疾及月经病。

2、阴陵泉穴,该穴位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也能健脾利湿,清利湿热,常用于治疗脾虚不运化水湿病证。

3、阳陵泉穴,该穴位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能够清热利湿,疏肝利胆,常用于治疗呕吐、黄疸、便秘、下肢痿痹、肝炎、胆囊炎及胆道蛔虫症等疾病。

4、曲池穴,该穴位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能够清热、泻火、利湿,常用于治疗咽喉肿痛、上肢不遂、腹痛、吐泻、痢疾、湿疹及荨麻疹等疾病。

5、上巨虚穴,该穴位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6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能清热利湿通便,常用于治疗腹痛胀满、肠鸣泄泻、痢疾、便秘、肠痈及膝胫酸痛等疾病。

6、下巨虚穴,该穴位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9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也能清热利湿通便,功效和常治疾病和上巨虚差不多。

三、祛风除湿的穴位

身体被风湿侵犯,轻则全身酸楚,疲倦乏力,重则关节疼痛、游走性疼,随天气变化尤为明显,甚至关节肿胀、变形等。平时可以多按揉以下穴位:

1、风市穴,该穴位在大腿外侧部的中线上,当腘横纹上7寸。或直立垂手时,中指尖处。能够祛风湿,常用于治疗半身不遂、下肢痿痹、股外侧皮神经痛、腰病等疾病。

2、肩髎穴,该穴位在肩部,肩髃后方,当臂外展时,于肩峰后下方呈现凹陷处。能够祛风湿、止痹痛,常用于治疗肩臂痛,上肢麻痹或瘫痪,及肩关节周围炎等。

3、膝眼穴,有两个,在髌韧带两侧凹陷处;内侧的称内膝眼,外侧的称外膝眼。能够祛风除湿,常用于治疗膝关节痛,鹤膝风,腿痛,脚气等。

4、犊鼻穴,屈膝,在膝部,髌骨与髌韧带外侧凹陷中。能够祛风除湿,通经活络,常用于治疗膝痛,下肢麻痹,屈伸不利,脚气。

四、温化寒湿的穴位

体内有寒湿的人容易表现为面色发白或发黑、畏寒肢体、手脚冰凉、腹痛泄泻、或浮肿,平时容易感冒流鼻涕,舌淡苔白或水滑,脉细或脉沉。平时可以多按揉以下穴位:

1、关元穴,该穴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能够温阳化湿,滋补强壮,常用于治疗肾虚气喘,遗精、遗尿、月经不调,痛经、腹痛、泄泻等疾病。

2、神阙穴,该穴位在人体的腹中部,脐中央。能够强壮保健、温阳化湿,常用于治疗四肢厥冷、水肿鼓胀、脱肛、泄利、便秘、小便不禁等病。

3、中脘穴,该穴位在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能够健脾和胃,渗湿利水,常用于治疗胃痛、呕吐、腹胀、泄泻、黄疸等疾病。

4、肾俞穴,该穴位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能温阳补肾,利水化湿,常用于治疗遗精、遗尿、泄泻、痛经、水肿、腰痛等。

5、石门穴,该穴位在腹正中线,脐下2寸。能够温阳利水,治疗水肿、小便不利、泄泻、肠鸣等病。

五、利水消肿的穴位

体内水湿泛滥的容易表现出全身或局部水肿、尤其是腰以下明显、小便少、脘腹胀满、大便溏泻、舌淡苔白滑、脉沉。平时可以多按揉以下穴位:

1、复溜穴,该穴位在小腿内侧,太溪直上2寸,跟腱的前方。能够补肾益阴、温阳利水,常用于治疗腹胀腹泻、水肿、小便不利等病。

2、水道穴,该穴位在下腹部,当脐中下3寸,距前正中线2寸。能温阳利水,常用于治疗小腹胀痛、小便不利、遗尿、便秘、月经不调、疝气等

3、水分穴,该穴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1寸。能够温阳健脾利水,常用于治疗腹痛、肠鸣泄泻、水肿、蛊胀及肾炎等病。

4、三焦俞穴,该穴位在腰部,当第1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能够温肾阳、利水湿,常用于治疗腹胀肠鸣、呕吐、水肿、鼓胀、遗尿、癃闭等病。

5、膀胱俞穴,该穴位在骶部,当骶正中嵴旁1.5寸,平第2骶后孔。能够通利水道,常用于治疗小便不利、遗尿、泄泻、便秘、腰脊强痛等疾病。

点赞2、中山市 网友:火锅加冰

大家好,我是重庆中肾健康,今天由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身体湿气主要分为寒湿与湿热,这两种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不一样的;

首先来看寒湿,寒湿的人一般体型都比较偏肥胖,多数为老年人,寒湿主要停留在经络,关节部位出现四肢关节疼痛,颈肩酸痛,肩周炎,腰背痛等症状;湿热大部分跟脾胃关系较为密切,因为脾主湿,一般脾虚的表现有食欲不振,消化功能较弱,大便较稀等等这都是脾湿的表现。


所以,有了以上这些症状,说明你的体内是存在湿气的;有湿气需要排出来,可以有很多种方法,下面为大家带来中医祛湿的方法,建议收藏哦!


常刮身体六大穴位,具有很好的祛湿效果;


血海穴

位于大腿的内侧,把手掌放在膝盖上,大拇指的指尖终止的地方就是血海。

作用:可以帮助女性治疗月经不调,闭经;缓解湿疹、皮肤瘙痒、贫血等状况。


丰隆穴

丰隆穴是位于下肢的穴位,在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条口穴外1寸,距离胫骨前缘大概有2横指距离,该位置就是丰隆穴。

作用:可以化痰湿、清神志,尤其适合初秋里湿邪较盛的人群,可辅助缓解痰湿诱发的胸腹痛、呕吐、便秘、眩晕、烦心、面浮肿、四肢肿等状况。



阴陵泉穴

位于小腿的内侧,膝下胫骨内侧髁下缘的凹陷处,与足少阳经的阳陵泉穴相对应。

作用:具有健脾利湿,理气清热的作用,是除湿的重要穴位之一;


中脘穴

位于上腹部,在肚脐上4寸的腹中线上。

作用:能缓解伏天暑湿造成的腹胀、反胃、消化不良、泄泻、便秘等都有很好的作用。


地机穴

位于人体的小腿内侧,在阴陵泉穴直下3寸,即内踝尖与阴陵泉穴的连线上,胫骨内侧面后缘处。

作用:地机穴是通利水道的重要穴位,能治疗脾经疾病、水谷运化不利的情况。



天枢穴

位于腹中部,脐部旁开两寸的位置,左右各一个。

作用:这个穴位可加速促使湿邪、毒邪从粪便排出;经常按揉天枢穴可促进肠道蠕动,改善肠道功能,增强肠道平滑肌的血流量,对于成人的腹胀腹痛及小儿的腹泻或便秘,都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今天就分享到这里了,有不懂的也可以私信我,祝大家每天都能够有一个好心情,健康快乐的度过每一天!


点赞3、吉安市 网友:魔血狱生

中医认为:“人体的万病皆始于湿,所以除湿是保持五脏六腑高效运行、远离疾病的根本。”祛湿在中医里通常就是以中药调理为主,当然还有一些不用吃药的方法,比如题主所说的一些中医穴位,可以通过对特殊穴位进行按摩、针灸、艾灸、刮痧、拔罐等方式来祛湿,其中艾灸、刮痧、拔罐三种方式是民间比较普遍的养生除湿方式,操作本身不难,关键位置的把控上,这些位置在中医上被认为是祛湿穴位,具体有哪些呢?接下来就跟你分享几个。

体内湿气重会有什么表现呢?

在介绍祛湿的穴位之前,我们需要先搞清楚我们有没有必要祛湿。因为只有湿气重的人才需要祛湿,所以你得看看你有没有适应症。

一般来说湿气重的人会有:

  • 口臭、没有食欲,不想吃东西;
  • 大便溏稀、粘马桶,感觉拉不干净。也会有便秘的情况;
  • 颜面爱出油,面部容易长痘;
  • 肥胖、水肿,很多湿气重的人会有个圆挺挺的大肚子;
  • 肢体沉重、酸胀疼痛、感觉全身像被束缚一样,使不上劲。

其实以上几点下夏天是最为明显的,长夏正当夏秋之交,湿气最盛,故多湿病,外湿伤人,除了与季节有关之外,还与我们的工作、生活环境有关。很多湿气重的表现用现代医学来解释,其实与我们的缺乏锻炼,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工作,机体的肌肉劳损有关,还与现在夏天吹风扇、空调等有关系。

祛湿的穴位介绍

身体五大祛湿穴位从头到脚依次为:百会穴、大椎穴、神阙穴、阳陵泉穴、涌泉穴。

1.百会穴

位置:头顶正中线与两耳连线的交点处,大致在头顶的正中央。我们可以用两手分别摸到耳朵。然后顺着头往上延伸,在两手交汇的位置就是百会穴。

图片来源:3Dbody解剖

百会穴比较适合把手指头攥起来,如图这样,然后用指尖像小鸡啄米一样的轻轻敲打,操作的时候建议你把指甲修剪掉。如果觉得敲击的方式难以接受,可以换成按揉的方式。也可以用刮痧板以百会穴为中心,朝各个方向轻轻刮拭,然后用刮痧板轻点百会穴。当然在安全保证的情况下可以采用艾灸的方式来刺激百会穴。

请忽略快要秃顶的头发

比较适合因受湿气入侵导致的头晕胀痛、头如同带厚重帽子般感觉的人。

2.大椎穴

位置:低头的时候我们用手摸颈部与背部交接处突出的骨头,这其实是我们第七颈椎的棘突,在这个突起的下缘就是我们的大椎穴。

图片来源:3Dbody解剖

大椎穴是最为经典的祛湿穴位了,可以对它进行按摩刮擦,也可以进行刮痧、还可以进行艾灸、火罐、针灸、针刺等操作。自己可以做的最方便就是按摩刮擦法:将我们的手指握拳,然后用弯曲的掌指关节在这个位置反复的按摩刮擦到微微发热,也可以用刮痧板或者艾灸、火罐等处理这个位置,后面几个你可能需要别人的帮助。

适合因为湿气入侵导致我们出现肩颈颈椎酸痛不适,刺激该穴位会有不错的效果,白领一族大多都深受此折磨,不妨试试。

3.神阙穴

位置:脐中部,即我们的肚脐眼的位置。

图片来源:3Dbody解剖

比较适合艾灸、隔姜灸的方式来处理这个穴位,当然你可以顺时针揉动腹部,在晚上睡觉的时候,或者餐后、排便前进行。

这个穴位受湿气入侵,很容易导致脾胃不适,腹胀、大便粘黏、女性还会有痛经、小腹冷痛、白带增多等问题常见。

4.阴陵泉穴

位置:阴陵泉为祛湿要穴,位于小腿内侧,在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采用正坐或仰卧姿势,由膝盖方向摸索,在膝盖内侧大骨的部分。

图片来源:3Dbody解剖

可以进行按摩,找到该穴位后对该点进行按摩,也可以用艾灸该穴位,当然还有刮痧也是不错的选择,可以用刮痧板点按,亦可用刮痧板挂拭阴陵泉所在的足太阴脾经,从血海到阴陵泉到三阴交,没有刮痧板可以用拇指按压从上往下推。

该穴位受湿气入侵,则会出现膝盖疼痛、两脚笨重、水肿。

5.涌泉穴

位置:足底,足前凹陷处第二、三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于足底掌心前面正中之凹陷处来找到穴位。你也可以把足往下卷,在足心前三分之一的凹陷处。

图片来源:3Dbody解剖

这个位置可以自己把手食指弯曲,用指关节进行按摩,这样的手法会让你刺激强度更大,也不容易按摩疲劳。对于涌泉穴最合适的还是泡脚啦,可以用温水泡脚,然后一边泡脚一边按摩涌泉穴,也可以用一些祛湿的药方泡脚。

祛湿除了这些穴位刺激,还有其他方式值得尝试

1.泡脚

前面我们也提到过,泡脚对祛湿也是有帮助的,可以直接用温热水泡脚,也可以用一些泡脚方,比如:

茯苓30克、陈皮6克、法半夏6克、竹茹6克、枳实6克、炙甘草6克下锅加水大火烧开,小火慢熬30分钟滤渣取汁风两份,每晚对温水泡脚。有健脾、祛湿的功效。

当然还有很多其他对症的泡脚方,您可以根据您的情况找相关专业的医生为你搭配。

2.祛湿茶饮

反正都要喝水,何不泡一下祛湿的茶饮呢?

  • 泡茯苓茶 直接用茯苓少许泡水喝
  • 藿香茶 玉米须、陈皮、藿香各5~10克,用开水冲泡,对夏季湿气引起的腹胀、腹泻、胃肠不适有一定的帮助。
  • 黄柏、苍术泡水喝,有清热燥湿的功效,对湿热导致的筋骨疼痛,膝关节疼痛有一定的帮助。


养生茶饮不宜自己搭配和长期饮用,最好能够有专业的医生根据你的实际情况搭配才会对您身体调理最有益。

3.锻炼

前面我们也提到过湿气重的表现以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多属于缺乏锻炼和一些姿势性的肌肉疲劳,所以通过适当的锻炼是可以帮助改善的,锻炼可以让我们身体循环更加顺畅,对祛湿是有一定帮助的,合理的锻炼能够强化我们的身体,以及对脾胃消化也有促进作用。能够让我们改善四肢的沉重、颈肩酸痛、胃肠消化问题,也能对我们大便成形有帮助。

可以根据自己情况选择散步、快走、跑步、骑行、太极、瑜伽等等。

感谢您的阅读,以上就是我对祛湿的穴位介绍,以及一些祛湿方法的方向,希望我的回答能对您有一些帮助,如果觉得还不错的话请给我点个赞再分享出,要是还能给我个关注的话,我认为一定是对我最大的支持了,谢谢!

点赞4、宜兴市 网友:空虚度

“祛湿的穴位在人体中比较多,在众多的穴位中可以精简出一组效果比较好,也比较常用的一组穴位,如中脘、内庭、足三里、阴陵泉、天枢、曲池,这组穴位是脾经、胃经和任脉上的穴位。为什么要选择它们,因为脾胃是人体中运化水湿很重要的脏腑,水湿的代谢排出主要依靠脾胃的功能实现。

点赞5、巴中市 网友:等你爱我

大家学会了吗?

点赞6、无锡市 网友:不抽烟い

1、丰隆穴

位置:足阳明胃经络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距胫骨前缘二横指。

功效:通调脾胃气机、祛湿化痰。


2、足三里

位置:足阳明胃经合穴,乃保健要穴,位于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

功效:足三里除具有调理脾胃、疏风化湿功能,还能补中益气、扶正祛邪,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


3、中脘穴

位置: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上4寸。

功效:有和胃健脾、降逆利水之功效,适用于湿滞、胃脘饱胀、嗳气者。


4、曲池穴

位置:手阳明大肠经合穴,完全屈肘时,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处。

功效:可泄大肠湿热,用于肛门灼热、大便黄烂、排不尽者,亦可治疗湿疹等皮肤病症。


点赞7、黄冈市 网友:海内比邻

大家好,最近天气慢慢变热,很多人喜欢贪凉,湿气重。10人9湿,寒湿缠身,百病生;春夏进入你身体里的重湿之气,你不逼它,它自己是不会跑出来的!带入秋冬必成大患!

祛湿的常见穴位有丰隆穴、足三里穴、阴陵泉穴、中脘穴。丰隆穴是化痰湿的重要穴位;中脘穴、阴陵泉穴是健脾化湿的重要穴位;足三里穴是健脾益气的重要穴位;脾胃是运化水湿的重要脏器,脾胃强健了,水湿才能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所以选穴不单单需要选择化水湿的穴位,还需要选择健脾胃的穴位。平时保证充足休息,少吃油腻、煎炸、甜食。


可以通过泡热水澡的方法,排解体内的湿气。身体湿气过重可能是经常待在潮湿环境当中引起的,也可能是过度吃寒凉食物所引发的,湿气重可能会导致脾虚,而且还可能会出现关节疼痛和身体肥胖。在治疗期间可以适当地进行体育锻炼,也能帮助病情恢复。

点赞8、邵阳市 网友:茶楼淑女

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湿邪是中医讲“六淫”邪之一,有外伤湿邪和内伤湿邪之分,无论是外湿还是内湿,身体主要表现为周身困重、乏力、头重如裹、不思饮食、口粘无味、大便溏泻、舌体胖大、甚至齿痕舌、舌苔厚腻等。

当我们看医生的时候,经常会听到您有点脾虚脾湿、您湿气太重了、您下焦有湿等等。大夫主要根据症状和体征、望闻问切得出体内有湿的结论,好像湿气重成了当下人群普遍现象,很多大夫一号脉就说有湿、湿气太重等,其实真的是这样吗?这就取决于一些大夫的水平和初衷了,因为有些阳虚、气虚、脾虚、受寒等,也有类似的症状,那么就需要仔细辨别,然后再下结论,当然有一部分人确实是有中伤湿邪的病因。

脾的一个主要功能就是主运化,其中运化水液就是他的基本功能之一,所以说健脾就有利水祛湿的功效,而足太阴脾经上的俞穴就能起到这方面的作用,比如公孙、太白、商丘、三阴交、漏谷、地机、阴陵泉、血海等等,经常按揉对健脾祛湿还是有一定的用处,但是需要的是坚持。按揉方法一般可以点按或者按揉,双侧,每次五到十分钟,一周至少五次。

不足之处欢迎补充留言!

点赞9、赣州市 网友:冰糖葫芦

湿气重的人不只要常按这几个穴位,还要用老中医的方法来祛湿气,好用

湿气在中医的眼里是比较难治疗的病,很多中医都对这种病束手无策,认为湿气根本祛除不了。其实,湿气并没有那么难祛除,不但要按摩穴位,还要用老中医的方法来调理。

那哪几个穴位常按摩可以缓解湿气呢?


1、中脘穴

中脘穴,在我们腹部向上的中线上,肚脐上边的四英寸的位置。可以每天早晚用手掌或指腹来顺时针按揉这个穴位3分钟左右,经常按揉的话对脾胃好,能健脾和开胃,还有排湿气的效果。像湿气重,胃部胀痛和经常打嗝的人按揉这个穴位再适合不过了,可以看图来找准位置。



2、内庭穴

内庭穴其实很好找,它就在我们脚背上,具体位置在第二根和第三根脚趾向上的位置。可以躺下来来按摩这个穴位,每次按摩2分钟左右,每天坚持按。中医说这个穴位就是胃病患者的福音,常按摩它能缓解胃部上火的症状,还能缓解口臭、便秘和胃酸,要是经常啊按摩的话,还能起到祛湿热的作用。每天有空时多按摩按摩,能很好地缓解脾胃不适。

3、天枢穴

天枢穴,在中医里讲,它连通着我们身体的胃部经络,常常按摩的话,能帮助疏通肠道和缓解便秘症状,减肥的人可以经常按摩,肠道压力小了,身体的脂肪不会在堆积在一块。它的位置在肚脐的两侧,即三个手指的宽度,可以看图片的示意。要是你有时间,每天可以轻轻敲击这个穴位5到10分钟,每天按摩两次对肠胃道非常好,但要长期按摩才能起到作用。


大家知道,按摩穴位来缓解脾胃压力,从而达到祛湿气的效果,这个过程需要的时间也很长。要是湿气重的人靠按摩这几个穴位来排湿气的话,有点不现实,这可能会拖延病情,是脾胃状态和湿气的症状加重,且很多时候我们会忘记按摩。


老中医常用这个方法来祛湿气和调养脾胃,将水烧开后,放进山楂片、炒干的薏苡仁、荷叶、黄精和茯苓等,煎煮后饮用,每天冲水喝两次,可缓解湿气和调养脾胃,湿气重的人,再按摩这几个穴位来辅助缓解。

知识推荐

八哥问答——日常生活学习知识分享。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669@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7808号-3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Copyright 2023 www.1260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