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生活百科知识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综合百科生活常识数码科技传统文化互联网健康时尚影视娱乐教育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时尚

古代的科举状元是几品官?

提问时间:2023-07-05 02:43关键词:古代,状元

古代的科举状元是几品官?

点赞1、海门市 网友:唱给谁

状元,就是科举考试的第一名,是在最后一次考试(唐是省试,宋后殿试)中,取得的进士第一名,也称鼎元、殿元。状元,不是官职,是考试成绩的荣誉。

有文科状元、武科状元之分。

文状元

考试成绩无论怎么牛,一般不能马上去地方担任实职,需一步步历练。一开始,状元普遍进翰林院。翰林院是皇帝秘书机构,各朝作用大同小异。翰林院修撰,从六品,职责是掌修国史、修实录、记载皇帝言行、讲经史,以及起草典礼文稿。

任职翰林院,因是天子近臣,加上状元的光环,一二十年大多都能混到三品左右,如果真有能力、家族背景、皇帝喜欢,以及运气等因素,可以做到尚书、或进入内阁。

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编修,是正七品,就是口头常说的"芝麻官";其余进士考试合格者,进翰林院,称庶吉士。

状元、进士,一般要等三年后,考试合格者,部分可以安排到各部或地方任职。

武状元

开始于中唐,风行于南宋。一般从六品“校”干起,相当于如今的正营或副团

清初,武一甲进士授副将、参将;二、三甲进士授守备;武状元榜眼、探花授一、二等侍卫等。

点赞2、张家口市 网友:潮流麒尐

状元不是官,只是科举考试中最后一场殿试第一名的称号而已,只能说是一种当官的资格,至于究竟几品官,历朝历代不一样。基本是唐九品、宋八品,明清从六品。


科举制度,始创于隋代,兴于唐代。唐朝正式将第一名称为状元。但是注意,与后世的单一制不同,唐朝科举分很多种,有常科(制度化的科举)和制科(皇帝特旨选才)之分。常科中,又有几十种分类,其中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属于常见的,极其复杂。又以秀才、明经、进士三科为主。秀才科考方略策,相当难,而且州的长官就要受处分,最后导致秀才科无人问津,到了明清沦为生员的代名词。明经科考儒家经典,最容易。进士科介于二者之间,考时务策,比明经科的死记硬背更有含金量。


那状元授予什么官职呢?其实常科状元没有任何优势。所有通过这几个科的士子,还需要经过吏部的考试,叫做选试,才可以正式当官。之前的状元也好,最后一名压线通过的也好,区别不大。选试结束会给个等第,比如秀才科上上第授正八品上官职,明经科的上上第授从八品下官职,而进士、明法两科,甲第授从九品上;乙第授从九品下。另外,唐朝在常科之外还有制科,这种科举考上是直接授予官职的,不用再经过吏部选试。制举及第,原来没有出身和官职的,一般授从九品上阶或下阶的县尉,也有授给正九品下阶太子校书的。进士及第一般均为从九品下阶,制科起家比进士高一至二阶。原有官职的,可以升官,成绩特优的,可以升三至四阶。连续参加,连续登科者,可以迅速升迁,很快就可以做到五品高官。比如唐玄宗时的宰相张说,就是武周时期制科的状元。还有著名诗人王维、书法家柳公权、名相武元衡,都曾在不同科中获得过第一。


然后说说宋代。宋朝对唐朝的科举制度有一个典型的改进就是通过科举考试后不用再经过吏部选试,可以直接当官。而且宋代明确了乡试、省试(不是现在的地方省,而是中央机构尚书省)、殿试三级科举。并设三甲(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一甲三人,第一称状元、第二称榜眼、第三称探花。这套体系也被后世沿用。


不同于唐朝状元也只能做个九品官。宋朝比较尊重读书人,从太宗起,殿试结果一公布,即以将作监丞(正八品上)或大理评事(正八品)作为状元的入仕起点,一般进士的入仕的官阶也相应提高。而且在宋朝,进士科地位正式高于明经科,并且状元会被派往大州担任通判,三年后新科状元产生,上科状元即刻回朝任职,从此官运亨通。宋朝状元也是人才辈出,比如北宋名相吕蒙正、词人黄裳(金庸小说中那个九阴真经作者)、南宋理学大家陈亮、著名词人张孝祥,当然最著名的莫过于一身正气的文天祥了。

元朝,因为蒙古人不重视读书人,科举制度一度受挫。长期不开科举,仁宗时开了也多是走走形式,很多还被蒙古人色目人把持,授官也比较随意。


明清两朝,科举制度进一步规范化。更是从制度上直接规定了状元、榜眼、探花所应被授予的官职。明清规定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从六品),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正七品)。其余进士,优异者入翰林院为庶吉士,其他发往外地做些小官。庶吉士不是一种正式官职,而类似于实习,一届三年,年满谓之“散馆”,要进行考核,考核优异者留在翰林院授予正七品编修或从七品检讨,成为正式翰林。其余外放到各部和地方任职。明清两代,翰林往往能够步步高升。明代内阁、清代南书房、军机处常常从翰林中选拔优秀官员入值,进入最高决策曾。而状元作为翰林院编撰,更是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明清状元,著名的明朝有文学家杨慎、王阳明之父王华、明末内阁首辅周延儒等人;清朝有乾隆朝文华殿大学士军机大臣四库全书总裁于敏中、扳倒和珅的嘉庆朝军机大臣东阁大学士王杰、同治国丈崇绮、清末名臣同治光绪帝师翁同龢、清末实业家张謇等。

此外,还有一种武举,始创于武则天时代,也需要考核文试,如兵书战策等,其他刀枪骑射等,历朝历代各不相同。直到清朝才对武举授官有了明文规定。顺治三年开始规定武状元授正三品的参将,武榜眼授从三品的游击,武探花授正四品的都司。二甲授正五品的守备,三甲授从五品的署守备。康熙年间改为一半授营职,是直接带兵的官,另一半授卫职,是皇帝的宫廷侍卫。雍正开始正式规定,武状元授御前一等侍卫(正三品),武榜眼、探花授二等侍卫(正四品)。再从二甲中选头十名,授三等侍卫(正五品)。其余全在兵部注册授于守备等营职。此后大体不变。

点赞3、高密市 网友:失去分寸

古代科举考试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公务员考试,考中的都是国家干部。

很多人认为,古代高中状元之后,肯定是高官任做,前程似锦,但这是一个误区。

状元是对科举考试最高一级考试——殿试第一名的称呼,但状元本身不是一个官职,自然没有品级,需要授官以后,才能确定品级,而状元授官的品级,在不同朝代并不相同。

唐朝,进士不容易,想做官,还得再考试

科举制度虽然发源于隋朝,但当时影响力不大,到了唐朝才开始大行其道。为了打击门阀贵族,唐朝面向普通士族百姓,大开科举之门,使得豪门以外的大量优秀人才通过科举考试步入仕途,极大影响了唐朝的政治力量构成,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被彻底摧毁。

唐朝科举繁多,以进士科为贵,但凡中了进士,称“进士及第”,仕途前景看好。

不过,唐朝的读书人进士及第后还不能直接做官,必须等待有官职空缺,通过吏部组织的选试(又名释褐试),考试合格后才能授予官职,即便是第一名也不例外。

遗憾的是,唐代的官职空缺并不很多,即便有了空缺,也是僧多粥少,所以难免出现等待空缺或者参加吏部选试不合格的情况。如果吏部考试落选,只能到节度使那里当幕僚,受到节度使的器重,再由节度使向朝廷申请,才能得到正式官职。

唐代大家柳宗元进士及第后,以博学宏词,被授予集贤殿正字,这是一个只有从九品的低级官职,而韩愈在考中进士后,三次选试都未通过,不得不去担任节度使的幕僚,后来才踏进官场。

宋朝,大开科举门,进士待遇好,前途似锦

宋承唐制,将科举制度进一步发扬光大。宋代崇文抑武,大力提高文官地位,集中体现在科举制度上。

从宋太宗赵光义开始,宋代对科举制度进行大幅改革,一是降低门槛,不管什么阶层,只要没犯过事,都可以参加科举;二是扩招,大规模增加科举录取名额,一次科举录取上千人;二是提高进士待遇,集中体现在进士及第后授官制度上。

太平兴国二年,赵光义继位后第一次开科举,一下子录取了进士、诸科、特奏名等500人,而且规定不用参加考试,就可以直接授官,而且给进士授官时,大幅度提高初次授官的品级。

其中,一、二等为进士及第,授“将作监丞(从六品)、大理评事(正八品),实际职务是“通判诸州”,也就是带着京官的头衔,安排到地方州担任通判,相当于现在的副市长;同出身进士和诸科,授“判司簿尉”,相当于州的中层干部,以及县令、主簿等职务,级别从八品到从九品不等。

也就是说,宋朝进士授官级别最低也是从九品,跟唐朝状元初次授官品级相当。

明清,科举达到巅峰,进士及第,前途无忧

明清是科举的巅峰期,各项制度完全成熟,基本形成了三年一开科的惯例。

明清官场视科举出身为正途,其他方式入仕做官的,被视为是杂流,进士的地位和待遇达到史无前例的地步。排名第一的状元,初授翰林院修撰(从六品),榜眼、探花授编修(正七品),二甲、三甲的其他优秀进士经考试合格,可选入翰林院任“庶吉士”,三年考核期满后,分授翰林院编修、检讨等官。

庶吉士出身的人在明清时期号称“储相”,意思是宰相的储备人选,一入政坛,升迁很快,后来更是形成“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惯例,徐阶、高拱、张居正等人都是庶吉士出身。

综上所述,古代科举的状元只是殿试第一名,本身不是官职,无所谓品级,只有被授予正式官职才有了品级,而每个朝代状元所授品级不同,最高一般为从六品,这个起点已经非常之高,只要不出以外,他们的前途一片光明。

点赞4、合肥市 网友:刚强之虫

古代的科举状元是通过殿试确定的。殿试是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所以,通过殿试录取的生员都叫天子门生。殿试录取的前十名叫进士,进士的前三名另有特称,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状元只是一个学位,皇帝没有委任他当官时,他是没有官品的。所以有学位并不等于有官品,学位和官品是两码事。不过,一个人考中了状元,就不愁没官当,皇帝迟早会委任他当官的。但是,即使当官,起步也不会是很大的官,一般地,进士出身当个知县就算很重用了,状元虽然比一般进士高级,但也不会委任很大的官,万丈高楼平地起吧。以后想晋升,就要有业绩,业绩大了,皇帝自然会提升他的。

有的戏剧里总喜欢闹笑话,剧中某人考中状元后,便是八府巡案,便是钦差,手执尚方宝剑四方巡察,其实没有这回事,在封建社会里,有学位的生员也是从小官做起,然后凭业绩逐步升迁的。


(图片源于网络)

点赞5、松原市 网友:秋水天长

古代状元并不是官衔,而是古代科举考试中最高一级考试(宋朝之后为殿试)第一名的称呼,更多代表的是一种荣誉,因为殿试一般都是皇帝亲自主考,所以状元又被看做是天子门生,在古代是光宗耀祖的事情。

状元也是一级一级考上来的,先要考中秀才,然后是举人,再到贡士最后参加殿试考中为进士,前三名为鼎甲三元,第一名称为状元,第二名为探花,第三名为榜眼。

古人高中状元之后才能入朝为官,清代文学家吴敬梓在《儒林外史》第十七回写道,古代许多著名作家都是进士出身。辽、金元时,士人经地方考试选拔后,赴京会考,经中央政府朝廷礼部试取录后,再由皇帝殿试以定名次。一甲授官六品,二甲正七品,三甲正八品。辽前朝无契丹人试进士之制,后渐有应试登第者。金朝则专设女真进士科。元朝时候会试落第则称乡贡进士。明清遵循前朝制度,举人需经殿试取录后方称进士,否则只称会试中式举人。进士多入为翰林官。一甲第一名为状元,授修撰;第二、三名分别为榜眼、探花,授编修。二、三甲可选为庶吉士,或授给事中、主事、中书舍人、行人、太常博士、国子博士等官,或授地方府推官、府同知、县令、县丞等官。

由此可见,状元郎并不一定就是官身,还是需要在基层熬资历才可以出头的。

点赞6、信宜市 网友:比风冷V

状元不是官,而是一种头衔。

以清代为例,状元分文状元、武状元。

文状元就是文科举殿试中位列一甲第一名的进士

清代的文科举考试分为四级:第一级是童试;第二级是乡试;第三级是会试;第四级是殿试。

童试分为县试、府试和院试,考生需要通过县、府、院试,才可取得秀才头衔,及进入乡试的资格。县试由隶属于府的或县或州或厅的知县、知州、同知负责监考,考试时间通常在农历二月;府试,通过县试后就可以参加府试(通常是县试排名前50名),府试由府或直隶州或直隶厅的知府、知州、同知负责监考,考试时间通常在农历四月;院试,通过府试后就可参加院试,院试由学政前往府、直隶州或直隶厅负责监考。

院试录取名额,以各地文风高下、粮丁口多寡而定,分大、中、小三类,顺治四年(1647年)定:大府40名,中州30名,小州县20名。顺治十五年又定:大府20名,大州、县15名,小州、县4名或5名。康熙九年(1670年)再定:大府、州、县仍照旧额,中州、县改为12名,小州、县7名或8名。

通过院试后,就可以获得秀才头衔。除此,县试排名第一的,称“县案首”;府试排名第一的,称“府案首”;院试排名第一的,称“院案首”。

通过院试后,就可参加每三年在巡抚驻地举行的乡试,考试时间在八月,监考官由皇帝亲自指派。通过乡试后,就可获得举人头衔,及获得进入会试的资格。乡试排名第一的,称“解元”,第二名称为“亚元”,第三、四、五名称为“经魁”,第六名称为“亚魁”。

通过乡试后,就可参加次年在京城举行的会试,考试时间在春天,监考官由皇帝亲自指派,以进士出身的大学士、尚书以下副都御史以上的官员充任。通过会试后,就可以获得贡士头衔,及获得进入殿试的资格。会试排名第一的,称“会元”。

通过会试后,就可参加下月举行的殿试,由皇帝亲自监考,这也就是“天子门生”的由来。通过殿试后,就可以获得进士头衔,自此一步登天,步入官僚阶级。文殿试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称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一名称传胪;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获得“文状元”头衔后,他就会立即被授予官职,授从六品翰林院修撰(掌修实录,记载皇帝言行,为皇帝讲经史,以及草拟朝廷典礼文稿),一跃成为六品京官。

除此,榜眼、探花则授正七品翰林院编修。二、三甲进士在授职前还需再经过一次朝试,朝试在保和殿进行,朝试之后,成绩特优者入翰林院为庶吉士,其余则分发到各部任主事或赴地方任职。

武状元就是武科举殿试中位列一甲第一名的进士。

清代的武科举考试分为四级:第一级是童试;第二级是乡试;第三级是会试;第四级是殿试。

同文科举一样,童试也分县、府、院试,通过这三小级考试,可获得武秀才头衔,并进入乡试。通过乡试,可获得武举人头衔,并进入会试。通过会试,可获得武贡士头衔,并进入殿试。通过殿试,可获得武进士头衔。

武殿试分三甲:一甲三名赐武进士及第,称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赐武进士出身;三甲赐同武进士出身。

殿试以后,武状元就会被立即授予官职。顺治三年(1646年)定武状元授正三品参将;雍正五年(1727年)变定武状元授正三品御前一等侍卫。雍正以后各朝武进士的授官情况虽有些变化,不过所授品阶基本上以正三品定制为准,没有太大的变更。

除此,顺治年间,武榜眼授从三品游击,武探花授正四品都司。二甲授正五品守备,三甲授从五品署守备。康熙年间有所变动,改为一半授营职,直接带兵,另一半授卫职,成为皇帝宫廷侍卫。雍正年间,武榜眼、探花授正四品二等侍卫,再从二甲中选头十名,授正五品三等侍卫,其余全在兵部注册授于正五品守备等营职。

综上所述,以清代为例,文状元授从六品翰林院修撰;武状元授正三品参将或御前一等侍卫等职。

点赞7、舟山市 网友:紫涩微凉

“状元”为科举称谓,是科名中之最高荣誉;而非官职,故无品级。待皇帝除授其官职后,状元方为有品级的官员。

科举制度始于隋,形成于唐,鼎盛于明清。“状元”之称,始见于唐。唐代考生赴京应礼部试,中第后须以奏状报于朝廷,称第一名为“状元”或“状头”。宋以后,状元始为文科、武科殿试第一名之称谓。

宋太祖开宝八年(975)殿试,重定礼部合格考生名次,正式以“状元”称第一名,始有省元、状元之别。其后,历代沿用。因其为殿试一甲第一名,故又称“殿元”。

殿试第一等称“一甲”。明清规定一甲取三人: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鼎甲”,皆赐“进士及第”,并立即授予官职:状元授从六品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正七品翰林院编修。

历代对于状元所授官职与品级略有不同。一般说来,宋代授为知县;元代授为从六品官职;明清例授翰林院修撰,从六品(宣统元年,即1909年改为从五品)。

明清两朝,状元例授从六品的翰林院修撰。修撰为翰林院史官之魁,掌修国史。

明代任用官员特重翰林,故内阁及吏、礼二部尚书、侍郎等重臣,多由翰林院出身。

翰林院掌制诰、修史、图书等事,翰林官皆出身于进士中年纪稍轻、名次较高者,为清华(清高显贵的官职)之选,职务虽极闲散,但礼遇甚优、升迁甚速。即便是编修、检讨等官,经京察(古代考察京官制度)后得以正七品外放为正四品之府、道大员,内迁则开坊(翰林官升任他职)后可按资转至尚书、侍郎。状元出身的从六品修撰升迁就更迅捷了,可谓是前途无量,前程似锦。故进翰林院成为读书人的最高理想(其他进士则通过朝考,任命为翰林院庶吉士、六部主事、内阁中书、国子监博士、知县等官职)。

中国延续了一千三百余年的科举历史上,共产生551名状元;第一位姓名可考的状元为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壬午科状元孙伏伽,最后一位状元为清德宗光绪三十年(1904)甲辰科状元刘春霖。

状元郎“大魁天下”、“独占鳌头”,傲然独立于高不可攀的科举考试的金字塔之顶尖,实为天下寒窗苦读的士子梦寐以求的最高荣耀。

故清代诗人杨静亭在其七言诗《传胪》中赞羡道:

抡材天子重文章,金殿胪传姓字香。

分道红旗来谒庙,满街争看状元郎。

图片皆选自网络。

点赞8、汝州市 网友:黎明星晨

古代的状元不是官职。

状元,其实只是古代科举考试殿试的一甲榜首的代称。考上状元,会自动授予官职,但状元本身不是官。


古时的状元不是官!

也就是说:状元是当官的第一步。

一般来讲,每个考上状元的学子,都会被朝廷自动授予官职。


以清朝的情况为例:

每科殿试的结果分为三甲,一甲三名在殿试结果揭晓后,自动被授予翰林院官职。其中,状元授翰林院的修撰(从六品),榜眼、探花则授翰林院编修(正七品)。

自此,状元也就开始了仕途的生活。

应该说:状元的起点是非常高的。

其他的进士想要进入翰林院,都必须要通过馆选成为庶吉士,学习期满后考核散馆,才能获得编修、检讨(从七品)的职位。

每届最终能够留在翰林院的进士,大概只有10%左右。


留在翰林院后,当官也就更容易了。仕途顺利的人:

先是内升开坊,能够直接和皇帝打交道,再往上升为内阁学士,甚至于部院长官,乃至成为宰辅一类的重臣。

总而言之,当上了状元,就有成为官员的资格了。


点赞9、东营市 网友:玄魔圣殿

状元不是官,只是科举考试的一种功名。



考生在完成科举考试的最高一级殿试后,按照成绩被分为三个等级,即一甲进士及第、二甲进士出身、三甲同进士出身。一甲进士及第共三人,就是殿试成绩最好的三人,即状元、榜眼和探花,状元则是妥妥的第一名。

即便你是状元,是第一名,也只能证明你是此次考试的胜利者,它仅仅意味着你拥有了任官的资格,至于能不能任官,能任什么官,那还要通过吏部的反复选拔和斟酌。



但一般来说,在科举制已经成熟的明清,获得状元的人会进入翰林院做修撰,官居六品,榜眼、探花会成为翰林院编修,为正七品,后面的二甲三甲考生要么进翰林院做庶吉士,要么放外任做个七八品小官。再到后面就看个人发展了,进翰林院的不一定好,放外任的也不一定差,谁在仕途上飞升,谁就此沉沦下去,这都很难说。



所以,在古代成为状元并不意味着你一定能做个大官,成为状元也不代表你拥有了品级,你只是获得了任官资格而已。但即便就是一个任官资格,那也是千军万马挤破了头才获得的殊荣。在中国历史上,科举制共存在了将近1300年,但选拔出来的状元却仅有654名,可见想考个状元,真的是难于上青天的事。

点赞10、高密市 网友:红橙子

这要看什么时期。

首先要知道,状元不是官,也没有级别待遇,状元(通常说文科)就相当于今天全国中级公务员考试第一名(包括笔试面试一起)。具体官职要看不同时期。

隋唐初创科举,科目又分很多种类,比如明经科选拔秘书类官员,明法科选拔法律类官员,明算科选拔财会类官员,秀才科选拔综合类官员,其中进士科是最严格也是最难考的。至于什么明字、明画之类的基本属小众,也多是皇帝兴趣所至,不是主流科举,后期作废多。

唐代进士很难,所以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因为进士每科多不过中一二十人,少则三五人,甚至可能一个都不中,因此进士是晋升的快车道,运气好一点的话,十几年就能走完其他官员的路甚至入阁为相了。

而且想参加进士科考试,还得有两名从五品以上官爵者的正式推荐,唐代从五品已经是高官了。因为宰相才三品,相当于副省级的州刺史才四品。

因此,不管进士,还是状元,都要再次参加吏部考试才能分配职务,但初授官都很低,不过从八品或是正九品(县令有九品)还可能无缺职,最终只能走藩镇幕僚之路,迂回式才能进入官场(唐代推荐制残留较多)

到了宋代,因为世家消亡,推广文治,所以科举之门大开,不管家庭出身自身没问题就可以参加。当时进士录取非常多,最多有一科1200和800进士。

正因为如此,宋代进士大幅贬值,状元初授官依旧是从八品或正九品。当然此时县令也分等级,最低的县令只正九品。

明代科举定型。状元一般授从六品翰林院修纂,满三年后散馆,重授职务,一般晋升正六品,但此后的晋升就很难了。

明清时期,状元榜眼探花的官运一般都非常差,通常在翰林院研究学问,到老也就是熬个三品退休致仕。

明清真正的晋升快车道是庶吉士。

科举第4名之后全部参加考试,少数几个幸运儿入各部学习观政,因为能接触到大学士与各部主官,积累人脉经验然后下基层州县完善履历,快的话15年能入阁行走,20—25年左右成为大学士(也就是大约55~60岁成为宰相)

知识推荐

八哥问答——日常生活学习知识分享。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669@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7808号-3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Copyright 2023 www.12606.com All Rights Reserved