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生活百科知识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综合百科生活常识数码科技传统文化互联网健康时尚影视娱乐教育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互联网

戴安娜王妃到底做过什么,这么受人爱戴?是不是媒体宣传的结果?

提问时间:2023-07-31 06:30关键词:宣传,媒体,爱戴,戴安娜

戴安娜王妃到底做过什么,这么受人爱戴?是不是媒体宣传的结果?

点赞1、滕州市 网友:涛去心安

她是人民的王妃——英国前首相布莱尔

只要谈论起戴安娜王妃,许多人都为她的不幸离世感到扼腕叹息,并捎带着要痛斥一番薄情的查尔斯和第三者插足的卡米拉;一些英国的报纸甚至还把卡米拉称作“罗特维尔犬”(实际上就是罗威纳犬),因为这正是戴妃生前给破坏自己婚姻的人所取的外号。

在英国国内,戴安娜也深受民众爱戴:每逢戴妃的忌日,都会有大批的仰慕者来到肯辛顿宫(戴安娜生前的住地)外祭拜;届时,肯辛顿宫外的围栏上总是挂满了她生前的照片、摆满了鲜花。一些戴妃忠实粉丝的悼念活动甚至持续了二十多年,从未间断。

那么,嫁入王室只有十六年的戴安娜是如何赢得这份爱戴的呢?首先便是她平民的身份非常符合欧洲人的理想主义情结:丑小鸭、灰姑娘这些只在童话故事里出现的情节却在戴安娜身上真实的上演了。

不过,戴安娜“出身平民”这一点实际上是媒体为了制造舆论落差而编造的噱头罢了。她的真实身份是诺福克郡第八代斯宾塞伯爵的第三个女儿,纯正的贵族姑娘;她弟弟查理的教母就是伊丽莎白二世,可想而知斯宾塞家族的地位。

戴安娜虽然出身贵族家庭,但却从小就表现了质朴的品质:她不仅非常喜欢小动物,而且每当她所养的宠物死去后,戴安娜都会哭着为它们举行“葬礼”;在日常生活中,贵族小姐戴安娜对家里的仆人也是非常友好的,此外她还十分乐于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陌生人。

嫁入王室后,戴安娜的质朴、宽容、温柔和理解并没有被挡在王宫的高墙之外,而是成了助力她今后从事公共事业的最有力保障。她时常会去探望那些艾滋病患者并和他们拥抱、给予鼓励。

美国总统克林顿曾对戴安娜的行为如此评价:那时候的人们相信艾滋病通过简单的接触就可能传染,但她(戴妃)却坐在了艾滋病患者的床头、紧握他们的手、给他们最直接的拥抱。

上个世纪末,戴安娜还经常会亲赴贫穷落后的非洲,积极投身于当地的教育建设、疾病治疗、生活保障等领域。在很多人看来,戴安娜就像是被上帝降到人间的天使,总是出现在一些充满疾苦的地方,但却总是保持着最美的样子。

客观而言,戴安娜之所以广受民众爱戴,主要还是因为她本身就具有一些高尚的品质。当然,媒体的宣传也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拔高的作用:就像一个并不了解戴妃的人听到她的名字后,最先想到的应该无外乎她不幸的婚姻和在慈善方面的贡献。

除此以外,一些英国民众的“戴安娜情结”并不只是单纯的同情和惋惜,更多的是他们想借助戴安娜来表达对英国王室的不满。

我是军武最前哨!

关注我的头条号,每天带来精彩内容!

点赞2、北海市 网友:街头霸王

戴安娜王妃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平民王妃”,在全世界享有极高的声誉。尤其在她不幸车祸去世之后,戴安娜的形象又一次被拔高,成为了无数人心中近乎完美的一个人。

编辑搜图


(戴安娜旧照)

那么,戴安娜为什么会这么受人爱戴呢?她究竟做过哪些事呢?

戴安娜是英国第八代斯塞宾伯爵的女儿。斯塞宾家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名门望族,最早是做羊毛生意起家的。15世纪,斯塞宾家族通过向国王查理一世献礼,成功获得了爵位。在经过几个世纪的经营之后,斯塞宾家族逐渐走进了英国权力圈的中心。英国近代历史上不少实权人物,都和斯塞宾家族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由于出生在这样一种环境中,戴安娜从小就拥有优越的教育条件。但值得一说的是,戴安娜一直对文化课程不感兴趣,甚至连高中补考都无法通过。

不过,对于一名公主而言,只要能够完美地继承高贵优雅的贵族气质,长大后再嫁给一位王子,就已经是为家族作出巨大贡献了。

1977年,16岁的戴安娜认识了英国王储查尔斯王子。在经过几年的相处后,查尔斯向戴安娜求婚,两人于1981年正式宣布结婚。婚后头几年,王子夫妇出双入对,是世人眼中的神仙眷侣。

但实际上,查尔斯和戴安娜的结合,更像是怀有目的的政治婚姻。

因为早在1970年,22岁的查尔斯就在一次马球比赛中,偶然认识了一名叫做卡米拉的女孩,并迅速坠入了爱河。不过由于身份的差距和王室的压力,查尔斯并没有能和卡米拉修成正果。

1973年,卡米拉嫁给了一位追求她多年的军官安德鲁·保尔斯,并为他生了孩子。但查尔斯却始终对卡米拉念念不忘。哪怕卡米拉已经结婚生子,查尔斯仍和她保持着相当亲密的关系。

编辑搜图


(查尔斯和戴安娜)

在和戴安娜结婚后,查尔斯和卡米拉的联系有增无减,这令戴安娜非常苦恼。

实际上,无论是美貌、高贵、气质,贵族出身的戴安娜都是完全碾压卡米拉。但由于戴安娜文化水平太低,剑桥毕业的查尔斯王子几乎和她没有任何共同语言。

反过来,尽管卡米拉没有戴安娜高贵,但她超高的情商,却能够疗愈查尔斯心中的一切创伤。查尔斯的确承受着很大的压力,自他1952年被确立拥有王位继承权,成为英国王位的继承人以来,查尔斯已经当了二三十年的王储。在女王身体一直健康的情况下,查尔斯无法登基的尴尬记录,显然还会延续。而每当他心烦意乱的时候,只有卡米拉能让他沉静下来。戴安娜却根本做不到。

也因为这样的原因,王子夫妇的婚姻生活其实相当不愉快。由于在婚姻生活中非常不幸福,戴安娜只能将自己的爱洒向整个世界。

在世界范围内的各种公益活动中,人们常常会看到戴安娜的身影。为了帮助世界各地的穷苦人民,戴安娜曾多次亲身探访埃及、印度、巴基斯坦等一些穷苦地区。她不顾自己的身份,总是在第一线对穷苦百姓提供帮助。

为了呼吁人们支持反地雷运动,戴安娜不顾危险,多次亲赴安哥拉、波黑等战乱地区,并亲自踏进地雷区视察。

编辑搜图


(救助伤残儿童的戴安娜)

她多次探视当地因触雷而导致伤残的平民,并且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将一幕幕惨烈的景象展现给了全世界。在戴安娜的努力下,“国际反地雷运动”迅速发展壮大。越来越多不幸的人们开始得到全世界的帮助。

而在艾滋病仍被人们视为高传染性疾病的年代,戴安娜甚至亲自探访了艾滋病人的病房,并给了患者一个大大的拥抱。戴安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打破了人们对艾滋病病人的偏见。

戴安娜与很多作秀搞慈善的名人不同,她总是不停地在全世界奔波,不畏惧脏乱和危险,以实际行动悄悄地改变着这个世界。

因为她伟大的人道主义精神,戴安娜的名声享誉世界,世界人民也亲切地称呼她为“平民王妃”。

不过,虽然戴安娜名满天下,但却始终无法得到一份真诚的爱。1996年,查尔斯和戴安娜正式离婚。而在第二年,戴安娜就在一场交通意外中不幸去世。

在戴安娜去世之后,插足王子夫妇感情的卡米拉一时间遭到了无尽的口诛笔伐,人们纷纷为戴安娜感到惋惜和不平。再加上戴安娜生前的形象是那么的美好,人们一时间更是难以接受。

最终,在媒体的刻意渲染下,戴安娜的形象开始被无限拔高,成为了一个近乎完美的人物,永远被人们所缅怀。但不得不说,戴安娜的确配得上这一切赞美。

(参考资料:《戴安娜传》等)

点赞3、宜宾市 网友:爱哭鬼

戴安娜的婚姻并不幸福,而且她根本没有得到查尔斯王子的爱,她之所以为人们所爱戴,是因为她所做的公益事业。

戴安娜王妃除了出众的外表,高贵的气质以外,她为慈善做出的贡献才是人们所津津乐道的。

在那场无望的婚姻里,查尔斯王子把戴安娜王妃当做是透明的隐形人,但是戴安娜总是表现得像钢铁那么坚强。

她深刻地意识到,查尔斯王子已经不再爱自己,他已经是属于卡米拉的。自己再怎么做也是无济于事。于是戴安娜王妃放下各人情感,开始在公益事业里遨游。

这个社会不仅仅有鲜花雨露,还有苦难,戴安娜深知这一点,于是她积极的参与社会公益。戴安娜王妃把对查尔斯王子的爱转化到了对社会、对贫困儿童的爱。

1991年7月的一天,当时的戴安娜与当时的美国总统夫人芭芭拉·布什一同探访一家医院的 艾滋病病房。与一位被病魔折磨得奄奄一息的患者聊天。戴安娜给了患者一个热情的拥抱,看到高高在上的戴安娜王妃张开热情而修长的双臂拥抱自己,患者顿时被戴安娜王妃的爱心给深深地感动了。布什夫人也感动地泣不成声。

戴安娜说过,艾滋病患者更需要温暖的拥抱,她身体力行,实践了自己的诺言,当她拥住患者的时候,其实也体现了她自身的价值。 戴安娜关心所有的病患者,她对瘾君子、麻风病人、无家可归者、受性虐待儿童,同样倾注了深切的感情,而她之所以特别关注艾滋病患者,是因为她觉得人们为艾滋病患者做的实在太少太少。

戴安娜还曾多次出访北非,访问慈善医院、学校、慈善机构、筹款活动,使她出访地的许多人的生活得到改善。她海外出访的地点还包括安哥拉、澳大利亚、 波斯尼亚、埃及、印度、巴基斯坦和许多欧洲国家。戴安娜王妃就多个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并利用自己的高知名度来为慈善组织作宣传和筹款。她是一位真正的人道主义者,这得到了人们的尊敬。

整个世界注意到。戴妃去世前还是六个军团的荣誉团长。然而,戴妃生前参与的最后一个事业不符合军人身份:提倡废雷。

她对公益最杰出的贡献,当数为全球反地雷运动奔走呼告,生前曾多次亲赴安哥拉、 波黑等战乱地区,并亲自踏进地雷区视察。探视当地因触雷而导致伤残的平民。

正因为她的影响力,使得这些以往不被关注的弱势群体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在她的支持下,“国际反地雷运动”蓬勃发展,这个原本名不见经传的非官方组织,在戴妃支持禁雷法案后名声大振,先后获得60余个国家、上千个团体的加入。到本世纪初,全世界超过135个国家签署禁雷条约。戴妃首倡义举,功不可没。

戴安娜就像一个天使,为拯救无助、贫困的人游走在世界各地。哪怕是累到筋疲力尽也在所不惜。

点赞4、舟山市 网友:冷★妍

首先,英国皇室的影响力(并不是好的方面)早已不局限英国本土,在戴安娜成为王妃的时代就已经成为欧美地区人民茶余饭后的谈资了,戴安娜享有的一切名声和赞誉都是基于她王妃这个身份,所以在看待戴安娜受爱戴这个问题时不要去做横向比较其它领域的杰出女性,看她作为一个王妃和前人的不同就会好理解的多。

然后我们再来逐一分析戴安娜受爱戴的原因。

1.皇室自带的关注度

正如一开始提到的,英国皇室是全世界的谈资,在戴安娜出现之前就陷入过各种各样的流言和绯闻风波,无孔不入的小报记者使得女王、亲王乃至王子、公主的一举一动,都赤裸裸地暴露给大众,特别是当时的王储查尔斯王子因为几段绯闻恋情,而引发的几次公关危机导致英国皇室大失人心,同样,因为查尔斯的举动,也使得英国王室陷入了民众的质疑危机。

因此在不讨论戴安娜出身的情况下,她注定会获得全世界目光的关注,是真正意义上的家喻户晓,哪怕是如今英国影响力不若当年,皇室一家子的八卦新闻仍然是满天飞。所以理论上,只要戴安娜举止得体,符合大多数民众的期望就已经能够在当时享誉全球了好吧。

2.反常的故事

戴安娜和查尔斯的恋情就像灰姑娘的童话,谁不爱听,查尔斯这个爱闯祸的花花公子,与戴安娜巨大的身份差距,以及小报记者铺天盖地对查尔斯疯狂追求她的报道,人们在并不看好查尔斯的这场婚姻的同时,也对这样的爱情故事多少有着一分期待。

3.亲切的王妃

在戴安娜之前,英国王室留给英国人的一直是刻板、庄重的形象。但是戴安娜把所有的开朗、活泼和欢笑带入了冰冷的宫殿,她很喜欢逃离家庭生活去和白宫的厨子们聊天,聊些关于喜剧的话题。对于平时的仆人,戴安娜也会告诉他们叫我戴安娜,别叫我王妃戴安娜,为英国王室增添了活力和欢笑,同时也将最真实的王室形象带给了英国大众。

4.百变的形象

戴安娜在当时是不折不扣的时尚女王,在选择着装颜色上,戴安娜并不保守。婉如一个调色盘,草绿色、珠光粉、湖蓝色...这些别人平时不敢尝试的颜色在她身上都很合理,成为了许多经典穿搭的活体教科书。

5.公益

与如今的英国王室不同的是,当年的王妃应该专注于皇室内务,而不是公众事务,戴安娜跟伊丽莎白女王说自己想去参与艾滋病的活动时,女王的回答明显是不满意的,她直接就说了,“你就不能做些恰当的事情吗?”

在女王看来,身为王妃的戴安娜是不应该抛下皇室事务去做那些事的,更何况在那个年代,人们对艾滋病这种死亡疾病还不了解,与现在人对艾滋病的态度有很大的不同。

当年她热衷于做慈善相信真的是无人能及,虽然这引起了英国皇室们对她的严重不满,但仍未停下戴安娜的“脚步”,她一生至少参与了150项慈善活动。

也就有了后人熟知的她的那句至理名言:“每一个遭受痛苦的地方就是我要去的地方,做任何我能做的事。”正是因为黛安娜王妃的这些亲民的举动,才引起英国民众们的热烈欢迎,一度称之为“平民王妃”

6.残缺的美

完美的结局往往只能被铭记一时,而悲剧却能成为永恒的经典。

人无完人,婚变给戴安娜的人设补充了真实感戴安娜前后拥有7位情人倒也颇有传奇色彩,即便是出轨也被解读成身处皇室的悲哀,到此时大家的注意力早就不在皇室身上了,而是专注这个独特的王妃,而她最终和情人死于车祸,英年早逝,对于她传奇一生的而言,更是一个让人永远铭记的原因。

点赞5、白城市 网友:残音续

戴安娜王妃被称为英国“平民王妃”。是英国威廉王子和哈里王子的母亲为人低调,非常有亲和力,然而天妒英才却遗憾因故早逝。结婚之前的职业是一名护士,一生对政治和官场的名利之事不感兴趣,热心公益和慈善。

点赞6、武汉市 网友:江影沉浮

戴安娜的爱情八卦不说了,大家都知道,说说“戴安娜效应。”

尽管去世多年,但“戴安娜效应”在英国依然存在,可以说已经成为当今现代英国君主制的指导原则。

或许她自己也没有意识到能发挥这么大的作用,但事实就是,她确实深深影响了当今英国君主制。

生前影响

在戴安娜出现之前,英国王室和民众之间是很有距离的,自带“天生神秘感”

《经济学人》前主编白芝浩就曾经表示:“神秘是英王室的生命,他们不应该暴露在日光下。”比如女王从不接受任何采访,在未来也不打算破例。

所以,那时的王室对普通人来说是遥不可及的。可是二战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纷纷独立,曾经的大英帝国经济低迷,王室在国民心中的威望也不断降低,很多人甚至质疑其存在的必要性。

王室迫切需要改变,只是那时,谁也没想好该怎么变。就在这时,戴安娜出现了,她的行为几乎颠覆了人们对王室的传统印象。

和从前高高在上的王室成员不同,戴安娜喜欢和普通人接触,真诚地走进公众的生活中。她将王子们送进普通学校,积极参与各种慈善工作。她利用自己的影响来提高人们对从麻风病、家庭暴力、心理健康等多种问题的关注。

1987年,戴安娜和一名艾滋病患者握手。1989年,戴安娜在美国哈莱姆医院中心自发地拥抱一名患有艾滋病的7岁儿童,这在当时简直是不可想象的。因为那时的人们对于艾滋病的认识不多,对艾滋病患者充满了恐惧和厌恶,《纽约时报》将戴安娜描述为“一股新鲜空气”。

随着时间的推移,戴安娜不再只是一个王室符号,而是成为了英国民众心目中的一位好友,甚至是亲人。CNN 系列节目中提到, “人们对她产生了一种亲情,就像对自己挚爱的朋友、母亲、姐姐一样。”

戴安娜不仅让英国王室在美国扬名,更以一己之力重振了英国君主制。

死后影响

1997年,一场意外让戴妃在巴黎香消玉殒。

当时,伊丽莎白女王不在伦敦,并且拒绝回去亲自悼念,同时拒绝为这个前儿媳举行国葬。查尔斯自己跑去法国迎回了前妻的棺椁。

其实站在女王的立场上考虑,她的做法或许也没有太大问题。毕竟离婚就不是王室成员了,还让王室丢了那么大的脸。《时代》周刊也做过相关分析,“认为英国王室特殊的生长环境,造就了他们看问题独特的视角。皇族成长的环境令他们难于与大众接触。”

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在自传中也提到这一段,他说:“王室的回应完全符合原著,但没有考虑到人们对这本书不屑一顾的事实。”

大量民众认为王室麻木不仁,女王冷漠无情。英国迅速掀起一场民权浪潮,质疑君主制存在合理性的激辩随处可见。当时的民调显示,只有48%的英国人认为皇室还有存在的必要。

伊丽莎白女王绝对没有想到,戴安娜的去世以及王室对此事表现出来的冷漠,居然让延续千年的君主制遭遇到二战后最大的危机。

后来,还是在时任首相布莱尔的斡旋下,女王才答应在戴安娜下葬前发表悼念词,并且降半旗,不过造成的影响已经不可避免。

好在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伊丽莎白是个聪明人,她很快意识到了问题所在。

1997 年 9 月,女王发表了悼念讲话,称赞戴安娜“非凡而有天赋”。

而在葬礼当天,葬礼队伍经过白金汉宫时,女王现身向她的前儿媳鞠躬。 在此之前,女王从来没有做过类似的事情。(“女王向任何人鞠躬——从来没有”,历史学家简·雷德利。)

一位与王室关系密切的观察人士说:“在那一刻,很明显女王意识到了戴安娜对君主制的影响有多大。她知道,如果她想重新获得臣民的好感,就必须从戴安娜一事中吸取经验教训,在她以前从未做过的情感层面上与人们建立联系。”

戴安娜去世的这些年里,英国王室一直致力于修复王室形象,试图重建威望。可以说戴安娜生前重振了英国君主制,死后也永远改变了这个古老的制度。所以,不管人们出于私人情感还是客观现实喜欢她,都是有理由的。

知识推荐

八哥问答——日常生活学习知识分享。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669@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7808号-3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Copyright 2023 www.1260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