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已经替弘历铲除弘时,而且弘昼又自污保身,何必多此一举设立秘密立储制度呢?
说四点:首先,历史上没有记载雍正杀弘时;其次,所谓弘昼自污也缺乏足够的史料依据。第三,雍正还有其他儿子;最后,秘密立储是一个长期延续下去的制度,不在于雍正一朝,更在于整个清朝的皇位传承稳定。
一、雍正是否决了弘时继承皇位的可能,但谈不上“铲除”。
《雍正王朝》等影视剧中,经常有雍正为替弘历铺路赐死弘时的桥段。但事实上,史料没有记载过雍正杀弘时。不过雍正确实将弘时的皇位继承权给否决了。他以弘时行事不端为由,在雍正四年将其出继为允禩子。而允禩是雍正头号政敌,当时已经基本被废。不久,允禩被剥夺宗籍,赐贱名阿其那,不久圈禁而死。弘时因为已经是允禩之子了,所以也遭受同等待遇,被剥夺宗籍,没有了黄带子,连皇室成员都不是了,自然也就没有了继承权。之后不久,弘时去世,没有写死因,故有人猜测是雍正赐死。实际上,已经被剥夺宗籍没有了继承权的弘时,没有赐死的必要了。更多的可能性还是感觉前途无望,郁郁而终。
二、所谓弘昼自污,缺乏史料证据支撑。
我们知道弘昼是个荒唐王爷,但是他的荒唐举动,比如“活出丧”,更多是记载在野史笔记中。正史并没有明确记载。那这些举动哪些存在哪些不存在本就两说,即使存在,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也是未知。究竟是在雍正在位时就这么荒唐了呢,还是乾隆即位后才开始荒唐的?如果是乾隆即位后,那已经没有希望做皇帝,这时候弘昼就想做个开心王爷,所以各种玩其实可能性更大。连乾隆自己都说过,雍正在位时根本没有多少特别明显的要传位给自己的征召,所以弘昼也不一定存在自污以自保的必要。况且,雍正素来喜怒不定(康熙对他的评价),为人苛刻。弘时就算自污保身,万一玩的太过火了,恐怕吃不了兜着走。毕竟是皇子,他要真在雍正在位时就活出丧这么闹,闹得满城风雨,成为百姓和官员的笑柄,怕是雍正要严惩他来以儆效尤了。
三、雍正除了弘时弘历弘昼,还有其他儿子。
弘时已死,弘昼就算真的自污了,雍正也不是只有弘历这个儿子能选了。至少在雍正去世时,还有小儿子弘曕在世。虽然年纪小,看似没有什么竞争力,但不少人都会偏爱老来子。况且雍正朝,皇帝最喜爱的儿子还都不是他们,而是年妃的儿子福惠,雍正对他毫无顾忌地偏爱,待遇远超弘历弘昼,可惜还是英年早逝了,但其在世之时,多少人都觉得这才是雍正最钟意的继承人。
所以,以上三点说明,在雍正朝,并不是什么只有弘历可以即位。
四、秘密立储是一项传承下去,不局限于雍正一朝。
就算真的只有弘历可以即位,秘密立储也是必要的。因为这是关系到清朝长期传承的问题。此后的乾隆、嘉庆、道光朝,秘密立储都起到了作用。乾隆曾将嫡长子永琏写进传位诏书藏在正大光明匾额后(可惜永琏早逝),后又写了十五子永琰,当然乾隆后来直接活着时传位了。嘉庆突然暴毙,还闹了个波折,一时找不到传位诏书。但后来还是发现了他身边的金匣中有传位次子绵宁的诏书,才让风波平息。道光更是破天荒在密诏中写了立四子奕詝为皇太子,封六子奕訢为亲王。这都是秘密立储的真实案例。
秘密立储有什么好处?一来是确保皇帝突然离世的话不至于产生继承人问题,因为已经写好的传位诏书就在正大光明匾额后面,明确。二来防止继承人自己知道是太子而过早骄傲自满,放纵无度。三是防止别有用心的人对储君进行迫害,以图夺嫡。这是为了皇位传承稳固而采取的必要措施,是当时而言比较先进的想法。
雍正元年,即位伊始的清世宗雍正帝正式下令试水“秘密立储”并将序齿皇四子弘曆(清高宗乾隆帝)密立为了皇太子。在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试水“嫡长子继承制”失败之后,清王朝另辟蹊径、走上了一条与历朝历代都不同的皇位传承之路。提问者说雍正帝已经替弘曆铲除了弘時、弘昼又自污保身,何必多此一举?这个问题该怎么说呢?雍正元年时,恐怕弘曆的处境远没有提问者所说的那样“轻松”!
雍正元年弘曆是否真的高枕无忧
不可否认,雍正元年雍正帝密立弘曆为皇太子是对弘曆的肯定!但是,这种密立有一个大前提,那就是虽然有白纸黑字,却不一定作数!皇帝随时可以更改秘密立储诏书的内容……换言之,虽然彼时弘曆是密立皇太子,但不代表他永远都是!平心而论,彼时弘曆把处境并不“轻松”。
虽然雍正帝的嫡长子弘晖早殇,但是雍正元年出身高于弘曆者并不少!首先是比弘曆齿序靠前的弘時,这位皇子虽然不受雍正帝待见,但是硬件摆在那里,他的生母李氏(齐妃)是雍正帝潜邸时期的侧福晋,地位远在“格格”(为由名分的侍妾)钮祜禄氏(乾隆帝生母、孝圣宪皇后)之上。换言之,弘時彼时是事实庶长子,而且出身是所有皇子中排第二的!
接下来便是出身并列第二的那一位了。福惠,年羹尧的亲外甥,生母是雍正帝潜邸侧福晋年氏(敦肃皇贵妃)。雍正元年,雍正帝和年羹尧正处于蜜月期、福惠的出身又高于弘曆,而且后来乾隆帝自己也说“皇考最钟爱八阿哥(福惠)”。因此,雍正元年,福惠对弘曆的威胁也不小,甚至远在弘時之上!
再说弘昼,他的硬件和弘曆差不多,不占优势。其生母耿氏是雍正帝潜邸“格格”,而且弘昼只比弘曆小几个月而已。加之这位皇子向来任性胡闹,并不受父亲雍正帝重视。不管是真任性也好、明哲保身也罢,弘昼始终没有被雍正帝视为继承人人选是事实。因此,他对弘曆的威胁的确是最小的。但是,威胁小不等于没有威胁,如果是弘昼真的是伪装任性,雍正元年时,谁又能肯定他是明哲保身,还是扮猪吃老虎呢?弘曆根本吃不准,也不可能吃的准,不是吗?
综上所述,雍正元年弘曆的处境恐怕远没有提问者所说的那么“轻松”,说“列强环伺”或许言过其实了,但是远没有到“没有对手”的地步。即便前面说到的那三位没有野心,谁能保证他们不被有心之人利用呢?别人不说,福惠那位手握重兵、节制三省四地的亲娘舅就足以让雍正帝和弘曆睡不着觉了……因此,雍正元年雍正帝实行秘密立储不仅不是“多此一举”,相反是相当有必要的!如果没有这一手,诸子争储几乎是必然的,年羹尧横插一杠子恐怕也不是没有可能,不是吗?
一时兴起与制度化的问题
雍正元年,雍正帝试水“秘密立储”并不是心血来潮、一时兴起,是亲身经历了康熙末年所谓“九子夺嫡”血的教训之后作出的战略性决策。换言之,雍正帝试水“秘密立储”并不完全是为了防止自己的儿子为了争储而大打出手。他更侧重的是建立一套完备的制度,让清王朝后世不再出现所谓“九子夺嫡”!这恐怕才是雍正帝的初衷。
平心而论,雍正元年虽然弘曆的处境并不“轻松”,但从雍正帝的态度来看,其他三位想要真正威胁到他的地位,难度还是颇大的。如果单纯从这个层面而言,雍正帝某种程度上的确有些“多此一举”了。尤其是在雍正五年弘時在幽禁中莫名其妙死亡和雍正六年福惠早殇之后,除了一个不被雍正帝看好的弘昼和雍正十一年才出生、直到雍正帝去世还是“学龄前儿童”的弘曕,弘曆几乎真的到了“无敌是多么、多么寂寞”的地步!为什么雍正帝不明立弘曆为皇太子,依然选择了“秘密立储”?就是因为制度化的原因。
在弘曆这一代是不存在太大问题,可是下一代呢?虽然清王朝大宗自雍正帝之后子嗣越来越少,晚清的几位皇帝甚至接连绝嗣!但是,乾隆帝的儿子并不算太少,如果不是因为长寿熬死了那么多儿子,乾隆的储位之争恐怕未见得就不会出现所谓“九子夺嫡”,不是吗?因此,雍正帝的这种制度化是十分有必要的。正是因为有了制度,乾隆、嘉庆、道光三朝都实现了权力平稳过度。如果没有这个制度,别的不说,晚清的恭忠亲王奕訢在道光年间恐怕就不会那么安分!
秘密立储的好处
秘密立储虽然名为秘密,但皇帝对儿子的态度有时候还是会造成“泄密”的,这一点在乾隆帝身上体现得最为明显。在弘時被幽禁之后,群臣、包括乾隆帝自己恐怕早已心知肚明,所谓秘密立储差不多也就是公开的秘密了……
但是,秘密立储的好处并不是体现在这个所谓秘密上,它更主要的是体现在皇帝可以随时更换储君人选上。历朝历代明立储君之后,储君被称为“国本”,是名正言顺的“准皇帝”!不仅储君容易产生“熬死老爹就是胜利”的想法,群臣站队也无可避免。秘密立储就不同了,就算有人猜到了谜底,皇帝也可以随时换掉……没有人敢随便站队!
同时,密立的储君并不是真正的“法定”继承人,皇帝父亲不死,他什么也不是,随时可能被更换。此举不仅避免了“熬死老爹就是胜利”的发生,也使得皇太子不再是众矢之的。只要哄得老爷子开心,说不定密立储君就是自己!如此一来,争储的味道就全变了,相互攻击变成了争着表现,生怕老爷子看自己不爽……康熙年间所谓“九子夺嫡”的事情便无法再发生了,因为主动权掌握在皇帝手中,皇子们无法确定攻击目标。或许你联手消灭对手的所谓盟友才是你真正的对手,不是吗?到头来,费尽心机却为他人做了嫁衣,得不偿失……
综上所述,雍正帝试水“秘密立储”并不是什么“多此一举”,是有着现实意义的。他更加侧重于制度化方面,而不仅仅是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这是一个战略性的决策,就算彼时只剩弘曆一个儿子,恐怕雍正帝也同样会做出这样的尝试!毕竟雍正十一年雍正帝还生下了一个儿子,谁又能说五十多岁的雍正帝在雍正十三年就肯定生不出儿子来呢?
雍正上台以后,对天下宣布,他确立皇位继承人的办法,将采用“秘密建储制度”。
雍正在宣布了这一决定以后,就把他的皇位继承人的名字,写在圣旨上,接着把圣旨放在“正大光明”匾额后面,从而完成了他所说的程序。
(雍正剧照)
但实际上,雍正自己首先违反了自己刚刚建立的制度。在此后连续两年的时间里,在康熙祭辰的时候,雍正都让弘历带队去祭拜康熙。这一个举措,实际上就是在向天下宣布。雍正已经确立弘历为皇位继承人了。
也正是因为雍正做了这么一件事情,因此惹得雍正的另外一个儿子弘时非常不满。弘时年纪比弘历大,而且弘历也并不是嫡子。因此,弘时觉得,其实他才是最有资格继承皇位的,心里非常抵触。以至于发了不少牢骚,并且还和雍正的政敌胤禩联合起来,反对雍正。这使得雍正大发雷霆,不但把弘时从家里撵了出去,还把他的名字从族谱上去掉,让他凄凉地去世。
雍正的另外一个儿子弘昼,因为看见弘时有这样的遭遇,为了避祸,他把自己打扮成一个荒唐王爷的样子,毕生行事糊涂不堪。
所以说,雍正的这两个儿子弘时与弘昼。之所以命运这么悲惨,都是雍正自己过早地暴露了皇位继承人所造成的。
(弘时剧照)
那么,明明雍正已经明确要立弘历为皇位继承人,他为什么还要多此一举,搞一个“秘密建储制度”呢?
我觉得雍正之所以要搞这样一个制度,实际上并不是为了避免后代之间争斗,并不是为了避免出现“九子夺嫡”这样的悲剧,而是为了为自己上位当皇帝这件事,进行辩护。
我们知道,雍正上位当皇帝以后,当时天下的议论是很多的。大家都觉得雍正没有资格当皇帝,之所以当了皇帝,肯定是雍正搞阴谋的结果。那时候,甚至连雍正自己的亲生母亲对雍正当皇帝也非常不满。
所以,对于当时的雍正来说,避免别人议论他当皇帝一事,让大家心服口服,是至关重要的。
也就是因为有这样的考虑,雍正想到了一招“秘密建储制度”。
“秘密建储制度”,和康熙皇帝确立他为皇位继承人,在形式上是非常相似的。康熙皇帝也是没有在生前就宣布谁是皇位继承人,而是在去世以后,才把圣旨拿出来公布。而“秘密建储制度”也是这样的,在皇帝生前不宣布,去世后,才把圣旨从正大光明匾额后面拿下来。
(弘历剧照)
显然,雍正想通过这种方式告诉天下人,康熙确立他为皇位继承人,并没有什么阴谋,并不是他谋夺的结果,并不是他在康熙病危的时候对康熙施加压力,并没有篡改康熙的圣旨。而是康熙早就心中有数。虽然康熙心中有数,但是他并没有在生前就把这件事宣布出来,而是等到去世的时候才公布决定。康熙心中的这个决定,就是让雍正继承皇位。
除此以外,雍正还想告诉天下人,皇位继承人选是皇帝心中已经确定的东西,是不受别人意志改变的。皇子们也用不着去竞争。那些自我感觉良好,自己觉得自己有资格继承皇位,自己觉得自己有能力继承皇位的,都不一定是皇帝心中的答案。
皇帝之所以已经确立了皇位继承人,却不直接公布答案,而要等到去世时。皇帝这样做,其实并不是让皇子们去竞争,而是避免被确立为皇位继承的那个皇子。骄傲自大,不守规矩,不思进取,或者想交通大臣,提前夺位。
由此,雍正就否定和胤禩和胤禵,他们那种极力表现,想要竞争的做法是愚蠢的,对康熙皇帝是没有任何影响的。雍正也因此否定了胤礽。胤礽因为早早被立为皇位继承人,因此做事浮浪,不思进取,还想联合大臣,提早夺取康熙的皇位,这些完全是错误的。
当雍正在否定了胤禩、胤禵、胤礽以后,他自己,就是最有资格继承皇位的,就是康熙皇帝心中的不二人选。
我想,这大约也就是雍正之所以要搞一个“秘密建储制度”的最重要的原因吧。
(参考资料:《清史稿》)
谢邀,我是贝勒,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雍正王朝》中,对于雍正帝设立的秘密立储制度,虽然确保了后来乾隆帝顺利继位,可是,在雍正朝还是引起了皇三子弘时的妒忌,弘时为了争夺皇位,竟然不惜派人进行暗杀弘历,而且弘时与八爷党势力形成一体,着实让雍正帝在朝政上费力不少,阻碍了雍正帝新政的推行。雍正帝坚持设立秘密立储制度不是多此一举,而且有更多的目的。
本期贝勒给大家阐述下,雍正帝为何设立秘密立储制度的原因。
首先,雍正帝亲身经历“九子夺嫡”,深知其中危害性有多大。
在康熙晚年,康熙一生唯一的败笔,就是没有处理好皇位继承人的问题,最终导致历史上著名的“九子夺嫡”事件,作为“九子夺嫡”的亲身经历者,雍正帝这匹大黑马最终胜出,继承皇位。
自然,雍正帝亲身参与“九子夺嫡”,也深知皇子为争夺皇位,可谓是不择手段,弑父屠兄的不在少数。
在胤礽为太子时期,随着众皇子的年龄长大,对皇位开始虎视眈眈,都想方设法的设计陷害太子胤礽,其中大阿哥胤禔甚至采用巫蛊术来诅咒太子。
巫蛊术,这种东西在古代是最让人忌讳的,尤其是宫廷中,汉武帝晚年,因为“巫蛊之案”,汉武帝不仅错杀了皇太子刘据及其家人,逼死皇后,而且太引发长安城的血案,几万人被残杀。可见巫蛊术带来的影响。
正是因为胤禔采用巫蛊术来诅咒太子,导致胤禔最后被康熙帝幽禁。在胤礽被二次废除之后,剩下参与争夺皇位就剩下八爷党与四爷党。八爷党也是让雍正帝提到就非常头疼的政敌。在康熙最后十年,双方为争夺皇位,可谓是能用的手段都用了,雍正帝最为新人的兄弟老十三,也是被八爷党陷害,最终被康熙帝圈禁十年,直到雍正帝即位之后,才得到释放。
因此,雍正帝作为“九子夺嫡”的亲身参与者,自然深有体会,所以雍正帝即位之后,坚持秘密立储制度。
其次,雍正帝设立秘密立储制度,可以形成制度化,传于后世。
雍正即位之后,虽然雍正帝设立了秘密立储制度,可是还是引起了皇三子弘时的争夺,这也让雍正帝彻底看明白,秘密立储制度必须坚持形成制度化,而且还要高度保密,才能尽量预防皇子之间的相互斗争,这样传于后世,可以确保皇位继承的稳定性,也可以确保江山稳固。
再次,预防后世皇子之间的相互残杀。
雍正帝即位之后,对待曾经参与“九子夺嫡”的兄弟们,全被雍正帝给清算了,几乎都被幽禁至死。这一切起源,还是来源于康熙晚年,兄弟之间多年政敌斗争积累的怨仇。
雍正帝设立秘密立储制度,可以让每个皇子有机会平等参与皇位竞选。可以预防皇子之间的残酷政治斗争。
贝勒说:正是由于雍正帝设立的秘密立储制度,形成制度化,确保了清朝后代几代皇位平稳的交接,也有效防止后代皇子为争夺皇位之间残酷斗争。
因为就算弘昼没有挣皇位,那么他也有继位的可能,毕竟确实有两个儿子!对此,雍正皇帝是想给后代的皇位继承者以规矩,让大家接受秘密立储制度,不要去挣去抢,血的教训已经非常多了!设立这样一个制度我们也看到雍正皇帝的无奈,他自己就是拼出来的皇位!所以他不想让后代再去拼了!谢谢!
答案:秘密立储是雍正折腾出来的,而且引发的皇子争斗也是雍正折腾出来的,简而言之,雍正做错了一件事情。
分析
首先来看雍正当皇帝非常不容易,而且几乎是整个清朝质疑声最大的皇帝了。
雍正本身也很憋屈,自己好不容易搭上皇帝,怎么折腾来折腾去,变成了自己篡改诏书了呢?更要命的是雍正当皇帝的时候,因为种种原因,朝中的文臣对雍正非常不满意,使着劲儿的糟蹋雍正皇帝,雍正又没有办法对他们下手。折腾来折腾去,好像自己只能忍了。
但自己可以忍,自己的孩子绝对不能忍,于是雍正便把这样的制度再一次搬上台面,这个制度就是秘密立储制度。
什么叫秘密立储制度呢?简单来讲作为一个皇帝,平日里看谁的表现好,谁的表现不好,心里面有个高低,有个见谅,并且给他们打上分。还可以当皇帝的和不能当皇帝的分开,把可以当皇帝当中能够当好皇帝和不能当皇帝的在分开,与此同时,挑选出最适合当皇帝的人。
雍正挑选出来了,挑选出来这个孩子之后便把他的名字一式两份,第1份自己随身携带,第2份就直接放在正大光明的牌匾上。等自己死翘翘的时候,便拿出这两份来相互对照,这两份一个字都不能差,只有这样雍正皇帝所确定的那个谁来当皇帝的那个人才是真实有效的。
没错,这就是事实
按理来说这样很不错对不对?可以让皇帝生前的时候孩子们不闹矛盾,皇帝死后孩子们想闹矛盾也没法闹矛盾了,因为这些孩子当中有一个人已经确定是皇帝了。
只不过雍正千算万算算错了一点,因为他让最中意的那个孩子前往祭祀自己的父亲。
这是一个极其敏感的信号,因为历朝历代只有未来的皇帝,现在的皇子才有可能做到这一点。
所以当雍正这个诏书发布之后,所谓的秘密立储形同虚设,一时之间皇子们都知道谁会当太子,谁又会在将来的某一天当皇帝。
既然都知道了,该踹一脚踹一脚,该刨个坑刨个坑,反正要费尽一切的努力让自己当皇帝才是最好的。
【感谢大家的耐心阅读,希冀大家关注、点赞、评论,小生在此谢过!】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第一,保护弘历,让弘历继续以亲王身份参与国事,对于弘历的能力也是一种锻炼。满朝文武对于弘历的压力也相对小一点。
第二,雍正自己所计划的种种政策还没有彻底完成,早早公布继位人,会让百官不以雍正改革为主,影响改革力度与决心。
第三,最重要的一点,康熙就是用这个方法公布的继承人,但雍正年间对于康熙遗照的真实性产生了怀疑。雍正为了告诉天下人这种方式的真实性和权威性也用了这样的方法,用来证明自己继承皇位的合法性。
看过电视剧《雍正王朝》的朋友,对于这一幕,都肯定不会陌生,那么雍正皇帝真的替弘历铲除弘时,
这其中就没有什么隐情吗?而弘昼又自污保身,何必多此一举设立秘密立储制度呢?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这其中的原因。
第一,《雍正王朝》是由小说改编过来的,其中的戏说成分是需要的,而关于雍正皇帝替弘历铲除弘时的事件,真实历史是没有相关记载的,再则雍正皇帝本身就是一个未解之谜,他是怎么死的?历史界也是众说纷纭的,所以其中的真实性有待考究的。
第二,雍正皇帝传位给弘历,即乾隆皇帝,这其中的考虑不言而喻的,一方面是雍正皇帝真的很喜欢弘历;另一方面是雍正皇帝真的希望弘历当皇帝,毕竟弘历少年时期所表现的才能,深得雍正之心;最后是雍正皇帝的长远考虑,他希望弘历能安安稳稳地统治天下,毕竟康熙皇帝晚年所留下的摊子刚刚被自己呕心沥血地处理完的。
第三,设立秘密立储制度,这是雍正皇帝不想后辈子孙重蹈覆辙,毕竟康熙皇帝晚年的九子夺嫡事件是非常不好的,一方面让康熙皇帝身心疲惫,另一方面让兄弟们的感情断裂,最后对国家对百姓百害无一利;为了预防也为了大清的千秋万代,雍正皇帝是必须设立秘密立储制度的。
第四,弘昼的自污保身,可能有些荒唐,但是这里面也反映出了康熙时期的九子夺嫡事件的诟病,如果不是他明白九子夺嫡事件的危害,他又怎么会自污,所以,一个人做什么事,都是有目的性的,不可能是乱七八糟的胡来。
第五,纵观历朝历代,如康熙时期的九子夺嫡事件,那是非常之多的,一个国家如此,一个家族也是如此的,所以,有远见的主事人,一定会想办法预防,所以雍正皇帝的设立秘密立储制度就非常有必要了。对此,你们怎么看呢?欢迎留言评论哦。
这是为了后世长远考虑,不得不说乾隆太幸运了,有个好阿妈,而且作为自己创立的秘密立储制度,不管怎么样,总要把样子做足吧,否则不就自己打脸吗,其实后世继位基本没用到这种制度,因为选择的余地都不大
我是向日葵,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为什么雍正设立秘密立储制度?有如下原因。
首先,雍正是经过“九子夺嫡”这事件的,深知皇位会引起几个兄弟的互相残杀带来的危害。(康熙皇帝训斥皇子们为了皇位的互相诋毁,剧照)
早在康熙年间,康熙两废太子,使得太子之位空缺,康熙皇帝座下的几个儿子开始争夺储君之位,其中也包括现在的雍正皇帝,皇位让这些皇子迷了心,慌了智,互相搞起党派,互相给对方泼脏水,诋毁。
最狠的事情是大阿哥为了皇位建议父亲康熙杀掉太子二阿哥,这让当时的康熙皇帝痛心疾首,内心接近崩溃,这一幕幕的上映,作为当时的皇子雍正看在眼里,决心要杜绝这样的现象出现,所以作出了这一政治举措。
其次,弘时作为自己的儿子,却和自己一生的死敌八亲王允禩走在一起,成了政治盟友,威胁到自己和下一任弘历的统治。(雍正皇帝的政治考量)。
弘时作为长子,却没立为储君,心中有不服和不满,这让同样失去皇位的允禩看到眼里,所以找到弘时和他结为政治同盟,给他政治资源,给他出谋划策,帮他除掉弘历,(弘时和允禩走的近,商议争夺皇位,剧照)
允禩这样做,有两个目的,一看到弘时有自己年轻的影子,帮助弘时实现帝王梦想,也间接也是为了实现的自己的政治理想,第二是为了报复雍正皇帝,两个作为政敌从年轻斗到年老,允禩从来就没服过雍正,他要在这件事情上让雍正痛苦,难受。
雍正手下早有密探报于雍正皇帝,所以雍正先下手为强,除掉了允禩和弘时,不管是自己的兄弟还是儿子一旦触及皇帝的核心利益,必死无疑。(雍正皇帝和弘时摊牌,剧照)
最后,秘密设立立储制度,杜绝了皇帝万一突遇暴毙,没有皇位继承
者的尴尬境地,雍正皇帝也可以在这期间可以去考量皇位继承者的才能和为人。(雍正皇位和皇位的继承者弘历的对话,剧照)
雍正皇帝这一举措杜绝了潜在发生在皇位争夺上的不安因素,自己也可以在暗处观察弘历这个继承者的一举一动,随时随地可以作出有效对应决策。
以上就是我对雍正皇帝秘密设立立储君的制度的看法。
向日葵总结:雍正皇帝是一个才思敏捷的皇帝,从这秘密设立储君的制度就可以看出。
非常感谢悟空邀请!在这里能为你解答这个问题,让我带领你们一起走进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说四点:首先,历史上没有记载雍正杀弘时;其次,所谓弘昼自污也缺乏足够的史料依据。第三,雍正还有其他儿子;最后,秘密立储是一个长期延续下去的制度,不在于雍正一朝,更在于整个清朝的皇位传承稳定。
一、雍正是否决了弘时继承皇位的可能,但谈不上“铲除”。
《雍正王朝》等影视剧中,经常有雍正为替弘历铺路赐死弘时的桥段。但事实上,史料没有记载过雍正杀弘时。不过雍正确实将弘时的皇位继承权给否决了。他以弘时行事不端为由,在雍正四年将其出继为允禩子。而允禩是雍正头号政敌,当时已经基本被废。不久,允禩被剥夺宗籍,赐贱名阿其那,不久圈禁而死。弘时因为已经是允禩之子了,所以也遭受同等待遇,被剥夺宗籍,没有了黄带子,连皇室成员都不是了,自然也就没有了继承权。之后不久,弘时去世,没有写死因,故有人猜测是雍正赐死。实际上,已经被剥夺宗籍没有了继承权的弘时,没有赐死的必要了。更多的可能性还是感觉前途无望,郁郁而终。
二、所谓弘昼自污,缺乏史料证据支撑。
我们知道弘昼是个荒唐王爷,但是他的荒唐举动,比如“活出丧”,更多是记载在野史笔记中。正史并没有明确记载。那这些举动哪些存在哪些不存在本就两说,即使存在,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也是未知。究竟是在雍正在位时就这么荒唐了呢,还是乾隆即位后才开始荒唐的?如果是乾隆即位后,那已经没有希望做皇帝,这时候弘昼就想做个开心王爷,所以各种玩其实可能性更大。连乾隆自己都说过,雍正在位时根本没有多少特别明显的要传位给自己的征召,所以弘昼也不一定存在自污以自保的必要。况且,雍正素来喜怒不定(康熙对他的评价),为人苛刻。弘时就算自污保身,万一玩的太过火了,恐怕吃不了兜着走。毕竟是皇子,他要真在雍正在位时就活出丧这么闹,闹得满城风雨,成为百姓和官员的笑柄,怕是雍正要严惩他来以儆效尤了。
三、雍正除了弘时弘历弘昼,还有其他儿子。
弘时已死,弘昼就算真的自污了,雍正也不是只有弘历这个儿子能选了。至少在雍正去世时,还有小儿子弘曕在世。虽然年纪小,看似没有什么竞争力,但不少人都会偏爱老来子。况且雍正朝,皇帝最喜爱的儿子还都不是他们,而是年妃的儿子福惠,雍正对他毫无顾忌地偏爱,待遇远超弘历弘昼,可惜还是英年早逝了,但其在世之时,多少人都觉得这才是雍正最钟意的继承人。
所以,以上三点说明,在雍正朝,并不是什么只有弘历可以即位。
四、秘密立储是一项传承下去,不局限于雍正一朝。
就算真的只有弘历可以即位,秘密立储也是必要的。因为这是关系到清朝长期传承的问题。此后的乾隆、嘉庆、道光朝,秘密立储都起到了作用。乾隆曾将嫡长子永琏写进传位诏书藏在正大光明匾额后(可惜永琏早逝),后又写了十五子永琰,当然乾隆后来直接活着时传位了。嘉庆突然暴毙,还闹了个波折,一时找不到传位诏书。但后来还是发现了他身边的金匣中有传位次子绵宁的诏书,才让风波平息。道光更是破天荒在密诏中写了立四子奕詝为皇太子,封六子奕訢为亲王。这都是秘密立储的真实案例。
秘密立储有什么好处?一来是确保皇帝突然离世的话不至于产生继承人问题,因为已经写好的传位诏书就在正大光明匾额后面,明确。二来防止继承人自己知道是太子而过早骄傲自满,放纵无度。三是防止别有用心的人对储君进行迫害,以图夺嫡。这是为
在以上的分享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个人的意见与建议,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这里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
我最后在这里,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生意兴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