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检查出幽门杆菌!她坚持不分碗筷!家里有10个月的宝宝!会传染给宝宝吗?
很有意思的问题,婆婆又幽门螺杆菌感染,但坚持不愿意分碗筷,家里还有10个月的小宝宝,又担心传染给宝宝,应该怎么办?
清官难断家务事,自古以来都是箴言。但对于这件事,您的担心没有错,但婆婆不愿意分碗筷,也可能是我们沟通的还不够,或者有些道理没有说明白。
家人有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可能会传染给宝宝吗?的确是有这种可能性的,幽门螺杆菌是寄居在什么胃部的一种致病菌,同时也是一种很容易在家人之间相互传播的致病微生物,这也是为什么我国有60%以上的成年人都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重要原因。想要让婆婆心甘情愿的分碗筷,就要让婆婆明白幽门螺杆菌的危害和传播途径。
幽门螺杆菌是人体胃部的一种致病菌,其能够分泌黏附素粘附在胃壁表面,不会随着胃部的蠕动而被排空,同时还能够分泌碱性的“氨云”,使其免受胃酸的腐蚀和杀灭,因此,胃部是非常适合幽门螺杆菌生长的一个环境,在人类胃部,幽门螺杆菌会分泌炎性因子,造成胃部的炎性疾病,同时它分泌的氨离子,同样也会对胃部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幽门螺杆菌感染目前已经被认定为导致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MALT淋巴瘤等多种胃粘膜相关疾病的重要风险因子,如果能够把危害性给老人说明白,疼爱孙辈的老年人,怎么舍得让自己家的小宝宝感染上这样的一种致病菌呢?
对于分碗筷的要求,一点都不过分,其实就算没有幽门螺杆菌感染,也建议家人间尽量的专人专碗转筷,这样能够避免很多通过口口传播的细菌和疾病在家人间,因为共餐而而相互传播。幽门螺杆菌就是这样一种可以通过口口传播的致病菌,对于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来说,不光是胃部有幽门螺杆菌,嘴里也会有幽门螺杆菌的存在,因此,在共餐过程中,如果交叉使用餐具,相互夹菜,甚至嘴对嘴喂食等,幽门螺杆菌出现家人间传播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除了口口传播以外,我们的粪便中也含有一定量的幽门螺杆菌,如果没有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不好好洗手,也会加大幽门螺杆菌传播给家人或周围其他人的几率。专人专碗使用,尽量避免相互夹菜,喂食,就能够很好的避免幽门螺杆菌在家人间的传播,也是更好更健康的卫生习惯,真的值得我们去做。为婆婆讲明白幽门螺杆菌的危害性和传播特性,再提出分碗筷的要求,相信老人就能够更好的理解和支持你们的要求了。
另外,如果婆婆不但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同时也有胃炎、消化道溃疡或其他的幽门螺杆菌相关的胃部疾患时,也可以通过进行幽门螺杆菌的根除治疗来清除幽门螺杆菌的问题,可以给婆婆说,清除了幽门螺杆菌,对于胃部不适的改善和调理,会有很大的帮助,相信婆婆也会积极的配合进行治疗的。一般幽门螺杆菌的根治方案包含四种药物,两种抗生素,一种拉唑类质子泵抑制剂,一种保护胃黏膜的铋剂,找正规的医院,结合患者自身情况,选择合理的药物进行14天服药的根除治疗,其治疗成功率还是很高的。在治疗期间,也是提出分碗筷的好时机,不妨和婆婆说,这是医生要求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对治疗效果造成影响,这种情况下提出的分碗筷,不光是为了宝宝考虑,同时也是为婆婆考虑,婆婆难道能不同意?
想要说服婆婆分碗筷,一定要让婆婆明白,幽门螺杆菌确实会危害身体健康,另外确实分碗筷会减少传给其他家人的几率,另外也要让婆婆明白,这并不是为了保护小宝宝和其他家人,对于婆婆本身的相关问题治疗和幽门螺杆菌的根除治疗,分碗筷也是很重要的改善方式,从关怀对方的角度去提出要求,相信对方会更加的容易接受些吧。
婆婆有幽门螺杆菌,这个不是什么严重传染病,只是慢性胃炎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很关键作用的致病微生物而已,幽门螺杆菌的清除是治疗慢性胃肠炎的首要环节。只有坚持长期规律的吃药,可以有效清除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引起的慢性胃炎是很普遍的疾病,一般情况下是不会一家人碗筷分开来用,一是因为这病没有必要上升到传染病的高度,二是一家人这样做会影响和谐。
虽然小孩有可能通过大人的亲吻,喂食,共用碗筷等渠道感染幽门螺杆菌,但是小孩感染幽门螺杆菌一般也不会引起什么症状,更没必要去治疗,儿童的幽门螺杆菌很难通过药物去有效清除,最主要的是不会引起任何症状,所以没必要担心,更没必要去人为干预。等到成年了在去治疗和干预也可以起到防治胃肠疾病的目的。
综合以上因素考虑,大人感染幽门螺杆菌没必要和小孩完全中断联系,只要稍微注意即可,假如即使儿童感染幽门螺杆菌问题也不大,所以没必要杞人忧天。
即然婆婆检查出幽门螺杆菌,你赶紧陪她她去医院找医生配药吃,幽门螺杆菌只要吃一个月的药就会好的。而且医生也会告诉你婆婆她这个病会传染的,尤其是小孩子,要和家人分开用碗筷,千万不要用用嘴嚼东西嘴对嘴的喂孩子吃。你讲的话婆婆也许不听,但是医生讲话她肯定听得进去的。
同时要你老公告诉婆婆一声,一定要分开用碗筷的,而且刷碗的时候还要把餐具都用开水烫一下,就算不能确定这种病会不会传染,就算为了孩子的健康着想,相信你婆婆也会自动自觉的和你们分开用碗筷的。
我是消化内科医生,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随着现在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幽门螺杆菌也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寄生在胃内的细菌,黏附于胃粘膜及细胞间隙,是一种螺旋形、微需氧、对生长环境十分苛刻的革兰氏阴性杆菌,是目前所知能在人的胃中生存的唯一的微生物种类。
1994年,幽门螺杆菌被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列为I类生物致癌因子。
在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平均在50%-60%。也就是说,我国有一半以上的人群处于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状态 ,这些人群都是潜在的胃病甚至胃癌患者。
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途径有以下几种:
1、口口传播:这是幽门螺杆菌最重要的传播途径。
共餐和不使用公筷是感染幽门螺杆菌的重要原因。中国人吃饭都不习惯用公筷,还喜欢互相夹菜,这就给幽门螺杆菌的入侵提供了便利条件。所以建议餐具厨具要定期消毒,最好使用公筷。
同样,同一家庭中只要有一个成员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很可能使全家人都被感染。所以,一家人中如果有一个人被感染了,除了本人要注意饮食生活的隔离外,建议其他人也去检查一下。而婴幼儿免疫力低下,更容易感染幽门螺杆菌。
2、粪口传播:
粪便中存活的幽门螺杆菌污染了水源或食物,可使饮水者或食用者感染幽门螺杆菌。
所以,饭前便后要洗手、保持清洁水源、不喝生水,不要生吃蔬菜或未洗净的瓜果。
3、母婴传播
不清洁的哺乳,口对口喂食,咀嚼后喂食,亲吻婴儿口唇,或用大人的餐具喂食,都可能把幽门螺杆菌传染给孩子。
4、医源性传播
某些侵入式检查如胃镜、喉镜,还有口腔、牙科、鼻腔治疗等,是造成医源性感染的主要原因,所以检查和就医一定要到正规的医院。
所以,婆婆感染了幽门螺杆菌,不分碗筷的话,很可能见幽门螺杆菌传染给宝宝。
但是,感染了幽门螺杆菌也不必过度紧张。幽门螺杆菌只是胃癌、消化性溃疡的一个风险因素,但绝不是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就一定得胃癌,绝大多数人感染了幽门螺杆菌也没有关系,可以不去理会,可以和幽门螺杆菌共存。只有以下几种情况才建议根除幽门螺杆菌:
1、首先是消化性溃疡,也就是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患者;
2、慢性胃炎伴有消化不良症状、胃黏膜萎缩或糜烂的人;
3、计划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或非甾体类消抗炎药的人;
4、胃癌高发地区人群以及存在胃癌其他高危因素者;
5、MALT淋巴瘤患者;
6、患有胃癌、或胃癌术后或者有胃癌家族史的人;
7、患有不明原因的缺铁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人;
8、还有其他幽门螺杆菌相关性疾病(如淋巴细胞性胃炎、增生性胃息肉、Menetrier病(胃黏膜巨大皱壁症)等。
患有以上这些疾病的人,及时根除HP,会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症状、延缓病情进展。
而小孩子如果没有以上几种情况,即便感染了幽门螺杆菌也没有关系,不必过于恐慌。而且如果婆婆有幽门螺杆菌的话,宝宝的爸爸妈妈也可能有。
当然,宝宝的碗筷单独专用还是有必要的。
回答;
亲爱的别担心,一般情况下幽门螺旋杆菌是厌氧菌,在空气中生存时间很短,在给孩子用餐具前,用开水烫一下,就很安全。
因为油门螺旋杆菌传染的途径是口口相传,就是嘴对嘴的亲宝宝,给宝宝喂饭时尝饭或吹饭,甚至替宝宝咀嚼,都是最直接的传染过程。或者是用自己的筷子给孩子加饭菜,都是需要注意避免的。
相信多固执的婆婆听到对孩子不好的行为,都会收敛的。注意和婆婆聊天的方式就好。同时注意宝爸宝妈也不要口对口为孩子。哈哈,不然婆婆心里会不高兴的。
大家好,我是医疗工作者张,是一名执业医师,可以为大家普及一下健康知识,若想了解更多,请关注我!
婆婆检查出幽门杆菌!她坚持不分碗筷!家里有10个月的宝宝!会传染给宝宝吗?幽门螺杆菌是有传染性的,关键是自己的婆婆,这就存在许多的矛盾纠纷了。
幽门螺杆菌具体什么情况呢?
幽门螺杆菌病是一种螺旋形、微厌氧、对生长条件要求十分苛刻的细菌。1983年首次从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活检组织中分离成功,是目前所知能够在人胃中生存的唯一微生物种类。幽门螺杆菌病包括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胃炎、消化道溃疡、淋巴增生性胃淋巴瘤等。
幽门螺杆菌是怎么传染的呢?
- 存活在胃液中的幽门螺杆菌可经由胃-食管反流进入口腔,滞留在牙齿上,经由唾液传播传染;
- 幽门门螺杆菌可经由胃肠道从粪便排除,污染食品和水源,传播传染;
- 呕吐物也可以是传播的载体;
- 由胃镜形成的幽门螺杆菌传染也有可能;
- 重要的传染途径是家庭内的传播,幽门螺杆菌传染带有家庭聚集性。家庭中的密切接触如夫妻间的亲吻、和共同的生活习惯如吃饭不分餐、共用牙具、等是幽门螺杆菌传染家庭聚集的也许因素。
幽门螺杆菌有哪些危害呢?
- 胃炎:患者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后,幽门螺杆菌能破坏胃黏膜的自我保护机制,幽门螺杆菌能够突破胃酸、蛋白酶、不溶性与可溶性粘液层的保护作用,破坏胃黏膜,引发胃炎。
- 消化性溃疡:由于幽门门螺杆菌寄生在胃部破坏了胃黏膜的天然保护屏障和修复功能,致使胃黏膜、十二指肠黏膜、食道黏膜很容易受到胃酸、胆汁等物质的腐蚀却不能够有效修复,从而引发消化性溃疡。
- 胃癌:幽门螺杆菌的代谢产物直接毒害粘膜弓|起炎症反应,本身也具有基因毒性作用从而引起胃黏膜的恶性转化,引发胃癌。
总结:如果婆婆真的有幽门螺杆菌感染,一定要及时治疗,而且一定要分餐制,幽门螺杆菌传染性很强的,如果碍于婆媳关系不好提出来,可以让自己的丈夫和婆婆进行沟通,要让婆婆理解这个细菌的可怕,以及会对宝宝产生的危害。
幽门螺杆菌的传染性还是特别强的。你应该跟你婆婆讲清楚,这样对孩子身体特别不好,如果实在不行就买一个消毒柜。孩子的身体还是特别重要的。
老人和年轻人的观念不一致,这在许多时候能够很好的沟通解决,可是一牵扯到婆媳之间,问题就会复杂一些。这不仅仅是健康的问题,还有婆媳矛盾的问题。
例如这个婆婆查出了幽门螺杆菌,大家知道幽门螺杆菌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可以通过亲吻、进餐、共用碗筷、夹菜等进行传播。为健康着想,还是要注意饮食的卫生的,因为家里有10个月大的孩子,担忧孩子会传染上是很必然的。
让婆婆明白幽门螺杆菌的危害
婆婆进行了幽门螺杆菌的检查,那么婆婆必然存在胃炎、胃溃疡的疾病,否则作为一个固执的,对疾病了解不多的老人,是不会进行幽门螺杆菌的检查的。那么就可以在老人感觉不舒服的时候,胃痛的时候,适当的关心一下,然后告诉老人,幽门螺杆菌是这些病的根源,传染上了宝宝也可能有这些不舒服的感觉。作为老人,作为疼爱孙子的奶奶,肯定就会开始自觉的注意。
要让老人心甘情愿的去做你想做的事,因为毕竟奶奶和孩子的时间更长,不自觉自愿,在你看不到的时候,亲吻孩子,用嘴喂饭,夹菜这些行为是避免不了的。你不可能时时刻刻监督着的。
做好家庭的防范隔离措施
这不是让家人从此不见面,奶奶永远不见孩子,真不见孩子了,最着急的可能就是你了。这里所说的是要消毒餐具,家庭可备消毒碗柜,或者开水煮沸10-15分钟也能有效的杀死幽门螺杆菌。
注意的是,煮沸餐具的做法要进行2次,碗筷清洗净了1次,使用前1次,这样比较放心,在进餐的过程中,能够做到分餐制最好,起码也要做到宝宝的分餐,使用公筷也能有效的避免。
积极的进行幽门螺杆菌的治疗
幽门螺杆菌的治疗现在有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措施,通常是四联治疗,规范用药2周,幽门螺杆菌就会被杀死。费用不高,效果不错,而且正是表达你心意的最好时机,买来药,用关心的口吻督促她吃,不仅可以避免幽门螺杆菌的传播,还能有效的改善婆媳关系。
相信通过以上办法,不仅可以避免幽门螺杆菌的传播,也能有效的改善婆媳关系,避免婆媳矛盾激化,否则老太太收拾行李一走,哭的可能就是你喽!
幽门螺旋杆菌是会传染的,它是通过直接接触来传染的。我妈胃不好,我弟媳让我妈去带孩子之前,特意带去查的幽门螺旋杆菌,没有这个菌才让带孩子,但我爸妈去了之后他们每个人的碗和筷子、勺都是固定的,也有公筷,孩子所有的东西都是单独的,锅碗瓢盆、刀、菜板、洗涤灵、洗碗布都是单独的,为了孩子我爸妈也都能理解。年前我爸胃不舒服,去医院检查就查出来的幽门螺旋杆菌,当时大夫说没什么事,吃段时间药就能吃好,吃了两个星期的药就好了,但我爸一直坚持他的碗筷固定,我爸说两家都有孩子,还是注意一点比较好,只要孩子安全咋都行,何况就只是固定碗筷,又不是不让吃饭,我们家说过我爸好多次,他都一直坚持,虽说这个病现在挺普遍的,也好治,但为了孩子还是要注意一下,家里准备一个公筷,每个人的碗筷固定,洗碗的时候不用婆婆洗,把洗碗布分开,这样婆婆就不会觉的孤立她了,跟婆婆好好沟通一下,只要别用他的筷子喂孩子,别嚼完东西给宝宝,把宝宝的东西经常消毒,养成好的卫生习惯,这个病菌没那么可怕,都是为了孩子好,好好沟通婆婆会理解的。
这里周医生给出明确的答案:婆婆已经明确幽门螺杆菌感染(Hp)阳性,然而碗筷不分,那么,10个月的宝宝是有可能被感染的,因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途径就是通过饮
食的消化道定植感染,这是不争的事实。
幽门螺杆菌的是如何感染人的?传播途径及感染率怎样?
据近年来一项数据统计显示:全球有约50%的人口感染Hp,其中发达国家的感染率(约占34.7%)低于发展中国家(50.8%);在我国人口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率48%,农村人口感染率高于城市人口;
儿童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易感人群,这与儿童胃肠道发育不完善,有活性的消化酶少及胃酸少;据统计,在住院儿童中Hp(+)率为29.2%~53.2%;其中12 岁以上儿童感染率最高,因此,儿童Hp感染率与学校、家庭及个人的环境条件、饮食卫生习惯和经济条件呈正比例;越是饮食卫生条件好的机构、家庭和个人,Hp(+)率越低,反之感染率就越高。其原因是:
1、这与幽门螺杆菌的生存条件所决定的:
幽门螺杆菌(Hp)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它可以分泌、吸附、定植在胃组织内而不被排空,而且能够适应胃酸的中和作用而长期生存,是目前人类发现的唯一能够在胃组织中长期生存的一种致病菌。临床研究发现,Hp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和胃黏膜淋巴组织淋巴瘤的发病有着密切关系。
2、与幽门螺杆菌传播途径有关:
幽门螺杆菌往往是通过 口-口传播和粪-口传播。
专家一直性建议:不要口对口给孩子喂饭,平时要独立给孩子用餐具、奶瓶,并独立清洗、消毒、晾干及放置。
粪—口传播通常是指被粪便污染的食物、蔬菜、水源及手污染后经口传播,所以,我们平时要彻底清洗、冲洗、浸泡蔬菜,家长在洗菜、做饭、洗碗筷喂饭前要把自己的手清洗干净。
家庭饮食习惯及卫生条件就显得非常重要,切断传染源是孕妇感染重要措施,从分餐及餐具、厨具消毒应该成为家庭饮食卫生开始,再到食品清洗、加工,粪便的处理。而且幽门螺杆菌感染在发展中国家和卫生环境差的地区感染率越高。
那么,如何知道孩子是否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呢?
有的家长说:我孩子这么小,总不至于个个去做一种“吹气试验”吧?那么,我们怎么知道孩子是否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呢?
1、婴幼儿粪便幽门螺杆菌抗原检测:如果家庭成员中有Hp(+)者,可以通过检查孩子的粪便找幽门螺杆菌,如果阳性,提示可能有感染;其检测敏感性在97%~98%,特异性也在95%~100%。
2、血清抗体检测:通过一段时间内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阳性,了解感染情况,只是感染治疗后的血清抗体还会存在较长一段时间,也就是说孩子可能曾经感染过幽门螺杆菌;因此这项检查不能作为当前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标准,仅供参考。
3、尿素呼气试验:对于儿童来说,最常用的检测方法就是让孩子口服一种制剂,即碳13尿素(成人C14),20分钟左右以后,对着事先准备好的检测卡吹气,然后医生通过结果显示来诊断是否Hp(+),其敏感性及特异性高达75%~100%。这种方法是无创性的,方便、经济、孩子容易配合检测。
4、下胃镜做细菌培养:这是最直接的检测方法,但是是有创检查,如果培养出幽门螺杆菌,就可以判断是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诊断的金标准。但由于是有创检查,需要无菌操作技术,因此,儿童检查的依存性较差,在家庭有特殊需求、医生根据病情才可做。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孩子感染幽门螺杆菌呢?
了解了幽门螺杆菌的感染途径、感染率,一旦感染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及相关肿瘤有关以后,家长尤其要高度重视幽门螺杆菌感染;其次,就是抓紧孩子日常饮食卫生的管理,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1、从源头开始,病从口入,勤洗手,护理孩子的家长和孩子都要养成餐前便后勤洗手的卫生习惯,要用流动水清洗。
2、孩子的食品注意加工及烹饪熟透,不吃过期、腐败食品;冰箱取出的食品不要直接给孩子食用;蔬菜、水果在流水中浸泡、冲洗干净,菜板要注意肉、菜、生、熟分开。
3、小孩子的餐具、奶瓶分开清洗、煮沸消毒、分置晾干,尽量分餐制,尤其是孩子与大人的餐具分开、独立放置。
4、当然要与长辈好好沟通,讲明幽门螺杆菌感染及危害的知识,摒弃一些传统喂饭方式,比如嚼饭、口吹饭、亲吻孩子嘴等,大部分的家长是可以接受对孩子饮食卫生的管理理念的。
幽门螺杆菌是具有传染性的,建议分碗筷比较好的,后期治疗好的话,可以不用分
幽门螺杆菌或幽门螺旋菌,英文名Helicobacterpylori,简称Hp。是革兰氏阴性、微需氧的细菌,生存于胃部及十二指肠的各区域内。它会引起胃黏膜轻微的慢性发炎,甚或导致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与胃癌。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症状主要是反酸、烧心以及胃痛、口臭。这主要是由于幽门螺杆菌诱发胃泌素疯狂分泌,而发生发酸烧心,而具有胃溃疡疾病的患者,幽门螺杆菌更是引起了主要症状胃痛的发生,口臭最直接的病菌之一就是幽门螺杆菌了。
幽门螺旋杆菌能够引起慢性胃炎。所发生的主要临床表现有:上腹部不适、隐痛,有时发生嗳气、反酸、恶心、呕吐的症状,病程较为缓慢,但是容易反复发作。
患者感染幽门螺杆菌后产生多种致病因子,从而引起胃黏膜损害,临床疾病的发生呈现多样性,而且患者多会出现反酸、嗳气、饱胀感等等,均是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患者比没有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患者多数倍。
幽门螺杆菌感染一般有时没有特别明显的症状,这时一般是通过检查来判断有无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幽门螺杆菌这种致病菌,很容易诱发胃肠疾病的发生。幽门螺杆菌症状有哪些表现就是这些了。
医学家们认为,彻底消灭幽门螺杆菌并非难事,90%的细菌感染者经过1~2周治疗后,体内的幽门螺杆菌往往能被消灭殆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